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Thu, 19 Sep 2024 08:16:3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西奥电梯产业园:先进智造与永续生活兼容的“未来工厂”/goa大象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9/5381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9/53810.html#comments Mon, 09 Sep 2024 13:59:29 +0000 调整大小 00 总体鸟瞰图 陈曦工作室.jpg 

△整体鸟瞰图 ©陈曦工作室

“基于自身26年来在办公领域的长足积累,goa大象设计提出塑造“活力场”的理念,旨在激活包含多样化互动关系的工作空间。西奥电梯产业园以该理念为指导,力图在“未来工厂”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凌建   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

西奥电梯产业园三期位于杭州市临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省级城东智造示范区和G60科创走廊的交汇点。项目与西侧一期西奥电梯厂房一路一河之隔。

作为电梯行业头部龙头企业,西奥电梯有限公司以高端电扶梯制造、电扶梯核心零部件制造为主导,是行业内拥有最全产业链、建设行业单体规模最大、最具智能化的综合性电梯制造服务商。

01 区位分析图 ©goa大象设计.jpg

△区位分析图 © goa大象设计

在“集约化利用M1用地”政策的号召之下,设计秉承“智造未来”的理念思考空间布局,围绕“工业旅游”的主题组织功能流线,以工业物联网制造、产城有机融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致力于打造一座集产、学、研、住、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产业社区。

调整大小 02 南侧沿河主入口界面陈曦工作室.jpg

△南侧沿河主入口界面 ©陈曦工作室

功能复合:开放园区多元化场景

基地由南向北分为三个区块:以总部办公楼为核心的高层厂房及员工生活区、中央绿带和大型单层厂房。场地规划顺应城市肌理,沿主要城市界面布置总部办公及配套设施,打造整体产业氛围。

03 南侧总部办公群组与北侧厂房 ©陈曦工作室.jpg

△南侧总部办公群组与北侧厂房 ©陈曦工作室

03-1 南侧沿街界面 ©陈曦工作室.jpg

△南侧沿街界面 ©陈曦工作室

不同于传统办公建筑或厂房单一的功能诉求,设计以开放的姿态,将办公空间、工业展厅、未来工厂和员工生活配套空间相互渗透,其综合性功能配置涵盖生产研发、办公交流、工业参观、社交生活等多元使用场景,全面满足企业员工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04 多元功能整体流线组织 ©goa大象设计.jpg

△多元功能整体流线组织 ©goa大象设计

南侧各栋塔楼平行错动布置,主要包括总部办公大楼,以及置于东西两侧的高层员工宿舍和高层厂房。沿街楼栋内设有西奥大学(电梯培训中心)和对外开放的旗舰店。裙房部分体块相互穿插堆叠,与高层建筑共同构建园区的群组式城市形象。

05 主要功能分布 ©goa大象设计.jpg

△主要功能分布 ©goa大象设计

调整大小 06 南侧裙房与高层相互穿插形成视线通廊 陈曦工作室.jpg

△南侧裙房与高层相互穿插形成视线通廊 ©陈曦工作室

多重流线:推动高效产业质效

如何合理串联总部办公楼内的不同功能流线,实现交互融合,并赋予使用者全新的办公与参观体验是本案的重点。通过东西两侧裙房与主楼的连接,内部空间被塑造为一个流线清晰、布局灵活的复合型办公体验中心,突破了传统办公楼整齐划一的空间形式。

07 总部办公群组式立面形象 ©陈曦工作室.jpg

△总部办公群组式立面形象 ©陈曦工作室

进入园区,首先抵达的是位于塔楼群中心的总部办公楼。前方广场形成可停留的沿街缓冲界面,强调中央绿轴的同时衔接内部一层的前厅大堂和接待中心,营造出自然的出入体验。

调整大小 08 总部办公楼前方广场景观 陈曦工作室.jpg

△总部办公楼前方广场景观 ©陈曦工作室

展览体验在不同层级的空间中逐步铺开。总部办公楼内设测试中心及工业展示区,为参观流线上的重要环节。来访者还可通过中央连廊至北侧厂房,观摩产品的生产流程,随后返回总部办公东侧的培训中心,至此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完整呈现。

09-“工业旅游”展览场景-©陈曦工作室-min.gif

△“工业旅游”展览场景 ©陈曦工作室

办公模块围绕多处宽敞明亮的通高中庭布局,包括四层以上的商务办公区和设有屋顶花园的顶层企业会所,为合作交流释放出开放的共享空间。西侧的会议中心和多功能宴会厅通过大堂和两座扶梯直接到达,支持定期的学术论坛和行业研讨,其分割灵活的空间配置以增强园区的适应性。

10 总部办公楼剖透分析图 ©goa大象设计.jpg

△总部办公楼剖透分析图 ©goa大象设计

自然渗透:塑造“工业游园”体验

位于单层厂房和高层厂房之间的中央绿带不仅是衔接园区南北的自然场域,也是工业旅游路线上颇具创意的亮点环节。建筑师将企业产品巧妙地融入步行路径,让产品体验感在舒适的沉浸式游览过程中进一步提升。

11 中央绿带 ©陈曦工作室.jpg

△中央绿带 ©陈曦工作室

景观庭院两侧的风雨连廊内设置了传送步道,人们在享受庭院景致的同时,便捷穿梭于南北区之间,随后可通过楼内坡梯及高速电梯迅速抵达各功能分区,多重院落和建筑空间被有机串联,打破传统厂房的冷峻形象。

12 风雨连廊内的自动传送步道 ©陈曦工作室.jpg

△风雨连廊内的自动传送步道 ©陈曦工作室

13 衔接南北的多重院落 ©陈曦工作室.jpg

△衔接南北的多重院落 ©陈曦工作室

智能制造:“未来工厂”的范式突破

南侧高层组团采用竖向玻璃幕墙与金属铝板相结合的方式,赋予外立面极具秩序感的韵律。裙房部分办公采用丰富的体块组合,将玻璃、铝板、穿孔铝板交叠使用,在简洁高效的建筑形体和丰富灵动的视觉感受间达到平衡。

14 南侧高层建筑立面细节 ©陈曦工作室-min.gif

△南侧高层建筑立面细节 ©陈曦工作室

北侧大型厂房是目前电梯行业内最大的单体智能工厂。作为“西奥未来工厂”的标杆,设计在造型上进行了突破。金色吊顶的宽大挑檐与纤细的金属柱以鲜明的对比呈现屋顶的悬浮感,并在厂房两侧形成遮风避雨的檐廊,提升厂区的舒适度。

15 西奥未来工厂 ©陈曦工作室.jpg

△西奥未来工厂 ©陈曦工作室

调整大小 16 遮风避雨的宽大挑檐 陈曦工作室.jpg

△遮风避雨的宽大挑檐 ©陈曦工作室

面向中心庭院的南侧立面,通过铝型材勾勒出的纤薄门厅外框与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幕墙,赋予厂房主入口艺术序厅般的形象特质,为访客的游览体验增添仪式感。

17 厂房南侧立面 ©陈曦工作室.jpg

△ 厂房南侧立面 ©陈曦工作室

同时,厂房采取了一系列被动及主动节能措施,以努力实现可持续工业的目标。立面顶部的开启扇及气楼(通风天窗)的设计增强了自然通风作用;屋顶作为第五立面,其全光伏板的铺设则让建筑在必要时无需依靠城市电网便可自给自足。

18 厂房屋顶上的全光伏板 ©陈曦工作室.jpg

△厂房屋顶上的全光伏板 ©陈曦工作室

 

技术图纸

19 一层平面图 ©goa大象设计.jpg

△总平面图 ©goa大象设计

1725889920793632.jpg

△一层平面图 ©goa大象设计

21 总部办公楼剖面图 ©goa大象设计.jpg

△总部办公剖面图 ©goa大象设计

22 工厂节点大样图 ©goa大象设计.jpg

△工业厂房节点大样图 ©goa大象设计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西奥电梯产业园三期

