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AA詹涛工作室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时间的容器 / XAA詹涛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4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42.html#comments Tue, 07 Apr 2020 06:25:12 +0000 当建筑褪尽了装饰,谁会成为空间的主角?

1、建筑外观©共生形态_调整大小.jpg

△ 建筑外观 ©共生形态

项目位于广州市下辖区增城区朱村燕岗工业园,毗邻广汕公路,交通便利。其背靠珠江,面向狮岭。

2、项目区位图.jpg

△ 项目区位图

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过境快速路的嘈杂与无序,对空间品质形成极大的干扰。已经在施工的两栋塔楼对项目也形成了体量的压迫和施工工序上的约束。

3、现场图片_调整大小.jpg

△ 现场照片

4、选址分析_调整大小.jpg

△ 选址分析

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系列视线与听觉管理的策略,将人的体验“安置”在一个专门营造的“场所”当中。

5、手稿-1_调整大小.jpg

5、手稿-2_调整大小.jpg

△ 手稿

模型剖面图.jpg

△ 模型剖面示意

根据场地的特征,采用了四片实墙、坡屋顶角度的控制,阻隔外界噪声干扰,在场地内部创造了新的场所的同时,将人的视线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新增的墙与现有的建筑也将场地划分成四重院:前院,双内庭、后院。在墙与现有建筑之间形成的双内庭院,有效地将人的视线吸引和聚焦在庭院当中,从而达成视线管理的目标。

7、入口透视©共生形态_调整大小.jpg

△ 入口透视 ©共生形态

入口,由建筑墙面与植物界定的前院,开门见山地呈现给宾客,轴线向内旋转的墙面与内倾斜的入口空间,展现了欢迎的姿态。

8、入口空间©共生形态-1_调整大小.jpg

8、入口空间©共生形态-2_调整大小.jpg

8、入口空间©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 入口空间 ©共生形态

中庭,有别于传统惯用曲径通幽的建造方式,整个庭院只有”一树、一装置、一长椅、一面水“,倾斜的屋顶将人的视线引导向宁静的水面。当光穿过玻璃,模糊了室内与庭院的边界,光之诗由此而生。

9、庭院景观©共生形态-1_调整大小.jpg

9、庭院景观©共生形态-2_调整大小.jpg

9、庭院景观©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 庭院景观 ©共生形态

连廊,漫步于中庭与内庭之间的连廊,连续的水平屋檐将人引导到内庭,延展了空间,展现着无限的进深。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1_调整大小.jpg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2_调整大小.jpg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4_调整大小.jpg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5_调整大小.jpg

△ 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 ©共生形态

身体的体验,沉浸于由光谱写的诗性空间,摈弃了一切装饰的墙、屋檐与地面,让人忘记建筑的存在,当光撒向庭院,人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中心,身体与空间成为了一体。

11、通透的玻璃幕墙©共生形态-1_调整大小.jpg

11、通透的玻璃幕墙©共生形态-2_调整大小.jpg

11、通透的玻璃幕墙©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11、通透的玻璃幕墙©共生形态-4_调整大小.jpg

△ 通透的玻璃幕墙 ©共生形态

当时间化作光,光就成了时间的灵魂。建筑,成为捕捉光的容器。

12、光影捕捉©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12、光影捕捉©共生形态-4_调整大小.jpg

12、光影捕捉©共生形态-5_调整大小.jpg

△ 光影捕捉 ©共生形态

总平面.jpg

△ 总平面

剖面.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东湾体验中心

建筑团队:XAA建筑事务所詹涛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詹涛

建筑设计团队:王梦宇、林希腾、林烁

工程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建筑面积:620㎡

设计时间:2018年11月

竣工时间:2019年09月

开发商:远洋、保利、招商

业主管理团队:远洋集团广佛公司设计研发部

业主项目负责:魏咬青

结构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所

机电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机电所

室内设计团队: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团队:博克斯林景观事务所

摄影团队: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42.html/feed 1
四川眉山东坡书院 / XAA詹涛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49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494.html#comments Mon, 09 Sep 2019 05:23:37 +0000 调整大小 横看成岭 @九里建筑.jpg

