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平行与光的学校——青衣江路小学校 / 迹·建筑事务所(TAO)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5/5098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5/50984.html#comments Thu, 19 May 2022 09:16:54 +0000 调整大小 01 鸟瞰 是然建筑摄影 Aerial view Schran Images.jpg

△鸟瞰 ©是然建筑摄影

这是一所关于平行与光的学校。在宽广的场地上学校在水平方向上充分地展开,成为一座毯式建筑。

只有两层的教学楼由一层的“基座”(功能教室)和二层的“小屋”(分班教室)构成。

基座成为抬起的地面,使学生可以在课间很便利地来到户外活动。屋顶形态各异的小屋勾画出具有童话感的聚落景象,内部通过天光创造出柔和、有趣的教室空间。每一个年级的屋顶形态和光的方式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每个学生在学校度过的六年当中不再是单一的教室空间体验。

在平面上,54 个班级被分成六个年级组团,每个组团有一个庭院作为社交和活动的中心。教学楼的整体则通过连廊将所有教室单元和庭院串连在一起形成均匀的网格布局,没有等级划分、也没有明显的中心,学生可以自由地往来、游走、嬉戏。

小屋、平台、庭院、树木、人,共同塑造了一道有趣而丰富的城市景观。

我们希望这是一座可以孕育想象、自由、奇迹的学校,正如一座城市。

                                                                                                         ——华黎

01 概念草图 Concept Sketch ©华黎 HUA Li.jpg

△概念草图 ©华黎

青衣江路小学校是一所54班的公立小学,学校占地约90亩,建设总规模约30000平米,容积率约0.5。相对于深圳等高密度城市的学校容积率,这个项目可以说是用地条件比较宽松。

在这样一个低容积率的规划条件下,我们思考如何创造一种不同于传统常见类型的新的学校范式。

调整大小 01 1_1000 场地模型迹·建筑事务所(TAO).jpg

△1:1000场地模型 ©迹·建筑事务所(TAO)

低层高密度

一般而言,常见的学校教学区限于规划条件都要做到四层以上。在学校中高楼层的问题主要在于学生到达操场较远,课间时间不方便下楼,活动区域受限。在低容积率条件下,则有机会降低建筑的高度与层数,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拉近了教室与室外地面的距离,便于学生课间室外活动,降低层数也有利于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更有利于学生安全。因此设计采用低层高密度的策略,让整个教学区仅控制在两层,横向展开,形成一座毯式建筑。

07 概念分析图 Conceptual Diagram ©迹·建筑事务所(TAO).jpg

△概念分析图 ©迹·建筑事务所(TAO)

△鸟瞰 ©是然建筑摄影

△看向教学楼 ©是然建筑摄影

去中心化

场地位于一个典型的新城规划中,场地本身方正,周边皆为住宅区。这是一个典型的规整但缺乏特征的白板场地(tabula rasa)。总体规划布局上,综合周边交通、噪音、光照等因素,教学区与生活区(含报告厅、食堂、宿舍等)分别布置于操场的东西两侧,相对独立。

调整大小 03 鸟瞰 是然建筑摄影 Aerial view Schran Images.jpg

△鸟瞰 ©是然建筑摄影

在教学区的平面组织上,我们则重点思考如何跳出一些传统范式,如鱼骨式、辐射式、围合式等等。传统的学校总会有一个中心,不管是形式上的还是使用上的,来满足集体仪式或公共性的需要。是否存在一种没有中心的学校组织方式?事实上学校的大型集体活动往往由操场和礼堂承载,教学区本身并不需要一个全校的中心空间。当然,可能会存在局部的中心,比如年级中心。

基于这一思想并回应方正的场地条件,我们创造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网格化的平面系统,横纵两向的廊道编织成一个经纬网格,将教室、庭院、平台等元素编织进这个网络系统,形成建筑与庭院相互渗透的一个肌体组织。

调整大小 01 正轴测图迹·建筑事务所(TAO).jpg

△校园整体正轴测 ©迹·建筑事务所(TAO)

△平面图 ©迹·建筑事务所(TAO)

消除了中心,这是一个强调连续、蔓延、均质、开放、平等、渗透的空间范式。一个充满“联结与互动”的空间体系——教学及附属空间、社交活动平台、自然庭院通过廊道来链接,消除相互之间的隔离感。

具体空间布局上,每三个常规教室组成一个矩形体块,每三个矩形体块组成一个年级组团;每个组团内,由三个矩形教室体块围合出一块年级内公共活动区域。而自然庭院成为年级组团之间的透气空间,这样每个教室区域都是与自然和社交空间相互渗透的。

09 概念分析图 Conceptual Diagram ©迹·建筑事务所(TAO).jpg

△概念分析图 ©迹·建筑事务所(TAO)

调整大小 04 1_100 单组团模型迹·建筑事务所(TAO).jpg

△1:100单组团模型 ©迹·建筑事务所(TAO)

△二层室外平台 ©是然建筑摄影

△坡道 ©是然建筑摄影

△连廊 ©是然建筑摄影

△首层自然庭院 ©是然建筑摄影

△首层自然庭院 ©是然建筑摄影

抬升的地面

在教学区整体两层的基础上,一个抬升的地面界定出位于上层的54个班级教室和位于下层的功能教室,在每个年级的中心形成一个被抬升的庭院,庭院本身只有一层的尺度,成为课间学生室外活动的便捷场所,从每一个班级教室的走廊出来就是庭院,学生课间10分钟可以充分在此活动,享受自由奔跑和仰望天空。这里自然而然也成为局部区域的社交中心。

△二层室外平台 ©是然建筑摄影

这些被“抬高”的庭院,通过形态各异的坡道、台阶、楼梯等又与一层形成垂直联系,可以便捷到达下层。位于教学区西侧连续的大台阶,即方便二层与操场的联系,同时兼做面向运动场的看台坐席。

