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早鸟价最后一天!去山西,邂逅唐宋古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1/5393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1/53932.html#comments Thu, 31 Oct 2024 06:16:41 +0000


1924年,日本建筑史学家关野贞断言中国没有唐朝木构建筑。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领的营造学社团队在山西找到了唐朝的遗构佛光寺。

此后,越来越多唐宋时期的建筑遗迹在山西被发掘出来,我们也有了“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说法。

△林徽因佛光寺测绘场景,使用comfyui重绘

今年八月底,《黑神话:悟空》的上线开启了无数人的“西游”之旅。游戏中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蕴含着东方学的建筑场景,让玩家深感震撼。

山西古建筑,作为该游戏场景的重要灵感来源,也再次引爆全网。

《黑神话:悟空》中的佛光寺经幢

为了更加深刻地探索和发现古建筑之美筑学园⌋将推出“山·西游记”的游学招募计划,希望与大家穿过真实的唐宋建筑,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恢弘与精巧。


部分建筑展示(左右滑动)

本次考察地点为山西境内,行程路线由北至途径大同、浑源、朔州、忻州、太原、平遥等传统建筑所在城市。

这些历史瑰宝现状几何?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与传统建筑共生,如何重塑空间尺度和场所认同是我们此次路线关注的焦点。

每座城市的考察选址均将传统建筑、街区改造和现当代建筑实践相结合,我们全面客观地认知不同城市环境中各个时期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尺度,并在连续的考察行程中进行比较分析。



-


○ 4天,逾11处山西境内现存的传统建筑,全景式展现山西经典官式建筑中的经典范例,感受传统文化意境;

○ 体验黑神话·悟空的天命人之路,感受虚拟投射到现实的震撼,认知中国传统建筑美学

○ 漫步于两座千年古城:大同古城和平遥古城,感受“城市”在跨越历史时空后的沧桑巨变;

○ 考察国际著名建筑师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中国明星建筑事务所直向建筑在山西的建筑实践探索,跟随他们的视角理解这片传统土地的建筑文化复兴;

○ 考察山西境内典型的传统街区更新实践探索和公共文化建筑,先锋性与话题度并存;

○ 体验面食之都的特色美食,感受千年商都的古老风土人情;

○ 含1到2场深度学术讲座及讨论会

○ 国内著名建筑设计院团队全程深度讲解。



考察项目.png

-


云冈石窟

大同

云冈石窟是中国北魏时期的重要佛教艺术宝库,位于大同市西郊的武州山南麓。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分为东、中、西三区。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和建筑风格融合了印度佛教、中国艺术和儒家思想,窟内的佛像和建筑样式从早期的自然简朴逐渐演变到后期的繁复细致,精妙绝伦,令人惊叹。


大同古城

大同

大同古城始于北魏时期,当时称“平城”,后在辽、金、元时期成为陪都,享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现存的大同城墙是由明朝洪武五年增筑而成的,高大雄伟,四周建有54座望楼和96座窝铺,四角建有角楼。古城内还保存有众多历史建筑,如辽代的华严寺、善化寺,元代的关帝庙、法华寺塔,明代的九龙琉璃照壁、府文庙和鼓楼等。

华严寺

大同

大同的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整体建筑风格继承了唐代简朴、深厚、雄壮的风格,是中国辽代殿堂建筑的优秀遗构。


善化寺

大同

善化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之一,其建筑、雕塑、碑刻、壁画既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也继承了唐代的风格。善化寺的藻井与当时流行的斗八藻井不同,这座藻井由三层精细的小木作斗拱悬挑而成,正中绘制有二龙戏珠图案,色彩鲜艳,造型生动。


九龙壁

大同

大同九龙壁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座九龙壁,是明代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这座九龙壁的壁身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色彩丰富,五彩斑斓。壁上有九条巨龙,这些龙在翻腾的云海和波涛中翃栩如生,形态逼真。


大同美术馆

建筑师:Foster + Partners

大同美术馆,一座由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与中国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的建筑,它由四个相互连接的三角锥形结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金字塔建筑布局,设计旨在将大同美术馆打造成大同的“城市客厅”,促进人们、艺术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


悬空寺

大同

山西悬空寺名为“玄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的理念,形貌楼阁而得名。它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公里处的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之上。悬空寺的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教,是国内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游览悬空寺,并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目前,悬空寺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遗存。


应县木塔

朔州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塔式建筑。木塔采用双层套筒结构,大大增强了塔的刚度,使得木塔在近千年来经受多次强烈地震后依然屹立不倒。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通过斗拱和柱梁的镶嵌穿插吻合,不仅加强了稳定性,还使塔身更加精美。


佛光寺

忻州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山山腰,是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寺内建筑高低层叠,分布在三级高台上,后方是险峻的山崖。整个建筑群由天王殿、伽蓝殿、文殊殿、香风花雨楼、东大殿、万善堂、关帝殿、祖师塔等构成。佛光寺内现存有两座重要的唐代经幢,八十多年前,林徽因就是通过屋顶的字样和经幢上的“大中十一年”推理出建筑为唐构。


南禅寺

忻州

南禅寺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寺庙之一,其大殿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采用四椽状结构,没有天花板和柱子,由12根檐柱支撑,显得简洁而稳固。大殿内曾供奉多尊唐代彩塑,是国宝级雕塑精品,但2000年被盗,部分雕塑至今下落不明。


平遥古城

晋中

平遥古城被誉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城内保存有300余处文物和近4000处传统建筑,完整展示了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街道布局经纬交织,主次分明,市井商铺林立,店面相连,古民居鳞次栉比,院落重重,体现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

晋祠

太原

晋祠原名晋王祠,是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的祭祀之地,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晋祠的建筑工艺精湛,例如圣母殿的42位宫娥像和鱼沼飞梁等均为宋代建筑中的经典之作。祠内圣母殿的彩塑、难老泉和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长江美术馆

建筑师:直向建筑

长江美术馆位于太原市的长江村,由直向建筑事务所设计,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对长江村历史记忆的尊重和纪念,以及其作为新社区文化空间的定位。建筑采用红砖、木材和水泥等材料,体现了过去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融合。



-

△ 酒店住宿

△ 山西当地美食

学习第一,游戏第二。我们在这趟旅途中,除了见证那些建筑的诗篇,更要收获假期的愉悦。过去的旅行,告别了一天的路途和学习,我们都会一起体验当地的美食。



△游戏娱乐

研讨会在果子和瓜子中度过,之后我们聚在一起玩桌游,由⌈建筑学园⌋负责人·桌游收集狂魔·星火童鞋会带上一些新奇的桌游, 给这趟旅程增添印一点欢声笑语。



-


-

时间:2024年12月29日~1月1日

集合:2024年12月28日晚,大同

集结人数:全国25人(以实际集结人数为准)

行程费用细节:4980 元/人

(费用包含当地三-准四星酒店双人间,若换单人间需补差价;每日当地特色午餐;建筑讲解、沙龙活动;全程大巴服务;景点首道门票;安藤忠雄个展门票;旅游意外保险;司机小费等)以上报价不含税收,大交通以及以上未提及的项目。 

适合人群:建筑、规划、景观、室内等相关从业人员、学生、爱好者等



-

1.早鸟优惠:11月15日前报名可享受300 元早鸟折扣。

2.团报优惠:3人以上,5人以下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180 RMB;5人以上(包含5人)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380 RMB。已经报名参团者介绍小伙伴来参团成功,同样享受相应团报优惠.



-

1.联系客服微信咨询报名事宜;确定报名后,须缴纳1000元预报名费方可报名成功。(缴费方式咨询客服)

2.详细行程以及讲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有变动及时通知,详细行程和本次游学相关细节可咨询可客服。


△扫码识别二维码咨询客服

添加备注【游学】


△扫描上方小程序可直接报名



-


1.学术讲座:

旅行中举行一场深度学术讲座及讨论会,时长1.5小时到2小时,主题由主讲人结合考察路线自拟,包含自由讨论环节。

2.费用说明:

缴纳预报名费1000元完成行程报名,并于集合日当晚缴齐剩余费用,行程过程中不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住宿若换单人间需补齐差价;参观点首道门票以上需自行购买,如有学生证请随声携带,产生的优惠门票费用将在行程结束后一周内退还。 

3.项目参观:

此次考察期间,如遇交通延误、部分地点未开放等特殊情况,届时会对具体行程进行适当调整;

行程参观项目可能会有部分调整,调整数量不超过3个。



  

网站:m.stpapt.com

微博: -Archcollege




商务对接微信:jzxy-yz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1/53932.html/feed 1
城墙是什么?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28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284.html#comments Mon, 19 Aug 2019 03:16:21 +0000 “遥远的东方,辽阔的边疆   

   还有远古的破墙”

——《长城》.1992 

BEYOND乐队在香港回归前的爱国之作

每个人引以为傲的世界奇迹长城,每座古城老人们唠叨的曾经,每个中国城的千年护卫……这就是城墙。提起它,你是不是很熟悉,却不敢说认识呢?  

_1.gif

这群中国人曾经的守卫者联盟

  它们到底是谁?


  一、何 方 神 圣 ?  

诞生期

|新石器~周代|

城墙的诞生源于早期的人类聚居(距今10000年至2000多年)。早在新石器时代,各个部落为避免自己的领地被侵占,在聚落周围开始挖掘壕沟御敌。(记载于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

由此可见

此时的聚落“围墙”其实是壕沟

_2.gif

壕沟防御

后来,随着生产技术发展,人们的聚落变为城市,社会关系变得复杂多样,壕沟已经不能满足防御需求。于是,向上堆起的墙体开始出现,城墙就此诞生。

距今6000年左右的汤家岗遗址(今湖南省境内)

就有与壕沟配合使用的“土堆”

_3.gif

环壕土围

专家将其称为"环壕土围",这被认为是城墙的早期雏形,可见新石器时代城墙已经开始萌芽。


成熟期



|战国~明代|

战国时期各国征伐,为抵御侵略,燕赵魏秦筑起各自的国墙。秦始皇统一后将燕赵秦三国的城墙连接,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自此

防御墙体系大规模使用

_4.gif

长城

汉代至唐代以前,城墙体系开始逐渐完善。到唐宋时期城墙设施已经规范化。

小知识

《武经总要》、《修城法式条约》等书详细记载了当时城墙城门、瓮城马面、弩台、吊桥水门等防御设施的相应制度和做法。

而到了元代,蒙古骑兵的自信无人能挡,对城墙又疏于维护了。

明代时,朱元璋掀起全国建城浪潮,不管是长城还是城墙,均采用更加坚固、更加完备的材料和技术建造,此时的城墙建造技巧和规模已最成熟。


落魄期

|清~至今|

清代城墙新建逐渐停止,只对明代遗留城墙补修。鸦片战争后西方军事进入,冷兵器时代的城墙逐渐失去防御功能。

20世纪初的高墙立在城市中,被人们认为阻碍了城市建设和交通,多地对城墙进行了拆除。


_5.gif

1901年的北京城墙正阳门

至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城墙

  是什么?


二、他 们 是 谁 ?

来认识一下

这群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守卫者们

墙体

_6.gif


墙体是城墙最主要的结构

城墙建造之初仅仅用土建造。采用一种叫“夯(hāng)土版筑”的方法,结合脚手架施工。这种夯土城墙,可千年不塌。

image.png


汉代砖包土城墙开始兴起

汉代开始用砖将土城墙包砌,增强坚固性的同时预防雨淋。明代制砖技术成熟,且战争中多用火炮兵器,因此明代基本全都使用了砖包土城墙。(另外一些石头多的地方也会用石头包土城墙)_8 (1).gif

砖包土的平遥城墙

女墙




_9 (2).gif



女墙指城墙上内外两侧高起的矮墙

内侧的叫宇墙,是为防止有人跌落建造。外侧的叫垛墙,古时称为雉(zhì)堞(dié)。

锯齿状墙体是战时的挡墙,垛墙上的锯齿状缺口则叫垛口。垛口用来射击和瞭望,一些孔洞是射击孔。城墙内部不需射击,所以内墙上一般没有垛口。

_10 (2).gif

辽宁葫芦岛兴城城墙垛口

小知识:女墙为什么叫“女”墙

《辞源》中说女墙指的是城墙上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说“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是说古代女子卑小,城墙上的小墙因此取“女”与小的意思,称为“女墙”。

宋代《营造法式》也有“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的记载。至今,现代建筑上的女儿墙其实就是古代的女墙转化而来。

马面

_11 (1).gif

马面是城墙外侧向外突出的方形墩台

马面用于在侧面瞭望和辅助城墙正面的士兵作战,也是正面城墙的支撑加固。

个别城墙的马面上建有敌楼,两个马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两个马面上弓箭射击距离相加,这样确保射击没有空虚的辐射范围。

小知识

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说马面:“予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者,则四面矢石临之。”

 

_12.jpg

平遥城墙的马面


马道

_13 (1).gif

马道就是人或运输物料的马登城墙的斜坡

马道一般被设在城内路口等交通方便处,紧贴城墙向上,坡度可达15—30度。有时两条相对呈“八”字形,一座城墙马道的多少根据城池大小调节。

_14 (1).gif

1915年北京城东南角楼的马道

_15.jpg

西安城墙的马道


城门


城门就是城墙上的出入口

城门是我们对城墙最深刻的印象,城门的位置和个数由城内外的交通、城池的防御环境决定,通常会在四周均开设。

一座城有2~14个城门,城门处的城墙会突出一个城台,开设门洞。最初的门洞为梯形,宋元时期演变为券形,一个城门有1~5个门洞。

_17.gif

故宫午门城墙的门洞

墙上的缺口自然是最弱的部位

因此自古以来城门的防御是重中之重

战国时,《墨子·备城门》提出悬吊式城门,在门上应钉木栈涂泥来防火。南宋的《德阳守城录》建议,城门设三道门扇,上方城楼设暗板,揭去暗板可从上向下投掷石头来增强防御。明清的城门为抵制炮火攻击,门扇均包锭铁叶,或有上下启闭的千斤闸,用以增强防御。

_18.gif

广东潮州城墙广济门



城楼



城门之上的楼就是城楼,它既标志了城门的位置,又可以观察出入城的人,窥探敌情准备警戒战斗。

城楼建筑一般为1~2层,汉唐以前是门阙(què)形象,在城楼两侧有望楼。起初的城楼都是木结构建筑,随着火器的发展,明清城楼改成了耐火的砖石材料。

北京城的箭楼和角楼

就是砖木结构

_20 (1).gif

1912年的北京崇文门城楼


瓮楼

_21 (2).gif

 瓮城是在城门外建的又一座小城

瓮城可以看做城门的防弹衣,敌人攻入瓮城门后,城墙上的和士兵就可以“瓮中捉鳖”了。

_22 (1).gif

清末北京正阳门瓮城

瓮城的城门与正门不相对,多为向左或向右拐。瓮城的个数根据城池的防御环境确定,有方形、梯形、半圆形等。

瓮城在汉代开始出现,宋代普遍化 ,发展到后期开始出现多种样式。比如南京城的中华门瓮城,一反常态将其设置在城门内,为了增强防御甚至有多重瓮城。

_23 (1).gif

西安城墙的瓮城

_24 (1).gif

台风“利奇马”后的浙江 临海市瓮城


箭楼

_25 (1).gif


箭楼是瓮城上的城楼

箭楼朝外的墙上布有密布的箭孔,以为士兵设计的用处,这是城墙的主要屏障。

_26.jpg

北京正阳门箭楼


角楼

_27 (1).gif

角楼是位于城墙转角的楼

在角楼中

可同时瞭望两个方向敌情

有的城墙上是不做角楼的,具体的形制根据实际的环境和战略需求不同。比如北京城墙的东便门角楼则像箭楼,可瞭望可攻击。而故宫的角楼则檐角精美,战斗功能次之。

也有人说角楼之名,是因28星宿之一的角宿居住在内护卫城池,故名角楼 。

_28 (1).gif

北京城墙东便门角楼


护城河



_29 (1).gif


护城河是围绕在城墙外的一条防御的河

护城河是一般城池的第一道防御措施

与城墙相互配合

高墙深道(城墙与河道)是修筑城池的目标。挖掘护城河的土也是城墙材料的主要来源,同时护城河水也是城内居民重要的生活用水来源。


小知识

明代项中在《新开通济渠记》记载了护城河的重要:“城贵池深而水环, 人贵饮甘而用便,斯二者亦政之首也。若城池无水, 则防御未周, 水饮不甘, 则人用失济。”

