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透明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Thu, 19 Sep 2024 08:16:3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玉山岚峰:正大太阳河咖啡小镇艺术中心 / Wutopia Lab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7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74.html#comments Thu, 22 Aug 2024 15:26:44 +0000 “不,这个无限寂静的世界一点儿也不好客。”托马斯·曼《魔山》

2024年,Wutopia Lab 设计的玉山岚峰:由三种穿孔率组合的半透明白色法拉利膜包裹的正大太阳河咖啡小镇艺术中心在海南万宁落成。在印尼归国华侨开拓的咖啡种植园上的艺术中心,以日夜交替的戏剧性视觉表达,成为当地一个象征奇迹和希望的文化地标。

△玉山岚峰夜景远眺©刘国威

故事开头还是救场的老套路

甲方不满意艺术中心的方案,在上一位建筑师江郎才尽后,找到我,希望我能创造具有内涵和视觉兼顾的形象。限制条件是地下室已经动工,我不能改变梁板结构类型,新建筑不能超过原来结构的设计荷载,也不能超出原来的建筑控制线。

△玉山岚峰日景区域鸟瞰©刘国威

启示

咖啡小镇的前身是印尼排华时期回国的华侨,在一片蛮荒的丛林中开垦出来的咖啡种植园并建设了咖啡厂。印尼归侨的这段迫害,流亡,回归,垦荒并创造了中国的咖啡产业的传奇深深触动了我,我把这看成对那个阶段正在挣扎的我的一种鼓励,一个关于奇迹的启示。

△玉山岚峰日景广场鸟瞰©刘国威

△玉山岚峰湖对岸视角©刘国威

唤醒了一个Meme

甲方说,虽然在万宁,但咖啡小镇看不到海,有海就好了。华侨能创造奇迹,既然没有海,那就造一个吧。看到原方案确定的三栋楼的布局,综合造海的冲动唤醒了一个在我脑海里的Meme,一池三山。我在浮山云舍项目中使用过这个概念,区别是在浮山我把建筑作为罗浮山和太平山之后的第三山来创作的。在太阳河咖啡小镇,我决定把原有的三栋楼直接作为三山,并在主山前创作一个人工海子,以一池三山这个传说中的仙境来致敬华侨们的奇迹以及对未来更富足自信的生活的希望。

△玉山岚峰主立面©刘国威

调整大小 1_总平面图.jpg

△总平面图©Wutopia Lab

Plot : 造山

原方案的三栋楼中,东西附楼为接待和办公,中间主楼是艺术中心主体。东西附楼是辅山,主楼是主山。主山前造海。沿着海子上的栈道进入主山大厅,海也如潮汐漫进大厅,在大厅分两条路线登山,一路东进,先进入咖啡接待区经过开敞洽谈区来到二层华侨文化展区然后到室外外摆区,这里通过天桥可以汇聚辅山过来的人流,然后沿着室外楼梯到达三楼多功能厅的室外平台。另外一条线沿着大台阶登上夹层再到二楼或者电梯直上三楼,或者在二楼直梯到达三楼,穿过多功能厅在平台和第一条路线会合沿着户外楼梯登上屋顶,最后是一个隐藏的小咖啡园,并能极目整个小镇。

△玉山岚峰入口栈道©刘国威

△太阳河大厅©刘国威

△太阳河大厅楼梯©刘国威

△太阳河大厅夹层©刘国威

2_艺术中心一层轴侧图 First floor axon © Wutopia Lab.jpg

△艺术中心一层轴侧图©Wutopia Lab

△艺术中心二层轴侧图©Wutopia Lab

△艺术中心三层轴侧图©Wutopia Lab

登山的路线穿插室内外,让原来方盒子的主楼建筑变成了层层退台的抽象的主山。大厅则通过加强局部主梁拔掉了一根柱子而让空间空旷起来。造山的Plot一旦建立清楚。所有的细化文本都会按照这个深化细化和展开。

△户外平台及连廊©刘国威

△连廊©刘国威

△一层平面图©Wutopia Lab

△二层平面图©Wutopia Lab

△三层平面图©Wutopia Lab

作为加法的减法

退台的主楼结合功能确定的附楼,在视觉上不统一,也很容易淹没在背后开发的集群建筑中。我决定做一个加法,为三栋楼各自罩上一个半透明的罩子。三个罩子可以摆脱三栋楼的功能立面而独立塑造抽象过的山峰。最后达到在丰富背景中做减法的突出效果。

△整体主立面图©Wutopia Lab

△西北-东南向剖面图©Wutopia Lab

△水面-栈道-膜结构©刘国威

△膜结构与平台©刘国威

罩子脱离建筑的气候边界会形成了一个新的视觉边界,两个边界之间是真正意义上有遮阳的灰空间。我对把视觉边界和气候边界剥离的实验一直保有极大的兴趣,这其实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实际使用经验,对于不同天气下,中国传统建筑如何利用临时构筑物扩大或者减少灰空间而提高居住舒适度的研究文章将发表在书籍《唯美:江南,江南》中。

半透明的山

因为结构荷载的限制,我用轻质的膜代替常用的穿孔铝板。三种不同穿孔率的法拉利膜从低往高,透明度渐变为大,形成了半透明的仿佛山峰一样的视觉边界。并在海南炽热的阳光下在屋顶形成了闪烁的效果,这也是flickering的由来。

△玉山岚峰鸟瞰©刘国威

△膜结构与场地关系©刘国威

互文本(intertextuality)

山洞和拱形大厅,山路和户外楼梯,太阳和玻璃圆窗,洞口和天光,膜结构和树荫,水渠和造景,海子和水池,沙滩和地面,悬崖和平台,自然被抽象后结合建筑部件形成一组组互文的文本,镶嵌成艺术中心和山这一组超级互文本。在文本的解读中发现历史,神话,记忆,自然,象征乃至谜语包括建筑的模式语言等等而可理解。

