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2019天作杯三等奖 | 保留记忆情感与现代舒适的旧房新居案例

《建筑师》杂志 《建筑师》杂志

原文链接

1611025422173561.jpg

编者按:为提供给学院读者更为系统的阅读感受,我们将在每个月单独选取一周以专题的方式推送作品。本周选取的主题是“优质竞赛作品”。今天,我们将为您推送2019年获天作杯三等奖的优秀作品解读。

另外, 正开展“创作者计划&优质学生作品”投稿活动,如果您有优质的竞赛作品,并乐于将设计的过程、方法整理成文章,那么欢迎您向我们投稿。我们将提供300~1000 元/篇的稿费(根据阅读量区间判定),同时为每年最优秀的作品颁发 10000元奖励。如需了解更多,欢迎后台留言。


-竞赛命题-

《建筑师》杂志·2019「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主题为“一家人的城乡”,参赛学生针对现代社会居住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由于城乡剧烈变迁而激发出的不同以往的家园理想,纷纷提出自己的理念,描摹心目中的“桃花源”。在收到的281份作品中,同学们各展所思,提出了现代乡村住居环境的多种可能性:或是传统建造工艺的现代投射,或是建筑与机械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抑或是追忆似水流年的返璞归真……

本文将借由设计者、指导老师、竞赛评委的阐述,为您解读2019届「天作奖」三等奖作品——老房新家(设计者:广州大学 吴浩铭、王雅凝)。


-获奖作品-

吴浩铭 / 广州大学;王雅凝 / 广州大学)

△ 高步村


△ 废弃的房子

高步村是湖南省通道县的一个侗族村寨,因作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之一,受到政府建设政策的严格控制,基本村貌得到了保存。但村里的房子却又常因人口的缺失和功能的不适应而遭遇废弃。

在前期的调研中,师生们共同对高步村进行了基础的田野调查,从人居环境、结构、材料、空间等方面进行测绘记录和访谈;在认知侗族民居的结构与空间的同时,更注重它们与村民日常生活的关联。这个观察、记录的过程为日后方案推进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灵感与动力。

△ 高步村部分民居平面

村里这些废弃的老房承载着往日的时光,曾经的生活痕迹,家的归属感。竞赛题目“一家人的城乡”直接引导了方案的构思。对应抱团养老的这一设计诉求,方案应对城乡二元分立所导致的村落空心、老人留守等问题,设想将闲置或废弃的老房进行组合且重新设计,从而形成几户人家的微型养老社区。

方案尽力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保留住老房子中属于居住者的记忆与情感,形成一个有归属感的生活共同体,这是在初步挖掘设计立足点时便达成的设计共识。


△ 将闲置的老房子进行组合

△ 两个老房的木框架

由于侗族传统民居的木构框架特性及其生活习俗,自然形成了其独特空间布局与需求(如堂屋、长廊或厅),同时也存在某些功能空间的演化与废退(如火塘间的消失以及厨房灶台的加建)。民居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厨卫布局与室内采光通风较差。

因而,在有限的场地内首要解决的是关系到房屋物理舒适性的开放程度,设计在房子局部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满足厨卫空间的防水防火需求,同时加强木构架稳定性;卧室的重新布局和局部开天窗以改善其采光通风条件。其余室内空间布局大多依照原先的样子,没有再进行过多的干预。

室内空间可操作的余地并不多,设计便将视角转向了房子的楼梯。侗族传统民居的楼梯大多布置在住宅端部偏厦内,入口设置在山面。至今侗民仍有保留了某些地板上起居的生活方式,因此一楼起步处成为他们换鞋入室的地方,可以说楼梯就是房子的小门厅。

方案设想将楼梯作为切入点,从木构架、外部环境、居住者三者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微小的动作打破两个老房间,老房与村落间存在的界限。这样,两间老房交接的地方就安置了楼梯和通高的平台,楼梯空间尺度被重新定义,原本分隔的二维面被拓展成可以停留的三维空间。

它模糊了两家人的生活边界,又让这座房子可以更灵活地向村落开放和闭合,而暴露其中的木构架尺度的差异又暗示着界线的存在,也使得家人们在房屋内的流线上有了更多停驻的机会,丰富的接触面让小巷子里的房屋不再闭塞。

△ 平面图(1.商店 2.酒坊 3.堂屋 4.储物间 5.厨房 6.卫生间 7.卧室 ●视角)

△ 剖面图

两家生活都围绕着“楼梯与平台”彼此展开。家人、偶然路过的邻居、许久未见的好友,在这里相遇、相聚,又在这里道别。至此,“老房新家”得以呈现。

每每完成一份设计,遗憾总是后知后觉,这次回过头来写心得时也发现了方案中的许多不足,留待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去弥补。最后,感谢为这次竞赛顺利进行付出的所有。参加本次竞赛,有机会让我们能够把这些年关于生活、建筑的感知与思考,通过作品传递给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评委及老师点评

方案设想出某家庭一员返乡重建家园的场景,以及利用两家人的老屋架“合二为一”合建成一处“新家”的励志故事。

方案构思巧妙,通过老屋架的空间再生既延续了两家人熟悉的生活场景,即所谓的“留得住乡愁”,又在两屋架交接之处设置相对通透的交通转换空间,做到了“合而不混”,十分精彩。图面的调子也配合主题,透视很好地渲染出了木构建筑的质地和氛围,令人向往。虽然在便于老年人上下楼等设计手法上略有欠缺,但不失为一件整体性好、感染力强的设计作品。

——范悦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教授、院长

老房新家”这个作品能够比较直接、自然地切入此次比赛的主题。“抱团养老”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村落空心化带来闲置建筑资源的利用问题也引发了思考。两位学生将场地选择在湖南通道县城旁的一个侗族村落里,场地信息明确,可综合考虑留守老人的养老以及旧宅利用问题。处于乡村环境中的居住建筑,不同于城市住宅,包含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设计应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考察与理解。此次的设计作品以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为出发点来做设计,除考虑养老建筑的设计规范、使用功能之外,也对村落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生活场景加以思索;同时利用了侗族传统干栏式木构民居特有的装配式特点,尝试将旧居搬迁、组合,并置入新的功能与空间,不仅实现了利用“老房”即更新闲置资源的想法,还营造了适应于“抱团养老”的“新家”。

针对老年人更需要生活在习惯的环境,包括熟悉的房子、街巷、邻里关系等,学生将村子里三五老人围坐谈天、和乐融融的生活场景置入组团建筑内部,同时又延续了原有家庭独栋居住的模式。最终成果实现了这个想法,也让建筑物呈现了对使用者的关怀,从而为原本衰败的老房带来新家的生机。

——蔡凌,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教研室主任;

邓毅,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

内容统筹:陈海娇

微信编辑:李雪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0条评论
《建筑师》杂志 《建筑师》杂志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2018必威体育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 】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