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V建筑工作室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对话山丘田野,滨河巷21号 / MV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6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69.html#comments Tue, 26 Jul 2022 14:04:47 +0000 调整大小 东南角鸟瞰MV建筑工作室.jpg

△项目概览 ©MV建筑工作室

调整大小 建筑与绿地、溪流的关系MV建筑工作室.jpg

△建筑与绿地、溪流的关系 ©MV建 筑工作室

01环境

由泛入微感受村庄状态

大横村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村子东面的建溪处于武夷山崇阳溪下游,当梅雨季节发洪水时,水位线猛涨。滨河巷21号基地位于大横村中心,南面视野开阔:远处山丘平缓,中景为大片菜园与竹林,近处为草坪绿地。西边紧邻体育馆,东边是不到4米宽的巷道,场地北边连着大横村村道。

调整大小 基地位置MV建筑工作室.jpg

△基地位置 ©MV建筑工作室

原本老房子是青砖墙、木梁板混合的结构,年久失修,已被划为危房。场地南部是一块小菜地,西侧地面与体育馆室外地坪有着约2.5米的高差,从北面道路到南边菜地约有1.5米的高差。东北角有棵乔木。

调整大小 老房子未拆之前,河对岸视角MV建筑工作室.jpg

△老房子未拆之前,河对岸视角 ©MV建筑工作室

业主的父母亲在乡镇中务农,种植蔬果,蓄养家禽,自给自足,同时还在镇集市上销售。业主三姐弟在城里工作,镇上的房子便成为一家子相聚的地方。

镇上的房子,大都是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外表面简单刷水泥灰,或是贴瓷砖。还有一部分是青砖墙、木楼板、小青瓦的一两层民宅,及极少部分木结构民居。钢筋水泥房,已成为近几十年来村民盖房子的首选,但稍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乡村中的这些房子,功能布局、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音防噪、应对环境等都没有太讲究。

调整大小 菜园即将丰收的时候MV建筑工作室.jpg

△菜田即将丰收的时候©MV建筑工作室

02思考

由浅入深探索房子如何呈现

改建的房子如何最大限度延续业主家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提升生活空间环境,是设计的核心。采光通风、防水排水、保温隔热、隔音防噪能够从整体布局到细部都做出相应的考虑。为尽量节省造价,建造的材料和人工应大都来自于乡镇上。

调整大小 西南角鸟瞰MV建筑工作室.jpg

△西南角鸟瞰 ©M 建筑工作室

△东北角鸟瞰 ©MV建筑工作室

△北面视角 ©MV建筑工作室

03设计

由粗到细规划布局与建构空间

呼应场域环境的高差和南面开阔的视野,房子的屋顶采用一气呵成的单坡屋面与露台,对话山丘田野。形体处理上,以一个简洁的体量搁置于架空层之上,上面作为居住用房,底层架空作停车、存放农具,同时可以应对发洪水时水位上涨的威胁。南面保留菜园,并在北面做一个入户庭院。

△建造过程 1 ©MV建筑工作室

△建造过程 2 ©MV建筑工作室

△建造过程 3 ©MV建筑工作室

北面场地高差如何处理是设计好流线的关键点。业主父亲腿脚不便,设计考虑入户庭院用坡道将一层、架空层及北边村道衔接起来,方便日常行走。

调整大小 入户前看建筑MV建筑工作室.jpg

△入户前看建筑 ©MV建筑工作室

△入户庭院 ©MV建筑工作室

△与体育馆之间 ©MV建筑工作室

一层为日常使用最频繁的空间,包括厨房、餐厅、客厅以及业主父母亲的卧室。二三层为业主三姐弟及孩子们的房间。南北大窗大阳台、东西细长窗,呼应周边环境。

△北侧卧室 ©MV建筑工作室

△从过道看卧室 ©MV建筑工作室

△南侧卧室 ©Z . MINE

调整大小 老虎窗dormerZ.MINE.jpg

△坡屋面的高窗 ©Z.MINE

△大露台看山 ©Z.MINE

△小露台的视野 ©Z.MINE

04材料

延续与创造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架空层采用青砖砌筑,延续原本老房子的基调。架空层以上的外饰面选用质感涂料。屋面铺设小青瓦,防水排水、保温隔热整体考虑。南面阳台与露台选用防腐木地板,为冬日里晒太阳提供更舒适的空间。

调整大小 东南角鸟瞰MV建筑工作室.jpg

△东南角鸟瞰 ©MV建筑工作室

05回顾

未能实现的细节

原本场地北面的小乔木,拆除老房子时被砍掉略显可惜。设计中采用通透的网状护栏、暖黄色质感涂料以及暖黄色窗框,在建造过程中因材料价格上涨而不得不放弃。房子终究因人的生活才显得精彩,期待不断丰富的庭院花草、院前树木、菜园蔬果吧!