△太阳河大厅©刘国威

△洽谈大厅©刘国威

双子座

白天,白色的玉山倒映在白色水池中会不自觉具有了神圣性。双子座建筑师着迷于即时的神圣性的转化。于是邀请照明设计师在暮色中创作出神圣性的另一面物质性,临时的物质性。半透明的玉山会转化成不同颜色的灯山,象征不同但丰富的欲望。

△黄昏中变色灯光渲染膜结构©刘国威

△变色灯光与湖面©刘国威

不过在主山的大厅里,最后会有个饱和度极高的灯光设计。在蓝色背景下,红日照耀,这个时候,是罗斯科的复活,这个时候,就在外面看上去变化多端的物质性背后,一个不同于纯净白色的神圣性即时诞生。

△太阳河大厅灯光变幻©刘国威

在物质生活中即时即兴的神圣性,其实是中国传统建筑在真实使用中最具有哲学意义的时刻。我用玉山表达了这个时刻。

△太阳河大厅灯光细部©刘国威

建筑即媒体(等价于文本,行动,事件)

建筑是特定人群出于特定理由在特定时间在特定地点创造的特定事件,并通过口述,文字,绘画,摄影,印刷,摄像,互联网等工具介入到社会,交织着作者,读者各自的解读和误读形成对社会特定层面的文化习惯的影响和改写。就这点而言,建筑即媒体。

玉山岚峰就是这么一个作为结合了记忆,传说,神话,限制,不确定性(疫情的反复),挫折,等待,雄心,希望以及建筑学一些常识,隐性知识和历史的超级文本而受媒体欢迎的事件。

△玉山岚峰夜景鸟瞰©刘国威


“一种心灵(意即有意义的)现象之所以有意义,全然是因为它超越了自我的局限,表现并象征着某种精神上更为宽广、普遍的东西。”—托马斯·曼《魔山》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玉山岚峰 正大太阳河咖啡小镇艺术中心

设计公司:Wutopia Lab

主持建筑师:俞挺

项目经理:穆芝霖

项目建筑师:詹孛迪,郭宇辰,杨思齐

建筑施工图设计单位: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施工图设计单位:上海呈煜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施工图设计团队:戴云峰,吴晓艳,郭家女,张敏敏,赵如意,马川川

织物幕墙结构概念设计:必思博工程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织物幕墙深化及施工单位:北京中天久业膜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公司:重庆纬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张宸露

摄影:Daily建筑摄影|刘国威

出镜: 张含瑄

地址:海南省万宁市,中国

时间:2022.3-2024.7

面积:2606 平方米

材料:法拉利膜,回收材料水磨石,艺术涂料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74.html/feed 0
“野泡泡”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 MAD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7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70.html#comments Wed, 17 Jul 2024 05:28:00 +0000

马岩松/MAD新作“野泡泡”于7月13日在日本“大地艺术节 – 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揭幕,作品开启了一场与古老乡村的对话。

“野泡泡”依附于室野村的一栋百年老屋。设计像从老木屋中吹出的泡泡,增加了一个临时性的空间与传统木结构空间相连。新结构轻盈、柔软、可变、好似可以呼吸的半透明装置。

泡泡内部的空间有一种边界模糊的膨胀感,可以进行演出、仪式、聚会等多种活动。周边的绿意和零星的色彩映入白色的空间,构造了一个光线柔和的奇妙氛围,通过虚与实、内与外、新与旧的融合,赋予老建筑新的生机。

“野泡泡”生长于传统村落,但看上去又似乎毫无来历,有意的“去符号化”以获得新的文化生机。

老屋是CHINAHOUSE华园所在地。自2016年正式启动至今,华园是中国艺术家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中绽放艺术想象力的场所,也是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野泡泡——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时间:2024

设计团队:马岩松,早野洋介,党群,Yu Nagasaki,Rozita Kashirtseva,Valentina Olivieri,胡晋菖

搭建:Green Sigma Co.,Ltd.,Adachi Zoukeisha

摄影:朱雨蒙,Osamu Nakamura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70.html/feed 0
奉贤齐贤耶稣堂 / Wutopia Lab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5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59.html#comments Tue, 08 Aug 2023 05:23:35 +0000 “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瞰图 © CreatAR Images

大礼堂 © CreatAR Images

2023年6月,Wutopia Lab设计的奉贤齐贤耶稣堂历时8年而最终落成。我花了一点时间回忆,因为我已经有些改变,而当时设计的缘由已经有些模糊。但在那个当口,我正着迷于用半透明来当代化表达我理解的江南的节制的美以及背后试图挣扎的力量。

沿河视角 © CreatAR Images

西北视角 © CreatAR Images

建筑与帷幕 © CreatAR Images

有点节制的不一样

任务书要求主配楼分开。我决定主楼以16.7米高的大礼堂为核心,在它的西侧和北侧布置办公和辅助功能,最后把小礼堂安置在办公区最高层,主楼其实就是一个垂直社区。而配楼则是食堂。我最重要的策略把整个场地看成一个被称为场所的建筑。我在建筑控制线一圈竖立起作为视觉边界的半透明围合“面纱”,主配楼是这个“面纱”所限定的场域内的建筑。它们连同视觉边界“面纱”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表达,一个完整的场所。

俯视图 © CreatAR Images

场地内 © CreatAR Images

场地内 © CreatAR Images

然后我想保持身在建筑其内的对称感,但在总图上,先在让主楼中心线平行但不在基地中心线上,其次让大礼堂中心线平行不在主楼中心线上。这样布局在避免死板的对称基础上有了一些活泼的生动,但仍然在需要对称感的区域保持了对称的神圣。这样调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大礼堂首层可以直接朝南,在天气好的时候,大礼堂可以完全南向打开,把室外场地作为礼堂用地的延伸。这也是我试图礼堂室外化的结果。