调整大小 17 首层活动庭院 是然建筑摄影.jpg

△层活动庭院 ©是然建筑摄影

屋顶与天光

孩子们在校园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是常规教室,因而对空间品质要求更高。传统的教室大多采用多层叠加,采光仅能依靠侧窗,光照有限,空间单一。而在这个项目中,由于所有的班级教室全部位于二层——也是顶层,就具备了通过特殊的屋顶设计采纳天光并且营造独特空间氛围的可能性。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年龄段及学习方式有所不同的特点,设计通过多种屋顶形式的研究,设计出六种屋顶类型分别用于每一个年级,不同的屋顶造形与天光的设计,创造出不同氛围的空间环境,从轻松活泼、到紧张严肃,即回应学习方式特点,又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年都可体验不同的教室环境,打破以往的千篇一律。我们希望这样一个明亮、高大犹如美术馆的教室空间,能带给学生更丰富有趣的空间体验感,熏陶他们的想象力。

△教室 ©是然建筑摄影

从外部看,这些形态各异的屋顶以一种韵律节奏的组织方式,又形成一个如同童话中的聚落场景,也赋予了学校独特的形式特征。

调整大小 03 1_500 整体模型迹·建筑事务所(TAO).jpg

△1:500建筑模型 ©迹·建筑事务所(TAO)

气候与建造

四川湿热,网格化的布局确保了大部分教室区域的薄进深以加强自然通风。造形高起的坡屋顶也形成自然排水,并且内部形成高空间,加上可开启天窗,有利于降热通风节能。

介于教室和庭院之间的廊道成为抵挡多雨日晒气候条件很好的过渡缓冲空间,位于一层的一些半室外空间也成为不利天气下可以活动的空间。

△二层室外平台 ©是然建筑摄影

△首层活动庭院 ©是然建筑摄影

整体建筑因循单元化的特征采用钢结构,加强预制装配化以期实现快速建成的预期(原本计划一年建成,后因资金、管理、施工单位的原因迁延日久未能实现原计划是个遗憾)。屋面采用钛锌金属立边咬合屋面系统,吊顶采用穿孔石膏板吸音,墙面采用涂料,设计原本考虑二层为涂料,一层为石材,以加强首层作为基座的厚重感,强化与二层的轻盈的对比,后因造价所限改为真石漆。

总结

综上,这个设计的核心是探索一种去中心化的学校组织模式,或许可用“平行”来归纳,平行者,平等也,去除等级,强调自由、多元。而屋顶与光,则赋予了其独特的空间体验。我们因而称之为平行与光的学校。

02 1_500 整体模型 1_500 Physical Model ©迹·建筑事务所(TAO).jpg

△1:500建筑模型 ©迹·建筑事务所(TAO)

项目图纸

△剖面图©迹·建筑事务所(TAO)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青衣江路小学校

业主:德阳市旌阳区教育局

项目地点:四川德阳

项目功能: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报告厅、办公等

主持建筑师:华黎|迹·建筑事务所(TAO)

设计团队:华黎、闫亚东、李文杰、陈瑗、汪浪欢、杜云桥、程相举、赵凯、马坤、冯震辉、唐源鸿、宋晶、陈晓奕、苏文嘉、郭思阳、雷铮、张铭

建筑面积:29,943平方米

结构体系:钢框架结构(教学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生活区)

设计时间:2017-2019

施工时间:2019-2022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5/50984.html/feed 3
那些梦想当光能使者的建筑师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00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008.html#comments Tue, 09 Apr 2019 01:17:38 +0000






陶羊君“hh,欢迎勾搭~”

(扫码,或加ID:tyty00)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008.html/feed 13
安藤忠雄光与影的精神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46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464.html#comments Sat, 17 Nov 2018 14:59:04 +0000

—— 建筑究竟能挑战什么?

一叶知秋。一座建筑能告诉我们什么? 

日本文化——好奇

35年前,我前往日本留学,学习建筑设计。无来由地,我感到日本有太多不可思议之处。这种好奇心促使了我对日本的研究。自此,一半时间学建筑,另一半时间探寻日本之迷。回国20年,对“日本”这个自设课题的探索未曾停止。无论日常生活或是商务交流中,也逐渐发现大家常会在很多时候聊起有关日本的话题,从生活到工作,从饮食文化到武士道精神、日本庭园、建筑……我们的内心似乎总隐藏着一种 “日本情结”。中日一衣带水,十多年的留学生活,我深刻地领会到日本文化诸多方面与中国的异同,以及日本民族文化精神深层的一些问题。其间,对日本建筑的研究最为多,尤其是自己兴趣所在的安藤建筑作品。曾听过安藤讲座,看过安藤展览,亲自探访过诸多安藤建筑,走访过安藤事务所,也接触过很多安藤的建筑师朋友。回国后,偶然的机会,我翻译了国内第一本有关安藤的书籍——《安藤忠雄论建筑》,并有幸与安藤先生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做了很多研究,也陆续写过分析安藤作品的评论性文章。

从业至今,深感建筑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行业,涉及的面非常广。从生产到生活,从天文到地理,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思想,从科学技术到人文传统,从物质到精神……建筑无不涉猎!一言以蔽之,建筑是一个与天、地、人相关的所有事物都无不相连的领域。建筑也真是个看似人人知晓,却无人能言明的专业。我总感慨的一句话是:“建筑太简单,建筑太复杂!”因为,建筑是思想的容器,是文化的容器。

本文中,我将主要剖析安藤的两个代表性作品——“住吉的长屋”与“光之教堂”,并以此为引,探知安藤建筑与日本自然风土、精神文化的关系,以期有助于大家对安藤建筑手法的理解,加深对日本文化、及建筑与文化关系的认知与思考。

