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贯通城市腹地,上海浦江之畔一处新的网红景观打卡地。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沿江“绿之丘”鸟瞰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东北角鸟瞰

2016年3月,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正如火如荼。为了拉通滨江景观带,向城市腹地打开滨水岸线,拟拆除位于宁国路码头附近的烟草仓库。这是一座建成时间在30年左右,既缺乏工艺价值,也不具备明显建筑特点的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板楼。由于有规划道路穿越,加上其自身巨大的南北向体量横亘在城市与江岸之间,严重阻挡了滨江景观视线,这座建筑的拆除似乎毋庸置疑。

a1 _滨水公共空间与城市腹地的联系_调整大小.jpg

▲ 滨水公共空间与城市腹地的联系

然而机会也蕴含在障碍之中:乍看之下造成阻挡的巨大南北向体量通过体量消减,能够转化为连接城市和江岸的桥梁;城市道路与建筑间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借用框架结构的特征得以解决。

c1 _顶视图_调整大小.jpg

▲ 顶视图

在盘活工业建筑和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经过和城市规划部门和市政建设部门反复协商之后,决定保留该建筑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和公共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滨江综合体。

d1 _滨水空间夜景_调整大小.jpg

▲ 滨水空间夜景

为了不影响规划滨江道路的走线,将烟草仓库中间三跨的上下两层打通,取消所有分隔墙,以满足市政道路的净高和净宽建设要求,并借此机会在建筑底层设立公共交通站点,将建筑编织进区域交通网络。

e1 _机动车道穿越建筑底层_调整大小.jpg

▲ 机动车道穿越建筑底层

为了削弱现状中的六层板楼体量对城市和滨江空间的逼仄感,分别将朝向江岸和城市一侧的建筑进行切角处理,从顶层开始以退台的方式在两个方向上降低压迫感,同时形成一种层层靠近江面和城市腹地的姿态。

f1 _被削切出来的建筑_调整大小.jpg

▲ 被削切出来的建筑

利用现状中烟草仓库北侧规划绿地延伸城市一侧的退台,形成缓坡,接入城市,在坡上覆土种植,建设公园,在坡下布置停车和其他基础服务设施,让人能够在不知不觉间从城市漫步到江岸。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北面景观大草坡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北侧大草坡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草坡下的旋转楼梯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一层停车库

整座建筑的上半部分同样覆盖着绿植,通过悬挑的楼梯和坡地以及江岸连接,使得整个建筑犹如一座巨大的绿桥。其内部进行细分,形成“绿丘中的小房子”,用于公共配套服务用房,至此,将城市尺度、建筑尺度和家具尺度统一在一座建筑当中,形成了丰富的身体经验。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梯级状绿化平台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阶梯状的漫游路径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沿江梯级状景观平台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环形游廊悬挑处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聚落状的小房子

为了将天光引入内部,一改现状大板楼的幽暗,在建筑的中心、下穿城市道路的上方置入中庭,其中的双螺旋楼梯也起到了沟通各层的作用。整座建筑通过城市道路、坡道、楼梯、双螺旋中庭等多种交通空间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与城市和江岸进行连接。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中庭双螺旋楼梯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一层办公空间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一层顶面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二层展厅空间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二层中庭空间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二层跨越式交通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三层公共交通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三层廊道空间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柱面与顶面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三层东北香观景平台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五层钢结构环形游廊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双螺旋楼梯

改造后的烟草仓库成为“绿之丘”,通过垂直划分道路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置立体绿化等手段,打通了城市与滨江的阻隔,实现了一般既有建筑的可持续利用,是对城市减量发展做出的最佳回应之一。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有着强烈工业感的结构体系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漫游”之丘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垂直绿化索网体

项目图纸

33_总平面图.jpg

▲ 总平面图

34_二层平面图.jpg

▲ 二层平面图

35_三层平面图.jpg

▲ 三层平面图

36_五层平面图.jpg

▲ 五层平面图

37_顶层平面图.jpg

▲ 顶层平面图

39_剖面图.jpg

▲ 剖面图

41_长剖面图(功能使用划分).jpg

▲ 长剖面图(功能使用划分)

38_大样图1.jpg

▲ 大样图1

40_大样图2.jpg

▲ 大样图2

32_绿植-结构-拉索-盒子-路径.jpg

▲ 绿植-结构-拉索-盒子-路径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景观建筑,公共建筑,更新项目

项目地点:上海,中国

建筑师: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面积:17500.0 m²

项目年份:2019

主创建筑师:章明,张姿,秦曙

设计团队:陶妮娜、陈波、罗锐、李雪峰、孙嘉龙、李晶晶、羊青园、余点(实习生)、张奕晨(实习生)、朱承哲(实习生)

其他参与者: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0)
上一篇 2020-03-04 上午8:30
下一篇 2020-03-05 上午7: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5条)

  • 小新的头像
    小新 2020-09-03 上午10:48

    钢索垂直绿化还活着么

    • 立遥遥的头像
      立遥遥 2021-08-16 下午1:53

      @小新活着,现在长得比图上好很多了

  • factuon的头像
    factuon 2020-03-04 下午4:23

    我想知道为什么不用木

    • 丽丽考研的头像
      丽丽考研 2020-03-04 下午10:11

      @factuon可能木头和周围不搭吧

  • Such as a dog的头像
    Such as a dog 2020-03-04 下午8:16

    因为是改造

  • 心中有座城的头像
    心中有座城 2020-03-10 上午9:16

    现场看有种城市森林的感觉。

  • 西风漂流的头像
    西风漂流 2020-04-16 上午9:57

    好棒这个建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