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题设计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考研快题之博物馆设计一二三事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5/4743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5/47436.html#comments Mon, 11 May 2020 09:08:38 +0000

高能预警:前方大量干货来袭,学霸冲鸭!!!

我们来看看建筑考研快题常考题型之博物馆设计~

2015年同济大学复试:建筑艺术交流中心设计

2016年东南大学初试:私人家具藏品馆设计

2014年重庆大学初试:城市建设发展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初试:小型岭南社区民宿博物馆设计

……

虽然题目中提到的建筑名称各不相同,但归结起来都是博物馆类型的建筑设计

上述各题目中一个共同并且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展厅怎样布置好展厅、做好博物馆设计呢?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442_调整大小.jpg

1. 博物馆建筑的功能组成

  • 陈列区:用于展品的陈列、观众的接待及讲解服务,包括:基本陈列室、专题陈列室、临时陈列室、室外展场、进厅、报告厅、接待室等

设计要点:陈列区不宜超过四层,二层及二层以上的陈列室要考虑垂直交通,宜南北向布置,避免西晒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508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527_调整大小.jpg

  • 藏品库区:用于藏品的存储、管理、运输,包括:藏品库房、藏品暂存库房、保管设备贮藏室、管理办公室等

设计要点:藏品库应接近陈列室布置,有直接对外的入口方便藏品运送,二层及二层以上的藏品库需要垂直运输设备,宜南北向布置,避免西晒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544.jpg

  • 技术和办公用房:研究和管理需要,包括:摄影室、标准制作室、研究阅览室、管理办公室、行政库房等

设计要点:注意和陈列区的流线分开,除了题目中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如暗室),其他按照普通办公室设计就行了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610.jpg

  • 观众服务设施:就是一些配套设施了,比如纪念品销售室、小卖部、售票室、停车场、洗手间等

设计要点:需要方便观众的使用,同时与办公区域有联系,观众流线和管理流线千万不能乱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627_调整大小.jpg

2. 博物馆建筑的功能流线

基本功能清楚后,怎么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呢?

不同的功能区域对应不同的使用者,因此使用者的流线就决定了功能区域的相互位置

观众→ 陈列区、服务设施

研究人员→ 技术和办公用房

管理人员→ 藏品库区、服务设施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656.jpg

观众:单纯的参观流线,只会面对售票、讲解等服务性的工作人员,是不能让观众看到进进出出运送藏品,来来回回办公的!

研究人员:他们是博物馆中间的“隐形人”,运送进来的藏品需要他们来拍摄、检测、研究,然后再送进陈列区,同样撤下来的展品也要很便捷地交回到他们手中

管理人员:一只只穿梭忙碌的小砖头,哪里需要哪里搬,分布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

三条流线组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呢?Duan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722_调整大小.jpg

很复杂对不对?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742.jpg

我们可以再简化一点

看成两个大的功能块:陈列区管理区

分区的方法有三种

平面分区、剖面分区、平面+剖面分区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811_调整大小.jpg

平面分区:树美术馆利用平面上前后分区,使功能区分开的同时有紧密的联系性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840.jpg

剖面分区:长江美术馆就是典型的剖面分区方式,这种分区的好处在于观众通过楼梯直接上二楼进入展馆,功能分区分的很干净~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914_调整大小.jpg

平面+剖面分区:泉美术馆的分区方式也是我们在快题中最常用的,一层为主要的管理区,同时为了方便服务和管理,在每一层都设立管理区,最好每层位置对应哦,这样有利于工作流线的统一

3. 博物馆建筑的主要功能区设计

门厅

作为观众入馆的第一个场所,也是组织人流的交通枢纽,通过门厅观众可以到达陈列区、临时展览区、纪念品销售区及服务设施等

微信截图_20200511163949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009_调整大小.jpg

设计要求:

1、合理组织各股人流,路线简洁通畅,避免重复交叉;