_30.gif

西安城墙的护城河


三、你 不 认 识 的 他 们

藏兵洞

藏兵洞多出现在瓮城城墙内侧

是城墙内侧的砖券门洞

战时

供士兵休息和存放物资

对瓮城和城门的保护起再次增强作用


_31 (1).jpg

江苏南京城墙中华门的藏兵洞

_32.jpg 

湖北荆州古城北大门的藏兵洞


警辅

警铺是城墙上向外挑出的部位,底部挑空而悬凸于城墙之外。面积多在1.5平方公尺左右。

警铺其实是马面的变化,功能相似,却更省材料。警铺结构只有极少数城墙上才有。

_33 (1).gif

江西赣州古城墙上的警铺


水关

水关指河水经城墙流入城内的城关

城中需水,就要经过城墙引河入城,在城墙上给这条水特开的门就叫水门,水门上建城楼即为水关。

水关不但负责引水,也有运输和交通作用。最重要的防御也要做好,因此水门的门扇用的是铁栅栏。历史上有水关的城墙也很多,南京的的东水关就是一座。

_34.gif

江苏苏州城墙盘门水门


关城

城池的修建结束后,用地就是固定的了,如何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就是个问题。因此有些百姓开始紧邻城门外居住,久而久之形成聚居。再修筑上城墙,这就是关城。

关城不但可扩大城池面积

更是主城门又一个防御

   东南西北关城被称为:

东关

南关

西关

北关

   是不是很熟的名字?

_35 (1).gif

西安关城图

_36.gif

扬州城东关


四、城 墙 有 何 用 ?

知道了这么多城墙秘密

想必你心里还是放不下

城墙拆不拆的事情

其实这么多年,城墙拆与留的剧烈争论,极大促进了我国城墙的保护工作逐渐变好。

尽管保护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景象,大多是因这么多年来对各地城墙的保护展示,才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源自一万多年前的风采。

_37 (1).gif

南京中华门的露天保护

 

  城墙该怎么用?

关于城墙的去留,其实70多年前

梁思成就已提出过利用的方案

_38 (1).gif

梁思成的城墙公园方案

能看出当时梁思成的方案里,就已经有了城墙公园的概念:将一个人们认为的高墙,改造成一座人们可以观赏北京城,又可以休憩的综合环城公园。 

如今快70年过去了,城墙也开始了新生。1983年西安城墙开始改造,现在变成西安人的城墙公园,跟着一句歌词火遍全国: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   

   西安人不管到哪儿都不能不吃泡馍”

西安的城墙经过修复与复原,与周围环境一同形成功能齐全的环城公园。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反而成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骄傲。

_39 (1).gif

西安城墙公园

而在长江以南,南京明城墙作为京师级的城墙,同样也做出表率,城墙公园做的有模有样。

_40.gif

南京城墙公园


毕竟人家可是

在城墙上看过世界杯的南京人 

_41 (1).gif

遗介有话说:

历史建筑的拆与留已成事实,我们普通人除了心痛还能做什么呢?建筑遗产的保护,从来都不是专家和从业者专属的工作。

而是我们这有着悠久血脉的文化民族

  本该做的事情

保留的城墙不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累赘,一味去吞噬修补资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把这优秀的城市资源利用起来。

历史建筑们也想

  在闪烁光辉的同时,能够自力更生 !

_42.gif

我们虽然每天多多少少都与城墙打着交道

但却并未真正认识他


致谢和声明:

《古城墙展示模式研究》  李梦磊 硕士论文

《中国古代城墙墙体防排水措施初探》   肖 晔 东南大学

《中国城墙预防性保护研究探索》  张逸芳  硕士论文

《中国城池史》   张驭寰 

《中国建筑 · 中国的城》

《梁思成全集 · 第五卷》

个别图片原素材源自网络,在此致谢原作者!


图片制作:陈三岁、鱼艳天、 刘鑫宁、徐天阳、郝文绮、王威、延陵、遗介君

动图制作:遗介君、陈三岁

模型制作:陈三岁

文案撰写:遗介君

排版编辑:陈三岁


~神奇遗介  扫下方~

1566186473170664.jpg

全民做保护,遗介在行动!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284.html/feed 6
中国第一空中楼阁,是如何建成的?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506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5066.html#comments Fri, 26 Jul 2019 03:42:16 +0000

中华上下五千年

我们曾营建过无数传统建筑

至今仍有

263885处

散布中华大地

(上述中国古建筑数量依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下图为中国主要古建筑分布,制图@巩向杰&张靖/星球研究所)

它们中的大多数

建于平地

或建于坡度相对较缓的山地

而在大约1500年前

山西北部的群山中

却出现了一座“空中楼阁”

兀然“悬挂”于崖壁之上

人称“悬空寺”

(悬空寺,摄影师@杨柳岸)


楼阁的上方是危危巨岩

远古海洋沉积形成的石灰岩层理清晰

如阵列般排列整齐

斜刺天空

形成地质学上的“单斜构造”

(悬空寺,摄影师@杨柳岸)


下方则是一条时常泛滥的河流

夏季骤然而至的雨洪

裹挟着泥沙碎石

不断冲刷山谷

(左为悬空寺,右为唐峪河,摄影师@杨柳岸)


直到现代

人们才在上游修筑水坝

形成了一个1330万立方米的水库

将洪水之灾逐渐消除

(恒山水库,1960年建成,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右下为悬空寺,摄影师@杨柳岸)

悬空寺就位于这样的山水之间

其最高处的殿阁底部

距离下方河谷约90米

相当于30层楼

或自由女神像的高度

悬空寺高度示意,此处为初建时的相对高度,后来因为河道淤积,相对高度降为60-70米,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为什么要在此处

修建如此高度的楼阁?

1500年前的古人

有着怎样的想象力和智慧?



01

    缘起    


1500年前

中国正处于分裂的南北朝时期

拓跋鲜卑从草原南下

在北方建立北魏王朝

疆域直抵黄河以南

(北魏疆域,公元449年,制图@巩向杰&张靖/星球研究所)


它的都城平城(大同)

位于山西大同盆地

四面山地环绕、峰岭交错

南部的恒山山脉尤为险要

最高峰天峰岭海拔2016米

以其绝塞天险而被尊为北岳


皇帝坐镇天险之中

以两条交通要道控制中原

一条纵贯山西

南抵并州太原

一条凿穿恒山

连接华北平原

(大同盆地及周边地形示意,制图@张靖&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道路由上万士卒在恒山之中

日夜开凿

浩大的工程遗迹

至今留存

(山体上的石孔即为北魏栈道遗迹,位于悬空寺附近,摄影师@杨柳岸)


各种宗教向都城汇集

皇帝与贵族的信仰

左右摇摆


在道教的影响下

皇帝大量修建道教庙宇

五层高的天师道场

在国都拔地而起

由国家祭祀的岳庙

矗立于恒山主峰

(恒山北岳寝宫,始建于北魏,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在佛教的影响下

他们又在大同开凿云冈石窟

在敦煌扩建莫高窟

当他们南下之时

则又把开凿石窟的风潮带到了洛阳

形成龙门石窟

中国的三大石窟居然都与北魏密切相关

(云冈石窟第20窟,依照北魏皇帝形象雕刻,图片源自@VCG)

佛道争夺信众

皇帝贵族又倾力支持

这些都为建造更具想象力的寺庙

奠定了基础

它必须建于特别之处

展现特别的效果

令人特别地崇敬


悬空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应运而生


02

    修建    

寺庙的建造者

选择了恒山脚下的一处山谷

山谷东侧是主峰天峰岭

西侧是海拔1600余米的翠屏峰

中间是桑干河的二级支流唐峪河

山景、水景

营造出仙境福地


连接国都与华北平原的栈道

又从山谷穿过

南北行人往来穿梭

是“仙界

又接近红尘

堪称寺庙的绝佳选址

(寺庙建造时的宗教是佛教还是道教,并无可靠记载;下图为悬空寺周围景色,摄影师@杨柳岸)


但是

如何才能将重达十数吨的寺庙

悬挂到山体上呢?


首先

它需要一组挂钩”


山谷西侧翠屏峰的半山腰处

并非直上直下

而是一处天然的凹槽

工匠们从高处悬下

利用工具扩大凹槽

凿出一个可以施展的平台

(山体开凿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再在平台上凿出巨大的石孔

石孔内大外小

深达数米

“挂钩”将在这里安装

(石孔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挂钩”本身也颇为奇妙

它选用质地坚硬的铁杉木

并且桐油长时间浸泡

防腐防潮


最神奇的是木材的一头

预先打上了楔子

当这些木材插入石孔

楔子便会将木材撑开

恰好卡在内大外小的石孔内

等同于现代的膨胀螺钉

(“膨胀螺钉”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这些木材超过2/3的长度深入山体

以岩石平台为支点

每根可以承受数吨的重量

“挂钩”便制作完成了

(“挂钩”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框架


有了“挂钩”之后

工匠们再次展开“悬空作业”

将建筑材料运上山崖

再悬吊至“挂钩”处

(材料运输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在半空中

工匠们以“挂钩”为横梁

横梁上设立柱

立柱上再搭梁、枋

利用中国传统的榫卯梁架组合

将建筑材料拼接为一体

(榫卯梁架组装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类似搭积木一样层层垛堞

一个完整的框架

便成形了

(榫卯梁架系统,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殿阁


有了框架之后

屋顶、门窗、栏杆接连铺设

一层层殿阁跃然而出

(殿阁搭建,因现存悬空寺主要重建于明清时期,所以本文呈现的建筑样式亦为明清时期,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在殿阁内部

为了获取更大的空间

工匠们向山体一侧继续挖掘出石窟

窟连殿,殿连窟

形成木结构高空摩崖建筑

(石窟与殿阁,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悬空寺的建筑主体

南北两座阁楼

正是这样搭建完成


其中

南楼高三层

长约8米,宽约4米

从低到高依次是

纯阳宫、三官殿雷音殿

(南楼,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北楼亦高三层

约为7米,宽约为4米

最低层为五佛殿

楼中层为观音殿

最上方为三教殿

(北楼,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于是

包括寺院、禅房

佛堂、鼓楼、钟楼在内的

大大小小殿堂40间

南北错落排列

(悬空寺建筑群,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殿阁之间

则用栈道连接

后世更是加建为上下两层栈道

形成一个闭环

人们行走其上

楼梯或明或暗、曲折迂回

有如攀登天梯

(悬空寺内部栈道示意,下层栈道为现代增设,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最终

一个完整的悬空寺

一个形制毫不逊色于平地寺庙的悬空寺

便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堪称奇迹

(请横屏观看,悬空寺建筑群,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03

    奇迹    

从外部观看

悬空寺建筑群和岩石融为一体

仿佛它们都是从绝壁中

自然生长出来的

这在人们的心中

制造出了相当赞叹的效果


“云边觉岸”“瞻汉云阁”

“青霄独步”“绝壁层楼”

“空中色相”“公输天巧”

“北地天台”“腾云皈梦”

历朝历代的赞美层出不穷

(悬空寺旁的“壮观”二字,传说为李白所题,原迹不存,1990年重新以华严寺李白笔迹拓片摹刻,旁边多出的一点喻意“比壮观还多一点”,摄影师@杨柳岸)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于公元1633年游览恒山

见多识广的他见到悬空寺时

却需要鼓起勇气才敢攀登

(语出自徐霞客《游恒山日记》)

“层楼高悬…仰之神飞,鼓勇独登…为天下巨观”


金庸先生则在武侠世界

称赞悬空寺

(语出自金庸《笑傲江湖》)

“于松不能生、猿不能攀之处,发偌大愿力,凭空建寺”


(悬空寺,摄影师@杨柳岸)


悬空寺的奇迹

首先是力学上的奇迹


它成功塑造了

一种轻飘飘的“悬空"假象

只有深谙其中原理者才知晓

其严密精巧的结构

令它相当稳固

(悬空寺木构架,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后世又在楼阁下方

增设了数十根纤细的立柱

从而制造出另一种假象

仿佛整个建筑

都由这些颤颤巍巍的柱子支撑

(悬空寺立柱,摄影师@胡澍)

(晃动的立柱,摄影师@石耀臣)

而实际上

一般情况下

这些立柱并不承重

但是遇到极端情况

立柱相当于为悬空寺增加了一份保险

这让悬空寺从一般的“静定结构”

跃升为能抵抗极端情况的

超静定结构


据当地县志的记载

在最近的40年内

曾发生过2次6级左右地震

而悬空寺依然挺立

这里面就有中国传统木构架梁柱体系

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劳

(超静定结构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其次

悬空寺的奇迹

也是选址的奇迹


它的选址烘托了“悬空”效果

还为悬空寺增添了许多优势

悬空寺倚靠的翠屏峰

山腰为一处天然凹槽

顶部自然向外延伸

可以阻挡雨水冲刷

较高的位置又避免了洪水的侵袭

(雨淋不到的悬空寺,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翠屏峰和天峰岭之间

形成港湾形山谷

起到避风港的作用

减少了对悬空寺的侵蚀

就像慈母的双手将它捧在掌心

全方位地呵护

(风吹不到的悬空寺,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山体还为悬空寺遮挡了阳光

平均每天阳光直射时间

只有2-3个小时

可以避免暴晒引起的木材风化

(悬空寺的阳光被山遮住,摄影师@许兆超)


最后

悬空寺的奇迹

还是宗教融合上的奇迹


经历过佛道相争

经历过不同信仰的冲突

至迟到金代

悬空寺变成了

一个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独特寺庙


纯阳宫中

供奉着道教的吕洞宾

(悬空寺纯阳宫,摄影师@杨柳岸)


雷音殿中

供奉着佛教的释迦牟尼

(悬空寺雷音殿,摄影师@王寰)


三教殿

则同时供奉老子、孔子和佛祖

更有人将“悬空”二字解读为“玄空”

“玄”代表道教教理

“空”代表佛教教理

(悬空寺三教殿,图片来源@绘图网)


04

    尾声    

经历过1500余年的风霜

悬空寺看尽了人来人往

云起云涌

历经了王朝更替

星月沉浮


它在战乱天灾中屡经修葺

今天我们看到的样貌

基本上是明清时期重建的遗物

(2016年悬空寺危岩体加固工程,脚手架从山脚直抵山顶,摄影师@雾雨川)


创造它的北魏王朝

已埋入历史的黄沙

而它依然在那里,细数着沧桑

与时间同流

(冬日悬空寺,摄影师@城市穿梭客)


正如建筑学家罗哲文的评价


“一个仙山楼阁式的、艺术价值很高的组合”


这就是

中国第一“空中楼阁”

来自1500年前的想象力

(悬空寺,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本文创作团队

撰稿:所长、李张子薇

制图:张靖

图片:余宽

地图:巩向杰

审校:撸书猫


参考文献】

1.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  张剑扬,《北岳恒山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3.  郝蕴等,《北岳恒山之三圣悬空》,CCTV,2012

4.  郝维和,《千年悬空寺》,文物世界,2007

5.  张影鸣,《特殊自然地形环境下中国传统寺庙道观建筑营建艺术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6.  许月梅,《悬空寺“悬而不险”的力学揭秘》,力学与实践,2011

7.  赵强,《工程技术支撑和制约的山岳风景区景观建筑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8.  马磊,《建筑的轻盈感表达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12

9.  梁变凤《技艺载道,道艺合一:中国古建筑科技、伦理、艺术融合的案例与理论探索》,山西大学,2012

10.  宋昱含,《由悬空寺三教殿小窥魏晋南北朝三教合流》,东方企业文化,2012



…  The End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5066.html/feed 6
什么是四合院?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4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44.html#comments Mon, 15 Jul 2019 02:10:14 +0000    “今天房价涨了吗?”

