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特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美国建筑之父”赖特创办的“塔里艾森 ”近期更名,并迁往新的校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7/4956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7/49563.html#comments Wed, 07 Jul 2021 08:57:07 +0000 被称为“美国建筑之父”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于1932年创办的“塔里艾森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Taliesin)如今去掉了校名中“塔里艾森”的前缀,正式更名为“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同时举校迁至坐落于亚利桑那州的两处新址:位于天堂谷的科桑底(Cosanti),以及位于梅尔的阿科桑底(Arcosanti)。

△原校址西塔里艾森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作家和教育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美国中西部的“草原学派”建筑运动的开创者。赖特一生完成了超过500个建筑作品,包括东京的帝国饭店、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等,1991年曾被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为“史上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师”。

 1931年,赖特和他的妻子奥尔基凡娜(Olgivanna)向一群国际知名学者、艺术家和朋友散发了一份招募说明书,宣布他们计划在Spring Green的塔里埃森建立一所学校,让学生“边做边学”。这一计划宣布后不久,美国就遭遇了大萧条。雄心勃勃的建校计划超过了赖特家族吸引资金的能力,但学校还是在1932年作为学徒项目成立了,它也成为了诸多世界一流建筑师的职业起点。

△赖特和妻子奥尔基凡娜

塔里埃森学徒项目运营期间,赖特的学徒们参与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建筑项目,包括庄臣公司总部、流水别墅和在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赖特的不少学徒都在建筑行业创出了一番天地,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包括保罗·索莱里(著名实验性城市建筑阿科桑底设计师)、费·琼斯(荆棘冠教堂、密西西比州克罗斯比植物园中的派科特厅设计师,1990年AIA金质奖章获得者)、约翰·劳特纳(马可·沃尔夫住宅设计师)……

△约翰·劳特纳,Arango House,1973年

△E费·琼斯,荆棘冠教堂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建筑师执照要求,学徒项目演变为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并于1986年获得完全认证,提供硕士学位项目。学校知名的硕士学位项目继承了赖特“有机建筑”的理念,通过沉浸式的“边做边学”的教学方式,传递「借由建筑设计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类居所间的和谐」的建筑哲学。

过去十年间,学校曾经历两次更名。一次是在2017年,当时学校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基金会合法分离,更名为塔里埃森 。第二次风波开始于去年,因无法与赖特基金会达成一致,无法在资金链短缺的情况下维持学校的非盈利运行,学校曾宣布将于去年1月关闭。但董事会成员维克多·西迪与胡冰竭尽全力为学校铺设全新的道路,并确保了学校与其创始人的紧密联系保持完整。在几位杰出毕业生和建筑界的许多其他人士公开抗议之后,学校改变了关闭的决定。

近日,学校宣布更名为“ ”,并将校址迁至历史悠久的科桑蒂和阿科桑蒂校区,两处校区均由科桑底基金会(The Cosanti Foundation)负责管理。学校的新名称“ ”不仅是向其自身深厚的历史积淀致敬,同时亦是变得更为纯粹、更集中于建筑本身的一步探索。

△新校址科桑底 

科桑蒂原来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赖特的学徒保罗·索莱里的画廊和工作室,亦是他生前最后的居住场所,以其梯田景观、实验性的自然混凝土结构以及雕塑风铃为标志。阿科桑蒂则是他的代表性理念「生态建筑学」的全方位体现。这座占地约十万平方米的城镇于1970 年开始建造,以展示如何在改善城市条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球的破坏性影响。这里曾经也是保罗为其学生进行教学的基地。

△新校址阿科桑底

阿科桑蒂基金会前董事会主席说:“阿科桑蒂基金会与 的合作关系,是联结我们共同的历史与合作的未来之间的一条纽带。作为赖特曾经的学徒,保罗·索莱里对实验性建筑有着与赖特相似的热忱。而今天在 ,通过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形式,我们可以将索莱里曾经的雄心变为现实。”

新任校长克里斯·拉什(Chris Lasch)自2017年起就担任原“塔里艾森 ”的院长,他将在下个学年继续带领“ ”前行。拉什表示:“在科桑蒂和阿科桑蒂驻扎后, 将得以秉承发扬动手实践的实验性建筑传统。正如保罗·索莱里和赖特的理念,学校也将继续聚焦于自然世界与人造环境的关系、工艺与制造在建筑中的角色、以及实验性的材料与技术。我们鼓励学生去尊重和欣赏他们周遭的环境景观,在其中工作,并探索发展他们各自的创新概念与项目。”

今夏, 将提供沉浸式暑期学习项目。学生们将迎接挑战,与皮特家庭农场经理费尔顿·伍腾(Felton Wooten)和希望天堂学院(Hope Haven Retreat)的拉马尔·马歇尔(Lamar Marshall)博士共同合作,为住宅教育园区提出总体规划和设计。希望天堂学院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它设想在农场为贫困青年提供一个以农业为中心、动手实践的教育项目。学生们将获得访问北卡罗来纳州调研的机会,并进行场地调研,向一间传承六代人的家庭农场学习经验。协作设计的模式能够使学生们沉浸式地体验当地独特的文化和诉求,而当地150多年代代相传的丰富耕作经验也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建筑设计灵感。该设施的设计将侧重于农业、植物学、经济学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实践学习。健康和保健也将是该计划的重点设计方向,包括音乐和认知疗法。项目将推广全局式的综合学习模式,为弱势青年提供住宿服务和另类教育。

△学生项目

△学生项目

在诸多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 秉承的愿景:发展和营造更可持续、更开放、更美好的学习环境以服务于多元的社群。而在进行了一系列改变之后, 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全新未来。

资讯来源:https://theschoolofarchitecture.edu/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7/49563.html/feed 0
没点怪癖都不好意思当建筑师!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9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98.html#comments Fri, 06 Dec 2019 01:42:46 +0000

“世界顶尖建筑师”,WOW!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头衔。在大家印象中,这群“极客”大都是奋战在科技尖端,为人类未来绞尽脑汁的英雄人物。然而,他们的某些“特点”有朝一日也会让你发出这样的感叹:“哎,这说的不是我吗?”

在如今这个众人怜悯程序员的时代,假发制造商开心地笑了。然而他们有所不知的是,建筑师群体同样是潜力巨大的“蓝筹客户”。提交方案、手绘图纸、计算……哪一项不是要熬到头秃的艰巨任务?

建筑系学生自嘲插画

不过从某一方面来说,建筑师学习周期长、成才率低的现状,出乎意料地从反方向使他们养成了各种各样的独特癖好。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奇怪的生活习惯甚至助其取得了成功。你也想让怪癖成为自己工作的“贤内助”吗?那就赶快看下去!


