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院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晚安,建筑打工人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0/4833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0/48332.html#comments Wed, 28 Oct 2020 01:49:53 +0000 建筑打工人又点了一份泡面,今晚不加班到十二点,就无法下班,如果提前离开,每人要罚款一万。

这是甲方刚刚在群里威胁他们的。


01

他想起来三天前的对话。项目负责人说三个打工人三天做出一套方案,是不用加班的。但是他们没有把握,必须做出两套,设计公司习惯了这样。因为甲方要对比,所以如果自己把自己比下去,那不就成功当选了吗?

市场部和设计部的老大深有同感。建筑打工人的加班就拉开了序幕。

项目做到第二天。

有人拿着一本厚厚的国家政策冲进来,他们说设计院必须都用上BIM。从发展的眼光说,国家总是有道理的。BIM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如果全国的开发商、设计师到施工人都会用的话。

从那时起,他们每做一个动作都要记录在BIM线上,虽然打工人们一窍不通,学校也没教,公司也没钱培训,但只要这么一做,甲方和施工方就放心了。他们哪管对不对,只管有没有,因为他们也不会用。大家都不会,假装很会。

为此,原本打工人三天要做两个方案,现在还要给模型制造一些大家都不会用的“大数据”。

这几天他一直在凌晨两点打车回家,一共是二十几公里,打的费一百多,他一个月报销一次,这样一个月只需要面对一次财务的黑脸。

建筑打工人边吃着泡面边看着手机。在屏幕暗淡的时候,他从中看到自己的脸,觉得过于朴素,要是好看点,他可能就不用加这么多班。

如果他长得像隔壁组的那个打工人那么好看,说不定可以得到年轻美女上司的青睐,不过他又担心,勾引女上司万一被她家人发现会不会被警察带走,为此他在研究建筑法规时还偷偷借了本婚姻法规。

但最近他的头条少得可怜,他不认为能找到对象。院里年轻的男女同事互相看不上眼,大家都接受不了对方的发量,同时又对“建筑学浪漫”的真相知根知底,不会因为憧憬而误入爱情。他们都想冲破围墙,认识新的人,但是时间不允许。

公司的网断了,听说全公司的设计文件都中毒了,大楼顿时闹成了一锅粥。


02

在等待程序员修复时,他想起了甲方。

那天,一位开发商领导带着一些外国建筑师来到他们办公室。开发商领导说他也想做做设计,这是利国利民的好职业。说完他就在画纸上描了一朵花,在场的外国建筑师们纷纷叫好,国内的建筑师也拍手叫好。

他也跟着拍手,把手都拍红了。他问带他的师傅,这花什么意思,他们说是中国文化,现在的开发商都很有文化,也有民族荣誉感。

一谈到民族文化,场面突然充满精神上的亢奋,一边要盖举世瞩目的高楼,一边要盖个中国大屋顶。开发商和设计市场部说得激情澎湃。他看到设计部的人只在安静地喝茶,大概是认为他们讲得是有道理的。

隔壁的会议室响起了雷鸣的呼声,建筑打工人从呼声里听到有人说那边的那个甲方要花400亿盖一座国际化的乡村。

怎么才算国际化?首先它得有个故宫,然后有个十几米的中国仿古建筑,有座欧式的学校,那不就是文化大融合?

甲方领导人的情怀依然到甲方的打工人,甲方打工人就每天慰问着建筑打工人。在一起创造文化繁荣的路上,建筑打工人不能掉链子。

有时候,甲方打工人比建筑打工人还懂设计,因为这个国家受到最好建筑教育的那批人有不少拒绝成为建筑打工人,而去做甲方打工人。同样是打工人,同样受到市场高周转的打压,虽然各有各的难处,但是至少甲方打工人可以赚更多钱。

设计院负责管理的人说,甲方当然是极好的,不仅给他们钱,还会给设计师带来名声。

甲方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设计公司获奖,在必要的时候,对那些不太喜欢聚光灯的建筑打工人,甲方还能勇敢地把设计师写成自己,以此让项目名扬四海。

不过这里面倒是有个让人费解的问题。

甲方拿了乙方的设计奖,那如果建筑终身负责制实行后,谁来承担建筑未来的责任?建筑打工人问。

自然是设计师了。


03

每个月打到他卡上的工资仅有五千,上个年底的奖金也是五千,跟一开始说的差了四万五。他本想去争论,但又觉得有点丢脸,憋了几天,终于找了两个打工人一起去找所长争论。

所长说今年的项目少,高端项目都落入了外国企业的手中,开发商也招了设计师消化自己的项目,这么大的一个院现在也只是给人打散工,接一接中低端项目。而且隔壁设计院的收费更低,如果不跟着大环境一起低,那就更接不到项目了。

同事们饱含泪水同情起所长,他们拍了拍所长的肩膀,哪怕双方工资差了十倍,那一刻,他们是相互可怜对方的平等打工人。他们说,要坚守在设计的岗位,一起度过行业的凛冬。

说罢,所长又让秘书去折腾下个月去日本旅游的事情了。

一个月后,对外企义愤填膺的同事总算挤进了外企,而大骂甲方的同事,也终于成了凌晨两点给他发消息要设计稿的人。

他想偷偷接点私活。在一个明媚的下午,他约到了市场部女孩。两个人是老同学,因为女孩长得好看,口才也不错,就去了市场部,最开始他笑她建筑学寒窗五年,去做市场这种看人脸色的职业会不会太掉价了,为此,市场部女孩几个月没有跟他说话。

但是一年后,他发现市场部和行政管理的人才是公司里说话最大声的,设计师像蛮牛一样,拉着公司的犁前进,一声不吭。

善良的市场部姑娘最终不计前嫌,答应偷偷地帮老同学找一点私活。

第二天,他发现邮箱里有一封内部邮件,上面说,公司发现有人正在接私活,要对此人扣除六个月工资。建筑打工人吓得昏厥,还没开始赚钱就已经负债。

在医院里,市场部女孩给他倒了一杯水。他打算和所有看望他的同事做一次漫长的诀别,后来又看了一遍邮件,原来说的是隔壁组偷做私活的人。

建筑打工人先是心疼被制裁的同事,这么多人做私活怎么就他被抓住了。然后他又心疼自己,别人做私活都赚钱了,到他想做时路又堵住了。

建筑大师赖特偷做了四年私活才被沙利文发现,他还没开始做就被枪毙了。他望着窗外的天空,说了一句,时代阻止他成为建筑大师。

天空划过了一颗星,一个年仅25岁建筑打工人从高楼落下。

不过,不是他,是对面大楼里的女孩。他倒是没那个胆,再说苦的又不是这么一个行业,还有人更凄惨着呢。

在走向出租车的路上,他重复听着甲方、设计院漫长的留言,手机屏幕上还闪烁着按不完红点,上车时,又是凌晨二点。

建筑打工人的一天开始了。


文/南柯

※ 本文纯属虚构,如和现实雷同,请对号入座。文章的二次元图片主要来自《大护法》,封面图来自《你的名字》。

对现在和未来有什么想吐槽的话?吐槽完了大家就回去继续加班赶图吧,奥利给~

 Archcollege长期招募作者 

 稿费300-1000/篇,年度最佳作品1w奖金 

 详情点击 :创作者计划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0/48332.html/feed 4
建筑师大人,时代变了!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5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50.html#comments Mon, 02 Dec 2019 03:08:26 +0000


 

柯布西耶:走进新建筑


01

前几年做一国企的办公楼,设计进入后半程,业主突然提出新的需求:现如今快递特别多,有公家的,更多的是员工个人的;快递小哥天天拿着盒子进进出出,多影响俺们公司的形象;你们给设计设计,得留个专门给快递集散的地方,体现出你们的设计水平。

我一听觉得有道理啊!这不是业主在提要求,这分明是新时代的呼唤!