大礼堂 © CreatAR Images

大礼堂 © CreatAR Images

江南晦明不定的光

半透明的“面纱”是我试图用建筑表达江南晦明不定的光的一个手段。它可以在视觉界面上表达可以随着日光变化的影子,可以是投影在上面的自然或者人造物,也可以是透射在上面的自然或者人造物。它也可以在视觉界面所围合场域里形成被过滤过的日光,不那么炙热,但有些举棋不定,一如江南的天气,你就在这个天气里。更重要的是它会将界面内的场域标志成一个完整的场所,进来就是一个新领地。

帷幕 © CreatAR Images

帷幕 © CreatAR Images

帷幕 © CreatAR Images

我在大礼堂里用密集的格栅形成一个配合南北向天窗的视觉内屏障,如果不是造价,我会把格栅扭一下,形成不确定的反光。如今也可以,铝格栅垂直连续的反光和天光一起组成一个如同雨幕的光幕,人群就在这不强烈但包裹的光幕之内,心有所属。

大礼堂 © CreatAR Images 

大礼堂 © CreatAR Images

大礼堂 © CreatAR Images

最后,我用不同灰度的灰色粉饰了主配楼的不同部分。墨分五彩,安宁在江南水汽弥漫中。

场地内 © CreatAR Images

八年中一点细微的改变

我用扩张网代替了穿孔铝板或者阳光板作为“面纱”,因为便宜和能更好地减少风阻。为了保证“面纱”强度安全,我也同意了“面纱”的支柱变截面放大落地,在间隔几根的支柱加上斜拉杆。为了避免超限带来的额外审批和增加造价。我同意了主礼堂的两侧增加柱子,避免了单跨大空间,这样我也接受了两道大梁贯穿弧形天花打断了横向天窗。还是因为控制造价,我用花砖墙代替了玫瑰花墙。但有些调整则被我拒绝,我不同意主体结构上伸出支撑来辅助面纱的架构体系,因为我不喜欢粘连。

西南视角 © CreatAR Images

东北视角 © CreatAR Images

场地内 © CreatAR Images

花砖墙 © CreatAR Images

花砖墙 © CreatAR Images

花砖墙 © CreatAR Images

最大的改变来自于我自己

我同意了这许多细部的调整。年青的时候我会称之为“妥协”。在漫长的8年里,我明白了庄慎老师所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关键词“松”。就是在细部无法达到精确的时候以容错的方式弹性调整来保证视觉的完整性。基于完整性地调整了这些细部,最后没有破坏整个设计。它的落成对比8年前中标的效果图,几乎没有变化。而经历这8年的我则能游刃有余地面对更多的挑战。你站在主礼堂当中,室内地坪延伸到室外更远的大地,天光柔和地如细雨打在头上,你会感慨,世界啊,如海水般起伏。

小礼堂 © CreatAR Images

鸟瞰图 © CreatAR Images

“而这个信念就是,一个人能够通过哪怕最细微的举动,为恢复这个世界的秩序出一把力。”——埃默·托尔斯

大礼堂 © CreatAR Images


技术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奉贤齐贤耶稣堂

设计公司:Wutopia Lab

主持建筑师: 俞挺

项目经理&项目建筑师:戴欣旸

项目第三阶段(2022-2023)设计团队:穆芝霖,宋齐宁(实习),张雨城(实习)

项目第二阶段(2015-2017)设计团队:余婧,宋梦娇(实习) 蔡承泽(实习)

项目第一阶段(2015)设计团队:夏慕蓉,王雨斌(实习)

结构顾问:缪滨海

灯光顾问:张宸露

施工图设计:上海之景市政建设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曹克武 

建筑设计:王叶  乐军伟 

结构设计: 顾建平 王高挺 仰超

机电设备设计:龚叶丹 陆继东 刘玉洪

装修设计: 陈铮元

委托方:上海奉贤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甲方建筑师:李娜,顾浩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 奉浦大道以北,汇六路以南三角地沿河景观内

建筑面积: 2598㎡

设计周期:2015.7——2017.8

建造周期:2021.11——2023.6

结构形式:钢结构(帷幕)混凝土结构(建筑主体)

摄影:CreatAR Images

出镜:Sendy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59.html/feed 2
工业遗址世界里的橙色糖果-未来社HOUSE / Wutopia Lab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9/5150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9/51500.html#comments Thu, 22 Sep 2022 10:14:05 +0000 KEEP PATCHING

我们希望用点滴努力

无限更新

明日生活方式

–ifanr

Wutopia Lab 受数字潮牌爱范儿(ifanr)委托在广州 TIT 创意园中创作了 Popped Orange——未来社 HOUSE 于 2022 年 9 月落成开放。这个以「光塔」为枢纽,以「糖」为隐喻的垂直微型社交综合体是甲方爱范儿联合 Wutopia Lab 以一次开放的设计实验方式进行的,以一次名为 Keep Patching 的城市社区和生活方式更新活动,它是一个探索咖啡,酒吧,展览,剧场及观光等灵活场景于一体的社区试验场。它也是 Wutopia Lab 自 2015 年推行的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的第一个广州样板。

两位创作者的野望

爱范儿的创始人 Wilson 认为,「人生何尝不是一个打补丁的过程,凡事未必都得推倒重来」。补丁(.Patch)并不只是修补,也是构筑明日生活方式的武器;自我更新(self-augmenting)也是一种生活哲学。最后这个观点被抽象为著名科技和生活方式媒体爱范儿的价值主张:Keep Patching(无限更新),并形成了涵盖 People、Art、Tech,City,Howto(Tool)五个领域的「 Patch_in LAB 社区实验」。爱范儿在这些领域集中探寻:什么是更智能和高效的生活,更可持续的生活,更注重美感的生活,更平等包容的生活……Wilson 认为社区实验既是我们探索明日生活的方法,而本身就是一种明日生活方式。

Wutopia Lab创始人Shanghailander俞挺相信复杂系统这个新范式可以打破以经典力学为基本范式的建筑学内卷的状态。我一直把接受的项目看成具有超文本链接的复杂系统。建筑不仅仅是我们习惯讨论的那些陈词滥调,它和多样多元的身份以及生活甚至我们试图隐藏的各种思绪还有庞大的虚拟空间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建筑不是作为物体而是作为事件而存在。