2、垂直交通设施(楼梯、电梯)的布置应便于观众参观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3、合理布局供观众休息、等候的空间;

4、宜设问询台、存包处、存衣处、出售陈列印刷品和纪念品的服务部。这些为观众服务的设施,应当合理布置在门厅内或紧邻门厅的适当位置;

5、工作人员出入及运输藏品的门厅应远离观众活动区布置

进厅

组织人流由门厅进入各个陈列区的交通空间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025_调整大小.jpg

设计要求:

1、进厅与陈列室的联系要直接,空间要宽敞,要方便观众进出。

2、根据陈列内容的性质,有更换陈列序言、屏风的可能性

进厅形式:

  • 走廊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049_调整大小.jpg

用一条狭长的单向走廊连接各个陈列室,方向性强,不受其他流线干扰

走廊可根据需要加减宽度,也可以把楼梯电梯等垂直交通体布置在走廊内,有利于增加竖向空间的联系

  • 过厅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116_调整大小.jpg

空间紧凑,是门厅与陈列区之间的过渡空间,一种空间序列的节奏变化

可结合休息区、洗手间、楼梯间等服务设施布置

  • 前厅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133_调整大小.jpg

与数个陈列室联系,空间宽敞,利于组织观众人流

特点是方向性弱,选择性大,人流集中

  • 中庭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201_调整大小.jpg

前厅Plus,将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陈列区围绕形成核心空间组织

该空间内人流组织更复杂,选择性更大

陈列区

是观众参观的主要区域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216.jpg

设计要求:

1.根据陈列内容性质,满足不同的参观路线要求

2.展出路线灵活,观众可全部参观或局部参观,参观路线明确,自左向右

3.争取好朝向,避免西晒

4.合理安排观众休息场所

5.陈列室与工作人员的办公室联系方便,并与参观路线不交叉干扰

布局类型:

  • 串联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245_调整大小.jpg

  • 放射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320_调整大小.jpg

  • 放射串联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334_调整大小.jpg

  • 走道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350_调整大小.jpg

  • 大厅式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404_调整大小.jpg

类型多多,任你选择哦!

陈列室布置要求

1.跨度:一般隔板长度4~8m,观众通道为2m,当单线陈列时,跨度应不小于7m

2.柱网:满足陈列布置的灵活性,当双线陈列时,进深应不等跨布置,开间应不小于7m

3.高度:应突出陈列内容,保证室内通风采光良好,净高一般不高于5m

这一节的内容终于完啦!

理论总是枯燥的,案例才是开心的!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420_调整大小.jpg

4. 博物馆类建筑案例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因为场地和功能的要求,建筑会产生不同的形态,我们就以形态来划分博物馆建筑的类型,分别来说一说~

  • 条形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438_调整大小.jpg

这类博物馆通常面积较小,进深受到限制,一般是以走廊式进厅串联单向陈列室。功能简单,非常容易布置,但是要想做出亮点就得好好设计啦

01. 体块错动——绵竹博物馆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455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521_调整大小.jpg

  1. 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博物馆以4个完整的矩形体量错落布置,打破空间单调感

  2. 在建筑内引入水元素,将走廊和展厅划分得更明确合理,有水诶!空间感受UP!UP!(人的亲水性你还记得吗?

  3. 服务用房结合影视厅、小展厅统一在一个独立的矩形体块中 (这样的功能分区简直不要太明确!)

02. 挖洞+种树——“吊床”画廊

体块太方正?挖洞,种树!

2个步骤简单粗暴有成效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543_调整大小.jpg

虽然这个案例只能称之为“画廊”,也就是说它的功能太过简单,简化到就剩展厅和洗手间了

不过,这种手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558.jpg

通过在实体中减去部分空间,用树取而代之,空间瞬间不单板,有曲有折,有大有小,还有景观!

把洞挖在建筑边角——半开放院落

把洞挖在建筑中间——中庭出现!