01
超爱喝酒的阿尔瓦·阿尔托
Alvar Aalto

著名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创作秘籍竟然是喝酒。俗话说得好,喝酒误事,可酒精不但没有让阿尔托头脑眩晕、昏昏沉沉,还反而刺激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正如阿尔托本人所说:“建筑是无法在办公室这样的环境中被创造的。”那好,既然如此就把咱珍藏多年的陈酿搬到办公室,将这个平淡的“白盒子”变成酒吧不就好了。在这里,建筑师像只鱼儿在他的荷塘,并且当真被同事赐名“酒中的鱼”。


阿尔瓦·阿尔托《AALTO Vase》,材质、大小各异,1936年

02
睡一觉真的很难
群星
上回我们说到艺术家是怎么熬夜的?这次来看看以下几位建筑界的明星——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和路易斯·康(Louis Kahn)的失眠日常。


顺时针方向: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路易斯·康(Louis Kahn)

长久以来,这些建筑大师都为难缠的睡眠障碍所困。达·芬奇、富勒与赖特都无法做到“睡一个好觉”,一晚起夜三四次是他们向睡眠致敬的基本仪式。而对于路易斯·康来说,白天的他与教书相伴,直到夜里十点半才能稍微打个盹儿放松精神。

乔治·德·基里科《Ariadne》,布面油画、石墨,135.3×180.3cm,1913年

乔治·德·基里科《The Soothsayer's Recompense》,布面油画,135.6×180cm,1950年
注意,这里的“打盹儿”可并非比喻,是真实的短暂休憩。当睡神离去,路易斯·康便可无视自然界的昼夜划分,立刻在办公室开始自己全新的“一天”。看呐,画家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的这两幅画像不像他们在建筑模型前无法入眠的样子?

03
自恋女王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一般来说,自恋的人通常并不会承认自己自恋,但他们却怎样也无法阻挡坊间的传闻。在这一点上,诸多故事都证明了扎哈·哈迪德是一位“自恋女王”。与许多爱美的小女孩一样,哈迪德幼时也经常在镜子前模仿明星摆pose,谁知长大后当真派上了用场。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哈迪德生前常因拍摄时尚大片而耽误几小时工作。在拍摄现场,“牙疼”、“肚子疼”等小把戏对她来说都是基本操作。只有像轻微转头加莞尔一笑这样的“行家姿势”,才能尽显其时尚功底。下次翻阅芭莎杂志时可要看清楚,别以为只有吉吉和贝拉会照相哦。

超模姐妹吉吉·哈迪德(Gigi Hadid)、贝拉·哈迪德(Bella Hadid)


04
“老当益壮”的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名副其实的多产建筑大师,在其近70年的创作生涯中,作品数量超越一千件,而其中多半如今已竣工且投入使用。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所谓“百因必有果”,赖特能如此多产,其实全靠一项有着“无限灵感来源地”之称的“运动”以支持。它不但为其妻子津津乐道,竟然还让他养成了一个令人望洋兴叹的习惯,那便是在与客户对谈前几小时才开始画图。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作品

这项“运动”就是性生活。赖特的妻子说:“即便在85岁时,他依旧能保持每日两至三次的运动频率,真令人伤脑筋。我甚至曾去医院寻求帮助,想用硝酸钾治疗他的‘疾病’,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作品


05
静躺在黑暗中沉思 
贝聿铭


建筑大师贝聿铭

黑暗的空间总让人感到害怕与不安,但对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来说,它是通往创意的桥梁。

深谙建筑要领的贝聿铭后期甚至不必借用图纸绘画,每当夜幕降临,熄灯后的空间尽是他的3D画布。如今他留于世上的诸多杰作之所以透露着梦幻般的外表,很大程度与其创作习惯紧密相关。

Inside the glass tower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Museum. JOHN MACDOUGALL / AFP/GETTY IMAGES

苏州博物馆

有时,灵感也是非常调皮的,它专挑白天设计师不经意的空档忽然造访。而这时的贝聿铭便会立刻停下手中的事,尽快将其留在纸上,静待至夜晚再于黑暗中思考。


06
一顿饭必须一个颜色的路易斯·巴拉根 
Luis Barragán


路易斯·巴拉根(Luis Barragén)

与很多喜欢按照APP颜色分类建组的人一样,墨西哥设计师路易斯·巴拉根同样有着类似癖好——设计单一颜色的建筑。这些由芭比粉、柠檬黄等颜色粉刷的墙壁不仅成为他在建筑界的个人特色,就连无数时装设计师也经常受到启发。

路易斯·巴拉根《Fuente de los Amantes》


路易斯·巴拉根《Casa Gilardi》

可令人不解的是,这样的“单色分类”强迫症竟然会延伸至饭桌。据“目击者”称,巴拉根进餐时一顿饭必须是一个色系。最为经典的案例是他有一次竟然点了整整一桌的粉色食物,甚至连酒都是淡粉色的雪利酒。不知当时的巴拉根内心是否会有这样的OS:“这就是老夫的少女心哦。”


07
 兜风狂人里卡多·斯科菲迪奥 
Ricardo Scofidio

今天身在北京的你,摇到号了吗?摇到号后,车买了吗?还没?Opps,看看人家里卡多·斯科菲迪奥每天都在焦虑些什么:这么多车,今天该开哪一辆兜风呢?


Diller Scofidio + Renfro(Ricardo Scofidio,后方直视镜头的那位)

斯科菲迪奥是世界知名建筑工作室Diller Scofidio + Renfro的创始人之一,多年来他与夫人伊丽莎白·迪勒(Elizabeth Diller)及合伙人共同完成了多项令人瞩目的建筑项目。不过,巨大的压力也相伴而生。

斯科菲迪奥的解压方法便是开车兜风。无论是1963年的保时捷还是萨博96,抑或是Alfa Romeo 2000 GTV、捷豹XK150……时髦古董车永远是他的首选座驾。

保时捷历年车型

08
 酷爱登山的建筑团队 
Snøhetta

登山虽然是一件有益身心的户外运动,但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它最多算得上放松心情的消遣。不过请你试想一下,倘若公司每年的团建都是登山,还都是雪山,你还笑得出来吗?

Snøhetta设计团队

国际建筑事务所Snøhetta便是这样一家“奇葩”公司。每年它都会组织员工来一场“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的登山之旅,并为之赋予额外的精神内涵——山里有神仙,我们可以顺便拜拜。

也许拜神真的有用。后来公司日渐壮大,团建形式虽然依旧是登雪山,但内容却变成了讨论公司的业务指标及发展前景。对此,其联合创始人Craig Dykers说道:“过去我们登山只是为了攀登,但现在它有了更多意义。”

09
 会忽然出现的布朗 
Denise Scott Brown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很喜欢忽然出现在朋友身后,将对方吓到惊声尖叫,然后狂笑着跑开。美国建筑师丹尼斯·斯科特·布朗同样是该游戏的“重度上瘾玩家”,人送雅号“惊悚女士”。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左)

其中,布朗尤其喜欢“恐吓”正在参观自己作品的游客。比如她经常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Perelman Quadrangle周围“神游”,并伺机悄悄接近正在思考的学生。此时的她不声不响,安静地站立着,直到他们感到身后飘散着微妙的气息。这时,学生只见一位面容和蔼的老奶奶安静地微笑着……

文丘里(布朗的爱人)《Vanna Venturi House》,1959-1964年


10
 布朗让员工玩一整天游戏 
Charles and Ray Eames

伊姆斯夫妇(Charles and Ray Eames)

其实,老板在面试时除了希望员工有着过人才能和无限潜力,“合眼缘”也是相当重要的考核标准,他们时常会通过工作范畴外的途径探悉你的性格与为人。而来自美国的建筑师伉俪——伊姆斯夫妇(Charles and Ray Eames)的“秘密武器”,则是二人的得意之作——巨型木琴塔。


