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顶平台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江苏省南京市文齐路小学 / 荣朝晖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2/5321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2/53212.html#comments Wed, 31 Jan 2024 05:05:47 +0000

学校在2-3万平米的时候是一个比较理想状态,既有规模产生的空间模糊又不至于被交通效率所要挟。而以关系冗余方式来营造空间透明性满足学生多样生活是我们一贯的策略。

1:入口灰空间   
这是一个多重叠加的灰色空间:学校的入口广场、底层教室的课件活动场所、内部体育馆的外延、二层空间的交通转换、开放的图书馆、学校的集会场所…多重关系的叠加让空间体现了充分的冗余性,让入口灰空间的定义非常模糊。它是一个多义的大厅,不仅是交通更多的是展示、活动、交流的场所。

2:中心体育馆
将体育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放置在中心是学校的最大特点,将体育馆空间的公共性发挥到极致。体育馆的剖面设计上将内场标高下降至-3m,使入口空间和体育馆有了更好的互动关系,内部的活动成为了学校展示的一部分。同时体育馆和地下车库形成了非常友好的界面,让体育馆就成为了整个学校放学接送孩子的中心。顶部光线的处理照亮体育馆的同时也给室内带来了丰富的光线变化。

3:屋顶大平台
一个可攀爬的立体平台覆盖下部的体育馆和入口灰空间。成为上部学生的乐园。每一层学生都获得了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场地。屋顶平台从中间向两侧退层,自然形成了面向西侧景观带的观景台和面向东侧城市的看台。和这些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也将成为学生重要的在校记忆。

4:大侧廊
中心体育馆的介入让学校中恼人的25m间距规范限制自然消失了,学校体现出了强烈的整体性,呈现出常规规范限制下的不同空间品质。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让问题根本不存在。南北教室和体育馆的间距都转化为日照间距。南北教室外的大侧廊转化了更有活力的类中庭空间。学校没有被25m规范划分为一个个排列的监视空间,减少了无奈的南北向交通连廊,整个学校体现出了极强的整体性。 

5:小院
食堂、会堂和入口坡道在建筑南北两侧包裹着中央的核心空间。给学校营造了区别中央空间的宁静小院,让学生在校有更多的空间体验。

6、城市表情
文齐路小学延续了我们一贯立面呈现内部空间的设计手法。空间的组合形成立面真实的虚实关系,建构的技术处理形成建筑立面的细节。造型上完全顺应空间,和空间高度一致。因而文齐路小学的立面表情在建筑的东西向强烈表达出剖面建筑的特点,而南北教室阳台的重复错位成为另一个重要元素。

文齐路小学从关系冗余出发,营造了一个空间高度复合的学校。我们一直认为学校建筑不能像机器一样生产标准的产品,而应该是容器去催化出未来的无限可能。


项目图纸

△分析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荣朝晖工作室

面积: 23538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侯博文

主创设计师: 荣朝晖

设计团队: 王雪丰、赵旌名、黄羽迪、李晶、刘永平、周霞萍、陈振伟、刘竞希、陈刚、苏鹏程、钱威;室内:张婷、梅利华;景观:王劲涛

委托方: 南京江宁区教育局

地点: 南京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2/53212.html/feed 0
昆山计家墩村会议中心 / 严旸建筑设计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1/5047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1/50475.html#comments Tue, 18 Jan 2022 07:12:50 +0000 2_04_改造后建筑南立面_©_Peter_Dixie(英),洛唐建筑摄影.jpg

项目位于昆山锦溪计家墩村,曾经为村委办公大楼,后经改造作为“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承载餐饮、展示与接待功能。一楼为展示、接待等功能、二楼则作为餐厅在使用。如今因为功能使用调整,场所将重新进行改造与更新。建筑师接到任务时,使用方要求建筑上不要做太大的拆改,希望能够在满足所需功能及美学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原有材质及墙体。在勘查场地后建筑师对于原有建筑多处既内且外、既彼又此及所营造的室内与室外交织、建筑与自然交织的空间体验印象深刻。决定在建筑外立面改造上尽可能保留原有建筑形式,以一种微介入和局部更新的方式进行改造,同时将重心围绕原有多处既内且外的景观中庭空间来展开。