▲ 横看成岭 ©九里建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眉山,紧邻省会成都,车程约 1 小时,有半小时高铁直达,交通便利。其悠久的人文历史,可追朔至 1500 年前,在唐宋年间尤为兴盛。

调整大小 东南侧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jpg

▲ 东南侧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

公元1037年,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史载,两宋300年间,眉山得进士者近千人,而“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更为眉山才子典范,宋仁宗曾感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州(眉山)”。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眉州的父老乡亲们对苏氏父子的喜爱埋在了骨子里。尤其是对苏轼,乡亲们实在词穷了,就干脆说他是文曲星下凡,俨然已经把他当作自己家乡的不二代言人。

调整大小 项目区位图 site.jpg

▲ 项目区位图 ©詹涛工作室

调整大小 西南侧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jpg

▲ 西南侧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

万科,将东坡书院选址于眉山岷江畔。

致敬这位伟大的文人,表达对眉山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

调整大小 现状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jpg

▲ 现状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东坡《题西林壁》

调整大小 侧成峰 @九里建筑.jpg

▲ 侧成峰 ©九里建筑

一位诗人说过:“诗是开创形式的灵魂”。

书院并未拘泥于传统建筑形式,而是受到诗的启发,以简练奔放折跃的屋面表达出建筑的性格和空间张力,如同苏轼不拘一格的豪迈个性。延绵起伏的屋顶呼应峨眉山起伏的山势,借湖光水影,水陆交替,静卧湖边。

调整大小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jpg

▲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

调整大小 入口透视 @九里建筑.jpg

▲ 入口透视 ©九里建筑

调整大小 主入口透视 @九里建筑.jpg

▲ 主入口透视 ©九里建筑

调整大小 主入口透视2 @九里建筑.jpg

▲ 主入口透视 ©九里建筑

建筑连续的坡屋面有效地营造了连续的外廊空间,成为访客提供静坐品茗、凭栏眺望的场所,也是建筑与环境过渡、融合、室内外情景交替的空间。

调整大小 檐下品茶静坐 @邬超.jpg

▲ 檐下品茶静坐 ©邬超

调整大小 空中连廊 @形在建筑空间摄影.jpg

▲ 空中连廊 ©形在建筑空间摄影

调整大小 阳光从天窗洒入联创阅读空间 @九里建筑.jpg

▲ 阳光从天窗洒入联创阅读空间 ©九里建筑

屋顶三大片天窗为室内的博物陈和阅读提供了良好垂直自然光线,与屋檐下四方落地的连续玻璃面一起,创造了一个通透、自由而连续的空间,让视线可以肆意穿越,建筑也由此 “浮”于水面。

调整大小 浮于水面 @九里建筑.jpg

▲ “浮”于水面 ©九里建筑

我们希望对事物的认知不仅停留于视觉,对建筑亦是如此。

一座能通过手来“阅读”,因“触摸”而感知的建筑应该是有温度的。

调整大小 二层连廊望向内庭园 @邬超.jpg

▲ 二层连廊望向内庭园 ©邬超

调整大小 瓦屋面细节 @邬超.jpg

▲ 屋面细节 ©邬超

调整大小 庭园小景 @邬超.jpg

▲ 庭园小景 ©邬超

调整大小 瓦屋面细节2 @邬超.jpg

▲ 屋面细节 ©邬超

于是,书院的屋顶便延伸到了地面,路过的人可随时触碰和抚摸屋面墨色的瓦,用触觉感知墨色的质感和温度,触发内心深处“瓦”的记忆。

调整大小 内庭院透视2 @九里建筑.jpg

▲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

调整大小 内庭院透视3 @九里建筑.jpg

▲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

建筑架构爆炸图 exploded diagram.jpg

▲ 建筑架构爆炸图 ©邬超

由于借鉴了传统木结构的建构体系,整体采用钢结构体系,使得近人尺度的竖向支撑体系得以采用钢、木两种材料混合运用,木质的温润与钢、玻璃的凉意形成的反差,加强了人的存在意识。