两位不同领域的创始人,Wilson和Shanghailander在不同的方向思考并取得共识,最后决定在未来社HOUSE这个项目上合作。

开放的设计并不意味着冒险

未来社HOUSE一边是广州纺织机械厂原址改造而成的TIT创意园,另一边则是将要建成的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广州科技馆,美术馆。它正好位于边界。你可以把未来社HOUSE看成是城市更新迭代中的一个橙色补丁:介于过往与未来,跨越线上与线下。

日本社区设计师山琦亮说过:不是设计只让 100 万人来访 1 次的岛屿,而是规划能让 1 万人重访 100 次的岛屿。所以我决定在丰富多样生长的TIT园区里创造一个抽象纯粹的椭圆形岛—白花园。而岛上的主体就是作为一颗糖的立方体未来社HOUSE。这是我设定的最初的plot。但我没有强化细化每个细节,因为我决定做一个开放设计的实验。它规则简单。可以容错,可以容纳不同人的意见甚至小情绪,可以升级,可以创造我不知道不理解的事件。多样多元,通过打补丁,它甚至是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设计实验。作为Plot的「未来社HOUSE」是这个复杂系统基础程序。它可以不断打补丁,更新升级。有固定的部分,也有生长延展,设计代码被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具有完整形象但不断扩张生长的可持续的复杂系统。

作为基础程序的未来社HOUSE有三层

第一层 底层

Sunset Room:

未来社HOUSE 首层内部的中岛环形吧台是整个空间强化社交氛围的主角。座位环绕吧台自由布局,内部空间可容纳约60人。当折叠门开启,咖啡空间与白花园合为一体,变成了可容纳180人的派对场地。这样使用场景就会更自由,更多样。

TALLLK Café 及「日落俱乐部」— Sunset Club

Wilson曾问室内的橙色圆形会不会太多,我,Shanghailander的回答是:恰好。如同落日的光,不同橙色嵌入墙壁, Popped Orange空间中的橙色圆形/半圆形,加以反射和照明,实现了日落时分的放松、愉悦、温柔,这恰巧与未来社的「日落俱乐部」不谋而合。Sunset代表着白天和黑夜的切换,夜幕降临,灯光开启,咖啡吧台,在夜晚变身为《女神游乐厅的吧台》,夜间模式下背景墙上的温柔灯光,穿过酒柜上的酒,把醉意调和到了空气中。

首层的日常运行是 TALLLK Café、Black Host(手冲咖啡)、Spirit Line(酒)。而特别运行可以依据不同品牌合作/快闪在这个场所举行多元经营和运营的实验。爱范儿刚刚发布的产品品牌「制糖工厂」在这里开展了一个生活场景与桌面周边结合展示的 ReMake.Space「桌面计划」。

第二层 中层

中层是漂浮于白花园之上的橙色立方体,是建筑的主要实体,象征着爱范儿的产品理念「好产品就是一颗糖」,未来社 HOUSE 就是 TIT 创意园里的一颗橙色水果糖。

Air Show—天台美术馆 :

二层内部空间应运营需求而灵活多变,不设置固定隔断。3m 高度以下为白色展墙,以上保留原混凝土,内部利用活动阳光板隔墙,围合活动空间。透过长形条窗,方形天窗,玻璃门,自然光也加入到了空间渲染。在试运营期间的第一个活动,是由爱范儿和苹果公司联合举办的「 Shot on iPhone 街头拓印· 影像作品展」,以街头手工艺人为主题,「拓印」那些不应消失的城市影像。未来这里会发生更多精彩的事件,每当你到达二层入口,永远可以享受开箱惊喜。

二层的日常运行是Air Show 天台美术馆(展览空间),应特别运行可以变身live house、分享空间,表演空间和Party空间。

第三层 顶层

Secret Roof:

屋顶是花园,也是秘密的 Party 乐园。无遮挡的天空,让人晚上可以看到月亮运行的轨迹,这便是一个月光营地,Moon Camp。Wutopia Lab 设计了两条到达屋顶的路径,让动线可以根据运营需求,调整屋顶活动的入口和出口。

Port与天空连接 :

活动期间,西侧可以看到TIT创意园中的砖墙老厂房,东侧可以看到建设中的广州科技馆和已建成的广州美术馆,背靠老工业遗址,面朝科技新生活,这个天台拥有广州甚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色,这不像是一个秘密地点,更像是你站在了历史河流里某个秘密时间点上观察广州这座城市,在这时,你更能感受到风的速度,而广州塔就在不远处。

屋顶的日常运行是 Moon Camp(月光营地),而特别运行是Port(光塔),是有趣、有仪式感的场所更可以是 Party 舞池,露台营地,尽情烧烤撸串。

人生是一段不断打补丁的旅程

开放的设计就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随时应对现场情况做出不改变设计原先框架的调整,这就是打补丁。

光塔

应Wilson提出的户外钢梯要艺术化。Wutopia Lab用钢,阳光板和白色创作了一个作为未来社HOUSE 橙色主体的下句:作为光塔的楼梯。 我的要求是结构高度11.27m的光塔不能和主体粘连,而且要轻,结构不能作为表现要素。不负所托的老胡(出现了好几次的结构工程师)仅为光塔设置了一个300mmX300mm独立钢柱就让楼梯矗立起来。

半透明的光塔既作为垂直交通联系了未来社HOUSE的三层空间,同时也是一座户外立体公园或者是户外展廊。楼梯围绕结构钢柱盘旋上升,形成四个方向的休息平台,休息平台悬挑无支点,梯段互为支承共同作用,这样的空间结构受力复杂,与常规的平面结构不同的是需要有足够的抗扭刚度,老胡按空间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和设计。特将钢踏步板置于两根梯段梁的内侧并焊牢,钢踏步成为整体受力的一部分。以空间3D建模计算更好的模拟了实际受力状况,保证设计出来的构件截面更轻巧。游客经过二层的展厅和三层的天台后可以继续到达光塔的顶部。这时的楼梯功能独立成一个眺望远方的景观位,于是广州塔,赤岗塔,TIT水塔,以及正在建造的广州科技馆、美术馆以及花园里三棵树的微微摆动的树梢都在视线掌握之中了。