6_01_建筑南立面_©_Peter_Dixie(英),洛唐建筑摄影.jpg

01/ 形式追随功能
经过梳理后建筑师将空间重新分配,以便满足使用方所需的各类会议及使用要求。首先重新定义入口,原建筑所营造的房子、墙和庭院绵延交错的布局。让建筑没有内外界限,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的同时但也弱化了主入口的机能。入口处通过院墙的开口营造的院落空间,因为过于曲折及尺寸过小,则没有明显的主入口标识性。而此时建筑功能改变为会议功能使用时,则需要一个清晰而具有引导性的进入方式。所以建筑师拆除了原南面众多具有趣味及曲折的院墙及开口,在封堵了局部廊道的同时扩宽了进入主体建筑的道路空间,原水池的廊桥也做了扩宽处理,以此来凸显主要入口的辨识性。

7_09_改造后南主入口_©_Peter_Dixie(英),洛唐建筑摄影.jpg

其次将空间重新进行了分配。在保留原二楼餐厅的同时,将大小不一,需求不同的会议空间重新做了搭配与布局,以便能满足不同会议需求使用。同时也结合庭院空间将茶水、咖啡、休憩、办公等空间进行融合。北侧原作为半户外廊道使用的空间则被收纳进室内,以此来满足作为大会议及多功能活动空间的使用机能。

02/ 会议的多种形式
作为在乡村中的会议活动空间,建筑师希望打破很多既定的会议使用模式,希望通过不同的空间形式或使用方式来营造一种比较有趣、随性、舒适及放松的会议空间氛围。

03/ 动线的重新梳理
原建筑在二层的两处屋顶平台与空中连廊之间形成了室内外的游走环线。该环线同时连通了室外的一系列天井和二层室内平台,本来是希望制造一种迷宫似的漫游体验。但因为原一楼展示大厅变更多功能会议活动室环线被打断,同时置于原展示厅区域的空中廊道与上下垂直楼梯被拆除。而原来二楼要通过室外露台再串联室内的动线也变的有点不便捷,所以建筑师重新规划了空间动线。重新在中庭处结合景观新增了垂直楼梯,其余上下动线仍然保留。二楼原来需要穿行户外露台进入室内的动线,则通过开窗架梯的形式让其直接进入二层室内。主入口则在进入前厅后分成三个方向。往前进入多功能会议活动室、往左通过景观中庭进入办公室区域或二楼的会议室空间,往右则进入咖啡厅和二楼餐厅区域。在制造主动线的同时仍然保留原来空间的游走体验。

04/ 灰空间的重塑
原建筑空间多个既内且外走道及庭院空间,在经过分析后将其分别塑造成不同观感与功能的灰空间,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状态的同时让其更自然的形成过度及融合。

室内外与自然交织
室内与室外交织、建筑与自然交织。建筑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来交织在建筑中的呼吸空间及自然植物,用既隔绝又交融的方式通过制造框景与互动的方式进行并置。

调整大小 5_34_植物采光庭,洛唐建筑摄影.jpg

看与被看的视角
在功能被重新分配后,建筑师不希望空间被相互隔绝与独立。希望可通过多功能会议室与中庭之间产生更多关联。而且在实际勘查中发现中间的这堵墙厚度超乎异常的厚重,足足有60公分厚。于是建筑师决定通过上下或横向开孔的形式,制造不同视角的取景框,企图让各个空间在结合景观、对景的形式下产生一种“看与被看”的视觉感,同时也希望让空间可以更为流动与交织。

11_38_2F横向长取景框_©_Peter_Dixie(英),洛唐建筑摄影.jpg

光的空间
原有采光中庭的空间,建筑师在保留的同时通过设计干预分别赋予了他不同的空间光感及表现形式。

调整大小 26_29_2F阳光中庭空间洛唐建筑摄影.jpg

05/ 制造冲突与新旧并置
粗糙的水泥柱与老旧的木头原本计划拆除或重新修葺,但是在建造过程中发现有些痕迹也不需要去掩饰与更新,于是便保留了下来。粗狂的混泥土柱子与细腻天花所呈现出的冲突与对比感,旧木柜体与周边新墙体之间的时空对话感。这种原始与细腻、新与旧并置状态下呈现出的冲击与视觉,反而好像更具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观感、美感与复杂性。

