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落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大周画室及其周边区域改造 / SpActrum 谱观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4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42.html#comments Mon, 12 Aug 2024 01:46:11 +0000

绍兴的柴场弄大周画室及其周边区域改造项目是绍兴柴场弄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场地汇聚着毫无“规划”痕迹的自发建造的建筑集群,他们经历了岁月变迁,经历破败、碎裂,这些遗存和散落在周边地面的碎砖一起,构成 SpActrum 谱观实践的场地。

建筑师体察和学习了场地变迁发生的方式,以这些习来的方式和对于未来使用的想象力将这个原本属于私属空间的片区重新组织成为公共空间。在这时,建筑与景观、室内与室外的关系被不断打破重组,探索着场地跨越单体的时空连续性,以及所有建筑最终摆脱建筑的定义,而成为事件之场地。

这个片区内包含原私人院落住宅、老公寓、原工业建筑等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结构特点带来的不同视觉风格的建筑遗存,因而对其改造就成为了上述理念的缩影。原大周画室厂房建筑保留了西侧围墙,梳理内院后向内以钢铁、玻璃组合的当代立面向庭院延展。屋顶保留了原建筑构架的基本形式,将檩条延展为屋顶可坐的踏步,在室内,踏步间天光直露下来,保持着原建筑的触感。另一座平淡的小房子则被揭掉屋顶,成为了秘密花园。

随着内部空间的交融,单体建筑意识的消亡,在更大的层面上,这个片区和场地周边更广阔的时空融为一体,并通过屋顶南侧的空中天廊连接到场地,另一侧的星屿。这个片区或是内外翻转、或将不同时期,不同样貌的建筑纳入同一片屋顶,或是将屋顶化身为城市广场,或是将曾经的室内转换为室外的庭院。它们袒露着所属时代的建造工艺,在一个个体间界限融合,所有建筑作为一种可栖局的场地,建筑师以最小的改动将各个时代建筑混合成为可以随时翻阅的时间切片。大周画室片区着意的超越单体的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具象的落入人们的感官。


项目图纸

△基地示意图

△原场地平面图

△总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透视

△细部结构大样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轴侧分析图

△轴侧分析图

△轴侧分析图

△轴侧分析图

△爆炸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SpActrum 谱观

面积: 4586 m²

项目年份: 2022

摄影师:苏圣亮, 朱迪

厂家:  西顿照明

主创设计师: 潘岩

设计团队: 潘岩,李真,唐一萌,李影,陈浩,孟祥龙,ShAil Paragkum Patel,Gregorio Soravito,万金宇

施工方: 杭州萧山广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上海普厚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 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 法国昂特灯光设计

幕墙设计: 公和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委托方: 绍兴名城办 ,开元文旅

地点: 绍兴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42.html/feed 0
美术馆语境下的温情工厂/ 田字格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4.html#comments Thu, 25 Jul 2024 08:36:02 +0000

恒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研发高科技环保型转移新材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基地西侧、南侧为风景优美的枫泾塘河景与市政休闲景观步道,东侧、北侧为景色宜人的15米宽城市景观绿化带。

项目鸟瞰©吕晓斌-tuya-tuya-tuya.jpg

风居住的街道,唤回当代工厂中的温情

本工厂在设计之初,就打破了现代工厂只是强调集约、高效的设计思路。工厂规划围绕中心街道展开空间序列,以中心街道为轴线,串联起厂区主入口、入口广场、办公研发区、休闲运动区、生产区、以及厂外沿河休闲漫步道。

设计将沿河区域点状布置建筑,自然生成生活院落空间,并面朝南侧河道敞开,中心街道与自然院落的有机融合,将风、阳光、雨露渗透到整个厂区,不仅改善了厂区的采光通风,也成为了工人有归属感的空间载体。街道与院落不仅发挥了美化环境作用,还发挥了社会和社区作用,为工厂提供了一处环境友好的员工社交的场所。

美术馆语境下的温情工厂

不同于传统工厂的建造思路,我们借鉴了美术馆中大气完整的空间尺度,雕塑感的体块,虚实对比的空间张力等设计手法,形成美术馆意境的空间效果。

现代感的米白色主色调立面,搭配花园式工厂的空间氛围,完美契合了公司高科技、环保型新材料的文化内核。立面设计以横向舒展的主线条,搭配疏密有致的竖向次线条,形成一种大气、纯粹、干净的工业美学。

工业与艺术的碰撞

厂房的金属设备管道与艺术气质的建筑立面融合在一起,在绿树掩映下,圆管状的金属管道自由穿梭在米白色厂房之间,高反光的金属质感和米白色涂料质感构成对比,形成工业与艺术的碰撞!