03. 40米大刀说砍就砍——天津蓟县于庆成美术馆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614_调整大小.jpg

你的大刀准备好了吗?直接往上怼

形成了具有节奏和变化的空间序列,实体之间嵌以玻璃幕墙,虚实结合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627_调整大小.jpg

当然,这连串的变化更象征着一个机体生长的过程,一个没有焦点的建筑,一个包含有从线性到非线性变化的几何构成,兼具拓扑与分形的特征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639_调整大小.jpg

它的功能分区也是按平面划分的,服务用房统一放在左侧,根据使用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层高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700_调整大小.jpg

在展览区域中,利用直跑楼梯连接上下两层楼,通过局部通高满足较大展品的需求,同时让剖面更加丰富

  • U型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725_调整大小.jpg

U型很容易联想到……三合院!

环抱出一个外向型的庭院,不就是欢迎公众、积极吸纳外界的意思嘛,用在公共建筑上再合适不过了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740_调整大小.jpg

这就是泉美术馆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754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807_调整大小.jpg

在功能的分区上,是典型的平面+剖面结合形式

庭院被抬升至道路上方1.6米

两个下沉花园为半地下层带来自然光线和通风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826_调整大小.jpg

这个案例中还有一个亮点,楼梯

并且,这还是超长楼梯,一条没有阻隔的公共路线从道路到庭院,再到错落的屋顶的最高处

使屋顶和立面的界限变得模糊,成为街道的延续,提供充足的室外活动展示场地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844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856_调整大小.jpg

一系列阶的屋顶梯式露台,其间的高差可以让天光进入主要展览空间

室内天花的形式与屋顶呼应,高度和比例不同的空间给展示绘画、雕塑和装置带来灵活多样的可能性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909_调整大小.jpg

还记得陈列区和藏品库需要注意什么吗?光照,避免西晒!

很多藏品需要置于干燥阴凉处贮藏

泉美术馆除了高侧窗外,外墙上的开窗也是侧向的

这样能有效减少光照,阳光下侧窗的阴影给精致的外墙平添一丝生机~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925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938_调整大小.jpg

  • 回字型

微信截图_20200511164956_调整大小.jpg

三合院都提到了,那接下来是什么?

没错!就是四合院

也可以说是在矩形体块中挖一个中庭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011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026_调整大小.jpg

一个开间和进深都大的建筑是很不好解决采光问题的,于是中庭走起!

长江美术馆还通过改变中庭的位置,从而获得两侧不同进深的空间

640.gif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052.jpg

一层直接面向道路,可达性很强

但为了更明确的功能分区,一层主要用作服务区域,并加入了书店的功能 (临街门面的商业价值可不能丢)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112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129_调整大小.jpg

为了分隔和书店,在两个功能区加了个室外庭院,景观get! 采光get!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141_调整大小.jpg

然后,大楼梯来了,观众可以直接进入位于二层的展厅和大会议厅,方便人流的疏散

640 (1).gif

而一层的服务空间顺势抬升到二层,楼层之间用围绕光筒的螺旋楼梯联系

一层的小中庭成为了另一个沟通楼层间的联系空间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201_调整大小.jpg

到了三层你会发现西侧布置了服务用房,而东侧是二层展厅的上空

平面分区方式我们看懂了,但为什么把服务用房布置在中间层而不是顶层呢?

640 (2).gif

两部直跑楼梯告诉你答案!

一部楼梯设在二层的展厅内

通过展厅内的楼梯,观众可以多角度地参观展品,并将人流从室外直接引入顶层的展览区域,形成完整的参观路线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224_调整大小.jpg

另一部楼梯在二层的室外平台上

工作人员、VIP和普通观众经由同一条路线到达室外平台,而工作人员和VIP通过平台上的直跑楼梯进入属于他们的三层空间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242_调整大小.jpg

两条流线从此分道扬镳,断得一干二净

顶层又是完整的展览区啦!

640 (3).gif

  • 分散型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312_调整大小.jpg

如果是一块三角形的场地,每个展厅对层高和面积的需求比较大,你会怎么做?

