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ED城市环境设计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竞赛 | 2018UIA-霍普杯:演变中的建筑——主席:扎哈事务所新任掌门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78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785.html#comments Thu, 11 Jan 2018 13:37:51 +0000 360se_picture (2).webp (43).jpg 

本文转自公众号 | UED城市环境设计

 编者按 :

期待已久的2018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题目新鲜出炉啦!扎哈 · 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ZHA)负责人帕特里克 · 舒马赫担任本次竞赛主席并拟定题目。

360se_picture (2).webp (44).jpg 

帕特里克 · 舒马赫

Patrik Schumacher

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


竞赛主题

 

演变中的建筑

Architecture in Transformation

 

竞赛题目

 

城市共生:定制化社区模块

Urban Co-living: Customizing Modules for Community

 

2018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报名通道已经开启

 

设计背景与目的

 

中国经济正经历着由制造业为主,向以知识与研究类的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与全球化趋势是一致的,即全球社会经济也正从机械大规模生产型向数字化定制型社会演变。这意味着城市将以研发、市场和金融为基础,并且需要更加频繁的人际交往和面对面交流。城市将成为社会的“超级大脑”。

China’s economy is shifting from the primacy of manufacturing to the primacy of a knowledge- and research-based service sector. This shift aligns with a global trend, namely the global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from a society based on mechanical mass production to a society based on digital customisation. This simplies a city based on R&D, marketing and finance, requiring continuous networking and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The city becomes the social super-brain.

这也意味着城市中心将成为渴求知识的年轻创客们的集结地,每个人对社交、终生学习以及各种潜在的商业投资合作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共生的城市恰恰满足了这一新的社会需求和期望,它能够真正解决好居住社区的问题。现有的同一社区,平行生活的模式应该被废弃。基于居民的组织兼容性和真正的空间共享,共生模式可以创建真正的“社区”。

This also implies the congregation of knowledge hungry, entrepreneurial youngprofessionals in central locations. Everybody comes with an insatiable need to network, to learn continuously, and potentially to team up in various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 The idea of co-living caters for this new social needand desire. Co-living offers a real opportunity to make good on all the talk about residential community which must remain a dead letter in housing projects where a random collection of residents live parallel lives. Co-living can create community, which depends on curated compatibility of the residents together with real spatial sharing.


设计任务

 

本次竞赛要求选手们在中国一个一、二线城市选择一块城市中心区,打造一个拥有约1000个小单元的共生集群。每一个单元可以很小,如约12㎡的单人居所和约16㎡的双人居所。这些单元应该是预制的模块,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参数化系统,可以满足定制化需求。应避免无限重复单一单元,应包含多样的、混合型单元种类,并考虑集聚模式。空隙和中间区域应作为社会交流空间。

The task is to identify a central urban site in one of China’s 1st or 2nd tier cities and propose a co-living cluster with about 1000 small units. The units can be minimal, i.e. about 12 sqm for singles and about 16 sqm for couples. These units should be designed as prefabricated modules. However, these modules should be designed as parametric system that allows for customization. Endless repetition of identical units is to be avoided. Various species of units need to be invented, varied, and perhaps hybridized. The next aspect to be considered are the aggregation patterns that these modules allow for. The varied patters of voids and inbetween spaces should make space for social communication.

同时,单个小型单元应增加大量共享设施,诸如:厨房、就餐区、休闲/生活区、咖啡/酒吧区和联合办公区等,以大大弥补单个单元的空间局限。单元空隙和共享空间组成的交流场所将成为居民最初选择该地块的原因。

The small individual units are to be augmented with a lot of shared facilities that more than compensate for the spatial constraints of the individual units: kitchens, eating areas, lounging/living areas, café/bar areas, co-working areas etc. Together with the voids these shared spaces deliver the communicative tissue thatmotivates the residents to choose this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place. 

