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岗岩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大亚湾核能科技馆 / 易加独特视野 + 华艺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3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38.html#comments Mon, 22 Apr 2024 13:28:12 +0000

历史记忆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是中国大型商用核电的发源地。 四十年过去, 六座核电机组陆续拔地而起。 并逐渐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开发,诞生了“华龙一号”这样的国产核电里程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亚湾核电站选址在麻岭角的花岗岩地质基岩之上。开山,挖石,填海,建设厂区。项目坐落的位置就是采石留下的矿坑之一。山体地貌记载了核电基地发展的历史痕迹,我们对其进行修复重塑,建设大亚湾核能科技馆。让地貌的记忆,折射出历史的沧海桑田。 

山体重塑
科技馆位于核电基地中心高点,建筑后退,融入山体,仿佛剧场的看台,可以全景俯瞰核电基地的全部六台机组。建筑体形厚重。 几何形状硬朗刚劲,表达出核安全的持久永恒,也抵御台风的侵袭。建筑外立面采用本地花岗岩色调,加以斧劈竖纹肌理,与裸露的山岩开采遗迹相呼应。

融入自然
入口广场海天一色,仿佛一个考古发掘的现场,以现场开挖的粗粝天然石材为主要景观,一株保留的大榕树位于广场中央, 诉说着四十年的记忆。屋顶结合室外展览路线,步移景异,融入自然,成为公共登山绿道。

精神堡垒
圆柱形的核岛模型,是项目的精神象征, 画龙点睛之笔。

展览空间
展览空间以线性蜿蜒布置。 利用地形设置下沉庭院、观海平台、反应堆、汽轮机模型,主展厅, 科普展厅等。

工业气质
顺应盘龙造型和室内外参观流线, 结构采用龙骨状密肋梁形成连续的楼板, 获得大跨无柱的展览空间,超大尺度清水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展现力量与工业感。 

开放透明
中国将致力于开发利用核能,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大亚湾核能科技馆将成为帮助公众了解核电的发展,成就与安全的平台。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轴测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E+UV, 华艺设计

面积: 11556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张超, 刘政永, 李甫, 范烨

厂家:  旗滨集团, 福建黄金麻

主创设计师: 李甫

方案设计团队: 易加独特视野:李甫、周奕奕、范畴、欧阳杰、马凯、王俊力、张旭斌、STEPHANE ANIL MAMODE、董思谊、张俊超、赖家伟

总负责: 陈日飙、夏熙

工程负责: 周新

建筑: 劳玉明、雷琼燕、郑潇

总图: 常毅敏、寇梦琪

节能: 唐远义

结构: 胡涛、卢文汀、周晓光、彭加木、李佳睿

给排水: 王国明、林锦标、陈玉

暖通: 凌云、齐国辉、梁志伟

电气: 马腾跃、林政杰

景观设计: 深圳华棠景观事务所, 范烨,吴晶彪,杨启民,黄小莲,章瑞婷,孙超,刘晶晶

室内设计: 厚朴设计, 王建勋、郭文涛、李家莹、穆江涛

照明设计: 深圳市大晟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杜健翔、郑超、余霞、邓凯恩、贺小林、袁先平

幕墙设计: 深圳市朋格幕墙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王继业、崔红 、姜孟君、何永生

功能: 博物馆

委托方: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施工方: 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展陈设计: 深圳市杰尔斯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地点: 深圳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38.html/feed 0
南方电网生产科研综合基地 / gmp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29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290.html#comments Mon, 19 Aug 2019 08:07:39 +0000 电力运营商南方电网生产科研综合基地坐落在一片树木繁茂的山丘之间。园区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实现了建筑和自然的交融。建筑群由单体建筑与错落的中庭构成,散布其间的小型绿化广场、光庭和栈桥连接了各个实体空间,园区主楼和会议中心大楼获得了LEED可持续性设计认证。

b1.jpg

主楼和会议中心大楼获得了LEED-NC金级认证,同时整个项目还获得了广州2018年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基地位于黄埔区广州科学城内,八座建筑散布在尖塔山脚下狭长的地块之上,每座建筑均由正方形基本形体发展而来。

c1_Lageplan.jpg

▲ 总平面图

建筑群由一个坚实的基座、通透的连接部分和一座仿佛悬浮其上的体块组成。浅色横向花岗岩立柱刻画了建筑立面的整体形象,形成了建筑群造型语言的主题,因其具有一定的进深还起到了为室内空间遮阳的作用。煤黑色竖向框架与浅色花岗岩产生对比,幕墙框架内还集成安装了遮阳窗帘,构成了一个散热建筑外表皮。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也选择了相似的材料元素,园区、单体建筑不同功能区域均保持了一致的设计风格。

