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框架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桥头废墟花园 / 趣城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8/4798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8/47988.html#comments Mon, 24 Aug 2020 07:32:18 +0000 a1.jpg

桥头废墟花园——将一栋空置的工业厂房改为介于废墟、建筑、景观、艺术装置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墟构空间”(ruin-structure space)。对楼板、屋顶、墙面和地面等进行局部切除,留下结构框架体废墟,并在框架体上放置花池、栽种竹子,形成空中花园。

b1.jpg

该项目是深圳市宝安区桥头村的一栋两层高工业厂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作为村办包装厂。大约在五年前被废弃,作为废墟一直空置着。该项目位于地铁11号线站点,由于城市更新的需要,有可能被拆除改造成为一个商业办公综合体。建筑师提出了“减量建造”构想,希望探索一种城市更新的新方法,不再是简单的拆除更新。

作为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宝安桥头分展场的展场空间一部分,同时也作为参展作品。在双年展期间,桥头废墟花园是展览开幕式以及大量公共活动的举行地点,展览之后也成为当地居民休憩、游览的场所。

减量建造实验——桥头废墟花园由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主持创作和设计,2019年9月开始施工,2019年10月完成。施工的主要工艺是用切割机对混凝土楼板、墙面、地面等进行切割。切割剩余的结构框架体成为废墟花园的主体,切割剩余的楼板残片被部分利用作为休息坐凳装置。该项目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5R设计原则(Revalue、Re-new、Reduce、Reuse、Recycle),通过减量建造形成新的空间状态。

逆向设计——以减量建造为导向的设计,是从已有的建筑体量和空间中去掉多余。这种逆向设计如同做减法,就像是石头雕刻法一样。逆向设计的设计目标,是从已有的建构实体中发现有价值的“隐形建构实体”,这个隐形建构实体是看不见的,需要通过设计塑造成型,然后再呈现出来,成为被观赏和使用的新建筑和新空间。也就是说,通过逆向设计所被创造的剩余物其实创造和增加了新价值。

e1.jpg

增强废墟——桥头废墟花园的前身是一个被废弃空置的工厂建筑,建筑师将这个不完全废墟空间进一步增强,使之变成真正的废墟,上述过程可以称之为“增强废墟”。于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工业厂房在变成废墟空间之后,就呈现出独特的废墟美。进一步,为了强化表达这种废墟感,桥头废墟花园在施工过程中,让工人参与自由创作,比如梁柱上的凿痕均由工人自由处理形成,从而制造出独特的废墟细节。

f1.jpg

f2.jpg

f3.jpg

墟构空间——一般情况下,废墟是基于自然原因(地震、风化等)和人工原因(战争、拆迁、荒废等)被动产生的结果,这些被动型废墟一般仅仅作为一种废墟景观。而墟构空间(ruin-structure space)则是把建筑内部所隐含的结构(包括一些坚固构件)主动剥离出来的结果,墟构可以重复利用,从中生长出新的建筑实体和建筑空间。墟构空间可以看成是具有基础设施功能的“框架体基础设施”,因为它具有与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相类似的功能空间支撑作用。通过向这个框架体中插入新的结构、功能单元,可以迅速将其转变为某种特定功能的城市空间。

g1.jpg

抽象网格——工业厂房的框架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内在抽象网格”。内在抽象网格仅仅具有抽象的建构作用,而不具备任何具体建筑功能。而当通过减量建造和逆向设计方法,把这种抽象网格完整呈现出来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建构之美。桥头废墟花园作为暗含了建构美学的抽象空间,不但是可以被观看与欣赏的,同时也是可以进入、漫游和体验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抽象网格与蓝天和白云一起,形成了超越于设计之外的奇异景观。

h1.jpg

h2.jpg

h3.jpg

h4.jpg

h5.jpg

空中花园——为了让这个废墟框架体具有一种生命重生的感觉,建筑师决定在框架中增加一些植物。于是废墟就变成了空中花园。竹子和草坪被种植在切割剩余的楼板、屋顶和地面上。当然,不仅仅是这些刻意设计的自然之物在废墟花园中安家落户,风吹来的蒲公英,以及鸟儿带来的野生草籽,都伴随着时间年轮的循环慢慢进入到花园之中。