恐怕这是年轻人们

如今最怕的一句话了


但回望古今

房子这个奢侈品

时刻都在让每个人头疼


尤其是众所周知的四合院

动不动身价飙两亿

一回头变成的大杂院

又让各个政府头发慌


那四合院

    它究竟是什么呢?



一 . “院”是什么


“院”最初指的是墙围起来的空地

我们日常理解的院子

其实是后来与“庭”合称的“庭院”

庭院一词

现在表示建筑墙体围起来的

人们用于生活空地


我国关于庭院最早的记载是

《南史·陶弘景传》中的

“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而它最初的模样是这样


二里头遗址夏朝宫殿复原模型

(先农坛古建博物馆藏)


这是距今3800~3500年的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遗址

夏朝宫殿建筑

我国最早的庭院



二.  四合院从哪里来


院子最初模样知道了

四合院最开始是什么模样?


 最早的四合院 

(夏商周时期)

根据考古及研究确定,现知我国最早的四合院是在西周时期出现,距今3000余年,是在庭院出现后500~800年时间。


它位于今陕西岐山凤雏村

的早周遗址



这套四合院已有了前后两个院子


四周房屋围合,前院正房为前堂,用于宴会礼仪,后院的是后室,用作主人的日常起居,东西两侧的房子给其他家庭成员居住 。


 汉 

在四川成都出土的画像砖

描绘了东汉时期四合院的模样


东汉画像砖中的合院


没错,就是刘备进入蜀地之前

四川地区的合院模样

可以看出,房子和廊子围合、大门偏西,东院还有高高的望楼,可见这时的合院建筑形式十分丰富。


 魏晋与隋唐时期 

这时候合院已是主流住宅

 形式更加丰富

在敦煌壁画中可以看见



敦煌壁画中的四合院形象



 宋元 

《清明上河图》与《千里江山图》

就真实反映了宋代的合院模样


《千里江山图》中的合院


这时的四合院前堂后室

多用工字型廊子连接

元代则继承了这种布局形式



 明清 

四合院高度成熟

每个地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

我们见过的四合院形式也基本在这个时候定型


三.  北京四合院有多少种

发展至今

北京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北京四合院


常听人说北京四合院繁多

那这熟悉的北京四合院有多少种呢?


首先得明白这两个字——“”与“”。前后方向院子的个数不叫“个”,叫”,你进几个门,就叫几进院。




左右方向

院子的个数叫“

 没错,就是横着“跨”


正院往西边跨一步

就叫“西跨院



正院往东边跨一步

就叫“东跨院



明白了”与“这两个字

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识别

四合院有多少种了



前后方向四合院种类

 一进四合院 


很显然

这种四合院

只有一个院子

只进一个大门

因此叫 一进四合院

或 单进四合院



院子四周都是房子围合

这是最简单的四合院形制



 两进四合院 


它有两个院子

需要进两个门

因此叫两进四合院




前院有对外接待的功能

内院是主人家庭生活的院落

有一定的私密性



 三进四合院 


有三个院子

需要进三个门

在前院,内院的基础上

加了一个后院

因此叫 三进四合院




后院主要是给女眷使用

(女眷指男主人的母亲,爱人、姐妹和女儿等女性家庭成员)

三进四合院是最典型的四合院模式

长度一般在50~60米

正好是北京城大多相隔的胡同间距

住三进四合院的一般算是中产家庭



  四进及以上的四合院 

四进、五进、甚至七进的四合院

都是在三进四合院的基础上

将三进四合院的一个内院

变为多个内院

前后院不变



能住多进四合院的

一般都得是大户人家

比如《红楼梦》中地位崇高的贾母

住的就是 五进四合院


左右方向四合院种类

跟前后方向的“进”对应的

就是左右方向的“跨”


多跨四合院的各跨院

彼此独立

又会在跨院墙上开小门连通



这些跨院一般都是供

拥有多子孙的大家族居住使用


人多钱多的家庭,跨院住人

人少钱多的家庭

跨院就用来造作了

比如,做个自家的秘密花园

比如北京的可园、婉容故居等

可都是北京私家园林的珍品


可园鸟瞰图


婉容故居 纸模型

(遗介少儿科普课堂学生作品)


四合院的格局和种类

根据院落的实际情况变化很多

以上列举只是我们常见的

和较为标准的几类



四.  四合院的内部


看完了四合院的种类

常见的四合院里

每座房子都是干嘛的呢?


在这里我们选取

标准的三进四合院来看看


 大门 


大门即是四合院正式的大门

也是四合院的第一进门

四合院的大门因等级不同有很多不同的样式

在此不进行讨论


至于大门在四合院中的位置

一般是在院子的东南角

这个位置是风水八卦中的巽(xùn)位


四合院的格局与八卦布局


这是个生财的位置

主人将大门设在此

就是想每天财源广进

毕竟

老百姓都是很朴实的嘛



 倒座房 


倒座房是院里唯一一座

背向街道的房子

是院落最外侧的一座



也可以说它是

倒着坐的一座房子

因此得名“倒座房”

倒座房一般是给

佣人或者外来的客人住宿用


 垂花门 


两进以上的四合院里

才会出现“垂花门”

它是宅子的第二进门

因门上的垂莲柱而得名

俗话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点击下 垂花门 跳转至垂花门科普文



 正房 


一般是内院正中的建筑

是宅子中等级最高的建筑

屋顶也高于其他建筑

正房是供主人使用

一般是一家之主居住在内



 厢房 


位于内院两侧

一般是有两座厢房正对

厢房是给主人的儿子儿媳居住使用



 耳房 


位于正房两侧

好似正房的耳朵而得名

耳房一般较小

一般用作贮藏室



 回廊 

很多四合院内用一圈游廊

将正房、厢房和垂花门连在一起


就好像人在冬天把手臂揣进袖子

抄起双手一样

因此叫“抄手游廊

人可以在游廊下避雨、休息




 后罩房 

(也称 后照房)

后罩房是四合院的最后一座建筑

它是四合院的收尾

将整个宅子罩住

(也有人将其称为"后照房)



后罩房位于后院,有最好的私密性,常常女眷使用,偶有情况给佣人使用。


家财较为丰厚的主人也会将后罩房建为二层,称其为“后罩楼”。清末民国时期是后罩楼建设的高峰期。



五.  院里的小物件

 门墩石 

也叫门鼓石,常在大门的前后两侧,或者二门(垂花门)前后。院内独立影壁下由石料制作而成。

 

点击 门墩儿 可跳转至门墩儿的科普文章




 影壁 

有的四合院中设有影壁

一类置于进入大门迎面的墙上

此为照壁


另一类设在门外与大门相对,中间隔着胡同。还有一类规格较高的,在大门两侧,在平上“八”字形打开。这类影壁被称为“八字影壁”“撇山影壁”。



 彩画 

彩画是外部装饰

主要在枋子、垫板和梁头等部位

官员与百姓的四合院中

使用的是最简单的苏式彩画

彩画中间有半圆形“包袱”

画有山水、人物、花鸟图案

而大多数四合院建筑连彩画都不用

仅简单画一些图案或只刷油漆



 蝎子尾 


一般在四合院建筑的正脊两端

院落大门的正脊两端也常见

是民居中鸱吻替物

因两端向上翘起

与平面有35°夹角

像蝎子翘起来的尾巴而得名



 门簪 

常见的门框上

可以看见两个凸出来的小木块

这东西就是门簪


在早期是有固定和连接作用的,汉代时期多为方形。发展到后期演变成了一种装饰物,开始出现八角六角甚至花形,上面也会有吉祥等字样出现。



 砖雕 

砖雕在四合院中很常见

墙心、墙头、屋脊出现

常见图案为松竹花鸟等题材


有时出现连环画似的几幅花鸟或人物图案,耐人寻味。近代少数四合院受西方建筑影响,院内设置砖砌拱门,但门上的雕饰依然采用传统图案。





遗介有话说:
提起古建筑,很多人眼中依旧还是故宫、天坛颐和园时,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各地民居建筑,却因年久失修、破败的外表 ,时常被普通人嫌弃,更有甚者时刻惦记着将其一拆为快。
但往往是这些民间的建筑,
才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最普遍、最多样的特点。
时代在变化,我们身边的这些古老的建筑自身也不愿成为城市发展的累赘,如何把代表着活历史的建筑遗产用作城市发展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坚实根基,是我们人人需要从自身做起的事情。
 社会和时代发展给古老的四合院带来新冲击,
而你对四合院的正确认知,就能让它等待得住新生!


毕竟

   不破坏,才是最好的保护!


致谢与声明

个别模型原型源自北方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MAU 研习室团队,在此致谢;

感谢刘雷老师提供个别精美图片;

个别图片原素材源自网络,在此致谢原作者!


参考资料

北京四合院 . 贾珺;

北京四合院建筑 . 马炳坚;

城市记忆—北京四合院普查成果与保护 . 北京市文物局科研成果;

北京民居 . 业祖润;

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2006) 工程设计文件


图片制作:陈三岁、鱼艳天、 刘鑫宁、徐天阳、郝文绮、李颖、遗介君

动图制作:遗介君、陈三岁、徐天阳

模型制作:陈三岁

文案撰写:遗介君

排版编辑:小葱仔、遗介君、陈三岁




全民做保护,遗介在行动!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944.html/feed 11
巴黎圣母院收到巨额捐款,那我们自己的建筑现在怎么样了?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5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50.html#comments Wed, 24 Apr 2019 02:08:47 +0000 我们都知道,最近巴黎圣母院的重建修复牵动了全世界的心,各路豪杰纷纷慷慨捐款,出谋划策,搞的非常火热。

基本上法国的很多奢侈品牌,比如GUCCI啊LV啊什么的都捐了,出手就是几个亿的欧元。

包括很多非法国的世界级品牌,比如苹果也捐了。

当然,我们不能说捐的不好或者不对,从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伟大的历史建筑被烧毁后如果能有足够的资金修复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相对获得庞大资金量的巴黎圣母院而言,我们中国的古建筑关注的人实在太少!这几天不少同学在看我们写巴黎圣母院的文章时经常私信我们这样一种问题:我们中国有什么古建筑值得关注的嘛?

其实我和你们说,还真有!而且很心酸!越说越想哭的感觉!

因为我们下面要说的这个真的堪称是宝贝!国宝!在它自身的领域甚至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我打赌很多人未必去看过,甚至未必听说过它的名字,它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学名叫做释迦塔,更广泛被人熟知的名字是:应县木塔。

这座塔很厉害吗?强大到你无法想象!

我们其他先不说,摆点现实数据,它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的世界第一古木塔,世界第一哦,不是中国第一。

这大概是一个什么等量级?在塔类建筑中,世界上与它统一等级的有两座,一个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世界闻名,不输给巴黎圣母院。

另外一个就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依旧世界闻名,依然不输给巴黎圣母院。

而我们的珍贵宝贝应县木塔在世界的影响力则差了很多很多,唉……文化上我们很难去判断,无论是其他2大塔还有巴黎圣母院,各自有各自的文化,这个是没法去比较高低的,但是从建筑结构来说,我们个人认为,应县木塔绝对称得上“巧夺天工”四个大字!

让我们啧啧称奇!堪称世界木塔的终极神话!要知道,自从2017年开始,挪威奥利地等地才建设比应县木塔高的塔,而我们的国宝木塔什么时候建立的?公元1056年开始修建,差不多1000年前!大家可能对1056年这个时间没太大概念,朝代对应的是辽,清宁二年。说起辽,大家可能也不熟悉,换个词语,契丹,熟悉吗?再深入一点,金庸的《天龙八部》看过吗?里面的主角契丹人乔峰知道吗?

根据金庸的自序,这本小说的历史背景恰巧就是在1094年前后,而应县木塔足足建造了超过100年!最终完工是在1195年增修完毕。现在大家应该差不多知道这个年份了,其年纪上差不多和历史著名人物王安石是一个辈分,其历史久远超过了巴黎圣母院。

大家都知道,木头最难长期保存,一些古墓中基本上能存下来的大多是金银玉器还有一些金属制品,木头很多都会腐烂。

而应县木塔强就强在完全暴露在室外,千年的风吹雨淋,到现在依然屹立不倒,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个木料的选择和处理以及堪称绝唱,即使现代的技术处理木头也很难达到抗住1000年的风霜雨雪不坏的程度。

尺寸更是惊人,木结构建筑向来做不高大,10~20米顶多了,再往上这个难度就太大了,而应县木塔的高度竟然达到了67.31米!这是什么概念?西安的大雁塔大家都去过,应县木塔的高度甚至比大雁塔还要高出3米多。

仅仅比巍峨雄壮的71米的乐山大佛矮那么一点点。这个高度大家可想而知。

最强的是什么?大雁塔是砖石结构,乐山大佛是山体大石,而应县木塔是纯木结构!你没看错,纯木!一根铁钉都不带!

