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后重建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Jojutla 灾后重建|学校 / 墨西哥Taller de Arquitectura X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37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371.html#comments Wed, 26 May 2021 02:15:34 +0000 由Alberto Kalach设计的Jojutla学校项目是对2017年在墨西哥地震后产生的影响的一项措施。

此后,Alberto Kalach 建筑事务所发现了几所学校倒塌,并启动了一个设计原型研究,这个模型将有能力成为对未来此类事件的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两个方向的拱门结构和混凝土板成为主要的解决方案,这种结构是刚性的同时也是坚固的。


从耐用性和实用性来讲,混凝土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材料。整个设计创造了使用者在空间的动线,从而进一步塑造出流畅且具有多用途的空间。

另一方面,混凝土与木门、横梁和格子支撑系统的对比,再加上天花板的高度和从螺旋形状开始的垂直流线,将形成一个对用户和环境都友好的交叉自然通风系统。

总体规划由13间教室、1间食堂和1个办公区组成。

△一层平面图

设计利用了位于同一区域两所学校的原有地点,并试图将两个原来隔开的区块合并起来,以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内部庭院。在这个庭院中,静默和光影相辅相成,由此产生了一种沉思式的空间体验。


技术图纸

△屋顶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Roberto Silva, Taller de Arquitectura X / Alberto Kalach

面积: 2900 m²

年份: 2019

主创设计师: Alberto Kalach

设计团队:Roberto Silva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371.html/feed 2
Jojutla 灾后重建|圣十字教堂 / 墨西哥Taller de Arquitectura X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37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373.html#comments Wed, 26 May 2021 03:07:27 +0000 在经历2017年9月的毁灭性地震后,Jojutla 所有的殖民地遗产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或摧毁。

我们有机会设计和建造了一座小教堂,在另一座小教堂曾伫立过的地方。我们决定用现代建筑技术重建出过去的回忆。作为这座城镇人们的、他们的传统和遗产的锚固点。

“经过、
停留的地方

给神圣的
思考
找一个角落

穿过
光线与寂静交汇的
马路

感受如此美妙的
静止不动

是多么疗愈”

该建筑物由一个旋转的圆顶组成,而圆顶由四个具有抛物线或卵形轮廓的拱形组成。旋转拱形形成的圆形和开放轴线空间,给与了头顶的光线穿过的通路。

△屋顶平面图

圆顶承接在八个三角柱上,而形成八个半圆形的弧形,这些弧形又让水向下流过在每个弧形交界处延伸的水槽,以避免水在顶点之间停滞。

△立面图

△剖面图

正如可以从项目草图中看出的,La Capilla de la Santa Cruz 的建造概念与同样由 Alberto Kalach 建造的 Jojutla 学校相同,两座建筑物中拱形的使用都是源于对安全性和抗性的考虑。

△建筑师草图

△建筑师草图

同样地,出于对耐用性和实用性的考虑,决定使用会显露模板痕迹的裸露的混凝土。但在这种情况下,红色色调与当地天空形成对比与框景。

延续这种颜色色调,地板的设计是大地色调的马赛克,从中心轴开始在核心区域内形成星形。

△平面图

该教堂有三个朝西的入口,每个入口都有两扇保持木板形状和自然颜色的门,与遵循相同原则的家具相协调。

窗户由竖向线条的哑光黑色金属格栅构成,金属格栅与木制十字架形成具有韵律的组合。


项目信息

建筑师: Roberto Silva, Taller de Arquitectura X / Alberto Kalach

面积: 141 m²

项目年份: 2018

摄影师: Jaime Navarro

建造方:DICONTECH

监督方:Miguel Ángel Rojas

结构工程:GMA Arquitectura e Ingeniería, Ing. Mario Romero

给排水工程:Ing. Arq. Humberto Andrade

电气工程:Ing. Ericka Azpeitia

City:Jojutla de Juárez

Country:墨西哥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373.html/feed 0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金台村的“新生” / 香港大学城村架构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1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19.html#comments Fri, 17 Nov 2017 15:23:24 +0000 金台村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附近——512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8年的这次地震导致近五百万人无家可归,受灾区据估计有80%的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灾后重建迅速地展开了,然而2011年7月,一次大雨后,山体滑坡侵袭了金台村附近,许多刚重建好及正在重建的房屋收到了再次的毁坏。此外,当地居民也不会再收到任何资助和援助了。在当地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支持下,此项目为震后重建提供了一个在社会、生态层面上都富可持续性的房屋原型。

重建项目包括22栋房屋和一个社区中心。 设计为村民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户型,它们在面积,内部功能和屋顶剖面上各异。这展示了如何使用当地材料、绿化屋顶、沼气作再生能源以及饲养家畜、家禽的空间等概念。同时,设计通过垂直的内庭院提高了室内采光和通风坏境,并为雨水收集提供通道。设计同时也考虑到了芦苇湿地净化废水和村民合作社饲养家畜等。通过将农村生产生活的不同环节连接成一个生态循环,提高了人们对环境的关心,将这个村子转变为周围的榜样。

因为当地适合建房的土地有限,金台村的设计将城市的密集居住模式结合到乡村的环境里,屋顶为农户进行自给自足的种植提供场地,而地面层的开放空间则允许他们开展简单的家庭作坊。这个项目一方面试图保护村庄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为反思现代乡村景观提供了契机。

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针对现代化农村生活的研究。2008年地震以后,成千上万的家园已经完成重建。在此语境下,此项目是对乡村规划的美学,以及如何使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衍生成其空间组织与物理环境的一次挑战。

图纸

平面图

模型

剖面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城村架构

地址:南江县,巴中市,四川省,中国

建筑设计:林君翰, Joshua Bolchover (香港大学城村架构)

景观设计:邓信惠 (香港大学)

建筑面积:40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4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19.html/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