白花园

Wutopia Lab在地面层创造了一个无边界且保留了现场的乔木的椭圆形白花园。我的要求把原来微坡且杂乱的场地变得纯粹干净。首先要保证椭圆的准确完整来把有些零散的边界明确。第一步确定同心椭圆圆心的定位,结合场地景观设施布局密度,确定形成圆心15°X24的圆心角均分,利用角度、弧长、圆心到各椭圆距离等复合性定位,从多方面确保场地放线的精准与数据相互校正的可行性。

其次需要通过测绘保留树木位置和土层标高,使之与花园改造高度匹配。精细的地勘察测绘可以避免改造过程中临时遇到的现场旧有设施的冲突导致设计无法保证执行。建筑师通过缝隙式排水沟的应用,景观线性灯带的暗藏,水景溢水口与排水口设置于景观桥底等一系列对不利于景观效果的设施与元素进行针对性细部设计即设备消失术的方法,保证了一个完整纯粹的白花园镶嵌在TIT园区中。

我坚持用了白色水洗石做地坪。用红色水洗石做舞台地面。经过比较,接受Wilson和阿兔的建议,放弃了天蓝色水洗石做水池。白花园中这条白色月牙形的水池,区分了花园的内外场。游客可以跨过拱桥到达被弧形座椅环绕的内广场,进入爱范儿(ifanr)的「ifland 如果宇宙」。树池和建筑入口的圆形元素,就是小宇宙中的一颗颗行星。

平日里,可以端一杯柠檬冷萃,坐在树下享受独处,亦可以三五好友下班后,来听一场露天音乐会,到周末更有未来社多样丰富的社区活动:集市、脱口秀、Yoga、Swing Dance。这里是有趣人类事件发生地,而当室内帷幕落下,花园又成为了观众看台。ifanr的多元的运营模式,打破了行业边界。KEEP PATCHING,于是这个花园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她将不断生长,更新,保持“未完成“的状态。

Lighting

未来社HOUSE的日常运营模式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社区场景,场景模式分为平日咖啡模式和深夜酒吧模式,通过Lighting.patch来一键切换。景观照明有冷暖两种色温,橙色体块被色温3000k的建筑泛光烘托的更加温暖,而光塔上从半透明阳光板上洗下来的4000k冷光源,优雅的回应着主体的热烈,仿佛一对儿舞伴,在夜曲中起舞。

室内照明则兼顾商业展示和社区生活双重需求。首先灯光勾勒出原有结构线条,营造温柔自然的光线基调;接着用轨道灯对主角「吧台」进行重点刻画,如剧场追光,顾客可欣赏咖啡师拉花,调酒师摇酒,加强表演属性。卡座区立体灯光组合,形成富有节奏的空间光影;在临窗的座位区,控制合适的亮度与外界相融,避免较高的照度破坏舒适度与空间氛围。

基于ifanr对于未来社区的探索和塑造有着强烈的先锋意识,照明提供了触摸未来形态的载体。未来社HOUSE的Lighting.path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运营活动以及场地象征调和在一起,而构建出有生命力的光与影。

Popped Orange

Wilson发给我一张未来社HOUSE白色立面的现场照片。我突然改变主意,把白色立面改成提炼自爱范儿(ifanr)标识里的橙色。白色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但橙色则需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勇气。经过一次调整,把橙红色改成橙色。最后它就是在灰色工业遗址中跃然而出的Popped Orange。

条纹屋顶

因为疫情,我和团队无法去现场。更新的速度也很慢。这反而给了我可以调整和细化的机会。那天我注意到橙色立面在屋顶女儿墙压顶线结束,屋顶和女儿墙内侧均为白色时,心念一动,为了纪念被拆掉的阿那亚海魂屋,我决定在以屋顶天窗展台、入口以及露天吧台为源头,拼出橙色几何构成纹路作为第五立面形成屋顶的视觉形态。它最后将Popped Orange这个视觉主题完整表达了。

东立面

我在照片中看到面对科技馆的东立面上出现了凸出墙面的壁柱和落水管。这施工破坏了原设计一面光墙的要求。我没有要求恢复光墙,而是请阿兔设计了类似格栅的肌理在视觉隐藏了柱子和落水管并使得东立面有了一些装饰主义的味道。

胶布人:HELLO,I’m .Patch

爱范儿相信除了众所熟谙的图文和视频外,建筑、沙龙、课程、艺术展、咖啡馆……一切可以表达理念的,都是媒体。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不同媒体形式的大胆探寻,衍变出「胶布人」的理念——胶布人是由胶布和补丁勾勒的符号体,是爱范儿(ifanr)所提出的 .patch 理念的视觉 IP 体现。既然未来社 HOUSE 是胶布人的家,我就把一个巨大的胶布人呈现在立面上作为宣言。

理解和尊重才是甲乙方应该有的基础

甲方如同君王主宰乙方,或者于此相对,乙方顽固地拒绝甲方的任何意见。我认为这两种关系都是不正常。尽管Wilson是个建筑爱好者,但他理解尊重我。尽管我有些行业名气,但我乐意学习和倾听Wilson许多有趣的不止于建筑的想法。我尊重他的信任,并从他的想法中激发自己未开发的思考而创作出超乎他想象的作品。这种甲乙方相互激励理解尊重的关系才是保证这个开放的设计不是一种冒险的基础。