d1.jpg

园区的主入口位于南部的科翔路,一座大型的室外台阶和坡道直通主楼。主楼略微向地块内退进形成一座宽大的前广场。广场上的水池将人们引导至建筑的内庭,其中一半部分位于雨蓬之下,构成一座入口前厅。会议中心位于西侧香山路入口,其内设有600人会议中心以及展览活动空间。其对面的建筑将作为企业档案馆使用。主楼以东的另两栋建筑内设办公室、研发和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它们与斜坡上的食堂建筑一起构成了园区的中心区域,若干下沉的阳光中庭令这里的空间别具吸引力。园区东侧为体育设施以及员工宿舍,也可为访客提供住宿。

项目图纸

7_2571_190408_Grundriss_F1.jpg

▲ 一层平面图

11_2571_190408_Grundriss_F3.jpg

▲ 三层平面图

12_2571_190408_Schnitt_Quer.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事务所:von Gerkan, Marg and Partners Architects (gmp)

地址:广东省,中国

类别:办公设施

主创建筑师:Meinhard von Gerkan and Stephan Schütz, Nicolas Pomränke

建筑面积:35667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Christian Gahl

竞赛阶段项目负责人:Simon Schetter

竞赛阶段设计团队:He Xiao Hua, Xu Ji, Helene Käschel, Qin Wei ,Thilo Zehme, Zhang Xuan

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Jens Förster

实施阶段设计团队:Jan Peter Deml, Gai Xudong, Bernd Gotthard, He Xiao Hua, Helene Käschel, Lian Kian, Andreas Maue, Pan Xin, Katja Pötzsch, Simon Schetter, Kristin Schoyerer, Qin Wei, Xu Ji, Ye Keke, Thilo Zehme

中方合作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

景观设计:Rehwaldt Landscape Architects

结构设计:schlaich bergermann and partners

能源设计:Happold Ingenieurbüro GmbH

照明设计:Schlotfeld Lichtdesign

业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290.html/feed 2
百年教堂的新生 —福州花巷社区中心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9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98.html#comments Tue, 09 Oct 2018 09:21:08 +0000 抑制与新生 

花巷教堂从1938年建成以来,历经了几轮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巨变:一是,其所位于的老城从几十年的低迷演变成了有着飞速发展的新城;二是,从改革开放之前所有宗教活动的绝对禁止到之后聚会合法的重新恢复,教堂信徒人数突增了几十倍。如今的花巷教堂,独自矗立于一片迷宫般的市区高楼之中。由于对额外空间的需求,会众们共同决定了要来新建一个毗邻教堂的社区中心(即“新堂”)。

HUAXIANG_PHOTO_(1).jpg

HUAXIANG_PHOTO_(2).jpg

矛盾与冲突
然而,“新堂”的实施条件非常不易:不仅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与体量控制下实现业主复杂的空间需求,并且要妥善处理场地本身与所在环境间所存在许多的矛盾与冲突。新建的建筑需要通过建筑形态上的创新,使其与周边的高矮不一、有现代的、有传统的、有东方的、有西方的等不同年代风格的建筑群形成融洽的关系。

 和谐与进化

该项目用其设计说服了业主和主管部门:通过自身的过度,来化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失衡。竖向设计时用了不间断的上下起伏来塑造轮廓,并在视觉上碎片化其体量,在比例上使其得以隐藏掉实质上比花巷老堂这座历史建筑大了七倍的“新堂”。碎化后的小体量随着临近历史建筑而逐渐降低高度,从而将“老堂”至高点的十字架钟楼突显出来,也彰显了这片有机生长的城市天际线。

“新堂”的外墙与其高光泽感的幕墙形成了刻意的反差,由红色花岗岩制成,与“老堂”的表皮使用了视觉相似的石材,捣滚成光滑的小石子,再采用网粘石的手法平铺在外墙上,使这种曾用在本地典型乡土建筑上几乎完全被遗忘的老手工艺又复苏了起来。

从宗教意义上看,这片无穷无尽的小石子诠释了物质的二重性,“教堂”一词不仅指单一的建筑本身,而且指所有犹如这些凝结在一起的小石子般的基督徒之间万众汇聚的总和。

HUAXIANG_PHOTO_(9).jpg 

从人性层面上,它赋予了这个社区中心特有的触觉体验,温和亲切的手感,总让途经的大人和孩子在抚摸墙体时脸上扬起微笑。从美学上,它展示了一种被认为是过时的材料、传统技术和手工艺中可以被发现的出人意料的惊艳,并证明了在极端的环境中,有时恰恰最出众的,其实是最谦逊的。

