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舍建筑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Mon, 11 Nov 2024 01:14:0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陶一球纪念馆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92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924.html#comments Wed, 25 Oct 2023 11:33:33 +0000

陶一球1905年出生于昆山市夏驾桥镇(现为陆家镇夏桥社区)的一户大地主家庭,为乡里做过不少有益的事,1939年他在家乡组建起昆山第一支抗日武装,并变卖自家田产资助抗日。因感念陶一球的义举和贡献,陆家镇建有一座陶一球纪念馆,2020年由于周边修建地铁,纪念馆计划搬迁至陶一球的出生地——夏桥社区。

纪念馆的新址处于三幢社区配套建筑的半围合之中,基地呈东西走向的矩形,周边状况较为芜杂。业主方对设计的要求非常宽松: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能安放下老馆内为数不多的实物展品和两尊雕像即可。

设计将纪念馆视为记忆的保存和传递场所,立足于普通人性来阐发陶一球的生平事迹,通过营造沉静内敛的氛围,让参观者能从周遭的庸常中抽离出来,转而进入一个静谧的所在,在晦明转换和光影流动之间,专注于凝视、聆听和沉思,静静体会陶一球在乱世之中多股力量之间的处境艰难和抉择不易,由缅怀先贤进而引发对生命的思索。


设计借助两种高度不同的围墙将纪念馆所属领域与周遭适度分离,把社区配套建筑排除在参观者视线之外。建筑的内部领域被划分为前院、主庭院、序厅、展厅和雕塑庭院五个主题空间,它们沿场地的深度方向串联成一个逐步脱离周边日常场景的递进序列。

纪念馆的参观路径呈S形往复,缠绕在场地的主轴上,在有限的领域内拉长了观展流线。设计因此得以借助路径的转折持续转换各主题空间的视觉焦点,参观者也能够从正向、斜向多个角度感知主题空间。各主题空间的视觉出口则在不同视觉焦点间建立起与参观路径相分离的视觉路径。这样,参观者对纪念馆的整体感知便是空间及视觉经验的历时与共时的叠合。

设计利用场地深度强调水平性,确立了纪念馆总体的视觉宁静,又借助建筑正面性与对称性的确立和消解、体量感的凸显和厚重感的消除、建筑尺度的放大和压缩、主题空间向心性与离散性的博弈,让纪念馆在于基本正规中暗示着流动和微变,在适度崇高中蕴含着轻盈和透明。

建筑由此从老馆充满宣教意味的单一室内展厅,被拓展为一个包含向天空和草坡的投射并稍许带有超验色彩的静谧场所。在供参观者缅怀先贤的同时,它也可以用作夏桥社区的冥想花园。于是,陶一球纪念馆从一座要求被凝视的建筑,转而成为一个让观者凝视自身内心的场所。


项目图纸

△基地示意图

△总平面图

△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面积: 563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是然建筑摄影

主创建筑师: 陈屹峰、马丹红

设计团队: 陈屹峰、马丹红、梁俊、杜尚芳

结构设计: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张准、陈学剑

机电设计: 赵时光、石优、姜浩清、王晨璐、鲁泓

业主: 昆山市陆家镇人民政府

地点: 昆山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924.html/feed 2
即时与即物的艺术 — 台州当代美术馆 | 大舍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8/4121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8/41214.html#comments Tue, 31 Jul 2018 02:19:02 +0000

《美术馆》视频,殷漪和刘亚囡的声音与舞蹈的艺术创作


项目介绍

美术馆位于台州具有独特历史底蕴的沙门粮库文创区内,粮库至今还拥有大面积的前苏联风格的厂房和库房,新的开发将通过合理的修缮与保留,重整和更新沙门粮库区。

美术馆试图以现浇混凝土的粗砺与平行筒拱空间的细腻营造崭新美术感的空间氛围,筒拱的结构非常好地结合了展厅的灯光设计,并且在空间上沟通着建筑的内外。在空间序列上,展览空间从面对广场开放的展厅开始,筒拱的方向也指向广场,逐层旋转而上,于顶层面对枫山一侧展厅再次开放,筒拱的方向也转向枫山,形成了结构与风景的对应。美术馆的南立面也被处理成浅凹的波形,仿佛内部天花的筒拱在外部的延展,构成了美术馆面对广场的正面性。

4T7A8408.jpg

 ©田方方

4T7A8643.jpg

©田方方


即物的美术馆

文 / 柳亦春

走在仿佛刚刚脱自泥胎的这个建筑的物体里,他在想可能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建筑状态了。

4T7A8519.jpg

现浇混凝土的粗砺立面 ©田方方

©田方方

©田方方

逐层旋转向上的筒拱 ©田方方

看到经历种种挫折终于浇筑完毕的美术馆的墙和地的混凝土的坯体,尽管内部的设备和门窗都还没有安装,或者说,趁着内部的设备和门窗还没有安装,建筑师上上下下地走着。目光似乎并不聚焦在任何地方,经过不断的明暗交替,直到经过顶层面东的那个开口,看到扑面而来的被连续的拱形勾勒的那深绿的夹杂着浅绿的山色,建筑师觉得他心中的建筑已然完工。