伊姆斯夫妇《音乐塔》,木琴,H:5m

每当有新员工加入公司,二人都会要求他们与这个足足五米高的庞然大物共度一天。伊姆斯夫妇相信,即使双方素未谋面,但他们却可以通过悠扬的音乐邂逅彼此的灵魂。
伊姆斯夫妇《Eames Lounge Chair and Ottoman》,混合材料,1956年

其实,无论是建筑师、画家,还是你我,大家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独有的癖好。也许有时你会因此被他人视作“异己”而敬而远之,不过,你大可把它当做自己的超常之处。因为说不定在未来某天,这些怪癖也会成为你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哦。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98.html/feed 4
谁是你的建筑引路人?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50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508.html#comments Wed, 11 Sep 2019 01:25:09 +0000 01

彼得贝伦斯是柯布西耶、密斯和格罗皮乌斯的老师。

在成为建筑师之前,他是一个新艺术运动的画家和图形艺术家,是慕尼黑分离派的领袖。


贝伦斯的画

在三个学生中,格罗皮乌斯是跟着贝伦斯最长时间的人。

不过他一点都没继承老师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因为格罗皮乌斯不太会画图。

甚至比较人气时,格罗皮乌斯应该是4个现代主义大师中排名第5的,毕竟偶尔会有人把阿尔瓦·阿尔托排进来。

不过要是比谁的学生更厉害,那格罗皮乌斯要比他们高出几个层次。格罗皮乌斯天生就适合做建筑师的引路人。

他创办了仅仅存活14年包豪斯就影响了整个世界100多年,就算是一个没有听过柯布西耶、密斯的门外汉,他也有很大可能知道包豪斯这个名字。

如果包豪斯只是个意外。那在美国时,格罗皮乌斯又带出了菲利普约翰逊、贝聿铭这些人,那就不是意外了。

格罗皮乌斯


02

贝聿铭今年去世,他的成就比起同窗菲利普约翰逊要高出许多。但菲利普约翰逊可能才是继承格罗皮乌斯衣钵的人。

因为比起他那位经常在低调中一鸣惊人的同窗,菲利普约翰逊几乎时时都是高调的,他帮助密斯进入美国的主流圈子,宣传路易斯康,吹捧弗兰克盖里。

他亲自摧毁他之前所代表的现代主义,高举后现代大旗。

他拥有美国建筑史上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因为他实在太擅长让其他建筑师变得出名。越来越多的评论家觉得约翰逊并没有特别的建筑作品。

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商人.

菲利普和伴侣惠特曼


03

如果没有丹下健三给日本打好了底子,我们可能很难遇上日本当下这个建筑大师井喷的时代。

丹下健三是柯布西耶学生的学生,但他却和格罗皮乌斯一样不擅长画图,这个料是矶崎新在一次访谈中爆的。

这不影响丹下健三的伟大,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日本,以至于学生矶崎新说他虽然尊敬老师,却无法接受老师一辈子都在为日本政府歌功颂德;他是个有点保守的建筑师,从来没有批评过政府。

虽说“保守”,却帮助日本搞出了新陈代谢运动,一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变革中间的思想宣言.

(最近一直传出要被拆除的中银胶囊塔
虽然是黑川纪章设计的,但和丹下健三主导的新城代谢运动关系巨大 )

他要求学生一定要想出一个“夸张”的方案。于是到今天,黑川纪章的“螺旋城市”,菊竹清训的”海上城市“,以及矶崎新自己的“空中城市”,都过于夸张的记载现代建筑史上。

丹下健三这么做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前卫,而是希望日本的建筑师能够在世界舞台有一席之地,新陈代谢运动更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日本宣言。

这些理论甚至它们的衍生物并没有产生真正实际的社会价值,但它还是为日本建筑师拿到国际上的话语权,很明显对于丹下老师和日本来说,它是成功的。

丹下健三,无疑是日本建筑界最伟大的老师。

丹下健三


04

今年以前,建筑界有两个德高望重的建筑师一直没拿到普利兹克。

一个是矶崎新,一个是埃森曼。现在矶崎新也不能陪埃森曼了(他获奖了)。但普利兹克并不能完全概括建筑师的成就,所以我们没办法否定埃森曼对很多建筑师的影响。

在很久以前,埃森曼的建筑理论就足够前卫,和文丘里一样,他们的建筑甚至不如他们的书出名。埃森曼对形式的解放、不爱透视、蔑视传统的设计手法等等,都对六七十年代功能主义泛滥的国际建筑产生冲击。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

因为他那些繁琐的解构和拓扑理论,对大多数人来说,埃森曼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建筑理论家。

而这些理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埃森曼的一位独特独行的学生,那就是库哈斯.

埃森曼

05

如果看库哈斯的建筑却只评价它们的外观,那可能有些浅显了,甚至还觉得它们很难看。

外观对于库哈斯的建筑一点意义都没有,库哈斯深受荷兰设计的影响,建筑外观甚至是通过逻辑推导出来的。

但是库哈斯的建筑永远都会引起争议。因为这些建筑常常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西雅图图书馆预言了未来图书馆的社交功能而建造,而事实证明,库哈斯是对的。

至于央视大厦,那就没有什么定论了,说他给北京带来和国际建筑接轨的设计氛围也行,说他破坏了北京的天际线也行。

库哈斯

但库哈斯这种强词夺理又让人没办法不服气的能力很好地传给了他的徒弟们。

这些徒弟们,一个比一个更能创造话题性建筑。于是到今天,随处可见的MVRDV、扎哈哈迪德、BIG的粉丝。


06

安藤忠雄没有真正的建筑老师,但又有。他说他去欧洲的旅游时,柯布西耶就是他的精神老师,是他决定成为建筑师的动力;贝聿铭去世的时候,有很多人说他们最初是因为贝聿铭开始学建筑;还有梁思成这样为了喜欢的女孩决定当建筑师。

你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喜欢建筑。

帮你完善建筑思维的人是老师,引领你走进建筑世界的也是老师。

·END·




看过漫威宇宙

看了清宫宇宙

那么你见过建筑师宇宙吗?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508.html/feed 3
明星建筑师数据分析榜单,扎哈稳居第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14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144.html#comments Mon, 05 Aug 2019 03:20:50 +0000

image.png

© Monograph

Monograph 最近公布了关于明星建筑师的排名数据, 展示了那些受欢迎的著名建筑师。该项目由数字产品设计师 Moe Amaya 和 Monograph 公司的数据团队所完成,他们利用星级系统排名算法来确定每位建筑师的受欢迎程度和声望价值。

正如 Monograph 团队所言,“无论你是要引进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还是想培养一名学生,明星建筑师的声望价值在商业和学术界一直都不透明。明星建筑师排名系统是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建筑品牌价值评估的开端。”根据该团队所作的排名,扎哈·哈迪德位居榜首,接下来是诺曼·福斯特、勒·柯布西耶和比雅克·英格斯紧随其后。

image.png

© Monograph

STAR™ 关键参数

  • 月搜索量 - 我们从 Ahefs 和谷歌之外的最活跃的全球谷歌关键字搜索量。

  • 生日 - 为了使年龄的自然限制正常化,我们对搜索量应用了一个对数乘法器。例如,45岁的比雅克•英格尔斯精力充沛,他的数据是他年龄的2.4倍。

  • 普利兹克建筑奖 - 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都加10分

  • 引人注目的项目 - 考虑此变量是基于谷歌搜索的知识图表,该图表的上限为50个项目。

  • 建日筑闻项目数据 - 建日筑闻团队通过提供有关项目位置和类别的数据,慷慨地支持该明星建筑师项目。

  • Instagram - 作为一种视觉训练,我们使用 Instagram 的关注者数量作为视觉搜索量的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缺失的参数包括书籍的影响和项目影响。目前只对单个的”已有名字“的建筑师进行排名,而不是像 SANAA 、MVRDV、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和斯诺赫塔等建筑事务所那样的团队,未来将会将这些公司纳入评比中。

查看原网站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144.html/feed 0
那些建筑大师们的灵魂画作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3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30.html#comments Fri, 12 Jul 2019 02:44:19 +0000



昨晚,小朋友的大师画作刷屏了。


而那些美术老师的抑郁,大概是它们被气出来的。


抽象画派


非人画派


小朋友运用无穷的想象力,画出了世上不存在的事物。


这不就恰巧跟设计师一样吗?