项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

业主: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goa大象设计

景观设计:亚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竣工:2017/2023

建筑面积:255,000㎡

摄影版权:陈曦工作室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9/53810.html/feed 0
成长阶梯,无界校园:杭州市上塘单元小学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8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80.html#comments Sun, 21 Jul 2024 08:28:46 +0000

在课间十余分钟内,仅百米间距的教室与运动场,也会显得遥不可及。走出门,跑下楼,冗长的交通线不断压缩着课余时光。是否能造所学校,它可以回避这一使用痛点,拉近各个活动场所间的距离,在无界限的校园空间内,为孩童赋予更多游玩的可能性,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与创造力。

△教学楼主立面 © 柯剑波

△内院与活动平台© 柯剑波

上塘单元小学位于杭州市拱墅区,设计为36班小学,在这所学校中,教学楼与运动场通达无阻,实现无界的校园生活。

△连廊与教学楼© 柯剑波

△课余时光© 柯剑波

项目场地与城市界面紧密相邻,在如此紧张的用地环境中,设计尝试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与竖向空间,将多类公共空间层叠布置,为拉近教学空间与活动场所提供契机。几段联系运动场地的室外阶梯,为校园空间增添了一种立体而富有层次感的组织结构,与孩童成长相伴,互融互生。

无界对话

△无界对话© 柯剑波

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为实现校园内的无界对话,首要面临的挑战便是校园各类功能的集约化。

考虑到周边环境要素配置,主教学区布置于场地最安静的西侧,食堂、体育馆与多功能报告厅等公共空间设于地下与架空层,为教学区提供充裕的活动空间。

△总平面图© UAD

△鸟瞰图© 柯剑波

借由丰富的底层空间,结合操场看台、下沉广场,形成架空平台,构成无界校园竖向空间中的活动层。

同时,活动层串联各个建筑单体,连接教学区与运动场地,交织出校园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公共活动的中枢纽带。

△校园一隅© 柯剑波

△虚实空间相结合© 柯剑波

活动层之上,由南向北依次布局行政区和教学区,形成分区明确、流线清晰的线性结构。

不同功能层次相互叠合,在功能与形式间取得巧妙的平衡,拉近了教室与运动场、活动平台的距离,使平面空间上的无界交流成为可能。

△功能分区©UAD

△内院与活动平台© 柯剑波

校园以层叠空间的模式,有效提升不同功能的使用效率。在此模式中,孩子们的课间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教室与走廊,活动平台和运动场地同样成为自由对话的场所。

在满足功能的需求下,无界校园更富有趣味、活力与自由性,为释放孩子的天性,注入无限可能。

成长之阶

△成长之阶© 柯剑波

无界校园同时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类型,延续设计理念,几道室外阶梯将各层教室与运动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阶梯以惹人注意的形式介入校园,不限于交通功能,也为孩童的活动范围赋予不同的互动场景,突破传统校园的界限。

△连廊与教学楼© 柯剑波

△与环境相交融© 柯剑波

在校园内部,阶梯与空间布局相协调,形成围合、半围合的空间秩序。各单体建筑之间,也因阶梯的穿插串联更为紧密。阶梯、庭院与建筑,景观与空间相互交融,使校园的空间尺度亲切、氛围和谐。

△架空连廊© 柯剑波

△内院与活动平台© 柯剑波

教室与运动场因阶梯实现行为上的联系性,也因阶梯产生形式的多样变化,搭建出活力的舞台,为校园植入活泼的多样元素。几道阶梯同样使校园空间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感,活动场所得到有效放大。

△通往内院的小径© 柯剑波

△东立面图© UAD

成长之阶为无界校园赋予特有的过渡区域,课余时分,在教室、活动平台和运动场,孩子们可以在整个校园自由地活动。这些场景会成为校园生活的新日常,以亲切而又丰富的环境营造学生乐见的空间。在上塘小学,每个人都期待更多积极地改变,更多独特地对话。

结语

△教学楼与运动场间的过渡区域 © 柯剑波

高密度的城市环境,教育建筑的功能复合,在各类条件的限制下,杭州市上塘单元小学不断突破固有的边界。

以校园生活的无界交流为实现目标,设计为校园空间呈现一种不同以往的热情与温度,同时延伸校园空间的内涵。奔跑的孩童,渗透于各个角落的生机,让校园真正转变为成长路上的阶梯。


项目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杭州市上塘单元小学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UAD)

项目类型:教育建筑

项目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树人街18号

设计时间:2018年6月-2019年6月

建设时间:2019年7月-2022年6月

主创建筑师:钱锡栋

建筑设计:钱锡栋、胡频飞、余雪婧、吴晶晶、徐象县

结构设计:阚建忠、郭佳鹏、王晗琦、陈培威

给排水设计:易家松、张振宇、邓倩

暖通设计:潘大红、王亚林、马燕宾

电气设计:吴旭辉、冯百乐、俞良、杜枝枝、邓周宁

智能化设计:马健、倪高俊

幕墙设计:香春

岩土设计:徐铨彪、陈刚、占宏、沈杰超

项目摄影:本质映像-柯剑波

业主方:杭州市拱墅区城中区改造指挥部上塘分指挥部、杭州上塘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

施工方:浙江恒誉建设有限公司

合作方: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80.html/feed 0
城市绿谷:寿仙谷 • 数智健康综合体设计竞标方案 / LEAP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6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60.html#comments Sun, 14 Jul 2024 09:54:06 +0000

△寿仙谷 • 数智健康综合体(竞标方案) © LEAP绿城利普

“LEAP提交的概念方案,旨在于开放的街区中,创造一座立体的『绿色峡谷』,在塑造地标吸引力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方案展示视频 ©LEAP绿城利普

01 基地概况

由LEAP绿城利普提交的「寿仙谷·数智健康综合体」竞标方案总建筑面积59685.28㎡,容积率2.50,拟为知名企业“寿仙谷药业”打造一处功能复合的办公总部。项目定位为现代主义风格办公、医养综合体,通过商业将商务办公及医疗康养结合,形成有机整体,在加强本项目吸引力的同时也带动地块周边的发展。

△南立面展示效果 ©LEAP绿城利普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4066.39㎡,基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东新单元,东至中诸葛路、北至听胜弄,西滨东新河、南临长浜河;地块以西为杭州银行金融建筑,北侧有多个住宅小区及配套幼儿园,用地以南约45米为德胜快速路。沿河景观绿道基本建设完成,景观资源丰富。基地内部较为平整,北侧听胜弄道路东低西高,西北侧与场地存在较大高差。

△基地卫星图 ©LEAP绿城利普

△基地条件分析 ©LEAP绿城利普

02 方案推演

本工程地上部分由2栋11层高楼组成,主要分为医学康养与企业办公两大功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LEAP设计团队确定了构建开放的“城市绿谷”为核心概念及以下4项设计原则:

1.减弱建筑对北侧建筑住宅的压迫感,建筑退让东北侧十字路口。 

2.充分利用南侧、西侧滨河景观资源。

3.构建综合性并合理组织医院、商业、办公、后勤等功能的动线关系。

4.以两幢50米高层为主体,充分利用用地轮廓。

△概念推演:构建开放的“城市绿谷” ©LEAP绿城利普

03 方案展示:城市绿谷

△东北方向视角 ©LEAP绿城利普

本设计方案希望面向高架主干道创造鲜明的地标形象和展示界面, 同时将西南侧景观资源引入基地,使景观视线充分渗透。总体布局将医学康养与企业办公明确分区,打破底部沿街的封闭界面,将裙房体量转化至主楼。