“光”的设计是安藤建筑的特点之一。在安藤自学建筑的道路上,他曾多次到欧洲旅行,在罗马的万神庙中,他受到来自光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在寻访其精神导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的过程中,在朗香教堂里,他再次感受到了光的感染力。安藤在这里找到了对“光”的原始感受和理解。通过思考人生,感悟自然,理解世界以及对“光”这种建筑手法的不断摸索,他受到很深的启发。这些积淀使安藤在探索“光与建筑”的创作道路上坚定地走了自己的路,创作出了住吉的长屋(1976年)、光之教堂(1989年)、联合国冥想空间(1995年)、光之美术馆(2010年)、广尾教堂(2014年)、光的空间(2017年)等一大批表达“光”之力量的当代建筑杰作。

住吉的长屋——阳光、风雨

住吉的长屋,被安藤称为自己真正的处女座。随其国际知名度逐渐提高,住吉的长屋也成为了世界著名建筑。它还有一个“世界之最”——最小的世界著名建筑。它那么小,那么简单,那么“不功能”,却被安藤认为是自己建筑设计的原点之作。“自己之后所设计出的所有作品,其思考的原点都可以在这个建筑里找到”。住吉的长屋,何以成为这么重要的作品?

住吉的长屋,完成于1976年,是安藤事务所成立8年时的一个作品。一个占地面积只有33.7平米的小建筑。空间设计是把用地分成三等分,中间的部分做院子,两边的部分做房子。人通过院子里一个室外楼梯上到二层,一个室外走廊联通二层两端。空间上很简单。建筑外观则更加简洁(如图1),且非常封闭,一堵清水混凝土的沿街立面墙上只开了一个简单的门洞,建筑模板的螺栓孔眼可算是一种装饰,除此外,没有任何表情。入口空间的处理一样简单、从街道上一步就可以走进室内。孤寂的沿街立面上没有一扇窗户,它完全隔绝了“内外”关系,隔断与周边城市的文脉关系,整体从风格到材料再到空间形式都显得非常突兀、独立。内部基本生活的功能性空间也非常简单,但一应俱全。

设计上最重要而最独特的是有一个室外空间——院子。它是这座住宅建筑最显著的特点。院子的设计在保障了居住生活私密性的同时,它增加了生活空间的丰富性,比如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院子里喝茶、看书、聊天、伸伸懒腰、仰望星空,接触外气,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日本传统的住宅一般也内设“庭园空间”,但大都只是用来观赏的,不是院子。而这种“院子”在日本的传统住宅中极少见。因此,这是安藤设计上的创新点。创新的代价就是打破了日本人不穿鞋在家里(榻榻米上)自由行走的局限。我想象,这家里的人应该是和我们中国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一样,每天穿着鞋在家里生活。而比这更甚的问题是,下雨天需要打伞才可以去卫生间,如果在夜间,会有更大的不便。我想生活上的不便应该还有许多。

在当时,以传统木构长屋为主的街巷里,突兀地出现了这样一个清水混凝土方盒子,这很难被接受。有意思的是,安藤运用了现代的建筑形式、材料和现代工艺手法以及创新的空间布局,却构成了一座“对外封闭,对内开放”、“不功能不好用”、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和观念主张完全背道而驰的空间形态的建筑。安藤的解释更为犀利,“这个建筑是作为一个反城市,反社会的非正规建筑而建造的。” 然而,最让人不解的是,这座“既不好用,又不好看,反城市,反社会”的建筑,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甚至成为了一座世界著名建筑。

那么,住吉的长屋,究竟高明在了哪里?

首先,它打破了“住宅只能是这样” 的一种日本传统居住生活的固定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它巧妙引入了“大自然”的要素。在建筑中引入自然要素,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庭园里种树种花种草,作为一种设计上引入自然的手法。人们通常认为只有绿色才是自然,看见的才是重要的。生活中往往“见木不见林”,忽略掉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忘掉了“阳光”、“空气”、“风雨”这更大更重要的自然要素。由于住吉的长屋院子空间狭小,不能栽树种草,安藤用最直接的方式引入了“阳光”、“空气”也引入了“风雨”这最大的自然。这成为了安藤设计住吉的长屋的最大亮点和作品成功的支点,也是最能体现日本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的神来之笔。

其次,日本是一个台风、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多灾多难的国家。为了防震需要,人们创造了木结构建筑。木头房子有利于房屋抗震,但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引起火灾,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地震引发的大火灾。自然灾害给日本民族带来过太多的苦难,日本各地建造的大量神宫、神社建筑充分地表明了日本民族对大自然的恐惧和敬畏心理。他们在祈求神灵保佑的同时,也需要培养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相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出一种精神,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这种精神就成为日本人凸显的一种精神:敬业、忠诚、坚韧、战斗、殉道的精神。在这个资源贫乏、灾害频发、悬命拼搏才能成活的国度里,这样的精神就是财富。日本特有的自然风物土壤也孕育了日本民族独有的坚韧性格。为了生存下去,必须要磨炼出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精神。人们在享受大自然恩惠的同时,必须防范自然带来的伤害,勇敢面对自然的不利影响,通过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在适应自然中积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生存下去。日本是“热爱自然”的民族,这一点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以及各种产品上都可以看到。其中就包含了这样丰富、复杂而又矛盾的感情。安藤设计的“住吉的长屋”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安藤深刻理解了日本民族对大自然的矛盾心理和生存信仰,并且非常巧妙和勇敢地表达在了自己的设计中。他用自己独有的建筑语言从精神层面表达了日本民族的这种复杂心理和精神状态。 他通过大胆的空间设计把这种精神融入到了居住者的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建筑向社会呐喊出:“日本民族必须在与残酷的大自然的抗争中,才能生存下去!”的强烈声音。

