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都市中心环:绕世界最高摩天楼一圈 / ZNera Space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9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98.html#comments Fri, 26 Aug 2022 14:59:15 +0000

迪拜建筑事务所 ZNera Space 为这座城市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当代地标象征愿景:一个环绕哈利法塔、代表绿色、自然的地标性“连环大都市”。该项目被称为“都市中心环(Downtown Circle)”,它将在 550 米的高空围绕着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式架构“哈利法塔”构筑一个长达 3 公里的环形巨构。这一架构将“探究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时,建筑师、城市规划者应当如何摆脱从前‘孤立式’摩天大楼的城市建造模式,继而转向一种更人性化的发展类型,同时试图模拟自然并创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

这一项目是对全球人口持续增长的回应,同时它也探究了如迪拜等城市的快速城市化所驱动的以摩天大楼群为特征的不断变化的城市中心结构成长。这个长 550 米的高空巨构将为拥有单一且不相连的高层建筑的大多数大都会提供别样的设计选择。

这一“巨环”周长共计 3 公里,并围绕着哈利法塔建造,其中心脊梁“空中公园(skypark)”则将提供城市全景观赏及清新的空气。该项目的巨大尺度被分解为一个个较小的单元,从而可以在其中打造多样的空间,以此更好地服务公众、商业及文化项目。同时,该项目也将囊括从大型办公室、生活/工作单元、到 loft、联排别墅及多层房屋等各式各样的办公及住房空间。

“都市中心环”旨在建立一个可持续、自给自足的垂直都市主义架构,并创造一个回馈环境的超高效城市中心。这一项建筑主要由两个主环构成,并且两者由一条绵延的绿带“空中公园”连接。“空中公园”将沐浴在自然光下,并穿梭于办公室及研究中心间。此外,“空中公园”也连接不同的楼层,从而在空中打造一个连续的三维绿色城市生态系统。

“都市中心环”的概念源自于建筑师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的一个全新混合城市发展类型的潜在答案:它将可以结合高密度的城市肌理及葱郁的绿植、充满活力的城市功能及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并达成对气候保护及卓越环境构筑的需求。此外,“空中公园”还将再现不同的气候,由此让游客们可以体验如峡谷、沙丘、由各种植物群组成的森林等丰富的生态环境。同时,其中的绿色生态系统也将充满着沼泽、瀑布、热带雨林、数字洞穴、果树、各种颜色的花丛、及多样的物种。

为了回馈自然环境,该项目还将设计了用于雨水收集、太阳能汲取的区域。同时,这一架构不仅可以储存碳并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它还可以为野生植物及粮食生产提供“避难所”。此外,“空中公园”将为住户提供与自然的直接联系,并将打造户外娱乐等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建筑考虑到沿海开发项目以及它们与海平面上升间的“致命关系”,并就此探索了全新都市建构类型,以此成为补救措施,并以独特的设计形式以面对环境的威胁。

在交通方面,一组悬挂在环周围的吊舱将可以把乘客从“都市中心环”的一个节点送往另一个节点。这些悬浮的舱体将通过位于底层的铁路网层把乘客送往他们的目的地。同时,可容纳 20 人的舱体将在外环接送乘客,并通过加压舱体与主要的电梯核心筒连接。这些“超级”吊舱可以以每小时 100 公里的速度行进,并在 500 米的高空中捕捉整个城市 360 度的全景。


项目信息

平面图

立面图

模型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98.html/feed 3
小米北京新总部概念规划 / FTA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78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785.html#comments Thu, 31 Mar 2022 13:24:41 +0000 调整大小 nk01.jpg

小米北京昌平总部MIPARK概念规划设计 ©FTA

小米北京新总部“MIPARK”项目位于北京昌平区未来科学城,用地面积约39.3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0.9万平方米。在与众多国际事务所的角逐中,FTA中标了该项目的概念规划方案。
十年间不断生长进化的小米,已经从“为发烧而生”的科技公司生长进化成“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智能生活服务商。随着5G+AI+IoT时代的来临,FTA从小米的视角,展现“未来、链接、平衡、无限可能、可参与性”小米哲学,将小米昌平总部打造成为独一无二的“微城市型总部”,探索未来城市生活新路径。

源起ORIGIN
从小米哲学看未来城市

项目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条件,距离东侧北京中轴线上的科学城绿心仅有500米距离。作为我国四大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科学城的拓展区。小米昌平总部将承载大科学装置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功能。项目重点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配套两大功能,建设小米未来工厂、科技生态部落、科教创新街区及米家智能社区四大园区。集办公、研发、智能生产于一体的新型科创园区。 

城市设计师的视角下,小米的企业哲学包含着对未来的清晰认知,小米的产品特征不是在重新发明,而在于相互链接,探索无尽的可能,同时希望人人都能具有参与性,享受科技的乐趣。 

