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泰宁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杭州西站 / 筑境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1/5170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1/51704.html#comments Thu, 10 Nov 2022 08:35:14 +0000

由程泰宁院士领衔,中铁四院与筑境设计联合体设计的杭州西站枢纽综合体于2022年9月22日正式通车。作为基于中国国情的站城融合理念的最新设计实践,西站枢纽综合体通过多维一体的交通组织,理性充分的综合开发,打造既有江南气质又具未来感的创新站城空间。杭州西站站房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规模为11台20线,采用“上进下出”模式,进站旅客以高架候车室候车为主,辅以线下快速进站厅。设计团队以“云”为设计理念,提出“云谷”、“云厅”、“云门”等概念作为“云”意向的新呈现,既呼应了杭州“三面云山,一江抱城”的独特山水格局,又象征了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科技精神。此外,中国首个新建高铁正线上方雨棚上盖开发项目也在西站枢纽诞生,为中国高铁建设提供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杭州”模式。

云谷—高效的中央换乘系统
杭州西站利用站场拉开的新空间形成28米宽的进站通廊,将传统火车站“两端进站”的进站方式化零为整成为“中央进站”。通过各种接驳方式而来的旅客集中在云谷中部,再乘坐专用扶梯直达候车层。采光天窗使阳光透过拱形玻璃穹顶,引入了充足的光线,可直达地铁层。大量自然光线的引入使得站内空间通透明亮的同时,也对旅客进站的路径产生引导作用。与传统进站模式相比,旅客进站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以上,进站效率显著提升。

云厅—候车体验的迭代升级
不同于传统候车厅单调的室内空间,“云厅”结合高铁及科技云城等概念元素,为旅客打造温馨惬意的候车体验。上方十字天窗玻璃下的遮光膜使阳光经过漫反射照进候车厅,为站内候车的旅客带来充足的光线条件,使整个候车厅看起来如同漂浮在云上一般轻盈通透。此外,设计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将照明资源分区,配合自然光线柔和地作用于整个云厅,在节能的同时满足候车空间的照明需求。

云门—全新的城市精神场所
 “云门”创新性地将分散的城市功能组合为整体,形成立体的站前广场,其作为西站枢纽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包含了办公、商业、餐饮、会议等业态,配置丰富的慢行步道、景观跳台等公共空间。“云门”同时连接站房以及周围的高层办公、裙房商业、休闲等综合开发项目,成为衔接站与城的联系纽带,为站城融合创造必要条件。

雨棚上盖—三维立体的开发模式
候车厅的旅服夹层预留了直达雨棚上盖的专用通道,上盖开发与车站的零距离,成为雨棚上盖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铁路客站区域内的综合开发多与站房水平布置,杭州西站创新性地在雨棚上盖引入了办公商业和酒店功能,通过开创先河的分层确权机制,使综合开发和站房立体叠置,取得浙江省首本“地上空间建设用地三维不动产权证书”。

随着杭州西站枢纽综合体的落成,一座未来之城也应运而生。作为贯彻站城融合发展理念的典型案例,引领了中国“站城融合发展”的新探索,其将成为杭州市面向长三角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门户形象,同时作为杭州亚运会的配套项目,将担负着推动杭州进一步迈向国际化的重任。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负二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顶层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筑境设计

面积 : 513420 m²

项目年份 : 2022

摄影师 :奥观建筑视觉, 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厂家 :  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 天津北玻, 广东坚宜佳, 广东坚朗, 江苏长青艾德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河北正邦源铝业有限公司, 法拉利技术织物工业集团, 阿克苏诺贝尔

