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Daily
作者:都市实践
原文链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香港招商局率先来到深圳创办蛇口工业区,在深圳南头半岛开山炸石填海建港,对外招商引资,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工业区成功的运营机制随后被称为 “蛇口模式”,为之后中国40年的经济腾飞拉开了序幕。招商局成立于清末的1872年,又经历了民国和共和国三个时代的跌宕起伏,为迎接150年华诞,选址蛇口微波山建造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微波山原为蛇口一座无名小山头,因山顶上修建了中国第一个商用微波站而得名。都市实践应邀设计招商局历史博物馆,提出“山即展场,城即展览”的设计理念,将整座微波山公园作为一个空间叙事整体。从山脚的“时间广场”展开叙事,这里是象征改革开放肇始的“蛇口开山炮”炸响的现场,广场中央的纪念碑上镌刻着工业区创建者袁庚先生被视为凝聚深圳精神的名言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拾级而上,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事件被刻录在环山的叙事步道中,并且与周边的城市景观呼应,呈现历史今夕的并置,形成多个景观节点。登山成为观展的一部分,至山顶博物馆达到展览叙事的高潮。
博物馆的设计从微波站原址的考证开始,经过比对历史图纸和现场勘察,在经历了多次加建的现场建筑中找到了当年微波站的原始结构。方案恢复了微波站的原貌,加固了基础,让它以“现成品”的姿态成为馆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展品。
博物馆建筑共五层。半地下层设置了主入口、门厅、小型接待室以及主要设备机房,还设置了一个可在闭馆时独立开放的多动能厅;一、二层围绕复原的微波站布置了招商局150周年历史的常设展厅。三层架空层是向公众开放的观景平台,连接登山步道。这里设有咖啡厅/接待室,可用于会议和沙龙。人们可在室内外闲坐,360度观看蛇口的半岛风光,见证进行时中的蛇口这一“城市展场”;四层为当代艺术展厅,漂浮的体量之内是连续环绕的展览空间,用于短期主题展览。面向不同方位形态各异的窗口是望向场地四周自然及城市的景框,将变化的城市风景纳入到展览的序列中。屋顶是一个开阔的观景平台,也是微波山的最高点,是极目远眺和举办露天活动的场所。设计在室内观展流线之外还设置了多条室外公共流线,让市民在闭馆后仍有机会拾级而上。层次丰富立体的游览体验使博物馆能适应多种展陈与活动的需求。
博物馆的外立面材料以白洞石为主,建筑体量局部埋入山体,像是山的一部分。室内材料及工艺细腻地呼应了招商局的工业历史,使用铸铝件、铜、钢和混凝土等元素。建筑入口超常规尺寸的大门采用铸铝制造,重要空间的墙面则将工业零件作为骨料的一部分掺入混凝土中一同浇筑。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不是一座普通的博物馆,它标志着中国当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也是传承与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的空间场所。我们试图将一座里程碑式的纪念性建筑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创造属于当下的公共空间和城市记忆,人们登临微波山,看天空海阔,同时在这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缅怀先贤,激励后人;让微波山这个大隐于市的秘境成为深圳城市精神地标和市民日常文化生活锚点。
项目图纸
△基地示意图
△设计草图
△设计草图
△分析图
△总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URBANUS 都市实践
面积: 13733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TAL
主持建筑师: 孟岩
项目总经理: 张海君
项目经理: 廖梦君
项目建筑师: 岳然(建筑)| 张雪娟(景观)
项目组: Matt Eshleman,朱宏瑞,孙艳花,袁智威,苑瑞哲,文汀,于世垚,孙鹏程,倪若宁,吉恒纬(建筑)| 李冠达,高宇峰,金鑫,马曦滢,蒲瑾燕(景观)| 邓婷芳,何嘉敏(室内)| 林玲宇,林思瑶,魏天崎,万驭晴,林淑怡,刘佳笈,高晴月,张曼佳(实习生)
施工图: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
室内施工图: 优高雅装饰工程
景观施工图: 本末度景观设计
幕墙顾问: 朋格幕墙
灯光顾问: 汉都灯光设计 / 远瞻照明设计
标识: 黄扬设计
展策: 叙事共成(MSG)
建设单位: 深圳市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
地点: 深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ArchitectureDaily 禁止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