1_f.jpg



项目图纸

△原始一层平面图

△改造后一层平面图

△原始二层平面图

△改造后二层平面图

△剖立面

△剖立面

△鸟瞰轴侧

△动线分析图

功能分布轴测图

会议模式轴侧分析图

多功能室演示示意图

△原始动线分析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昆山计家墩村会议中心

设计委托:昆山乡伴计家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y.ad studio | 上海严旸建筑设计工作室

建筑面积:2188平方米

主要材质:水泥砖、水磨石砖、水泥肌理漆、穿孔铝板、橡木木饰面、白色涂料

设计时间:2020/12-2021/01

建造时间:2021/02-2021/05

摄影版权:Peter Dixie(英)/洛唐建筑摄影、严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1/50475.html/feed 2
重庆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41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416.html#comments Tue, 10 Nov 2020 02:39:59 +0000 a1 鸟瞰_调整大小.jpg

△ 鸟瞰

云阳隶属于重庆,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县城坐落在长江北岸龙脊岭的南坡上。城内规划中的滨江绿道沿线拟建一座游客服务中心,为市民的休闲提供配套服务。建设方打算将长江云阳港下游侧的一处小型江湾填埋,用作服务中心的基地。与壮阔的峡江相比,小湾幽邃静谧,别具景观特质。它的北岸、东岸以及往下游方向的江岸是一道直落水中的天然崖壁,小湾下游的绿道就计划布置在崖顶。小湾西岸以及上游方向的江岸基本是斜伸入江的土坡,正在被改造为工程化的江堤和护岸,堤顶今后将兼作小湾上游的绿道。按照规划,堤防工程将大致以直线走向从上游一直延伸至小湾东岸的崖壁。小湾与大江的联通会被切断,即使不被填埋,小湾也将成为一潭死水。当江堤延伸至崖壁后,堤顶的绿道比崖顶绿道低十余米,两者的衔接同样是个棘手问题。

设计立足于保全小湾,将服务中心布置在它的西岸。建筑主体一方面充当江堤的收头,另一方面作为崖壁的延伸,延续它的走势垂直伸向大江,直至护岸之上,在完成对小湾围合的同时闭合整个堤防工程。

b1 上下层广场的叠合_调整大小.jpg

△ 上下层广场的叠合

服务中心突出江堤的体量被完全掏空,形成一个与堤顶持平并带有顶盖的下层广场,作为堤顶绿道的终点。广场与其北侧的崖顶绿道借助一段室外大台阶连通,台阶两侧布置通用服务空间。下层广场的顶盖与服务空间的屋面共同构成一个上层广场,成为崖顶绿道的起点。滨江绿道由此借助服务中心完成从堤顶到崖顶的高差转换,而建筑被绿道这一城市开放空间贯穿后,自身的公共性也将有大幅提升。

隔江正对场地的是一座轮廓大致对称的山岭,敦厚的山体在江面的映衬下有着强烈的纪念性,大江的上下游方向则是一番如画景象,远山经由水气的过滤,呈现为浓浓淡淡的锥状蓝灰色块。服务中心的平面轮廓抽象自临近道路以及崖壁的走势,近似等腰三角形,顶点正对大江对岸的山岭,建筑的体量因而有着明确的指向。

△ 指向对岸山岭的上层广场

△ 联通下层广场与崖顶绿道的室外大台阶

服务中心的外观强调几何纯粹性,给它带来明晰可辨的视觉特征,几何形式的抽象性更是赋予建筑足够的力度,让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恢弘的峡江保持等价,彰显其作为城市“主要元素”应有的公共性。

△ 建筑形态强烈的水平性

△ 内部结构的几何性

△ 回望联接下层广场与大台阶的甬道

游客服务中心的上层广场三面临空,雄踞于护岸之上,指向隔江相望的山岭的中轴,在秩序层面与其建立起关联。广场的无蔽让市民沐浴在对岸山水景物的崇高意味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现峡江的壮美。广场前后近百米的纵深,给人带来朝向山岭仪式化的行进体验,进一步渲染了风景的纪念性。下层广场的顶盖及其支撑所构成的巨型景框,遮蔽了大部分天空,并把市民的视线导向上下游方向如黛含烟的一带江山,峡江山水的如画意味由此凸显。