360se_picture (2).webp (45).jpg 

报名参赛

 

评委会主席:

帕特里克 · 舒马赫

Patrik Schumacher)

 

评委会执行主席:

崔愷

 

注册截止时间:

2018年8月30日24:00(北京时间)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

2018年9月20日24:00(北京时间)

 

竞赛邮箱:

 uedcompetition@163.com

 

竞赛的锣鼓已经敲响,来自国内外的评委大师已经准备就绪,你和小伙伴们还等什么,快快行动起来,点击本文左下方的“阅读原文”,或登录霍普杯官方网站:http://hypcup.uedmagazine.net 注册报名吧!

 

UIA-霍普杯2018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正式启动 

 

“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始于2012年,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任国际主办,天津大学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任主办单位,是由霍普股份独家赞助的面向国际建筑高校大学生的年度建筑设计竞赛,已成功举办六届。

2018年,竞赛将由东南大学 联合主办。每届竞赛的评委会主席由一名国际著名建筑大师担任,竞赛评委为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建筑师及学院院长。经过六年的推行实践,这场由中国学术机构主办的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与公信力,规模最大的学生竞赛之一,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

 

评委主席简介


帕特里克 • 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

 

帕特里克 · 舒马赫(生于1961年,德国波恩),扎哈 · 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ZHA)负责人,是扎哈 · 哈迪德(Zaha Hadid)离世后事务所的新掌门人。帕特里克 · 舒马赫于1988年加入扎哈 · 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他是事务所首个建成项目——维特拉消防站(于1993年建成)的首席设计师,并与扎哈 · 哈迪德(Zaha Hadid)共同创作了事务所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建筑作品。他是ARB(Architect’s Registration Board)注册建筑师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成员。

Patrik Schumacher (b. 1961, Bonn, Germany) is principal of Zaha Hadid Architects (ZHA) and has led the practice since Zaha Hadid’s passing. Patrik joined ZHA in 1988. He was the lead architect of ZHA’s first completed project – the Vitra Fire Station (completed 1993) – and together with Hadid, has co-authored almost all the firm’s built works to date. He is registered with the Architect’s Registration Board and a member of the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帕特里克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和伦敦南岸大学完成建筑学习。他于1990年在斯图加特大学获得了的建筑学学位,也曾在波恩大学和伦敦的大学学习哲学。1999年于克拉根福大学文化科学研究所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Patrik studied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and at the Southbank University in London. He completed his architectural diploma and received his degree from Stuttgart University in 1990 and also studied philosophy at both Bonn and London Universities. In 1999 he received his doctoral degree Dr.Phil. from the Institute for Cultur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Klagenfurt.

1992年起,帕特里克便一直在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多所建筑学校任教。 他曾与扎哈 · 哈迪德(Zaha Hadid)一起,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教学,此外,他还是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实验建筑研究院终身教授。1996年,帕特里克在建筑联盟学院(AA)创立了“设计研究实验室(Design Research Laboratory)”,并以联合主任的身份继续任教。他在全世界范围内讲学,近期被评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约翰 · 波特曼主席建筑教授。

Since 1992, Patrik has been teaching at architectural schools in Britain, continental Europe and the USA. He co-taught a series of post-graduate studios with Zaha Hadid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Yale and Columbia, in addition to having been tenured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Architecture, Innsbruck University. In 1996 Patrik founded the Design Research Laboratory at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where he continues to teach as co-director. He is lecturing worldwide and recently held the John Portman Chair in Architecture at Harvard’s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2008年,帕特里克创造了“参数化主义(Parametricism)”这个名词,他的作品对当代建筑论述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2010年和2012年,他分别出版了两本名为《建筑的自生系统论》的著作;近期还是《安邸AD》杂志中《参数化主义2.0——为21世纪设定建筑议程》一文的客座编辑,重点介绍了参数化主义的社会相关性这一新角度。

In 2008 Patrik coined the phrase Parametricism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ourse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s evident in his published works. In 2010 and 2012 he published the two volumes ‘The Autopoiesis of Architecture’ and recently guest-edited Architecture Digest (AD) “Parametricism 2.0 – setting architecture’s agenda for the 21st Century” with a new emphasis on its societal relevance.