调整大小 烟雨外廊6 @邬超.JPG

▲ 烟雨外廊 ©邬超

调整大小 烟雨外廊4 @邬超.JPG

▲ 烟雨外廊 ©邬超

调整大小 烟雨外廊5 @邬超.JPG

▲ 烟雨外廊 ©邬超

踩着木质外廊,伴随咿呀作响的脚步声,人可行至石阶边,拾级而下,水面近在眼前,叠水之声与湖面漫起水的雾气,让人仿佛置身水墨画卷。

调整大小 烟雨外廊2 @邬超.JPG

▲ 烟雨外廊 ©邬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东坡《前赤壁赋》

调整大小 南立面 @九里建筑.jpg

▲ 南立面 ©九里建筑

正如中国哲学大家朱光潜先生所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

调整大小 南立面2 @九里建筑.jpg

▲ 南立面 ©九里建筑

我们希望到这里的人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更能通过身体的全面感知,能将自己融入这熟悉的东方水墨场景。

书院的存在,也在眉山这片土地上,因为构建了与人的一种新的交流关系而变得更美。

调整大小 概念场景设计图1  conceptual rendering.jpg

▲ 概念场景设计图 ©CG工作室

调整大小 概念场景设计图2   conceptual rendering.jpg

▲ 概念场景设计图 ©CG工作室

调整大小 内庭院透视4 @九里建筑.jpg

▲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

调整大小 与成都方所共同打造的联创阅读空间 @邬超.JPG

▲ 与成都方所共同打造的联创阅读空间 ©邬超

调整大小 联创阅读空间二楼景窗 @九里建筑.jpg

▲ 联创阅读空间二楼景窗 ©九里建筑

调整大小 天窗细节 @邬超.JPG

▲ 天窗细节 ©邬超

调整大小 屋顶施工现场 @邬超.JPG

▲ 屋顶施工现场 ©邬超

调整大小 模型照片1 @邬超.JPG

▲ 工作模型照片 ©邬超

调整大小 模型照片2 @邬超.jpg

▲ 工作模型照片 ©邬超

调整大小 概念立面2 @邬超.jpg

▲ 概念立面图 ©邬超

调整大小 概念立面1 @邬超.jpg

▲ 概念立面图 ©邬超

调整大小 总平面图 master plan.jpg

▲ 总平面图

调整大小 首层平面 first floor.jpg

▲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 second floor.JPG

▲ 二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补充一张)   立面 facade.jpg

▲ 立面图

剖面图 section.jpg

▲ 剖面图

调整大小 节点大样 detail.jpg

▲ 节点大样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眉山东坡书院

建筑团队:XAA建筑事务所詹涛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詹涛

建筑设计团队:田望、王梦宇、邬超、李梔、林烁、林希腾,黄娘新、黄晓炜

工程地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滨江东路侧

用地面积:12000㎡

建筑面积:2760㎡

设计时间:2018年11月

竣工时间:2019年8月

开发商:万科眉州置业

幕墙设计团队:张德强,唐杰鸿,谭琨

结构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所

机电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机电所

室内设计团队:广州燕语堂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团队: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效果图:XAA建筑事务所CG工作室

摄影师:九里建筑、邬超、路径建筑摄影、形在建筑空间摄影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494.html/feed 10
水台上的斜坡建筑,梧州美的城市展厅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5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58.html#comments Mon, 22 Oct 2018 15:11:05 +0000 图片1.png