HUAXIANG_PHOTO_(10).jpg 

功能组织上,该建筑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多功能空间来满足业主的需求。同时,作为这个“新堂”的中心组成部分,屋面区域被构想为社区成员在户外举行露天聚会的场所。然而从周边的建筑物来俯视,它已是这个城市第五立面一个特殊的构成部分。

花巷教堂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宣扬自己信仰的同时,与城市分享着喜悦。这些基督徒所兴起的自我意识,也是其新生使命的传达:从一个封闭的小众群体到一个开放的、想向世界敞开心扉、伸出援助之手、并邀请新人加入的社区。

新花巷教堂建成后仅仅几个月,就变成了这座城市里年轻人最喜爱的场所之一,在微博等大众新媒体上成为当地人和游客频频打卡的热门去处。



图纸

项目信息

建筑师:INUCE

地址:福州,中国

设计团队:Joshua Cubero, Yuanquan Gao, Shenming Lü, Sisi Zeng

结构工程师:QingFang DI

建筑面积:75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5

摄影师:Shikai / INUCE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98.html/feed 5
一场由五种感官引导的盛宴——台北老王火锅店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41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415.html#comments Tue, 13 Mar 2018 12:35:13 +0000 老王火锅店位于台北市中心,似乎延续了流动的城市灯光。餐厅的灯光模式就像火炬一样闪耀,创造了一场舞台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一场美食盛宴。

受到马修斯福音中盐和光的象征的启发,设计旨在留住最短暂的元素并使其成为焦点- 滚滚的蒸汽暗示着人们正聚在一起吃火锅。

光线和蒸汽在空气中交汇,模糊、半透明的玻璃隔板加强了这种效果,营造出梦幻的舞台灯光空间。像许多水晶切片一样,它们在分割空间时通过折射闪烁的灯光,在视觉上延伸空间。

单色调为中心舞台创造了轻柔,层次分明的灯光效果。低矮的座位保证了空间的通透性,空间内部还设有铜吊灯(等同于手电筒,导向装置和信标灯)。

装饰着灰色斑点的花岗岩桌面,纵横交错的木地板和棕色的座椅,共同营造出奇妙的光影效果,神圣而庄严。

作为视觉焦点,设计师在餐厅的远侧安装了木纹石墙和浮木装置,在喧闹的餐厅中心注入了宁静的元素。

透过细长的彩带窗口可以看到厨房区域,用餐区的水平隔板可以产生奇妙的镜面反射。两种结构结合在一起,将空间转变成一个不断运动的舞台。

熏制的玛瑙玻璃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了视觉感,而带斑点的石材地板 – 像许多点状图案一样 – 模糊了空间感和深度感。在闪烁的光线与蒸汽的相互作用下,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圣的空间,一场并非由一种而是由五种感官引导的盛宴。

图纸

平面图

项目信息

室内设计师:KYDO

地点:台湾台北信义市松寿路12号

总设计师:Keng-Yu Liao

设计团队:Tori Shih,Otis Wang,Mountain Lu

面积:529.0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7

摄影师:王德凡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415.html/feed 4
阳光下,花岗岩的纹理熠熠生辉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33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335.html#comments Mon, 11 Dec 2017 12:44:59 +0000 B.E建筑事务所为一对夫妇设计了这座位于Armadale的三层住宅。他们舍弃了原来宽敞的住宅,想要住在Armadale郊区的更为紧凑的房子中。这座位于墨尔本的住宅外部和内部都使用了花岗岩,在主卧室的套间,设计师甚至定制了一个灰色的花岗岩浴缸。

业主们希望这所房子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住得下来探望的子女,提供一些定制的房间,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

建筑静立在周围环境中,花岗岩石材上的自然的纹理柔化了方正的体量。第一眼看到这所房子,就会被它坚硬的花岗岩表面所吸引,立面大部分是封闭的,只在一些木条窗的地方设置开口。花岗岩的使用延伸到室内的地板和墙壁,室内和室外空间获得了一致。

建筑师与建造者和石匠紧密合作,建筑细节和工艺水平达到很高的标准,确保花岗岩既能做立面,又能做内部装修的材料。材料和细节上的细微变化,使得同一种材料能够适应不同的功能。

主客厅位于住宅的后方,客厅的一侧有一扇滑动玻璃门,可以进入到一个狭窄的庭院。类似于室内,庭院铺着同样的花岗岩石板。地下室里有一间书房,健身房,酒窖,使用电梯和楼梯将楼上与楼下连接起来。自然光洒遍每一个房间,螺旋楼梯上的圆形天窗洒下来的光照亮了中庭。