△开放的商业空间 ©LEAP绿城利普

建筑整体从东、西两个方向形成退台空间,打造立体绿化,加入弧面表皮,回应寿仙谷品牌中“谷”字的飘逸意向。

△东侧沿街效果 ©LEAP绿城利普

两幢主楼中间以有机形态构建“山谷”,融合丰富的植物景观,模拟山谷的自然、绿色体验。建筑中央围合形成立体的共享庭院,同时增加下沉庭院,丰富空间流线。

△入口空间 ©LEAP绿城利普

衔接入口的灰空间 ©LEAP绿城利普

医学康养与企业总部功能独立,流线清晰,互不干扰。建筑自然围合形成共享中庭,为人群提供休息、洽谈、娱乐场所。

△功能分析&首层平面图 ©LEAP绿城利普

· 医学康养楼位于地块西北侧,1F与-1F为体检中心,对外承接体检项目,同时也作为康养中心的相关医疗配套。

· 2F为中医馆、针灸推拿,与南侧企业总部国医国药馆、产品展销中心联系产生互动。

· 3F为高端医美中心,西侧为口腔科,东侧作为轻医美诊室,可根据具体需要划分。

· 4~9F为康养中心,病房可划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多功能套房。

· 10~11F设计为人才公寓,为后期运营规模提供多种可能。

△下沉庭院 ©LEAP绿城利普

图片.png

共享中庭·医院区域 ©LEAP绿城利普

△共享中庭·办公区域 ©LEAP绿城利普

临近高架外立面设计两层表皮以缓解噪音干扰,外侧设计斜向的白色穿孔铝板,既减弱了交通噪音,又降低了玻璃幕墙产生的光污染,同时白色的立面更具有寿仙谷之清雅飘逸。夜晚,灯光透过玻璃与穿孔板以绚丽的形象迎向高架干道。车行视野内立面展示时长近12秒。

△高架视角模拟效果 ©LEAP绿城利普

△日景、夜景效果模拟 ©LEAP绿城利普

建筑色彩主要为白色-穿孔铝板、蓝色-玻璃、木色-三角支撑构架,色彩搭配柔和、轻盈、明亮;二层表皮可以灵活开启,有利于营造愉悦、健康的内部办公环境,使积极、绿色的企业形象渗透于空间体验之中。

△二层表皮效果 ©LEAP绿城利普

△办公空间室内效果 ©LEAP绿城利普

此方案在高层创造出丰富的户外露台,充分拓展高层办公区域的自然体验。通过利用退台与屋顶空间,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空中球场、阳光休闲吧等多样化的交流场景。

△露台与屋顶空间·屋顶球场 ©LEAP绿城利普

△露台与屋顶空间·阳光休闲吧 ©LEAP绿城利普

本设计同时提供了落地成本优化的详尽方案和多种的可能性,愿景以创新的空间设计为企业品牌和城市生活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和高品质的体验。

25-min.gif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60.html/feed 0
Maison Joseph 滨江旗舰店 / 森上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5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58.html#comments Sun, 14 Jul 2024 09:11:05 +0000 展厅 3.0

Maison Joseph杭州最早经营买手店的品牌之一,之前已经合作了写字楼与商场中的两个室内空间设计,在不同场地的商业模式下呈现出多样的展示效果。伴随着对新型商业空间与现代生活的理解和探索,Maison Joseph开启了在杭州的第三个家具展厅。场地空间也由单纯的室内设计变成了一组框架建筑及辅房的改造。通过与业主的沟通其多年的家居买手的经营理念,结合场地特征,设计试图去创造该品牌对于城市生活理解的又一种表达方式。

园区与街巷

场地位于杭州滨江核心城区的一座产业园内。园区规模不大,却拥有静谧的氛围。改造建筑整体以二层为主,没有过多现代化城市的商业气息。建筑组团里有咖啡店、户外集合店、汽车修理厂、花店等综合业态,从尺度到功能业态,更像是一个小型街道的社区配套。

改造的建筑偏安一隅,三面围绕着院落,几株稍大的香樟与银杏贴着建筑生长,将嘈杂的外部环境进行隔绝。设计希望新的家具展厅能够以更为开放的模式呈现在这个小型社区内,我们把园区道路设想为城市街巷尺度的延续,建筑沿主要道路拓展出一片雨廊,既作为街巷空间的链接,又在人行入口处构建了供人休闲停留的檐下空间。一层建筑界面通过落地玻璃朝向街道完全打开,类似透明橱窗的展品陈列场景,吸引客人进入探访与体验。

自由与风格

室内布局对应家具产品的经营需求,将空间划分为自由展区、风格展区与办公室三个部分。首层强调界面的开放与透明性,设计时打破了原建筑隔间式的局促布局,沿入口主流线设置一个通高的空间序列,保持空间的流动性的同时,打造可以根据季度售卖情况,灵活变化的自由展厅空间,地台与高差的设置配合不同材料的运用,定义了展陈空间分区的变化。

二层区域依托天井划分为办公室与风格区,办公室沿南侧布置,保证采光的同时顺应西侧有一条独立的接待流线,衔接了五个不同风格的样板间,满足顾客对于各种家居风格的想象和对照。

院落与社交

“透过建筑中的光,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和自然的美丽。”——斯蒂文·霍尔

建筑界面打开关系的重新设定,落地窗、高窗、天窗以及天井等多重开口都是对于周边院落环境的回应,强调自然阳光的轻松体验,试图将更多的光影与绿意捕捉于空间内部。

场地周边被大范围的院落所包裹,在一层展厅可以看到街巷上往来闲谈的人群,也可以在样板区看到窗外阳光滤过斑驳的树影。二层的天窗引入漫反射的柔和阳光,样板间的窗洞则贴近着茂密的枝叶。顾客在宛若真实的家居场景中,慵懒的闲坐于沙发角落,感受着社区院落带来的惬意与闲适。

场地西南角的院落中有一个一百见方的辅房。主立面朝向院子,生长着植物的天井将室内空间分为两部分,与院内的植物连成一片。它被打造成为区别于主楼功能相对私密的独立展厅——“Social Club”,用于承接各种沙龙和活动的多功能空间,比如新品发布会、分享活动、艺术展览等等。这个构建像是院落中的一个亭子,安静的融于这片环境。而这些院子就在繁杂城市的某个角落,为社区邻里提供温馨的社交场地,丰富城市理想生活的精神追求。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Maison Joseph 滨江旗舰店

项目类型:建筑+室内设计

设计方:森上建筑

公司网站:www.senshangsheji.com

联系邮箱:senshang@qq.com

项目设计:2023.10

完成年份:2024.05

主要设计团队:章钧添 孙鸿斐 顾子昕 王宝山

项目地址:浙江杭州

建筑面积:2000㎡(带庭院)

摄影版权:余烨

客户:Maison Joseph

施工:刘宝山团队

材料:波纹穿孔板,陶砖,铝板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58.html/feed 0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一期全场落成 / 非常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5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52.html#comments Sun, 28 Apr 2024 07:15:05 +0000

新教育体系的实行

位于杭州市的中国美术学院(国美)良渚校区一期工程一标段于2022年完成,二标段工程亦于2023年8月结束,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目前整个校园已全面投入使用。在良渚校区设计竞赛初始,国美要求参赛的各建筑师团队提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教育体系。非常建筑的教育体系,包括以下若干的关键点,业已付诸实行:1. 手脑并用的教学法,2. 建筑学设为通识课,3. 以研究为主导的高年级课程,4. 兴趣社的设立,5. 取消“系”的设置,6. 与校园规划关系最直接的居学一体构想。

校区单体建筑的设计与使用

在居学成为校园空间组织的指导思路的同时,“开放”构成建筑设计意图的另一条主线。我们将开放定义为:1. 空间在物理层面上的开放,2. 空间内容的可变性,3. 使用者,包括校方及师生,参与对空间使用的再设计。