建筑师就要对自己狠一点,连夜落实修改,不但专门增加了快递出入口,还设计了一条内外区分、人货分流的流线,“见货不见人,交货有乾坤,”还有专门给快递小哥的贴心等候休息区。

等大楼竣工了,我很期待这个回应时代呼唤出来的窗口运行如何。过去一看,惊奇地发现原本应该属于快递的房间,半个包裹都没有,只有保安大叔们坐在里边喝茶聊天。

一问才知道,现在都用上了菜鸟什么的快递寄存柜,明目张胆地摆在大厅里。

我试图用建筑解决互联网的问题,但互联网抢在我前边解决了自己。

 从快递室,到快递的驿站


02

又有一次,我们做一个n线城市地铁TOD项目,地铁公司的业主提出:现在共享单车是个很重要的出行方式,你们要充分考虑共享单车的停放,结合到我们的换乘设计里。

说这话的时候,满大街的小黄车正泛滥成灾,仿佛分分钟都能把整座城市湮灭。

虽然没有证据,但我觉得时代又在召唤我!体现建筑师责任感的时候到了!

共享单车是新四大发明,中国马上又要变成新的自行车王国了,设计要张开双臂接受新事物,说改就改。

我们按照地铁的高峰流量和周边居住人口的比例,给共享单车准备了充裕的空间和独立的流线,甚至想可以专门做好色彩标识,停放便于运维。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猜到了,没等我们的设计盖出来,共享单车的冬天很快来了,死死生生好几趟,忐忑的心情都快赶上天使投资人了。共享单车并没有改变世界,只是资本的一场感冒高烧。

大佑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起起落落浪奔浪流,我都来不及设计。


03

最近要做一个1.5线城市的学校。很多年不做教育建筑了,记得之前做学校的时候,计算机教室的数量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品质,占据专业教室之首。邓爷爷关于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指导指导了我很多年。

这次在时代开始呼唤前,出于对它的尊敬,我先询问了一下小学生亲儿子,他们相关的课程安排,毕竟是为他们这一代人做设计了。

结果大出所料,他们根本就没有计算机课,有个类似的课程叫做“PAD”课,他们不用鼠标,已经变成了“哪里不会点哪里”。PAD课并不需要专门的教室,只要WIFI信号够好、房间舒适灵活就可以了。

从传统的计算机教室,到PAD教学

除了PAD课,现在小孩子五花八门的课程设计,我都不知道如何与建筑空间对应:博物馆课和城市少年宫课,估计都不是在学校里上的;红十字课不知道是不是需要专门的救护教室;按照学校的活动表似乎需要增添更多的乐器、舞蹈、室内体育(甚至击剑)的空间。

然后我对照了新版的设计资料集,觉得深深的无力,教育变得越来越多样,学校也似乎将要进入像酒店一样个性化的定制时代。还在对着十年前资料集做的学校,似乎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

 

04

密斯有句名言:benacht
nichts。
大概意思是“几乎无物”。据说这句话知名度仅次于“少即是多”。

年轻时总不能深刻体会到他老人家的深刻之处,总觉得设计到晚年的作品,不论是伊利诺伊的建筑系馆,还是国家美术馆,近乎放弃了追求,空间上完全没有巴塞罗那馆时候的潇洒,空空荡荡如同一个厂房。

等到跟时代摔过几跤,才逐渐明白,设计的留白,同样是设计。

以前,总有业主要求造的房子要n年不落后(n大于等于10)。当年觉得这也不过是一句土的不行的外行说的话。现在我似乎理解了这个问题的另一含义:不落后的设计,一定是尽量少做设计。

固然很钦佩贝聿铭在中国银行里,恨不能把每一个插笔的位置都留好,这是一种高度的执行力和控制力。但能舍得放手、留有余地似乎意味着能够承受更多的变化。

反观中国传统建筑看似对“功能”的无为,反而是蕴蓄了巨大的可能,即是对时间的包容,也是对空间的包容。

建筑是时代造就的,时代变化得比建筑快多了。

能够跟上且不易,何谈引领或超越呢?



关注 MINDARCH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50.html/feed 5
设计院の饥饿游戏第6话:血战九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6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68.html#comments Wed, 17 Jul 2019 02:22:13 +0000 作者:RockDAMA ( 作者个人公众号“老娘最棒” ,自我介绍:一个害羞的搬砖工。)



停更近一年后,

设计院の饥饿游戏》再度回归!


剧情回顾

(第5话,点击可查看)

(第4话,点击可查看)

(第1-3话,点击可查看)

(所有情节都是虚构,跟地球没有任何关系。)

拥有三千多名员工的坑比集团是外星球上的设计界大鳄,年会的这一天,院长糕总忽然宣布“无能员工清除计划”,由员工自主揭发并清除懒惰不加班的废物同事。

排名清除榜前500名的员工,可获得20万元年终奖!用生命、智慧和勇气去争夺年终奖和续约合同的终极竞标,就此拉开序幕!

建筑九所爆发内讧,而结构所将清除目标定为了建筑九所。万集团的王总亲临五角坑催图,糕总和合伙人们连夜赶图。

明星事务所的快总开始了大清洗。设备所所长电总被给排水专业的丁工清除。

这时,结构所来到了建筑九所的门口…….


(本期有不适内容,谨慎观看)




剧情回顾

(第5话,点击可查看)

(第4话,点击可查看)

(第1-3话,点击可查看)





END -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68.html/feed 5
画了么为您下单,设计师骑手正在飞速赶来…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78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782.html#comments Fri, 28 Jun 2019 01:58:33 +0000


END -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782.html/feed 2
报考建筑学?一份恶意满满的劝退清单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74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748.html#comments Wed, 26 Jun 2019 03:13:10 +0000

“ 说是劝退,其实吧,是想让你看清现在建筑专业的格局。


我们一直从小被骗到大,小学时有人说“中学得生活很自由”;中学时我们的动力是“现在谈恋爱耽误学习,到了大学你想和谁谈,什么时间谈都没人管你”“等你们上大学就轻松了“;大学时还有人沉浸在“等上完大学我们就可以追逐梦想”!

于是我们走到了一个梦想的关口,成为建筑师?

然而和其他文艺、冲动又理智的专业一样,建筑只不过很多平凡的专业中的一个,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就好像你追到了一个暗恋已久的女(男)神,你喜欢它给你带来的梦幻、优雅、完美、知性各种各样充满荷尔蒙的幻想,你也得接受未来它的平凡、庸俗和繁琐。当你终于在内心里承认,责任感必须大于文艺,现实打败了浪漫,才真正开始踏进了大门。

对于准备开始追逐建筑梦想的人,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文艺的人常说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真相之后依然热爱。

所以我们来认清这个“文艺专业”的真相吧!再来谈结婚吧!


入坑前要考虑得问题……

为什么建筑师的培养成本越来越高?

 为什么建筑师的培养成本越来越高? 

前往文章 ➤


同济建筑本科到底在学些什么 ?—— 同济学长本科回忆录


 同济建筑本科到底在学些什么 ?—— 同济学长本科回忆录 

前往文章 ➤


建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专业?


 建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专业? 

前往文章 ➤



为什么说建筑设计专业是学习成本最高的专业 

前往文章 ➤


  现实  

设计师的年度账单出来了,内容过于真实!


 设计师的年度账单出来了,内容过于真实! 

前往文章 ➤


你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自己讨厌的设计师?


 你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自己讨厌的设计师? 

前往文章 ➤

年底了,设计费都到账了吗?


 年底了,设计费都到账了吗? 

前往文章 ➤

为什么中国建筑师的设计费那么低?

为什么中国建筑师的设计费那么低?

前往文章 ➤


靠卖房活着的甲方建筑师

靠卖房活着的甲方建筑师

前往文章 ➤


职业建筑设计“枪手”,路在何方?

职业建筑设计“枪手”,路在何方?

前往文章 ➤

一个建筑师女孩的租房历程

一个建筑师女孩的租房历程

前往文章 ➤


“最难就业年” 大数据看这一届建筑学找工作有多难!