此外,安藤将大量阅读作为建筑设计思想的灵感来源,尤其是年轻时的他读了大量的经典著作,《风土》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和辻哲郎的这本哲学名著给了安藤很大的思想启迪,对安藤的思想形成以及建筑创作都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日本人对自然的感情非常复杂。他们在享受大自然恩惠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因此必须学会并锻炼出一种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即安藤所说的“对抗自然”的精神。住吉的长屋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的有思想深度的杰出作品。日本文化,日本人的精神也就是在这些有思想有创意敢拼搏的人们创作的作品中被继承、发扬和延续着的。

住吉的长屋——在一个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完全张扬出了设计师的个性,一座小小的建筑,能够产生对城市、对业界、对社会的冲击,安藤在这里发现了反建筑、反城市、反抗社会的作用力支点,将“住吉的长屋”推向了建筑的高峰。一座小小的建筑有如此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不能不说这是安藤对建筑的一个贡献。人们又一次发现了建筑的境界、深奥和思想。

光之教堂——昏暗之“光”

“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万物进入我们视野的最基础要素。“光”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存在之源,没有光就没有世界,就没有建筑。

那么,安藤对“光”是怎么理解与应用的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莫过于“光之教堂”(1989年)。2017年在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展出的“安藤忠雄展•挑战”建筑展中唯一放大到原比例的建筑模型就是“光之教堂”。这个作品表达出了安藤建筑的独到精神——简洁、清静、直白、易懂。传统而现代,日本而西方,自我而开放,简单而神奇,安静而震撼。我们看到的只是“十字架”、“清水混凝土”这样极少的构成要素和极简的造型语言,但是它的技术含量和智慧却是深层的、厚重的。

首先, “光”的十字架,上下通高,左右贯顶,做法上是通顶贯底、到头的。也就是说,在设计上是极端的,极致的,不可附加的。这个手法上的极端性正是安藤斗争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日本民族追求极端之美的性格的物化表现。独到之处,精彩之笔。十字架上下贯通部分,墙体开口上下拉通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横向贯通在做法上是比较困难的,这在技术上有很大挑战性,相当于一堵墙两边没有支撑,或者说只有一边有支撑。这大大加大了墙体支撑的难度。在结构计算和力学原理上明显是不合理的。如何战胜这个不合理,就是一大挑战。说到底这是安藤自我设定的困难,绝大多数建筑师不会这么想,也不会这么做。所以,建筑的作品性往往不在它的大小,而在于一种对自我的挑战和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其次,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们似乎常觉得自己生活在黑暗中忏悔中,因此需要阳光、向往阳光。在单调厚重的混凝土墙上营造出的略显昏暗的空间氛围,反而能更好地衬托出了十字架的光亮、光芒。这一手法让空间变得单纯、干净、清晰、醒目、对比强烈、印象深刻,使教堂更有神圣感、空灵感和神秘性,构成了宗教建筑要求的严肃性空间而使其更具有熏染力。这不能不说是安藤的对基督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对建筑语言表现力的精巧把握。

他抓住了“光”之根本,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设计哲学、人生哲学直至生存之道。

在读完安藤给《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的现场》一书撰写的序文《希望之光》后,我再次受到震撼。虽然我在建筑领域也已经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非常理解每一栋建筑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种种艰辛故事,但当我在文章中看到安藤描述这座建筑诞生背后的故事时,我还是被感动了。这座建筑从开始构思到建造完成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里,经历了安藤作为一个非基督教信徒对基督教信仰理解的艰难门槛,承受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经济大潮冲击的巨大压力,建设经费太少,施工队难找,施工员缺少,各种必备条件的不具备等重重困难。设计方、施工方,业主方,他们在不知反复了多少次的绝望中,靠着“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不该有经济上的盘算”、“一定要做出一个震撼人心的好建筑”、“我一定要战斗下去!”这样的坚定信念坚持了下来。完成了、完成好了,完美了!这是一个杰出的建筑作品。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在“光之教堂”尚未完成时,为这座建筑的建设鞠躬尽瘁的一柳先生因病离世了。从安藤亲自撰写的序文中,我感受到了他的无奈、彷徨、困惑和迷茫,感受到了他的悲恸和建筑完成之后他的快乐,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职业建筑设计师的理想、责任、坚守、坚强、自豪和幸福。

“在这座飘浮着昏暗感受的建筑中,希望之光永在,在这座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里,我们还能触摸到残留着建设者们亲手烙印出的、许许多多无奈的手痕、忍耐坚守的迹印。我想,这些迹痕会带给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那种不能用语言表述出的静静的感动。”  

可以说,光之教堂对当时的安藤来说是从未遇到的艰难局面和最具挑战性的项目。我似乎第一次真正感悟了我求索了那么多年的命题:“好的建筑是怎样炼成的?”、“什么才是伟大的建筑?”也因此,我对建筑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现实也更加理想的认识。我想说,真正的建筑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

“光的空间”——仰望星空

“光的空间”是安藤在上海实现的第三个设计作品。说是作品,但它并不是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在一座大型商场一角上的一部分。从外观上看,在大上海形象千姿百态的建筑海洋里,它并不算特别突出。安藤在一个有着机理变化的建筑立面一角设计了一个 形似“蚕卵”的小建筑体。这颗“卵”,从建筑体量上看,它并不大;在造型本体上,除了区别于普通建筑的形体的特殊性外,它并未表现得像珍珠一样地美丽夺目,甚至它是朴素的、无修饰的,越靠近这个商业体,如果不抬头仰望,人们越不容易觉察在建筑一角上镶嵌有这么一个异质元素。但这和安藤一贯的建筑风格倒是很一致:建筑体量不大,外表简单,而内部却充满“故事”。这种“外素内丰”的建筑风格让人不禁又一次想起了住吉的长屋。

那么安藤为什么要接手这个条件并不好的项目?它为什么叫“光的空间”?安藤在哪儿体现了他的“光”的设计?这座建筑又是如何表现了他的挑战精神的?