工坊

开放、绵延的工坊,由一系列拱券组成,意味着鼓励师生走出自己相对私密的环境,更多地进入公共领域。现在,除了日常的学习、研究、创作,设计评图是在工坊里经常举行的活动之一;根据规模的情况,班级的评图通常横向地使用工坊,跨班或跨年级的评图则更可能是纵向的。其它已在发生的活动还有展览,会议,电影,戏剧/舞蹈演出,大型装置的搭建,乃至羽毛球、军训等。工坊里也出现了食堂、咖啡馆和小卖部等设施。

学舍

由于学舍在工坊的上方,学生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从寝室下到工坊。这种空间关系也带来了学生作息时间的改变,他们只需8点15分起床便能赶上8点半的第一节课。为了方便学生吃早餐,在工坊门外的廊下还设有早餐摊位。在学舍内部,每隔一层就有宽阔、二层通高的共享空间,打破了常规双边走廊的局限性,便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或休息娱乐;也有建议让学生们将来自己设计、搭建该空间里的家具。

图书馆

图书馆内的空间组织是垂直的,即由9座塔楼构成;其中8座用作学习和研究,每一座塔内可以容纳包括几个子课题的大型研究项目或若干个独立的学习小组;第九座塔是一个所谓的“探索器”,本质上是一个纯建筑空间,是师生们放空冥想的去处。在学舍的屋顶上也有一系列探索器,校方计划一一激活开放。

展览馆

展览馆内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空间:首层的开放大尺度空间和上层的线性的小尺度空间,以适应不同展览和活动的需要。

报告厅

作为一个封闭的阶梯式报告厅,报告厅本身的使用方法是特定的。但门厅仍然可以具备灵活性,如作举办展览、酒会之用。门厅的二层设有咖啡厅;即使报告厅里没有活动,咖啡厅也仍然营业。

体育馆

体育馆实质上是一个单一的大空间,为联排拱券屋顶覆盖。它的单纯性很容易转化为高度的适应性。目前,它即为平日各种体育项目训练比赛提供场地也是大型的会议、庆典、宴会等举行的所在。它的空间质量又与报告厅不同,体育馆的平地面是多功能的前提,并具备自然采光。

行政楼

行政楼的空间模型没有采用传统的办公模式,即双边走廊或开放平层,而是选择了剖面上空间感受丰富的错层单边走廊。行政办公对空间无特定要求,我们的设计考虑了将来该建筑做教学或研究等其它使用的可能性。

师生活动中心

这是良渚校园上唯一的独立于主校舍群而处于景观中的一个设施,功能的性质是休闲的,但没有更明确的定义,接近传统意义上的亭子或茶室。该建筑的结构形式采取混凝土折板体系,空间形态则是完全自由的。尽管它的规模很小,但完美地呈现出非常建筑在良渚校区设计中最主要的追求之一,即内容上开放、形式上自由的建筑空间。

内容与建筑的对话

在良渚,内容 – 国美师生的教学、研究、创作及日常、课外生活 – 与建筑的对话正在进行中。从工坊空间层出不穷的使用方式到室外环境中涌现出的丰富多彩的装置,从学生们在不同建筑局部的种种投影到国美95年校庆将图书馆整体地转化为影像的屏幕,都体现出艺术学人对建筑的理解和想象;作为回应,非常建筑的建筑师们也在工坊中设计了混淆二度与三度空间的平面窗框。我们相信使用者的参与会给建筑带来全新的启示。

微信图片_20240428152941.jpg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校区首层平面图

△校区二层平面图

△图书馆一层平面图

△图书馆四层平面图

△图书馆九层平面图

△图书馆屋顶平面图

△图书馆剖面图

△展览馆一层平面图

△展览馆二层平面图

△展览馆三层平面图

△展览馆四层平面图

△展览馆剖面图

△报告厅地下一层平面图

△报告厅一层平面图

△报告厅二层平面图

△报告厅剖面图

△师生活动中心平面图

△师生活动中心剖面图

△3号工坊平面图

△3号工坊剖面图

 项目信息 

(一期Ⅱ段)

业主:中国美术学院

地址:中国,杭州良渚

主持建筑师:张永和、鲁力佳

项目团队:建筑:王文志(Ⅱ段)、尹舜(Ⅰ段)、王玥、龙彬、黄舒怡、梁小宁、刘扬、柳超、张博文、王硕、程艺石、何泽林、师琦、林诗洁、李相廷、谢岩旭、焦慧敏; 室内:王玥、张敏、韩书凯、李帅;景观:师琦、尹舜、林诗洁; 现场协调:李诗琪

施工图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三院

照明顾问:TJAD建筑照明所

建筑面积:180000 平方米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周期:2018.3-2019.6

竣工时间:2023 (一期Ⅱ段)

摄影:田方方、燕飞、李诗琪、张永和、王志磊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52.html/feed 0
有没有五一去苏杭的搭子,纯看建筑,不去拥挤的景区?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0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08.html#comments Sun, 14 Apr 2024 03:35:59 +0000

1713066488355366.jpg

#

莫言曾在《会唱歌的墙里》中说,杭州的建筑是天堂的建筑。在江南这个地方,文化传统渗透在每座建筑的语言形式中,它们是历史的符号,是自然的回应。

它也是现代城市蓬勃生长的土地。无数新奇的、前卫的、诗意的、哲学的空间卓然而立。于是,传统和现代的语在此交汇和碰撞。

过去的二十年,江南地区既是国际大师的试验田,也是国内建筑师延续传统的阵地。而我们该如何通过这些建筑去认识城市,认识现代,认识传统呢?


五月,又是下江南的美好光景,但西湖上、园林里、迪士尼的漂流船中,必然是人潮涌动的。不过,依然有许多美好的建筑能陪伴我们度过这段美好时光,它们既有现代城市的自由,又有传统文化的韵味。

因此,筑学园一如往年,发起了这场游学招募,我们将再次集结于江南,探索建筑,品味美食,在学习中游戏,在旅游中思考。

“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相比空洞的想象,我们更愿意将双脚置身于不同的城市,去感知设计的魅力,并寻求设计的无穷灵感。我们将与老八校建筑学博士和设计院一线建筑师深入江南地区,无论你关注的是地域、类型还是建筑在自然中的变化,又或者只是一个纯粹的建筑爱好者,此次考察都不会让你失望。


0 (26).jpg

0 (3).jpg0 (2).jpg0 (4).jpg

考察项目包括7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的国内作品,华东区明星事务所,国内外新锐建筑师最新作品。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西扎、宁波美术馆/王澍、宁波历史博物馆/王澍、五散房/王澍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安藤忠雄、晓书馆、良渚博物馆/奇普菲尔德、大谷仓/大舍、中国国家版本馆/王澍、天目里/伦佐·皮亚诺龙美术馆西岸馆/柳亦春、油罐艺术中心/李虎、西岸美术馆/奇普菲尔德、浦东美术馆新馆/努维尔、上海图书馆东馆/SHL建筑事务所、上海自然博物馆/Perkins+Will事务所、上升新所/邬达克+OMA、恒基旭辉天地/努维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原作、绿之丘/原作









1713066583798294.png

建筑很难学,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感知与体验。《建筑体验》的作者拉斯姆森写道“体验建筑,必须观察建筑是如何为特殊目的而设计,建筑又是如何与某个时代的全部观念和韵律一致的。”我们沉浸在建筑空间时,是什么样的设计元素在撩动我们的感官?

