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筑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早鸟价最后一天!去山西,邂逅唐宋古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1/5393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1/53932.html#comments Thu, 31 Oct 2024 06:16:41 +0000


1924年,日本建筑史学家关野贞断言中国没有唐朝木构建筑。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领的营造学社团队在山西找到了唐朝的遗构佛光寺。

此后,越来越多唐宋时期的建筑遗迹在山西被发掘出来,我们也有了“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说法。

△林徽因佛光寺测绘场景,使用comfyui重绘

今年八月底,《黑神话:悟空》的上线开启了无数人的“西游”之旅。游戏中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蕴含着东方学的建筑场景,让玩家深感震撼。

山西古建筑,作为该游戏场景的重要灵感来源,也再次引爆全网。

《黑神话:悟空》中的佛光寺经幢

为了更加深刻地探索和发现古建筑之美筑学园⌋将推出“山·西游记”的游学招募计划,希望与大家穿过真实的唐宋建筑,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恢弘与精巧。


部分建筑展示(左右滑动)

本次考察地点为山西境内,行程路线由北至途径大同、浑源、朔州、忻州、太原、平遥等传统建筑所在城市。

这些历史瑰宝现状几何?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与传统建筑共生,如何重塑空间尺度和场所认同是我们此次路线关注的焦点。

每座城市的考察选址均将传统建筑、街区改造和现当代建筑实践相结合,我们全面客观地认知不同城市环境中各个时期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尺度,并在连续的考察行程中进行比较分析。



-


○ 4天,逾11处山西境内现存的传统建筑,全景式展现山西经典官式建筑中的经典范例,感受传统文化意境;

○ 体验黑神话·悟空的天命人之路,感受虚拟投射到现实的震撼,认知中国传统建筑美学

○ 漫步于两座千年古城:大同古城和平遥古城,感受“城市”在跨越历史时空后的沧桑巨变;

○ 考察国际著名建筑师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中国明星建筑事务所直向建筑在山西的建筑实践探索,跟随他们的视角理解这片传统土地的建筑文化复兴;

○ 考察山西境内典型的传统街区更新实践探索和公共文化建筑,先锋性与话题度并存;

○ 体验面食之都的特色美食,感受千年商都的古老风土人情;

○ 含1到2场深度学术讲座及讨论会

○ 国内著名建筑设计院团队全程深度讲解。



考察项目.png

-


云冈石窟

大同

云冈石窟是中国北魏时期的重要佛教艺术宝库,位于大同市西郊的武州山南麓。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分为东、中、西三区。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和建筑风格融合了印度佛教、中国艺术和儒家思想,窟内的佛像和建筑样式从早期的自然简朴逐渐演变到后期的繁复细致,精妙绝伦,令人惊叹。


大同古城

大同

大同古城始于北魏时期,当时称“平城”,后在辽、金、元时期成为陪都,享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现存的大同城墙是由明朝洪武五年增筑而成的,高大雄伟,四周建有54座望楼和96座窝铺,四角建有角楼。古城内还保存有众多历史建筑,如辽代的华严寺、善化寺,元代的关帝庙、法华寺塔,明代的九龙琉璃照壁、府文庙和鼓楼等。

华严寺

大同

大同的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整体建筑风格继承了唐代简朴、深厚、雄壮的风格,是中国辽代殿堂建筑的优秀遗构。


善化寺

大同

善化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之一,其建筑、雕塑、碑刻、壁画既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也继承了唐代的风格。善化寺的藻井与当时流行的斗八藻井不同,这座藻井由三层精细的小木作斗拱悬挑而成,正中绘制有二龙戏珠图案,色彩鲜艳,造型生动。


九龙壁

大同

大同九龙壁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座九龙壁,是明代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这座九龙壁的壁身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色彩丰富,五彩斑斓。壁上有九条巨龙,这些龙在翻腾的云海和波涛中翃栩如生,形态逼真。


大同美术馆

建筑师:Foster + Partners

大同美术馆,一座由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与中国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的建筑,它由四个相互连接的三角锥形结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金字塔建筑布局,设计旨在将大同美术馆打造成大同的“城市客厅”,促进人们、艺术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


悬空寺

大同

山西悬空寺名为“玄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的理念,形貌楼阁而得名。它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公里处的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之上。悬空寺的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教,是国内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游览悬空寺,并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目前,悬空寺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遗存。


应县木塔

朔州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塔式建筑。木塔采用双层套筒结构,大大增强了塔的刚度,使得木塔在近千年来经受多次强烈地震后依然屹立不倒。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通过斗拱和柱梁的镶嵌穿插吻合,不仅加强了稳定性,还使塔身更加精美。


佛光寺

忻州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山山腰,是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寺内建筑高低层叠,分布在三级高台上,后方是险峻的山崖。整个建筑群由天王殿、伽蓝殿、文殊殿、香风花雨楼、东大殿、万善堂、关帝殿、祖师塔等构成。佛光寺内现存有两座重要的唐代经幢,八十多年前,林徽因就是通过屋顶的字样和经幢上的“大中十一年”推理出建筑为唐构。


南禅寺

忻州

南禅寺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寺庙之一,其大殿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采用四椽状结构,没有天花板和柱子,由12根檐柱支撑,显得简洁而稳固。大殿内曾供奉多尊唐代彩塑,是国宝级雕塑精品,但2000年被盗,部分雕塑至今下落不明。


平遥古城

晋中

平遥古城被誉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城内保存有300余处文物和近4000处传统建筑,完整展示了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街道布局经纬交织,主次分明,市井商铺林立,店面相连,古民居鳞次栉比,院落重重,体现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