△ 下层广场在建筑立面上显现的巨型洞口

△ 立面洞口的对景深的消解

△ 下层广场指向对岸山岭中轴

△ 从下层广场望向大江下游

服务中心的场地处在自然和人工环境的交汇处,含义复杂甚至紊乱。建筑通过整合相互冲突的场地要素来重建秩序,从而和场地建立物质层面的关联。峡江山水近观远眺具有不同美学意味,服务中心设置氛围殊异的观景场所与之对应,以此和景物建立经验层面的关联。建筑着重自身作为人工筑造之物的表达,与峡江和山城构成微妙的对峙,进而和它们建立某种形而上的关联。在这些关联中,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完成对场地及周边的诠释,最终也获得属于自己的存在。

g1 服务中心与崖壁的并置_调整大小.jpg

△ 服务中心与崖壁的并置

设计图纸

m1 _Site_Plan_20201104-01_72dpi.jpg

△ 总平面图

m2 _Plans_1F_20201104_72dpi.jpg

△ 一层平面图

m3 _Plans_B1_20201104_72dpi.jpg

△ 地下一层平面图

m4 _Plans_B2_20201104_72dpi.jpg

△ 地下二层平面图

m6 _Elevation_20201104_72dpi.jpg

△ 立面图

m5 _Section_20201104_72dpi.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项目地点:云阳,中国

建筑设计: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面积:9011 m²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是然建筑

设计团队:陈屹峰、柳亦春、高林、宋崇芳、王雪培

结构与机电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师:刘正荣、曾晓磊、蒋辉、景其增、廖建宝、易小期、张法国、张丹、李渝宾、田雪刚、沈世平

业主:云阳县移民局、云阳县城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416.html/feed 3
匍匐于山脚下的巨石:楼纳露营服务中心 / 李兴钢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8.html#comments Tue, 14 Jul 2020 03:07:50 +0000 楼纳露营服务中心设计始于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基本竣工投入使用。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部山区的楼纳村大冲组“建筑师公社”——群山环绕下的一块闭合盆地之内,用地西侧靠山,东侧临道路和水塘,场地内原有两户相邻的院落民居,拆除后遗留下房基和部分石墙。

b1 _场景印象草图.jpg

△ 场景印象草图

作为公社露营基地的配套服务中心,包含更衣休息、餐厅、咖啡、会议、办公等功能。试图保留当代的视角,创造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而非将视线局限在所谓的“传统”,在空间记忆、地理环境、在地建造三个层面上做出了回应,探索一种包含隐喻的、在土地中自然生长的现代性。

△ 构思草图,介于景观与建筑之间的营造

c2 _西南侧鸟瞰_(拍摄:张广源)_调整大小.jpg

△ 西南侧鸟瞰 ©张广源

△ 东侧人视 ©张广源

△ 东南侧鸟瞰 ©张广源

新建筑被视为老宅的延续,保留老宅房基、轮廓尺寸和石墙遗迹,设置火塘、院落及“寨门”,让过去的空间与尺度随之延续在场地中,小溪接通山泉,保留场地中的老井,采集天然水资源为景观和生活所用,层层石阶时而隆起、时而下陷的起伏形态是对楼纳大尺度喀斯特地貌、地质环境的象征性重现,整个建筑犹如巨石匍匐于当地特有的喀斯特“馒头山”脚,与楼纳的独特地景融为一体,当人从田埂间望去,所见既是大地向山林隆起的一部分,又是一个可以自由登高观景的平台,亦是一个温馨的居所。

d1 _南侧人视(拍摄:张广源)_调整大小.jpg

△ 南侧人视 ©张广源

现代公共功能的置入顺应原有老宅的位置关系,以院落的方式围合,同时将两个宅基之间的空地设置为第三个内院,一侧向阴翳的自然山林敞开,当人们从开阔地带逐步进入安静的院落及屋后绿荫下的廊道,一种在公共环境下的私密感被逐渐诱发。