你可能要跳起来了,那怎么搭的起来?没有钉子怎么固定?这就是应县木塔最夺人眼球的地方,全塔硬是不用一根钉子,凭借古人的非凡智慧和精湛手艺,一代又一代的顶级木匠前仆后继,铸就了中国傲然于全世界的高超技术:木质榫卯结构。

用木头雕出一个又一个的楔子和凹槽,完美精密的契合在一起,牢不可破,咬合精准,令人叹为观止!下面是榫卯结构的几个示意图:

别怀疑,整个如此高大的木头建筑就是这么一层层搭起来的,所有的部件就是这么连接起来的。

把榫卯结构发挥到极致的就是我们称为斗拱的部分,极其精美复杂,这是斗拱的示意图,看看就觉得很吓人吧,如此多的零部件,分毫不差的要一个个雕好,差一点就契合不上去了。没有现代化的3D辅助设备和精密量具,他们仅靠着手上的尺、墨线、雕刻刀等,我们不知道古人的木匠是如何做到的,所有的形状都在这些能工巧匠的脑子中。

看看应县木塔的榫卯结构,二层平座柱头。

再次提醒一句,这些不是做着好看的哦,不是仅仅只有美观的,每个斗拱都要承受巨大的力,堪称力学和美学的顶级几何,据说个是目前现存古木建中最高等级的双抄双下昂。

可以说,真的是将力学和结构学发挥到极致了。

也出现了大量的难度极高的60°角的斜华拱(一般古建筑中多用45°角,这样比较容易受力,60°角比较少,对空间和力道的计算要求更高。)

抬头看看内部,如此复杂精巧的结构,都是古代工匠们一个一个雕出来的,这个工程量怪不得一直造了超过百年!

精巧夺目的榫卯结构,极其合理的结构设计,铸就了普通木质结构难以达到的抗震效果,堪称世界历史的奇迹。

这是现代对于结构件的一些尺寸角度数据研究,即使借助CAD等计算机软件都要耗费相当久的时间测算,古人真的就这么做出来了,而且精准无比,分毫不差。

根据研究数据的记载,历史上至少有35次以上的地震,烈度都还不小,但是应县木塔凭借其强大的结构设计傲然于尘世间。

这是我们现代最常见的混凝土承重柱。

这是应县木塔的承重木柱,感受下区别。

将近60种不同形态的斗拱出现在一座木塔上也是极其罕见的,堪称中国历史斗拱的博物馆。而很多的物理建筑受力理论甚至在1000年前就超越了现代,甚至很多原理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懂。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和江欢成认为,保证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首先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木塔的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这种耗能减震作用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

除了抗震,甚至千年前的老祖宗们就懂得防雷。

2002年的一次雷击中我们才发现,原来千年前的先人们就在塔中预埋了铁链、铁砂等入地用于防雷,何等高超的技巧!这也是千年来震不到雷打不倒的原因。

而我们都不知道这座塔的设计者是谁,建造者又是谁,都没有留下具体的记录,能够设计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木塔的一定是非常强大的古代匠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目前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座塔应该是给辽国皇家使用的。

因为没有记载,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比如传说是鲁班造的,塔建成的那一天玉皇大帝还被感动送来了避水珠和辟火珠,常见的水灾和火灾都没能摧毁这座千年木塔。

还有说这是座有灵性的佛塔,从不伤人,建塔到现在没有发生一起人身伤害事故,即使在康熙年间,一位工匠不小心把一把斧子从塔上掉落,下面有两个孩子,可斧子不偏不倚竖着插进了两个孩子的中间,孩子安然无恙,这是佛塔在护人啊。

而且塔身有两块匾额题字,分别是朱棣和朱厚照(明武宗唯一墨迹)的墨宝。

事实上,以前对于这个堪称宝贝的木塔一直都没得到太多的关注和测绘研究,有一个日本人名叫关野贞注意到了它。

这个日本学者关野贞(日本建筑史学家)于1918年在中国北方的一份考古报告。在报告中,关野贞说到大同以南大约50英里的应县城里,有一座建于11世纪的木塔,当地人称为“应州塔”。

这份报告其实也没有过多的研究,但是却引起了另外一位中国建筑界的巨匠的注意,他就是梁思成。

他一看简直如痴如醉,竟然这座传说中的木塔竟然真的存在,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不像现在飞机和高速公路说去就去,梁思成还特地出高价请当地的唯一一家照相馆去拍照确认。

确认好之后,他不顾一切的抛下娇妻林徽因对应县木塔做了全面的测绘和考察。(林徽因身体原因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梁思成对于应县木塔的痴迷达到了登峰造极,大家要知道,这对著名的夫妻对于中国的古建筑的贡献不可磨灭。从1930年到1945年,二人足迹遍及中华大地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200多处古建筑。河北赵州石桥、五台山佛光寺…很多古建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全国的认识而得到保护。

就连林徽因都很难见到见多识广的梁思成对应县木塔如此痴迷,可以想象应县木塔的魅力。

林徽因甚至第一次吃了一座木塔的醋。这是她的日记:

而从梁思成的记录中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这个沉稳的古建筑学家甚至欢喜到失态了,就像一个大男孩得到了最喜欢的玩具,手舞足蹈,如痴如醉。

按照现在网上的话来说,梁思成算是中国近现代首席“应县木塔吹”了。这段话很难想象是他自己写出来的,我们都笑死了。

这梁思成亲手测绘的手稿,为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研究史料。

事实上,1962年全面测量后,中国最早在1966年出版的全国首本研究应县木塔的书籍也是由梁思成的弟子,中国古建筑专家陈明达接力师傅的工作后辅以大量的事后研究后编著而成。

后续的很多研究几乎都是基于这本极其珍贵的研究资料。

很多研究资料参考排名第一位的就是这本书。

而如此的一个古建筑瑰宝却在我们手里发生了倾斜!

这是梁思成考察应县木塔时拍的照片,应该在1920年出头,可以看到,此时的木塔还是笔笔直的。

后续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战火,200多发子弹和一枚炮弹甚至打到过这座木塔,加上千年来木质结构的变化,这座传奇木塔正在日渐倾斜倒塌!

这是2013年中国新闻网的报道:

其中最大倾斜角甚至超过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很多文物保护者都痛心疾首。

而修复何其困难,首先结构就没完全搞清。我们只能通过现代化的扫描技术得知全塔大概3000方纯木制构件,互相咬合构成塔身,本身重约2600吨,最大载重可同时承受1500人,而现在已经完全不行了。

看看图,这是三层,已经彻底歪了。

修复抢救的方案也是出了好几个:

1·、全部拆掉,必须弄清楚全部的榫卯结构后把坏掉的部件重新打造后替换,当时别说工程量是变态级的,很多结构件千年来都紧紧咬死,能不能拆下来也是个未知数。

2、最保守的是在木塔外面搭建钢架支撑,但是这样的木塔显然已经失去价值。

3、目前倾斜主要在最吃力的一二层,是否能直接把三层以上的抬起不动,只修复底层?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超大的工程量。

央视都曾经痛心疾首的报道过:

事实上,目前的情况真的不容乐观。

很多科学研究数据的结论也是非常不乐观。

最心疼的则是很多网友:

网友们拍的图都美极了。

网友揭秘,之所以木塔千年来都没虫蛀,这些燕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到,燕子千年来都在一代代守护者木塔,而我们呢?

对于是否重视,当地网友则有不同意见:

从近期网友拍的图来看,真的是倾斜的比较明显了,据说目前已经封塔不让人上了。

登塔已经成为了很多网友儿时最珍贵的回忆。

看到这里我们也是很难过,比巴黎圣母院烧毁更难过,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宝贝啊,眼睁睁看着一天天倾倒下去……我们相信当地一定也非常重视文物保护,但是很多事情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啊!这些文物如同百岁千岁的老人,正在痛苦的哭泣,急需我们的保护。

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起中国的文物保护,我们不说在我们手里能保护的多么好,起码不能毁在我们手里吧?否则我们日后如何去面对下一代?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50.html/feed 6
古建“偷梁换柱”是偷哪根梁?换哪根柱?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10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107.html#comments Fri, 11 Jan 2019 05:02:38 +0000 偷梁换柱,在辞典等中的解释是:

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与“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有同样的意思。

当你如果以为古建筑中的“偷梁换柱”,是对古建筑的破坏,偷换古建筑的用材?

你就大错特错了!!!

20190111_130448_000.jpg

中建筑术语中的“偷梁换柱”其实是古代匠人在对建筑进行大修时,在不触动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更换大梁或柱子的一种施工方法。

偷梁换柱

古人“偷梁换柱”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牮杆支顶与柱子有连接的各种构件,以卸掉柱子的荷载,再将柱子周围挖槽取出柱基石,然后,将新柱子安上。

二是不移动柱础石,具体做法是,用牮杆将柱头周围的构件抬起,以减少柱子底部的压力,露出管脚榫,撤除残柱更换新柱。更换梁枋一般不需要动柱子。

20190111_130448_001.jpg

许多古建筑的构造形式堪称鬼斧神工,其柱子与梁枋构件连接的榫卯构造的精密复杂程度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样的情况,“偷梁换柱”的修缮方法也只能凉凉了。

20190111_130448_002.jpg

“偷梁换柱”虽然属于古建筑的专业名词,但在它在被使用于古建筑营造的伊始,可能也只是工匠口中的一句笑谈,之后伴随着古建筑的发展而约定俗成。

在中国古建筑营造中,还有不少有意思的专业名词,记住这些词汇,将来可以用专家的眼光看古建噢!

一起学习一下!

两滴水

两滴水是中国古建筑屋檐层数俗称,也就是两重檐。

因为下雨天,雨水会经由两层屋檐滴落,形成两串雨滴而得名,可以说是非常写意的称呼了!

20190111_130448_003.jpg

而中高层结构的古建筑,还会有三层出檐的三层滴水瓦。

20190111_130448_004.jpg

“三滴水”是中国古建筑中重檐构成艺术的典型代表,现在我们常见的钟鼓楼、城楼等,都运用了这个技法。

以此类推,还有“四滴水”、“五滴水”。

猜猜我是几滴水???

20190111_130448_005.jpg

20190111_130448_006.jpg

冲三翘四

冲三翘四,是古建筑翼角部分大木作施工做法。

在明清官式建筑中十分常见,翼角部分的角梁,需要按照制作要求,形成“冲出”与“起翘”的造型。

20190111_130448_007.jpg

“冲”和“翘”是对仔角梁而言的两个过程,水平的距离为“冲”,垂直的距离为“翘”。

清代园林里建造的亭子,大都起翘非常高。

20190111_130448_008.jpg

五举拿头

清朝时期的建筑大木作举架俗称,也就是五举,举就是“头”,也叫檐头。

在北京这样的建筑特别多见,是因为受到政治中心的影响,且皇城脚下,技艺高超的工匠也特别多,大家都默认使用了统一的形制。

20190111_130448_009.jpg

20190111_130448_010.jpg

因此,举架的做法都趋于程序化和规律性,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等都十分常见。

五举是清代建筑的檐步或廊步最普遍的举架,所以在广泛的使用中,形成了“五举拿头”的俗称。

640.webp (1).jpg

发戗

“发戗”是典型的南方建筑中运用到的技法。

江南建筑翼角做法称谓,其翘起普遍高于北方建筑,艺术化也比较明显。

造成“发戗”的构造技法,主要有水戗发戗和嫩戗发戗两种施工工艺。

20190111_130448_012.jpg

20190111_130448_013.jpg

抱 肩回肩

抱肩,是古建筑大木作榫卯做法,起到柱子与额枋之间的连接作用。

肩,就是榫头两侧。

当榫头做好之后,在两肩部按照柱子的圆面,向内刻出弧线,以增加额枋与柱子接触面,尖锐部分抹角倒圆,称“抱肩”。

20190111_130448_014.jpg

回肩的作用、技法和抱肩差不多。

但是区别在于,额枋榫头做好后,两肩部向反方向按抹角倒圆,“回肩”的肩膀不与柱面接触。

20190111_130448_015.jpg

叉手

“叉手”的下端分别交于平梁的两头,上端交于脊檩,为斜向承重构件,所以又称之为“斜柱”。

20190111_130448_016.jpg

根据文献记载,“叉手”在建筑中的使用,由来已久。

在汉代已经有迹可循,而且在南北朝、宋朝的壁画石刻以及建筑遗存中,十分普遍。

宋朝以前的“叉手”断面非常大,到了元代之后开始改良变小,而到了明清时期却逐渐消失了。

这也说明,在古建筑营造中,由于技法升级,“叉手”的功能性越来越低。

20190111_130448_017.jpg

盘头

盘头是古建筑墙体墀头组成部分,也称“稍子”,墀头上身至连檐部分叫做“盘头”。

传统建筑中的“盘头”有5层也有6层,包括:荷叶墩、半混、炉口、枭、头层盘头、二层盘头和戗檐。

20190111_130448_018.jpg

20190111_130448_019.jpg

仙人走兽

仙人,是古建筑瓦作屋脊艺术构件,因仙人骑有一只鸡,有“骑鸡仙人”的说法。

仙人是清朝官式建筑屋顶檐角最前端的装饰物,但它也被赋予了重要的工作——“畜牧”。

20190111_130448_020.jpg

近期的网红“小怪物”,可是有职业身份的!

古建筑瓦作屋脊艺术构件,《清式营造则例》曰:“走兽”是垂脊下端之雕饰”又称“蹲脊兽”,俗称“小跑”、“小兽”。

20190111_130448_021.jpg

屋脊之上其他部位的“小怪物”们

也都有各自的称谓,

别弄混了哟!

“走兽”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的《营造法式》中。

到了清朝时期仍在使用,“走兽”就是位于仙人身后的一排集脊兽,依次排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20190111_130448_022.jpg

走兽的数目也体现着封建等级制度,安置数目按仙人之后开始计算,大多为9个,数目最多时为10个。

故宫中也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集齐了10样走兽。

20190111_130448_023.jpg

故宫里的中和殿、保和殿的屋脊上都是9个走兽。其它殿宫殿上安放的小兽根据宫殿品级而变化。

而普通民宅是不允许安置走兽的。

20190111_130448_024.jpg

中国古建筑历经千年风雨,走过无数坎坷。

今天,我们仍能看见的真正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相比之下已经不多了。

20190111_130448_025.jpg

图 | 长安右门,拆除于1952年

20190111_130448_026.jpg

图 | 北京地安门 ,拆除于1954年底, 北京皇城四门之一

而对于古建筑,我们在惊叹它们的空间之美,与超时代的营造技艺时,千万别只会说:这真好看啊!那也不错啊!

古建筑很美,请您一定要弄清楚“哪儿”美哟!