今天带大家领略一下,设计大师与小孩的画作区别究竟在哪。



 

 大师画作 

 即将来袭 



在绘画艺术上,有很多种派别,这15种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即使是大师画作,也逃脱不了这15种画派风格。 



 立体主义派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柯布西耶身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常常会被人忽略他在绘画上的造诣。


柯布西耶深受原始主义的安德烈·博尚、立体主义大咖毕加索和莱热的影响,如柯布的绘画风格就有莱热的画作影子,连柯布的卧室都挂着一幅博尚的“圣母玛利亚”的油画。




 行动画派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少年的安藤忠雄,曾担任过职业拳击手和卡车司机。


安藤由于热爱设计,便参加成人绘画教育班,可以说是零基础的绘画选手。早年的拳击经历,锻炼了他做事“快准狠”的风范,在他的画作表现地很明显。




 新艺术派 


石上纯也

Junya Ishigami


在追求建筑商业风的21世纪,他的绘画显得不入流。


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石上纯也受到很多建筑前辈影响。他整合了前辈们的思想,和自身思考的“自然”理念,创造出了新的建筑语汇。




 极简主义派 


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少就是多」,密斯的设计信条。


密斯讲究结构逻辑的表现形式,在绘画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他的设计哲学。




 形而上主义派 


伦佐·皮埃诺

Renzo Piano


高技派大师皮埃诺的草图风格,简洁明朗。


注重技术的皮埃诺,用精炼的草图线条,表达出了清晰的建筑理念,没有一丝多余的画笔。




 现实主义派 


彭一刚

Yigang Peng


彭一刚对建筑美学方面的研究,对中国有深远影响。


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




 表现主义派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扎哈的建筑超越时代,她的绘画也是。


她最崇尚的画家,是至上主义运动的创始人马列维奇。他强调抽象是一种近乎宗教的精神变化模式。扎哈抽象分离的画作,反映出她激进的思维和反叛的设计哲学。




 抽象派 


弗兰克·盖里

Frank Owen Gehry


建筑解构大师盖里,与艺术家为伍。


盖里的爸爸擅长作画,妈妈热爱艺术,所以盖里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比起其他建筑师,盖里更喜欢混在艺术圈,这与平常的建筑师不相同。


“我自己是透过艺术来学习建筑,也一向喜欢绘画和雕塑。”盖里说。




 印象派 


史蒂芬·霍尔

Steven Holl


霍尔对建筑设计有着独特的敏感,他的水彩也是。


手绘是他的设计重要的一环。在职业初期,霍尔采用铅笔绘制手稿,但通常需要绘制一周,且表现形式有局限性。后来霍尔就改进采用水彩,随时将脑海的灵感描绘下来。




 未来主义派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绘画艺术对赖特的价值,比建筑来的更重。


在赖特六十多年的建筑生涯中,浮世绘是他忠诚的导师。当年设计东京帝国饭店的设计费,有一大半都用于购买日本浮世绘了。赖特珍视的一些浮世绘,一直陪伴到他92岁去世。


“你难以想象,那些浮世绘是我生命中何等重要的部分。假如浮世绘从我求知的历程中消失,我不知道自己会走向哪里。”赖特说。



还有很多精彩的大师画作,但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绘画艺术对于建筑师来说,不仅是灵感聚集地,还是指引建筑前进的风向标。


你最喜欢哪位大师的画作呢?



除特别注明外,图文素材来自网络。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30.html/feed 0
被眷顾还是被诅咒?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师,遭遇谋杀、火灾、诉讼,却初心不改!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65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652.html#comments Mon, 17 Jun 2019 03:27:20 +0000 image.png

史蒂夫希望他对美学的热情,也能感染NeXT的其他几位创始人,他们驱车两小时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乡间,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参观建筑学泰斗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大作——流水别墅。

——《乔布斯传》


有追求的人生,都想活成电影的样子吧。

能把人生活成电影的建筑师,唯有赖特

极端的好与坏,都在他身上演绎过。

image.png

1991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将未入会的赖特,简单粗暴地喻为「史上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师」。

赖特除了顶级荣誉,还有隐晦的秘密。

image.png

△赖特画图 1957年 ©Tony Vaccaro

他是抚养七个子女的父亲、监狱铁窗下熬过寒夜的被告、被民众称为出轨渣男、涉及私奔、火灾、谋杀和破产而频频见报的社会名人……

这,还是你熟悉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吗?

今年是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去世60周年

△庆祝赖特88岁生日

赖特一生,从来不止神坛,还有审判。


官方盖章,

史上最牛的美国大师!


赖特的建筑名气,早已扬名全球。

2000年,在费城举办的AIA年度大会,评选了20世纪10座最受欢迎的美国建筑,赖特就有3座上榜。1959年,AIA认定了「17座最重要的赖特作品」。

△统一教堂 1904年

历时多年,美国政府前后将流水别墅等26座赖特精美建筑,定义为「国家历史名胜」。

△流水别墅 1964年

赖特建筑的神秘氛围,总像是在诉说什么,有一股力量驱使你靠近。

就连好莱坞帅气一哥——布拉德·皮特,都被赖特建筑吸引了。

皮特在06年曾带前妻朱莉,去了赖特的代表作流水别墅庆祝生日。

皮特与朱莉在流水别墅前合影

朱莉摸清皮特的喜好后,在2013年以千万英镑购买了美国心形小岛,作为送给皮特的礼物。

因为岛上唯一的建筑,就是赖特设计的,这可令建筑迷感动死了。

△岛上唯一建筑Casa Massaro 1950年

在影视圈,80多部影视剧都取景过赖特的建筑,最为出名的是玛雅风格的恩尼斯住宅。

△《权力的游戏》剧照

HBO的王牌剧《权力的游戏》,就拍摄过赖特设计的恩尼斯住宅。

△恩尼斯住宅内部 ©Andrew Pielage

恩尼斯住宅的神秘玛雅风格,与龙妈的霸气是相当匹配。

被誉为HBO《权游》接班剧的《西部世界》,同样也在恩尼斯住宅取景过。

△《西部世界》剧照

这时恩尼斯住宅的身份是“阿诺德的房子”。看来HBO是赖特建筑的死忠粉,实锤了。

△恩尼斯住宅内部 ©Andrew Pielage

赖特这座玛雅式建筑,出现过在80多部作品当中,包括《蝗虫》、《双峰》、1982年和2017年的两版《银翼杀手》。

这种风格既有宗教神秘气息,又有看不透的复古内涵,很符合各种剧的场景。

△恩尼斯住宅 ©Andrew Pielage

在上世纪20年代,赖特提出了“美国风(Usonian)”住宅新体系,这个由美国USA和乌托邦Utopia的合成词语,取自小说《欧洪》。

恩尼斯住宅是赖特在玛雅复兴时期的作品,主要由模块化的方形混凝土砖石结构组成,砖石上刻有希腊回纹图案。


极致惨痛,

被神灵「眷顾」的人生?