前面提到的三合院、四合院大法好像失灵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336_调整大小.jpg

应对不规则的场地我们就需要灵活的体块,而分散的多体块是适应性最强的

那么,旋转吧体块们!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436_调整大小.jpg

三个承载着展览功能的建筑体量呈风车型旋转排布,并通过中央的双层通高门厅联系

这种布局为建筑的各个部分带来独立运营的可能性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453_调整大小.jpg

人们可通过西侧龙腾大道和东侧滨江步道进入美术馆门厅,滨江一侧还有两种进入方式:

既可以下至下沉庭院进入,也可以通过广场台阶爬升至二层露台进入中央门厅,并且两种方式均可抵达展厅空间~(无处不在的大楼梯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510.jpg

在三个展厅体量之间,一个较低矮的屋顶覆盖整个中庭并向外延伸,形成面向黄浦江和道路的悬挑结构

在东西两侧,屋顶都由巨大的锥形柱支撑,昭示建筑的入口敲黑板,入口空间营造注意一下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526_调整大小.jpg

微信截图_20200511165538.jpg

三个主要的体量由半透明的,玉石般的玻璃包裹,赋予建筑族群通透的质感~


极点设计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5/47436.html/feed 4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快题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9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96.html#comments Fri, 17 Apr 2020 02:06:19 +0000

本文写于四月十六号,现在是凌晨1:00整。有许多学校选择在今天公布了自己的学校的分数线。毫无疑问,又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一天。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125.jpg

消息嘀嘀嘀响个不停,有的小伙伴表示开心 。

有的小伙伴表示侥幸

而有的小伙伴,则不幸落榜,他们故作轻松的语气让我知道他们只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而我不必回。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深有感触。一串数字将大批考生划分为两种人:进入复试的与没有进入复试的,着实残忍。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215_调整大小.jpg

我仔细地反思与检讨自己:


我忽略了什么?

做错了什么?

漏掉了什么?


为什么没有能够让所有小伙伴都开心地考上心仪的学校?

以及为什么,快题——这本该成为考核学生设计能力的一项科目,却逐渐成为一种脱离于设计本身存在的东西?


因此在一番头脑风暴以后,我决定写下本文。以作为对当前建筑学快题考试中的一点思考的记录。



1.为什么要考快题?



1.1

快题的本质是考试


快题,作为考研的一个科目,存在最终目的就是选拔人才。选拔什么样的人才?美国科学院提出了36种研究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其中关于专业能力的有13项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242_调整大小.jpg

当然,这是老美的评价标准,但是它确实反应了一定的对于研究生人才的能力共识。如果你想要画一幅好的快题,你至少得做到:


1.能辨别事情的轻重缓急:快速分析场地内的主次矛盾;

2.具有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来把控建筑形象和空间;

3.对环境条件和事实的理性判断:理智地分析基地的周边条件;

4.减少主观臆断:避免任何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一切从现有条件出发。

5.对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洞察力:了解建筑设计的社会性。

6.有系统、条理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至少一套熟练的设计手法。

7.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建筑设计本身就包含理性的推理,例如功能分区,流线制定等;

8.从表面现象推导本质问题的能力:如何从表面的场地提炼出设计方案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9.做出合理假设,并设计方案解决:这不就是快题的考试内容吗。也就是说,快题不仅能考察考生能力,相较于普通的试卷答题,快题能考察到的还更多。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257_调整大小.jpg


1.2

快题是剔除外物帮助的自我考核


我们再回忆一下我们平时的课程设计是如何做的:一般低年级面积小,一人出一个方案,到了高年级,往往会组队出设计。假设一个组3个人:思想大师、画图工具人、腿部挂件三人组合。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314_调整大小.jpg

大师带头,工具人出力,挂件打气。三人合作,半学期下来也得了90分的好成绩。那这三人的能力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


大师觉得自己想法出众,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设计。

工具人觉得自己画图精美,却对设计思路不闻不问。

挂件当然是赶快请前面两个吃饭,下次好接着躺平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329_调整大小.jpg

很明显,出卷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快题的存在是一场剔除外物帮助的自我考核。


你,一个人,带着画板、尺子、马克笔站在考试的课桌前,只有这个时候,展现的才是你自己的真实实力,这个赤裸的你才是最真实的你



2.快题考查的什么?