调整大小 nk02.jpg

企业与城市公园融合©FTA

本案中,FTA以“小米交织圈”设计理念回应小米的企业哲学,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园区将与片区核心交相融合,共融发展。用空间演绎「总部园区与城市中心的交织」、「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交织」、「基于万物共生的绿色交织」。

调整大小 nk03.jpg

“小米未来发布会”©FTA

未来愿景VISION

区位多重属性下,探索未来城市生活场的最优解

项目位于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西区科技服务产业园核心区内,基地周边三轨交汇,极具TOD综合开发潜质。 基于基地的多重属性,FTA以小米的视角,探讨多种空间布局的可能性,串联中心绿地,塑造“柔性边界”,以“学院式”的布局方式构建低容积率低密度的总部区域。

调整大小 ts01.jpg

©FTA

未来的MIPARK不仅是小米的总部所在,它更是未来科学城园区的核心,也是一个全新的京北目的地,人们体验未来创新场所的好去处。  

交织社区MIXED COMMUNITY
「小米交织圈」串联未来城市生活场

本案以“交织”为核心设计手法,划分“科技生态部落、小米未来工厂、城市配套服务、科教创新街区”四大板块,串联成为“小米交织圈”。总部内各空间组成部分互联互通,各功能板块相互赋能,交织成为一体化城市生活场域。 

1/ 总部园区与城市中心的交织

基地位于中心绿地南北两侧,空间结构规划依托交织圈,以中心公园为绿色核心激活场地,以小米科创云廊为骨架,塑造多元复合的场地空间,实现总部园区与城市中心的交织,同时也为潜在的总部空间不足做后续储备。

1.jpg

总部与城市绿地的关系 ©FTA

调整大小 ts03.jpg

小米科创云廊 ©FTA 

2/ 工作与未来生活的交织
小米交织圈链接五大功能板块,将办公研发融入生活场景,倡导更加健康、生态、智能的生活态度与办公环境。

企业微信截图_d58dfe8a-a4b4-460d-b45b-f8e3ce599623.jpg

小米交织圈链接五大功能板块 ©FTA

调整大小 ts02.jpg

调整大小 nk05.jpg

24 小时活力街区 ©FTA

3/ 无界公园与四季场景的交织
五大功能板块与无界公园进行交织处理,尤其考虑到北京冬季的寒冷气候,分别设置了适应于四季变化下的使用场景。

调整大小 nk04.jpg

©FTA

未来的小米新总部将达到动态的平衡,同时强调链接作用链接生态绿色,智能交通,功能空间,创新生活,最终成为复合化未来城市创新生活新场域。

nk01-2.jpg

最终落地方案©FTA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集团昌平⼆期MIPARK项⽬概念性规划

项目地点:北京昌平区未来科学城

概念规划设计单位:FTA

方案状态:中标

用地面积:约39.39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0.9万平方米

业主:小米集团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785.html/feed 1
CIVRO旗舰店 / CROX闊合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28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285.html#comments Fri, 25 Jan 2019 09:39:53 +0000

人们因建筑而有了居所,因打开门窗才看见了世界。CIVRO形象展厅位于上海越界旧厂房,CROX闊合为其打造了一个充满无限框景的概念空间。

04._侧面草坪.jpg

设计的目的是在旧的建筑空间植入展示功能,建筑师希望介入最少的设计来提升原始空间迷人的特色,利用最简单线条,赋予其生命的意义。这些线条如同人生道路上所走过的足迹,在不同空间内贯穿,延伸出无限的框景。

CIVRO展厅里,“线”穿梭里外,没有界限,蔓延出无数种空间构成的方式,形成一种自由开放的格局,并结合不同的使用情境,使空间属性充满弹性。

10.入口角度3.jpg

16.休闲区展示墙.jpg

CIVRO旗舰店是在绿地上的一栋红砖仓库,灵动的白色框条,勾勒出优雅与个性,游走的线条在庭院内构成不同的休息区域,也组成了主要建筑的入口结构体。这些线条再往内部连接,构建出大小不同的空间,建筑、室内与景观也因此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

09._入口角度_2.jpg

17.产品展示区.jpg

本次改造的方式带有创新意识,重新定义了上海旧建筑再利用的逻辑。将CIVRO铝框产品变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结构型态本身形成了空间,同时也完成了展示需求,兼顾功能与美观。

19._希洛介绍墙.jpg

18._休闲区俯视图.jpg

顺着线条进入内部展厅,白色铝框架构的接待区如被切开的白色盒子,成为视觉的交点。内部被划分出两种不同的空间性质——建筑的东面为主要的产品展示厅,白色框架组建成不同的墙体,形成大小不同的展间。西面为会议交谊厅,框架式的天花可因集会、展览、发布……等不同空间的利用方式而作出变化。