入口雨棚处采用粗犷的大跨度外露混凝土梁,形成有力量的工业秩序感,与办公楼的玻璃以及厂房的白色质感形成强烈冲击,给人一种工业与艺术的碰撞之美。

雕刻细节,呈现艺术质感

在细节的处理上,我们采用了美术馆设计中形体切割、立面倾斜、体块叠合等设计手法,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立体、有层次的光影效果,使得建筑立面细部更具精致感、序列感、雕塑感。

外立面窗户做了外凸混凝土窗套,有效防止流挂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感。窗户竖向金属框只有3公分宽,且凸出横向金属框1公分,使立面精致且有立体感。

作累了,请抬头看下窗外的风景

我们在设计中考虑工人工作的视角,希望工人在工作劳累的时候,可以抬头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研发办公楼的入口大堂设计成通透的玻璃幕墙,可以把庭院的景观引入室内。

周边市政绿化树的高度在8—10米,在三层楼可以很好的看到树梢和蓝天,景观视线最佳,因此在三楼做了一个沿河观景大露台以及休闲平台(待装修)。当走到三层露台和休闲平台,入口雨棚的屋顶花园与周边绿化的树梢以及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给人天人合一的空间感受,可以很好的缓解工作的疲劳感。

工厂旁树林下休息的工人©吕晓斌-tuya-tuya-tuya.jpg


项目图纸

△节点详图

15 节点详图二.jpg

△节点详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浙江恒丰科技新总部工厂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浙江省 嘉兴市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起迄年月):2021.06

建设时间(起迄年月):2024.03

用地面积(平方米):31626㎡

建筑面积(平方米):47538㎡

方案设计单位:杭州田字格建筑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王元胜、周超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郭文君 、梁汉全、黄民涛、黄明、朱峰

施工图合作单位:嘉兴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张兴、李飞、戴君、倪杨佳、虞丽央、方姚明

摄影师:吕晓斌

视频版权:吕晓斌、田字格建筑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4.html/feed 1
Maison Joseph 滨江旗舰店 / 森上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5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58.html#comments Sun, 14 Jul 2024 09:11:05 +0000 展厅 3.0

Maison Joseph杭州最早经营买手店的品牌之一,之前已经合作了写字楼与商场中的两个室内空间设计,在不同场地的商业模式下呈现出多样的展示效果。伴随着对新型商业空间与现代生活的理解和探索,Maison Joseph开启了在杭州的第三个家具展厅。场地空间也由单纯的室内设计变成了一组框架建筑及辅房的改造。通过与业主的沟通其多年的家居买手的经营理念,结合场地特征,设计试图去创造该品牌对于城市生活理解的又一种表达方式。

园区与街巷

场地位于杭州滨江核心城区的一座产业园内。园区规模不大,却拥有静谧的氛围。改造建筑整体以二层为主,没有过多现代化城市的商业气息。建筑组团里有咖啡店、户外集合店、汽车修理厂、花店等综合业态,从尺度到功能业态,更像是一个小型街道的社区配套。

改造的建筑偏安一隅,三面围绕着院落,几株稍大的香樟与银杏贴着建筑生长,将嘈杂的外部环境进行隔绝。设计希望新的家具展厅能够以更为开放的模式呈现在这个小型社区内,我们把园区道路设想为城市街巷尺度的延续,建筑沿主要道路拓展出一片雨廊,既作为街巷空间的链接,又在人行入口处构建了供人休闲停留的檐下空间。一层建筑界面通过落地玻璃朝向街道完全打开,类似透明橱窗的展品陈列场景,吸引客人进入探访与体验。

自由与风格

室内布局对应家具产品的经营需求,将空间划分为自由展区、风格展区与办公室三个部分。首层强调界面的开放与透明性,设计时打破了原建筑隔间式的局促布局,沿入口主流线设置一个通高的空间序列,保持空间的流动性的同时,打造可以根据季度售卖情况,灵活变化的自由展厅空间,地台与高差的设置配合不同材料的运用,定义了展陈空间分区的变化。

二层区域依托天井划分为办公室与风格区,办公室沿南侧布置,保证采光的同时顺应西侧有一条独立的接待流线,衔接了五个不同风格的样板间,满足顾客对于各种家居风格的想象和对照。

院落与社交

“透过建筑中的光,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和自然的美丽。”——斯蒂文·霍尔

建筑界面打开关系的重新设定,落地窗、高窗、天窗以及天井等多重开口都是对于周边院落环境的回应,强调自然阳光的轻松体验,试图将更多的光影与绿意捕捉于空间内部。

场地周边被大范围的院落所包裹,在一层展厅可以看到街巷上往来闲谈的人群,也可以在样板区看到窗外阳光滤过斑驳的树影。二层的天窗引入漫反射的柔和阳光,样板间的窗洞则贴近着茂密的枝叶。顾客在宛若真实的家居场景中,慵懒的闲坐于沙发角落,感受着社区院落带来的惬意与闲适。

场地西南角的院落中有一个一百见方的辅房。主立面朝向院子,生长着植物的天井将室内空间分为两部分,与院内的植物连成一片。它被打造成为区别于主楼功能相对私密的独立展厅——“Social Club”,用于承接各种沙龙和活动的多功能空间,比如新品发布会、分享活动、艺术展览等等。这个构建像是院落中的一个亭子,安静的融于这片环境。而这些院子就在繁杂城市的某个角落,为社区邻里提供温馨的社交场地,丰富城市理想生活的精神追求。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Maison Joseph 滨江旗舰店

项目类型:建筑+室内设计

设计方:森上建筑

公司网站:www.senshangsheji.com

联系邮箱:senshang@qq.com

项目设计:2023.10

完成年份:2024.05

主要设计团队:章钧添 孙鸿斐 顾子昕 王宝山

项目地址:浙江杭州

建筑面积:2000㎡(带庭院)