4T7A8414.jpg

面对枫山的顶层展厅 ©田方方

©田方方

经过顶层面东的那个开口,看到扑面而来的山色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因为许多浇筑的错误,因为并不精确的甚至是极其粗放的施工(甚至施工过程中因为模板支撑不够还有过局部的坍塌),在所有后面的工序没有开始之前,一切错误都不是错误,或者说,一切错误都不会显现。在一个建筑被建造的过程中,这样的时刻只有建筑师自己才能看到,因为只有他才能体会以及确定,从图纸变成实物的过程中,空间诞生的时刻。这一刻,他非常愿意称之为艺术。建筑的建造是为了他人而使用的,而这一刻,这个建筑只属于建筑师自己。

©田方方

筒拱下的展览空间 ©田方方

670436803.jpg

连续的筒拱形成了天窗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阳光从天窗射入展厅 ©田方方

1852442562.jpg

远处的建筑和风景被纯粹的筒拱界定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因为项目资金的原因,这一刻保持了很久。所以这一刻也开始被更多的人看到。建筑师似乎心底里也更愿意让这一刻保持地更长久一些。结果即便在这样的仍然算是工地的建筑里,还没有成为美术馆的美术馆办了两次艺术展以及一次热闹的圣诞Party。还有即将新婚的情侣看中这样的地方,或者是逃课的学生在这里游荡。在这样的空间里摄影师裸身自拍,遇见披着婚纱的新娘,竟然相互点了点头而不觉得尴尬,也是非常令人惊讶了。是这废墟般的空间所赋予的人的身体的自由吗?还是俨然这其中的任何物体已然是艺术的一部分了?

©田方方

©田方方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人与美术馆成为艺术的整体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一刻,建筑几乎作为物自体的存在并不多见。所以萌生了以某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的想法,于是便有了殷漪和刘亚囡的声音与舞蹈的艺术创作,在名为《美术馆》的这两段一长一短的影像中,空间、声音、舞蹈,以及脱离这画面之外的艺术家本人的“凝视”,它们都各自独立存在,也当然相互依存。无数的片段被剪辑成为4分钟和15分钟的短片,它们还有无数的组合可能。这些凝视和空间本身的静默,谁可以更为久远呢?

即时的美术馆

文 / 殷漪

拍摄间隙,我会在三楼最大的展厅里找个角落,坐在我们唯一的折叠椅上看整个展厅。

墙在我身后的一个相交的直线开始由两边向远处延伸,那种感觉真的是向远处。目所能及的,好像都慢慢凝固起来。这让我想起视觉艺术中会常常提到的“凝视”。从艺术理论的角度去说,“凝视”是发生在瞬间与静止之中的。这样看来,运动影像的媒体属性又恰恰是要超越“凝视”的。于是,我很好奇,如何在影像里拍摄出“凝视感”。我选择了很多平面化的镜头画面。把纵深的空间通过直线拼接起来。这些画面里都会出现人。那会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就像用筷子去夹玻璃弹珠。一种临界感。因为人会在这个好像凝固的画面里非常细微地动,因为呼吸,因为引力与肌肉骨骼之间相反的力。

《美术馆》静帧

《美术馆》静帧

我坐在三楼展厅的角落,慢慢感觉到了时间。因为我渐渐发现可以听到摄制工作人员的说话声。很轻,我不清楚他们在哪个位置,可能是四楼,也可能在一楼,很模糊。还有美术馆外面的声音,电动车,咳嗽,或是其他什么。声音是和时间黏连在一起的。

我没有使用后期的来自电脑或者录音室的音乐。所有的音乐——电吉他,都是卖卖在美术馆的不同的空间里录得。人声也是所有摄制工作人员在美术馆里录得。我已经第二次用这种方法。这些录得的声音必定包含了录制所在空间的听觉特征,还有一些不可预知的声音。那些声音起初是令人讨厌的。但后来我意识到,正是这些声音闯过了由混凝土建起的边界。这些声音指出了美术馆作为一个空间的真实性,或者同时的一种相反面,虚幻性。

《美术馆》静帧

《美术馆》静帧

《美术馆》静帧

在插头插入音箱的瞬间,声音使一个世界生成。声音驱动着影像的构成。声音和时间黏连在一起。声音拥有一种穿越边界的能力。

《美术馆》静帧

也许,从这些方面来看,美术馆可以被指为一个声音艺术作品。

《美术馆》静帧

模型

图纸

轴测图

总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造地点: 浙江台州椒江区
建设规模: 1040平方米
设计时间: 2015.5-2015.9
建筑层数: 地上四层
建筑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柳亦春
设计小组:柳亦春、沈雯
结构工程师:张准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8/41214.html/feed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