建筑设计 : 于晨、殷建栋、郭磊、金智洋、严彦舟、戚东炳、陈立国、祝狄烽、杨士清、李昭、顾晨曦、江畅、方炀、刘欣仪、刘辛、王梦琳、丁齐、胡泊、阮珂、孙超、宋子雨、周盛遥、魏瑞环、钱湘君、陈豪特、张昊楠、江丽华、谢家豪、林心怡、官恩平(筑境设计);盛晖、罗汉斌、刘俊山、李立、王敏、杨志红、周洋、殷炜、梁栋、汤陵蓉、李柏、刘晓青、张宏征(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 : 杨旭晨、周嵘、孙会郎、吴建乐、刘传梅、冯自强、唐伟、朱伟、朱蓓 、王芳、贾颖颖、汪鑫、吕岩、张明、赵友清(筑境设计);李敬学、沈磊、吴奎、刘桥、吕磊、胡健、董莹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暖通设计 : 潘军、于坤、何佩峰、尹畅昱、姚竹弦(筑境设计);郭旭晖、王金桥、周翔、李亮、黄丽娟(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给排水设计 : 纪殿格、崔松、章海波、杨迎春、葛耀耀 (筑境设计);蒋金辉、刘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电气设计 : 李鹏展、唐霖、徐冰源、王潇、张艳、邵晓薇、张庚(筑境设计);陈凯、李士峰(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设计 : 袁莉、王婧

机械设计 : 张琨、汪宇亮

站场设计 : 寇军朝

委托方 : 湖杭铁路有限公司、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单位)、杭州上铁西站枢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方 :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地点 : 杭州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1/51704.html/feed 0
建筑师的大学几乎无处不在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6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63.html#comments Mon, 25 Jun 2018 09:57:17 +0000 建筑大师们的大学

马国馨  程泰宁  何镜堂  崔愷 李兴钢  


2018年的高考结束了。有人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其实,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才真的把我们推上了不同的舞台。那些年,我们看过的书,逃过的课,考过的试,爱过的人,都留在了我们内心不同的角落,长长久久地影响着以后的生活。


高考结束那天,有个图传遍了朋友圈。图中,在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某施工现场,打起了两条横幅,一条是“高考挂了的别灰心,我在工地等你;过了的别高兴太早,四年后我还是在工地等你”;另一条是“360行唯我建筑独尊”。这个玩笑,恐怕只有身为设计师的你才能看的懂。不知道这个玩笑,有没有让你想起那些年,你的大学,建筑师的大学……


马国馨

我的大学

马国馨院士(清华大学)大学期间学萨克斯

后来军乐队招生,我想机会来了,壮着胆子去报了名。当时班上报名的人很多,最终只有十几个人参加了军乐队。那个年头学校里也没有什么特长生,大部分人都是从头学起。在那个时代,理工科大学设音乐室,并有专职教师的大概也就是清华一家了。

我被分配学低音萨克管,整个乐队只此一件。低音萨克管有一米多高,乐器本身就不轻,加上外面的大箱子,又笨又重。每周我都提着大箱子来往于二号楼和校西北门的音乐室之间上课或排练。……2005年五字班同学毕业四十周年,我还上台独奏了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印度客人之歌》,演完后机五的军乐队员戴佩琨给了三个字的评价:“还得练!”

1965年与建五班同学在四川绵阳(二排左四)

程泰宁

我的母校——师恩难忘、同窗情深

程泰宁院士(东南大学)大学时期捕过鱼

1956年春天,全班同学到玄武湖划船。船划到一座桥边,我们忽然看到一条大鱼被湖里拦鱼用的网卷住了。大家连忙划过去七手八脚地把这条大鱼拖上船来,嚷嚷着要把鱼杀了带回去,但是谁也没有带刀。而且这是一条多么大的鱼啊,足有一米三四长,挣扎得很猛烈。我和五六个同学死死地把它揿在船上,最后硬是用手塞到大鱼的鳃帮里来回折腾终于非常“残酷”地把它弄死了。