“最难就业年” 大数据看这一届建筑学找工作有多难!

前往文章 ➤


关于6个女建筑师的故事 | 谁的青春不迷茫

关于6个女建筑师的故事 | 谁的青春不迷茫

前往文章 ➤

你为什么离开龙湖?

你为什么离开龙湖?

前往文章 ➤


洗脚店的故事教你看懂建筑设计行业格局

洗脚店的故事教你看懂建筑设计行业格局

前往文章 ➤


建筑师 vs 医生,谁更惨?

建筑师 vs 医生,谁更惨?

前往文章 ➤

在设计院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在设计院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前往文章 ➤


今年设计院为何招不到人?

今年设计院为何招不到人?

前往文章 ➤

(这是2017年的文章,18年的形式变了)


如何看待建筑设计行业“日益萎缩”与建筑教育的“自恃清高”?

前往文章 ➤


浮沉与迷惘:一代建筑师的现状

前往文章 ➤


年终问题:做建筑师那么苦,你还要不要坚持?

前往文章 ➤


十年后,建筑设计行业将青黄不接?你该何去何从?

前往文章 ➤


如果觉得虐的还不够,可以翻阅“计成”这个公众号的文章

image.png

计成原创文章合集

前往文章 ➤


我们真的是劝退你吗?我们是希望你看完这里整理的所有文章后,还能毅然选择建筑学。

而且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建筑专业的转行成功率很高。

还有个好消息,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许浑浑噩噩,而建筑学的五年一定是踏踏实实地熬过来的。

如果你吃了五年苦,那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是完成不了的呢?

无论做什么选择

只要努力过,都会是正确的选择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748.html/feed 3
我们寻到了中国建筑获奖的底细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7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70.html#comments Thu, 25 Apr 2019 03:55:27 +0000

△ 水岸佛堂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2018年Architizer A +年度获奖项目

理论上说,

每次建筑大奖公布的时候,

我们应该蹭蹭热点,

发点详细的作品报道什么的,

比如几日前的2019年密斯奖,

但我转头一看,

AD、有方、谷德早早就发完了…


自从见识到,

AD每年都能在普利兹克奖公布日,

准点同步发出和普奖官网内容相同,

但翻译细节有差异的评审语时,

我就清楚了,

暂时没有内部渠道的我们,

只好想想能搞点什么别的东西。

(当然也可能是我们不够勤快……)

△ 2019密斯奖获奖作品

530公寓改造“Grand Parc Bordeaux”(法国)

Image work detail Buildings after transformation

© Philippe Ruault

密斯奖,

这是简称。

全称:EUMiesAward

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

有地域限制,

几乎和中国建筑沾不上边。


为什么会提中国建筑?

忍不住…….

看到各种奖项的时候总是条件反射。

这种感觉就像,

说到足球提国足,

提起科幻说刘慈欣。

地域情节,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总盼着有自己归属感的地方能比别人强。


为什么我们更喜欢谈普奖?

王澍之后,

明显普奖的热度在中国上升了一大截。

除了权威,

除了模式借鉴”诺贝尔奖”,

除了每年调侃一下陪跑的人,

大家都在等下一个获奖的中国人。


于是我又去翻了其他的奖项。

前年公布的阿尔瓦•阿尔托奖,张轲拿了。

assbook的一篇抢先报道直接10W+。


△2017届阿尔瓦•阿尔托奖奖获奖者张珂

图为assbook公众号报道截图

2019美国进步建筑奖,

给了OPEN建筑事务所的山谷音乐厅。

10个获奖未建成项目中唯一的中国项目,

四处都在报道。


△2019美国进步建筑奖获奖作品

山谷音乐厅 Chapel of Sound

中国成都/©OPEN建筑事务所

图为搜狗微信搜索结果

美国 Architizer A+奖,

全球最大型的奖项之一,

推动人们鉴赏全球范围内有意义的建筑,

2018年19个中国的项目获奖。


英国 Dezeen Awards,

2018年218个建筑项目入围,

其中27个中国项目,

占比将近12.4%。

近些年,

获重磅建筑奖项的中国项目越来越多。

2018年,

单单我已经查到的国际建筑大奖,

就有226个中国项目获奖。


最让我们意外的是,

其中40+个获奖中国项目,

都是由同一个团队组织申报。

在中国获奖项目中的占比达到了惊人的17.6%,接近1/5的中奖概率。(我同事戏称他们为“黑暗势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018美国Best Of Year大奖

*协助8个中国项目获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第十二届美国国际设计大奖(IDA)

*协助14个中国项目获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018美国建筑大师奖(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协助18个中国项目获奖


继续深挖才了解到,

不同于国内奖项,国际奖项的申报有语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障碍。


参赛资料的梳理,

设计文本的完善与精准翻译。

前期专业的准备,

能最大化地提升获奖几率。


而实时跟进流程,

诸如“截止”、“入围”、“获奖对接”等重要节点,整体上是一项繁琐和复杂的动作。

加之同一个项目,

一次往往申报多个奖项,

不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事务所一般很难自己完成,

花费的时间成本会更多。


因此,绝大多数有获奖意识的事务所,

都会选择和专业的团队合作,

全程委托报奖的流程。


微信截图_20190424191358.png

好了,说了这么多,

你应该猜到了。

我们就是这样的专业团队。


上文提及的“黑暗势力”,

不是别人,就是“ ”目前“建筑师经纪人”项目的合作伙伴。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

致力于“让世界认可中国设计”。


如果您有需要,

可以联系我们。

奖项申报,

我们的经验无可取代。

持续第 5 年专注于设计类奖项申报服务,

协助过百余家设计机构,

参与国际奖项逾 60 个,

截⾄目前累计奖项申报逾 1000 次,

获奖逾 350 次。


服务的合作伙伴包括:


  • 建筑设计

美国Deture Culsign,上海柏涛,前海柏涛,深圳华汇,筑镜设计,建筑营,wutopia,悦集建筑,华汇设计,WSP维思平建筑,CROX阔合设计,元象建筑,左通右达,久舍营造,UUA,罗宇杰工作室,DOMANI东仓建设,介景建筑,十上建筑,TOPOS,长厦安基,普罗建筑,wei建筑等。

  • 室内设计

日本池贝知子, CCD⾹港郑中设计,CL3思联,矩阵纵横,Lim+Lu林⼦设计,朱志康空间设计,⽔相设计,玮奕国际,朗联设计,唯想国际,芝作室,RIGI睿集设计,CUN⼨Design,亿端国际,More Design Office,黄志达设计,共向设计,超级平常,方式设计,壹⽅设计,艾克建筑,万社设计,台湾巨汇设计等

△颁奖现场&媒体对接

如果您有需要

可以联系我们_Wechat: ypx6516 




 您需要做什么 



1、合作前,提供近5年来建成的建筑实景照片:3张;

2、合作后,根据我们推荐的奖项,选择您感兴趣的奖;

3、协助我们的工作人员提供作品相关的设计说明和图纸。


● 您可以提供多个满意的项目,交由我们审核评估。




微信截图_20190424191358.png



 您的回报 


1、长达一年的奖项申报服务期;

2、针对单个项目量身定制的奖项规划;

3、单个项目 7-8 个奖项推荐;

4、单个项目 5 个奖项申报服务;

5、保底至少获得 1 个国际奖项;

6、项目资料文书翻译及部分媒体推荐。


● 更多服务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索取。




微信截图_20190424191358.png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手机浏览可先截图然后于微信端扫描图片中的二维码
或填加微信:ypx6516 
*请备注:设计院/事务所名称、您的姓名
*立刻扫码:索取详细服务信息和免费作品评估

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填写基本信息:
填写入口(点击)填写联系人信息
*我们将在 24 小时内回复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70.html/feed 5
建筑师转行到游戏和UI/UX是怎样的体验?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13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137.html#comments Mon, 14 Jan 2019 05:32:09 +0000

