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IAPA Pty. Ltd.)
主要由澳大利亚新锐设计师组建
1998年公司总部成立于澳大利亚悉尼
以当代国际前卫的设计理念和东方悠久文化的深厚底蕴为设计基础
致力于创意产业、文化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传统等方面项目的研究和创新。
彭勃先生 Paul Peng
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会员
201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企业高管设计课程毕业证书
广州市海珠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1996年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擅长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来演绎东方传统文化的设计手法。
彭勃先生办公室
对话彭勃
1.最近在关注些什么?
在关注行业的设计发展方向,比如国内现在很推崇的旅游项目、乡镇特色小镇、乡村活化。我们也正在做有关项目,但方向上和政府或发展商有一定差异——我们通过自身对旅游改造的理解拿出我们的解决方案。
现在,许多人一窝蜂大规模地做这些乡村活化、改造,打着所谓旅游的旗号铺天盖地做了各色各样的产品,但本质还是房地产。而我比较担心的是,现在整体国家设计行业平均素质和能力鱼龙混杂,设计师优劣差异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可能导致一些原本高质量的项目被白白浪费。水平较高的设计师又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接触到好的项目,能接手的项目又由于种种原因和客观条件限制,最后呈现出来的项目也不特别完美。如果这两个现象成为主流现象的话,我对整体旅游地产和乡村改造出来的结果深表忧虑。
现在也有好的设计师在做这些事情,像董功、李虎也都很热衷的加入进来。我希望这类建筑师所扮演的角色能够更重要一些。
关于文化
2.IAPA正在做一个长城脚下的项目,有些概念很有意思,比如“大地建筑”,具体含义是什么?
项目刚开始甲方的意思是想摆脱房地产的阴影,想用什么形式可以让市场以另外(不是房地产)的形式来接纳这种理念。我们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和分析还有前期策划之后,采用一种叫做“朴门永续”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脱离了城市的高污染、高浪费,相对来说较为自然和传统。包括对周围材料的利用,建筑本身建造的方式;消费方面,利用周围可以获取的资源就地消费,减少很多长途运输的附加污染;生活环境方面则是舒适的、高品质的。所谓大地,就是大地的轮回,所谓我们生命所依赖的元素,很多都是从我们土地里获取的,最终回到大地,包括盖房子的木材,吃的水果粮食,获取的水。生活再循环,完全依附在大地上。什么东西归属到哪里,最后就又回到那里,回到最质朴的生活方式。
庭院 | 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金山岭长城-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围绕“大地建筑”这个概念,我们在建筑形式上还做了一些延伸。比如说大地食堂,游客到这里能吃到这里生产的有机蔬菜、水果、面食等;周边有大地讲堂来宣扬这种生活方式;大地科学馆用展览的方式把这里营造的所有东西呈现出来;大地生活馆则用于实际体验这里的生活方式;最后是大地艺术博物馆,有一些纪念品的销售。这一系列的措施突破了传统销售模式,重点不是我们先说什么,而是先有这种体验。
水景 | 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3.通过您所说的,我们把握到三个概念,建筑材料的循环,产品供应的循环和游客体验的循环。就建筑材料方面,项目采用了废弃的枕木、河滩边的卵石等,这种旧材新用的方式怎样运用到现代建造中?
是的。使用枕木是由于之前这附近通有绿皮火车。由于铁路改线,这些铁路被废弃了,枕木卸下来没有用,但是它们用来做户外的栈道耐久性是极佳的。它们其实已经经过处理,稳定性很好,所以我们建议把它们拿回来再用,用于一部分铺装、栈道,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枕木铺装│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4.传统乡村带来的独特感受和现代化的房屋设计二者怎样获取平衡?
看怎样衡量这个接受度。村庄不意味着陈旧和低品质,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够用设计的想法来延续生活的理念,但实际上很多东西还是很现代、很工业化、能便于重复再制作的一种材料。比如壁炉是从前是欧洲乡村烤火取暖的工具,而现在是使用煤气、液态燃料。但因为人们喜欢这种模式,所以我们把壁炉留下,那种家庭围炉而坐的温馨感延续了下来,我们又可以将里面一些具体过程改变得更干净。在延续生活方式的基础下,生活品质可以随着时代品质提升。
别院 | 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别院休闲区 | 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别院卧室 | 拾得大地幸福实践区
关于地域
5.您在西北做了不少项目,而西北有许多类似于生土这样的本土材料。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作为一个传统复兴项目,在材料上面怎样呼应传统?
西安大明宫是一个大的城市公园。唐朝以前城墙都是使用夯土的方法建成,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砖砌形式。因为成本和工期的原因现在无法继续使用夯土的方法重建,为了反映当时的效果,我们用了仿夯土的水泥挂板。用工业化的产品来达到这样一种肌理表现,传承这种文化记忆。
概念│西安大明宫
6.说到夯土,IAPA岐山周文化景区规划项目的介绍中说到运用夯土技术,实现了吗?