摄影版权:余烨

客户:Maison Joseph

施工:刘宝山团队

材料:波纹穿孔板,陶砖,铝板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58.html/feed 0
刘海胡同:合院民宿 /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0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00.html#comments Thu, 07 Mar 2024 09:23:18 +0000

胡同肌理
由胡同肌理推测,刘海胡同是南北向三进大院北侧最后一进分割出来的小院,北房南院的格局。在厘清产权和保留范围后,设计重点落在院落景观的空间界定与北房室内外的空间互动,同时将南面存留的线性空间,发展为合院民宿社区的厨房与半户外公共空间。

院落景观
在紧凑的院落内,透过铺地与景观界定空间层次,力求在小环境中创造丰富而整体的空间体验。材质细节由室内延展到院落,整合内外起居和社区空间。设计通过北房三开间的结构空间,界定上铺下居、前厅后室的剖面关系,转化传统柱间的装折体系,成为现代竹钢窗台的墙体深度与多元互动的门扇开关,反映家居身体尺度与院落内外的视线感知。

内外联系
加厚的竹钢立面既作为室内外的区隔,也通过身体感知和视线贯通将室内外联系在一起。在建筑层面,它处于传统民居结构框架中的填充或者门窗的位置,但是通过竹钢窗框仅3cm的厚度表达、木色为主结合白色和深灰烤漆金属的材质感,获得了一种现代的语言。台面以下的搁板满足民宿的日常物品摆放,一侧的玻璃窗将住客的视线引向室外地面的青瓦、水池。最上的玻璃转角无框,为窗前空间纳入一小片天空。从外侧看,竹钢材料的厚度和凹凸为院落带来亲切的尺度感。

3_liuhai-hutong-a-compact-courtyard-guest-house-wang-weijen-architecture_8.jpg

上下区分
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北房室内,新增夹层设置在满足下方卫生间足够的使用高度上,夹层设床垫,用作卧室。竹钢与玻璃组合的矮架代替扶手,保持夹层至院落的视觉联系。夹层通过木楼梯与入口相连。一层为小休息厅,设计将家具整合到房间周边,如衣柜嵌入楼梯下方,鞋架在休息平台下方,桌面、小型储物与立面框架整合。暖灰色的质感水泥漆统合了夹层高度以下的墙面,产生细腻的包裹感。


项目图纸

△区位示意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透视

△剖透视

△轴测图

△爆炸图

△分析图

△室内爆炸图

△材料示意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面积: 118 m²

项目年份: 2021

摄影师:高文仲, WWJ ARCH

厂家:  洪雅竹元科技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 王维仁

设计团队: 王维仁、钱健石、王浩然

立面深化: 洪雅竹元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

完工年份: 2020/01

委托方: 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 同原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地点: 北京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00.html/feed 0
红盒子 / 米思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2/5309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2/53090.html#comments Sun, 17 Dec 2023 04:55:27 +0000

红盒子位于南京红山之麓,同为米思设计的红创PARK园区内。在红山一片绿色茂林的映托下,红盒子强烈的红色雕塑感使之与众不同。红盒子采用红色混凝土浇筑而成。“红色”回应环境,有三重含义。首先,回应年代记忆之“红色”。红创PARK前身为南京战斗机械厂,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新中国成立伊始的蓬勃发展,“红色”记忆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其次,回应红创PARK厂区建筑红砖之“红色”。

红盒子采用通体“红色”的清水混凝土,以木模板浇筑,宽度与红砖尺寸一致,与所在园区以红砖为主要基调的建筑群存异求同。最后,回应红山之“红色”。红山原本不叫红山,1500多年前的六朝时代,它叫“大壮观山”,陈宣帝曾在此检阅玄武湖水上练兵。民国时期的人们注意到山土泛红,发现赤铁矿,于是“大壮观山”逐渐被人们称为“红山”。1948年,“红山”已经成为正式名称,出现在《南京街道详图》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是红色混凝土之所为成为“红色”的主要添加剂。

建筑位于园区入口广场南侧,初见如一块红石,静卧在郁郁葱葱的红山脚下。逐步走进,人们会很快意识到将展开一段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红色”空间体验。建筑入口并不显著,像从卧石底部切开一处小角,入口曲折隐蔽其后,步入如进幽暗的红色洞穴。深处弧墙引向一扇木门,其木质感与表面的竖向波纹肌理为洞穴增添了一丝柔和。幽幽微光从洞穴顶部的圆洞渗进,木门上的圆洞也从内部透出柔光,昭示人们进入其内。从红色的幽暗中将手伸向木门的圆洞,握住竖在柔光里的黑色金属把手,推开木门,柔光倾洒,引人入胜。

红石之内宛如另一方天地。空间流动,其界面也是红色混凝土,地面是红色水磨石地砖,使红石内部的世界如完石雕琢而成,弥漫着红色的光线与空气,随着时间变幻。门厅空间两层通高,向东西两侧的公共空间流动。两个公共空间的玻璃通透,与院落内外一体。西侧空间连着红盒子中最大的院落,院内保留一颗大树,覆盖了大半个院子,寒来暑往,叶落叶生,黄绿交替,与红山上的大树不遑多让。一圈围廊绕着一片镜水面,树与天空、水波交相辉映,将红山绿意映入院中。