几年前的建筑设计还是一时风头无两的黄金专业,每个人都怀揣着成为一个优秀建筑师的梦想走进建筑学。孰料某年行业形势急转,虽然现在逐步回暖,专业性价比低、加班多工资少仍然逐渐成为业内共识。于是乎,去设计院不再成为唯一选择,如何创业、如何去甲方、如何转行成为底层建筑汪之间热议的话题。这次我们带来几个转行去游戏行业、互联网的UI/UX和产品策划的故事,希望会对蠢蠢欲动想转行却还在犹豫的同学有一些帮助。

【游戏行业】

前有《雨血》,后有《太吾绘卷》,游戏行业似乎从来就不缺建筑汪们的青睐。不管是梁其伟从参数化大神变身独立游戏制作人这段为人津津乐道的转行经历,还是茄子中文转建筑、从业多年后又成立了螺舟工作室的传奇故事,都是无比励志令人振奋。在人手一台switch的今天,打游戏时的你有没有想过从玩家变身成为背后的设计者呢?不管你是不是硬核gamer,如果你总是幻想自己能够制作游戏,向往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员,那么,你不是一个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获好评的《雨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steam上上架的《太吾绘卷》,上架之后便好评如潮

《太吾绘卷》策划图。这熟悉的操作界面,我们用cad画施工图,别人用cad画游戏策划图,我还能说什么。(图片来源https://www.ithome.com/html/game/385780.htm,侵删)

1. ++:毕业后,我去了网易

请简单介绍下自己的背景,为什么想转游戏,通过什么样的契机进入了这个行业?

作为一个已经开始担心发际线的90后,南大毕业后我去了游戏公司做游戏设计工作。拿到了暑期实习的offer后,公司也给我分配了导师,指定了对应的学习计划。从此在就业的分叉口,往这条岔路一直走了下来。我对工作的需求是:做的开心有成就感,能够持续成长;加班强度可控,有一定的私人生活;薪资福利足以让我立足。人们给互联网贴的标签就是扁平化管理,相对自由。所以当360行,行行转IT的潮流起来后,我也开始尝试去了解这个行业,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经过对各种信息资料的分析后,了解到其实有不少岗位是适合我的,权衡利弊后,选择了游戏。(你问我为什么?我喜欢打游戏呀,上班在领导面前打游戏了解一下,更何况福利薪资给够,项目管理高效,加班都开心了呢)

令人羡慕的工作环境(图片来源,受访者自摄)

丁磊的minecraft乐高(图片来源,受访者自摄)

转行之路是怎样的过程?

我从来没有给自己框定在建筑这个行业内,对其他领域的机会同样会去关注。为了了解其他行业的情况,我加入了南大SCDA社团,在学长的指导下投了暑期实习生并顺利拿到offer,之后又拿到了正式offer。入职之后我司拥有非常完备的新人培训计划,即为期三个月的mini项目培训中,公司投入巨额的财力支持,帮助我们几十支队伍开发出我们想要的游戏。从暑期实习到现在,一路走来,见证了公司对“工作不够熟练”的实习生的高成本培养,深切感受到了尊重。所谓的重视人才,发展机会,是用实际行动,真金白银来支持的。

公司外部环境(图片来源,受访者自摄)

建筑背景在游戏行业可以做什么?有什么优势?

建筑背景给我带来的优势,应该就是推进设计的逻辑性,还有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其他方面,可能由于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美术沟通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下吧。

转行之后的个人体验,对建筑有没有怀念?

转行后的生活和我的工作需求很契合,当然我仍然很怀念学建筑的日子。对于那些坚持设计理想,留在这个行业的人,我只有尊敬。

青春只有一次,而那些在老建筑房梁上测绘的清晨,那些在西湖边写生的温暖午后,那些无数个专教赶图的夜晚,留下的正是我们20岁最美好的时光。

多年前,坐在良渚博物馆对面的草地上乘凉,恍惚间发现博物馆不见了。再回神,才发现建筑的轮廓与山脉如此契合,以致产生错觉。自嘲之余,留下的竟是感动。

所以,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建筑。

2. 匿名:玩了十几年游戏,我正在转行的路上

请简单介绍下自己的背景,为什么想转游戏?

我是一名老四校的建筑学生,现在在Pratt Insitute就读,尚未正式转到游戏行业。从小到大玩了十几年的大多数游戏。近几年的游戏和十几年前的游戏概念已经截然不同。游戏比建筑有更多种表达形式。和建筑相似,是一个了解世界的工具,一个跨学科综合体。创作过程摆脱了一些现实因素的束缚,更容易由一个个体完成,而不像建筑仅靠一人之力无法把设计实体化。由一节建筑选修课开始,期间做了一个游戏项目,再到与教授一起做游戏相关的建筑项目,使我觉得五年建筑知识完全可以运用到游戏设计中。

GameJam现场(图片来源@Finish Game Jam2015)

转行之路是怎样的过程?

参加过game jam在确立了这个目标之后,在 内所有的项目我都会尽量往游戏方面靠近从而迫使自己自学习相关知识与技术。旁(偷)听游戏设计专业课,与自己的建筑教授做游戏相关的建筑research 同时从教授那里得到了一些游戏行业的connection。

今年的Game Jam即将到来(图片来源@Global Game Jam)

建筑背景在游戏行业可以做什么?有什么优势?

建筑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都可以运用到大多数设计学科,游戏也不例外。比如,建筑叙事/尺度,材料,细节/空间体验, 很少有游戏设计会花过多心思在建模准确度上,但如果这些空间被更好的设计或者利用,游戏机制可以直接从这类空间的设计上提取灵感,例如 the witness。此外建筑学教给我们的方法论,或者一些思维模式也很有帮助。

【互联网:UI/UX 】

(图片来源:https://www.slideshare.net/eLuminoustech/uiux-services-web-designing-services 侵删)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崛起,UI/UX作为对建筑汪们来上手相对容易、入行的技能门槛友好的行业,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同学转行,不管是出国读master、还是在校时double major、还是通过再读一个master,大家都在各自寻找不同的途径向这个行业靠拢。之前知乎轰轰烈烈的一场风波也吸引了很多围观群众的注意。

那么已经跨入这个行业的前建筑汪们的转行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3.☁️:一直在尝试新方向

请简单介绍下自己的背景?在什么时候决定转UI/UX的?

我本科是同济大学景观, 现在好像改名叫风景园林了。2015 Fall开始关注UI/UX行业,2017Fall暑假下定决心转的,就趁着申请的时候,就必须得做个决定,就想说试一下自己喜欢的项目申一申。

转行之路是怎样的过程?

首先是机缘巧合组队参加了一个创客大赛,决定性的就是申请的项目都是HCI偏UX的项目。之前学景观的时候两年建筑,一年规划,一年景观,中间还去读了法语,感觉一直都在新的方向上尝试,就也没有那么大的转行负担,好奇还是主要决定因素。

(图片来源:https://qph.fs.quoracdn.net/main-qimg-de87aab2c1abc1d985111f2c2dcab2d7 侵删)

可以介绍一下UIUX从业一般的工作内容吗?

我经验不多哈,看公司规模决定设计师职能细分程度吧,产品决定UI的工作量。之前实习的时候是一个NGO,形式是商业strategy和branding 在一个team, 没有UX的工作职位, UI外包。UX的工作就分在Branding和外包的digital agency两边互相多沟通,多交流,PM抓总。

建筑背景在UIUX行业可以做什么?有什么优势?

优势还是挺大吧,建筑思维比较严谨,图面表达都挺扎实的吧。我目前在做的工作属于数字策展,工作内容算服务设计,做一些内容文化IP策划啊CRM布局啥的,不做具体的空间设计,但是对空间的之前的积累还是很帮助我理解做空间设计的同事的想法和结合自己的想法,平时逛博物馆对这些关注也比较多,就比较互补。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137.html/feed 0
去甲方还是设计院,教你怎么选?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57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574.html#comments Mon, 26 Nov 2018 08:37:51 +0000 又到校招季,即将毕业的建筑毕业生们对于设计院和甲方的offer甚为纠结,不知作何选择。

本文就剥开了揉碎,说说关于设计院和甲方之间的恩怨情仇。

1、甲方就是吆五喝六指点江山,设计院就是苦逼画图?