我认为,接受这个条件严苛的项目本身就是安藤自我挑战的一场战斗写实。首先,从功能上,通过导入“书店+美术馆”功能的部分,给这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带来了更有艺术气质和文化气息的意义。一部分内部空间,利用顶层的位置做了许多只有在顶层才能打开的通向天空的三角形天窗设计,形成了很好的光的效果。其次,造型上安藤运用了一个“卵”的造型手法,寓意建筑的生长性,因为“卵”是生命的象征。通过这一象征性的手法让这座“不知所措”的建筑“破茧蝶变”。

如果说书店、美术馆是从功能角度注入了“光”的理念的话,那么空间上,安藤则是巧妙地运用了“卵壳”的内部弧形空间展示出了一幅星光璀璨的象征宇宙空间的景象。在这里安藤用空间的手法提示我们:读书人最需要的就是仰望星空,去思考,去感悟。这个建筑最精彩的一笔就是,在美术馆与书店之间非常巧妙地插入了这个具有象征性、寓意性、浪漫的表意空间。这个结合部“卵”形空间的巧妙处理手法不得不说是安藤建筑的独特表达,它表达出了非常恢宏的大师一笔。其内部空间,无论是动线设置、书架布局、吹拔尺度、材质选择、细部造型、色调选择、氛围营造、还是照明、自然光线演绎都处理得非常巧妙而娴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超日常、超体验的另类空间感受。

一座建筑,首先是它的基本功能,其次是装入功能的空间,然后是它的形态造型,最后是它的内涵寓意。在“功能——空间——形体”的基础上,一座建筑它究竟表达的是什么,也就是它最后所表达的——寓意是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功能——空间——形体——寓意”这四点是评价一座建筑好坏与否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评价要素指标。而安藤在这座建筑上要表达的意义就体现在他与业主共同为这座建筑所取的名字上——“光的空间”。他要给这座建筑带来光、光亮、光明,让这座建筑充满“阳光”、活力和生之希望。这座“光的空间”无论从功能上、空间上、形体上、还是意义上都体现出这样一种的“光”的理念。

希望之“光”

 “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光”与“影”分别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光必有影,有影必有光,光影是一体的存在。由于有了世界、有了人类、有了物体才让我们看见了光,有了光的概念。建筑师们发现了运用光可以让空间更加丰富多彩,而安藤忠雄却通过自己的建筑创造性挖掘出了“光”背后更深远的意义和精神价值。“光”不仅可以成为一种建筑手法,而且可成为一种思想,从而将“光”升华为可以照亮人生道路的明灯。安藤用它看亮人生,看清建筑,看穿社会。之后,他又把这一切还原给了建筑,还原给了社会。因此,我们通过安藤看到了希望的人生。但是,就像有白天就会有黑夜,有阳光就会有风雨一样,有“光”就会有“影”的存在。如果“光”象征着收获,那么“影”就象征着付出。就像安藤所说:

“什么是人生的幸福?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我认为,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光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光与影。那是我置身建筑世界四十余年来,从中学到的一点属于自己的人生观。”  

作为一个建筑教育者,我突然也感到安藤建筑人生的贡献和现实意义还在于,安藤本身就像一道光,闪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照亮了想成为建筑师的年轻人的道路。也突然发现,自学成才的安藤比做出好建筑的安藤具有更大的指引意义,他用自己“战斗”的一生证明了建筑没那么难,建筑师可以自学成才,成为大建筑师,成为伟大的建筑师。就像一盏明灯,他的建筑人生为千千万万的建筑学子以及成才道路上一生悬命奋力拼搏的年轻人照亮了一条希望之路。

白  林

建筑家、建筑理论家、建筑教育家

北京白林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代表(2002-2018)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原建筑系主任)

日本京都大学  博士

中国清华大学  博士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筑学科  评审专家

北京市建筑工程评标委员会  评审专家

《安藤忠雄 论建筑》中文版译者

《中国建筑设计作品年鉴》特邀编委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464.html/feed 7
安藤忠雄,明珠美术馆和服装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4/3982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4/39821.html#comments Fri, 13 Apr 2018 13:28:56 +0000 探展视频——详细地叙述了在引领展中看到光、空间、人文三者交互的感动


位于明珠美术馆的引领展,是安藤忠雄在中国最新的一个设计项目,也是设计师本人历时两年筹备的个人展,同时它还是一间新颖的小型博物馆。

这个展览一共分为五个板块:“光之历程”“思想之光”“艺术之光”“创作之光”“光之阅读”。这里充斥着大量建筑模型、能让观众们感受到沉浸式体验的纪录影像、产品手稿、书籍文献等等。


我们在此前已经对安藤忠雄最为出名的作品有所了解,比如对光的把控出神入化的光之教堂,或者直岛上让建筑物彻底融入自然环境中的博物馆。但置身于展览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不仅能感受到他用混凝土让空间与建筑呈现出来的锐利与冷静,更能感受到的是建筑师本人是如何在创作过程中自我发现与表达的。

光之教堂

地中美术馆

在建筑方面,安藤忠雄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他用光来比喻信仰,但并不指向宗教的领域,而是对光和自然一种最初心的敬畏。光,就是明珠美术馆贯穿始终的主题。