东侧空间南北均为院落,内外空间模糊,南侧对着一方松院,四季常青。沿着楼梯拾级而上,连廊似桥将二层的两个使用空间连接在一起,廊桥南北,大玻璃让建筑的界限消失。站在桥上,向北望去,成为园区的风景;向南望去,红山绿意映入眼帘。二层两个空间采用圆点或砖状亚克力半透材料看似随机嵌入红色混凝土墙面,光线顺之导入室内,散落在空气之中。从室内走向大露台,红山扑面而来,建筑成为景框,红山融进红盒子。

夜至,建筑向外隐隐约约透着暖光,仿佛石头内部的世界蕴含的光亮透过几道缝隙,向外挤出;又透过半透明的亚克力,形成繁星点点,融入夜空当中。红盒子做为“南京战斗机械厂”园区更新中的唯一一栋新建建筑,无论是呼应历史地名的“红色”,或是类似于工业建筑坚实内向的体量感,均表达了一种新建建筑对于场地历史和场地精神的传承。

建筑同时呈现出某种“未来感”,形成了由各种细密感受叠积而成的空间氛围。红色弥漫的空间,映入室内的外部环境,天窗的光影和透光的孔洞共同编织了一种特有的体验。这是解读场地之后对其的延续和进化,也是在厚重的历史体验中以身体感受“未来感”的另一种方式。


项目图纸

△模型图

△模型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米思建筑

面积: 700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孙海霆, 吕晓斌

厂家:  Betonbau, EST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VBM architecture

设计团队: 周苏宁、吴子夜、杨科、史倩、唐涛

门窗系统: VBM凡柏建筑系统

建筑施工图设计: 南京兴华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图设计: 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总承包/清水混凝土: 倍砼堡BETONBAU 上海可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团队: 南京恒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 上海源规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委托方: 南京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

Program: Cultural center, Exhibition center

景观设计: 米思建筑

灯光顾问: 麓米照明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地点: 南京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2/53090.html/feed 0
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素朴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2/5304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2/53048.html#comments Sun, 03 Dec 2023 06:20:32 +0000

园•院——海南生态智慧新城数字市政厅项目,基于展览和文创办公的综合开放性功能,从热带地区气候策略出发,引入自然景观台地,以及一系列高低贯通的院落、室外中庭和冷巷体系,与不同建筑功能空间体块相互嵌合设计,借鉴东方园林庭院系统的抽象原形,塑造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立体园林院落式公共共享空间。

本项目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的海南生态智慧新城,腾讯生态村园区内的西南角组团,紧邻园区主入口,采用院落平台式布局,每层均设室外平台,并与西南侧景观平台联通。

结合主门厅及各层小厅走廊设计核心筒,电梯、卫生间及部分设备机房集中布置于此。通过核心筒可进入各层的主要功能空间。且每个功能空间均设有直通室外平台的出入口。

建筑首层主要为展示中心、多功能厅及休闲咖啡茶座,北侧设为参观接待主入口,通过入口庭院进入主门厅,结合西南侧景观台地设计,建筑的首层和二层部分设计为覆土,在保证通风采光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

二~四层主要为办公空间,可通过门厅电梯进入。也可通过东侧主入口大台阶直接上至二层半室外的共享平台,从共享平台进入各办公空间 。

各层均设屋顶平台,上下层平台通过室外楼梯连接,并通往室外景观台地。位于东侧的室外共享大厅设垂直楼梯间,便于快速疏散。

28_rsc-resort-software-community-building-thad-sup-atelier_17.jpg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剖面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温度分析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素朴建筑工作室

面积: 10980 m²

项目年份: 2021

摄影师:陈溯, 褚英男

设计团队: 宋晔皓、陈晓娟、解丹、褚英男、孙菁芬、于昊惟、夏雨妍、黄致昊、李真如

总体设计团队: 李守旭、陈恺、任晓勇、于振江、栾虎子、胡峤、谢雨东、应宇鹏

工程设计: 金龙林、温雅宸、王林健

结构设计: 龚政、孙晓彦、舒涛

电气设计: 杨莉、尹大鹏、李高楼

给排水设计: 林玉权、田英、解英、赵洋

暖通设计: 张玥、孙玉武、王司空

委托方: 海南生态软件园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方: 海南南海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方: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原照明工作室

地点: 海南省澄迈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2/53048.html/feed 0
南北湖湖滨茶室 / 十域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92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922.html#comments Tue, 24 Oct 2023 14:08:03 +0000

项目位于湖边的小山丘前,距离湖边约有百米。两座民国时期的江南天井式小院落在平面上错开,大院子的局部屋顶和墙体已经垮塌。项目预期改造为具有茶饮、咖啡功能的景区驿站。目前,项目尚未确定运营方。

我们希望以传统与当代并置的方式,营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现有的建筑和结构,以轻盈的姿态、冲击最小的方式介入。南北湖景区以宋代山水美学的范本而闻名。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廊”与“桥”往往成为点睛元素。廊与桥不止供人通过,也会引人驻留、休憩。此外,山水长卷的超长长度,也使得欣赏长卷的方式不是一览无余,而是随着卷轴的铺展慢慢品读。我们希望把这种时空推移的体验也带入到本项目中。