落成仅仅是开始

Popped Orange/未来社HOUSE作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社区,必然是可以让志趣相投的灵魂相识相知,源源不断迸发出新鲜的创意和灵感。它落成的当天仅仅是更有趣的开端。Wutopia Lab联合爱范儿的制糖工厂发布了限量版硬糖充电头。这个吸收了未来社 HOUSE 视觉特征的充电头是建筑设计的一次周边化。而未来,建筑设计并不拘泥于所谓的物理空间场所而能够以更细微的触角进入我们的生活而影响我们。

建筑是一件华丽的工具

帮助我们创造

日常的奇迹

–Wutopia Lab


项目图纸

△ 建筑生成图

△ 展厅变化

△ 西立面图

△ 东立面图

△ 北立面图

△ 南立面图

△ 剖面图

△ 剖面图

△ 折叠门示意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Popped Orange/未来社HOUSE

设计公司:Wutopia Lab(建筑、室内、景观)

主持建筑师:俞挺(Shanghailander)

项目建筑师:李灏(阿兔)

设计团队:王志铮,蒋心平(实习)

照明顾问:张宸露,尉诗羽,杜雨轩

深化公司: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专业:祝宇梅,杨佳

结构专业:胡文晓

机电专业:石佳莹,毛浡,茅娅倩,邹雨恒

室内设计:于兵,沈睿,邵彬

景观设计:王粲,郭雨琪

摄影:吴嗣铭 ifanr

视频:吴嗣铭

(未备注©ifanr均为吴嗣铭拍摄)

建设单位:爱范儿

施工单位:河源市御宸居装饰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单位:珠海御园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T.I.T创意园

建筑面积:177.8㎡

设计时间:2021.12-2022.1

竣工时间:2022.8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9/51500.html/feed 1
半透明方块,东京‘纯白’公共卫生间 / SAMURAI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3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35.html#comments Mon, 18 Jul 2022 09:20:29 +0000

作为“东京公共卫生间(THE TOKYO TOILET) ”项目的一部分,日本设计师佐藤可士和(Kashiwa Sato)负责位于涩谷区惠比寿站(Ebisu Station)西入口外新厕所的空间设计,以及该项目所有洗手间所使用的图标。惠比寿站是东日本旅客铁道和地铁线路的换乘站。巴士总站与出租车站位于其西面出口,使之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聚集地点和交通繁忙、人流密集的区域。这个公厕被设计成出口外的一个可识别地标,为该地区带来明亮和清新的氛围,同时日常通勤者也不会觉得高调突兀。

“纯白厕所”的设计通过将其所有组件整合为白色来描绘出厕所应有的干净整洁。包含四个独立厕位的方形建筑由白色铝制百叶窗制成,带来轻盈和通风的感观。这种设计通过适当的可见度来促进洗手间内外的安全性,同时确保厕位内使用者的隐私。

东京公共卫生间项目的目标是为一个干净、安全、和谐和包容多样性的社会作出贡献。基于这些理念,佐藤可士和将这个公共厕所设计成车站外的地标,符合公共厕所的自然标准的同时,展示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该项目由非盈利组织日本财团(Nippon Foundation)发起,厕所是日本顶级 “omotenashi ”以诚待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公共厕所由于黑暗、肮脏、发臭和可怕而被人们闲置。

在日本东京都涉谷区的合作下,该项目旨在涉谷区的各个地点建造具有吸引力的厕所设施,让每个人,无论年龄、性别或残障都能舒适地使用。在规划的 17 个地点中,每个厕所都是由 16 位世界知名建筑师和设计师之一单独设计。通过这些大师的设计和创造力,这个开创性项目正因其挑战和解决围绕当今公共厕所的社会问题的努力而受到关注。


项目图纸

△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SAMURAI

面积 : 39 m²

项目年份 : 2021

摄影师 :Satoshi Nagare

创意总监 : Kashiwa Sato

建筑设计 : SAMURAI, Yoshihiro Saito

美术指导 : Ko Ishikawa

建筑设计&施工方 : Daiwa House Industry

委托方 : The Nippon Foundation

照明设计 : Daiko Electric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35.html/feed 0
柳河町住宅 / 笠井太雅+郑爱香建筑事务所 / KACH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7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77.html#comments Tue, 29 Mar 2022 09:33:02 +0000 6_1r5a7193-hdr.jpg

柳河町住宅坐落于日本的住宅区,是一个四口之家的私人住宅。在该项目中,我们在房屋的边缘竖起了一层半透明的聚碳酸酯围墙,将房屋与周围环境分开,使其看起来像漂浮在空中。这个漂浮在空中的围墙创造了隔断,但是由于它是漂浮的,房屋本身仍然直接与周围环境相连通。

围墙内上方的空间隐蔽于外部空间,但下方的空间则与外部空间产生直接相连。在该项目中,我们用漂浮的围墙来定义空间特征。当我们对房间的位置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后,该项目的最终设计逐渐成型。

餐厅和厨房被设计在了房屋的中央,它们被其他的房间所包围。这些周围的房间有不同的层高,并且它们在没有隔断的情况下相互连接。虽然需要更多私密性的房间被放置在了较高的楼层或半地下区域,但是每个房间都是相连的。通过这样的手段,使用者无论在房子的哪个位置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漂浮的围墙下是一面窗帘,它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外部空间。这样的设计改变了封闭空间的特征,它允许使用者改变房屋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外部空间可以通过这面窗帘转变成为公共区域或私人空间。通过将周围环境与房屋内部连接起来,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开放和活泼的家。在这个家中,居住者成为了外部空间的一部分,而外部空间则成为了他们的花园。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Taiga Kasai + Chong Aehyang Architecture / KACH

面积 : 173 173平方米

项目年份 : 2020

摄影师:Vincent Hecht

厂家 :  C.I. TAKIRON Corporation, Serge Ferrari, Tsukiboshi Shoji

建筑设计 : Taiga Kasai, Chong Aehyang

结构工程师 : Yuko Mihara

纺织品设计 : Yuri Himuro

地点: 日本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77.html/feed 0
牛奶巧克力泵房 / Wutopia Lab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11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111.html#comments Mon, 25 Oct 2021 14:34:49 +0000