12._休闲区角度2.jpg

20._休闲区过道.jpg

设计整体呈现出白色基调,配合光影弥散了一种神秘宽广的框景感,借由原始的柱体、墙壁衍生出互动的交错关系,跳脱常规的展厅模式,唤醒整个人与空间的交互情绪。

14.休闲区吧台.jpg

一幅画面就是一道风光,在生活中我们走动着,用眼来定格,而门与窗事是建筑用来交流的眼,闊合CROX便以无限框架创造出万千无一的景。

11._休闲区角度1.jpg


图纸

爆炸图_Exploded_Views.jpg

爆炸图

平面图_PLAN.jpg

平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CROX闊合 

地址 上海, 中国 

类别 商业建筑 

设计团队 林琮然、李本涛、周颖、黄培耿 

建筑面积 850.0 m2 

项目年份 2018 

厂家 Siemens, Nippon 

客户 希洛CIVRO系统铝门窗 

撰文 C.R.LIN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285.html/feed 0
穹顶和方盒子的共存 — Guyim Vault House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15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158.html#comments Wed, 25 Jul 2018 09:14:03 +0000 该项目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与交叉拱穹顶(chartaqi)相关的拱形圆顶承重系统是如何在其空间扩展过程中保持一种立方体形态的空间的。换句话说,由于拱形拱顶的特殊性,一个立方体般的体块是如何在分隔空间的同时还能够支撑其结构的。这个项目中,在半拱形结构元素的影响下,立方体表皮变成了穹顶形状,同时还包裹着各个封闭和半封闭的空间。

1.jpg

在首层平面上,三个半拱形的设计相互毗邻,依次包含着厨房、客房和入口门厅等功能,而它们之间的大跨度开放空间则是住宅的室内公共区域。该区域被一个透明的立方体表皮包围着,自然光线可以进入整个室内,同时也为住户提供了美丽的景观。然而,在建筑的二层,穹顶空间中则是卧室。这些卧室被设计成彼此面对面的形态,形成了一个半私密方形庭院。方形庭院的中心区域是一个下沉庭院,不仅确保了其私密性,还为住户提供了一个免于打扰的秘密花园。穹顶的位置经过了仔细的考量和推敲,有些被置于方盒子体量的内部,有些则向外伸出,形似沙丘,使得一二层室内外空间之间的可渗透边界变得模糊且更具不确定性,同时创造出一个位于方盒子体量和穹顶体量之间的双重混合空间。


图纸

定位图

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公司:Nextoffice

建筑类型:居住建筑 › 私人住宅 

项目状态:概念阶段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158.html/feed 3
18种建筑入口设计概念,你都知道吗?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2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25.html#comments Sun, 19 Nov 2017 13:13:25 +0000 俗话说

识人先识脸

 

0.gif 

但你要长是这样

我也是万万不敢接近的

 

建筑也是一样

入口即是门面

好的入口

就是成功地开始

 

今天的讲课思路:

设计要点→精析案例与快题方案

 

0 (1).gif 

     


“如果说建筑是一本书,那么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建筑。但是,人们对于建筑的阅读,绝大多数是‘无意识的阅读’。而‘无意识的阅读’是从脚下起步,从走进建筑开始的。正如一本书的‘引言’,人们体会建筑,‘阅读’建筑需要从建筑的入口开始。”但人们对于建筑的阅读是“无意识的阅读”。

 

——顾孟潮在《入口的故事》


640.webp.jpg 

 01  所谓“入口” 

 

“入口”(entrance)是一个丰富的外来词。建筑物的入口是一个过渡空间,是场所、位置,而非仅是指门、门洞这一点状场所或线状的空间概念。建筑入口应是由门、门洞、门廊、台阶、引道、庭院、入口广场以及在此范围内的其他空间元素(铺地、绿篱、草坪、停车场等)组成的空间场所,既是建筑又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02  设计概念 

 

 1.利用雨棚、门廊 

雨棚、门廊可以成为建筑整体构成的一部分,协同塑造建筑形态,丰富虚实对比,并且形成入口灰空间,满足室内外空间的良好过渡。

该快题方案入口区域利用雨棚形成造型的一部分,突出于建筑体块之外,但形式又与整体相协调。

 

 2.创造入口台阶、坡道 

门与台阶、坡道的交接关系是影响入口意境的一个因素,正对时能够强化入口中轴线的作用,突出门的位置,烘托严肃庄重的精神气氛;当两者斜接时有利于扩大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观赏角度和范围,丰富门空间的透视层次。

在有高差的地形处理中,台阶坡道等要素可以很好的解决限制条件,并形成特殊的路径以引导人流。

 

