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PARBOLE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Sun, 24 Nov 2024 08:31:4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一抹明亮婀娜的绿:罗德岛大学HYPARBOLE双曲面装置亭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74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743.html#comments Mon, 30 Oct 2017 13:07:53 +0000 MARC FORNES / THEVERYMANY在罗德岛大学艺术中心的入口处设计了一座名为“袅娜碧莲(HYPARBOLE)”的艺术装置。该装置是进入艺术大楼的入口过廊。暖绿色的亭子吸引着来来往往的学生、教职工和外来访客进入这里一探究竟。设计过程中历经了无数次的实验和原型设计,最终形成了当前所看到的最终形态。该雕塑成为了艺术中心的一个标志,也可以用于强化场所、感知和创新。

该设计由MARC FORNES / THEVERYMANY设计完成,使用了大量的褶皱性元素,由582个1/8英寸的装置体条纹、1/4英寸的锚状物条纹和1/2英寸的锚板组成的

装置距地面标高22英尺,从远处便清晰可见,并根据形态走向自然而然形成三个混凝土基座。为了减少建造成本,MARC FORNES / THEVERYMANY设计了几何状的非线性表面。该设计也是对二十世纪著名建筑师卡拉特拉瓦作品的致敬和回应。“但是我们的设计中没有使用卡拉特拉瓦习惯采用的钢筋混凝土,而是在设计过程中使用铝材可各种丰富的材料塑造这个标志性的装置,”事务所解释道。“经过一轮轮的深化,我们强化了这样的想法:这种建造方式的设计既不会影响结构,也不影响形态。”

装置亭采用了复杂的几何外形——以它分配重力的能力出名。其双曲抛物面的造型是由三维双曲面生成的。“HYPARBOLE”也是由许多独立的铝制构件拼装在一起组成的,设计团队将其描述成“为了获得更经济的制造工艺而在平板材料上进行的嵌套式高效拼装,”这一拼装过程由MARC FORNES / THEVERYMANY设计开发并称之为结构褶皱。

HYPARBOLE用于强化场所、感知和创新

HYPARBOLE是一个罗德岛大学艺术中心入口处的永久性装置

装置亭迎接游客们走进美术中心的创意空间

装置亭受到二十世纪建筑大师卡拉特拉瓦作品的影响

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双曲面几何式混凝土构件

设计师探索出最高效的装置构建方式,最大化减少材料和整体费用

本次设计的三大元素是结构、形式和高效性

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各个阶段进行探索性实验

装置亭位于罗德岛大学的校园内,距离美术中心很近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743.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