“There is something you need to hear ….”—Robert Macfarlane 《Underland》

调整大小 01.jpg

调整大小 02.jpg

Wutopia Lab 把光明食品(集团)下属东滩源前哨农场中废弃的水泵房改建成Shrine of Everyman。

调整大小 水泵房改造前.jpg

改造前

甲方希望利用临河的水泵房其极好的景观视角,把曾经是农场的基础设施但如今废弃的它改造成一个为游客提供休息的驿站。但我不想把这个水泵房变成绝大多数的景观小品那样沦为建筑师操弄形式却和使用者以及当地毫无关联的构筑物。

△改造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个重要魅力就是通过构筑共同记忆可以把日常地点升格成神圣空间。我想到了巧克力。在物质匮乏年代被上海食品行业(包括光明食品(集团)的前身)重新发明的牛奶巧克力是那个时期中国人的恩物,也曾经是上海人饮食记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决定用牛奶巧克力作为水泵房的主题来唤醒因为物质极大丰富而被暂时遗忘的关于普通人苦中作乐但依然热爱生活的记忆,从而把一个废弃设施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神圣空间-Shrine of Everyman。

我设计了一个悬浮在河面上的棕色半圆形水池作为基座将泵房和周围日常风景分隔开来,它象征巧克力。用矗立在水面上的13层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新结构象征牛奶来替换旧泵房。用我女儿最喜欢的云的主题作为符号在层层叠叠的聚碳酸酯板形成了参差掩映的门洞以及交叠的剪影来改写风景的直白体验去创造欲语还休后的惊喜。

泵房基座从长方形的半地下室上悬挑,最大距离达到4.6m。结构工程师在靠近地下室部分采用梁悬挑,到了水池边2.5m范围则采用薄板悬挑。这样无论从公路的角度还是从水面上看都能实现漂浮的效果而达到新泵房在视觉上突出于周围风景。水池中央的新泵房是通过水平9.6m的跨度,以钢梁最小85mm和钢柱60mm的结构尺度实现了的。再通过薄钢板屋顶的连接,定格轻盈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云门后创造了Shrine of Everyman。

正是半透明的不确定性以及隔离风景的水池营造了场所的神圣性。而进入泵房的直道通过仪式感更强化了这种神圣性。你走入Shrine of Everyman,仿佛在走入一个普通人共同记忆塑造的神殿。在里面,你可以放眼远望,看到是无数人普通人围垦出来的美丽的人间风景。要知道,日常的奇迹其实皆有普通人而为。

“ You are absolutely completely in void, like being in outer space… You get to the point where there is no God, no past, no future, just now and the next millisecond.”—Robert Macfarlane 《Underland》

彩蛋一

当牛奶巧克力泵房的结构出来后,大家都觉得这样就很漂亮了,问老板:“是不是不用再装阳光板了?”,老板说:“不!”。后来他解释道“只有在大家熟知的动作上再做一个动作,才是我们工作室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彩蛋二

刚建成时,业主问我们它能做什么,我们说“打开这个水泵房,会有许多种方式,可以告白,可以走秀,你们自己想……”


项目图纸

△轴测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结构大样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牛奶巧克力泵房

设计公司:Wutopia Lab 

主持建筑师:俞挺

项目建筑师:穆芝霖

设计团队:徐楠,米柯洁

施工图设计公司:上海筑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上海乾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缪滨海

照明顾问:张宸露

摄影:CreatAR Images

地址:上海崇明,中国

时间:2020.4~2021.10

面积:35平方米

材料:阳光板、钢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111.html/feed 6
晃神儿空间—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海滩临时美术馆/合木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85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851.html#comments Fri, 27 Aug 2021 03:42:08 +0000 调整大小 不同光线下的建筑表情1-朱雨蒙.jpg

△不同光线下的建筑表情©朱雨蒙

缘起

阿那亚戏剧节的重要版块“候鸟300”需要一个临时建筑,用来承载影像和装置的展陈。建设的整体预算为20万元,现场搭建时间被限定在7天以内,活动执委会的最初设想是用成品集装箱组合搭建以应对严苛的项目条件。设计方介入后主动提出新案,希望能更好得回应海边沙滩这一不寻常的场地环境,以及更加匹配戏剧节这一特定事件。

△不同光线下的建筑表情©朱雨蒙

△不同光线下的建筑表情©合木建筑工作室

△沾染了海天颜色的外表皮©朱雨蒙

场地

整个活动的主场地坐落在约100米宽的沙滩上。沙滩的东侧即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里视野广阔、阳光直射、海风迎面、空气湿润;大海、沙滩、天空三个纯粹的景观元素,形成扑面而来的原始感和永恒感;沙滩西侧是高品质的居住社区,水平延展开的人工景观、完工或施工中的建筑构成了一幅新生城镇的景象。

△穿插在密集框架里的黑色展厅©朱雨蒙

△纯净的体量矗立在海岸线©合木建筑工作室

沙滩作为二者中间的缓冲地带,是人们亲近自然的绝佳位置,同时也是一道安全防御的边界和屏障。这种既连接又对峙的状态,也反应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渴望亲近又要竖起坚固的保护壁垒。而这次沙滩上临时性的建筑,或许有机会可以触发别样的体会。

△错落分布的箱体展厅©合木建筑工作室

△二层洞口望向大海©朱雨蒙

建造策略

就本项目而言,效率是第一位的,这来自于时间和经济两方面的现实压力。在设计时间不足20天,建造时间只有7天的条件下,选择一个成熟、快速的建造系统是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综合比较后,建筑工地常用的卡扣式脚手架系统成为我们的最终选择。这种施工辅助设备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其轻盈、通透的气质也符合设计的空间意图。

△环绕中庭的会议©朱雨蒙

展览的功能房间采用浇筑混凝土的木模板拼合而成,这是一种具有较好力学表现又价格低廉的工业板材。箱体的尺寸依照木模板1220mmx2440mm的模数来设计,并尽量少的切割板材;楼梯、走廊的设计同样以此为原则。遵循这种基本模数,脚手架框架大部分的单元尺寸被定为水平方向1.3米、竖直方向1.6米。