华茂艺术博物馆

建筑师:西扎





0 (5).jpg

0 (6).jpg

※ 一方魔盒

原本平平无尽的黑盒子

踏入时却变得纯净又迷离

中庭的光柱和螺旋的坡道起五层纯白空间

总让人忍不住向上攀爬

忍不住拍摄对面的陌生人,然后被另一个陌生人拍下


0 (7).jpg


◎宁波博物馆

建筑师:王澍


0 (4).png0 (8).jpg

※ 一个夹角

当我们被穿越宛若山体的建筑

在“山坡”和“山顶”找到众多栖息的席座

许多人在这个平台自觉拍照

一种宏大的、向上的但是又平静的情绪在这里涌上


0 (9).jpg



◎良渚艺术博物馆

建筑师:安藤忠雄



0 (10).jpg


※ 一处平台

水从倾斜的屋顶泻下

三角天窗透出和熙的光

村民们坐在阶梯凝望

这一幕似乎与遥远的水之教堂呼应着


0 (12).jpg

在旅途中,有无数个这种空间的惊喜。陈词滥调地说,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拆解建筑之美的逻辑,需要积累更多基础的原型,需要用建筑师的语言描述好这些空间。


1713066840516100.png


不要带着刻板的标签的去理解建筑师,因为每个建筑师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寻找不同的解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归类,构建自己的建筑分析模型,剥开建筑争议性的一面后,我们能看到这些伟大建筑师在想些什么?

 ◎王澍的建筑看什么? 

⇀ 形式:自然形态和传统的材料

⇀ 空间:传统园林空间的现代演绎

⇀ 秩序:漫无目的、兴趣盎然、无等级概念的空间秩序

0 (13).jpg

0 (14).jpg0 (15).jpg

0 (9).jpg

▲ 王澍建筑与材料

©业余建筑工作室



 ◎奇菲尔德的盒子们  

⇀ 它抽象、纯粹,充满现代主义最初的美好愿望

⇀ 它们是现代和文脉的调停者

⇀ 城市和建筑内部的桥梁

▲ 奇普菲尔德建筑合集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一起邂逅更多建筑大师  

⇀ 安藤忠雄/OMA/努维尔/皮亚诺/西扎

⇀ 国内的先锋事务所

1713067319476949.png


1713067347486784.png


学习第一,游戏第二。我们在这趟旅途中,除了见证那些建筑的诗篇,更要收获假期的愉悦。过去的旅行,告别了一天的路途和学习,我们都会一起体验当地的美食。

研讨会在果子和瓜子中度过,之后我们聚在一起玩桌游(众所周知,建筑学生除了建筑,什么都会),由⌈建筑学园⌋负责人·桌游收集狂魔·星火童鞋会带上一些新奇的桌游, 给这趟旅程增添印一点欢声笑语。




0 (12).png

学术研讨与实地考察深度结合,一次专业的建筑游学计划;

4天,深入探访20余座沪浙现代与传统建筑,实地感知江南地区近年的城市演进与建筑试验;

纵览7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在江浙一带的建成作品,亲历全球顶级设计理念的落地和建筑品质的把控;

考察王澍在宁波与杭州两地的在地形建筑实践,感受其独特建筑语言和江南风情的兼容与共生;

访问国内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交流建筑背后的概念和设计逻辑,了解不同事务所的工作流,感受真实的建筑实践。

老八校建筑学博士和资深建筑师组成联合学术领队,带来深度实地讲解;

全程学术自由交流,含1场学术讲座及讨论会。


0 (13).png

行程地点:宁波、杭州、上海

集合时地:2024年4月30日晚,宁波

行程时间:2024年5月1日-2024年5月4日

集结人数:全国20人(以实际集结人数为准)

行程费用细节:4680元/人;4月15日前报名可享受300元早鸟折扣

(费用包含当地三-准四星酒店双人间,若换单人间需补差价;每日当地特色午餐;建筑讲解、沙龙活动;全程大巴服务;景点首道门票;旅游意外保险;司机小费等)以上报价不含税收,大交通以及以上未提及的项目。

 适合人群:建筑、规划、景观、室内等相关从业人员、学生、爱好者等



image.png


0 (14).png

联系客服微信/电话咨询报名事宜;报名成功后,须缴纳2000元预报名费方可报名成功。(缴费方式咨询客服)

报名截止时间为出团前7天,建议尽早安排,需提前购买往返交通,五一节期间可能会有涨幅,购买前请提前联系我们以确认出行日期和行程变动细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详细行程以及讲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有变动及时通知,详细行程可咨询客服。

2人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80RMB;3人以上,5人以下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180RMB;5人以上(包含5人)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380RMB;已经报名参团者介绍小伙伴来参团成功,同样享受相应团报优惠.

添加客服可咨询本次游学相关细节:



1713067504744845.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咨询

添加备注【游学】


1713067520771438.png

△报名入口



0 (15).png


学术讲座:旅行中举行一场深度学术讲座及讨论会,时长1.5小时到2小时,主题由主讲人结合考察路线自拟,包含自由讨论环节。

费用说明:缴纳预报名费2000元完成行程报名,并于集合日当晚缴齐剩余费用,行程过程中不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住宿若换单人间需补齐差价;参观点首道门票以上需自行购买,如有学生证请随身携带,产生的优惠门票费用将在行程结束后一周内退还。 

项目参观:此次考察期间,如遇交通延误、部分地点未开放等特殊情况,届时会对具体行程进行适当调整;行程参观项目可能会有部分调整,调整数量不超过3个。

其他备注:此次行程不论集结情况如何,都确定出发;行程集结人数约20人,以实际报名顺序为准;为保证学术性和研讨质量,考察中会对建筑、规划、景观、室内等相关专业人士(含学生)的比例进行协调搭配。


0 (1).gif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08.html/feed 0
杭州武林美术馆 / 筑境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39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398.html#comments Tue, 09 Apr 2024 13:24:13 +0000

这是一座集艺术展览和文化产业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项目基地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新天地综合体南部,周边建筑较为密集,多为办公、商业和住宅,功能多样。在这样一处与城市生活紧密关联的场地中,设计期望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间形成友好的对话和互动关系,进而创造一座生发着城市活力的美术馆。

生发于环境的布局
场地呈不规则狭长形,东西宽约60米,南北长约240米,其西、北两侧均为高层办公建筑,南端为幼儿园,西南角规划为城市公园,为此,设计考虑将大体量的建筑主体靠北侧布置,以与周边的高层建筑组群形成空间上的照应;同时于南部降低建筑高度,减弱其体量,结合开放式的街边庭院布局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营造出一处尺度宜人,与南端幼儿园及一旁城市公园有良好对话的街边日常活动场所。

公共性和日常性
美术馆的艺术空间,占地上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建筑中最重要的主体,也是最吸引人的空间场所。但是受展览频次、开放时间、布展等因素的限制,艺术空间使用频率较低,与城市日常的交互频度也相对较低,互动较弱。相反,占有地上建筑面积三分之二的文化产业空间和社区服务等功能,关联着日常通勤、服务和交往,与城市日常交互频度相对较高,互动较强。

基于此,我们将艺术空间置于建筑的高区,悬浮于城市之上,相对独立。观展人流可通过底层入口大厅,经垂直电梯便捷地上至高区展览空间。这样的布局,既切合目的性较强的参观人群的行为特点,又凸显了美术馆的主体。文化产业、社区服务这些与城市交互频度较高的场所置于建筑低区,贴近街道布置,并于底层融入部分商业。这些空间组织自由、构成灵活,可适应未来多种变化。而在高、低区之间,则是联系两区间的空中庭园,设置有文创、餐厅等配套功能,便于使用者的交往。此外,该区域自由开放,公众可通过南端独立的电梯厅直达于此,为激发美术馆的城市活力带来更多的可能。

环境友好
无论是面对城市街道还是住区,营造建筑宜人友好的场所环境也是设计的重要面向。建筑贴近城市主要街道,其界面虚实有序、尺度宜人。设计结合街道场所,沿西侧设置了宜人的沿街景观步行空间,并于其两端结合城市街角环境、社区活动及幼儿园接送场所,设置了小型的街角公园,供人们停留与交往。此外,设计通过分解建筑的大尺度体量,以虚实相间的小尺度体块构成和空透的空中庭园贴近街道和住区。空中庭园在为人们提供交往场所的同时,也以其通透开放,有效降低了美术馆主体对东侧居住区的压迫感,为相邻的居住区和街道带去了清风、绿意和畅朗的感受。