明珠美术馆的另一特点是,它设立在一个商业购物中心之中,利用了顶层的空间。由于周围密集的商业与居住建筑,这儿本身就“自带流量”,可以吸引周围的居民前去。


但它在设计上还更有隐藏关卡:从位于八层的展览馆蜿蜒向下,是一间新华书店。这间书店由不引人注目的小门虚掩着,但走进去完全是豁然开朗的空间感。虽然是完全封闭的结构,但穹顶对于银河星空的投影也在点题“光”这一展览主旨。


人在这间书店里站立,感受到的完全是静谧与温柔,你会不由自主地就沉下去,想从书架上选一本书,再次感受十几年前去书店一呆一整天,直至度过整个燥热夏日的阅读时光。

在一天之内,我在这间美术馆中由商业过渡到艺术、再由此深入到文化领域,体会到了它们之间彼此融合又泾渭分明的关系,这样丰富的体验在我的逛街生涯中还是头一次。


所以大家不妨耐心看看我的这的第一只探展视频,这里我详细地叙述了在引领展中看到光、空间、人文三者交互的感动。



逛展和逛街的穿着当然要有所区分。视频里我穿着的两套衣服,一套是Marni的绉纱钉珠连衣裙配Fendi micro peeakboo手袋;还有一套则是Stella Mccartney拼接材质的长连衣裙,裙摆下藏起来的是Azzedine Alaïa标志性的镂空高跟凉鞋。

这些都是我在魅力惠上发现到的漏网之鱼,共同点是剪裁柔美但并不过分女性化,即使有一些装饰元素但完全可以低调到隐形的地步。因为我们即使在看展的时候拍照,也讲究的是人和大环境相互融合。张扬舞爪地站在展览品之前,是很没有分寸感也不尊重展览环境的表现。

建筑艺术与时尚设计的关系本就源远流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一再看到那些优等的建筑学背景的设计师们是如何为时尚圈带来革新性的改变的。


比如带着建筑设计的工作经验转头时尚领域的Raf Simons,曾经用塑料和金属等等面料将女装设计引领到前卫风潮上的Paco Rabanne…… 而往近了说,刚刚受到Louis Vuitton招揽的Virgil Abloh的多重身份背景下,也离不开建筑系的受教育经历。

Paco Rabanne

当然,现代女装长期受建筑设计的滋养,并不仅仅来源于那些曾经有机会成为建筑师的设计者们,更来源于时尚从建筑中获取灵感,在精神层面上成就更为简洁独立的女性。


如果需要将安藤忠雄的风格与我心目中的设计师品牌联系在一起的话,我当然会推举Jil Sander,同样是秉持极简主义的美学概念,Jil Sander包裹下的女性躯体坚韧有力,而且非常注重自省与自我塑造。

Jil Sander

我就非常喜欢逮住魅力惠上的Jil Sander专场来逛。因为它的设计风格鲜有变动,款式上不太有当季与过季的区别。以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距离我第一次购买Jil Sander外套已经超过六年了,但这六年来我从未间断过穿它,且每一次穿都拥有很高的询问度。


从消费的角度上来说,这当然是好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真正地拥有一些timeless piece。


如果你身处上海的话,我会强烈建议你来安藤忠雄的个展实地领略我所感受到的静谧气氛,更直观地观看大师作品的模型。



感谢 搞艺术一横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gaoyishuyiheng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4/39821.html/feed 7
在砖块和玻璃之上,于砾石和沙子之间,光线轻轻萦绕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56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569.html#comments Wed, 27 Dec 2017 06:09:21 +0000 街道上车水马楼川流不息,夜幕后霓虹映天不夜城…我们的城市风光已经不再是一种绝对而端庄肃穆的姿态。它缺少一个可以专注于静思和救赎的空间。能看到一座新教堂的建立,看到信徒们在破晓时分参加礼拜的场景仿佛已经变成了一种奇迹。这样的场景证明了在盲目崇拜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信仰萌芽。以马内利教堂位于新建的昌居区内的一块角落处。新开发区域通常会在建筑物上设置色彩绚丽的标志。因此教堂面临着以简单而克制的方式展示自己存在的挑战。

教堂用地为梯形而建筑轮廓为矩形,其内部在底层平面中设置有教育空间和维护设施用房,在上层建筑中布置有主教堂。下层的体量以砖材砌成,而上层体量则用玻璃墙制造。在外立面的某个部分砖和玻璃幕墙以微妙的方式彼此衔接。最后教堂以紧急疏散楼梯、入口楼梯和钟楼作为收尾。这些额外的要素辅助阐明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直接将街道连接到小教堂的第三层标高处,入口楼梯便可以将街道引导至建筑物内而不影响现有的城市交通。

与此同时,两座塔楼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并成功地突出梯形场地形状。最重要的是突出了主教堂作为教堂主角的建筑地位。屋顶长达15米的跨度仅由一根7.5×15厘米的细柱支撑,制造出一种天蓬漂浮于空中的轻盈感。光墙被一根根直棂切分形成固定的竖向比例,其表面进一步做了喷砂处理,有利于氛围营造令信徒感到能够接近上帝。仿佛周边一切都消失了,徒留信徒在圣光下祈祷便足矣。圣洁感不是来自圣像,也不是来自于什么珍贵的材料,而是来自于光线。以马内利教堂真正显示出了光的存在性。在砖块和玻璃之上,在砾石和沙子之间,光线轻轻萦绕。

图纸

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区位: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兴德谷,松亭堂

主导建筑师:Kim Seunghoy (国立首尔大学), Kang Wonphil, Kim Juae, Kim Jeonghun

建筑面积:2335.35平方米

项目时间:2003年

项目摄影:Kang Ilmin, Kim Jongoh

结构工程师:Yoon Koojo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o.