不合群,是赖特美国式的清高。

在建筑史上,他与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同时列为“现代主义四大师”,而他的建筑似乎是“最不现代”的,并且他也从不承认自己属于“现代主义”。

△赖特 1946年 ©Joe Munroe

赖特对不喜欢的现代建筑师,表现地厌恶万分,尤其是对柯布西耶。当柯布西耶做出一座建筑,赖特就辛辣讽刺到:他要为此写四本书了。

以至于,大师们与赖特开始敌对,而赖特却毫不care别人怎么想。

△赖特 1955年 ©Tony Vaccaro

不禁让人好奇,赖特这种拽拽性格是怎么来的?

△赖特小时候


 偷跑的农夫赖特 

赖特11岁时,繁忙的父母把赖特送去詹姆斯舅舅的农场做个农夫,领悟大自然的奥秘,这是他们暂时能想到的最好教育方法。

而过于辛劳的农活,让小赖特忍不住两次偷偷逃跑,但最后还是回来了。在逃跑时,他总是想起伊诺斯舅舅说的话:“顽强的男子汉坚持到底,软弱的人半途而废。”

在与自然相处的艰难日子里,恰好培养了赖特对大自然的崇尚,为他日后自成一派的「有机建筑」理论埋下了种子。

△青年赖特


 反叛母亲的懂事儿子 

赖特的建筑梦,其实源自赖特的母亲安娜。

对建筑着迷的安娜怀上赖特时,就希望这个孩子能成为建筑师,创造出美丽的建筑。安娜信赖胎教,甚至把以后属于赖特的房间,都挂满了英国大教堂木刻版画。

△成年赖特

深受母亲影响的赖特,后来确实喜欢上了建筑。

但当时家乡的大学并没有建筑系,而且也没有他足够的钱去外地求学,于是工程学就成为了他接近建筑的最好方式。

巧合的是,这个“将就”选择,不但奠定他扎实的建筑基础,还避免了受当时风靡美国的布扎美术(Beaux-Arts)风格影响。

△西塔里埃森 1937年

由于当时赖特父母已离异,母亲要辛苦工作才勉强满足家庭开支和赖特上学,家里还有两个妹妹。

18岁的赖特于心不忍,便不顾母亲和舅舅的反对,直接辍学前往芝加哥替建筑事务所打工。那时距离赖特毕业,仅差两个学期。

赖特在芝加哥两天面试了8家建筑事务所,但都以失败告终。可怜的赖特因为没钱,一整天只能买几根香蕉充饥。

残酷现实没有浇灭赖特的建筑梦,反而激起了赖特更强的好胜心。

△沙利文,第一批设计摩天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


 被大师赶走的违规者 

赖特从斯尔思比建筑事务,跳槽到了建筑大师沙利文的事务所。

事务所有一条明文规定:不准干私活。而赖特却偷着干,因为缺钱。

家中拮据、借沙利文的钱盖橡树园家、为自己的各类癖好花钱,都逼着赖特突破事务所的底线。

直到被沙利文发现,赖特就被扫地出门了。赖特也很倔强不求饶,在沙利文附近和曾经的同事合办了一个建筑事务所。

△橡树园家与工作室 1889年 ©Tim Long

由于赖特既是橡树园家与工作室的建筑师,也是业主,于是他在这个建筑上试验了他对建筑的多种构思,对他日后设计建筑有一定的启蒙性。

△橡树园家与工作室内部 1889年 ©James Caulfield


 「火焱」的命运 

1911年,赖特设计了一座与情妇居住的建筑——塔里埃森。而当地媒体因忌讳赖特的不道德恋爱,讽刺这为“爱的小屋”或“爱的城堡”。

塔里埃森是威尔士先贤的名字,许多威尔士的传说都跟这名字有关。赖特在他的自传中描述:塔里埃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像人类的精神一样古老。

1914年,塔里埃森的仆人巴巴多斯突然失常,用斧子连砍七人,包括赖特恋人和她的两个小孩,还把塔里埃森点着了。

△第三次修建后的塔里埃森 1925年

人们借机散播对赖特的讽刺舆论,而这恶语没击垮赖特,反而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人生信条。

“难道只因为对于工作、生活和爱情中的真、善、美怀有不羁世俗的信仰,就应该遭受打击吗?”赖特说。

不服输的赖特使用更多石料,更多木料,更多汗水重建塔里埃森,使它甚至美过大火前的自己。

△塔里埃森内部

1925年,塔里埃森因电线短路遭受第二次火灾,赖特收集多年的中国和日本藏品被烧毁,包括一本恩师沙利文的自传。

信仰巨人赖特再一次投入塔里埃森的第三次修建,烧红的石块和雕像残片都被赖特混入砌入新墙中。这次的塔里埃森是真正地涅槃重生了。

然而,赖特不仅背负着第二次修建塔里埃森的债务,还受到了各界的恶毒嘲讽,也接不到任何项目,让他们一家不得不隐姓埋名,离开塔里埃森。

△西塔里埃森内部 1937年 ©Andrew Pielage


 建筑圈局外人 

建筑对于建筑师来说,如同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将赖特的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等杰作,认为是人类建筑珍宝,而历经磨难的赖特,似乎早就看穿了名利。赖特爱建筑,却更爱理想。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1939年

△约翰逊制蜡公司总部 ©SC Johnson Co. in Racine, WI.

在赖特数十万字的自传中,他撰写成名作流水别墅的篇幅,只有几行字。而有几座知名度较低的建筑,却各自有七八页的详细描述。赖特重视的不是建筑名气,而是他蕴含在建筑中的思想。

常被人忽略的东京帝国饭店,是赖特在自传中描述篇幅最长的作品。

△东京帝国饭店 1923年

1915年,赖特受委托前往日本设计东京帝国饭店,日本人的礼仪观念和日式建筑,对赖特的建筑观有很大的冲击,他的建筑语汇从此融入了些东方元素。

“与其他民族相比的建筑相比,日本土生土长的建筑似乎与现代建筑具有更紧密的联系。”赖特说。

△赖特设计东京帝国饭店手稿

1923年,赖特设计的东京帝国饭店落成,建筑形式融合了玛雅和日式的风格,考虑到日本常发地震,结构采用新颖的抗震建筑技术。在当年的关东大地震,帝国饭店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更加备受赞誉。

甚至连赖特的前老板沙利文,都对帝国饭店都非常欣赏,在当时的《建筑实录》杂志上写了两篇文章评价它。

帝国饭店向美国民众证明了,赖特建筑实力永远无法被击溃,这也是赖特能重返美国做设计的“最强盾牌”。

△东京帝国饭店



才华斐然,

20世纪的米开朗基罗!