△ 内院人视 ©张广源

△ 中部庭院看向南院正房,南院残留的老墙与新墙并置 ©张广源

△ 中部檐廊,建筑的厚重创造了荫蔽并与强大的自然相融 ©张广源

△ 咖啡厅人视 ©张广源

各个房间的屋面通过平台和阶梯连接成一体,将火塘、广场、庭院、水池等地面的多样活动引向屋面,整个大冲组的山水地景尽收眼底。

△ 由东侧道路看北院 ©张广源

△ 由场地南侧望向屋顶平台_活动被从地面引向屋面 ©张广源

△ 由南院屋顶北望 ©张广源

△ 场地北侧水塘,从山泉及降雨获取水源,并分担泄洪压力 ©张广源

△ 由建筑屋顶北望水塘,山中雨水可由水渠汇入池塘 ©张广源

△ 由屋顶平台眺望,山水尽收眼底 ©张广源

△ 屋顶平台北望 ©张广源

当地人将混凝土与多种在地材料(尤其是石材)结合,形成墙角、门头、挑檐、挑台、楼梯,服务于在地生活的空间创造,并因其跨度及可塑性,极大丰富了民居的空间类型,在构造设计上沿用这些做法,并改良其工艺,发掘其塑造空间的潜力,使之为现代空间服务。

△ 施工照片,混凝土砌块加固结构并锐化建筑形体 ©陆少波

△ 楼纳民居,混凝土与石墙毫无违和感地拼接 ©李兴钢

餐厅使用的混凝土十字柱是当地石砌十字柱的改良,较大的支撑跨度为室内使用创造了灵活性,同时解放了建筑立面,使其如同一个漂浮在水上的亭榭。

△ 餐厅人视 ©张广源

△ 场地北部望向餐厅,建筑内外通透犹如水上亭榭 ©张广源

△ 由场地东北角望向北院 ©张广源

△ 由东侧道路望向南院 ©张广源

设计图纸

m1 _总平面图_调整大小.jpg

△ 总平面图

m2 _平面图_调整大小.jpg

△ 平面图

m0 _轴测图-调色(两个轴测选哪个都行).jpg

△ 轴测图

m3 _东立面图_调整大小.jpg

△ 东立面图

m4 _北立面图、南立面图.jpg

△ 北立面图&南立面图

m5 _庭院剖面图.jpg

△ 庭院剖面图

m6 _楼纳详图2.jpg

△ 楼纳详图

m7 _楼纳详图1.jpg

△ 楼纳详图

m8 _模型(1:400)_Model_(1:400)_调整大小.jpg

△ 模型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社区中心

项目地点:兴义,中国

建筑师:李兴钢建筑工作室

面积:306 m²

项目年份:2017

摄影师:张广源,陆少波,李兴钢

厂家:Bentu, Hongya Zhuyu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ke Jujia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主创建筑师:李兴钢

设计团队:李兴钢、谭泽阳、陆少波、侯新觉

委托方:贵州省楼纳建筑师公社

结构设计:赵广海

施工方: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8.html/feed 2
承德博物馆 / 华汇营造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0.html#comments Fri, 10 Jul 2020 10:05:12 +0000 a1 鸟瞰图_调整大小.jpg

△ 鸟瞰图

承德最为著名的是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清朝皇家行宫“避暑山庄”和寺庙群“外八庙”,它们赋予了这个城市一个特殊且宏大的历史场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博物馆,最先明确的方向就是尊重历史与自然,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将建筑融入环境之中。

△ 建筑主入口

△ 入口广场中轴线上远眺“磬锤峰”

△ 入口檐下远望

△ 场地主入口看下沉庭院-主片

基地处于古建筑和风景名胜的“环抱”之中,属于三级文物保护区,受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等单位的制约,建设条件非常严苛,其中对建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限高7m。

△ 区位分析

△ 区位关系分析

△ 融入自然的建筑

首先,对建设场所进行调整与组织。将基地整体下挖约6m,使下沉庭院如同新的“地面”。建筑由此向上布置两层,使出地面的部分控制在7m以内,仿佛“藏”在环境中一样。建筑结合庭院分散布局,形成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效果,消除了常规地下建筑的封闭感。下沉庭院边缘,结合当地古建中常见的台基形式,做了层层跌落的台地。

△ “隐藏”的建筑

△ 下沉庭院

△ “空中连桥”

△ “空中连桥”

△ 建筑局部

△ 下沉庭院边缘的“清水”片墙

△ “藏起来”的建筑

△ 藏起来的楼梯

△ 楼梯上空

△ 一层展厅回廊看内庭院

结合“藏起来”的体量及周边独特的景观,将屋顶设计成城市的观景平台。建筑的功能被放大,既能够融入环境,又能够反过来表现环境;既可以向内、向下参观特定的展品,又可以向上、向外欣赏鲜活的“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实现了全方位的“博物”,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博物馆建筑的最大不同。