△活动期间的布展©朱雨蒙

△建造过程 ©合木建筑工作室

空间“刻画”

在有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的前提下,如何契合场地、如何利用自然元素都需要设计上的精心雕琢。从常用的脚手架颜色中选择了暖黄色,以弱化金属管的工业感和冰冷感;颜色的运用抹去了人们对材料的常规印象,体会更多的是由它带来的情绪;构成展厅箱体的木模板选用黑色也是同样的考虑。钢框架细密轻透,黑盒子展厅内则与周围环境隔离、与时间隔离。

△建造过程©合木建筑工作室

△建造过程©合木建筑工作室

△建造过程 ©合木建筑工作室

半透明的柔性材料将整个建筑外立面包裹起来。通过多轮比较反光、透光、质感等材料特性,设计最终选择了白色的网眼布。这种常用于衣服内胆的材料质地绵柔、有细密孔洞,其“模糊”的特质弱化了室内外的空间界限。在不同光线的作用下使建筑呈现多种表情,有时是白色体量,有时透露细密框架和人影。阳光、海风被网眼布过滤后渗透到室内,沙滩同样也延续到室内地面,视觉、听觉、触觉均可感受到自然元素在空间内弥漫。

△建筑成为雕塑展品的背景©朱雨蒙

△建筑一角©朱雨蒙

△朦胧外表皮包裹的室内空间©朱雨蒙

△中庭空间©朱雨蒙

网眼布透气的特性,可以使整个立面不需要开洞,所有的结构杆件、展览空间、楼梯等建筑元素都被笼罩在这层柔软、半透明的材料里,当然还有闯进来的人;空间、物质、人平等的存在于这个“朦胧”世界。 

△内部骨架若隐若现©朱雨蒙

△鸟瞰夜景©朱雨蒙

△调整大小 暖黄色的杆件与黑色的箱体©朱雨蒙

结语

20天的时间内,人和物瞬间的聚集、瞬间的离散,这栋房子经历了建成与湮灭,临时的建筑已然成为永久的回忆;活动期间它有个好玩儿的名字,叫“晃神儿空间”。建筑拆除后沙滩回到了之前的样子,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暖黄色的框架与半透明的外表皮©朱雨蒙

△日出海面透射到室内空间©合木建筑工作室

△眺望大海的洞口©朱雨蒙

△雾色的海面与朦胧的室内©朱雨蒙

△夕阳剪影下的通透体量©朱雨蒙

△夕阳西下时的内部剪影©朱雨蒙

△西侧主入口©合木建筑工作室

△延伸出去的沙滩和大海©合木建筑工作室

△夜晚格子立面逐渐清晰©朱雨蒙

△夜晚如海边的一盏灯笼©朱雨蒙

△一层环廊©合木建筑工作室

△在海与城之间©合木建筑工作室

△海面视角夜景©朱雨蒙

△深夜的沙滩和大海一片漆黑©朱雨蒙

项目图纸

△总图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长剖A-A

△短剖B-B

△短剖C-C

△地形剖面

△轴侧

△剖透视

项目信息

建筑单位: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执委会

项目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

设计单位:合木建筑工作室(Atelier Heimat)

设计团队:张东光、刘文娟、孙志伟、周颖、崔秀荣

照明顾问:董天华

施工管理:张长海、白焕义、武向文、李杨

建筑面积:480平米

造价:20万元

设计时间:2021年5月

建成时间:2021年6月

摄影:朱雨蒙、合木建筑工作室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851.html/feed 3
会呼吸的双层表皮建筑—阿根廷布拉加多楼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3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32.html#comments Fri, 12 Oct 2018 03:12:35 +0000 本项目是以不同尺度和项目性质的表现为基础,创造了低密度结构与室内尺度的融合。

4-7F1A3813.jpg 

布宜诺斯艾利斯 "城镇" 的一个典型的组织是建有一栋结合了商业空间和住宅单元的建筑的场地。它穿插于城市最发达的商业走廊附近的主广场 , 教堂 , 市政 , 和文化中心当中。

2-7F1A3669-Pano.jpg 

该建筑横跨两个街区,它包含了宽敞的室内空间,并通过两处“留白”划分了等级:第一处是中央的“沉思”天井,另一处是四周的观景露台。

 6-7F1A3700.jpg

中央天井可供两个街区内的住户使用,并同时创造了两个不同单元之间视线相互穿插的亲密感。

34-7F1A3871-Pano.jpg

立面以及其反面被设计成两种平面,一种是釉面的,拥有良好的透光和透视性;而另一种则是可作为屏风,为室内遮风挡雨并保护隐私。适当遮挡通往街道的视线并平衡进入室内的光照。

43-7F1A3575-Pano.jpg

这些单元可由住户自由转换,灵活的内部空间可根据住户的意愿而发生改变。他们是由开放、包容的空间组成,为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提供最大的自由。所有的房间都带有户外空间。

38-7F1A3912-Pano.jpg

50-7F1A3645.jpg


图纸

BGD_00_PB-1.jpg

地下层平面图

BGD_1RO.jpg

一、二层平面图

BGD_3ERO.jpg

三层平面图

BGD_4TO.jpg

四层平面图

BGD_5TO.jpg

屋顶平面图

BGD_SECCION-LONGITUDINAL.jpg

剖面图

 BGD_SECCION-TRANSVERSAL.jpg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BBC Arquitectos

项目区位: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布拉加多市佩莱格里尼街1337号

主导建筑师: Angela Bielsa, Luciana Breide, Manuel Ciarlotti Bidinost.

结构计算: Sur Ingenieria, Ing. Sebastian Laprida

项目面积: 21204.9 ft2 

项目年份: 2018年

建筑摄影: Manuel Ciarlotti Bidinost

承包商: Hunter Douglas US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032.html/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