我们以一个简约的廊桥联系两个院落:从大院落中屋顶部分坍塌的小体量出发,与小院落的山墙擦肩而过。廊桥对老建筑的全部影响,也仅仅限于山墙上新增的门洞。在廊桥中行走,随着弧线的角度变幻而步移景异,山水长卷般的风景徐徐展开。廊桥同时也成为了茶歇空间。廊桥面向山丘的一侧为三种细柱排成的不规则阵列,镜面、磨砂、透明三种表面形成极为丰富的反射和折射,让滤过的阳光形成迷人的光影效果。细柱间的空隙防止跌落,同时以极佳的自然通风,避免廊内产生高温。

我们将两院子之间被流水冲蚀的地块辟为一个浅水池。水边小径和平台、石板桥、老建筑、新廊桥、竹林汀步以及场地原有的树木,在有限的场地里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空间关系,复活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趣。

两座老院内完全保留古朴的氛围,钢和玻璃的新廊桥在串联起空间和风景的同时,也串联起两个时代。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外部,空间推移中产生的强烈的时代特征的变幻与碰撞,让游客在一个小小的驿站中,也能获得穿行时空的体验。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分析图

△效果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十域建筑

面积: 245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张超

主创设计师: 徐小萌

设计团队: 徐小萌,Hannah Wang

结构设计: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施工图设计: 浙江恒欣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方: 浙江立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委托方: 海盐县南北湖景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地点: 上海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922.html/feed 0
沂蒙·书舍民宿:板栗树林下的自然再造与共生 / 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9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91.html#comments Thu, 17 Aug 2023 13:15:13 +0000 项目位于山东蒙山旅游区百花峪内沿街的一处民居住宅。原有场地由两户单进传统民居院落组成,其中一户便是当地老村长的家。业主希望在原有的住宅建筑边界范围内新建一个民宿,同时为老村长保留独立的居住空间。

△ 项目概览

原始场地内的住宅被硕大的板栗树群包裹着,成为基地内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前院则是老村长搭建的木质树屋,简易却颇有趣味,有很多艺术学生常常会在此进行写生活动。整个设计也正是基于对现状栗树林景象的保留,自发而质朴的生活场景的再现,以及民居空间类型学形制演化三个维度的思考。

△ 原始场地(航拍和树屋)

前院、刺槐与书屋

设计保留了前院的三角地带,作为项目的入口景观空间。同时,所有的板栗树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我们对老村长的树屋进行了修缮与更新,作为场地原始记忆的留存。

△ 鸟瞰

△ 保留的板栗树与紫藤

△ 保留的板栗树与景观平台

△ 树屋的更新

我们对不规则三角形院落标高进行了整体抬升,使得入口建筑顶部的屋顶露台与树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在场地内形成了三个相互独立的台地区域,增添了景观与户外活动场景的丰富性。

△ 前院台地空间

入口的长条形体量延续了原始场地的建筑边界,隔离开了前院与后部的客房空间。它承载了整个民宿的接待、休憩与早餐厅的功能,同时也作为一个独立运营的书屋。我们希望它以一个更开放的姿态存在,依然为艺术写生的学生和路过的游客提供一个驻留的场所。

△ 书屋夜景

△ 书屋夜景

书屋的立面采用了在地的自然废弃材料-刺槐枝干。4年前我们偶遇了当地村民在路边堆放修剪下来的刺槐树多余树杈,这可以算是在最初调研过程中的一次意外发现。设计希望书屋的立面可以随时间和光线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同时在场地中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与周边的树木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 书屋立面与入口

△ 书屋立面与休憩平台

△ 书屋内部

树影与内院

内部院落保留了传统民居的围合形制。后部客房空间为两层的建筑体量,底层和书屋环绕出了一个带浅水池的下沉式内院。同时,一层客房靠近水池的部分通过角窗与下沉庭院形成互动关系。

△ 下沉庭院

△ 底部角窗与庭院

△ 下沉庭院细部

客房区域的二层外部露台与书屋的顶部形成了连续环绕的露台空间,整个屋顶界面都被外部的板栗树包裹着。

△ 书屋屋顶露台与板栗树

△ 客房外露台空间

院落后部保留了场地内部的原始高差和板栗树,建筑倾斜的顶部天窗和树影之间形成了有趣而不断变化的光影场景。

△ 客房与板栗树

△ 屋顶天窗

整个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是相对内向的,客房通过角窗在可观察到景观的位置向自然环境打开, 与山野和庭院对话。

△ 室内角窗

△ 室内角窗

艺术与居所

从项目所在地的艺术写生文化背景和未来运营策略角度出发,我们置入了十一个艺术主题作为室内空间氛围营造的切入点。在色彩搭配与艺术装置的选用上使得室内与室外空间,以及建筑形制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趣味性和主题性。

△ 室内空间与艺术主题

△ 室内空间与艺术主题

△ 室内空间与艺术主题

△ 室内空间与艺术主题


项目图纸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节点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山东沂蒙书舍民宿

项目类型:建筑,景观,室内

项目地点:山东,蒙山百花峪

设计单位: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苏鹏,刘漠烟

设计团队:琚安琪,应世蛟,姚静洁,莫仙,李园园,李佳辰

业主:山东沂蒙慢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 2019 年4 月-  2023 年 2月

建成时间:2023年4 月

占地面积:1422㎡

建筑面积:751㎡

结构顾问:马海清

施工: 杭州归乡宅院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刺槐,钢板,木

摄影:陈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91.html/feed 0
乐知学校:师如月光 / 大料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4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43.html#comments Thu, 03 Aug 2023 13:33:25 +0000