20190111_130448_027.jpg

20190111_130448_028.jpg

20190111_130448_029.jpg

20190111_130448_030.jpg

20190111_130448_031.jpg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107.html/feed 0
今天不可能再有匠人用这种方式来建造如此惊险的大桥了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06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065.html#comments Tue, 08 Jan 2019 03:49:11 +0000

刘妍,建筑历史学者,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青年会士。

当时教授就说,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种特别厉害的桥梁,它结构之奇特,哪怕是今天的结构工程师都很难计算明白。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在今天的结构工程师眼里,以结构学的眼光去看的话,能够真正引起他们兴趣的是非常有限的,能够使其击节赞叹的就更少了,所以当时这个桥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


编木拱桥

大家好,我叫刘妍,来自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我是一个建筑历史学者。

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做的一个研究叫作编木拱桥。它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桥梁,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都非常少见,但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案例相信在座的一定都见过,就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宋·张择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画的是北宋东京汴梁城外汴水河上的一座拱形桥梁。但是它跟我们常见的石拱桥不一样,它是用木材制作的,是用巨大的方木通过交织关系结合在一起,互相支撑,互相制约,所以化直为曲,形成了一道飞虹。

因为《清明上河图》存世有非常多的版本,这种桥梁只存在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宋代张择端版里。在其他后世的仿本中,包括台北故宫所藏的两个著名的版本当中,大家看到的都是更加常见的石拱桥,所以这种桥非常少见。

▲ 左:仇英本,右:清院本

经常有学者会质疑: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画家自己的杜撰?有幸的是,我们其实可以在历史文献中找到很多对它的描述。比如说《东京梦华录》讲的就是东京汴梁城外的事,它说“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宋会要》中说“编木为之,钉贯其中”,这描述的就是它的结构逻辑。 

实际上,最近几年有学者在另外的一幅宋画中发现了另外一座小桥,虽然小巧,但是构成的结构是相似的。

▲《江山秋色图》 宋·赵伯驹

有这些文献和文字相互辅助,我们知道这种历史桥梁是真实存在的,这个结构是真实的。可惜的是,宋代之后,无论是在文字还是图像中,这种桥梁就消失了。 

很长时间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历史结构,而且是一种消失的结构。在中国民间,不知从何时何地被何人发明,有这样一种筷子搭桥的游戏。它们的结构构成非常相似,我们相信两者会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我在本科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进入大学第一天的土木工程概论课,我就在课堂上看到了这张图。当时教授就说,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种特别厉害的桥梁,它结构之奇特,哪怕是今天的结构工程师都很难计算明白。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在今天的结构工程师眼里,以结构学的眼光去看的话,能够真正引起他们兴趣的是非常有限的,能够使其击节赞叹的就更少了,所以当时这个桥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 

我在硕士的时候转入了建筑学专业,读的是中国建筑史。到博士的时候,我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建筑考古学,就将这种结构作为我的博士课题。所以其实我是在本科入学的第一天就迎面撞上了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我觉得最浪漫的一见钟情也不过如此了。 

但是这种编木拱桥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后来学者们知道,达芬奇也做过类似的设计。达芬奇的图画比《清明上河图》晚了300多年,所以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的学者,都倾向于相信他一定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影响。 

我为了弄明白达芬奇是怎么想的,还专门啃了一阵子拉丁语跟意大利语,也收集了达芬奇的手稿以及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献。我发现其实达芬奇在研究罗马自己的历史。 

古罗马时期,尤利乌斯·恺撒在征讨西欧高卢地区的时候建造了一种军事桥梁,达芬奇是从凯撒的那种莱茵桥得到了启发才发明了编木拱桥,和中国、和东方其实没有关系。 

我在读博期间就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文化当中收集了各种各样类似的结构。这是在美国Huntington Library的一个日本园林里面,是由一个偷渡到美国去的日本匠人在1913年建造的小桥。 

▲ 美国汉廷顿图书馆(Huntington Library)日本园,河合东一郎 Toichiro Kawai,1913

要知道在1913年,《清明上河图》还深藏在紫禁城当中,不被外界所知,所以这座桥跟《清明上河图》肯定是没有关系的。至于它和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游戏有没有关系,我们就完全没有证据了。 

有趣的是,虽然刚才日本人建了一个桥,但是在日本本土我们是找不到类似的桥梁的,只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就是这张图纸。

这张图纸描绘的是1827年建造的一个桥,结构复原出来是这个样子。

 我们可以看见中间是一个编木拱,但是可惜的是,这座桥在30年之后就改变成了其他的样子,所以现在日本全境是找不到这样的实物的。这个图纸也是被长期保留在当地的私人手里面收藏,直到近些年才被学者挖掘出来。 

这是1895年的一本德语木工手册。它在园林建筑的章节里面提到了这样的一座小桥,说这座桥的跨度只有4米,叫作“所谓的高加索桥”,是作为园林景观用的,有猎奇的性质。

 

这是在挪威的中部山区。这个地方本来地广人稀,十八、十九世纪因为开发矿产才得到发展,又因为开发矿业,在同一个时期兴建了一大批桥梁。我只找到了一座跟编木拱非常相似的结构,但是在当地我们可以看出它整个发展的流程,可以知道这个桥是在本地发展起来的。

▲ Bru, elv. Klemmet brua iEinunddalen. Musea i Nord-Østerdalen

除了这些世界各地的案例,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也有不同形式的编木结构。在西北,在甘肃有这种所谓的卧桥。它实际上是悬臂梁结构,但是在上部这个区域使用了一点编木的原理,所以这座桥出现了很特殊的一个反曲线。 

▲ 甘肃渭源霸陵桥

在西南,在湖北恩施和重庆交界的地方,它也是伸臂梁跟编木相结合的一个结构,它的形态又不一样。 

▲ 湖北恩施利川市毛坝镇群策桥

当然,中国最重要的案例还是闽浙地区的编木拱桥。这种桥分布在浙江、福建两省交界山区,最北边到温州、到丽水,最南边到福州,西边到武夷山,东边到沿海。从南到北大概200多公里的这么一个范围,非常有限,在深山老林里面。 

它到现在还保留着一百零几座历史遗构,因为被水被火毁得非常厉害,过去肯定有更大量的遗构。而且最厉害的是,这个地区因为太过偏远,还保留了匠作的传统。传承最久的两个家族,距今传承了八代,历时200多年。

 

在2009年的时候,闽浙木拱桥的营造技艺作为中国木拱桥营造技艺,列入了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以这就好玩了,编木拱这个话题是非常独特的,它出现在每一个文明中的时候,都曾经被当地认为是特殊的构造,甚至被认为是独创。但是这种独创却又孤立地出现在那么多不同的文明里面。

 至少有若干个案例,可以让我们确定它是没有被影响的,是从自己的文化土壤当中长出的。它既是普世的又是独特的。它不是中国的独创,但是却有非常强烈的中国性,因为只有在中国这个地区,在闽浙山区,它才发展成为一种真正成熟的技术。

 我们怎么定义成熟呢?

 前面这些案例,它们其实都有一定的实验性,甚至是游戏性,在历史当中短暂地出现,然后就消失了,并没有留下传承。 

但是在闽浙地区,它把这种游戏性质的建造变成了一整套有效、有序的构造,并且有相配套的施工措施。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历时超过400年的匠作传承,在匠人当中形成了传统。 

这就是我在过去十年要研究的东西,就是编木拱桥它在人类的文明当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在所有这些文化中是怎么诞生的,是怎么被设计、被建造、被使用的,尤其是在中国,它是在怎样的一个文化土壤中被孕育演化的。

 这个题目看起来非常地小,在建筑学的领域里也非常地边缘、非主流,但是假如我们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剑走偏锋,可以切入很多个不同的文明。我们在其中深入挖掘的话,其实可以揭示背后非常丰富的文化差异性的问题,去更深刻地认识中国自身的建造历史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 

所以我自己遇到这个题目,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课题,我感到非常地幸运。因为它足够地小,而且又足够地完整。反正一共不超过十个国家,一百多个案例,它是一个人花十年左右的时间凭一己之力可以去完成的体量。

 我从2009年开始进入闽浙山区做田野调研。最开始的时候,是像所有的建筑学者一样做测绘,我当时的计划是把这一百零几座历史遗存的桥梁都做测绘。

 到博士答辩的时候,我完成了70%左右的测绘,70座。为什么我没测完就敢答辩了呢?因为我找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匠人们头脑中的知识。

 我从2012年开始,跟随着三支不同的匠人一共建造了三座桥梁,其中第三座,非常小的这一座,建在德国雷根斯堡旁边的一个小园林里面。在造这座桥的时候,我自己变成了绳墨师傅,就是那个掌握全局以及每一个细节的建造匠人。做完这座桥之后,我自己知道:I am ready。

刚才说了,我遇到这个题目非常地幸运,但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一个研究课题本身有一个人格存在的话,它遇到我也是它的幸运。

你想一下,编木拱桥这么一个话题,它如果需要在人间找一个代理人把它释放出来的话,这个人,第一他要有结构的背景,他还要懂得中国建筑,要能够接触到西方的尤其是欧洲的历史材料。 

而且这些知识背景还不算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身体好,要扛得动木头、抡得动斧头,能在田野调研的时候扛着一百斤的行李加设备在山里面行走,而且还要能攀岩。

 

我在读书时代是一个业余的马拉松和铁人三项运动员,所以我相信如果编木拱桥在人间找一个代理人的话,放眼望去,那就是非我莫属了。 

当然那个巨大的野心今天是不能在这里展开的。我下面的时间将跟大家分享两个故事,是跟闽浙木拱桥相关的。在讲故事之前,我们先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认识一下闽浙木拱桥的基本构成。 

这是一座典型的桥梁,杨梅洲桥。外表看起来灰秃秃的,因为外面覆盖着鱼鳞板(风雨板)。它是为木结构遮风挡雨的,免得它们受到风雨的侵蚀。 

▲ 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杨梅洲桥

我们用模型展示里面的结构。把鱼鳞板掀掉的话,可以看到上面是人通行的廊屋,它和普通的房子结构原理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关心的是下面的结构,所以我们再把上面的廊屋以及一部分桥面结构掀掉。

▲ 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杨梅洲桥1:20 木质模型

我们用图纸来表示,猛地一看有点复杂,别怕,其实特别简单。 

所谓的编木拱是在它的下部这个区域,能看出来它是一个交织的形态。 

把这个编木拱再拆开,其实是一个三折编拱和一个五折编拱交织在一起。

 

三折编拱是主系统,是最重要的承重系统,建造的时候也是先建造它们。然后是五折编拱,它在下部的位置和在上部的位置,跟三折边是平行的。在这个区域它是交织在一起的,呈这个状态。 

这部分的结构,它的设计、计算、施工,匠人们是有专门的方式去控制的,是最重要的部分。 

因为编木拱本身是非常陡峭的,为了便于行走,匠人还要在上面搭一层桥面结构,在桥面结构中间再有些额外的支撑。这个X形的剪刀支撑是防止桥左右晃动的。上面这种支撑是额外支撑桥面结构的。

 

把所有这些结构用榫卯关系摞在一起,就变成了这样一个结构。所以其实看着复杂,拆开之后是非常简单的。

 

当然,我们这么说它简单,对匠人、尤其是传统时代的匠人来说,它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么我们就要讲一个故事了。

 这座桥在浙江省泰顺县三魁镇,叫作薛宅桥。薛宅嘛,就是薛家的桥。它历来是建在薛家的祠堂门口的,历史上也一直有桥,几次被水冲掉,几次重建。 

▲ 浙江省泰顺县三魁镇薛宅桥

到了咸丰六年的时候,1856年,薛家人又想在祠堂门口重建这座桥。但这时候旁边住了另外一户张姓的人家,张家极力反对,觉得在这儿造桥会冲撞自己家的风水,所以这两家打了很长时间的官司。 

薛家一意要建桥,张家一意要阻止,两边都是合族而出,在工地上就对峙起来。这座桥就在这种紧张的拉锯中紧锣密鼓地建了起来。等到下部的拱架结构完成的时候,“不料巳时拆架,桥化长龙卧波也”——塌了。

 薛家人肯定就生气了。他们最开始把这归罪于造桥的工匠吴光谦,认为是他的设计失误。等到稍微冷静下来之后,又觉得不是匠师的失误,都怨张家人捣乱,如果不是他们闹事的话,这个工程也不会这么仓皇地进行。

 所以全族人更加义愤填膺,重新捐助了木料,然后请了另外一位匠师,叫作徐元良,在第二年终于把这个桥建成了。所以我们现在在这个桥的廊屋上面,可以看到匠人当时的墨书题字:寿邑小东绳墨徐元良。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作绳墨。绳墨就是匠人手里边使用的墨斗,他们用墨斗在构件上面弹线。它其实象征着负责设计的匠人师傅对整个工程的控制权,就是那个ruler,所以它就变成了第一负责的匠人的身份象征。 

第二位置的绳墨徐斌桂,是徐元良的儿子。底下有若干个名字,陈姓的、郑姓的这几位师傅是跟着徐姓的师傅一起过来的。最后有一个名字是薛姓的,是薛家自己的匠人师傅。

 

因为我们研究这个技艺是想要找到匠人,2000年前后,学者第一次试图到闽浙山区寻找还会造木拱桥的匠人的时候,就是从这则墨书题字上,在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找到了徐姓匠师的后人。他们到今天还在活跃着造桥,已经有八代的传承,而且建造了很多非常著名的案例。 

但是,第一次造桥的“拙匠吴光谦”是什么人?族谱上没有记载,大家一直都不知道。前两年我在附近不远的林山村找到了一本《吴氏宗谱》,就把这个吴光谦找出来了。

 怎么找到他的呢?肯定也不是大海捞针。林山村的吴家和小东村的徐家一直是合伙造桥的,我参与的第二个项目就是他们合作的一个项目。两兄弟其实是连襟,他们这种通过姻亲结成的技术联盟,从150年前到现在都是一致的。 

所以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就可以得出三个层面的结论:第一,建造木拱桥是一个特别有技术门槛的事,不是随便一个匠人都可以造的,必须要从外面请专门的匠师过来建造。

 第二,即便是专业的匠师也是有技术难度、有技术风险的,稍微不慎就会长龙卧波。 

第三,即便你不是这些传统的造桥家族,就像薛氏的匠师,你仍然可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建造中。假如这个匠人本身有心,他也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一些基本的技术。

 薛宅桥建成于1857年,同一年,就在同一条溪流上游15公里的位置,有一座文兴桥也同时建成了。这座桥以巨大的变形闻名,俗称“桥梁中的比萨斜塔”。

▲ 浙江省泰顺县筱村文兴桥

当地有很多传说,有说是师傅和徒弟一起造桥,徒弟争强好胜,一定要造得比师傅高;或者是说两拨师傅有竞争关系,他们一起造,所以就造成了一高一低。 

你假如像我一样懂得技术的话,就会知道这都是无稽之谈。我们来仔细看它变形的这个部分,其实就是设计错了。它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最重要的编织的部分,杆件本身的比例没有协调好,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缝隙。

但是这座桥也非常地幸运,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形,却尚在结构承载力之内,所以傲然屹立了150多年。一直到2016年9月15号,台风“莫兰蒂”带来了洪水,文兴桥和薛宅桥在同一天长龙化波。这两座桥在同一条溪水之上,建于同年,死于同日,也算是一对难兄难弟了。 

那为什么正确的设计这么难? 

