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2018经验谈 去耶鲁变现建筑的白日梦:林思梦

2018.05.21 | 

喜欢陆小凤的潇洒,也偏爱萨松细嗅蔷薇的细腻。

喜欢Zumthor用真实材料去做模型的方式;也在MOMA的展览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中让我意识到比起上帝视角,由下至上的设计也好建造也好也许更加灵活也更能打动人;Eisenman的图纸表达 ;羡慕大学里的Pease老师,总是能与甲方、使用者、施工方保持迷之良好的关系,有着强大的换位思考的能力。

有着多面的性格并随时有向精分发展的趋势,一直在寻求一个平衡点。

微信图片_20180415204202.jpg


“有的人求名,有的人求利,我求的是什么呢?”




微信截图_20180524103215.png

林思梦


威廉玛丽学院 艺术史

GPA 3.73/4.0GRE 333+4.0

OFFER:

耶鲁大学YALEMArch1(最终去向)

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 MArch1

康奈尔大学CORNELL March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MArch 1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USTL MArch1

哥伦比亚大学GSAPP MArch1

哈佛大学GSD MArch1 (waitinglist)



天性真的是上天最不可违逆的礼物了,我们活着就是一个不断的了解自己的过程。对个人、群体、以及整个大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兴趣,比较敏感。生活中我搬过很多次家,借住过不少别人家里,经历过形形色色的室友,大三第一次有了一个人住的studio正是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让我对生活和设计有了更多的思考。

对于我来说,是通过建筑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吧,就像Siegfried Sasson在他的“in me, past, present, future meet”里所说,“Since there your elements assemble.”


选择建筑是顺其自然,也是性格使然。非要说的话,我是一名白日梦想家,希望能一直不断地学习与成长,同时享受做白日梦与将概念“变现” 的过程,就像是建筑从概念到图纸的过程。



就我自己的设计过程而言(包括建筑设计,物品研究,做饭等等),并不是我带着一个成型的想法去创造某个作品,而是我问了一个问题,然后根据现有的资源找到了一个暂时性的回答。就像在写作最后,比起“conclusion,”我更倾向于用“discussion。”并且,整个过程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单打独斗,与导师朋友的讨论,看的资料,甚至那段时间的天气、所处位置等等,都会对最后的成果带来影响。这也是设计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有句话说: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Pavilion circulaire 大三上半年的时候在巴黎参与策划了一个关于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展览,除了最后的成品,前期的建造过程也是对外开放的。参与一个项目从设计到落地再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让我发现造房子,就算只有二十几平米,是一件牵涉很广的事情。虽然之前并没有想过要读建筑的研究生,但这种复杂性可以说让我跃跃欲试。

实话说,大四下半学期以前都没有考虑过把建筑当作一个职业方向, 之前的学习大部分是凭着好奇心和直觉在尝试不同的课题,在各个系里跳来跳去。大一的时候,上过一节关于纪念性的art history freshman seminar艺术史新人研讨会,到课结束还是懵的,但又好像有什么在心里埋下了种子。大二开始了第一节architectural studio (还是上到一半给professor写邮件要求插班进去的),当时只是出于单纯对造房子这个过程的好奇(毕竟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不会软件也没读过什么理论,做项目的时候也是凭着常识在做,最后评图只交出了一个手绘剖面。大三选择了去巴黎一年,前半年实习后半年在索邦念书,当时仍然挂着European studies的专业。大三结束时候要统计专业学分,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把art history的学分修掉了一大半于是就改了专业。那个暑假本来计划好的是要去保罗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做research调研,但最后一刻机缘巧合看到了Berkeley的inarch, 就改了计划。

从此建筑激活了我的灵感,从前埋下的种子也逐渐壮大。第一次接触到正儿八经的architectural studio, 觉得迷之享受。大四回到学校时还是更偏向往art history research的方向发展,却在写我的honor thesis(荣誉论文)时发现自己对材料根本不了解—简而言之research一直停留在visual culture(视觉文化)上,无法往material fabrication上推进。想了一想就决定放弃写到一半的honor thesis。正好这时认识的小伙伴给推荐了rac, 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发给了多多一些之前画的图,做的模型,于是和rac结下了缘分。

决定要申请后仔细翻了翻所有学校的官网,主要是看上面展示出来的作品,整个界面的感觉,以及学校对自己的定位,翻到yale作品的时候心中一动,莫名产生了一种déjà vu的感觉, 加上它“grounded visionary”的标语,较小的师生比,还有研一春季那个建造的项目,差不多心里就这么定了。再加上改作品集时多多帮我联系的笑迪也是yale毕业的外加art history的背景,跟她学习的过程中再次肯定了一把自己的选择。



第二和第三个项目是参加gsapp intro to architecture时候做的。


开始做的时候critique并没有说最后要做的项目,只给了场地的信息(在纽约133 St. and Broadway的铁轨间选一个50ft的正方体),让每个人自己设计一套测量工具+测量方式,画出新的场地图。据critique说,这个命题是受Marcel Duchamp的Three Standard Stoppages的启发。

最后我的测量体系:1)相同时间内不同方向、时刻的声音曲线像素化以后形成三个不同的尺子;2)画板从50ft的正方形变成了不同的声音曲线。


06.jpg

from Simeng Lin


07.jpg

from Simeng Lin

08.jpg

from Simeng Lin

在这个项目完成之后critique才告诉们需要根据自己出的新的场地图设计一个sound pavilion。用途大小不限。在功能上,锯齿形让我想到消音房的那些凹凸不平的墙体。空间和形体上,我希望通过外部和内部节奏上的对比增强体验的戏剧性。

09.jpg

from Simeng Lin

10.jpg

from Simeng Lin

11.jpg

from Simeng Lin

12.jpg

from Simeng Lin



这个项目是我在威廉玛丽参加我的第一节studio时候做的,是我第一个做的跟建筑有关的项目。(wm并没有建筑系,我也不是艺术系的学生,加上我的老师也比较laid-back,所以在课的性质与一般建院里的专业studio不太一样,对完成度要求也不高。)

教授P给的命题是meditation pavilion,场地是我们学校的matoaka lake旁。项目里并没有对功能空间形式做出任何限制(记得有同学的作品是一个巨大的露天澡堂lol)。这位教授一直喜欢让学生在开始设计之前写一段文字(可以是关于任何东西的)。当时我就想了想什么样场景会让我感觉到最舒服,答案是置身于人群当中,但是又有自己的角落。

19.jpg

from Simeng Lin

设计的过程是从section开始的, 当时应该就是希望在整个pavilion中有很多相互联通的角落。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也只进行到这一步,最后的整个设计是在做作品集的时候完成的(就是根据自己之前画的section推导出一个pavilion)。


20.jpg

from Simeng Lin

21.jpg

from Simeng Lin



如果非要给自己的学习过程按一个逻辑的话,只能说唯一不变的是想了解自己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往前走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终点,只有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所有做过的事情都串在了一起,把我指向现在的努力方向。

只有一往无前的人才能坚定地前进。



0条评论

media@archcollege.com
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2018必威体育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 】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