2.1

进化的快题


很多人可能要说了:这不对啊,好多人也没啥实力,背了一个造型就考上了,快题就是不公平!垃圾!僵化的体制教育!这种情况存在吗?YES!但是会持续下去吗,很明显,NO!


大家必须得知道:万事万物都在发展,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快题也是。可以说快题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个时期


①着重于表现手法:早期大家对快题都不熟悉,许多人的画面表现简直一言难尽,这个时候一个优秀的效果图自然会得到老师的喜欢,这种情况以讹传讹下就变成只要马克笔画得好快题就牛逼了。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348_调整大小.jpg

②着重于建筑形式:再到前几年,出现一种情况,大家都去背造型、背立面,看见好看的,也不管和平面能不能对应起来,差不多就给放上去。甚至还出现了一个词“效果图欺诈”,说的就是这种专门去背造型的人。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408_调整大小.jpg

③着重于机构风格:到近几年,甚至出现了一种风格,叫做“机构风格”,看你的快题就知道你在哪里学的。这其实就是进阶版的背造型,只是不同的机构有自己的造型库。


而如今再来看,效果图在分数中的占比逐渐降低,甚至有题目明确不要求上色。造型和平面如果对不上,在阅卷是肯定是当场爆炸。而机构风格也是越来越被阅卷老师排斥,分数都不会太高。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421_调整大小.jpg


为什么以前立竿见影的招都逐渐失去了作用?


在大家造型能力都不强的时候,默写的造型在乏善可陈的造型面前就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而当大家造型能力都不错的时候,生硬地抄袭肯定就落得下成。


在大家自己总结造型的时候,机构风格与之相比,就像正规军打散兵游勇,谁能敌得过呢?但到如今,“机构风格”却成为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什么东西能卖得过工业化产品?自然是用心打磨过的精品


随着一年一年的迭代,如今的考试设计之外的东西基本上都大差不差了,接下来就是真的见真章的时候了。到这个时候,快题的评判终于迎来了他的核心:设计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440_调整大小.jpg


2.2

基本功底


        但是如何做好一个设计?在最开始,你需要打好你的基本功底。


    什么是基本功?当然是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防火距离、疏散宽度、动静分区、人群分流、建筑模数、柱网排布、效果表现等。


不知道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就不知道建筑该做多少层,每层做多大。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454_调整大小.jpg

2020快题144分状元的黑白稿快题练习作品


不知道防火距离、疏散宽度,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臆想。一旦发生火灾,终生负责制就是建筑师的催命符。


不知道动静分区、人群分流,空间再漂亮,那能用吗?


再至于建筑模数、柱网排布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了。是一切功能和空间建立的基础。


基本功底就是你的底子,就是能够在六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内,按时完成一幅大差不差的快题的能力。一个很遗憾的趋势是,在大家都追求设计理念与概念的时候,对基本功的重视程度却越发低下。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509_调整大小.jpg

2019快题初试前三平时训练


2.3

设计能力


相信大家近几年也听说了许多复试神仙打架,400分沦为调剂的故事。或许也些许的夸张,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事实:考研正一年比一年艰难


考研不是一个卡位赛,而是排位赛,我们要超越的也从来不是什么分数线,而且考场四周一起考试的同学


录取线不断提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从前只靠求稳,只靠求不出差错的快题已经越来越不稳了。或许不会挂科,或许能过院校线,但很难进入录取线。当然还存在着复试翻盘的情况,但是我们不能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初试,取其上者的其中,取其中者的其下。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525_调整大小.jpg