我们经常听说传统的中国匠人是不画图的,一切都在脑子里。其实原理上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准确。匠人不画我们今天建筑学意义上的施工图,但是他们会画这种单线图,外人看不懂,匠人师傅之间是可以看懂的。 

当然这个图纸能够表现的信息是比较有限的,还有大量的后备信息是储存在他的头脑当中的,比如他们设计的一些基本的尺度、规律、口诀,还有一些固定的做法,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行业秘密了。

 师傅在设计施工的时候,会把这个墨线图弹在地面上、门板上,总之就是一片平地,1:10的比例是常用的。有了它,制作模板之后,就可以把整个结构当中的每一个节点具体的做法、每根构件的长度确定下来。

 

▲ 打样图

不要小看这个,因为在木拱桥结构里,每根构件都是斜的,倾斜的构件之间的交接,又会产生榫卯的角度,所以它里面的几何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每支匠人都有自己内部特殊的算法。

 所以我们学者在研究的时候,其实能观察出一些比如说比例的细节、角度的差异,然后就能够判断出来这个匠人的谱系。

▲ 左:坑底匠人做法,右:下荐匠人做法

我在田野当中的这些年很幸运,因为这些传承了七八代的匠人,他们把这种在家族内部流传两三百年的秘密对我倾囊相授。有的时候我自己也挺心虚的,我就问师傅:你把这都告诉我了,这行吗?他说,你就是学会了也不会来跟我抢饭碗。 

我们刚才说了半天都是坑底乡的匠人,他们非常厉害,在当地也很有名,可以说是鼎鼎有名的。但厉害的匠人也有吃瘪的时候,我们下面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这座桥非常地惊险,叫杨梅洲桥,它的位置就在坑底乡。准确的位置是在两县交界,也是两省交界,过了这座桥再走十来公里就到泰顺了,从泰顺再上去就到温州,是交通要道。

这个地方从清代就有桥,也是几次毁掉几次重建。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重新建造杨梅洲桥的时候,最开始的工程自然给了本乡的匠人——坑底乡稠林山村的吴大清师傅。 

吴大清师傅是刚才那个吴光谦师傅的侄孙辈,几代传承下来,他自然是有能力建桥的。但是吴大清到了杨梅洲之后傻眼了:桥的跨度33米,水面以下还有二三十米。 

▲ 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杨梅洲桥

我们今天看到桥的一侧有一片浅滩,但是这片浅滩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冲下来的。即便不管这个浅滩,桥下面水的位置是明显更深的。为什么明明有浅的地方还要在深的地方建呢?因为它可以利用天然的石基。

 吴大清能造桥,但是不敢在这么深的水上作业。所以坑底乡的董事没办法,只好又从很远的邻县请来了另外的一支匠人:宁德县秀坑村的张学昶师傅。

 秀坑村古称下荐,这支师傅也经常被称为“下荐师傅”。我把闽浙两省有传承师傅的造桥工程在图纸上面落了一下,箭头指的是项目所在地,圆圈指的是匠人本身的位置。线条越粗桥的数量越多,颜色越深时代越早。

 

我们可以看到,下荐这个位置在今天的周宁县礼门乡。他们这一支师傅可以说是两省之间一个碾压级的存在,其他的匠人跟他们完全没有竞争力,只有他们踩着别人的门口去抢地盘,没有人能够下来。

 为什么这支匠人有这样一种统治性的存在呢?因为他们有特别硬核的技术。今天两省之间存在的这种最为惊险的桥梁,建在悬崖上面的、建在清潭上面的,基本上都是出自这家匠人之手。

 

 所以我们现在再回到1937年的杨梅洲。

造桥这么大的事,肯定是附近的村子都会来围观。当时的吃瓜群众里面就有一个13岁的小童,名字唤作董直机,他是从旁边的泰顺过来走亲戚的。他来了之后非常聪明伶俐,在工地上面帮师傅递工具打下手。

 吴大清看见他之后特别喜欢,所以在现场半开玩笑地把他收为徒弟,教了他一些造桥的技术。董直机也真的很聪明,把他所看到的东西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

 杨梅洲桥项目完成之后,这名义上的师徒二人就分开了,一辈子再也没有见面。4年之后,董直机在17岁的时候,拜了另外一位木匠师傅学木工,一辈子都在盖房子,没有造过桥。

 一直到2000年左右,因为木拱桥被政府重视了,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在寻找造桥匠人的时候把他挖掘了出来。所以2004年,董直机老人以近80岁的高龄,建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座木拱桥,2006年建造了第二座。2009年他被评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年老人家去世。

▲ 泰顺县岭北同乐桥,2004

2014年、2015年,我曾经两次去对老人家做过采访。当时他的口齿都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是头脑思维仍然非常地清晰敏捷。

▲ 董直机

所以对杨梅洲桥民国时期的这个项目,除了题在桥上的墨字之外,我还有三个信息来源: 

一个是董直机,他是工程的亲历者,而且也是吴大清名义上的徒弟。一个是吴大根师傅,你看名字就知道了,他和吴大清是同宗的兄弟。大根师傅从小就经常缠着大清师傅,让他讲当年造桥的事。 

第三个就是下荐的张氏师傅的后人。我在德国造桥的时候就是跟着这位张昌智师傅一起造的,他的技术代表了他的家族传承。 

▲ 左:张昌智,中:吴大根,右:董直机

所幸这三位匠人的口述并没有形成罗生门,而是共同地为我拼成了一幅完整的拼图,来了解当时建造的情景—— 

当张学昶师傅来到杨梅洲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来了浩浩荡荡的一大支队伍:分成三拨人马,一队专门下水,叫水兵,一队专门爬高上架,还有一队在岸上。

 其中爬高的这组匠人是最厉害的,第一他要胆子大,不怕高,能爬上去;第二他水性也要很好,万一造桥过程中掉下去了,游上来要接着干。

 为什么只有他们可以建这种惊险的大桥呢?张氏家族最厉害的,就是所谓的“水柱架”的技术。按董直机的话说叫“样井”,因为呈一个“井”字形。 

▲ 水柱架/样井

其实就是靠四根巨大的脚手架的支柱,每根柱子都是两三根杉木头尾拼接在一起,当然还辅助一些额外的支撑。它们既作为支持着结构的构件,又作为起重机,用所谓的水车放下麻绳,很多构件要从河里拽过来之后再吊到上面去。

 有六七个匠人专门做上架的事情。上架的时候,东家在岸边准备好烧酒、红包,一个红包里有两块银元。谁去上架,拿两块银元,喝两口烧酒。 

今天不可能再有匠人用这种方式来建造危险的桥梁了,太不人道了,也太危险了,所以要想复原杨梅洲桥当时的建造情景,就是我们开篇时看过的视频,我们再来看一遍。

最开始的时候,水柱架是拼好之后用竹筏放到水面上,然后柱底绑上石块沉到水里。它们扶起来之后固定好,用绳索作支撑,把最上面重要的构件用滑轨放上去。

 第一个折边拱的斜苗从两边起吊。可以从水里往上起吊,如果岸上相对平缓的话,也可以从岸上起吊。把横木支撑到上面之后,中间的平苗仍然是要靠水柱架从河中心吊到上面。旁边这两排架子是连接拱架跟上面廊屋的部分。 

第二个系统,下边这个部分相对简单一点。把它固定好之后,这个是最关键的,就是真正起到编织作用的部分。大家仔细看,这儿有一个特写,要把它们非常紧地推进去。 

推的时候拱架就会耸起来,推到位之后拱架本身就会脱离脚手架,它就会自己站起来。这样脚手架就可以拆掉了。最后再放上中间其他的斜撑,再把桥板铺上,最后再把房子盖上去就好了。

 

张学昶老人带着他的那支队伍做完下面的拱架之后就打道回府了,剩下的廊屋工作由吴大清继续完成。所以我们今天在桥上的墨书上面很特殊地看到两排主墨的名字并立写着,写在尊位的这个位置:宁德县小坑村张鹤昶。其实应该是秀坑村张学昶,籍贯跟名字都写错了,因为建廊屋题字的时候他已经走了。旁边是吴大清的名字。 

所以闽浙木拱桥,尤其是张氏家族的这个技艺,真正最高超的技术其实是水柱架的技术。它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最粗陋的工具,在最惊险的条件之下完成这个mission impossible。 

闽浙地区为什么会产生木拱桥这种特殊的技艺呢?实际上也是被这样的环境逼出来的,因为它山高地远,经济不发达,文化也欠发展,但是它要解决民生的问题,要解决交通的问题,它就需要在惊险当中求生存。

 听众肯定就要问了,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那么多的编木拱桥,为什么在其他的地方没有产生这种成熟的木拱桥技术呢?

 其他的文明走上了各自不同的技术发展道路。就拿欧洲来说,在欧洲从古罗马时期就开始发展一种桁架技术。而桁架其实是一种更加高效、经济、能力更强的技术,在后来和现代的结构科学无缝对接。所以在那样的技术条件之下,即便产生了编木拱的想法,玩一玩就可以了,没有把这种东西转化成实际的需求。 

当然也可能会有观众继续追问,在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桁架技术?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复杂的文化选择、文化追求,以及文化对思维的制约等等问题,就不是今天能够展开的了。 

最后再放一张我最喜欢的图。这座桥在浙江省的龙泉县,一个非常优美而偏僻的小山村,这也是刚才的张氏家族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结构非常干净,而且最奇特的是,它故意使用了一排天然的崎岖拗曲的木料,用它来组织编织的部分。 

他把这些木料组织得如此地服服帖帖、严丝合缝。这其实是中国匠人另外的一个技术高峰,把复杂的构造问题转化成为一种真正的视觉艺术,构造的美学,die Baukunst, the Art of Construction。

谢谢。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065.html/feed 7
“水乡之魂”西塘古镇民俗文化馆 /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1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10.html#comments Wed, 10 Oct 2018 05:55:38 +0000 本案位于规划12平方公里的嘉善高铁新城内,作为整个新西塘核心水街的起源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城区核心位置的西塘水街是一个可以媲美西塘老街的存在,整个新西塘水街的形象是传统的中式江南古建筑,因此,作为整个水街的标志建筑,本案的建筑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与构造节点,演绎传统江南水乡的精神内核,作为西塘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对老西塘的形式空间进行提炼升华,做到形神兼备,重塑江南水乡的韵味。

建筑传承了徽派建筑四水归堂的空间布局,以水为脉、以街为纲、以院为理,通过建筑体块穿插错动、屋顶的转折、植物景观的营造,形成“园”-“墙”-“廊”-“厅”的空间形式,园中有屋,屋中有院,以质朴、自然的姿态表达了一种委婉含蓄的诗情。

入口门厅处,院墙与建筑围合形成水院,树木点缀其间,漫步于亲水的石阶,似漂浮水面之上,水的柔美和建筑刚硬的线条碰撞,浑然天成,别有风致,使得建筑有静谧脱俗之感。

小雨淅沥,光影婆娑,坐于廊下的亲水平台欣赏这朦胧雨景,一种无法言喻的怡然与惬意跃于心间。

建筑主体主要采用钢结构,主要材料为金属幕墙、玻璃幕墙、石材。

仿木铝合金的运用是本案的亮点,细腻有质感的纹理与粗犷的洞石院墙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质朴低调沉稳的气质。

精致的金属花格和百叶格栅的形式来演绎传统建筑漏窗,寄托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图纸

总图(general_layout).jpg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ground_floor).jpg

一层平面图

立面1(elevation-1).jpg

立面图

立面2(elevation-2).jpg

剖面图

立面3(elevation-3).jpg

剖面图

爆炸图(analysis).jpg

爆炸分析图


项目详情

建筑师:上海日清建筑设计

地址:Jiashan high-speed railway new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China

主创建筑师:任治国

设计团队:杨勇,林国桢,李娜

建筑面积:22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5

摄影师:张虔希

厂家:CSG HOLDING CO.,LTD

景观设计:安琦道尔环境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万景百年

幕墙设计:上海安询外墙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浙江宏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10.html/feed 6
中国唐代建筑和日本古建筑的差异有哪些?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11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115.html#comments Mon, 07 May 2018 10:36:34 +0000
  • 首先说下,提问“中国唐代建筑和日本古建筑的差异有哪些”,我觉得最好不要用中国一个时代的建筑和日本所有的建筑来对比,我经常能听到来日本旅游的人和我说“你看中国唐代的建筑基本都在京都保留下来了”,且不说唐代建筑是不是真的“高于”元宋明清,单纯说这个谣言,都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况且日本建筑也随着时代变迁和本身的土壤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

  • 不废话了就这个问题来简单对比下中日建筑的一些比较常见的异同吧。(我会列举一些日语的专有名词,对日语感兴趣的可以记一下。)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中国建筑和日本建筑的源头其实也有点类似,不过这两个文明的体量和生产方式确实相差过于悬殊,这也导致了我们已经进入战国晚期的时候,日本才刚刚从勉强算是新石器时代的“
    绳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进入到有一定规模农耕文明的“弥生时代(やよいじだい)”,就算这个转变也是一群朝鲜半岛的渡来人带去的,我们看一下那个时候日本的建筑。

    图 日本的“登吕遗迹(とろいせき)”出现的“竪穴式住居”(たてあなしきじゅうきょ)。

    • 其实这玩意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有很多这玩意,不过半坡距离现在得有6000年以上了,这个登吕遗迹可是1世纪时候的东西,大约的概念就是,这个时候都过了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汉武帝都死了100年了,他们还在住这个。当然了,这种建筑模式在海洋性的季风气候,夏天潮湿多雨冬天多暴雪的日本其实并不合适,所以说房顶修的非常陡峭,并且还要在最上面的部分“飞”出两个犄角,这种形态其实是深深的影响到了后来日本的建筑的。

    提到这种建筑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建筑所用的茅草的屋顶,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民居甚至神社的重要特征,日本叫这个玩意“茅葺”(かやぶき),而这个茅葺可以说是日本四大屋顶材料之一,顺便说下日本人叫屋顶“屋根”(やね)。

    图 京都附近的“茅屋村”(茅葺きの里)

    日本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民居甚至仪式用建筑都是这个风格,甚至持续到明治维新,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大脑袋,这个对日本建筑影响是很深的。
    不过在那个时代,比较富裕的阶级可就不是住这种玩意了,按照考古来说,虽然平民多是半地穴,但是那个时代另一个常见的房屋架构,也是一直影响日本建筑的。

    图 秋田的三内丸山遗迹

    可以看到这些建筑基本都是搞了一堆木头柱子插在地上,然后房子建在上面。
    其实日本人叫这个
    “掘立柱建物”(ほったてばしらたてもの),也是日本绳纹到弥生甚至一直延续下去的一种建筑模式,这个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干栏式房屋”,这东西在我们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也有很多,时期和半坡差不多,这种建筑模式非常的适合潮湿多雨的地方建造,不过在中国这种建筑模式在中国很快就被中原的高高的夯土台给取代了。可是这对于日本就是个宝贝,很快在弥生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渡来人里面出现了“大和”(やまと)政权,他们不断征服这群日本土著,因为大和政权的大王总要修那种巨大的方方圆圆的坟包,所以日本进入“古坟时代”
    经过考古调查,虽然古坟时代没留下什么建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房顶的建造里,一种茅葺的升级版,
    柿葺(こけらぶき)出现了,我们来看一下。

    杮葺

    这种房顶,是用一个个柔软的木片来拼接而形成房顶的工艺,防水性和美观性都要高于原来的茅草,这个同样也是日本四种屋顶技术之一,后来也是被大量的应用到了较高规格的建筑立面。
    这么一来,把前面所说的干栏式造型和茅葺杮葺结合起来的日本特有的神社建筑就发展起来了——


    图 日本最早的三种神社样式。(在书里面照的。) 

    所以我们就来看一下日本最早流传下来,供奉天照大神的神社“伊势神宫”,这个也就是上面写的“神明造”(しんめいづくり)日本史书推测出来这个是公元1世纪建造的,实际上根据考古,这东西最早不早于7世纪,但是这种建筑形态肯定不是7世纪才出现,一般认为也是从古坟时代就有的一种样式。