2、一条绳上的蚂蚱,都是孙子,谁也别装大爷!

3、去甲方越早越好,去晚了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了?

4、越老越吃香,说的到底是甲方还是设计院?

5、有钱才是硬道理,甲方和设计院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

6、都说甲方好,设计院就没啥好处了?

7、搬砖技术哪家强,听说去设计院能学技术?

8、说一千道一万,到底该去甲方还是设计院?

以上既是问题也是提纲,大家可以先浏览一下提纲,看是否有兴趣读下去。

1.

甲方就是吆五喝六指点江山,设计院就是苦逼画图?

很多人的印象里,甲方就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指挥着设计院、施工单位卖力干活,好不潇洒,好不惬意;设计院就是天天苦逼画图,改不完的图,加不完的班,真是如此吗?

房地产其实是一个金融属性很强的行业,杠杠率很高,时间就是金钱,晚交房就要承担大量的银行利息,这就决定了地产的工程进度非常重要;另外公共建筑也经常因为使用的需要,同样面临着赶工期的问题。

拿万达、恒大这些地产商来说,正是因为靠着严格(biantai)的管理,激励(yazha)员工没有节制的付出,严格把控时间节点,依靠速度优势攫取了大量的利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富豪。

以上原因决定了作为甲方管理人员,工作其实并不轻松,压力也比较大,时间节点完不成,工作没有协调好,板子很快就打下来了。

拿恒大来说,动不动就扣钱,也让管理人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甲方工程管理岗,工地上施工单位干的热火朝天,日夜不停、节假日不休,作为甲方的工程管理岗位,你觉得你能轻松吗?

甲方是一个轻技术重管理和沟通协调的工作,日常工作中对外需要与各个单位沟通协调,对内需要跟各个部门撕逼扯淡,对外包括但不限于规划局、住建局、消防队、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监站,对内有成本、营销、物业、法务等,所以甲方管理人员类似一个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各个方向的数据流,让系统顺利运行起来,有个形象的说法,每件工作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要学会及时把山芋丢出去,丢晚了就烫着自己了。

时间节点严格,沟通协调的部门多,自然免不了协调不好、沟通不畅的情况,琐事多、能折腾,一天到晚也是忙个不停。好多跳到甲方的同事也直言,甲方没有那么美好,好多人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设计院。拿我几个同事来说吧,当年我们四个年纪相仿,都是研究生,也都先后过了注册,有两个甲方待了两三年后面又回到了设计院,另外一个在甲方的现在已经换了三个单位,基本一年一换。

而设计院这边主要就是技术说话了,建筑、结构、水暖电几个专业配合好就行,工作相对单一,没有那么多要操心的事情,同事之间相处也相对单纯,不像甲方勾心斗角那么多,但是加班多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平时跟外界交流也比较少,时间久了还真是跟社会有些脱节。

总的来说,甲方看似美好,但其实也不容易,琐事多、压力大,如果说在设计院是身体累,那在甲方就是精神累,至于设计院这边,没有升到专业老总之前,确实是苦逼画图,加班也多,这个没得说,我也无意说设计院的好话,当然升到专业老总、做到高层管理的人,日子还是挺滋润的。

2.

一条绳上的蚂蚱,都是孙子,谁也别装大爷!

之前看过一个答案,提到甲方地位高,对设计院随便吆喝,好不威风云云。

我只想说,都他妈一条绳上的蚂蚱,都是孙子,装什么大爷?诚然,甲方在乙方面前当然是强势群体,在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面前不强势点活也干不了,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但以此说甲方地位高、有优越感那就扯淡了。

在设计院、施工单位面前你装大爷,在规划局、建设局、质监站这些面前你也能装大爷?说白了就是一个行业不同一个环节而已,大家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一起把活干完就得了,有人还整出优越感了,实在是可笑。

做了这么多项目,甲方接触的也多了,说实话我碰到的甲方没一个奇葩的,都是客客气气,大家一起配合工作,有问题一起解决,你好说话大家工作都好开展,你要是拎不清自己的角色,吆五喝六的,说实话我也能分分钟整的你没话说。

3. 

去甲方越早越好,去晚了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了?

有人说去甲方一定要早,去的早的早就项目总了,薪酬翻多少倍云云。

说的好像你去的早,项目总就给你预留好了一样,按你这么说,每年这么多公务员,早考上的都是蹭蹭往上升,早就领导了,事实上大部分混一辈子也就是个科长,甲方那么多人,大部分也就是普通的管理人员,项目总也没几个,升职从来都是看你综合能力和运气,跟你去的早能有多大关系?(【青年建筑】小编:早些年去还是挺划算的,因为那时候缺人才,很多位置都是空的,至少起点不同,上升机会也多很多。现在人满为患,要想爬上去就难咯。仅代表个人观点。)

不管是刚毕业就去甲方的,还是在设计院、施工单位锻炼几年再到甲方的,真没看出谁占多大优势,事实上在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锻炼几年再去甲方,综合能力上肯定是占优势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谁不稀罕呢?

4. 

越老越吃香,说的到底是甲方还是设计院?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谁也不希望到了三四十岁职业竞争力下降而被扫地出门,华为34岁老员工被劝退,中兴员工被辞退愤而跳楼,这些新闻都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那么设计院和甲方那个职业寿命长一些?

说实话在设计院见过的老专家多了,甲方年纪大的还真没见过多少。

做设计的随着年纪增大,工作是越来越轻松过的,做完老总还可以去审图公司审图,退休了还能返聘回来继续发挥余热。

甲方的工作需要你有冲劲,应酬多、处理事情杂、工作压力大,年纪越大是越不适合,所以在甲方年富力强的工程师居多,年纪大的确实少见。

所以越老越吃香,说的是设计院从事技术工作的人,至于甲方嘛,努力升职早日实现财富自由才是正道哇。

5. 

有钱才是硬道理,甲方和设计院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

中国大概有六七千家设计院,各行各业五花八门的数不胜数;甲方也是形形色色,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要说收入的对比还真是不好说,我只能说说建筑房地产领域的情况,当然甲方大多也是房地产行业的。

毕业前三年的目前来看,房地产肯定是高的,毕竟在设计院前三年还是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自己也很难独立完成项目,甲方就不一样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大部分工作还是可以独立应对的,所以总体来说待遇也是要好于设计院,设计院第一年超过八九万的非常少,甲方这两年待遇涨的比较狠,起薪很高的不在少数。

到了中后期,可以说会慢慢的持平,当然前提是级别相当,比如甲方的项目总大致也相当于设计院的所长,城市总相当于院长级别,成熟的管理相当于专业负责人。设计院里这些级别的基本也都是业务骨干,也都是注册、高工加身,出去不管在那里都是香饽饽,待遇跟甲方相差太大,早就跑路了,谁还傻乎乎的待在设计院。你要说我注册加高工,待遇还是很低啊,我只能说那是你爱喝鸡汤,喜欢情怀,谁也没招儿。

永远不要拿个别的案例代表整个行业的情况,毕竟爬上金字塔顶级的永远是少数。这是一个人才高度自由流动的时代,收入由供求关系决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择良木而息吧,情怀和鸡汤过不了日子,抱怨收入低的时候用脚投票,用实力说话。

6. 

都说甲方好,设计院就没啥好处了?