这是一次关于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的自问自答。

▲ 项目视频 ©朱雨蒙

我的小学在北京的胡同里,是一片由平房围合而成的院落空间。每个教室就 对着院子,大一点的院子有五六个班,小一点的只有两三个班,一下课大家都跑 到自己院子里玩,熟悉而有安全感。院子里有着很高大的树木,夏天,房子和院 子都掩映在荫凉下,而到了冬天,叶子落光,阳光又穿透枝干洒进房间。记忆里 鸟啊虫啊是每天都来的,偶尔还会有小刺猬来到这里,观察和体验是课余生活的 主旋律。院子跟教室感觉是连在一起的,共同组成了我们学习玩耍的地方。这样 美好的童年体验是我对学校最初步的认识。 

教育这回事则要从上一个虎年说起,我有了孩子,随着生存问题渐渐归于日 常,他变成人类的速度超过了我对他了解的速度,迫使我不得做出种种选择,那 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对另外一个生命的人生似乎有所责任,对于他如何成长和 长成什么样子的干预程度是我需要一直思考的课题。在书架上网络中铺天盖地的 教育真经里,在名人泰斗们的教育经验中,“兴趣”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 发现并培养兴趣的契机显得尤为重要。 

机缘下,我们接手了北大附中本校改造和某分校以及一土学校初中部两个项 目的设计。 

北大附中作为北京“卷中卷”的海淀六小强之一,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走班 制的探索,这种以“平台”为教育本质的模式,最打动我的是这里师生的生命状 态,学生们在这里往往比同龄人提前几年认识了自己和世界真实的样子,而这里的老师,我相熟的从校长到老师都充满理想和热情。

▲ 北大附中本校区综合楼、学生食堂、室外校史馆、教师咖啡馆、健身房 ©大料建筑

▲ 北大附中某校区设计方案 ©大料建筑 

而通过一土学校初中部的设计,也让我认识了另一种类型的私立学校教育模 式和可能性,每一位学生身体和人格上的健康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培养。

▲ 一土学校初中部 ©大料建筑 

也源于这些不同类型学校的认识和设计,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广阔的理解,慢 慢建立了我的教育观“先吸引,再引导,助坚持,共成长”。 

回答的开端 

在对教育这件事有了更整体的认知以后,我们又迎来了一次学校设计的挑战。 这次是为乐知现代教育产业园的设计一所小学,场地位于广西南宁近郊的一片新 开发区域,小学计划在 2021 年 9 月正式开学。 

结合以往的感受和经验,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与通常“老师对学生传教解 惑的学习方法”相比较,“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模仿”似乎是更加有效和自 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为此,我们希望能够为孩子们提供 更多的交流机会,这种交流不仅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 甚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交流。 

于是,为了快乐生动的上学体验也能够延续到现在的孩子们的童年里,这所 学校在设计层面除了满足相应的教学功能外,我们便要营造更有吸引力和探索欲 的空间。勾画或动或静、或相聚或独处的场景,为孩子们兴趣的发现与发展创造 条件,也为塑造他们强健的体魄和完满的人格提供场所,这也变成了我们建筑设 计的核心任务。

▲ 项目一瞥 ©朱雨蒙

▲ 校园一角 ©朱雨蒙

站在巨人肩膀 

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和以往一样先去探究“巨人”的样子,企图能够 跨过校园建筑发展的时间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摸索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学校的模 样。 

时间倒回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地区坐落在城市或乡间的修道院是当时最先进 的学术科研机构,它鼓励对于知识的探索和传承,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公 共职能。作为与校园最为相似的建筑环境,修道院利用回廊给教学和空间都赋予 了更多积极意义,为特定生活群体构建了一个自给自足式的乌托邦,这正与现代 教育体系所追寻的理想的教育意义相吻合。 

而差不多同时期甚至更早的中国传统书院,除了同样在意教学功能外,因为 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浸润,还蕴含着对于自然的崇尚与追求。书院在规整严 谨的空间轴线秩序下,通过建筑围合出层级丰富、互相渗透的院落空间,将庭院 作为教育发生的第二场所,注重自然环境对学生的熏染和刺激,重构建筑与自然、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空间形态去承载丰富的精神内涵。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修道院

▲ 中国岳麓书院

时间线上离我们更近一些的东海大学,它的校园规划将中西方两种学校空间 形制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校舍作为典型的合院回廊式学院建筑,沿景观轴线丰富 院落组合。并通过院墙结合草坡、树木等自然环境灵活地组织公共活动空间,连 续开放的界面更加注重庭院的流动性,形成了现代化的中国校园建筑,创造了清 幽雅静的环境氛围。

▲ 东海大学

在充分汲取经验之后,我们意识到这个设计或许不该只是一所学校,它也可 以是一个到处都充盈着教育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学习与教育在这样的空间中能够 如天上月光般,不动声色,不遗余力,不知不觉,不可或缺。 

掩映于树影下:学校 

首先,学校整体采用书院式布局,错落有致三进院落相互交错,围合式布局 为院落空间带来更多的静谧与安全。与此同时,根据南宁当地夏季以东南季风为 主、冬季以东北季风为主的季风特点,增加东南和西北开口,保证夏季的空气流 通,并封闭院落空间东北角,在冬天减少冷空气进入庭院。