    图 伊势神宫

    可以看出来这个建筑的很多元素前面都提到了,唯独没说的是为了结构稳定,上面出现了那两个翘出来的“千木”和那个一条一条的鱼骨头一样的“鲣木”,总之这个时候的日本建筑还是一股东南亚原始部落的味道,而日本人自古就有一种“无常”的观念,他们不希望任何东西永久保存,而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让它持续下去,所以伊势神宫从建造那天开始就有了个传统——式年遷宮(しきねんせんぐう),也就是说每20年,就要在旁边的空地新盖一个神社,等到老神社腐烂后,继续重新盖一个,这个神社就以这种方式保存下来,其实我们看到日本很多古建筑这么新,大多也是因为不断地翻新。

    • 当然了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古坟时代末期,逐渐提高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已经突显,而后来被称作天皇的“大王”家和“物部”“苏我”两个豪族代表的贵族也有着激烈的冲突,从朝鲜半岛传过来的佛教和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同样存在着冲突,所以不言而喻——这哥们出现了。

    图 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时代首都已经迁到了奈良旁边的「飛鳥」(あすか)、他让日本出现了成体系的律令,并且把“以和为贵”写进了宪法,同时太子也是个资深的佛教徒,实际上我们了解下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是印度的阿育王还是罗马的君士坦丁,宗教总是这些领导者为了应对转型激烈的社会矛盾最适合的武器了,当然了,要是说佛教,那就必须有佛寺啊。

    • 以小野妹子为代表的“遣隋使”,作为圣德太子改革倭国,斗争豪族的希望,冒着九死一生,去往隋朝希望能把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日本。

    其实佛教建筑从印度经过西域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很多寺庙模式并不是现在这样,就比如最著名的洛阳白马寺,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搞个中轴线,弄得故宫一样的寺院,而是一种中间修建佛塔,四方设置回廊,信徒绕圈膜拜的一种建筑,就比如这样。

    图 东大寺的七重塔

    这个就有一些我们早期的佛教寺院的味道。
    当然了,且不说这个东大寺后来毁过一次,就说时间这个也不如圣德太子时期建造的法隆寺要早,我们来看一下法隆寺。

    图 奈良法隆寺

    法隆寺被誉为日本最早的木造建筑群之一,这个冷不丁一看,真是和中国建筑很像啊,几乎完全摆脱了日本原有的建筑模式。实际上这个建筑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对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寺庙建筑的不完全模仿而已,小野妹子出使的时代正好是中国南北朝到隋的转型期,大家也应该都知道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中国建筑从二里头文化开始,就有了相当大规模的夯土基台,可以说夯土建筑是我们防雨防水并象征建筑物主人威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防止建筑的夯土基台被雨水冲刷而崩塌,中国的建筑物往往有相当大的“出跳”,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房檐翘出去的那一部分,而构建这个出跳的大功臣,就是中国独有的“斗栱”技术,日语叫做“組物”(くみもの)。

    图 方的叫做斗,弧形的叫栱

    往往斗栱都是横着一个竖着一个往外延伸来承担房檐的“椽”(就是那个一条一条的玩意,读音船)的出跳,日语叫椽——垂木(たるき)。所以根据建筑规格的不同还分成了一跳、二跳甚至四跳(日语叫做x手先め),而一般到了最后一个跳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从里面“插”出来的“昂”,这个日语叫做尾垂木(おだるき),这种拼接模式构成了我们独有的斗栱建筑。

    • 当然了,早期比如法隆寺这样的建筑,就算10个小野妹子也未必能带来这么复杂的技术,所以日本就用了斗栱技术里面相对简单的一种“偷心造”,而上面说的那种叫做“计心造”

    图 偷心造

    和上面的计心造比起来,这个没有了横着的斗栱,所有的出跳都变成了一条比一条长的“棍子”,而圣德太子的法隆寺就是这样的结构。

    图 法隆寺的金堂

    在还没完全搞明白汉人建筑的规格的时候,就搞出了一堆很不严格的参数,但是日本人又非常注意一些边缘性的东西,所以这里面应用了东汉时期就发展起来的“云栱”(你看那个栱的形状比较像云),而整个法隆寺其实也是将中国的大量技术简化之后出现的,就比如房顶的椽,一条一条都是平行排列,就算到了转角也一样,可以说日本后来很多建筑都是这样。

    图 唐代的五台南禅寺大殿

    我们明显看到这一条条椽到了拐角是扇形排列的,可是我们之后讲到的唐招提寺大家会发现,基本都是平行的。
    而法隆寺的五重塔也是日本佛塔造型的鼻祖了,我们来看一下。

    图 法隆寺五重塔(建模数据来自“建筑网”李贝贝,侵删)

    这个建筑基本上就是和乐高积木一样,上一层的构造叠在下一层的房檐上,并且为了稳定,有一条从上到下的柱子一直插到地上,也就是说这个建筑除了第一层是根本不能进人的。
    而在中国,木塔不仅仅层层可以上人,而且每一层都是有着佛像空间可以膜拜的,尤其是在唐代之后,因为木塔容易失火,对于宗教的永久保存性质很不利,所以后来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石制砖制佛塔了,著名的大雁塔小雁塔就是那个时候的。
    因为是飞鸟时代开始的,日本这个时期的建筑,都叫做
    “飞鸟样式”,可以说大家要想看所谓的“唐风建筑”,那也就这个时期算是最接近了。不过说到这里大家也会发现,飞鸟样式的建筑的初衷,是日本想要彻底吸收汉文化以及汉传佛教文化的产物,尤其是后来下层贵族“中臣镰足”帮着天智天皇斗掉了专权的日本保守势力苏我豪族,几乎全盘汉化的“大化改新”就开始了,但是我们也能看见一个端倪,就是日本人学到的东西其实是简化的,而且会加上很多自己的突发奇想,只不过由于那个时候日本还是不停的派遣唐使和遣隋使,大部分的佛教建筑以及宫殿建筑还不会太脱离中国建筑的样式,尤其是经常被拿出来说的唐招提寺金堂,几乎被很多人搞成了唐代建筑的典范了,关于这个之后会说。

    • 不过安史之乱后唐朝彻底走了下坡路,最终黄巢让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遣唐使菅原道真以唐朝过于衰落,而遣唐使的人身安全也不能保障为理由,停止派遣遣唐使,这个时代也正好是桓武天皇从佛教势力过大的平城京(奈良)脱离出来,迁都平安京(京都),日本开始了“平安时代”,从此京都作为日本1000多年首都的历程开始了。

    这个时代的历史大背景是,当年那个大化改新的中臣镰足被天皇赐姓“藤原”,藤原氏的“摄关政治”比起之前的豪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平安时代的前期就是藤原家一手遮天的时代,而在停止遣唐使之后,日本的固有文化开始复苏,以一系列“和歌”“和画”为代表的“国风文化”时代开始,当然建筑也就不例外了,比如我们看下这个时代的几个建筑。

    图 法隆寺新添的“綱封藏”

    是一个专门存放经书宝物的建筑,可以看出来,曾经的干栏式的支架又被拿出来了,这个可就是完全的日本产物了。
    同样还有东大寺的东大寺正仓院 ,我们看一下。

    图 东大寺正仓院

    你要是把这个脑袋去了,怎么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唐风建筑的味道在里面了。
    随着国风文化的不断发展,一种叫做“寝殿造”的建筑也出现了。

    图 藤原家的伽罗御所

    不仅下面仍然是架起来的,而且这个建筑不仅仅按照日本的炎热的气候条件,出现了特有的回廊,并且出跳也在加大以增加更多的阴凉,飞鸟时代一直以来学习中国的“瓦葺”屋顶也停止使用,木片叠出来的柿葺又杀了回来,甚至发展出了柿葺的最高升级版檜皮葺(ひわだぶき),也就是拿这种高贵的树皮进行房顶搭建,同样现在的京都御所也是用的这种材料,同样房顶也变得越来越陡越来越大,总之日本土著的建筑风格开始和飞鸟奈良的唐风建筑融合。

    图 京都东寺的檜皮葺

    当然了,同样属于这个期间的建筑,还有京都的法界寺——

    图 法界寺

    和寝殿造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地方,而且斗栱还有立柱进一步的减小,少了很多唐代建筑的雄浑,而且你会发现,这个时候那个椽也就是垂木已经不是主要支撑房顶的结构了,只是日本人觉得好看硬加进去的,这个也是最后去说。
    同样,在寝殿造的内部装修里,也有了和同时期的宋代不一样的地方。

    襖(ふすま)

    看这个字也能感觉到,这个东西本来来源于类似屏风一样的在室内作隔断的东西,唐代的时候中国也是这样,不过后来这个在日本逐渐发展成了方便开启的推拉门,由于推拉门这个东西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都有过出现,所以现在对于这个东西到底是出自哪里还是有争议的,但是同时期的中国已经有了在室内设置隔断的“小木作”,所以这样一来两边就又走远了。

    • 而对于外面的墙壁,本来在唐代主要是不能动的直棂窗和实心的木板门,比如我们看一下唐招提寺的金堂,这个还是很还原唐代建筑的。

    图 唐招提寺的直棂窗和门,等到北宋的时候已经演变成了“格子窗”

    只不过日本由于受到屋子里面的“襖”的影响,再加上前面说过日本的气候经常需要通风,所以等到北宋的格子窗传到日本之后,日本也就有了外面的“明障子”和里面的“襖障子”了,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的推拉门,所以说推拉门这个可真不一定是什么“中国传统”,我们一般用的还是带轴的门和屏风。

    图 日本的“障子”(しょうじ)

    • 所以,上面所说的这个时期的建筑,也就是后来被称作“和様建築”(わようけんちく)的时期。

    当然了,“和样建筑”这个名词,就是相对后来的“禅宗样(「禅宗様」ぜんしゅうよう)(也叫唐样)”以及“大佛样(「大仏様」だいぶつよう)(天竺样)”来说的,当然了这个和唐以及天竺都没啥关系,其实一般认为和宋代的江南建筑有关。
    (好了可以记一下,和样、禅宗样、大佛样就是在唐风建筑之后先后出现的三种式样。)
    再说一下历史大背景,宋代不断繁荣起来后,中日的交流又重新升温,不过不同于原来以官方为主的交流,这个时候出现了大量交流佛法的中日云游僧人,所以南方的很多建筑模式也就又一次传到了日本,而这个时候的日本也乱套了,天皇不满藤原家族的专政,开创了老天皇出家作为“法皇”操纵小天皇,让藤原们无处可用的制度,这个也就是所谓的
    “院政时期”,结果这些法皇总是对曾经被下野的皇族“源”“平”这两个“武士家族”吆五喝六,让他们帮自己消灭敌人。最终平家的老大平清盛趁着这股春风消灭了源氏,控制了法皇,武家专权的先河就这么开启了。

    • 当然了,平清盛的专权肯定让地方势力很不满,所以在其他人的拥护下,源家老大源赖朝趁势崛起,而这个时候的平清盛壮志未酬身先死,他儿子平重衡在东大寺的僧兵叛乱的时候杀到奈良一把火烧了这个日本最高佛教中心,后来源赖朝就是以这个为借口,最终灭掉了平家,也开创了日本的第一个幕府时代——镰仓幕府,源赖朝也就成了第一个幕府“征夷大将军”。

    好了我们说回正题,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建筑,基本都是镰仓时代之后建造或者翻修的,正如伊势神宫一样,我们看到的很多建筑,早就不是原来的了。
    先说一下平安后期直到镰仓兴起的“禅宗样”,按照日本的说法叫唐样,实际上和唐没半毛钱关系,只不过日本人爱把所有和中国有关的都叫做“唐”(から)举个栗子——

    图 镰仓时代的功山寺,甚至还有了飞檐。

    •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建筑除了脑袋依然如同和样一样巨大,也同样是柿葺的材料,尤其是房顶的歇山顶(之后会说),还要搞出来一卷进去的边防雨,这种造型中国肯定是没有的。下面很多东西就有点恢复汉人的建筑样式了,比如,相比于和样越来越少的斗栱,禅宗样的斗栱恢复了大量的“三跳”,而门窗也引用了宋代的格子窗,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应用,就是“卷杀”

    卷杀这个东西在日语叫做“粽”(ちまき)(为什么一个听起来这么吓人一个听起来这么萌),含义就是那种把柱子的上下两端削出来倒角和曲线的做法,唐代的建筑一般都是比较直的柱子,等到宋代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一本建筑宝典《营造法式》里面说道会在柱子上面⅓的部分去卷杀处理,但是到了日本,这个粽被搞的更加变本加厉。
    我们就不得不说到这个“大佛样”,其实和禅宗样也是同出异门的两个变种,最典型的就是被平家一把火烧了之后重建的
    “东大寺”,也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东大寺的基本架构了。

    图 大佛样的东大寺

    当然了,我之后就会说一下那个房檐上凸出来的神奇东西——破风,这个好像也是题主问的一点。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多到变态的一层一层的斗栱,这个虽说和福建浙江一带的宋代建筑有一定相似形态,但是搞得这么厉害那绝对是日本人的独创,中国不会抢这功劳,斗栱不但回来了还被疯狂应用,而这个柱子的卷杀也是卷的够厉害的了,其实在飞鸟时代,法隆寺的立柱就有了非常独特的卷杀,而大佛样的柱子不仅仅上面有卷杀,下面也有卷杀,柱子基本是一个梭型的存在,至于这种样子的建筑好看不好看,那就见仁见智了,总之你要说这是唐代建筑,李渊会气的跳出来。

    图  福建浙江一点典型的“多层”偷心造,一般认为可能是大佛样的源头

    所以虽说这个时候的日本建筑名字叫的好听,其实已经和中国建筑越走越远了,尤其是后来经过无数次战乱又翻修的清水寺——

    图 京都被玩烂了的老景点清水寺,这个脑袋啊,excited。 

    所以下面就说一下日本建筑的屋顶问题。

    • 其实镰仓时代发生的著名事件,就是忽必烈的军队打到日本,这样大家也就知道,宋朝也完蛋了,所以这之后中日更是以一个相对独立的路线发展,就比如我们之后的明朝,因为树木减少加上政策开始偏向工匠,制砖业大量发展,终于出现了神奇的硬山顶建筑开始发扬光大了。

    那么就在这里讲一下屋顶的几种常见的形态。

    图 最常见的几种代表性屋顶

    首先这个硬山顶,就是我们看到北京大多数四合院的那种,平心而论这个确实不好看,只不过明代之后烧砖业飞速发展,所以这个不怎么需要木材和榫卯,只需要两边搭建出山墙的建筑类型就成了最低级的民居主要样式,甚至到了后来,“卷棚顶”这种建筑也越来越多,而在这之前的宋代,按照等级划分的话,民居大多数都是悬山顶,日语叫切妻造(きりづまづくり),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房檐两边还是露出来的。
    而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应该是这篇文章里出现最多的
    “歇山顶”,宋代叫这个“九脊顶”,这种房顶不仅仅造型美观规格较高,也和日本最早的草房很像,所以也受到了日本的大量应用,日本人一般叫这个入母屋造(いりもやづくり),而最高级的自然是“庑殿顶”,宋代叫做“四阿顶”,日本叫做寄棟造(よせむねづくり),去过故宫的知道,天安门就是歇山顶,太和殿就是庑殿顶,不过清代的建筑因为不需要夯土台以及砖木的发展,已经不需要那么大的出跳了,所以斗栱基本就成了摆设,仅仅是个装饰作用,这也是很多人觉得明清建筑不怎么好看的原因。

    • 所以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解释下那个“破风”了,实际上破风本来来源于我们的一个词“博风”