绿色节能
建筑受场地限制,呈东西向布局,因此,在满足室内空间光环境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西晒面的节能需求。设计结合建筑竖向分区采取以下策略:低区错叠悬挑的小尺度体块,一方面因其产生的阴影本身具有较好的遮阳效果,另一方面,其外覆以竖向格栅和彩釉low-e玻璃,有效遮挡阳光的直射;高区展览空间采取双层呼吸式幕墙,外层采用彩釉low-e玻璃,内层采用U型玻璃,两层玻璃间为1200mm宽的通风空腔,空腔内热空气通过顶部通风格栅带走大量热量,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室内U玻表面远低于室外温度,有效降低了空调负荷。另外,层层叠叠的绿化屋面在建筑节能和助益海绵城市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

呈现风景
美术馆独特的空间架构,清晰明确地表达了建筑的不同功能空间与城市的相互关系,相应地呈现出上部单纯宁静、下部丰富活跃、中部通透友好的场所样态。这些场所与城市中的各色人群、各样活动相互交织,呈现出日常公共生活中丰富多样的人文风景。


项目图纸

△模型图

△模型图

△基地示意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七层平面图

△轴侧剖透视

△轴侧剖透视

△轴侧剖透视

△剖透视

△功能分区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筑境设计

面积: 489054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文沛

厂家:  Xiang Jie, 筑匠, 筑匠, 长青艾得利

主创建筑师: 王幼芬

建筑设计: 王幼芬、祝狄烽、孙铭、胡泊、陈立国、李嘉蓉、骆晓怡、纪圣霖、江丽华、宋子雨、岳凯、王菁蔓

暖通设计: 何佩峰、潘军、王瑞兵

电气设计: 李鹏展、王潇、杨桦

给排水设计: 沈丹群、杨迎春、纪殿格、卢旦

结构设计: 杨旭晨、朱伟、张新英、丁汉杰、吕岩、赵友清

幕墙设计: 汉嘉幕墙

景观设计: TOPOS 拓柏景观

内装设计: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 上海麦索照明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 北京飞瑞

业主方: 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跨贸小镇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地点: 杭州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398.html/feed 0
游学招募 | 七位普利茲克建筑大师作品深度探访 x 明星事务所参访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7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72.html#comments Sat, 30 Mar 2024 09:55:47 +0000

微信图片_20240330180059.png

过去数年,我们始终践行设计源自生活,设计启发自我,设计改进世界,我们相信真实的旅行带给设计的灵感无可替代。“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相比空洞的想象,我们更愿意将双脚置身于不同的城市,去感知设计的魅力,并寻求设计的无穷灵感。

2024年5月1日将推出今年的第一条游学招募计划踏上沪浙一带,探访这一活力土地之上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的众多作品,探访国内先锋建筑工作室,以建筑旅行和考察为形式,将旅行、考察和学术探讨深度结合,探讨更为深刻和全面的思考建筑设计的模式。我们将携手老八校建筑学博士和设计院一线建筑师深入江南地区,无论你关注的是地域、类型还是建筑在自然中的变化,此次考察都不会让你失望。


行程精华

●  学术研讨实地考察深度结合,一次专业的建筑游学计划;

●  4天,深入探访20余座沪浙现代与传统建筑,实地感知江南地区近年的城市演进与建筑试验;

●  纵览7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在江浙一带的建成作品,亲历全球顶级设计理念的落地和建筑品质的把控;

●  考察王澍在宁波与杭州两地的在地形建筑实践,感受其独特建筑语言和江南风情的兼容与共生;

●  访问三所国内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交流建筑背后的概念和设计逻辑,了解不同事务所的工作流,感受真实的建筑实践

●  老八校建筑学博士和资深建筑师组成联合学术领队,带来深度实地讲解;

● 全程学术自由交流,含1场学术讲座及讨论会


行程参观项目

考察项目包括: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的国内本土作品,华东区明星事务所,国内外新锐建筑师最新作品。

宁波(3个项目)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西扎、宁波美术馆/王澍、宁波历史博物馆/王澍、五散房/王澍

杭州(7个项目)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安藤忠雄、晓书馆、良渚博物馆/奇普菲尔德、大谷仓/大舍、中国国家版本馆/王澍、天目里/伦佐·皮亚诺

上海(10个项目)

龙美术馆西岸馆/柳亦春、油罐艺术中心/李虎

西岸美术馆/奇普菲尔德、浦东美术馆新馆/努维尔

上海图书馆东馆/SHL建筑事务所、上海自然博物馆/Perkins+Will事务所

上升新所/邬达克+OMA、恒基旭辉天地/努维尔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原作、绿之丘/原作


△微信扫码识别二维码咨询

添加时请备注【游学】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阿尔瓦罗·西扎

©侯博文


全国首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由世界顶级建筑大师 阿尔瓦罗·西扎设计,这也是当前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唯一“黑色系”建筑作品。博物馆采用了集中式建筑体量设计,整体的平面形态在朝山一侧以多端曲线展开,朝街道一侧为连续的自然曲线,且向外凸出。黑色的双层波纹铝板包裹了大部分的体量,赋予了建筑强烈的雕塑感和重量感;同时,整体的悬挑设计又使上部体量漂浮在倾斜的场地上。


宁波历史博物馆/王澍

©贝影

宁波博物馆建筑形态以山、水、海洋为设计理念。第一层为整体,但从第二层开始,建筑开始分体并倾斜,形成山体形状。外立面采用浙东地区瓦爿墙和竹纹理混凝土,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博物馆的外观有意被塑造成一座山的断片,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在各个墙体上,设计师有意用黑砖勾勒出远山的轮廓,上方红砖辅出被晚霞浸染的云彩。


宁波美术馆/王澍

宁波美术馆对于原有的航运大楼而言,“吐纳着城市与一条江的方向性应被小心地保持”。因而,设计者保留了原有航运大楼的空间结构,以保留这座大楼给城市带来的记忆。


五散房/王澍

©archidaily

“五散房” 分别散布于鄞州公园各处,由王澍设计形成闲趣、随适的状态:一座是画廊,一座是咖啡厅,一座是公园管理用房,两座茶室建筑。五座建筑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地方材料,不同的建造技术,在公园内营造出不同景观建筑的特性。“五散房”不传统的园林建筑,却让市民引发了对传统元素、现代建筑材料表现出的后现代艺术概念。


天目里/伦佐·皮亚诺

©goa大象设计

天目里是普利兹克奖得主伦佐 · 皮亚诺在中国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包含了办公、美术馆、艺术中心、秀场、设计酒店及艺术商业等功能,是个一个具有地标意义的综合性的艺术园区。最原始的设计概念是:一个苹果,在硬质界面的包裹下,有柔软而丰富的内核。设计师将大部分建筑体量放置在场地周边,以创造一个大型的受保护的内部绿色空间,称为"城市公园 "或 "绿洲"。“天目里”是一个绿洲般的“城市客厅”和艺术生活的发生器。丰富的活动和事件都将在这里发生,人的交流活动也会影响空间,成为天目里生命力的核心。


茑屋书店

©archdaily

全球最美书店茑屋书店落户天目里,延续了品牌一贯的高颜值和格调趣味,茑屋书店天目里店以艺术为中心,融入了书籍、咖啡、杂货、文创、影音等线下体验空间,打造呈现了一个多功能、多元化的复合式空间,为到店的每一位顾客提供日式美学享受和生活方式提案。书店外立面采用通透性良好的落地玻璃窗,兼具现代简约风和日式冷淡风,这与天目里整体建筑风格相统一。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安藤忠雄