▲ 平面气候分析 ©大料建筑 

在平面功能的划分上,我们把普通教室、功能教室、办公室等主要功能分散 交织布置,建筑围合出院落,三个院落组团相交汇的地方我们设置为图书馆,使 其形成开放的中心,方便师生经常来到这里读书学习。

▲ 项目鸟瞰 ©朱雨蒙

▲ 学校图书馆 ©朱雨蒙 

此外,面对学校要容纳约 1800 人的建设条件,我们仍然降低了建筑层数, 整体建筑以两层为主,减少上下楼时长,为孩子们接触自然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相对低矮的建筑,也能够为内院空间和建筑带来更多的风光雨露,随着院落内树 木逐渐长高,直至超过建筑,使得整座校园掩映林中,树影婆娑,轻松惬意。

▲ 降低建筑层数 ©大料建筑

▲ 植物逐渐生长至超过建筑 ©朱雨蒙 

交织动静氛围:庭院 

我们将所有普通教室都布置在一二层,并在教学楼内设置了数量众多的楼梯, 故意不给建筑设置固定出入口,使走廊与院子直接相连。如此一来,庭院的可达 性就会有显著地提高。即使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学生们也可以轻松到达各个庭 院。庭院尺度不同,氛围也不尽相同,校园中动态与静态可同时存在且互不干扰

▲ 三个不同尺度不同氛围的庭院 ©大料建筑

▲ 教学楼中数量众多的楼梯 ©朱雨蒙

▲ 走廊与院子直接相连 ©朱雨蒙 

面积最大的庭院空间开敞,因此设置了更多运动设施与场地,院子中,孩子 们在单双杠上拉伸嬉戏,在篮球场上酣战,或者只是互相追逐奔跑,这样的场景 也给空间赋予了更加动态的气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因为运动变得愈发密切

▲ 孩子们在单双杠上拉伸嬉戏 ©朱雨蒙

▲ 篮球场上的酣战 ©朱雨蒙

中等尺度的院子是一个能够一起上写生课、共同做户外互动小游戏的庭院, 院中有一条满足穿梭需求的蜿蜒小路。相较于运动庭院的活泼,这个庭院的节奏 更加缓慢轻松,学生与老师、课堂之间的关系不再严肃,学习与教育的氛围由此 愈发松弛健康。

▲ 庭院中的写生课 ©朱雨蒙

▲ 来回穿梭的小路 ©朱雨蒙

▲ 庭院中的写生课 ©朱雨蒙 

第三个庭院因为大量的植物种植显然更生机勃勃,绿色起伏里站着一棵大树, 风吹叶响,孩子们在树下唱歌,和同伴说悄悄话,或者只是趴在草丛里观察小小 昆虫,为自然中发生的每个细微变化而欢庆,静悄悄地与自然发生更多对话。

▲ 大树与庭院 ©朱雨蒙

▲ 在树下唱歌的孩子们 ©朱雨蒙 

模糊空间边界:走廊 

围合院落的每一座单体建筑都像一棵巨树,与庭院里高高低低的植物树木交 相应和。出檐深远的屋顶,给教室带来了更多的荫凉,也撑起了宽大开敞的走廊, 能够在阴雨或暴晒的天气里为孩子们提供活动场地。

▲ 大屋顶概念图 ©朱雨蒙

▲ 出檐深远的屋顶 ©朱雨蒙

▲ 宽大敞廊 ©朱雨蒙 

“回”型走廊将教室、办公室等功能空间环绕其中,空间两侧均开设门洞, 师生可以从不同方向走出房间,沿着教学楼转圈连通的交通流线活动,直到最终 相会。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整合扩大了传统交通空间,缓解功能集中所带来的交通 压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制造更多相遇和交流。

▲ 转圈连通的走廊与交通流线 ©大料建筑

▲ 转圈连通的走廊 ©朱雨蒙

▲ 双侧开门的教室 ©朱雨蒙

▲ 相遇和交流 ©朱雨蒙 

走廊亦成为了教学空间的扩展和延伸,廊上摆乒乓球台三两张、座椅七八把, 在此学习、社交或者游戏都变得合理,此时空间的使用边界开始模糊,场地性质 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 走廊中正在打乒乓球的孩子 ©朱雨蒙

▲孩子在走廊中奔跑 ©朱雨蒙 

我们希望能通过空间设计将学习这一行为不局限在教室中,而学校也不仅仅 只是进行上课的地方。学习可以发生在教室中,可以发生在走廊里,甚至延伸到 庭院当中,使孩子们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自发地进行自主学习。

感受阳光和风:教室 

我想,追求自然不该只在意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关注阳光和风。 教室安置于屋顶之下,双向采光,双向阳台,带来了通透的空间感受,也带 来了通透的视线交流。孩子们通过巨大的窗口能够看到老师们在课堂之外的样子, 也可以观察心仪的隔壁班男孩女孩什么时间会从窗前走过。视线的交流在拓展空 间的界限,也在打破各种各样的隔阂和警惕。