入口透视 ©战长恒

调整大小 东侧大斜坡日景透视 摄影:战长恒.jpg 东侧大斜坡日景透视 ©战长恒

梧州美的城市展厅位于广西梧州老城区万秀区白云山脚,其背靠白云山,面向西江水,周边被历史建筑四恩禅寺,骑楼城,中山纪念堂,龙母庙所环绕。

图片2.png

项目选址 ©谷歌地球

调整大小 东侧航拍 摄影:战长恒.jpg 东侧航拍 ©战长恒

调整大小 西侧透视 摄影:战长恒.jpg

西侧透视 ©战长恒

随着新城的发展,老城的居民逐步迁移,老城的旧居多处闲置状态,因此,老城的复兴,成为美的置业项目的发展目标。

调整大小 西侧鸟瞰 摄影:战长恒.jpg 西侧鸟瞰 ©战长恒

调整大小 南立面 摄影:战长恒.jpg南立面 ©战长恒

设计团队采用了“共时”的设计理念,以建筑师牵头,把控整个项目从建筑、景观、室内、灯光到幕墙细节等各专业效果的工作方式,保证了建筑师创作意图的实现及最后实施效果。

调整大小 南侧透视 摄影:战长恒.jpg 南侧透视 ©战长恒

调整大小 南侧入口人视 摄影:战长恒.jpg 南侧入口人视 ©战长恒

调整大小 南侧入口大门 摄影:战长恒.jpg 南侧入口透视 ©战长恒

从设计伊始,建筑师始终关注对场所的思考,用极其克制的形体、空间及材料语言,构建和重塑着自然、建筑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让人与老城的发展、变迁与复兴成为展厅所呈现的主要内容。

调整大小 主路入口透视 摄影:战长恒.jpg 主路入口透视 ©战长恒

调整大小 路口透视 摄影:战长恒.jpg 路口透视 ©战长恒

调整大小 东侧悬挑空间人视 摄影:战长恒.jpg

东侧大悬挑透视 ©战长恒

展厅位于上山道路的转角视觉焦点处,悬浮于水台之上,以一种谦虚的姿态迎接着来客,通透的玻璃与白色延展的大悬挑,有效地将城市空间“还”给了市民。

调整大小 凭栏远眺 摄影:邬超.JPG 凭栏远眺 摄影:邬超

调整大小 南侧镜面与背景白云山关系 摄影:邬超.jpg南侧镜面 ©邬超

调整大小 南侧镜面与背景梧州老城关系 摄影:邬超.jpg 南侧镜面 ©邬超

斜坡有效地衔接了各层平台与场地,人们可以在此瞭望老城,俯视新区,人与城市的关系通过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得以呈现,而城市的过去与未来也在此相遇。

调整大小 西侧悬挑透视 摄影:战长恒.jpg 西侧人视 ©战长恒

调整大小 东侧大斜坡夜景透视 摄影:战长恒.jpg 东侧夜景透视 ©战长恒

调整大小 东侧悬挑人视 摄影:战长恒.jpg 东侧人视 ©战长恒

调整大小 悬挑空间下的大草坪 摄影:邬超.JPG 悬挑空间下的大草坪©邬超

调整大小 西侧水景 摄影:邬超.jpg 西侧水景 ©邬超

调整大小 夹层楼梯 摄影:邬超.jpg 夹层楼梯 ©邬超

调整大小 中庭天窗光影 摄影:邬超.JPG 中庭格栅光影效果 ©邬超

调整大小 一楼入口垂直城市模型展示 摄影:彭征.jpg 一楼入口垂直城市模型展示  摄影:彭征

调整大小 二楼休息区 摄影:彭征.jpg

二楼休息区  摄影:彭征

调整大小 中庭光影 摄影:彭征.jpg 中庭格栅光影效果 ©彭征

调整大小 中庭二层走廊 摄影:彭征.jpg 中庭走廊光影效果 ©彭征

调整大小 模型照片二.JPG.JPG 模型照片

调整大小 模型照片四.JPG.JPG 模型照片

图片4.png

全区规划手稿

调整大小 建筑方案手稿.jpg 城市展厅手稿

调整大小 总平面图.jpg

总平面

调整大小 首层平面.jpg 首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夹层平面.jpg 夹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二层平面.jpg 二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剖面图.jpg 剖面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梧州美的城市展厅

建筑团队:XAA建筑事务所詹涛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詹涛

建筑设计团队:田望、王梦宇、邬超、林烁、冯威

工程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

占地面积:3946.6㎡

建筑面积:1736.77㎡

设计时间:2018年5月

竣工时间:2018年10月

开发商:美的置业

结构和机电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图:XAA项目一组(任伟)

室内设计团队:共生形态

景观设计团队:WEDO域道景观

摄影师:战长恒、邬超、彭征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58.html/feed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