从无名画图员,到与世界建筑大师敌对。

可见赖特的一生奋斗史非常励志,充满着日漫般的热血。2010年,在《时代周刊》评选的在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是十个辍学生中,赖特排名第三。

建筑师沙里宁曾评论赖特:如果今天是如同文艺复兴的时代,那么赖特就是20世纪的米开朗琪罗。

赖特的杰出人生,吸引了作家安·兰德,她以赖特为主角原型,撰写了小说《源泉》,后来还翻拍成了电影。富兰克林·托克则写了八卦爆料版的《流水别墅传》。

歌手组合Simon&&Garfunkel十分仰慕赖特,甚至为他写了一首歌《So Long, Frank Lloyd Wright》,可见赖特在各种文化圈都很受欢迎。

赖特建筑生涯共设计了一千一百座建筑,建成作品有532多座,建筑范围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大城市到农村,都有他的杰作。

虽然有近一半建筑未建成,但赖特本人未必认为这是“遗憾”。追求“丰盛即美”的生活,才是赖特的终极目标。

△赖特 1947年 ©Arnold Newman

美国建筑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曾高度评价赖特的人生成就: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他之后,美国还没有别的建筑师可以与他相比。

路易斯·康、埃罗·沙里宁、凯文·罗歇、贝聿铭、菲利浦·约翰逊都不能与他相比,即使上述这些人加在一起,他们在建筑艺术上所具有的影响,也比不过赖特不寻常的七十二个年头的建筑职业生涯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赖特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老年赖特回顾他的一生时,定当会想起那句,他刻在橡树园家里壁炉上的名言。

△赖特母亲的劳埃德家族信条

「 真理就是生活 」

Truth is life


6月8日

让我们一同怀念

建筑界的独行侠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先生

 赖特事业生平 

1867年6月8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生于威斯康星州的瑞奇兰。

1886年,开始读于威斯康星大学结构工程系。

1887年,独自来到芝加哥,进入斯尔思比事务所。

1888年,进入埃德勒与沙利文事务所。

1893年,赖特独立开办的事务所开业。

1910年,“草原住宅”风格的代表作罗比住宅建成。

1911年,开始建造威斯康星州的塔里埃森。

1915—1922年,数次往返美国与日本之间,设计东京帝国饭店。

1923年9月1日,帝国饭店开业典礼,同日发生关东大地震。

1923年,混凝土砌块住宅“微雕”(梅拉德住宅)建成。

1925年,塔里埃森第二次失火(因电路故障)。

1932年,创办塔里埃森学徒会。

1929年,开始在亚利桑那州建造西塔里埃森,日后将成为学徒会的冬季居所。

1937年,流水别墅建成。

1939年,约翰逊制蜡公司大楼建成。

1941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1949年,被授予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

1959年5月9日,92岁的赖特病逝于在西塔里埃森。

1959年10月,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

1966年,美国邮政发行面值2美分的邮票,图案为赖特头像及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2005年,美国邮政发行面值37美分的邮票,图案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室内中庭。

——摘抄自《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除特别注明外,图文资料来自网络,

本期编辑:MichelangeLo。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652.html/feed 0
他们没有建筑学位,却改写了现代建筑史!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2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29.html#comments Sat, 08 Dec 2018 10:43:32 +0000 这些建筑大师并不是都出生显赫的家庭,他们有的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们有的是执着的信念,他们有的是不断向外界学习的决心!

所以,建筑设计的学习不一定在大学课堂,他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外面的世界无比广阔!

这里列举的九位著名建筑师,

他们中间有人曾是拳击手,

有人曾被哈佛开除,

有人曾是瓦泥匠细木工学徒,

有人蔑视正规教育,

但是没有人拥有建筑学位证书。

没有建筑学位证书并不意味着不能设计令人惊叹的建筑,这九位建筑师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撇开惯例,走上的人迹罕至的建筑成名之路的经历。

1


这位在1991年,由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师"的人,虽然他的母校在他八十多岁的时候授予了他荣誉美术博士学位,但很可笑,他没有建筑学学位。

在仅就读一年的土木工程课程之后,结合了家庭情况以及他对在1956年将其称之为“乌合之众的践踏”的教育系统的失望 ,赖特于1887年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退学。之后他搬到芝加哥,作为建筑师J.L. Silsbee的助理,以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在他的指导之下工作的时候,赖特得到了个机会,并申请了在Adler & Sullivan的工作机会。这开启了他在这家著名公司中为期六年的学徒经历。在这里,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为赖特于1893年建立了自己的事业提供了建筑理论基础。

虽然他漫长的职业生涯充斥着丑闻和悲剧,但赖特对美国建筑的贡献和受主流群体的欢迎仍是空前未有。不过,他始终对正统教育持怀疑态度,这一点在他1955年的观察报告中得到证明:“当然了,教育总是以是什么为根据。教育给你展现有过什么,然后让你对可能的内容进行推演。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不能够,也不会是个预言。”

2


1874年的夏天,沙利文就读于巴黎具有影响力的凡尔赛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这次他还是只读了一年,同时期去佛罗伦萨和罗马进行短途旅行。1875年6月沙利文返回芝加哥,在几家公司担任绘图员之后,于1879年与丹克马尔·阿德勒(Dankmar Adler)合作。在与阿德勒合作的14年间,创作出超过100个建筑,都具有现代奢华的装饰设计感。同时他写了大量的建筑理论和哲学,并赞同莱特对正规形式化教育的蔑视。他在1894指出:“教育在实践中往往意味着压制,这看起来很奇怪:那不是引导思想开阔化,而是把它里面的东西聚集在一起,使它变得黑暗和疲惫。” 

3


这个瑞士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之前一直继承着他父亲瓷釉和雕刻事业,在15岁时入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École des Arts Décoratifs),在他的家乡La Chaux-de-Fonds ,位于瑞士侏罗山。三年过后,他的艺术史老师查尔斯·拉波拉特尼(Charles L’Eplattenier)建议他学习建筑专业,并帮助他开始了当地项目的第一次实践。

在老师的建议下,年轻的柯布西耶在1907至1911年间,走遍欧洲,去到了雅典,威尼斯,维也纳,慕尼黑,同时在几个建筑事务所做学徒:1907年在巴黎,师从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1908年在维也纳,师从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1910-1911年在柏林,师从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柯布西耶于1912年返回家乡,与他的老师一起教学,开启了自己的建筑实践生涯,并于1917年底去到巴黎。

4


密斯在1905年去到柏林,19岁给布鲁诺·保罗(Bruno Paul)做学徒,他是当时最著名的家具设计师。1907年完成了第一个独立项目—里尔(Alois Riehl)住宅,这使得密斯得到在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事务所工作的机会。贝伦斯是Deutscher Werkbund的主要成员,提倡“艺术与技术的联姻”。密斯与贝伦斯四年的合作,给了密斯与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和工匠建立联系的机会。

西格拉姆大厦

1912年离开贝伦斯事务所,密斯成就了自己,成功地接手了柏林上层精英们私人住宅的设计特权。

5


他在1961年的一次演讲中很详细地诉说了他的处境,他说:“我的父亲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虽然我的家境相对贫穷,但是我仍从一间许多富裕孩子就读的预科学校来到了哈佛大学。可我很快就意识到,除非我十分富有,或是有一位关照我的父亲,我不可能加入学术协会社团,因为大多数席位早已被研究生委员预先安排。

那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哈佛里的社会阶级一样根深蒂固,甚至还分不同等级的公民。我对理想世界里哈佛的分崩离析感到恐慌,于是开始故作放纵,旷课,然后被开除。