社区场景——桥头废墟花园以极低成本(总造价仅约70万元人民币),创造了独特的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是24小时免费开放的,既可以在其中举办展览开幕式、学术论坛,也可以举行歌手演唱会,以及儿童教育和体验等各类活动。某种意义上,桥头废墟花园已经成为一个有趣的社区活力中心,附近桥头村的居民也经常在此聚会、休憩。

k3.jpg

桥头废墟花园提供了一种存量空间改造的可能性,同时也探索了减量建造与逆向设计方法。未来,也许桥头废墟花园会被拆除,代之以标准化的摩天楼场景。但是我们希望,这粒生长于废墟的顽强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和发芽。

设计图纸

m0.jpg

△ 总平面图

39_52.jpg

△ 平面图

m3.jpg

△ 立面图

m4.jpg

△ 轴测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更新项目

项目地点:深圳,中国

建筑师:趣城工作室

面积:1000 m²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白羽

主持设计师:张宇星、韩晶

景观协作单位:深圳大地创想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深圳华侨城湾区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上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8/47988.html/feed 2
“未完成”的设计:路易斯那住宅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8/4797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8/47974.html#comments Fri, 21 Aug 2020 02:32:52 +0000 a1.jpg

住宅的设计为四种扩建的可能性提供了空间,足够灵活的适应性让住户可以完全独立地进行改造。这座住宅带有一个摄影工作室,对它进行扩展就能适用于公共用途,如工作坊和展会。在最初阶段,只提供了最小的家庭居住空间,其余的扩展仍然在结构之中隐匿着,从建造技术和建筑空间的角度来说都是这样。这些房子位于城市的边缘,土地占用策略侧重于在更具延展性的模块化网格上,对精简的表面进行处理。

b1.jpg

b2.jpg

展廊和天井构成的系统作为过渡空间,目的是在我们以往认为的纯粹的外部/内部空间这二者之间产生各种可能。在这里寻求的是一种基本的语言。功能安排聚焦于扩大空间,用多种纹理和使用的可能性来限定它们。新定义的结构与建造的系统成为机会、成长的空间和可能的转变。它们被自由地考量,在很大程度上向着未来时刻的成形开放着。设备必须能支持改动和更新,而居住者才是更新进程的基础,因为她在未来将进行的干预——在其栖居地的具体化过程中——是决定建造体系的最基本力量之一,房子必须适应她未来的需要,必须能够得到改进。

c5.jpg

c6.jpg

c7.jpg

c8.jpg

c9.jpg

为灵活变化而设计的住宅,意味着它不再被视为成品,而是作为一种支撑。它在初始阶段提供最低限度的效益,但新的状态,更好的设备,和未来住户所实现的增益,都已经在设计中与住宅进行了协调。这样,经济和物质资源也得到了优化。

设计图纸

m1 _CASA_LUISINA_-_RR_-_IMPLANTACION.jpg

△ 总平面图

m2 _CASA_LUISINA_-_RR_-_PLANTA_BAJA.jpg

△ 一层平面图

m3 _CASA_LUISINA_-_RR_-_PLANTA_ALTA.jpg

△ 屋顶平面图

m4 _CASA_LUISINA_-_RR_-_VISTAS.jpg

△ 立面图

m5 _CASA_LUISINA_-_RR_-_CORTE_LONGITUDINAL.jpg

△ 纵向剖面图

m6 _CASA_LUISINA_-_RR_-_CORTE_TRANSVERSAL.jpg

△ 横向剖面图

m7 _CASA_LUISINA_-_RR_-_DETALLE_CORTE-VISTA.jpg

△ 局部剖面

m8 _CASA_LUISINA_-_RR_-_AXONOMETRIA_DESPIEZADA.jpg

△ 分解轴测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独立住宅

项目地点:VILLA ELVIRA,阿根廷

建筑事务所:Reimers Risso Arquitectura

面积:94 m²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Fernando Schapochnik, Luisina Anderson

主创建筑师:Luciana Fernandez Reimers, María Elena Risso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8/47974.html/feed 2
外方内圆,半遮半掩的透明光影——C&P 公司总部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6/4761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6/47618.html#comments Mon, 15 Jun 2020 06:33:08 +0000 a1.jpg