在一些地方,还要考虑石材的特殊应用,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制造定制的家具,以增加整体的统一。在主卧室,浴缸就是由石材打造而成。花岗岩表面给建筑提供了一种永久性和坚强有力的性格,光线和开放的空间则中和了这种感觉。

在顶层的主卧室旁边的一个幽静的花园,花园旁边是一簇簇的树木,还有一条通往户外淋浴的小路。

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335.html/feed 1
不朽的风貌,冲击的力量感——布拉加市政球场 / Eduardo Souto de Moura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2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29.html#comments Mon, 20 Nov 2017 03:56:01 +0000 布拉加市政球场坐落于卡斯特罗的山坡上,整个一面看台都几乎是悬崖峭壁。布拉加市政球场设施非常齐全,共有30154个座位,352个卫生间,20个酒吧,4个急救中心。它的新闻大厅最多可容纳600人同时进行工作。而270平米的超大屏幕堪称欧洲球场之最。从球场另一端你可以能看到卡瓦多河谷的美景,这也是该体育场独特之处。2003年12月30日正式落成。

ESM_SB_SAT_01.jpg

和其他主要球场不同,布拉加市政球场只有两边有看台,中间的地方是建造球场时保留下来的石墙。两边的看台都被天幕覆盖,由很多钢缆连着。这个灵感源自南美的古印加桥梁。

ESM_SB_IMG_04.jpg

球场位于城市北部,不论是自己驾车,还是搭乘汽车或是火车都非常便利。距机场大约一小时路程,每个小时都会有大巴往返。比赛期间,还将有专门车辆为前去球场观看比赛的球迷提供服务。

近150万立方码的花岗岩在修建现场爆破获得,粉碎后制成修建体育场用的混凝土。对山体实施的精确爆破形成了一个100英尺高的花岗岩切面,与体育场的一端相接。莫拉将其描述为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之共存所构成的理想建筑。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戏剧,粉碎山体后将岩石制成混凝土”。评审委员会的评述中称该作品,“……在其极具冲击力的景观中体现十足的肌肉感,不朽的风貌和驾轻就熟的气质”。

图纸

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布拉加市政球场(Braga Municipal Stadium)

建筑师: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建筑事务所/Eduardo Souto de Moura

项目地点:葡萄牙,布拉加

项目时间:2003年

摄影:Hisao Suzuki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29.html/feed 5
风之塔——生活在海边,生活在云端?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7/3613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7/36138.html#comments Thu, 27 Jul 2017 06:28:24 +0000 Wafra 垂直住宅为城市居住方式引进了一个新概念,以便更好地适应21世纪科威特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考虑到城市对土地日益增长的需求,单户住宅类型的转型已成为必然,房客们理应既能享有必要的隐私空间,同时也能从垂直住宅方案和优质的地理位置中受益。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70517_2576.jpg

理解并重新解读当地的环境是本项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建筑的技术核心位于南侧,充当建筑其他部分的隔热屏障,以便最大程度减少阳光的辐射,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因此,建筑师在南侧的外墙上设置最小的开口,而建筑的另一面则向北开放,面朝大海,享有最佳的景观视野。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60517_4054.jpg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70517_1942.jpg

北侧面朝大海

合理的自然采光和交叉通风也成为设计的重要驱动力,既赋予了塔楼特色也决定了其最终的朝向。以传统的中东庭院类型学为思想依据,初步概念以塔的形式蓬勃发展。庭院不再是建筑的核心,相反,它从外墙获得阳光和通风,贯穿游泳池区域,流经各层,再到达外墙。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60517_0829.jpg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60517_0847.jpg

将花岗岩选为外墙材料,是为了给塔塑造一个被风雕成的巨型雕塑的形象,与内部庭院由白色石膏粉刷的光滑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60517_4062.jpg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70517_2066.jpg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70517_2211.jpg

从功能和外形上来看,塔架在一个两层高的基座上,基座为公共空间(包括游泳池和健身区)。公寓自然地升高,允许光线渗透和自然通风。整座塔高13层,其中12套复式公寓组织在一起以保护隐私空间。一套顶层公寓,包括屋顶花园和为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露台,使得建筑更加光彩夺目。

AGI_WAFRA_TOWER_KUWAIT_270517_2406.jpg

图纸

KW.09.0128_A3_Floors_1.300.jpg

平面图

KW.09.0128_A3_Sections_1.300.jpg

剖面图

KW.09.0128_A4_Apartments_Scheme.jpg

功能体块

项目信息

建筑师:AGi建筑事务所

位置:萨尔米亚,科威特

总建筑师:Nasser B. Abulhasan, Joaquín Pérez-Goicoechea

面积:6500.0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7年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7/36138.html/fee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