▲ 双向采光双向阳台的教室 ©朱雨蒙

▲ 学校礼堂 ©大料建筑

▲ 通透的视线交流 ©朱雨蒙

▲ 上课时窗前经过的隔壁班同学 ©朱雨蒙

▲ 大面积开窗的教师办公室门外 ©朱雨蒙

▲ “便于孩子们观察”的校长办公室 ©朱雨蒙 

坡屋顶之上,悬浮一拱顶。我们在拱顶和坡屋顶之间开窗,形成烟囱效应, 利于热空气排出,在不需要空调支持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风在流动。教室内的拱 顶空间则为教室提供了一个夹层,可以作为图书角使用,也同样拓展了教学和休 息之间的边界。

▲ 教室里的拱顶空间 ©大料建筑

▲有拱顶空间的实验教室 ©朱雨蒙

▲拱顶空间被设计为夹层的舞蹈教室 ©朱雨蒙 

有些建筑靠着震撼打动人,有些建筑靠着温柔触动人。我们希望这座建筑形 成的巨树,成为一片宁静而丰富的独立森林。这里不一定是座学校,它只是一个 公共环境,是平台,公共教育的平台。老师和孩子们共同铸就着教育公共性的同时,也被教育的公共性照亮,认知自我,找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才能。 

一晃眼,我的小孩今年小学毕业了,他在送给几个要好的朋友的毕业书上, 为每人写了一段话,其中有一段我很喜欢。他跟我似乎沿着我们相互形成的教育 观共同成长着,师如月光,黑夜里看清自己。

在漆黑如墨的大道上, 它射出了一缕淡黄色的月光;

在脚铐与锁链生锈的监狱中, 它推到了曾久久屹立的铁门;

在轻烟环绕的神圣殿堂里, 它点燃了上帝的火把;

在浅蓝色的农场外, 它挖出了深长的隧道—— 它生于古老之中;

它视古老之物为敌; 它将古老的一切打败;

它死在古老之中,化为古老之物—— 它是人性,也是艺术。

▲ 学校夜景 ©朱雨蒙

▲ 学校外观 ©朱雨蒙

▲ 项目手工模型(gif) ©大料建筑

▲ 项目手工模型与施工现场 ©大料建筑

▲ 项目施工现场 ©大料建筑


项目图纸

▲ 首层平面图 ©大料建筑

▲ 二层平面图 ©大料建筑

▲ 三层平面图 ©大料建筑

▲ 屋顶平面图 ©大料建筑


▲ 剖面图 ©大料建筑

▲ 剖面图 ©大料建筑

 项目信息 

位置:广西 ,崇左 

时间:2019-2022 

功能:学校 

面积:12000 ㎡ 

业主:崇左市乐知新学道高级中学 建筑+内装+景观的方案及扩初

设计: 大料建筑 (刘阳,胡蓦怀,孙欣晔,段琦,丁月文,方正欣) 

施工图设计:中物联规划设计研究院 

植物设计:简思键 

标识设计:SURE Design 烁设计 摄影:朱雨蒙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43.html/feed 2
丫吉宿集98#院 / 复合建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6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67.html#comments Thu, 13 Jul 2023 14:26:55 +0000

群山之下

从北京中心市区向东北进发来到项目地,万庄子村三面环山、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本项目场地位于村东南角村口,东临桃花海。

项目场地中北房主屋以及有着200多岁的柿子树被加以保留,并在翻建时尝试打造与乡村共生的建筑,将村居生活记忆与情节娓娓道来。

融入村落

将院门改至东侧,引导人由桃园进入院内。入口的坐台开放给民宿客人及村民使用,让建筑融入到村落生活的场景之中。在场地布局上,我们让新、老建筑相互插接贯通,从而带来内部新老空间戏剧化的转变。新建筑屋顶向内院倾斜以呼应老建筑及村落风貌,利用倾斜的屋面高度差设置夹层空间,一方面提供了更多元的睡眠空间,同时也吸纳周围的景色进入庭院内、建筑中。

内外之间

院内设置大小两个孪生院子,两个院子不同的尺度、位置和围合方式形成了不同氛围的生活场景。连接新、老建筑的低矮体量作为露台让人感受更加开阔的山景与村落景象。

传统与现代—向村落学习

设计师在勘察本村风貌时,发现村落生长过程中由于物质相对匮乏激发的建筑智慧 ——利用现成的建材如红砖、瓦片、混凝土空心砌块、预制混凝土条板堆叠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粗旷、自由生长的建筑趣味。于是,建筑师借鉴了混砌的作法——运用改造时回收的红砖、毛石与现代材料进行搭配混砌。

混凝土的浇筑模板运用了农村家用品—藤席作为模版拓印到其表面,从而给混凝土带来一种乡村生活温情。诠释独属于农村质朴与粗旷的质感。


项目图纸

△平面图

02立面图.jpg

△立面图

03剖面图1.jpg

△剖面图

04剖面图2.jpg

△剖面图

△墙身大样图

△爆炸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丫吉宿集98#院

项目类型:建筑/室内/改造 村房民宿改造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市平谷区万庄子村

设计单位:北京复合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 张鹏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张雪莹、张力方

业主:共享际

造价:130万元人民币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起迄年月):2022年3月-5月

建设时间(起迄年月):2022年5月-8月

用地面积(平方米):320

建筑面积(平方米):280

结构:胡晓劼

机电:赵世恩

摄影师:赵阳橦、张鹏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67.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