2019年初试前三平时训练


那靠什么取胜?设计!快题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考察设计,现在的状态才是快题本该有的状态。我们没有退路,只能用设计这个磨刀石来打磨我们的剑。


设计上的差距无法像效果图一样短时间内快速弥补,也没法在机构的“造型库”中迅速提取。本身成绩就差,用一个假期突击突然逆袭考上的故事在以后会越来越少,考研会越来越眷顾那些强调设计能力和设计思维的人。这样的快题也将会越来越符合他筛选人才的作用。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539_调整大小.jpg

2020总分状元的平时快题练习作品


2.4

视野宽度


设计能力就是快题的最终形态了吗?并不是,设计能力是建筑最核心的能力,但建筑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其所涉及到的内容不仅限于设计。会越来越多的考察大家的视野宽度。包括:



城市视野下的建筑设计

历史尺度下的建筑设计

自然环境下的建筑设计

逻辑思维下的建筑设计

……


这些与设计能力并不冲突,如果设计能力是纵坐标,考察的是深度,那这些方向就是横坐标,考察的是广度。其广度也将会随着考试中设计能力的进步而不断扩展,甚至于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题目,在许多学校的快题都有这个趋势。


这就对考生平时的积累要求更多,如果对城市、历史、自然、人文、科技等这些没有一定的了解,面对这些快题很难找到入手的点。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554.jpg

2020总分状元的平时快题练习作品



3.如何准备快题?



3.1

经典快题


所谓经典快题,就是主要针对建筑功能, 空间本身的快题。考点主要在于如何塑造一个实用而优秀的空间


较早期的快题一般只会布置一个小面积的建筑,到后期考试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难度也越来越高,增加难度的方式就是对设计的某个设计内容进行限定,增加设计的局限性。例如限定柱网、限定立面、限定剖面、限定体量等。


①限定柱网:大多见于改建项目,原有柱网必须保留,需要注意的是梁也必须保留,设置楼梯会有撞头问题,这题目现在也较少了,因为柱网对设计的限制还比较小。这类题目考许多学校都有考察,像是2011年重庆大学的初试厂房改造2010年同济大学的艺术画廊设计。限定柱网还有一种变体,就是集装箱建筑,本质上也是限制了柱网,如浙江大学2012年的集装箱餐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609.jpg

重庆大学2011年社区活动中心——2019年400分选手作品


②限定立面:建筑几个面已经被限定,需要根据立面上的开窗来反推内部空间。例如同济大学2012年的公园茶室设计、东南大学2014年的厂房改建汽车展馆或者建筑四周有几面紧靠相邻建筑,无法开窗,这样对采光就会有很大的要求,并且在画效果图时,许多角度都会受到限制。例如同济大学2005年的社区活动中心、同济大学2008年的青年旅社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628.jpg

同济大学2005年社区活动中心


③限定剖面:已知建筑的剖面,反推建筑内部空间,相较于限定立面,限定剖面会对建筑轮廓、建筑层高、部分建筑空间有直接的限定。使得能发挥的余地更少,因此难度也跟高一些,目前限定剖面的只有重庆大学2013年的办公楼设计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643.jpg

重庆大学2013年办公楼设计——2020年理论状元平时练习


④限定体量:给定建筑的长宽高,在一定的体积里面进行设计。如同济大学2013年推免复试的冰块融化、东南大学2015年推免复试的艺术中心加建或者通过场地周边建筑对场地内建筑体量进行限定,这类常见于各种传统聚落新建,极高的建筑密度对建筑基本上限定死了建筑的体量,例如重庆大学2010年的社区活动中心设计。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659.jpg

重庆大学2010年社区活动中心设计——2019年400分选手


⑤限定人物:这类快题给出了使用建筑的具体人群,甚至具体到人物性格,多见于住宅通过分析人物的活动模式来给出一个定制化的空间。如经典快题主要考察的内容就是对空间的操作,在不断增加的限定当中,如何做出丰富的空间。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711.jpg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726.jpg