这么大的鱼怎么带回去呢?公园门口是要查的,发现了就不好办了。于是我们在僻静处扔下了舱底满是鱼血的游船,然后派一个同学马上回学校拿来了一件冬天穿的棉大衣,让班上的“大个”徐炳章同学穿上,把鱼裹在大衣里。鱼实在太长了,大衣的下摆还露出一截尾巴,炳章只能装着身体不舒服的样子,由我们几个同学搀扶簇拥着混出了公园大门。回到学校,我们马上把鱼交给厨房做醺鱼,班上三十几个同学都分到一大块,吃得有滋有味。

学生时代肖像

学生时代在测绘古建筑

与同学在课余时(左一)

何镜堂

宝剑锋从磨砺出

何镜堂院士(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时期抄过书

1964年,我到北京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准备资料。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我找到一本很切题的英文书《医院功能及设计研究》(STUDIES IN THE FUNCTIONS AND DESIGN OF HOSPITALS),对我正在做的论文很有借鉴价值,我如获至宝。但当时没有复印设备,甚至也没有现在这样可以连续使用的绘图笔,借期又只有短短三天,而且全书都是英文,篇幅很长,有六十来页十六万字,读起来很费时间。这么重要的书,我不想走马观花地查阅,而是想反复研读。于是我毅然决定用最笨的法子——抄下来。

我住在教育部位于西单二龙路简易的四合院式的小招待所里,一瓶墨水,一杆“小钢笔”,一叠裁好的透明纸,坐在板凳上,以床为桌,我开始了工作。画两笔就要蘸一下墨,墨不可太多,不然就会成团洇开。我不分昼夜,终于将这本六十来页、图文并茂的书全部抄录下来。而今,这本“手抄本”,成了 学生的一本“励志宝典”,密密麻麻的英文小字,徒手勾画的图表,工整如印刷体。

1963 年与夏昌世导师在桂林七星岩合照

何镜堂的绘画作品

李兴钢

我的母校——天津大学

李兴钢大师(天津大学)大学时代追过星

在天津大学上学的时候我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既有老师也有同学,实际上自己的成长和跟这些人的交流以及他们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比如黄为隽先生,他指导我做了平生第一个建筑设计,可称得上是我的建筑启蒙者,他有多年出色的职业建筑师背景,能把关键之处讲得清清楚楚,又画得一手漂亮的铅笔草图,还擅长对学生循循善诱,随着学生的兴趣点来指导。

跟着黄先生开始学建筑是一种享受,更是幸运。当时的周恺、赵晓东等年轻老师和老先生们一起带我们设计课,他们都是出色的天大毕业生,活力热情,视野开阔,愿意跟我们交流,自己又一手好活儿(比如参加国际竞赛获奖等),很是受我们这些小屁孩的欢迎甚至崇拜,也特别激发起我们对建筑的兴趣和向往。



最后 借用崔愷院士(天津大学)的几句话,送给所有年轻的建筑师朋友:“建筑师的大学几乎无处不在,向老师学、向同行学、向甲方学、向生活学、向自己学,到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也要求你自己要时时保持那种好奇心和观察力,不断更新和充实大脑中的资料库,你的视野就会更宽更远,你对设计的判断就更有自信,而你的设计也就可能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

崔愷在校照片(右三)

如今已是院士、大师、设计院总建的各位优秀建筑师,谈起当年的大学生活也都是娓娓道来,意犹未尽,这多少带有一点时代色彩的回忆,不知道是否让你想起了当年自己的大学,欢迎留言。


本文摘自《建筑师的大学》一书

建筑邦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63.html/feed 0
程泰宁院士经典作品:南京博物院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38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381.html#comments Thu, 24 May 2018 10:42:23 +0000 南京博物院位于中山门内,背倚紫金山,东邻古城墙。原建筑主展馆(俗称“老大殿”)1935年开工,由于抗日战争,直至1952年方建成使用;1999年加建艺术馆;2004年,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

这是一个重要的改扩建项目。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及徐敬直等中国老一代建筑大师先后主持或参与过项目的设计建设,建筑可称“经典”。另外它也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我们怀着尊重与敬畏之心,将新馆创作视为“南博”历史传统的延续。因此,改扩建方案的设计理念是:补白、整合、新构。