1、设计院是典型的前期比较苦逼,后期比较舒服的行业,熬到所长、总工之类的位置,待遇和甲方差不多的话,没人愿意再去甲方了。总工级别的,平时看看图,把关一下技术难题,基本就是闲云野鹤,当然你技术要足够牛逼;所长级别的基本就是小老板,出去能拉到项目,收入还是相当不菲的。当然,这些人永远都是少数,特别是大院,往上一看全是一排排的屁股,要是熬不下去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多看看小点的设计院有没有你的坑,一个萝卜一个坑,适合自己的坑没多少,平时多个心眼多留意。

甲方则是越往上需要处理的事情越多,责任和压力也越大。

2、人际关系简单,搞技术的嘛,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做好自己的项目谁也碍不着你,也不用太看谁脸色,到哪儿都饿不死。甲方要沟通协调的事情太多,勾心斗角撕逼扯淡的事情是免不了的。

3、相对甲方来说要稳定一些,甲方是按项目走的,一个项目搞完了,再换个地方可能离家远,又得跳槽,所以甲方一般来说跳槽率很高,一年一小跳三年一大跳是常态。

说实话,我也编不下去了,众生皆苦,这就是个苦逼的行业。

7. 

搬砖技术哪家强,听说去设计院能学技术?

设计院是完成技术积累最好的地方,工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理论到实践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设计院可以帮你很好的完成这一过程,你不再会觉得你四年所学的知识是抽象而遥远的,而是懂得用你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扎实的技术积累可以让你的路越走越宽,你可以在设计院继续发展,可以转甲方做技术管理,可以转销售,可以转运营,任何需要你专业知识的地方都会有你一席之地,原因就在于你是可以利用你专业知识的人,而不是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和公式。

当然甲方肯定也是能学东西的,但更多的是工程管理方面的技能,转到别的方向这些东西不见得能用的上,做了甲方大概率也是在甲方打转了,发展的方向相对来说要窄一点。凡事也都有例外,甲方爱钻研技术的技术水平也有很高的,在设计院只知道画图的技术也高不到那里去。

8. 

说一千道一万,到底该去甲方还是设计院?

说几点原则:

1、如果你能找到待遇比设计院高很多的甲方,那就不用犹豫了,没人和钱过不去,任何鸡汤和情怀在真金白银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2、如果你性格外向,喜欢社交,善于沟通协调,坐不了冷板凳,对技术不感冒,果断选甲方吧,设计院不适合你。

3、如果性格内向,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安静的做好自己事情,那甲方可能真不太适合你,升职什么的大概也轮不上你。

4、如果你对技术比较感兴趣,想往技术专家方向发展,有着深厚的工程师情怀,那设计院欢迎你,在行业内能混到技术专家的级别,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日子也会很滋润。

5、如果你找的甲方和设计院待遇差的不是特别多,又想以后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那就去设计院吧,以后的路还是很宽的。

没有正确的路,只有让路显得正确的人。

30万建筑师正在关注: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574.html/feed 1
为什么中国建筑师的设计费那么低?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6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60.html#comments Tue, 23 Oct 2018 02:18:05 +0000 在你的印象里,中国建筑师的收入高吗?

据一份2018年调查报告的数据,建筑学专业在其中排到第七,2017届的平均月薪能到8359元,比某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器人等还高不少,看上去一切都好,不是吗?

加之今年各类综艺节目的消费,建筑师成为了人们心中的“高帅富”的行业。

关于建筑师的综艺节目

但是行业内却一片哀鸿,某个时间段,“建筑师是个令人绝望的职业吗?”甚至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某房地产公司要求设计院“连夜出图”、建筑师“加班猝死”、建筑师纷纷转行等新闻层出不穷,建筑师的高收入难道是用超高的工作强度换来的吗?十多年不涨的设计费又是怎么回事?



建筑设计收费标准的起源


建筑师职业起源于公元前25年的古罗马,能写善画、精通几何学与数学、熟悉历史与哲理,懂得音乐乐理、各门自然科学以及各学科间相互关系,以及天体星球之间相互关系。

作为现代职业的建筑师在19世纪中叶才在法律上得到正式承认。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的成立标志着国家批准。据RIBA的标准,最初,职业建筑师收费就被确定为建筑专业的单专业收费为工程总造价的6%,且为保证服务质量严禁价格竞争,但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反垄断诉讼后,各国不再强求统一的建筑设计收费标准,但范围仍在4%~10%,个别著名建筑师更高。

美国建筑师服务收费的计算方法有总价比率法、成本加报酬法、时间单价法、固定收费法4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固定收费法、时间单价法和总价比率法。

在新加坡,新加坡学会规定的基本收费方法为总价比率法和时间单价法。总价比率法中设计费用的比率按照建筑复杂程度、投资额等由新加坡建筑学会推荐的比例。根据以下的学会推荐数值,业主和建筑师通过协商和实际的设计难易度决定具体的比例或设计费总额。时间单价法是设计费计算的补充方法,适用于百分比计数的服务或其他标准不能在协议中达成共识的情况。

而在台湾省,则是通过工会的形式结算设计费:台湾省建筑师公会是覆盖全台湾的机构,在岛内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建筑师公会除了作为学术交流平台,更是岛内建筑师的商业事务运作平台。台湾的建筑师事务所只有成为会员后才能开始执业。设计费的收取由建筑师公会操作,无需建筑师或设计单位向业主收取,建筑师可以全身心投入设计,避免因追讨设计费而影响专业技术工作。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台湾的设计费比重在4.5%-9%之间。

一份由 Metalocus 公布的信息图显示,这七个国家(按升序排列)建筑师的平均月薪最高,分别是爱尔兰(4,651美元),卡塔尔(4,665美元),加拿大(4,745美元),澳大利亚(4,750美元),美国(5,918美元),英国(6,146美元),和瑞士(7,374美元)。

当然抛开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谈钱都是耍流氓,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设计费在工程造价中的比例

我国建筑师设计体制确立于20世纪30年,当时的设计服务和收费基本沿袭了英美等国的通行方式,设计收费一般为总造价的5%,其中设计部分占3%,监理部分占2%,而且该价格不包括专业工程师的收费。

杨廷宝在上海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建筑师事务所之一。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收费制度,脱胎于国家建设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上世纪80年代,设计院逐步实施由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到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改革,开始进行设计收费试点。一大批设计机构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工程必须经过设计”确立了设计在可行性研究立项,与建设施工的中间必经环节地位后,随着设计院由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化管理的市场化改革,设计收费成为勘察设计市场的价格、价值体现。

1984年,原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中,确定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的设计收费按照统一的工程概算百分比收费,同时规定设计单位不得提高收费标准,也不得压价竞争。

1991年出台的《关于改进和调整部分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设计收费办法和标准的通知》中,加入了部分调整系数,以鼓励“技术进步”和“繁荣建筑创作”,并加入了园林设计收费的范围(单项造价的3%~5%),同时补充了对开放地区和特区的收费可略高,及其他地区的严格执行的要求。总价比率虽然根据建设投资规模而有上下浮动,但基本的标准约为总概算造价的1.5%,属于非常低的水平。

随着设计单位的企业化转变和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渐确立,1992 年,国家物价局和建设部颁发《关于发布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通知》,提出了民用建筑分级标准、收费定额及调整系数等。

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发布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对各类建筑和各类工程的收费加权系数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基本覆盖了所有勘察设计项目,收费比率也由1984 年的1.5%大幅提升到3%左右。在开放市场化定价之前,这是关于建筑设计收费的唯一的国家规定,也是市场定价的基础依据,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保护,具有完全的价格垄断性质。

2002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目前,中国作为全世界建设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只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上设计费稍高,约占到整个工程投资额的2%到 3%,不仅仍低于国家收费标准,更远低于国际上同行业常规 5%到 6%的设计费比重水平。而余下全国大部分工程投资项目设计收费水平更低,一般只能占到工程投资总额的1%到 1.5%,甚至不足1%。


设计费十多年不涨

2002年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迄今已经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价水平也翻了好几番,而建筑师的设计费依然遵循着十多年前的收费标准