 

2018霍普杯奖项设置

 

一等奖 1 组:获奖证书+奖金10万元人民币(含税);

二等奖 3 组:获奖证书+奖金各3万元人民币(含税);

三等奖 8 组:获奖证书+奖金各1万元人民币(含税);

优秀奖若干组:获奖证书+半年《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

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颁发获奖证书;

获奖学生通过“跟大师学设计”新锐选拔赛可获得去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实习的机会。

 

2018霍普杯组织机构

   

国际主办

国际建筑师协会(UIA)

 

主办单位

天津大学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

 

联合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

 

指导机构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

 

独家冠名

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往期获奖作品

 

640.webp (96).jpg 

霍普杯2017一等奖作品《 隐于市 Always an Escape 》

640.webp (97).jpg

霍普杯2017二等奖作品之一《Trim & Connect》

360se_picture (2).webp (46).jpg 

UIA-霍普杯2017二等奖作品之一《Back to 1953》

360se_picture (2).webp (47).jpg 

UIA-霍普杯2017二等奖作品之一《My dear orange tree》

360se_picture (2).webp (48).jpg 

UIA-霍普杯2017三等奖作品之一《城市“废墟”之美 》

360se_picture (2).webp (49).jpg 

UIA-霍普杯2017三等奖作品之一《悬挂的生活地带 》

360se_picture (2).webp (50).jpg 

UIA-霍普杯2017三等奖作品之一《SPECIAL DILIVERY 》

360se_picture (2).webp (51).jpg 

UIA-霍普杯2017三等奖作品之一《PRISON BREAKER》

640.webp (98).jpg 

UIA-霍普杯2017三等奖作品之一《消失的楼板》

360se_picture (2).webp (52).jpg 

UIA-霍普杯2017三等奖作品之一《死的况味》

 

学院」长期接收作品#过程记录#投稿

(设计作品、竞赛、模型等)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投稿入选有丰厚的代金券奖励,详询赶图娘

扩展阅读:51个中国古建筑,

他用20年时间,一个一个开膛破肚

微信截图_20180111213144.png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

「 」竞赛交流组队群

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

来找队友一起参与竞赛吧

微信截图_20180111213209.png 

满100人加图娘,备注:竞赛

(明早10点统一拉群)

你第一次参加竞赛是什么时候?有打算参加竞赛吗?

 有什么心路历程或者疑虑?欢迎留言分享。 

-End-

360se_picture (3).gif 

「 」每天更新

 遇见你的专属资料库 

(福利每日更新,我们不见不散)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785.html/feed 1
竞赛播报| “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一等奖作品解读 | 镜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7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71.html#comments Wed, 22 Nov 2017 05:34:59 +0000 先来回顾一下一等奖的作品吧

“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一等奖作品——镜树 / NATURAL MIRRORS  ©陈昌杰、洪正彦

这个看似简单的作品是如何突破重围,

获得“衲田杯”国内外评委的一致青睐呢?

1作品总述

衲田花海由于自身的完整性构成了一个花的乌托邦,在这个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带,自身的肌理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存在。

花海被以人工的方式塑造出来,几何的方片在平地上以流动的方式排列,一开始就以一种远离自然的姿态呈现。花海的色彩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黄色、红色、紫色,这是被既有设计所安排好的。花卉被工整地排列在区域内,使得花卉的颜色和形状这些观赏属性被抽象出来,而其自然属性被剥离了,花卉不再是生物链中的一环,而是仅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640.webp (18).jpg 

衲田花海  ©UED  

有意而为的绵延游廊和流动的方片是一种模仿自然的痕迹,共同营造了一片人工自然的乌托邦,其氛围具备相当的完整性。就像建筑要怎样融入历史环境总是要被讨论一样,当这种完整的氛围对外来物具有排斥性的时候,一个物件怎样以映射乌托邦的形式融入乌托邦中就是需要被关注的。