△夜幕降临时©MV建筑工作室

△夜里 ©MV建筑工作室


项目图纸

△架空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滨河巷21号

项目类型:私宅

建筑设计:MV建筑工作室

项目地址: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

建筑面积:450㎡

设计时间:2020.07-2020.09

完成年份:2022.02

主创建筑师:吴龙鑫

设计团队:吴龙鑫,陈振生,长  建,庄旭冠

摄影版权:Z.MINE,MV建筑工作室

客户:私人

材料:青砖,质感涂料,小青瓦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69.html/feed 1
自然式家园——尊重天性、自主创造 / MV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6.html#comments Mon, 13 Jul 2020 06:39:46 +0000 教育不只是应试升学:有根的人,尊重历史,注重延续,自主发展,是能创造的人。

自然的启示:自然中,阳光森林,雨雾川溪,鱼鸟自由,万物生长。

自然式校园空间:向自然学习,房子只是自然中不可忽略的从属之物,生活世界中自然远比房子重要。崇尚自然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校园空间的感官之中,创造川溪森林为意向的校园生活空间,尊重天性,自主创造。

01阳光森林,雨雾川溪,鱼鸟自由,万物生长.jpg

△ 阳光森林,雨雾川溪,鱼鸟自由,万物生长

02地景之上_调整大小.jpg

△ 地景之上

03川溪之中_调整大小.jpg

△ 川溪之中

04光丛之下_调整大小.jpg

△ 光丛之下

05小径之外_调整大小.jpg

△ 小径之外

项目背景

本设计项目为36班初级中学,项目基地位于北京雄安新区启动区的综合生活区内。整个启动区南面贴临白洋淀,顺应自然,随形就势,依托水系绿廊,构建“秀林绿谷淀湾”为骨架的的生态城市空间。基地东面北面贴临城市干道,南面西面与城市干道隔有绿化带,基地西北向、西南向的周边地块为规划为高层建筑。

06基地位置示意图.jpg

△ 基地位置示意图

07用地建设控制图.jpg

△ 用地建设控制图

自然的启示

校园是孩子意识中构建社会雏形的空间环境。大自然里,生命中等待探索的潜能,自由中激发自主的思考,引导孩子成长成能创造的人。

08整体图_调整大小.jpg

△ 整体图

09田径场_调整大小.jpg△ 田径场

自然式校园空间

创造自然中森林川溪的空间氛围。

场地功能分区:室外田径场落位于场地东边,主体建筑位于场地西边,利用西边城市景观,远离东边城市道路的交通噪音。南北面作为校园出入口。

10空间组织图_调整大小.jpg

△ 空间组织图

建筑功能分布:将中学校园的建筑使用功能分为六个大区:运动馆、文艺馆、普通教室区、实验教研、宿舍及地下停车与厨房。

11功能分布图_调整大小.jpg

△ 功能分布图

校园空间组织:运动馆、文艺馆空间呈串联式布置,中间用川溪般的日常生活轴分隔,运动馆与室外田径场联成一体。这样流动的底层大空间,连成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学生生活交往学习的校园空间。

11一层平面图_调整大小.jpg

△ 一层平面图

起伏的地景成为运动馆和文艺馆的屋顶,地景之上又充满丰富的活动场景,并且,普通教室区、宿舍区、实验教研,有日照、间距、声呗等使用要求的小空间,形成独立又能相互联系的流线型,掩映于地景之上的森林中。创造出如山丘森林般的充满活力的多维校园生活空间。

12空间氛围图_调整大小.jpg

△ 空间氛围图

图纸

13概念草图_调整大小.jpg

△ 概念草图

14总平面图.jpg

△ 总平面图

15一层平面图_调整大小.jpg

△ 一层平面图

16三层平面图_调整大小.jpg

△ 三层平面图

17 剖立面图_调整大小.jpg

△ 立剖面图

项目信息

设计团队:MV建筑工作室

建筑师:吴龙鑫  庄旭冠

项目地点:北京雄安新区

建筑面积:30603㎡

设计时间:2020.03—2020.04

设计阶段:方案

联络邮箱:Wu-LX@qq.com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6.html/feed 2
瓮园 / MV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51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512.html#comments Wed, 11 Sep 2019 02:49:28 +0000 1院子yard.jpg