重庆大学2018年复试快题


在这类考试题中,我们没法像平常一样从平面入手操作,需要大家对剖面设计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展示一个空间最好的方式是模型其次就是剖面剖面设计一直都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3.2

城市视野


随着城市设计的发展,建筑师的视野不能只局限在建筑之中,由建筑设计出发,越过建筑的外墙,进入到城市领域是现在发展的一个方向。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737_调整大小.jpg

2020快题144分状元的快题练习作品


近年来这方面的考察也越来越多。考察的内容也不再只是单纯的空间设计,而是需要从交通、建筑群、景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随之而来,总图占的分值也相应扩大。考察方向一般有两种

①单一场地规划:一种是给一块地,让你做建筑群的布置,再选择其中一栋做建筑设计。例如同济大学2013年的滨水产业园和会所设计、重庆大学2014年的城市发展中心规划等、重庆大学2015年的酒店规划


②多块场地规划:另一种则是给定几个分散的场地,需要综合考虑这几个场地之间的联系,一般采用轴线来进行连接,并采用相似的景观、建筑群布置。例如东南大学2011年的学生公寓设计、同济大学2011年的商业综合体设计

微信截图_20200417100144.jpg

2020快题144分状元的快题练习作品


这类考试需要吸收一些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知识,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场地结构的搭建,要确定主要轴线、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一个好的骨架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


另外还需要了解更多的场地布置知识,例如车行入口开口退距、地下车库范围与出入口设置、消防环道的设置、消防扑救面的设置等。


在设计建筑单体时,应当考虑将建筑单体纳入整体规划之中,要符合场地的空间序列、轴线节点的布置、与周围景观互相渗透。说白了,就是你建筑的样子要与你设计的环境相融洽,该切角切角,该做院子做院子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804.jpg

东南大学校园规划


3.3

历史尺度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重建近几年越来越得到重视,快题中历史建筑出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但这里的历史尺度并不是直接对历史建筑进行改建,而是针对历史建筑的扩建与新建。


这一类考题相较于前两种而言会简单许多,因为:


一对空间的限制较少。

二不会增加题量。


自由的灵活度也就意味着上限极高,在场地和建筑设计上需要考虑的重点就是如何与周边历史建筑相呼应。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821_调整大小.jpg

2019年初试前三日常训练


①扩建:扩建是在原有旧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体量,需要我们处理好新建建筑的连接,两者之间的区别于联系。这类考题非常多,例如同济大学的2007年的乡土历史资料陈列室、同济大学2014年的社区活动中心、重庆大学2008年的科技楼扩建等等。


②新建:一般是在历史街区内,历史建筑旁设计新建筑。设计这类建筑时最主要的是对周边历史文脉的回应。例如重庆大学2017年的考题,让考生在三个功能中选择一个进行设计、同济大学2015年的建筑艺术交流中心等等。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835.jpg

重庆大学2017年的功能三选一——2020总分状元训练作品


面对这类建筑,我们首先需要注意与历史文脉、城市肌理、城市界面的联系,注意与周边体块的大小关系、积极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主动退让活动空间。同时要妥善处理好新旧建筑在功能、结构和风格上的统一。


在具体设计中一般有两种做法


一,是与原有风格相融洽,继续使用原有建筑的材料与风格,整体风格偏于低调。


二,是强调新旧对比,在旧建筑旁置入的新功能从体块、材料、高度、空间各个维度都与旧建筑拉开差别。一般用圆形、斜线这些异质的元素。材料上尤爱使用大面积玻璃。


3.4

人与自然


自然环境,算是建筑的永恒话题,在考试中肯定也少不了。自然考的方式非常多,本身地形的高差、场地内的保留古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些全是自然。


在平时的设计中我们就本身会进行考虑,而到如今,自然已经变化成了一种人工的自然、可控的自然。例如对自然元素运用的被动式绿建最经典的自然考点就是高差与保留树木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851_调整大小.jpg