花海本身由于其巨大的尺度和狭窄的地面路径会使人淹没在其中从而迷失方向,犹如在大海中漂泊。但花海本身具有的迷人特质的确不至于像真正的大海那样枯燥,只是需要重新定义观察的方式。所以我们希望新物件的置入能够构建自身的逻辑来重新表达花海而非一般性的融合。

640.webp (19).jpg 

▲室内渲染  ©陈昌杰、洪正彦

设计讨论了一种纯粹的映射,镜面形成的虚像使花海环境被抽离出来成为抽象的元素,元素被扭转后重构了花海与天空,水,以及观察者的关系,从而异化了花海的观察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场所环境的要素之一成为了一种观察的调和剂,被重构的元素随风而发生瞬时变换。于是,当微风拂过,时空在这里被扭曲,天空、花海和观察者被融合成一个动态空间,并成为一个新的标志物

640.webp (20).jpg

▲总平面图  ©陈昌杰、洪正彦

标志物被选定在花海相对中央的位置,从而使身处花海中的观察者能够根据建筑与空中游廊的位置关系来判断自身的方位。建筑物成为视觉的焦点并对人们的活动路径形成向心拉扯以弥补花海四周相对匮乏的吸引力。

640.webp (21).jpg 

▲跨越长桥盘旋而上的流线体验  ©陈昌杰、洪正彦

而当人们接近这个空间时,面前水池会阻隔人们直接闯入,仅能通过架在水面上狭窄的木栈道来进入空间。变化的风吹动扭转的镜面使之形成动态物件,而动态的物件被限定在了一个空间框架中。动态和静止被平衡在一个相对理想的范围内而不至于显得过于随机,重构之后的环境的变化被画框定格,形成一幅动态的空间抽象画。观察者面对着被定格的自然,通过长桥跨越水面,从而获得了一种纪念性的体验

640.webp (22).jpg 

▲过程草图  ©陈昌杰、洪正彦

进入空间后,人们顺着楼梯拾级而上,随着微风的扰动,景物的扭曲交织使其零碎、活泼而具有生命力,此时的观察者仿佛和天空、花海融为一体。这种感觉直到到达建筑顶端,人们站在向外挑出的平台上,花海、天空和流水又忽然重新变得完整,但此时的完整经过了之前动态的洗礼以及高度带来的视野而变得不一样,充满着静谧而具有震撼力的味道。

640.webp (23).jpg 

▲动态框景与静谧的震撼  ©陈昌杰、洪正彦

研究过程

 对题目的理解 

衲田杯是一个很开放的题目,它没有明确要求设计类型,这个设计可以是建筑、景观,也可能是一个雕塑、装置。在自由度很大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对题目进行解读,经过充分思考,以自己的理解提炼出设计任务书。

 设计灵感 

设计中对场所精神的处理其实来源于抽象画

抽象这种手段可以在创作剔除一些真实环境中不需要的冗余元素,容易提炼出设计者需要的东西,并通过具象化的方式来呈现。抽象画能够直接体会到诸如情绪、逻辑等抽象的事物。

640.webp (24).jpg 

来自艺术家的抽象画  ©陈昌杰、洪正彦

场地环境给人的感受往往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一个地方的风土(仅限于花海塑造出的乌托邦)所具有的场所精神往往是画面性和身体性的,使用抽象的文字来表达往往存在偏差,而抽象画的表达往往更加直接。

设计过程

为了增加对场地的了解,我们特意到衲田花海实地探访。现实环境给我们的感受在设计概念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后来讨论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一些价值判断。

640.webp (25).jpg 

▲花海现状1:人工自然  ©陈昌杰、洪正彦

当时虽然并非花季,但同样能够感受到花海希望塑造的氛围——一种由植物、水文、光线、微风所营造的动态图景。若能在设计中回应这种自然的氛围,这将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640.webp (26).jpg 