▲ 院子

瓮园,走进邛(qióng)酒的载体,让肌肤感受香酿流淌的质地。

身体闲游于瓮壁般形成的空间,体验美酒入喉的感觉,未饮酒而醉。

用如瓮般形成的空间,唤醒来人对邛酒的想象,肌肤感受瓮壁阴翳的质感,顺着瓮壁间的曲线流转,阅览邛酒的千年佳话和酿造工艺。

进入中心,窥见瓮园,敞向天空——阳光、雨水、凉风的汇集空间。这里可作邛酒品牌发布厅,亦可为朋友边饮边谈的酒中故事厅。

顺着瓮内壁的弧行踏步,扶着粗糙的混凝土壁面,有顶部的一盏阳光指引。达二层邛酒传媒推广合作平台。当阳光投过外墙面的阳光板,柔和的光线散射于室内,空间氛围恰如碗底的酒。

五个瓮顶飘着单曲面微扬的轻薄屋顶,青瓦铺就,与老建筑保持协调的风貌。内部瓮壁林立,外围虚无的曲面内凹,敞向来人的姿态。

朦胧的阳光板,里面人事酒,若隐若现… …

项目背景

项目基地位于成都市邛崃文脉巷片区城市更新地段。邛崃筑城置县2300多年,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明代,临邛筑文脉堰引水入城,流串文脉穿南街,文脉巷得名源于文脉堰。片区以东还有文庙、月塘,当垆街与文君井。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散点式文化遗存虽保留了些,但古城气息日渐淡薄。

本次项目基地贴临文脉巷和段氏旧居,为24m*34m的范围,限高3层。

调整大小 01基地现状site status.jpg

▲ 基地现状

做一个院子

一个院子,让一座古城被看见。院子作为居住文化的一个缩影,交融着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与精神。江南的院子,蕴含着文人容纳多方山水的胸怀;闽西南的院子,源自于抵御悍匪的聚居需求… …那么,邛崃的院子,有着什么样的文化故事呢?

愿景

临邛自古称繁庶,尤以邛酒胜其名:基地周边有着大量的邛酒厂,而且种类繁多。早在汉代的时候,邛酒就已广为流传,在《汉书》、《史记》上也多有记载。文君当垆,相如涤器,邛酒佳话久负盛名。邛酒不仅与邛崃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自汉唐以来,邛酒诗酒相传,从唐朝的杜甫 “酒肆人间市,琴台日暮云”;李商隐“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到近代的朱自清“共醉出江水满瓢”……邛酒,绝对是邛崃一张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

因此,方案尝试把邛酒文化、建筑空间、人的感官体验结合起来,做一个院子,让来这里的人通过这个院子,了解邛酒文化,了解整座古城。

调整大小 02基地周边酒文化 wine culture.jpg

▲ 基地周边酒文化

调整大小 03邛酒文化wine culture.jpg

▲ 邛酒历史,故事,诗

瓮园

基地是一块24*34m,高度不超过3层的空间体量,前后贴临着巷子,离南街的城市广场很近,中间隔着段氏旧居和戏台,段氏旧居与基地间还有一棵保留树木。西侧则是文脉巷小广场和未来发展用地。南面有一组三层高的保留建筑群,北面则为一至两层的规划建筑群。

方案采用倾斜屋顶来衔接与周边建筑高度的关系,然后在空间当中置入如瓮一样的院子,再由这个瓮衍生成室内空间以及室内外界面,最后顺势长出未来共生体量。东立面考虑作为城市广场和戏台的背景。

04设计生成动态图projection-generate.gif

▲ 设计生成动态图

调整大小 05鸟瞰图aerial view.jpg

▲ 鸟瞰图

功能

这个房子应该是非常公共开放的,可以作为邛酒展示、品尝,销售,文化交流,以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功能场所。首层内部空间由五个瓮划分而成,翁内部空间相对独立,作为储藏间、卫生间、楼梯间,放映间等功能;瓮与瓮之间的空间非常流动自由,作为展示、品尝、销售等功能;核心的院子空间是与这些流动空间贯穿在一起的,可以作为邛酒新品的发布厅或交流聚会的场所。二层的范围是顺着瓮壁的切线方向生长出来的空间,作为邛酒文化研究与推广的工作室。