2019初试前三快题日常训练


①高差:高差一直以来都是重庆大学的特色,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偶尔也会涉及到高差


高差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场地平整挖填平衡。通过适当的土方量将场地改造为几个一层高的台地。当然无法做到整层的缓坡也可以保留作为特色的建筑空间来处理。


除了这种建筑体块直接落在地面的方式,还可以用架空下挖等方式。架空可以创造出出丰富的灰空间,下挖则不太建议。这一类考题非常多,上文中许多考题都会涉及到高差,除此之外,重庆大学2012年的商业步行街设计、2018年的文化展示中心设计、2019年的村镇文化中心设计等都是,还有同济大学2013年的山地会所设计、清华大学2013年的北方社区文化站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908.jpg

重庆大学2019年的村镇文化中心


②保留树木:保留树木在快题中已经发展为政治正确,场地内可能有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一群树,你要是敢去砍一棵,就等着挂科吧。


我们要做的就是两个方法:退让迎合。先保证退距,再用建筑形态和功能进行呼应,到如今这已经不是太难的考点了。保留树木一般也不会单独作为一个考点来进行。考过的学校太多了,这里就举两个经典的例子,同济大学2015年的游客服务中心、天津大学2013年的森林公园餐厅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922.jpg

重庆大学2016年的竹艺工坊——2020总分状元训练快题


③景观园林:当然,除了拿这种单一元素进行考察,还会与景观园林相结合,在一整个环境中去从选址开始就综合考虑的。这需要我们对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了解。


在场地选择上就要选择景观较好的地方,同时在内部空间布置上,将主要空间、咖啡、茶室、活动等能开放的公交结合景观开放布置,创造丰富的灰空间与露台来回应景观,在景观良好的方向,可以设置具有框景功能的体块伸出去。这类快题有天津大学2014年的湿地文化展示中心、东南大学2011年设计周的林间雅集等。

微信截图_20200417093939_调整大小.jpg

2019年初试前三快题训练


④绿色建筑:另外就是和绿色建筑相结合的建筑设计,这类主要考察的是对绿建手法的了解。被动式绿建设计是一种地域化设计,不同地方的要求并不相同,这需要对报考院校所在城市的气候与常用绿建设计手法有所了解。例如同济大学2014年的生态塑性


3.5

人与社会


上述考点所涉及到的功能,除了社区活动中心,与大家的日常生活都具有一定的距离。而现在建筑师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如何社会化地看待建筑问题,许多问题也不可能只能在建筑层面解决。如何多方面综合考虑,解决日常中常见的问题,这是建筑业的新问题,也是我们快题中的新问题。


        这对大家而言需要对平时生活更多的观察,对社会现象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相关理论知识作为铺垫。这类考题贴近日常生活,使用人群繁杂,需要我们从最基本的人群分类、流线分类出发,再结合场地进行综合分析。比如说:


要不要架空来连接建筑两端的道路?

要不退出广场营造公共空间?

要不要架起连廊来与周围的建筑功能相结合?


这些都属于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去处理一些局部的社会问题。例如天津大学2016年的菜市场设计、重庆大学2018年的轻轨站旁的展览设计

微信截图_20200417094000.jpg

重庆大学2018年的轨道交通旁的展厅设计——2020总分状元



4.结尾


虽然今年颁布的政策对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进行扩张,但是依然无法匹敌逐年增加的研究生报考数量。


考场如战场,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成为角逐中的炮灰,那么你首先要先转变自己对于快题的刻板印象。


我们越来越不敢说,快题这样的东西存在着某种套路和模板,而事实上,快题其实就是设计的一部分,它的核心价值依然落在设计二字。


把握全局,洞察秋毫,灵活应对方可战无不胜。望本文能对2021年以及未来考研的建筑学学子们有启发一二。


大家冲鸭!



公众号二维码_调整大小.png

极点设计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96.html/fee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