▲花海现状2:水系流动  ©陈昌杰、洪正彦

640.webp (27).jpg 

▲花海现状3:微风吹动植物的场景  ©陈昌杰、洪正彦

我们对花海的场所环境进行批判性思考,衲田花海氛围的完整性使之具备成为乌托邦的条件,从而对外来物产生排斥。我们的设计希望尊重花海的场所精神,同时构建自身的逻辑来对其重新进行表达,而如何把场所精神这种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象的表达是设计中的一个重点。

首先采用镜面反射来应对环境的意图很直接,但一般性的融合并不能达到目的。我们希望把景物进行扭曲,抽离景物进行重构,从而获得一种新的观察方式。同时我们也不希望这单单是一个设立物,而是设法让人置入扭曲的空间中来感受到镜面反射所带来的视觉变化

640.webp (28).jpg 

▲环境元素被抽离并重构  ©陈昌杰、洪正彦

然后我们确定了“塔”的形式。

一望无际的花海由于自身具有的迷人特质不至于像真正的大海那样枯燥,但其四周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点依然是足够明确的,而竖立标志物能很好地对地面的活动形成向心拉扯,以弥补边界的缺失

640.webp (29).jpg 

▲选址位于综合考虑的方位  ©陈昌杰、洪正彦

而要设计出一个标志物,那么塔便是一个很纯粹直接的解答,在水平向的广阔空间中竖立的一个视觉焦点,很能够引人注意

同时塔能够提供看到花海“第五立面”的高点,人们爬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花海。关于塔的选址,我们一开始挑选了好几个点,有在桥边上的,有在花海中心的,有在小径一侧的,而综合考虑到人在塔上观看花海的角度、第五立面风貌的典型性、被反射环境元素的多样性,以及入口与场地的关系,最后一致认为目前的选址最能契合我们的想法。

设计这样一个塔需要我们在两个对立的概念中平衡取舍:做得太新奇显眼会和环境格格不入,做得太消隐又会失去标志物的意义,这当中的拿捏与平衡贯穿了整个设计过程。

成果展示

抽象画能够形象地表达概念,花海,天空,水纹,与微风等场地元素被抽取出来并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形成景物交织的动态图景,随着风的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640.webp (30).jpg 

▲概念抽象画  ©陈昌杰、洪正彦

框架的意义在于形成框景:变化的风吹动扭转的镜面使之形成动态物件,而动态的物件被限定在了一个空间框架中,动态和静止被平衡在一个相对理想的范围内而不至于显得过于随机。观察者面对着被定格的自然,通过长桥跨越水面,从而获得了一种纪念性的体验。

对照设计的内部效果来看,可以说设计将二维的抽象画转变成为一个三维的抽象空间。

640.webp (31).jpg 

▲微风状态  ©陈昌杰、洪正彦

640.webp (32).jpg 

▲大风状态  ©陈昌杰、洪正彦

640.webp (33).jpg 

▲强风状态  ©陈昌杰、洪正彦

进入空间后,人们顺着楼梯拾级而上,随着微风的扰动,景物的扭曲交织使其零碎、活泼而具有生命力,此时的观察者仿佛和天空、花海融为一体。这种感觉直到到达建筑顶端,人们站在向外挑出的平台上,花海、天空和流水又忽然重新变得完整,但此时的完整经过了之前动态的洗礼以及高度带来的视野而变得不一样,充满着静谧而具有震撼力的味道。

 其他图纸 

640.webp (34).jpg 

▲构造  ©陈昌杰、洪正彦

640.webp (35).jpg 

▲+-0.00m平面  ©陈昌杰、洪正彦

640.webp (78).jpg 

▲+9.5m+19.5m+24.5m平面  ©陈昌杰、洪正彦

640.webp (79).jpg 

▲剖面图  ©陈昌杰、洪正彦

总结感言

 