调整大小 06一层平面图 first floor.jpg

▲ 一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07二层平面图 second floor.jpg

▲ 二层平面图

空间氛围

建筑应该融于街区之中,同时街区的景象也可以渗透到房子内部中来,因此立面采用半透明的阳光板,内外呈现一种朦胧的界面关系。从街巷望向建筑,阳光板界面内凹,姿态谦和,敞向来人,房子里面的场景隐隐约约透了出来;进入房子内部,映入眼帘的是非常自由流畅的空间;穿行其中,可以感觉到场景一直柔和地变化着;建筑核心——如瓮一般的院子,这种接近原型的、纯粹的空间,阴翳的质感,尝试唤起来人对邛酒的想象。扶壁而上的环形楼梯,也是在找邛酒在瓮中流淌的那种质感。二层的工作室比较敞亮,与一层是贯通在一起的,透过的阳光板,也能隐约地感受外面街区的景象。

调整大小 08街巷中的场景scene in the street.jpg

▲ 街巷中的场景

调整大小 09入口大厅 entrance hall.jpg

▲ 入口大厅

调整大小 10院子内外的边界空间 border spac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yard.jpg

▲ 院子内外的边界空间

1院子yard.jpg

▲ 院子

调整大小 12环形步道 spiral staircase.jpg

▲ 环形步道

调整大小 13邛酒文化研究与传媒工作室 wine culture research and media studio.jpg

▲ 邛酒文化研究与传媒工作室

调整大小 14室内外界面空间场景 Indoor and outdoor interface space scene.jpg

▲ 室内外界面空间场景

建构

房子的结构,是由内部厚重的空间结构体和外围轻盈的木构架组合形成的混合结构体系。为了显示轻盈感,柱子设计成十字型截面,并且柱子的上端和下部都缩小截面。只有周圈立柱,中间再也没有柱子了,将空间的自由做到极致。建筑屋顶是一块单曲面,可以保证一个方向的梁是直的,有利于施工。为了将房子的屋顶做得更轻盈,阳光板与屋顶脱开。同时阳光板也与地面脱开,可以延长阳光板的使用寿命。院子里地面用立瓦铺就而成,渗透排水,确保庭院不积水。拱门的凹槽里装有可收可放的透明隔热帘,随着气候变化,可以自由切换。夏天很热的时候,上面的喷雾还可开起来,给院子降温。

调整大小 15结构 structure.jpg

▲ 结构

调整大小 16轴侧爆炸图axon exploded.jpg

▲ 轴侧爆炸图

调整大小 25细部detail.jpg

▲ 细部

图纸

18概念草图 Conceptual sketch1.jpg

19概念草图 Conceptual sketch2.jpg

▲ 概念草图

调整大小 20总平面图 General plane.jpg

▲ 总平面图

调整大小 21一层平面图 first floor.jpg

调整大小 22二层平面图 second floor.jpg

▲ 平面图

调整大小 23立面elevation.jpg

▲ 立面图

调整大小 24剖面图section.jpg

▲ 剖面图

调整大小 25细部detail.jpg

▲ 详图

项目信息

设计团队:MV建筑工作室

建筑师:吴龙鑫  庄旭冠

项目地点:成都邛崃

项目范围:24mx34m

建筑面积:754.75㎡

设计时间:2019.07-2019.08

建造状况:准备建造

项目背景:邛崃文脉巷片区城市更新建筑设计竞赛优胜奖(第7名,585个国内外团队参与)

联络邮箱:Wu-LX@qq.com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512.html/feed 1
藤爿山居,乡村建筑的现代性建构 / MV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53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538.html#comments Tue, 04 Jun 2019 02:05:55 +0000 调整大小 01.jpg

相地

项目基地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被誉为福州市的后花园,从市区开车穿过国家森林公园山腰,40分钟便可抵达基地。美丽乡村前洋村,目前以龙晶葡萄园为核心的新型农业旅游观光一体化的休闲村庄。但是村里农产业单一,农田耕地利用不充分。

调整大小 1559613995445992.jpg

调整大小 03.jpg

本次设计范围为两行山丘间的10栋宅子改造,以及山丘间的带状谷地。基地现状的建筑背山面山,近可细观一洼谷地,远可环望连绵不断的平远山。顺着宅前小道可踱步于可河,穿梭龙晶葡萄园和田野,不失为当代的世外桃源。