台阶、坡道与水、风、植物等自然要素的结合可以给人们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营造一种自然之美。

该方案中,在入口大台阶周边种植绿化,营造了自然的氛围。

 

 3.设置柱廊、柱列 

充分利用柱元素的线性特征,构建空间序列,更好地引导人流。且入口空间光影丰富,虚实相生,空间意境丰富。

该方案借鉴章明老师的范曾艺术馆,以柱廊形成自己的入口空间,功能体块和交通体块分区简单清晰。

 

 4.营造下沉广场 

下沉广场可以形成入口的空间场,丰富入口形式。也可和桥、水景等多种手法相结合。

下沉广场在快题中尽量结合地形设计,结合室外场地进行一定的功能布置。(需要确定是否题目允许下挖哦)

 

 5.运用特殊的材质、肌理 

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料板材的质地坚硬、性格阴冷,会使入口空间显现出肃穆、豪华和冷凉的气氛;木材天然美妙的纹理,性格温和而又富有弹性,会使入口空间显得平易近人,给人回归自然的感觉……利用不同材质对比、变化,也可起到强调建筑入口区域、形成空间引导的作用。

该方案利用玻璃和实墙面的材质与虚实对比,突出入口空间。

 

 6.巧用色彩 

合理地运用建筑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利用它们的材质美来表达入口空间意境。不同的色彩及不同的色彩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快题中对色彩的应用可能不那么常见,对于特殊的建筑,如幼儿园等可以利用色彩来体现建筑性质。

 

 7.利用光线形成引导 

造型适当地加以变化,形成丰富的光影,增加立体感及体量感。柱廊、台阶、线脚、凹廊、挑檐、雨篷等都是建筑常出现光影效果的部位。

利用柱廊形及半围合灰空间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以提示建筑的入口空间。

 

 8.巧用水 

建筑师常常将水体引入到建筑入口空间环境的营造中, 静的、浅的水面容易营造一种静谧的意境美;动态的水景容易激发人们对于生命的渴望。

该方案中,将水面应用到入口区域,可以使人们在进入建筑之前心情得到放松与沉淀,为之后的参观做铺垫。

 

 9.合理布置植物、庭院 

入口部分通过景观设计及庭院布置,进行入口路径的设计,结合坡道等元素,让人们在行进过程中感受建筑氛围。

景观的设计可以形成建筑整体的一部分,伴随各个空间层级,从入口到各个功能区。

 

 10.入口布置广场 

入口广场的布置达到汇聚和组织人流的作用,尤其在大型建筑中运用十分广泛。

快题中需要注意处理桥的线性特点和建筑入口“场”之间的关系,过渡自然。

 

 12.曲径通幽的间接进入方式 

经过一定路径的引导,从远处可见建筑,而不可及。

该方案迎合特殊场地要求,建筑体量十分松散,路径的特殊组织形式类似园林空间的处理手法。

 

 13.直接进入方式 

面对街道或场地直接开门,多用于商业等建筑。

一般地形高差的题目可以灵活运用这种形式形成入口空间,或结合其他手法综合运用。

 

 15.多种同等级入口方式 

有的建筑功能并没有突出的主次入口界定,往往通过入口场地的设计,组织各种进入方式。

该方案与案例类似,可以自由的选择建筑入口。但快题中大多数方案还是最好明确建筑主次入口的等级性。

 

 16.通过入口体块调整建筑体量 

有的建筑入口可以强调为体块的形式,用于构成建筑的总体形象。

入口雨棚的强调与右侧顶层大的玻璃体块相协调,共同构成建筑造型元素,立面结构体系十分清晰。

 

 17.入口空间划分层次 

可以通过几种限定空间的方式来界定区域边界,结合之前的构成要素,如下沉广场、柱廊空间、台阶高差等。

通过台阶连接不同层次的入口,空间体验丰富。

 

 18.入口空间形成序列引导 

随着人的移动而时隐时现,有控制地一点一点地让人看到景观,循序渐进地感受空间创造空间的序列。

该方案通过平台,台阶的组合,形成入口空间序列的引导。

 

安排轴线及要素,引导人们去发现其中的理性光辉,获得意外的惊喜而产生审美印象。

一些特殊具有庄严气质的建筑,可以采用一定的主轴线关系引导入口序列,强化轴线感。


 03  无障碍设计要求 


供残疾人使用的有台阶的建筑入口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坡道的最小宽度应该在1.20米以上,每段坡道允许高度0.76米,允许长度9.0米。当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长度超过上述数据时,应在坡道中央设置不小于1.5米的休息平台;在坡道转弯时同样应设置深度不小于1.5米的休息平台。


 感谢 几凡设计教育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shjifan

qrcode (1).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1/38025.html/feed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