 参赛选手 · Designer 

微信截图_20171122133315.png

首先要感谢宿迁市政府和UED杂志社举办的本次竞赛,感谢来自国内外的专业评委对我们的作品给予认可,深感荣幸。

竞赛的包容性让我们学生能够有一次与来自全球的设计师进行同台竞争的机会。参加竞赛的整个过程充满着波折与惊喜,我们从一开始的迷茫,到有一个偶然的机遇能够去宿迁进行实地探访,在过程中不断解读衲田花海,并探寻最合适的设计形式,最后得以收获一个收受认可的设计解答。

或许这次的设计中对场地的深入思考是我们得以致胜的原因,但不管怎样,我们能够收获一次对设计的讨论和一个满意的结果,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十足的信心以及今后面对设计时更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感谢 UED城市环境设计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UEDmagazine

qrcode (2).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71.html/feed 5
霍普杯2017三等奖作品解读|城市“废墟”之美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793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7935.html#comments Sun, 12 Nov 2017 15:30:37 +0000 640.webp (95).jpg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前言

 

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城市都呈现一种向外扩张以谋求发展空间的态势。在城市规划严重失控的状态下,盲目地向外扩张往往会导致城市“空心化”,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的产生。对城市以外的环境而言,城市扩张在以惊人的速度蚕食着自然生态区域和农田面积。然而,面对城市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对城市功能的不断需求,设计师和决策者几乎都采用继续扩张的方式来缓解高密度城市的城市病。

 

640.webp (96).jpg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当我们重新审视对外扩张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建造完备、功能单一、利用率低的建筑,他们占据的大量城市空间效率极低,我们将其称作“城市废墟”。因此,城市的发展不应盲目扩张,而是更多地向城市内部寻求发展空间。“回归中心城区”,“重塑城市‘废墟’”,向内部探索空间与功能的复合,赋予低利用率空间新的价值与内涵是我们倡导的途径。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设计解析

 

设计选取高密度城市核心区作为场地, 此处存在作者所界定的“城市废墟”,我们选择了一个博物馆作为改造对象。在这里,我们希望改造后的建筑空间是功能复合型的,我们认为,单一功能的建筑会使得城市空间变低,人们为满足不同需求需要在不同的建筑单体来往穿梭,增加了时间和空间成本。所以,在改造设计中,在保留其一定的展览空间的前提下,遵循原有的结构体系和一定的形式生成逻辑,进行改造。根据周边环境的功能需求,将居住,商业,娱乐等功能置于其中,从而激活场地,营造乐活空间。

 

640.webp (100).jpg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在寻求“废墟’建筑”功能转变的同时,整合周边区域的边角空间,冗余空间,并与周围建筑加强联系。在激活场地的同时,我们更多地考虑其未来的发展,我们希望这样的城市废墟单元可以相互联系并持续增长,最终重新塑造城市空间。一座城市不仅是一座座建筑的集合,而它本身就是一个大而复杂的建筑综合体。平衡建筑、城市、自然三者的关系正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微信截图_20171112232759.png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在具体操作层面,对于原有博物馆,在保证其满足现有使用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在一定的模数下对其体量进行切割,体量间的缝隙和下沉庭院将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绿地,同时商业功能空间的加入使得现有空间更具活力。在此基础上,遵循之前的逻辑,我们将体量进行延伸,并赋予不同的功能。

 

640.webp (68).jpg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通过体量之间的联通,加减,赋予边角空间、冗余空间不同的功能,充分高效利用城市空间。

 

640.webp (69).jpg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我们对此类空间进行了原型上的归纳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不同功能下适用的空间原型,并将其应用到方案当中,以期提供更多交往和互动的场所,增加空间趣味性,最终形成了我们的设计。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小结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所在。城市发展必然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总会便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城市废墟这一类空间问题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得此类空间不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是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成为城市活力的所在,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好、更高效的功能服务,激发场所感,重塑区域活力,唤醒并表达城市废墟的另一种美,这也是我们想要传达的核心概念。

 

成果展示

 

640.webp (77).jpg 

©李鹏飞 、温佳鑫 、张炜玉 、李松洋

微信截图_20171112232525.png


 感谢 UED城市环境设计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UEDmagazine

qrcode (2).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7935.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