施工方:Jaein Construction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569.html/feed 1
匠心天荟,将艺术融入生活 / BOX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3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39.html#comments Mon, 23 Oct 2017 05:49:14 +0000 时代天荟,位于东莞市茶山中央生活区,作为茶山首个高端住宅,项目一脉传承时代地产产品的美学基因,传递现代极简人居生活新方式,满足精致纯粹空间的气质输出,通过运用“少即是多”极具辨识度艺术符号表达,完美地诠释了时代地产对现代美学社区的新追求 。

项目鸟瞰图

展示区流线关系从停车场、销售中心、主入口到泳池会所区域。设计回归本质、回归点线面、回归体块,真正地将建筑、景观、室内融为一体,共同营造空间的流动感,品质感和归属感,诠释全新现代主义居住风范。

营销中心——大繁至简

营销中心前广场作为建筑、室内空间向景观的延伸、用统一的材料来勾勒线条与体块,行走中感受阳光下明暗与光影的变化,舒朗通透。

黑色巨石作为广场客厅的“家具”人性化的提供复合功能空间,看似随意放置,确实恰到好处的美。

白色背景下植物、光影、材料、比例的细腻体现与交融。

入口——隐秘优雅

从营销中心前广场转入社区主入口,如电影序幕般,掀开了园林景观空间序幕,带来出处充满惊喜的归家体验感。

夜晚,星光点点,多种光源在夜间发出温暖的柔光,温馨、安宁。

远近的建筑,植物投影引导视线和动线往前延展,幽思无限。

泳池会所——活力灵动

泳池区域为一脉相承的白色材质表达,会所交汇连接庭院和泳池区,动与静,使体验动线极具灵动和趣味性,丰富而纯粹,碰撞出耐人寻味的空间体验感。

当草地、水面、铺装互相交合,碰撞出丰富的质感,带来更细腻的视觉体验。

艺术格调

为寻求更深层次艺术体验,呈现追求美好生活态度的艺术臻品,将社区“艺术化”,细微之处见匠心。

雕塑艺术

如果说时代天荟是充满艺术生活情调的社区,那景观精心布置的雕塑则为此再度升华格调,选用知名艺术家广州雕塑院陆增康院长的个人限量的三件雕塑作品:分别是主入口水景上的《清泉》、与样板庭院搭配的《雀跃的童年—金色鸟》、泳池区《清澈的小河》。

《清泉》/《Clear spring》

作品惟妙惟俏,似水柔情,清澈,温柔,纯洁,此雕塑仅限量一件。

20.jpg

21.jpg

《雀跃的童年-金色鸟》/《Happy childhood – Golden Bird》

手握树枝扮鹿角的儿童,小鸟在树枝上欢快的唱歌,处处洋溢着童年的美好和对生活的热爱。此雕塑仅限量一件。

《清澈的小河》/《Pristine river》

“日照小河戏水影”作品表现站在卵石上欲跃入水里的清新小女孩,飘逸的发丝、垂睫抿嘴微笑,体现一种静谧境界,此雕塑限量8件,编号为3/8。第一件作品于 2011年永久安放于美国堪萨斯城。

细节展示

两种形态的黑色河石犹如珍宝静躺河底,可远观亦可近玩。

景观在处理与建筑、室内空间关系上,打造与自然亲近的新主张,细节释放出匠心与专注。

光影的谋划与草木相得益彰,白天树影斑驳,简洁的轮廓,却苛求细部,纯粹、雅致。

项目信息

委托方:时代地产

景观设计单位:深圳博克斯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雕塑设计:广州雕塑院 陆增康院长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39.html/feed 0
简洁形体塑造出的混凝土小屋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0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09.html#comments Fri, 20 Oct 2017 04:08:14 +0000 我们的项目通过设置较大的开口和入口来建立视觉连续性并提供最佳的通风循环,将开放空间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需求。简洁的形体构成塑造了住宅最主要的形式,两边混凝土墙体的包裹保证了住宅的纵深感,并能够在临近建筑中保持私密性。

材料和结构的使用均经过慎重考虑。垂直方向上使用混凝土面板,是为住宅提供其独特的识别性。混凝土面板便于建造简洁明快的体量,能够建造高度超过6米的公共空间,而不需要额外的结构支撑。混凝土基本不需要维护,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子将会形成独特的建筑形象。地面上使用符合建筑性格的石灰华石保持视觉和材料的连续性。

服务空间和公共空间被巧妙地分隔。大型的中央空间通过一个立方体式的天井构成了内部和外部空间之间的最佳关系,这样做能够使这座小住宅获得更大的观景视野。

间隔8.5米的墙作为支撑楼板的结构要素,房子的底部和前面形成了灰空间,有利于阳光的照射和空气的流通,天井和起居室最大化地与室外空间取得联系。

天井中有一棵树,作为视觉中心,在阳光充沛的季节里提供荫凉,同时做为家庭活动和家庭记忆的象征。


图纸

总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A

剖面图B

剖面图C

剖面图D

海拔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Diego Cherbenco, Anibal Bizzotto

建筑位置:阿根廷 蒂格雷

建筑面积:210㎡

项目年份:2017

摄影:Albano García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09.html/feed 1
层层木板营造出的张力空间——芬兰坦佩雷艺术博物馆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38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382.html#comments Sat, 30 Sep 2017 08:49:41 +0000 芬兰“坦佩雷艺术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当地品质最好、最负盛名的特产之一:木材。这个北欧国家是欧洲最大的木材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生产国。3GATTI事务所设计的这个方案使用巨大的木制隔板一片片叠制而成,有望成为当地一座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成为该城市一个让游客印象深刻的代表作。

建筑体量不但凭借其简洁质朴的造型而变得张力十足,同时能让人从外部形式就感知到内部空间的复杂性。事实上,这些尺度巨大的墙之间仅间隔1.2米的距离,既可以过滤进入室内的光线,还可以让室内景象和人流活动透过两侧一个个横向的狭缝间显现出来。

