不瞒你说,想当建筑师只要会加减法就够了......

..

01

好火的教堂,好牛的建筑师

彼得·卒母托有个小教堂,叫Bruder Klaus田园教堂乍一看想一块烤面包,伫立在草坪上。

0.gif

然而,这虽然不是面包,但却的确是用火烤出来的。建造方式就是先用112根树干搭起框架,然后在外面浇筑混凝土

0.jpg

最后再往里边放把火,烧掉树干,内部的空间竟然便这样被烧出来了!

0 (1).jpg

每年这个其貌不扬的小教堂都引得大批游客进来参考和朝圣,静谧且温暖的氛围直击人心,让人忍不住冥想:说好的野外禁止明火呢???

而在西班牙,一个叫Ensamble的事务所也秀了一把脑洞。项目名叫The Truffle,一个海边小小小小小住宅。

0.jpg

但是你知道这看似简陋乃至有一定惊悚的小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吗?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稻草层层垒起,然后再在稻草的外边层层浇筑水泥。

0 (1).jpg

0 (2).jpg

最后再放把大火......的话不就和卒大爷撞戏了吗?因此建筑师放了头进去。

0 (2).jpg

没错,就是牛。一伙人在洞外眼巴巴瞅着牛把水泥内的稻草吃了个干净,然后内部空间就这么被吃出来了!

0 (4).jpg

0 (3).jpg

以上这两个案例,其实都有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

都请不起啥正经施工队

那就是:空间不再是用墙板柱围合而成,而是一种建造逻辑所自然而然生成的结果。说的小儿科一点就是:

空间是被减出来的。

这就要说到空间生成的两种逻辑。大家翻开高等数学微积分教材第276页:加法和减法。

1. 啥是加法空间?粗俗的说就是,空间的生成逻辑是发散的,延展的,空间的界面是不规则且有机的,加到哪儿算哪儿。这样的空间感受一般是流动的。

0 (1).gif

2. 而减法空间,则逻辑相反。是在限定的空间内部,用实体不断地“扣”去部分空间。就像你用勺子挖西瓜一样。最后扣出来的空间,具有强烈的实体感

0 (2).gif

而这种空间营造方式,便是咱们今天的主题~


02

用石头造一座专门放石头的石头博物馆


英良石材,是一家大型的综合石材企业。纵横石海多年,各种奇珍异石也整了一大堆。

0 (5).jpg

咋整?当然是造一座博物馆阿,不然留着上交国家吗?因此,大家伙一合计,便决定在总部大楼内修建一座化石博物馆

0 (6).jpg

这个大楼本身高约五层,一层四周有坡道联系上下。中间有个大大滴中庭为周边办公的人带来稀稀疏疏的阳光。

0 (3).gif

考虑到功能的公共性问题,展厅因此便被放在一二层,外加中庭一起打包交由建筑师重建。而剩下来的上面三层则依然作为办公部分

0 (4).gif

OK,划分清楚霍霍的地方以后,空间的边界便被限定死了。而这样,便可以祭出我们今天的主角:

减法空间!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说A-B=C的话,A是原来的空间,C是减完了的空间,那么B又是什么呢?换句话说,我们要拿什么来减去现有的空间呢?

兴许是在参观石头展品时获得了灵感,也可能单纯就是被路边的石头绊了一跤的原因,建筑师最终决定将岩石最原始的形态“晶体结构”作为自己的手中的勺子,一块一块地挖掉改造的空间。

0 (7).jpg

让我们首先图底反转,将被改造的空间看成实体

0 (5).gif

对于一层而言,建筑师先咔咔咔插入五块晶体,用来减出大的交通体系和展示空间

0 (6).gif

再在北侧用三块较小的晶体进一步切分出更小的展示空间。

0 (7).gif

建筑的出入口等也用长短不一的晶体减了出来。

0 (8).gif

最后再用横向的两根晶体进行进一步地贯穿,至此一层的展览空间便被减了出来,虽然我已经开始忘记它原本的样子了。

0 (9).gif

然而事实上,更夸张的还在后头,除了一层的展览空间以外,整个中庭也被处理成由三根相互穿插的晶体上下贯穿的样子。

0 (10).gif

0 (8).jpg

0 (9).jpg

晶体一方面作为采光筒为底层大厅注入阳光,一方面,光滑的晶体表面也可将天窗的光线反射到周围几层的空间。

0 (10).jpg

最后就只要对局部的空间进行适当的拔高和降低,那么一层和中庭的空间便被我们减了出来~

0 (11).gif

再看一遍这个减法,是不是感觉十分简单呢!

0 (12).gif

仿佛一块地底下自然生长的晶簇从中庭处向四周生长出来一般,雕刻了内部的空间。噢?你问啥是晶簇?大概就是介个样子的:

0 (11).jpg

相互相交的垂直晶体之间,形成了倒三角的尖锥,仿佛反重力一般悬挂在空中。简直帅到没朋友!

0 (12).jpg

0 (13).jpg

0 (14).jpg

而二层的处理,相比于一层而言则低调了许多。整个展览空间都采用隔墙划分空间的方式。

0 (13).gif

不同的是,隔墙做成了不规则的晶体块的造型,并往内部凹陷形成放置展品的空间。

0 (15).jpg

0 (16).jpg

0 (17).jpg

如此一来,整个空间改造便完成啦~最后让我们再置回交通核和柱子

包上表皮,改完收工!

0 (14).gif

这就是 Atelier Alter 时境建筑 在厦门做的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一个用晶簇雕刻出来的科幻世界~

让我们再看一下全过程:

0 (15).gif

以及酷的飞起的实景照片:

0 (18).jpg

0 (19).jpg

0 (20).jpg

0 (21).jpg

0 (22).jpg

0 (23).jpg

0 (24).jpg

0 (25).jpg

0 (26).jpg


03

建筑()师?


说到底,啥是建筑师?设计房子的?还是我七大姑八大姨嘴里的“搬砖的”?而事实上在我看来,建筑师应该是构筑空间的。

建筑俩字本都是动词,而空间才是建筑的动机和结果。

我相信,如果以这样的视角看待我们的世界,建筑师这一称号就变得更加广泛,而建筑一词,则也会变得更加具有人情味~

完!

图片来源:

1.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照片©时境建筑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图纸©时境建筑

2. Bruder Klaus田园教堂,The Truffle照片来源:www.baidu.com

3. 其他分析图和动图均作者自绘。

4. 本期案例,由于资料有限且建筑十分复杂,故所作分析图会与实际建筑有一定偏差,望各位读者见谅~

5. 以上观点均为作者自身观点,如有雷同,那一定都是脑袋撞石头上了......

(0)
上一篇 2020-10-21 上午6:25
下一篇 2020-10-22 上午6:3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哈她酱的头像
    哈她酱 2020-10-23 下午5:03

    做了减法的一层如果在实地游览的话,能现存场感知得到“晶体”这个元素么

  • 宋木头的头像
    宋木头 2020-10-26 下午4:51

    实景图那些很薄的结构是怎么做出来的?

  • Andy.Buster的头像
    Andy.Buster 2020-10-26 下午4:59

    !!!建筑精的文章!给建筑精打cal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