在大学之外,我努力工作。很快,有报告寄送给哈佛,说我是一个好小子,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真的应该回到大学,所以哈佛让我回来了。然而,我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异端,而且我再没有看到我的老朋友了,这真的很伤人。于是再次的,我旷课,花光了我一年的零花钱,然后再一次被开除。

在我第二次被开除之后,我再次努力工作。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来,我相信大学会再次让我回去,而且我相信我会再次被解雇。每次我回到哈佛,我进入了一个满是折磨人的恐惧世界,那不是一个教育机构,这就是问题所在。”

6

简介:一个有着深刻历史积淀的建筑师,才能深刻地理解本民族的感情,怀着民族感情从事的建筑创作,才是本民族永远的财富。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便是这样一位伟大而杰出的建…

标签:巴拉干称自己为一个景观建筑师.他在圣.马丁St.Martins出版社的《当代建筑师》(Contemporary Architects)上写过:“我坚信,一个建筑师应当像设计他的房子一样经营他的花园:能使用,能传递美感,能提高品位,能包含美妙的艺术和其他精神价值。而任何没有传递平静的建筑都是错的。”

在访问巴黎1925年的国际艺术装饰博览会时,他认识了法国景观设计师和插画师斐迪南·巴克(Ferdinand Bac)的出版作品。六年后,巴拉干在另一次去欧洲的旅途中遇到了巴克和柯布西耶,两位建筑师最终都对他的作品有深刻的影响。

7


他拒绝参加所需的专业考试,因此在实践建筑中被限制,必须与另一位建筑师合作。他在威尼斯的国家高等 (Royal Superior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而后于1932年至1947年继续在威尼斯的Venini Glass Works担任艺术总监。

直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卡帕才被认可为建筑师,他最引人注目的是1964年于意大利维罗纳进行的老城博物馆(Museo di Castelvecchio)改造工程。

8


在跟随他的数学老师和当地木匠学习而激发了对建筑的兴趣之前,这位日本籍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最开始是一名来自日本大阪的专业拳击手。


“这两种元素-数学和木工-在建筑中对话。那是我的出发点”。他在一次2015年的访谈中告诉Surface Magazine。安藤支付不起大学的教育费用,因而着手开始了漫长的自学旅程:读书,上夜校,参观日本和海外的建筑并学习它们。

“我必须自己进行思考和实践。我来自大阪,一个离京都和奈良半小时路程的城市。每周日我会特意出去观察和学习这个地区的老建筑。”他解释道。在做了很多次不正式的学徒之后,安藤在1969年,他二十八岁的时候,终于开了他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9


之后在1967年他回到了瑞士,接受了在Graubünden的古迹保护部门(Department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的工作。又过了十二年之后他才建立起他自己的事务所,但是卒姆托对于他从未得到过建筑学位这一事实而觉得自豪。“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这一点,”他在2011年纽约时报的采访中抱怨道,“密斯凡德罗和勒柯布西耶来自于一种建筑师仍旧知道如何制造东西并将东西做得好的传统。我们应该促使大学去训练木工,细木匠和皮革工人。而现在的建筑师都想成为哲学家和艺术家。我为我所得到的教育而感到幸运,因为尤其是在美国,你已与真正的建造失去联系。”

30万建筑师正在关注: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29.html/feed 6
田园幻境,致敬赖特的山谷住宅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27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274.html#comments Thu, 01 Nov 2018 10:27:55 +0000 1.jpg

2.jpg

建筑师Vallée du Parc 住宅位于魁北克中南部地区,坐落在Mauricie的山谷田园中。作品最初的灵感是希望对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作品重新解读,经过设计,底层平面引入不同的露台,与车道巧妙结合。从远处看,人们被变幻的屋顶倾角所吸引,与周围的山丘相应和。

3.jpg

该项目从一开始就发展乡愁意味。这里是电视连续剧的主要外场取景地,上世纪90年代该剧在国家电视台播出。开阔的景色,起伏的山峦,古老的谷仓,成片的木篱和野花,仿佛是一本历史小说,每一处都在将人带回二十世纪初魁北克省乡村。

4.jpg

在思考这种田园式幻境般的的景观时,赖特的作品成了建筑师们的自然写照。尤其是在他的知名住宅作品中,都建立室内外空间的强烈视觉联系。

5.jpg

该房屋沿水平方向展开,大部分功能都设置在一层,包含6间卧室,2间家庭房,4间浴室和3个车库。

6.jpg

屋顶

屋顶有多个倾斜平面、不规则的倾角和倾线,没有悬挑,这是对该地区山峦起伏典型地貌的几何学诠释。屋顶并没有采用水平的形式,开展建筑与周围景观的对话。随着观察角度与建筑处理方式不断变化

7.jpg

屋顶不是浮于开阔平面上,而是与外墙形成整体,强化了根植于土地上的独特建筑印象。棱面屋顶在内部是可以看到的,并有助于在一个复杂多面屋顶下创造统一生活空间。

8.jpg

露台


除了在项目开发期间对屋顶的多项研究外,建筑师还引入一系列露台,将房屋固定在基底上,每个露台都直接镶嵌在建筑体量之中。这些露台通过对原有空间减量,将自然光和空间特性不同程度上引入房屋。

其中入口处的露台具有战略地位,产生压紧效果。它把风景引入房屋内部,为主人提供一个私密花园。由建筑本身明确的花园从赖特的作品中衍生。

9.jpg

外皮


建筑外墙由深浅不一的深色木板组成,在日夜和四季更替的光线变化中,外墙表现出充满活力和独特的质感。

10.jpg

在建筑开口方面,建筑师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计策略。在露台凹进处设置了幕墙,而其他地方则采用典型开窗。而开窗设在建筑物的边线之外,就像突出的眼睛,想要一览周边景色。室内细节反映了两种开窗策略。

43094-main_721-8_43094_sc_v2com.jpg

通过其原始的几何形态,丰富的纹理,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空间联系,花园山谷住宅在微妙的自然环境中开启了一场建筑对话。

图纸

总平.jpg

总平面图

4.jpg

平面图

8.jpg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Chevalier Morales Architects

地址:10 000, Chemin de la Vallée-du-Parc, Shawinigan, QC G9T 5K5, 加拿大

Collaborators:Géniex, Aubin Pélissier

建筑面积:434.0m2

项目年份:2015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274.html/feed 0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自然是万物之神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8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88.html#comments Thu, 25 Oct 2018 06:28:04 +0000

Architettore chiamerò io colui, il quale saprà con certa, e maravigliosa ragione, e regola, sì con la mente, e con lo animo divisare.