△ 视线分析

△ 展馆屋顶观景平台

△ 展馆屋顶观景平台

△ 下沉庭院

建筑中心是一个马蹄形的室外庭院,并点缀了两棵代表山庄特色的油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以“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姿态展示承德的历史文脉与意境。

△ 双马蹄形内庭院

△ 双马蹄形内庭院

△ 双马蹄形门把手

庭院整体延续了避暑山庄的园林意境,为游客和工作人员提供了舒适的驻足空间和行走体验。

△ 雪中的油松,隐约可见其八角形的树穴

抽取外八庙藏式建筑中经典的梯形窗元素,形成新的设计语言,除了在所有砌筑墙面上使用了倾斜的混凝土线条,还在部分墙上直接运用了“梯形”。

△ 墙体上的倾斜混凝土线条

△ 从“新”的地面长起来的建筑

△ 承德博物馆:花格墙立面与远处的“磬锤峰”

△ 梯形窗元素

△ 下沉庭院雪景

设计图纸

42_总平面图.jpg

△ 总平面图

8_分析4:功能.jpg

△ 功能分析图

43_PLAN__(1).jpg

△ 一层平面图

44_PLAN_(-1).jpg

△ 地下一层平面图

46_SECTION_Model_(A)-不带标号.jpg

△ 剖面图A-A

47_SECTION_Model_(B)-不带标号.jpg

△ 剖面图B-B

45_外檐详图出图_t8-Model.jpg

△ 外檐详图出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博物馆

项目地点:承德市,中国

建筑事务所:华汇营造

面积:25163 m²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Gang Wei

主创建筑师:周恺

设计团队:王建平、唐敏、黄彧晖、高洪波

结构设计:毛文俊

景观设计:黄文亮

室内设计:沈薇

撰文:吕俊杰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760.html/feed 4
嘉定向阳村烘米厂改造 / 锋茂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48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480.html#comments Fri, 06 Sep 2019 07:07:38 +0000 a1.jpg

都市/乡村

向阳村隶属于嘉定区,位于整个上海的最西端,相邻的即为江苏的昆山市。这样的边界特质使得向阳村保留了大量的开放农田和自然资源,而一街之隔的江苏地界,因为距离上海最近,却是一片高度城市化的景象。

b1.jpg

2018年向阳村作为上海9个乡村振兴试点村之一、上海1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之一以及上海特色产业区域的典型“城边村”,开始了新的探索。锋茂建筑接受向阳村以及万科的委托,组织了冶是建筑、米思建筑以及鸿鑫创盟三家单位,共同完成了接待中心、农家乐、村民商业中心、创客办公、农业展览体验馆三个核心节点上的五栋建筑,以线带面,构成整个项目的骨架。

内/外

锋茂建筑负责改造的烘米厂,位于一大片麦田中央,是村里最高的同时也是最凸出的一栋建筑。烘米厂也一直是向阳村村民每年都定期使用的设施。作为标准的农业建筑,内部空间布局与使用功能一一对应,内部空间雄伟,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

d1.jpg

首先,我们通过对原有内部空间以及外立面简单清理的基础上,保证原有建筑内部烘米功能正常使用。其次将一张连续的表皮包裹在原有建筑外侧,通过楼梯以及大的观演平台将地面的人流引导至屋顶之上。在提供活动空间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观看四周城市为背景的农田景观的平台。

g1.jpg

▲ 概念分析

厚重/轻盈

为了达到公共活动楼梯平台以一个轻盈的姿态和原有建筑对话的效果,结构设计时在考虑了原有结构牢固度以及乡村建造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施工 便利度的前提下,最终选择了人字型钢结构支撑体系成为最后选择的结构方案:以两组V形支撑两组连续面,达到了轻盈的支撑的漂浮效果。

▲ 模型

▲ 结构图分析

▲ 防腐木屋面构造做法

我们希望通过对一个和农民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的建筑的改造,为他们提供一个视觉上的聚焦点和活动上的聚集点,为乡村的美化振兴提供一个起点。


项目信息

设计公司:锋茂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向阳村,嘉定区,上海市,中国

类别:更新项目

主创建筑师:王坚锋

设计团队:王坚锋,Nico Willy Leferink,曹正华,王浩达,谢丽娟

结构设计:上海源规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委托方:上海亭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780.0 m2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吴清山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480.html/fee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