该项目包括pyynikintori广场中一个新建的地下停车场、办公楼和高层住宅楼

室内的复杂变化和孔隙度不仅仅是通过木质隔板之间的平行间隙形成的,更主要是通过在木质隔板上挖出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洞来形成一种抽象形状的虚空间,进而生成一种洞穴般的连续空间。罗马-上海事务所3GATTI 运用的这种洞穴状的空间形成连续的间隙带给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并从空间上刺激交通流线的流动性。

从博物馆的侧视图可以看出,建筑体量的顶部以及东西两侧几乎呈全透明状态

从入口处可以发现这座“流动的建筑”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抽象隧道,它在门厅内部十分高大且动态感十足,又在下一个空间里的自动扶梯处变得相对狭小。这种连续性的空间跨度和压缩手法能够有效引导游客的走向,并界定出每一个空间的重要程度,同时还能在游览过程中形成无与伦比的空间震撼度。参观路径经过精心调试之后总能朝向公园景观、博物馆老馆和pyynikintori广场的最美景观处,总能引起游客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想要对博物馆深处隐藏空间产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意愿。

博物馆一侧有足够的空隙能让行人穿过地下一层

木片墙之间安装有一条条狭长的玻璃,让自然光线或者人造灯光从四面八方散射进来,同样能为展览空间创造出恰到好处的光线品质。展廊中还设有金属格栅和可调节百叶窗帘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照入廊道的光线,让陈展中的特殊需求(比如要求营造昏暗朦胧氛围)也能得到满足。这些木质片墙中有一部分是实心的,使用胶合层积木结构或者木料胶合板制成,另有一部分是空心的,可以让隔断变得比较轻薄,有利于塑造出不同的形状,尤其是在那些没有结构支撑的地方更加灵活好用。

博物馆的入口在左侧,咖啡馆在右侧

片墙上的穿洞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室内营造良好的空间品质,同时也是为了空调暖通系统能从板下穿过。毫无疑问,层积板是一种最为绿色节省的材料选择,其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都相对较低,而绝缘性能则相对较高。它由在场地外生长而成的木材制成,不需要进行机械开采,也不需要像生产钢铁和水泥那样进行高能耗的制造过程。即使整个空间形象非常抽象和高冷,木材也能创造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露天式的开放庭院穿过整个博物馆体量将工作人员使用区域与游客使用区域分开

竖向墙壁一直延续到地面上,由长条状的水泥楼板将木质板条隔离开来。这种斑马线一样的纹理不断出现于主要内部空间中并一直延续到室外,“占据”周围环境里的步行小径和重要景点的地面铺装。条纹主路是一条从公交车站步行岛一直延伸到博物馆入口的道路,其中每一根条纹都安装有LED照明系统,让这条路在夜间看起来更加显眼。

入口大厅从左到右依次是:楼梯、底层售票中心,顶层咖啡店

流动性道路和渐变式空腔设计手法的内在逻辑也会同样被运用于总平面设计的其他部分,令整个方案都拥有相同的建筑语汇。从建筑空间塑造到pyynikintori广场的表面设计,这种穿孔式的抽象体量元素贯穿方案始终。依据同样的设计手法,广场地面上也设有大大小小的洞,可以直接看到地下停车库,地下层种植的树木也可以通过洞生长出来。实心的墙壁上将会设置孔隙空间,让水平的光线能够照到建筑内部的深处。

展览区域充分利用了框架木结构来过滤日光

乘坐展览区的升降梯能够独享坦佩雷艺术画廊老馆花园的景观视野

在展览区走道内可以若隐若现地看到外部庭院和放映区

入口花园是一处露天的开放空间,内部是胶合板结构框架

展示内部空间复杂性的分析图

一层平面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382.html/feed 2
圆拱下的微光——上海虹桥飞机库改造 / 那宅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73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732.html#comments Mon, 28 Aug 2017 08:32:45 +0000 这栋房子是一个废置多年的小型飞机库,位于上海虹桥机场内的一个办公大院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希望对其加以改造,作为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大厅。

c01.jpg

一栋特别的圆拱房

c02.jpg

飞机库的主体结构,是由大小两片混凝土拱顶连接而成的T字型空间。从结构受力角度分析,侧推力由拱承担,并传递至地面,其他的墙体并不承重,因此可以完全解放出来。

飞机库的现状与改造条件

在此次改造之前,飞机库曾做为仓库使用,室内的采光与通风比较差,白天也需要灯光照明才能满足使用。

c17.jpg

依据虹桥机场的整体规划,数年后该区域土地将被征用,因此这是一次颇为“临时”的改造,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严格限定了18万元的工程预算,并且希望新空间能尽快投入使用。

低造价与高效施工,是本次改造必须面对的一个前提条件。

以光为切入点的策略

对于空间来说,光既是免费的又是无价的,合理的利用光,可以使空间品质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设计策略由此从光线切入,选择了玻璃砖做为大厅外墙主体材料,并设钢质上旋窗保证自然通风。

c18.jpg

夜间的时候,光从玻璃砖中透出,又成为了建筑形象的一部分,并同周围的老房子保持着一种有对比的和谐关系。

c15.jpg

室内材料的起点

招标大厅室内最主要的家具是椅子,为了控制造价,保留使用了原有的一批旧椅子。室内材料的选择和配搭,相应的就以椅子的材质和颜色做为出发点而展开。

c10.jpg

小拱顶下是一个会议室,同主要大厅之间用钢质玻璃门作为隔断,空间灵活分割,可分可合。

c08.jpg

改造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荷载与拱顶之间的结构关系。

图纸

平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 / 室内设计:那宅工作室

地点:上海虹桥机场

面积:160平方米

时间:2017年8月

摄影:郑磊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732.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