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形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 / 中信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0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08.html#comments Thu, 07 Apr 2022 03:36:22 +0000 1_feature.jpg

湖北省博物馆三期(以下简称新馆)的正式落成,不仅是一座新文化地标的诞生,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历史发展中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作为扩建工程,如何处理新老馆之间的形体关系,是本次设计的突破点。设计灵感来源于博物馆藏品青铜器—簠。老馆屋顶呈现梯形的形态,新馆与之相对应采用倒梯形的几何形体,两者正好与簠的形态吻合。新老馆形体的组合在比例与尺度、界面与形态上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从功能使用角度也是对“簠”的完美诠释。

22_青铜器_簠©_李扬.jpg

调整大小 6_半鸟瞰何炼.jpg

新馆毗邻东湖风景区,有着270°的景观视野。从城市环境出发,建筑形体在消减对环境影响的同时积极的整合景观资源。新馆上部形态为玻璃体,对体量消隐起到积极的作用,对老馆也起到了映衬效果;最大化的把室外景观引至室内;建筑、环境、空间通过形态构成而形成相互渗透与对话关系。

新馆内部空间设计延续外部的梯形几何元素,通过重复、延伸以及拓扑的手法加以变形,使其以完美的比例及尺度融入空间形态设计。新馆沿湖面的中庭呈梯形的形态,加长了沿湖景观的界面,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更大的视觉效果。另外在天窗、树状支撑、楼梯扶手、吊顶分隔等处都沿用了梯形组合成的六边形元素,使建筑内外充盈着和谐统一的视觉元素。

自然光线的引入进一步削减了室内外的界限,让空间具有生命般的灵动,让漫游动线兼具了园林属性,提升了观展体验。展厅前廊的天窗设计,产生了一种体验的新鲜感,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中庭的自然采光,结合仿生结构及透光膜则营造出了更加亲近自然的空间。如何运用现代的美学手法展现建筑的文化属性是建筑师重点思考的问题。设计吸取传统饕餮纹与夔纹等纹样,运用像素化的技术加以抽象提炼,以满足当代的审美需求。

15_湖面鸟瞰_©_何炼.jpg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透视

△剖透视

△点阵石材局部三维图

△模型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CITIC DESIGN

面积 : 68099 m²

项目年份 : 2021

摄影师 :何炼, 李洋

主创建筑师 : 陆晓明

设计团队 : 陆晓明、郭雷、杨坤鹏、杨雁、李鸣宇、高婷、杨先达、朱亮

结构设计 : 温四清、邱剑、谭波、俞健、余宏、龙浩、左欢、何婧、廖根

给排水 : 李传志、张忠林、李魏武、李运佐、陈琪、袁海、李文坤

暖通设计 : 谢道鹏、陈焰华、印传军、胡勇、陈耀南

电气设计 : 李蔚、刘冰、白建光、李巍、甘文彬、彭威

声学设计 : 王凡、陈庆、饶紫云

委托方 : 中国湖北省文化厅

地点 : 中国,武汉市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08.html/feed 0
唤醒沉睡的废墟记忆——蓬巴尔古堡访客中心 / COMOCO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0/4590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0/45900.html#comments Fri, 25 Oct 2019 06:31:22 +0000 a1.jpg

位于葡萄牙的蓬巴尔古堡(Pombal castle)可谓充分证明了“时间是最能改变建筑环境的一大要素”这一定律。

自罗马帝国以来,这一古堡就坐落于阿伦卡河畔(Arunca river)的山巅,扮演了多种不同的角色,并参与了各类空间和社会实践。这个古堡从最初的的小型社会,逐渐发展为军事战争里领土网络中一个重要的防御体系,再到现在,最终成为这一片区的地标和大众的旅游目的地。COMOCO建筑事务所在完成蓬巴尔古堡山顶的整合设计之后,又被业主邀请为古堡再设计一个游客中心。设计范围包含了这一片区的室外场地,以及古堡既有设施的维护更新。

b1.jpg

项目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针对古堡丰富的多层历史进行设计策略的定制,使之既不喧宾夺主,也不黯淡无光,而是恰到好处地在众多文物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在设计过程中,有一点是值得确定的,那就是保留那些作为集体记忆存在的废墟和文物,甚至在必要时候,对其进行强化处理。而这一点也就成为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一大基础原则。

建筑师在项目中所采取的设计策略是相当直接的。首先,建筑师对既有的石灰石鹅卵石人行道进行了修复,用砾石对残损部分进行了填补。其次,建筑师对高楼内的栏杆进行了微调,并重点设计了塔楼内展览空间的平面和家具布局。而项目中,最棘手的问题则在于如何在这一片区置入一个新的空间体块,以扮演游客中心的角色,并承担三项基础空间需求:访客的接待空间、呈现古堡虚拟历史的显示屏和一个存储空间。

考虑到古堡片区只有1200平方米的较小面积,加之其内还有不少文物,若置入一个全新的体块势必会和既有的元素产生不小的冲突。因而,建筑师对新建的游客中心进行了一些定义:一方面,其要能和既有的古堡特性进行无缝的融合;而另一方面,其又要能成为既有建筑结构的全新部分。换句话说,建筑师希望能和既有环境创造一种对话关系,以让这个全新的构筑物能够激活既有的沉睡空间。

0.jpg

建筑师将新建游客中心的面积压缩到了最小,而建筑体块的灵感则是源于古堡传统的石砌技术。建筑师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楼梯,可以使游客行至与古堡内部相连的平台。同时,该平台还可以让游客欣赏到位于古堡西南侧幕墙的16世纪葡萄牙晚期哥特风格的窗户。新置入的这个游客中心,对现有的古堡室外景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并使其能更好地免受未知威胁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边缘空间,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份别样的空间体验。

e1.jpg

总的来说,蓬巴尔古堡访客中心的设计采用了一种刻意的模糊手法,以在既有的石灰石单体、和蔼可亲但茕茕独立的古堡、以及初来乍到的访客中心间,寻找一种最佳的地形特征和空间契合感。

项目图纸

18_CP_Equipamento_1_copy.jpg

▲ 基地平面图

19_CP_Equipamento_2_copy.jpg

▲ 基地布局图

8_CP_Equipamento_3_copy.jpg

▲ 项目平面图

21_CP_Equipamento_4_copy.jpg

▲ 首层平面图

20_CP_Equipamento_5_copy.jpg

▲ 屋顶平面图

22_CP_Equipamento_6_copy.jpg

▲ 立面图1

23_CP_Equipamento_7_copy.jpg

▲ 立面图2

24_CP_Equipamento_8_copy.jpg

▲ 节点图

项目信息

地址:蓬巴尔, 葡萄牙

建筑设计:COMOCO

建筑面积:12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4

图片摄影:Fernando Guerra | FG+SG

主创建筑师:Luís Miguel Correia, Nelson Mota, Susana Constantino

结构、液压及声学工程师:ABL – Gabinete de Projectos Lda

电气工程师:Luís Ribeiro

机械工程师:João Gonçalves Madeira da Silva

承包商:ALVAPE, Construção e Obras Públicas, Lda

业主:Pombal Municipality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0/45900.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