© Ma yuan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地处杭州良渚文化村,建筑分三大功能区块,南侧为拥有美术馆功能的展示栋,北侧为拥有培训室等教育功能的教室栋,中间为拥有小剧场、阅读大厅和图书馆功能的文化栋,三栋建筑排列在大屋顶之下,成三字型布局。在设计理念上,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创造性地融汇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非常完美地表现了日本大师级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情感本位”的空间概念,整个建筑非常注重人、建筑与自然的内在关联。


晓书馆

© Ma yuan

晓书馆是高晓松在杭州开的书店,坐落于杭州良渚文化村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是一个面向大众免费开放的公益图书馆,有5万册图书,由高晓松亲自指导挑选。晓书馆内部分为上下两层,10多个原木色书架高耸入屋顶,有种书山书海的即视感。


良渚博物馆/大卫·奇普菲尔德

©迈丘设计

良渚博物馆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


美丽洲教堂

©archdaily

美丽洲教堂由TDS设计,教堂力求融入自然的环境当中,不仅重视功能和用户体验,还选择了低碳材料,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景观与建筑边界模糊,使得建筑与景观无缝接入。教会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室内空间与自然之间宛然一体,第二个是表达永恒和纯净。教会由三个单体建筑(美丽洲教堂,小花园教堂,办公处)和一个钟楼组成。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王澍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位于良渚古城遗址东侧,由知名建筑师王澍与陆文宇创立的业余建筑工作室设计。他们将宋代园林的山水画转译成更大尺度的建筑,用青瓷表达建筑的美感。文润阁的高远感通过层层屏扇的排布和青瓷的变化色泽来实现。这座建筑不仅是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展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的综合性建筑,更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和版本资源异地灾备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大谷仓/大舍

大谷仓位于杭州西北的良渚文化村,由著名建筑师大舍工作室设计。这座现代建筑不仅是一个具有地标性的精神建筑,还是一个能够容纳多元性活动的场所。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遗址内出土的一件陶器上雕刻的图形,这一原型暗示了这块土地上建筑的起源。

 © 是然建筑摄影


龙美术馆西岸馆/大舍

©向玲 XiangLing  王耀华Yaohua Wang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黄浦江滨,设计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呈自由状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原有地下室与原有框架结构柱浇筑在一起,地面以上的空间由于“伞拱”在不同方向的相对联接形成了多重的意义指向。地面以上的“伞拱”覆盖空间,墙体和天花均为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它们的几何分界位置也变得模糊。建筑的内部空间也得以呈现一种原始的野性魅力,地面以上的清水混凝土“伞拱”下的流动展览空间和地下一层传统“白盒子”式的展览空间由一个呈螺旋回转、层层跌落的阶梯空间联接。


西岸美术馆/大卫·奇普菲尔德

© Simon Menges

西岸美术馆位于上海黄浦江西北岸,伫立于8.5千米长的滨江带上。美术馆地块呈三角形,位于宽阔的滨江绿化带的最北端。该建筑不仅是矗立于项目基地上的一座独立建筑,也扮演优化基地与黄浦江、公园之间联系的公共角色。三个承载着展览功能的建筑体量呈风车型旋转排布,并通过中央的双层通高门厅联系。


油罐艺术中心/OPEN



上海图书馆东馆/SHL建筑事务所

 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功能划分都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中式园林中的奇山异石。建筑主体就像一块被雕琢过的玉石,漂浮在一片翠绿的树冠之上。内部空间犹如太湖石般相互连通,成为人们探索和分享知识的源泉。


©RAWVISION Studio


上海自然博物馆/Perkins+Will事务所

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一座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区静安雕塑公园内的文化地标。这座博物馆由Perkins+Will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设计理念融合了自然、城市和文化的元素,旨在创造一个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空间。


上升新所/邬达克+OMA

上生·新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510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经过精心修复而焕发新生。这座建筑最初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于1931年,是孙科的私人别墅。如今,它已成为上海最重要的网红打卡地之一,被称为“上生·新所”。








恒基旭辉天地/努维尔

恒基·旭辉天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新天地商圈,由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这座建筑集多元未来办公、潮奢商业与城市公共空间于一体,成为了新天地商圈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标之一。让·努维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上海旧法租界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唤起市民对上海老城厢的记忆。建筑师希望创造一种独特且不可预知的行走体验。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原作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为艺术家的奇思妙想提供了丰富的可能。这座建筑的高达165米的烟囱不仅是上海的城市地标,也是一个特别的展览空间。

绿之丘/原作

绿之丘位于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原为一座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建成于1995年。这座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板楼,虽缺乏明显的建筑特点,却因其位置而备受关注。面对规划道路穿越和南北向体量阻挡滨江景观的问题,设计师决定保留并改造这座建筑,使之成为一个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滨江综合体。


阶梯状的漫游路径 ©章鱼见筑


行程信息

行程项目:7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的建筑作品、国内外新锐建筑师作品、探访国内先锋事务所

行程地点:宁波、杭州、上海

集合时地:2024年430日晚,宁波

行程时间:2024年51-2024年54

集结人数:全国20人(以实际集结人数为准)

行程费用细节:4680元/人

(费用包含当地三-准四星酒店双人间,若换单人间需补差价;每日当地特色午餐;建筑讲解、沙龙活动;全程大巴服务;景点首道门票;旅游意外保险;司机小费等)以上报价不含税收,大交通以及以上未提及的项目。 

适合人群:建筑、规划、景观、室内等相关从业人员、学生、爱好者等


报名方式

1.联系客服微信/电话咨询报名事宜;报名成功后,须缴纳2000元预报名费方可报名成功。(缴费方式咨询客服)

2.报名截止时间为出团前7天,建议尽早安排,需提前购买往返交通,五一节期间可能会有涨幅,购买前请提前联系我们以确认出行日期和行程变动细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详细行程以及讲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有变动及时通知,详细行程可咨询客服。

3. 报名请咨询

添加客服可咨询本次游学相关细节:

△微信扫码识别二维码咨询

添加时请备注【游学】


识别二维码报名


优惠方式

团报优惠:本次路线报名火爆,现推出团报优惠。

1.2人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80RMB;3人以上,5人以下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180RMB;5人以上(包含5人)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380RMB.

2.已经报名参团者介绍小伙伴来参团成功,同样享受相应团报优惠.


注意事项

学术讲座:

旅行中举行一场深度学术讲座及讨论会,时长1.5小时到2小时,主题由主讲人结合考察路线自拟,包含自由讨论环节。

费用说明:

缴纳预报名费2000元完成行程报名,并于集合日当晚缴齐剩余费用,行程过程中不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住宿若换单人间需补齐差价;参观点首道门票以上需自行购买,如有学生证请随声携带,产生的优惠门票费用将在行程结束后一周内退还。 

项目参观:

1. 此次考察期间,如遇交通延误、部分地点未开放等特殊情况,届时会对具体行程进行适当调整;

2. 行程参观项目可能会有部分调整,调整数量不超过3个。


其他备注:

1. 此次行程不论集结情况如何,都确定出发;

2. 行程集结人数约20人,以实际报名顺序为准;

3. 为保证学术性和研讨质量,考察中会对建筑、规划、景观、室内等相关专业人士(含学生)的比例进行协调搭配。



往期回顾


  

网站:m.stpapt.com

微博: -Archcollege




商务对接微信:jzxy-yz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72.html/feed 0
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园区 / Aedas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6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64.html#comments Wed, 27 Mar 2024 14:25:14 +0000

由Aedas全球设计董事韦业启(Ken Wai)、执行董事李巍、执行董事沈菲力,共同设计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园区已顺利竣工。园区集最先进的智能办公室、研究实验室、访客和展览中心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设计力图在余杭南湖畔打造世界级一流科研院所,塑造杭州风雅清丽的城市名片。项目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余杭区南湖科学中心,基地面积广大,总占地面积约228,100平方米,南北与东西方向的进深都达到接近500米。