鸟瞰

“老大殿”经严密测算后,原地抬升3米,在不影响建筑与紫金山山体轮廓线的同时,改善了原建筑低于城市道路的不利现状,同时减少了地下空间大面积的填挖土方,为地上与地下空间流线的综合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主轴线透视

建筑立面造型经由统一设计,选取灰白基调夹杂暗红色点线的石材挂面,并在石材表面作古典面处理,使建筑整体气质粗犷而内敛,温润又有厚重感。室内外还选用了紫铜板装修,铜板的质朴、庄重与典雅既与整体的设计气质相吻合,也与“老大殿”的琉璃瓦屋顶相得益彰。

艺术馆主立面

从新建的非遗馆看老大殿与远山

从艺术馆入口看老大殿

非遗馆

6.jpg

特展馆

特展馆

保留的老大殿与新建的历史馆交接处

老大殿与历史馆交接处

外立面细部

外立面细部

外立面细部

外立面细部

外立面细部

新老馆接合处保留了已有80多年历史的原建筑楼梯。

接合处原建筑木楼梯

空间大小、功能各异的中庭或庭院打断了冗长疲惫的观览流线,塑造有节奏、可选择的观展体验。

特展馆中庭

新设计的展馆中庭天窗处理借鉴了传统建筑“藻井”的手法——紫铜板装饰的吊顶梁格,形成了既简约现代又古朴典雅的现代“藻井”,使得恢弘的大厅空间有了自己的个性。

历史馆中庭

展厅

展厅

展厅

设计利用200米长的地下通廊、4个大小不一的下沉庭院和12个采光中庭,把地下多个展厅联系起来,地下空间显得生动而活跃,同时也解决了地下公共空间的自然采光与通风问题。

扩建后的南京博物院,地下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地下采光长廊


图纸

原始平面

总平面图

平面

剖面及立面图

设计草图

设计草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筑境设计 

地址:中山东路321号,宣武区,南京市,江苏省,中国 

主创建筑师:程泰宁 

参与设计:王幼芬、王大鹏、柴敬、张朋君、刘辉瑜、骆晓怡、陈为锋、应瑛 

合作单位: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 

建筑面积:84500.0 m2 

项目年份:2013 

摄影师:张广源, 筑境设计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381.html/feed 1
国庆专题 | 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 徐敬直、程泰宁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32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322.html#comments Wed, 27 Sep 2017 09:40:52 +0000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创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她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内中山东路321号,占地约13万平方米。

中央博物院的建筑设计思想是力图体现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区别于中山东路上其他几幢大屋顶的仿古建筑。 南京博物院采用的是辽代建筑。辽式建筑于10一12世纪在我国北方形成,它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变化。主要表现为造型朴实雄浑,屋面坡度较平缓,立面上的柱子从中心往两边逐渐加高,使檐部缓缓翘起,减弱大屋顶的沉重感。尤其是屋顶下简洁而粗壮有力的斗拱,主要是起结构受力作用,不像明清以来的建筑斗拱,装饰意味越来越浓,受力性能越来越弱。中山东路的其他几幢仿古建筑,基本上就是仿明清风格的。

徐敬直的设计图原是仿清式建筑的,在梁思成、刘敦祯两位顾问的指导下,徐敬直和李惠伯两人重新设计了建筑图案。总体布局强调深层次的对称轴线,主体建筑离中山东路主干道较远,前面留下宽敞的空间,做草坪、广场和绿化带,大殿前建有宽大的三层平台,这样设计,可以衬托主体建筑的雄伟高大。

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后因时局关系,仅建成“人文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

2009年,为适应发展需求,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总建设面积84500平方米,展群面积26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0631平米,地下建筑面积34024平米。