2002年确立的设计收费制度,在国内施工和设计质量整体不高、技术水平低的情况下,实行最低限价的收费方式,无疑有利于保护设计方建筑师的利益和保障设计的品质。但垄断性的限价,并不能达到促进设计水准向上的目的。因限制竞争,而不利于设计企业提高效率和服务,这也是西方在20世纪70年代反垄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AIA(美国建筑师协会)曾经公布了一个收费价格标准,但被美国政府司法部反托拉斯机构予以中止。其原因就在于政府指导价对市场活力的约束,最终会影响整个市场水平的发展。我国建筑设计采用政府指导价的背景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

中国的城市建设

2002年确立该规定将政府指导价推向了历史舞台,但政府指导价必然是以社会平均水平来确定的价格体系,这种价格体系不利于市场整体水平的提高,不应该成为引导市场发展的制度性规定。事实上,在这个收费标准颁布后,政府指导价是将我国建筑设计企业放入了一种养尊处优的状态,优质优价的实现与政府指导价的出现存在根本性矛盾

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在我国的设计市场,价格垄断的打破和自由竞争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由于涉及卖方市场的激烈竞争,设计费的压价和设计服务的扩大化、差别化也在市场机制中上下波动。国家定价实际只是一个参照坐标,价格策略和价格确定是市场竞争、企业定位和服务差别化的结果。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颁发《关于放开部分建设项目服务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除政府投资项目及政府委托服务以外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等4项服务收费标准,但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政府委托的上述服务收费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又追加《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全面放开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工程勘察设计费、招标代理费、工程监理费、环境影响咨询费等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自此我国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开始实行完全的市场调节价制度。



转机:优选优价优效

2018年9月,深圳福田区常务会通过了《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设计优选优价优效管理办法(试行)》。为深入推进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建筑工程设计市场,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打造城市建筑精品,《办法》出台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这在深圳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均属首创。

深圳的这套《管理办法》的意义何在?

我国2002年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指出工程设计收费根据建设项目投资额来确定,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额500万元及以上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建设项目总投资额500万元以下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在实践中,由于多数项目总投资额大于500万元,定价标准的性质仍以政府指导价为主。政府指导价是出于重大建设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以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的考虑,目的是保证设计质量,并合理控制工程投资。这是一种具有双重定价主体的价格形式,即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分依据价格法规定,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据此制定具体价格。

理论上,按照定价原则,只要是供过于求的产品或服务都应当实行市场调节价。而当时颁布的管理规定中勘察设计收费主要采用政府指导价,是因为勘察设计是一种脑力劳动和智力服务,其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衡量。实行政府指导价可以保证勘察设计的水平和质量,贴近市场,保护发包人和勘察设计人的权益,更符合国际惯例,也更适合我国勘察设计市场地区、项目收费差异过于悬殊的现状。

然而,该收费管理规定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更多地体现了国家行政定价强制性的一面,不可避免地仍带有部分计划经济的特点。虽然现行收费标准与往年版本相比增加了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及其他设计收费等内容,理论上将这些都考虑在内后以建筑设计收费基准价认定的设计费率约占工程投资总额(不包含征地拆迁等费用)的3%到4%。

但是中国目前只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上设计费稍高,约占到整个工程投资额的2%到 3%,全国大部分工程投资项目设计收费水平更低,一般只能占到工程投资总额的1%到 1.5%,甚至不足1%。

究其原因,虽然2015年的《关于放开建设项目服务价格的通知》,文件指出“在已放开非政府投资及非政府委托的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基础上,全面放开以下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至此,2002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失去了原本的强制性。但是国有大型企业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报价失去了标准、审计无依据,所以事实上还有许多项目依然沿用此项标准。

计划管控的政府指导价只能代表设计专业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过低的设计收费标准完全无法吸引高水平设计单位前来投标,在难以激发市场积极性的同时严重压缩了设计创意、设计质量、设计优化技术创新的空间,这样政府投资项目所能获得的设计精品凤毛麟角,极大地阻碍了工程设计领域优质产品优价补偿的实现。

对此,《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设计优选优价优效管理办法(试行)》在设计费方面,首推“市场调节价+政府参考价”的设计收费制度,按照不同专业水平等级制定政府参考价用于质询程序的比价基础,虽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可以促使政府投资项目的设计计费有据可依,又不影响市场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实际测算得知,福田最新基础服务计费参考是2009年国际计费标准的45%,是2002计费标准的1.56倍。

对于设计优价制度,《管理办法》首先是建立市场调节价格机制,建立政府参考费率体系。明确了建立优选优价优效政府参考费率体系,作为区政府投资项目设计取费参考依据,用于商务标考察和质询程序中的比价基础。此外政府参考费率体系是由区发改局根据设计服务成本和市场变化动态调整。


不仅仅是设计费

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除了过低的设计费以外,国内设计施工无法实现协同,建筑师对建筑产品的总设计师地位丧失,最终扼杀了设计价值通过建筑产品实现的根本途径;政府指导价以社会平均水平设定计费标准,设计单位缺乏提高设计水平、拓展设计业务的积极性,最终扼杀了设计价值通过价格得以显示的根本路径;放开管控实行市场调节价则导致设计市场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过渡竞争导致设计价格一降再降,最终导致建筑设计走向“劣币驱逐良币”的深渊。

此外,在国内建筑师与业主是雇佣关系,建筑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只负责部分建筑设计任务,不起主导作用。原因是政府分段监管,导致建筑设计行业分解成多个行业,如发改委系统的前期咨询行业、规划行业、建筑设计行业、造价咨询行业、建设监理行业,以及施工图审查行业。原本是一个责任主体,却分解成多个责任主体,大家分别负责,但谁又都不能负全面责任。建筑师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主导权,也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且无法参与后续工作和施工过程使得其对实际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状况完全无法监管掌控,设计方案易施工性问题频发,极易引发变更与纠纷。

2017年,一组视频图片刷爆网络,事件当事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群,被认为说出同行心声而受到建筑师网友热赞,但曾老师却说,这其实不是自己要表达的全部。

除设计费之外,《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设计优选优价优效管理办法(试行)》还在设计优选、设计履约评价和法律责任予以了明确。包括明确适用范围和部门职责、拓展工程设计的服务范围、制定设计招标、设计竞赛和直接委托等三种设计优选方式,规范履约评价制度,建立设计单位、团队成员、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追究责任制度。

纵观深圳福田区的这一套《管理办法》,在诸多方面都拥有突破性的创举。

首先,《管理办法》延伸了工程设计的服务范围,提升了工程设计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地位,有利于工程设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筑精品的打造。

此外《管理办法》提供了完善的设计招选制度,通过设计优选实现市场筛选、促进良性竞争,实现优中选优。

而在全国范围内首推的“市场调节价+政府参考价”的设计收费制度,能实现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和有效激励设计水平的提高。《管理办法》还建立了工程设计诚信机制,以确保相关责任落实到位,有效实现风险管控。

《管理办法》以优选优价为基础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设计管理体系,在深圳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均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优选优价优效的改革,在解决建筑设计领域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方面,通过优选优价促进设计繁荣、实现品质提升,最终实现区域内提升城市建筑设计水平、打造城市建筑精品的目标。

今日深圳 摄影:王祥东

本文部分资料由深圳市福田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提供

(欢迎关注光明城)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60.html/feed 4
职业建筑设计“枪手”,路在何方?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1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14.html#comments Wed, 10 Oct 2018 11:55:17 +0000 职业建筑设计枪手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今天推荐的文章正是一位枪手的自述,

看完以后你还会想做牛逼的职业枪手吗?