调整大小 04.jpg

现场踏勘发现,山涧洼地已是荒芜的状态,房屋屋主已全家迁入福州市区生活,房子历史最长不过50年,砖墙瓦顶,是前洋村的建筑基调。灰瓦屋顶,砖柱砖墙和木梁木楼板组合结构,砖有红砖灰砖,结构由于当时建造的粗糙,再加上这几年的荒废,已无法直接利用。还有部分砖混结构平屋顶,灰色涂料粉刷,这类建筑是原建筑风貌的破坏者。

调整大小 05.jpg

三问

中国的农村千千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特色也有短板。抓住村庄的命脉,找对村民生产生活的路子,是乡村建设的基础;抓住村庄的生活文化特征,这样建造的村庄,村民才会有归属感。

前洋村的空置的宅子因什么能复活?

以大中年妇女为主的主流力量该如何带动村庄的面貌?

建构什么样的村宅?

调整大小 06.jpg

农家基调

前洋村目前,龙晶葡萄园是顶梁柱农产业。据若干村民口述,当前每年七八月葡萄采摘的季节人流较大,其他月份极为萧条,龙晶葡萄园的种植管理也仅仅消耗村庄一小部分劳动力而已。农产业发展应承前洋村美丽乡村的定位,丰富农产业种类,再规划花田、蔬果园,补前洋村春夏秋冬四时农产品,解除现在单一葡萄园农产品发展的困境。调动前洋村巾帼妇女为主的主要生产力,产业先行,以农产业为基础,农业发展好了,村民的经济基础才会稳固,产业丰富起来,则能更好的应对市场起伏的冲击。

调整大小 07.jpg

农产业延伸

在农产业为基础发展特色生态景观,发展休闲农家体验,发展民宿等业态,打造造美丽乡村特色。民宿策划经营,考虑由产业带来的休闲体验需求,例如自助厨房、田园采摘、露天烧烤等,同时挖掘在地文化特色,如养蜂、酿酒等,与农产业葡萄园、花田、蔬果园融为一体,打造出属于前洋村自己的品牌。

一种属于前洋村的现代性建构

前洋村的建筑该是什么样的,是本设计探讨的核心。村子四面平远山丘连绵不绝,龙晶葡萄园焕发着村庄的生命力。建筑设计以平远山形态为意向,以葡萄藤为建构原型。夯土墙、砖墙、木构、瓦顶,是延续前洋村的命脉。龙晶葡萄园的葡萄藤在前洋村已然深深烙印在村民的心里,将葡萄藤作为建构原型融入生活空间里,无疑是接地气,有归属感的建造。并且,村里水泥工木匠完全可以完成这样的建造。

调整大小 08.jpg

改造范围内的10栋老宅子,建筑落架后的红砖、青砖、青瓦,重新利用,留存印记。回收的青砖、红砖强度不太好,结合“葡萄藤”木构架,设计一体的建构单元, “藤爿”;空间单元将由此建构单元衍生,屋顶用回收的青瓦,在藤爿构架上铺成的瓦片屋顶,延绵伸展,如同环绕前洋村的平远山丘。

调整大小 09.jpg

调整大小 10.jpg

调整大小 11.jpg

▲ 一种属于前洋村生产生活的建构情境

改造后的村宅,以前洋村村民生活功能为基础,村民经营葡萄园、花田、蔬果园,凭借前洋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营销,打造农产业链。同时可辐射市区市民休闲体验,衍生农家乐、民宿等产业。融于生产生活的农村建筑, “藤爿”核心建构,延续昔日的夯土墙,再利用的老砖,营造出一种属于前洋村的现代性建构。

调整大小 12.jpg

▲ 庭院

调整大小 13.jpg

▲ 餐厅

调整大小 14.jpg

▲ 卧室

设计图纸:

调整大小 15.jpg

▲ 一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16.jpg

▲ 二层平面图&局部三层平面

调整大小 17.jpg

▲ 立面&剖面

调整大小 18.jpg

▲ “藤爿”建造详图

项目信息:

设计团队:MV建筑工作室

建筑师:吴龙鑫  庄旭冠

项目地点: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

项目范围:328-340号宅子,带状农田

建筑面积:2950平方米

项目背景:2018海峡两岸“创意点亮乡村”入围奖

联系邮箱: wu-lx@qq.com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538.html/fee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