这个真正的房地产公司总部,位于通往奥地利格拉茨最高流量交通入口,为平坦的过渡区域带来了清晰和开放的新地标。此外主要的目标是在一个新兴时代背景下,通过改变他们的品牌图标,在整个建筑立面上,根据文脉、正式的、一以贯之的为一个年轻的公司“建立身份”。

概念 CUBEND 通过统一的“立方体”语言(与整体性和持久性有关的)添加“弯曲”,将公司的价值全面的转化。因此创建一个加强身份、基于活动和可持续环境的综合体。建筑的表面明显地揭示了人与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揭示了他们与周围封闭的工业建筑不同的需求。

b1.jpg

建筑是一个立方体,整个七层楼被一个弯曲的中庭隔开,由浮动混凝土结构和玻璃核心筒组成。白色混凝土外网格集成了一个自动遮阳系统,可以根据人们的使用和日照情况动态改变建筑的外观。

△ 总平面图

立面的第二部分是门廊状的区域,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尤其是在夏季作为遮阳的自由空间。

第三层是一个透明层,可以使自然光进入围绕一个细长的中庭形成的分散的办公空间。这个多层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元素,并解决建筑本身的节能问题。

空间规划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满足多种需求——门厅、带有公寓模型的客户区、会议室、开放工作区、创意空间,以及员工或公司活动和讲座的社交区——面积只有2465平方米,分布在七层楼。因此,空间布局被优化为围绕中庭的矩形网格,连接所有楼层,作为垂直的交流。

建筑核心筒包括楼梯和电梯以及所有的建筑设备,并通过网状的吊顶将这些设备向外分配到办公空间。这个新的天花板系统,满足空间、美学和声学的需求,是为建筑开发和定制的。为了通过协调工作的物理、虚拟和社会世界,创造一个鼓舞人心的健康的工作场所,在室内和外部概念中实现了亲生物的方面,包括植物、屋顶露台、阳台和建筑前院。

设计图纸

m2 _cundp-EG.jpg

△ 一层平面图

m3 _cundp-OG3.jpg

△ 三层平面图

m4 _cundp-OG4.jpg

△ 四层平面图

m5 _cundp-OG6.jpg

△ 六层平面图

m6 _cundp-schnitt2.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办公建筑

项目地点:GRAZ,奥地利

建筑事务所:INNOCAD

面积:2465 m²

项目年份:2017

摄影师:Paul Ott

项目团队:Patrick Handler, Jörg Kindermann, Martin Lesjak, Elisabeth Krammer, Dominik Gladik

客户:C&P Immobilien AG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6/47618.html/feed 1
城市垂直架构:在家里就能观赏不同高度的风景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7/3566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7/35665.html#comments Tue, 04 Jul 2017 06:30:21 +0000 由kwong von glinow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塔楼”将香港的城市垂直架构引入到住宅楼。香港住宅一般情况下呈水平排列,而这一方案将住宅垂直堆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公寓都将成为自己的塔楼,当与周围住宅汇聚时,会产生共享的室外空间,也就是说每个楼层都会有自己独立的社区。

塔中塔

虽然在每一套公寓中都有可能有所不同,但美国的一家建筑事务所kwong von glinow设计的办公室有三种基本的单元类型:32平米的工作室,37平米的单卧室,以及42平米的家庭单元。每一个单元在其比例、组织和颜色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服务于每个租户类型的不同需求。

居住在垂直住宅内

每一种单元类型都由预制构件组成。一旦组装成盒子,它就可以很容易地用带有铸钢板的嵌板安装在每一间公寓里,并带有铸钢板的嵌板。 混凝土框架覆盖着五颜六色的陶瓷砖,突出了香港住宅楼的常用建筑材料。

塔之间的居民通道

建筑系统的模块性和材料最轻化允许经济制造和灵活的运输。这个系统可以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聚合,从一个四层的农村住宅单元到城市的一座塔——每一次都能适应不同的工作室、单人卧室和家庭公寓的比例。塔式单元系统打造了一种新的住宅类型,其中日常生活被用“像素”构成。

塔之间的居民通道

平面图

把水平居住单元转化为塔

水平堆叠转化为塔式堆叠

三种基本塔组合的类型

九个网格模型形成的10m x 10m x 10m的塔

在群楼之中

乡村塔楼形式

岛上塔楼形式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7/35665.html/feed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