正文共: 3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 9分钟

引子

许多年以后,我和许多的上班族一样,幼儿园送完儿子,满面春风地和老师打好招呼,然后到地铁站门口卖个包子做早饭,挤上早高峰的地铁。

地铁开过某个位置的时候,我有时会想到,上方的某一栋建筑物,或许就是出自我的笔下。之所以是或者,一是我完全匿名于设计团队,谁也不知道这个房子的始作俑者就是我;二者,我也完全不知道接盘施工图的人,到底又改了什么。

没错,我就是枪手。但,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

往事

十年前,我自诩为环赤峰经济圈里的第二快枪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本着“方案不过夜,施工图不过月”为自我要求的崇高使命感,为几家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设计企业提供低调而稳妥的服务。

之所以自认第二,是因为排在前头还有一位师兄,他可以一只手嗑瓜子、一只手握鼠标,画的一样很快。是的,他不用快捷键,只要点图标就行。我不行。

我的记忆里,接活的开场白总应该是这样的:

“开设计院有好几年了吧?人生在世,都会有许多的麻烦,开设计院更是如此。你一定有很多业主,要的快,要求多,还得有渲染。你可以让你的设计师去做。但我猜,他们都不情愿。你又不敢硬逼他们,逼急了,他们就走了。正好,我有一个朋友,他手很快,说不定可以帮你解决这些麻烦。只是…他最近手头有点紧。如果你能从公司走点钱出来,可以商量商量。要不你考虑一下?”

当然,这个朋友,就是我自己。

江湖

设计院之所以需要枪手,人手不够并不是关键。坐在老板室里放眼望去,上百号老八校的优秀人资。更重要的原因是项目本身。如果是委托的可以落地的项目,或者是有关系能基本搞定的投标,院里自有人贴上来干。可偏偏更多的那些没啥油水的活计,还要来个多方案比选,或者不认识人、又要硬着头皮硬拼的投标,中标率基本在30%以下。

如果院里的人来做,一者成本太高,标底费基本盖不住,不中标就是白干;二者员工们都不是傻子,谁乐意在白天应付生产任务之后还得熬夜加班去做没谱的项目,做一两次不中标,早早的就改去做施工图了。

但如果给枪手做,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即便不中标,刨去效果图、模型成本和枪手的劳务费,说不定还能小有节余。在这点上说,枪手干的就是给设计院解决麻烦的事。

所以能到枪手手里的项目只有两类:

一类是不靠谱的,一类是完全不靠谱的。

枪手也有两类:

一类是做不赢的,一类是能做赢的。

做不赢的很简单,只要劳有所得,帮着设计院拿到标底,本来嘛,中标概率就很低,做不赢是很正常的,小有遗憾,但皆大欢喜。

做的赢的枪手除了功夫过硬,还是略带一点建筑的理想。会把拿到的劳务费,分一点给盗版书商,换来最新的建筑杂志,以便积累最新的资讯和理念,希望带来更多胜利。

做不赢的会要个五毛钱的价;做的赢的也会要五毛钱的价。不同的是,做的赢的会谈一个中标的奖金,这是做长久生意的基本诚信,双方都会认可。有时还可以谈到报规方案的调整价格,甚至是施工图都可以搞定。

我是后者。而且是能把施工图摆得平的枪手。在要价合理的情况下,几场硬仗下来,在枪手界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合作的设计院和过手的项目开始变多。有时候,一天要去跑好几个场子,汇报工作进展,展示工作成果。有时候,同一个项目的投标,会拿到两家设计院的委托,还要做出两个完全不同、却又各具合理性的方案。这让我想到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

就像海盗的世界是最民主的政体,枪手的行当其实是有最公平的法则。这里没有丝毫半点的论资排辈,能力高下出手立判;回报也很简单,没有杂七杂八的奇怪附加扰乱判断。我喜欢简单。高度市场化带来了双向选择的空间,付款不好的设计院和服务不好的枪手一样很难再有回头客,我们拼的是真正的实力和服务,是用口碑在混江湖。

那时候,每次结案揣着现金或支票从老板门口出来,看着门外这些学长学姐,经常纳闷,如果他们都能像我们一样高效,他们企业的产值不早就上天了?彼时正在热播的一部日剧《派遣女王》里女王看待固定员工的感觉,掠过心间。现在想来,那时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设计院里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后来亲身体会才有更深的认识。

寒意

但,枪手的日子也不总是那么的快意恩仇。

首先做这个行当的,无非都是卖命换钱,各有各的苦衷。就像《奋斗》里的几个主角,并不是每个学建筑的背后都有个亿万富翁作亲爹。谁不知道安心读书、去哈佛普林斯顿留个学、回来开个个人事务所才是建筑师该有的范儿?可生活的残忍之处就是并不能给到所有人这样的资格。我能选择做的,也许是尽量把这样的选择权交给下一代。

其次是家庭的问题。我自己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五险一金、户口这些狗屁事情,天南海北任我行。但我要成家生子了就要考虑了。没有户口可能连儿子上学都成问题。

还有就是作品的问题。有理想的枪手首先也是有理想的建筑师,尤其是在拿到金灿灿的注册章之后,也是要考虑找地方盖的。这么多自己的设计,做得好的都成了别人嫁衣,做得不好又总心有不甘,盼着自己操刀。

当然,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年纪越大,体力越差,生命不能一直透支。

几年之后,我做出了和公明哥哥一样的抉择,接受招安,进入到一家稳定的设计院,开启了地铁上下班的日子。

并不是所有枪手都能变成柳亦秋。

很快,枪手界已经不再有我的名字。

毕竟,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高周转行当。

归隐

现在的设计院也一样需要枪手。我也要面临和枪手的一次次合作。看着这些青涩的毛头小子干着当年自己的勾当,真心感概,现如今的枪手怎么混到饭吃的?靠他们中标简直就别指望了,但你起码的游戏规则总得懂点,怎么能把个高层摆在裙楼的正中央?没有一点登高场地的概念,你又不是库哈斯。而且,排个总图居然要两天,哪来这么多可能性分析,你告我最好的是咋摆不就成了?

不过也难怪,我们当年要五毛,他们现在也还是要五毛。但当年猛干一月说不定就可以买一间卧室,现如今他们干一年也就买个厕所。我们走进建筑系的时候都是学校里的最高分,现在走进建筑系的说不定已经开始被调剂。能指望一个被调剂的人热爱被调剂的专业吗?

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决定试着把价格压低到两毛五,另外两毛五等中了标再给。最后居然答应了。我平生最恨的就是两种人,没有底线的人,不知道自己斤两的人,还有就是不会数数的人。

设计院的工作,几年就像过去几天,一个项目可以折腾好多年,这是另一种折磨。

这里方案做得好的人,不一定哪天就走了;方案做的像坨屎的人,永远都在。很多人是领导们调动不了的,他们可能是在做“研究”,因为我们是“研究院”,他们要把事情“研究”透彻,你无法责怪一个热爱“研究”的人,就像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我还逐渐了解到设计院更愿意用枪手的另一重原因,设计院里永远都是一团和气,做一坨屎的人听到的,也永远是赞誉之声。各种利益的纠葛要用更加隐蔽的方式表达。院里的人做方案,有十个人会出十个方案,没有人愿意做明面上的坏人,拿掉那些不好的方案。最好的方式是一轮轮的讨论比选,让某些人因为其他项目的出图档期自动退出,最后仓促的整合成一个不伦不类的方案。这样的结果是,正规军的中标率低的出奇,真不一定比枪手高。价格更低的枪手们,起码还是能批评的。

坐地铁到办公室后,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控制住了开机就进入cad画图的习惯,强迫自己先开个网页了解一下国家最近发生的大事,看看哪些可以和近来的工作发生优美的联系。即便是要画图,也必须先画个5、6张草图,比选个7、8种方案,弄个百十页ppt,才能开cad画两笔。但好歹我自认为还是有追求的建筑师,我依然寄希望在强大的体制下争取一点点的创作空间。所以,我也必须要学会“研究”。

只是还没等到吃午饭,结构水暖的负责人都围到我桌子边上来催图。我也只能齁着背、堆着笑: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画的慢,你们再给我半天,今天下班前一定提资。”

友情提示:本文人物,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公众号:MINDARCH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14.html/fee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