二期工程要求对整个院域范围内所有建筑、设施、道路、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对历史馆仿辽式大殿按文物保护原则进行修缮,对文物库房拆除重建,艺术馆的立面进行改造,同时新建特展馆、民国馆、非遗馆以及数字化博物馆,在此基础上还要整合文物库房、科研与武警综合楼以及停车设备机房等功能。

镇馆之宝

金兽(西汉)

此金兽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空腹、厚壁,浇铸成形,是目前全国考古发现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金器。金兽下还盖着一个精美奇特的铜壶,壶内装满了金器,其中9块半金饼重达2864克,15块马蹄金、麟趾金重达4845克,11块金版“郢爰”重达3260克。金兽是同时出土的二十公斤金器中最重的一件,呈蜷伏状,头枕伏于前腿之上,屈腰团身,首靠前膝,耳贴脑门两侧,头大、尾长、身短而粗壮,似虎更类豹。附耳瞪目,张口露齿,神态警觉,颈部戴三轮项圈,头顶有一环纽,通体锤饰圆形斑纹是在兽体铸成后再捶击上去的,大小相当,呈不规则的圆形,十分精美。通常所见金器大都是捶击而成,而金兽却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和金器捶击工艺这两种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实属罕见,弥足珍贵。底座空凹,内壁刻有小篆“黄六”二字,为秦汉文字。“黄”指质地为黄金,“六”为序数。其造型似虎像狮,但更接近豹。其窖藏的最后入藏年代在西汉时期。但究竟是谁、因何原因将它们匆匆掩埋则无从得知。

错金银重络铜壶(战国)

与“金兽”和其他金器同时出土的是一尊重金络青铜壶,即装金子的容器。残高为24厘米,口径12.8厘米,腹径22.2厘米,足径13.8厘米,是中国青铜时代泥范铸造技术的完美作品。虽然金兽等被认定为西汉时期的,但此青铜壶却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产物。

广陵王玺金印

目前唯一发现的汉朝刘姓王族的玺印,该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金光灿灿,重122.87克。印面长2.375厘米、宽2.372厘米;龟钮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其龟钮精致,纹饰优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布局疏密有致,行笔流畅、直中有曲。此印来历颇为曲折,上世纪七十年代,南京博物院对扬州附近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根据出土文物铭文初步推定为东汉广陵王刘荆的墓葬。第二年,墓葬清理出的废弃土被用于铺路,当地女农在扒土时在扒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看上去黄亮亮的东西,随手装入了口袋,收工回家清洗后发现是一枚印章。其丈夫曾在考古队中做过民工,凭经验他感觉这东西不同寻常,后来夫妇俩特地赶到南京博物院请专家鉴定。在给予当时看来不菲的四百元奖励后,夫妇二人将广陵王玺金印愉快地捐给了国家。

金蝉玉叶(明)

金蝉玉叶是南京博物院四十二万件藏品中的一件工艺极品,一九五四年苏州墓葬发掘出土,为贵族女子头上的发簪。侧身翘足、双翼略张的金蝉好似在奏鸣,由透明的玉叶托着。金蝉左右各外翼长1.7厘米,宽约0.8厘米,厚仅0.2毫米;玉叶则长5.2厘米、宽约3.2厘米,叶片打磨细薄呈凹弧状,仅厚约0.2厘米,有主脉一根,两边各有支脉四根,系用新疆和田所产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

银缕玉衣(东汉)

一九六九年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中,徐州在西汉时属于楚王封地,东汉为彭城王封地,前后有五代,土山一号汉墓墓主是东汉某代彭城王。这件东汉某彭城王的银缕玉衣全长一百七十厘米,外观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样,从头到脚由头罩、上衣、裤子、手套和鞋五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600余片,编缀玉衣的银丝重约800克。

图纸

总平面图

地下层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南京博物院扩建工程

项目负责人:程泰宁、王幼芬

主创团队:王大鹏、柴敬、张朋君、应瑛、杨涛

项目地点: 南京

建筑面积:84655㎡

项目类型:文博建筑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322.html/fee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