其实没有,我们建议用夯土的方法去做,但最终因成本原因用的还是仿夯土的工业板。王澍在杭州的一个项目,有一堵墙是用夯土做的,但也只做了那一段,大概几十米。它的整体仍然是用钢筋混凝土做的,但是这保留出来那样一种文化底蕴,一种传承,算是对记忆的一种延续。那道墙现在也是被保护起来的,因为由于雨水的冲刷,夯土墙会被冲掉。
夯土内部效果│岐山周文化景区
7.那么在岐山这个项目大量运用仿夯土体块的情况下加入锈钢板饰面材料想要表达什么?
锈钢板实际上还是想保证一个比较好的收口。尤其是能提高门洞窗洞的收口效果。另外它是一种完全现代的材料,跟传统材料之间形成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差,出来的效果也是相当好的。在很多老建筑改造和新建筑衔接的地方,设计师都会采用这种手法。
8.而在岭南河源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项目,又分别呼应了客家传统的哪些方面?
博物馆原来使用的是四角楼的概念,图书馆是五凤楼。它们的组合方式是用套院和几进的形式来围合出一个大的建筑群落,按照我们现在图书馆的功能把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现代的,有客家传统记忆的公共建筑。虽然尺度被放大,但是走进去仍然会感觉到客家传统建筑的精髓。客家的传统建筑外冷内热,外冷是指有一定的防御功能,所以窗户比较瘦小。这个建筑窗户虽然瘦小,但保证了一定的采光和通风。庭院用了很多比较暖的材料比如木头、竹子来增加内部的温馨感。不是复制,而是在保留空间神韵的前提下的再创造。
有关团队
9.iapa的很多项目实际完成效果可以达到图纸表现效果甚至更好,原因是什么?
对项目负责任。但是也还做得不够好,只能说相对来说,我们能尽职尽责地将能做好的东西尽量做好。
由于公司规模,除了一些比较小的项目,我们没有接手施工图。但是为了能尽量把控住项目质量,我们也尽可能跟现场保持沟通。如果这个得到贯彻,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河源图书馆的项目,从外立面的材料处理一直到收口怎样做都直接沟通。但即便是这样,施工队也可能会凭借自己的经验,按照自己的理解现场就改掉了。像我们设计的窗框是25毫米厚的钢板突出于墙面形成窗套,我们在图纸上都标了要突出来25mm。施工队就觉得突出这么多,人撞上了会很危险。但他们没想到这个窗套离地都有几十米高,想撞到还得借助设备才可以做到(笑)。
实景及窗框节点│河源市图书馆
有的项目甲方因为成本问题不再找你了。比如少华山的项目,当时我们的想法挺有意思,想做一条龙。当年刘秀在这里躲避当年官兵追杀。后来他自己当了皇帝,所以按中国传统,他的藏身之处就是潜龙寺。我们做了个龙首阁来眺望远山的景色,形态就是曲卷的龙体在山里面盘绕。方案做完了之后交给甲方,甲方就消失了。几年之后突然盖出来了,只是当年我们设计的龙变成了蛇(笑)。
就像扎哈的一些中国的作品,最后扎哈都拒绝到现场看作品。好在中国很大,还是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幸存下来,这是一种慢慢改良的状态。
龙首阁│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潜龙寺景区
10.怎样让不同国家的设计师融入具有地域性的东方文化语境中?国际化的特点带来什么优势?
公司的主导方向其实跟掌舵人有关。我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能继承的文化根源,作品很难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立足。以文化精髓贯穿与设计,将使作品更有生命力,这也是我们公司坚持走的路。而对文化的传承事实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我们做了几十个遗址项目,从石器时代的遗址一直做到了明清时期,每个阶段都能学习到不同的东西。
优势是我们对现代的设计手法的掌握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我们是华人,同时又在海外受过多年的设计培训和建筑实践,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优势。
11.对现在建筑专业的学生和青年建筑师有什么建议?
作为过来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行业,它不会那么轻易的成功。如果你不热爱这个行业,很难长期走下去。我们能在这个行业咬牙坚持下来,只能说我们非常热爱设计。这里头未必能赚到多少钱,但是能满足基本生活,能够用一种非常有尊严的方式生活,并且是是在做一个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但是也非常辛苦。所以,我希望我们今后的这些年轻一代能对这一行有深切的热爱,不是谋生的热爱,而是发自社会责任感的热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坚持下去,做出好的作品。不然可能开个小餐馆,卖卖油条都比不一定比建筑师差。
编辑:朱明熙、钟苑允、陈佳欣
排版:黄晓格
拍摄:李莹
采访:建研筑语媒体组
仿夯土只是仿了表像,虽说是努力接近,但本质不同。就好比用混凝土仿的木结构建筑,有种天然的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