山顶远眺,缤纷水畔一叶浮生的独特景象,突显达摩院东方底蕴与未来科技相交融的企业气质。设计仿照叶片脉络构建景观及轴带系统,将园区打造成为浮于南湖水面飘然生长的一片菩提叶。园区布局采用南偏东15度的夹角,形成层层深入的中式庭院感建筑群落。东西向的手指状板楼平行设置,访客中心位于主入口,并将餐厅及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于园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再通过达摩环与达摩道的串联,创造出高度伸展和向心几何拓扑关系,风雨连廊与绿色庭院将各办公楼自然衔接,形成与湖光绿脉交融共生的空间环境。

基于“工作组团”的理念,园区的工作、会议、个人空间充分融合,营造出开放共享、自由协作的办公环境。多层办公楼采用规则柱网结构,布局弹性机动,模块化的办公空间每层可根据需求形成500平方米到4,0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可最大限度提高使用灵活性。办公楼之间嵌入庭院、花园和公共广场,供员工休闲和活动,形成与自然交融共生的宜人环境。锯齿状立面搭配玻璃幕墙,在实现景观朝向最大化的同时,巧妙地利用立面角度,避免相邻建筑视线干扰。 “我们打造了一座微缩城市,将东方哲思与先进科技,糅合于建筑的形态与功能之中。让建筑融入周边自然肌理,以生态可持续为本,创造未来办公场所样本。”韦业启如是说。


项目图纸

△手绘图

△手绘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Aedas

面积: 500000 m²

项目年份: 2023

主创建筑师: June Liu

委托方: 传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地点: 杭州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64.html/feed 0
杭州滨江公共空间·涧石驿与停云驿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5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58.html#comments Tue, 26 Mar 2024 04:55:13 +0000

涧石驿与停云驿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江南岸,在闻涛路北侧、复兴大桥东北侧,是原作设计工作室承担的杭州市滨江区12公里滨水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的一部分。涧石驿改造自建于2004年的假日花园餐厅,初次踏勘时,建筑顶部网格状的金属屋架和外立面仿石材面砖已经老旧,外露的结构柱由石材包裹,显得较为粗壮。场地北侧为一片假山园林,园林内植被过于繁茂,几乎将假山形态掩盖。站在钱塘江边回望,茂密的植物几乎将主体建筑遮挡。但当我们登上建筑顶层时,四周丰富的景观令人惊喜不已,我们希望将这份独特的视角分享给更多的人。

布局上保留了原建筑一层和半地下空间,而结构上利用原有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框架及剪力墙抗侧,将原石材包裹的粗壮圆柱自地坪以上切除,替换为梭形钢结构柱。柱底部采用球铰节点,进一步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最后,将原有网格金属屋架拆除,替换以轻薄金属屋面。新屋面根据悬挑梁的受力形式,采用倒T型钢梁,并布置为伞形,实现屋顶结构的大悬挑。钢梁间设置细小的钢管,保证钢梁的稳定,实现建筑立面和俯瞰的完整性效果。依托原有结构和新增钢柱,在建筑不同标高增加景观平台,以提供多层次的长卷式景观视角。

为了充分展现建筑改造后的轻盈效果,也为了叠合历史记忆,原建筑墙面我们选择了颗粒感的肌理涂料替换原有石材面砖。新增部分我们选择了带有反射效果的铝板,以建筑屋面为画板,倒映出四季变化。同时,对场地原有的植物进行梳理,将藤蔓、杂草清理,保留优质灌木、乔木。再根据场地标高,在原有地面之上置入平板体系,形成逐级跌落的观景平台,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为植物预留生长空隙,且保留原有假山石,使其与平台体系融为一体。

意今心的绿植桥梁——低碳桥
低碳桥坐落于涧石驿的南侧,杭州市低碳科技馆北侧人工湖的水体中心处。人行桥的铺面石材局部破损、样式陈旧,且台阶踏步较陡,存在安全隐患。为提升该路段人行舒适性和安全性,我们保留原有的人行桥主体,利用加建部分将桥面长度拉长,使得桥身更为舒展,踏步尺度更加宜人。同时选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来进行现代化演绎——依托原有桥体,利用铝合金这一具有现代属性的表皮材料,通过插接搭建,使桥身立面形成多个间隔金属花箱格和点状分布的竖向插板。我们将花箱格内种植绿植,结合点状分布的竖向插板设置夜景照明灯光,实现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呈现出极具现代感又具有江南韵味的立面特点。

停云驿改造自建于2004年的荣斋,由西侧圆形通高空间和东侧地景建筑组成。但由于地形高差,建筑内部空间较为私密。建筑东侧室内空间全位于景观大台阶下,几乎无采光条件。而景观大台阶也缺乏让人驻足停歇的空间。在这次更新改造中,我们希望不仅对建筑形象进行提升更新,还能为公众提供丰富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

为增强建筑公共性和舒适性,我们将西侧封闭的景观挡墙拆除,庭院空间外扩,结合建筑屋顶改造,形成半室外活动空间,吸引江边行人驻足或周边居民在此聚会闲聊。东侧部分在保留原建筑主体结构的情况下,拆除景观踏步和部分楼板,形成采光庭院。此措施既解决了室内采光问题,又削弱了原室外台阶的威严感和单调性。同时利用原有景观挡墙作为结构支撑,三级跌落的新增长亭依托三段保留挡墙向上生长。在“金属屋面+钢梁+实心立柱+景观挡墙”的组合下,实现长亭结构构件控制在60毫米以内的轻盈建构效果。


项目图纸

△基地示意图

△分析图

△分析图

△一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细部大样示意图

△爆炸图

△爆炸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面积: 1646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章勇,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涧石驿): 章明、张姿、陈波

总体及建筑设计团队(涧石驿): 姚冠杰、张晓雅、龙颖、赵爽、牟筱童、董博(实习)、李辰(实习)、程利(实习)、马含笑(实习)、丁军行(实习)、于文才(实习)

BIM设计团队(涧石驿): 张东升、孙嘉龙、王凌宇、陈江、王明辉

结构设计团队(涧石驿): 吴宏磊、郑超毅、黄德键、陈长嘉

设备设计团队(涧石驿): 刘建、贾敏、张思恩、王海东、张陆陆、陈韩秋

景观设计团队(涧石驿): 李修兵、邹倩、钟勇、罗健、苏菁华

照明设计团队(涧石驿): 杨秀、卞晨、李迪、马玥

技术经济团队(涧石驿): 庞晓琳、周凌俊、臧俊隆、陈欣韵、佟舟、葛瑀玮、张春霞、曹叶馨

绿色建筑团队(涧石驿): 任国辉、薛芳慧、郑晓薇、孟凡琳

合作协调团队(涧石驿): 秦安华,黄嘉瑶,周康,马凯

主创建筑师(停云驿): 章明、张姿、陈波

总体及建筑设计团队: 张晓雅、姚冠杰、龙颖、赵爽、牟筱童、李梦瑶、谢成英(实习)、黄何云子(实习)、丁军行(实习)、陈瑞琦(实习)、杨竣扬(实习)

BIM设计团队: 张东升、孙嘉龙、王凌宇、严子夫

结构设计团队: 吴宏磊、郑超毅、刘博、林晨

设备设计团队: 刘建、贾敏、张思恩、吕宗虎、王海东、沈航涛、陈韩秋、邬怡琼

景观设计团队: 李修兵、邹倩、钟勇、罗健、苏菁华、刘毓柯

照明设计团队: 杨秀、卞晨、吴洋

技术经济团队: 庞晓琳、周凌俊、臧俊隆、陈欣韵、佟舟、葛瑀玮、张春霞、曹叶馨

绿色建筑团队: 任国辉、薛芳慧、郑晓薇、孟凡琳

合作协调团队: 秦安华,黄嘉瑶,周康,马凯

监理单位: 杭州天恒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单位: 屹珂设计

建设单位: 杭州滨江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杭州萧宏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地点: 杭州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3/53358.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