    图 悬山顶和歇山顶的“山面”起到遮挡和装饰作用的博风板,中国的一般是悬鱼装饰(第1张),日本一般是惹草(第2张)。

     而日本在自己独创建筑的时候,逐渐就演变出来了——

    图 破風(はふ),名字叫的都贼好听。

     所以后来所谓的“唐破风”,其实一般认为很有可能是把卷棚顶和上面这些破风结合形成的一种东西,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受到中国影响的。

    图 唐破风和卷棚顶

    好了,我们最后一个话题,就是房顶内部结构的问题。

    • 话说回来,如果提到唐代建筑,因为我们没什么翻新修葺的传统,所以留下来的建筑已经不多,这里就拿非常有名的两个庑殿顶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日本的唐招提寺来比较一下吧。

    图 梁思成手绘的五台山佛光寺大雄宝殿

    这个庑殿顶的建筑,内部的架构是明显的“抬梁式”构架,也就是说通过柱子以及斗栱,一层一层的抬高若干的梁(横着的),在梁的上面那个圆柱的木条叫做(音团),当然这个后来也叫做,日语叫做(けた),这东西形成了一道优美的“举折”曲线,可以说是个非常精密美丽的结构,而且按照我们的《营造法式》,举折的角度是有着很严密的规定的,但是这个跑到日本那里就非常的自由了,尤其是前面和样、禅宗样等等日本建筑,基本都是一条直线。

    图 再放个透视图就更清楚了。

    • 可是日本的唐招提寺吧,鉴真刚去的时候,确实也是类似佛光寺这种结构的,结果元禄年间,也就是日本的德川幕府时代(三个幕府时代镰仓、室町、德川),来了个非常大的地震,这样一来唐招提寺不得不面临彻底的改修,而也就是这个时候,日本从镰仓时代就开始疯狂使用的自己的技术“小屋组”(こやぐみ)就被应用进去了。

    图 唐招提寺的改修,这个来自“竹中公务店”的官网。 

    我大唐招提寺直接增高一大截,全都怪这个神奇的“小屋组”,实际上我们所看见之前的很多大脑袋日本建筑,都是这种小屋组的结果,他们一方面想恢复原来巨大屋根的外观,一方面又不太会我们的抬梁建筑的技术,尤其是地震越来越多导致原来的唐风建筑损毁大片,所以就自己突发奇想,搞出了一层一层的附加结构,我们看一下——

    图 小屋组

    他们在建筑内部加上了一个一个的小格子,就是为了固定这个巨大的房顶。
    有了这种技术,日本的房顶的大小终于可以突破天际了,但是光一个小屋组还不够,日本人觉得这么弄太缺少人家唐风的美感了,于是就发明了个新东西,这个也是前面说的“和様建築”里面常用的——
    化粧垂木(けしょうだるき)

    图 化妆垂木

    这个在法隆寺大讲堂里面就出现了,前面说过,垂木本来是椽的意思,而化妆垂木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这个房顶空间做的一个假的椽,单纯为了塑造出房檐下面一条一条好看的样子。

    • 同样还有一个技术,也是日本为了自己这个大房顶的独特设计——桔木(はねぎ)

    图 桔木

    也就是第二张图那个粗粗的一条黄色的东西,这么一来本来屋顶的结构“椽”就和这个桔木形成了个三角形的空间,小屋组就是放在这个空间里面,唐招提寺最早也没这玩意,也是后来的大修加进去的。

    • 有了小屋组、化妆垂木、桔木这三个法宝,日本建筑其实可以说和唐代建筑相比面目全非了,平成年间,唐招提寺的柱子内倾极其严重,最终日本为了保护国宝,请到了上面提到的古建筑维修的权威会社“竹中公务店”进行大修,我前段时间就是根据这个竹中公务店的报告,按照里面的数据用Rhino进行了一次建模,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了无数次大修的唐招提寺,外表看着好像是个唐代建筑,实际上里面真是日本各个时代建筑的集大成者(就当我是褒义吧)——我们看图。

    图 先让我们打开唐招提寺的瓦,嗯,这瓦最起码还是唐代的模式。

    图 当我们把这些放瓦的椽取下来的时候,就会看到密密麻麻的小屋组,好的我们再取下来这个钉子钉的小屋组。

    图 一条一条的桔木和下面的化妆垂木就都露出来了,我们再从下面看一下化妆垂木。

    图 化妆垂木,你伪装的还挺逼真,但是我也知道你是个不太受力的假货╭(╯^╰)╮。
    好了我们看一个线稿。

    图 好了密集恐惧症还是不要看了。 

    所以,我们来看一下中日建筑分道扬镳之后的两个集大成者——

    图 第1个是德川家康的京都离宫“二条城”,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屋组,第2个是我们的太和殿,斗栱已经沦为摆设,出跳也大大减小,剩下的是粗壮的柱子架起来的高高的梁。 

    最后看一下实际外观。

    图 “元离宫二条城”(歇山顶)和故宫太和殿(重檐庑殿顶)。 

    所以客观来说,这两个都是唐代建筑生出来的两个后代,没有谁可以真正代表那个时代带有朴素和雄浑美感的唐代建筑。
    所以说,日本建筑就是唐代建筑这样的谣言,还是不要继续说下去了,而且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说很多中日建筑的细节了,包括鸱尾、瓦、栏杆等等的构造,大家以后也可以多多注意一下。

    • 当然,鉴真大和尚如果看见现在的唐招提寺,会不会思考一下自己6次东渡的意义呢?

    我们都是游子啊,以上。


    安森垚

    2016-10-05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115.html/feed 3
    我在故宫偷文物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42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427.html#comments Sun, 17 Dec 2017 06:13:21 +0000 近日听闻故宫正在筹拍《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二部,我并不看好它还能像第一部那样受欢迎,我觉得第二部应该拍《我在故宫偷文物》。其他行业说“登上紫禁之巅”基本等同于意淫,盗贼洗劫一道故宫,不管从形式还是意义上,那都是货真价实地登上了行业的紫禁之颠。

    如果《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了人类耐心的极限,那么《我在故宫偷文物》可以展现的是人类身体和头脑的极限。

    640.webp.jpg 

    洗劫故宫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怎么进去?怎么出来?这一来二去之间,我们可以看到盗贼是怎样在使用故宫的古建筑。

    建国之后,有记载的故宫文物失窃一共发生了7回,分别是在1959年、1962年、1980年、1987年(两起)、1991年和2011年。这七起失窃案,6起发生在珍宝馆的养性殿,1起发生在斋宫。

    640.webp (16).jpg 

    1962年4月16日夜。36岁的孙国范潜入珍宝馆的养性殿。那一夜,孙国范先是藏在珍宝馆大门外厕所后边的阴暗夹道里,天黑无人后,他登着珍宝馆墙下的脚手架,翻进了珍宝馆院子,钻进养性殿,打碎展柜的玻璃,拿出了金碟金碗,接着,又撬开了一个展柜,把里边的两颗大金印也装进了背包,背在身上,原路返回。

    孙国范自以为干得神不知鬼不觉,其实,他一进入养性殿,警报器就把消息报告给了故宫保卫处值班室,保卫处一面派人跟踪搜索,一面向派出所、公安局及警卫部队报了警。当他爬上墙头的时候,墙那边有200多名警察正在等着他。

    1962年10月,孙国范被判死刑。

    1980年2月1日上午,从监狱越狱的23岁青年陈银华为了筹齐去香港的钱,决定到故宫寻点宝藏。他随游客进入珍宝馆,看中了养性殿展柜里的那枚硕大的“珍妃之印”。当天下午3点多,他趁工作人员开始做闭馆打扫时,溜进事先看好的珍宝馆门外东南的厕所。他踏着铁丝网上了厕所的房顶,蜷缩在那里等着珍宝馆的工作人员下班,珍宝馆院子东北侧的畅音阁三层大戏台正在维修,搭着脚手架。晚上6点多,他趁人不备,沿脚手架爬上了寻沿书屋,从寻沿书屋登上了养性殿东墙,然后从东侧小门跳进养性殿,随后将重达13.6斤的“珍妃之印”盗走。

    640.webp (17).jpg 

    陈银华偷盗路线

    陈银华逃走时遭遇前来追捕的民警,当他沿着墙头行进到锡庆门上时,被城墙上的民警发现,他起身向南跑去,并跳到南三所的屋顶上,陈银华在南三所的墙头上寻找跳下院子的位置时,被赶来的刑警小范用一片琉璃瓦砸中,最终,他还未走出故宫即被抓获。

    陈银华于当年8月12日被判处无期徒刑

    640.webp (18).jpg 

    同样看上“珍妃之印”的还有时年24岁的韩吉林,1987年韩吉林在电影荧幕上看见故宫里琳琅满目的展品,怦然心动,带上250块钱和一把匕首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当天,韩吉林趁院里的工作人员不注意,身手麻利地翻墙进了一个小夹道,然后七拐八拐,到了珍宝馆边上一个不对外开放的院子里。他找了一个背阴的地方坐下等天黑。

    但是他没耐心等到天黑下来,他决定立即行动。他回到养性殿,弯腰抄起一块大倚门石就砸向了养性殿的玻璃门,直奔“珍妃之印”而去。

    这是警报响起,韩吉林的逃跑之路可谓相当精彩:“在一片“站住”的声音中,韩吉林蹿上了养性殿与乾隆花园之间的墙头。之后爬上养性殿的屋顶,沿房脊跳上珍宝馆东边的红墙,他身后的保卫人员也上了墙,他什么也顾不上了,仅凭着本能没命地顺着高墙往南跑,几个消防警迎面而来。他急忙往东逃,上了紫禁城头,韩吉林绕过角楼向西猛跑。消防警眼看就要抓住韩吉林的时候,慌不择路的韩吉林却一头向城墙外扎了下去。”

    三个月后,韩吉林被判处死刑。

    640.webp (19).jpg 

    韩吉林逃窜路线

    这简直是一场精彩的跑酷比赛,韩吉林综合运用了爬屋顶、墙头跑、攀墙等高难度技术动作,如果说宁寿宫内建筑之间的缝隙还可以轻松跳过去,但是宁寿宫和东宫墙之间还有个夹道,他是怎么跨越这道“鸿沟”的呢?报道中并未表述。

    640.webp (20).jpg 

    南北十三所夹道

    640.webp (21).jpg 

    是这么飞过去的吗?

    1987年7月,又一位不甘平庸的大盗向故宫发起了挑战:和心爱的女人一路私奔到北京的向德强参观故宫,珍宝馆养性殿陈列的乾隆皇帝用过的一把匕首产生了兴趣。随后,他隐藏在故宫角落里。天黑后,向德强翻进养性殿院内,走向养性殿。他试探着推了推养性殿的门,门一动不动。借着月光,他发现门上挂着一把大锁。没等他想到进入的办法,赶到的安保人员即将他抓获。

    孙国范、陈银华、韩吉林和向德强最终都没有逃出紫禁城的高墙深院,但是情况在2011年故宫最近一次失窃中发生了变化。

    2011年5月8日下午,山东曹县小哥石柏魁没有买票,而是利用身材矮小的优势,随着人流,从故宫一出入口的栏杆下钻进故宫,随后躲在斋宫西配房。当晚10点左右,石柏魁打碎了诚肃殿的后窗玻璃,进入殿内,他把展厅靠西侧的一间展柜柜顶玻璃敲碎,将其中的9件藏品盗走。

    5月9日凌晨,故宫保卫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对斋宫巡视中,遇到了石柏魁。石柏魁一身红色粉尘,工作人员立即上前盘问,但石柏魁在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时离奇逃脱。趁着夜色,石柏魁跳到一间房屋的顶上,顺着房顶爬上了高大的城墙。随后,石柏魁竟从近10米高的城墙上跳了下去。

    “想不起来怎么上的墙,因为害怕被抓,也不知道墙有多高就跳下去了。”石柏魁说。

    两天后,石柏魁在丰台一网吧被抓获,2012年5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逃出故宫的时柏魁甚至被认为是时迁的后代!但是最离奇的一次失窃还要算建国之后的故宫第一次失窃。

    1959年8月16日早晨,管理员发现珍宝馆养性殿第三扇门靠近地面玻璃的左下角,被人砸了一个2尺见方的破洞,立即报告本院保卫部门并转报北京市公安局。陈列员核对发现,三间大屋中的西头一间南边柜内所陈列的金册14页丢失8页,北边柜内丢失金质鞘和镶宝石鞘的配刀5把。

    这次案件的领衔主演,是来自山东省寿光县北孙云子村20岁的武庆辉。当年7月14日武庆辉来京找工作,8月初到故宫珍宝馆参观见到金册等珍宝时,即起意偷窃,第二天下午购买门票再次进入珍宝馆。傍晚静馆时,他溜进珍宝馆墙外的厕所躲藏起来,天黑后“他拿来几块木板,支在墙下,顺利上了墙头,跳进了养性殿的院里。”破门进入养性殿,偷出金册等国宝,然后他攀着宁寿门东侧搭着的脚手架上了围墙,之后爬墙越房,下到锡庆门,抽下门闩出了珍宝馆,随后潜至故宫大门附近暗处,趁着门卫与乘凉人聊天之际,混出了故宫,全身而退。

    直到3个月后,天津公安局才在上海前往北京的列车上,因为查票意外将犯罪嫌疑人武庆辉抓获。1960年3月,武庆辉被判无期徒刑。

    洗劫故宫,考验的不仅是盗贼的胆识,更是对盗贼文物鉴赏、古建筑构造、反刑侦观察、环境行为等知识水平的综合考验。

    特别是他们在行窃时,对建筑群落与人体尺度关系的判断和拿捏,几乎远远超过了现存的人类经验,他们有自己使用建筑的一套逻辑,这套逻辑孵化出来的建筑形态,一定是蒯祥、样式雷们眼中永远看不见的边界,更是远远超过了走马观花的游客对于建筑的感知。

    比如武庆辉、孙国范和陈银华共同躲藏的厕所,坡屋顶和高墙的夹脚刚好形成了地面视觉的死角,是绝佳的藏匿地点。

    640.webp (24).jpg 

    而韩吉林的逃跑时跨越南北十三所的壮举,则用实际行动的找到了一条从珍宝馆逃窜至故宫东墙的黄金走廊,城墙上挑出的排水口,是这条走廊上最后一块垫脚石。

    640.webp (25).jpg 

    韩吉林逃窜示意图

    而并没有透露逃跑细节的石柏魁,可能有意隐藏了逃匿故宫最完美的线路。时年20岁的武庆辉第一次偷盗,就能在层层布防的故宫里来无影去无踪,他应该是一个及其善于利用空间遮蔽自己的天才。

    因而《我在故宫偷文物》,讲述的不仅是文物失窃的刑事案件,他更能从人与建筑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文物安全。

    互联网时代IP热度的衰减速度,比香港记者跑的还快。要延续故宫IP的热度,这里需要做的不是强行拉长《修文物》的生命线,而是拓展“文物”的丰富外延,如果《我在故宫偷文物》卖的好,我们就接着拍第三部:《我在故宫毁文物》,如果这个系列需要一个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结尾,那必然是第四部:《我在故宫卖文物》。


      感谢 不正经历史研究所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since20161228

    qrcode (1).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427.html/feed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