能够以思想和创造确定美好艺术方法,以达到设计的人,我称他为建筑师。

(Leon Battista Alberti, 1404-1472)



1837年8月31日,享誉大西洋两岸的诗人、思想家爱默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讲“美国学者”。在演讲中,他呼吁美国的知识界要“用自己的双腿去走路;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要说出自己的思想”。这次作为“美国知识界的独立宣言”反映了美国精神、文化从欧洲大陆的母体断乳而真正独立的时期。在这之后的半个世纪,美国的文学便迎来了它的爆发期,涌现了许多足以跻身世界文学殿堂的经典:《白鲸》、《红字》、《瓦尔登湖》等都是英语文学中前所未见之作。而这一时期中以爱默生和梭罗等为代表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思潮尤其令人注意,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位使美国建筑在世界上夺得一席之地的建筑大师在1867年出生了,他就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lank Lloyd Wright,1867-1959)。

先验主义者梭罗对自然的探寻,其目的并非为了获取客观的知识,而是在于回归自身的灵性

赖特出生在美国的威斯康辛州,名称来自印第安语,其意义是“草地”,而他的传奇一生也由此揭开序幕。

如赖特所言,由于其母亲安娜从小就有意识地让他接受积木玩具的训练,对他日后的设计原则有很大的影响。而其童年时期在农场的生活经历使他深深的爱上了自然,他后来回忆说,在那里他开始领悟到了一切建筑风格的秘诀,这是与树木产生特征的道理是相同的。

在威斯康辛大学接受三年的建筑制图训练后,赖特进入了沙利文的事务所,并在其手下工作了六年之久。在当时,沙利文是美国最富有原创性的建筑师,和阿德勒合作设计的摩天楼形象成功的反映出了美国年轻、平等的新世界文化所需要的样式。由于曾经受到当时流行的“超验主义”影响,其著名的口号“形式追随功能”很明显是将建筑物视为某种永恒生命力的发散,将建筑外观的形成看为一种自身演化的结果,是建筑本质在外观的自然表述过程。而赖特日后的有机建筑理论,特别是将建筑看成是有机的生命体观念,赖特从沙利文那里拿走了很多东西。

沙利文,保证大厦(Guaranty Building,1895)

由于赖特私自接受沙利文的业务,两者关系的破裂最终使赖特离开并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这之后的1900-1910赖特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期间中西部富有的中产阶级为培养一个有特色的本国设计学派提供了慷慨的赞助,这些建筑被统称为“大草原风格”(Prairie Style)。在这些以住宅为主要类型的建筑中,覆盖了整个房子的屋顶深远挑出低且舒展,成为了最显著的特征,但是除了这些摈弃了折衷主义外表的新风格,内部对空间的重新安排更是影响了欧洲的探索者们。其中1909年建成的罗比住宅(Robie House)简直是赖特第一个黄金时代的绝笔。这栋住宅外部升起的挑台和呈水平状的巨大出檐产生了一种极富戏剧性的效果,虽然它并不适用变化丰富的场地但却与美国中西部广阔的草原风光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是对安全栖息的茅屋或者木屋的一种隐喻。但是在内部,对于空间的分解已经到了极点,每个房屋之间并不做完全的分割,房间的轮廓变得较为暧昧,空间成为了可以相互流动的形态。

罗比住宅(Robie House,1909)

在这里,他的有机建筑理论在早期的到了最彻底的表达:开放性的底层、低坡屋顶、低矮的围护墙体,构成的形体水平延伸仿佛从草原中长出来一样,材料也注重选择自然材料,建筑在环境中的延续性和整体的辩证关系被强调,它们远离风格的纷争,强调自身的自然和真实。

但是在福特成批生产小汽车和经济大衰退的冲击下,赖特放弃了为富翁们建造“玛雅式”住宅的瞬时文化,同时也放弃了草原风格那种附属于大地的语法。因为他觉得“整个国家需要在物质和经济组织上有一个彻底的变化”。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城市理想模型,试图将城市和农村结合起来,使“都市的和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在有什么差别”。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城市,一个没有极限、能够无限延伸的城市,一个由民主主义统领并建造的伟大城市,而这里面隐藏的理念是建筑与自然的联系。除了761处“美国风”住宅分散在1040万平方米的空间里为城市创造了一个极低的人口密度,赖特还创造了一个由建筑组成的社区集合空间。总之广亩城市是现代交通拥挤城市的一个未来模型:一个充分尊重个人特性,保存天性的民主主义城市。

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1932)

可是就当赖特为普通人进行城市设计和提供所谓“美国风”的住房解决方案时,赖特拿到了他最经典最具想象力的住宅方案——落泉庄在溪水上如音乐般的绽放了。当然,大多数人都在为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所赞叹,当然也一定会否认赖特企图在混凝土表面贴上金叶的陈旧做法,虽然那会使建筑更加彻底的被环境所包容。其实落泉庄恰恰不是以这种对待自然宁静的态度而闻名于世,因为在这里悬臂的姿态被夸张到了疯狂的地步——大尺度的悬挑和重力对抗产生的的紧张感又被周围环境所缓解的过程才是它真正感人所在,因为一旦这样,少了任何一个元素都会使建筑黯然失色,这才使它和景观的融合是彻底的。可是这些手法除了使人与溪流更加亲近之外别无其他含义:因为如果得到许可,它可以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溪流之上。

落泉庄(Falling water,1935)

赖特出生在南北战争结束时,在太空时代来临前逝世。在他逝世六个月之后(1959年10月),古根海姆美术馆开放了,这是一项卓绝的科幻小说式的方案,一种半宗教式且满足“崇尚自然”的香客的通天之塔。在这座不朽的项目里,赖特用一个螺旋形坡道构成了主要的展览空间,一层流入另一层,在城市中创造了一种异常平静且安详的没有干扰的氛围。人们需要由电梯快速送至顶层,然后走出电梯沿螺旋形坡道走下,展品挂在沿倾斜坡道的墙上,采光通过各层之间细细的窗来实现。

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1959)

虽然赖特早就预料到了场地将会是曼哈顿的一块城市用地,但是晚年的赖特还是力图使美国城市的广阔空间接近于他熟悉的美国广袤的乡村氛围,也许他试图回到美国文化先辈们的哲学中去,回到梭罗的自然主义中,但是只得到了一个封闭的建筑形象,因为那些试图追求贵族式的再现自然和荒野的神话,在美国新的历史情境中必将破灭。

赖特终其一生,都试图为形式赋予一个生命,就如同生命是有形式的,而其所提倡的有机建筑学也是从自然事物的内部进行思考的。它是对自然的一个深奥的研究,也是对自己深刻感情的显现。他所做的建筑可以使文化贫瘠的美国能够发现自己,因为那种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和那种曾经在美国的开发,尤其是西部的开发中表现出来的勇敢、豪迈、粗犷、野性的拓荒者精神不是有着某种联系吗?而在他之后,一个商业帝国的出现冲毁了这一切,也许只能等到另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再次出现。他们都是文化里孤独的括荒者,我相信历史也会这样一直赞美下去。




建筑1512  ARCHI1512 

全世界建筑师们——联合起来!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88.html/feed 0
如果这辈子不能再当师生了,请你…不要抢走我的项目!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71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718.html#comments Tue, 11 Sep 2018 01:38:25 +0000

看过漫威宇宙

看了清宫宇宙

那么你见过建筑师宇宙吗?


一起来挖掘建筑师们不为人知的过去吧

(旋转手机屏幕)



昨天是教师节

自负、尖酸又巧舌如簧的建筑师们

如果和他们的老师重逢

又会撞出什么火花呢?

看看傲娇的建筑大师们

是如何维系他们的师徒关系的?




贝伦斯与三个学生的日常

演绎:贝伦斯、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



PS:贝伦斯是三位现代主义大师的共同老师




论拜师的正确方式



演绎: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赖特



PS:柯布西耶不太喜欢他的原名





扎婶的现世报



演绎:库哈斯、扎哈、马岩松




PS:扎哈曾打败库哈斯成为广州大剧院的设计师;

马岩松的方案曾打败扎哈和库哈斯最终设计了卢卡斯艺术叙事博物馆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718.html/fee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