晋祠

太原

晋祠原名晋王祠,是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的祭祀之地,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晋祠的建筑工艺精湛,例如圣母殿的42位宫娥像和鱼沼飞梁等均为宋代建筑中的经典之作。祠内圣母殿的彩塑、难老泉和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长江美术馆

建筑师:直向建筑

长江美术馆位于太原市的长江村,由直向建筑事务所设计,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对长江村历史记忆的尊重和纪念,以及其作为新社区文化空间的定位。建筑采用红砖、木材和水泥等材料,体现了过去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融合。



-

△ 酒店住宿

△ 山西当地美食

学习第一,游戏第二。我们在这趟旅途中,除了见证那些建筑的诗篇,更要收获假期的愉悦。过去的旅行,告别了一天的路途和学习,我们都会一起体验当地的美食。



△游戏娱乐

研讨会在果子和瓜子中度过,之后我们聚在一起玩桌游,由⌈建筑学园⌋负责人·桌游收集狂魔·星火童鞋会带上一些新奇的桌游, 给这趟旅程增添印一点欢声笑语。



-


-

时间:2024年12月29日~1月1日

集合:2024年12月28日晚,大同

集结人数:全国25人(以实际集结人数为准)

行程费用细节:4980 元/人

(费用包含当地三-准四星酒店双人间,若换单人间需补差价;每日当地特色午餐;建筑讲解、沙龙活动;全程大巴服务;景点首道门票;安藤忠雄个展门票;旅游意外保险;司机小费等)以上报价不含税收,大交通以及以上未提及的项目。 

适合人群:建筑、规划、景观、室内等相关从业人员、学生、爱好者等



-

1.早鸟优惠:11月15日前报名可享受300 元早鸟折扣。

2.团报优惠:3人以上,5人以下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180 RMB;5人以上(包含5人)同时抱团参加,每人优惠380 RMB。已经报名参团者介绍小伙伴来参团成功,同样享受相应团报优惠.



-

1.联系客服微信咨询报名事宜;确定报名后,须缴纳1000元预报名费方可报名成功。(缴费方式咨询客服)

2.详细行程以及讲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有变动及时通知,详细行程和本次游学相关细节可咨询可客服。


△扫码识别二维码咨询客服

添加备注【游学】


△扫描上方小程序可直接报名



-


1.学术讲座:

旅行中举行一场深度学术讲座及讨论会,时长1.5小时到2小时,主题由主讲人结合考察路线自拟,包含自由讨论环节。

2.费用说明:

缴纳预报名费1000元完成行程报名,并于集合日当晚缴齐剩余费用,行程过程中不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住宿若换单人间需补齐差价;参观点首道门票以上需自行购买,如有学生证请随声携带,产生的优惠门票费用将在行程结束后一周内退还。 

3.项目参观:

此次考察期间,如遇交通延误、部分地点未开放等特殊情况,届时会对具体行程进行适当调整;

行程参观项目可能会有部分调整,调整数量不超过3个。



  

网站:m.stpapt.com

微博: -Archcollege




商务对接微信:jzxy-yz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1/53932.html/feed 1
山西伪天安门、鬼城烂尾楼……他用15年拍下一个荒诞中国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65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658.html#comments Fri, 27 Sep 2019 02:07:38 +0000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摄影师曾翰,从2004年开始,
用15年跑遍全国34个省,
拍下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在中国这片神州大地上冒出来的
各种人造景观,甚至“奇观”:
重庆最魔幻现实,
山西有个伪造的天安门,

奥运前的北京最疯狂……


山西 后则腰村天安门 2018



北京 火灾后的央视大楼 2009



三峡 巫峡  山羊 2007
曾翰拍摄中


曾翰的这些照片,

色调冷淡,取景中正,

看不到任何情绪、情调,规避掉一切技巧,

就像给这些人造物拍证件照一样。

他将现实场景一个个复制、还原出来,

以一种机器冷静、“无情”的方式,给你震撼。

“因为现实已经够魔幻了,


你再去拍不需要任何花样。

撰文   陈子文   自述   曾翰




三峡 丰都 玉皇大帝楼 2006


三峡丰都鬼城有一个建了一半的烂尾楼,那个楼是一个玉皇大帝的脑袋。



广东南澳岛 鳄鱼屋 2015


广东南澳岛上,在路边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只超大体积的鳄鱼趴在一个楼顶上,垂下来的鳄鱼尾则是一个外挂楼梯。天蓝云白日光凶猛,让人一下子仿佛进入到一个超现实的白日梦境。



上海 隆昌公寓 2009


上海隆昌公寓是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公共租界巡捕房,后来慢慢变成了密集混居的宿舍楼,被称作现实版的“猪笼城寨”。



重庆 洋人街 2007


重庆郊区的洋人街主题公园,是魔幻中的魔幻。这是2007年国庆节它刚刚开放时,人山人海,山顶上点缀着几栋东倒西歪的怪房子,感觉就像那些将几缕长头发盖着前额的地中海男人的后脑勺。




奉节 树根与纪念碑 2007

三峡 巫山  水泥乒乓球台 2007

照片里的这一个个人造“奇观”,散落在中国的神州大地。这是曾翰用超过15年时间,拍摄完成的一个系列作品《超真实中国》。

这些照片乍看平淡无奇,广阔而细致的大场景,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的美。再细看图像的内容,不禁百感交集。

曾翰的这些作品,曾在国内外众多重要展览、摄影节展出,从广州、上海,到美国、瑞士、德国……难得的是,他还是个策展人,曾策展2005年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等。



曾翰2018年在山西夏县拍摄禹王城


从30岁开始,曾翰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路上。二手越野车,后备箱足够大,装得下他的大画幅相机,和大大小小的摄影器材。

好友形容他的摄影创作是“操作复杂,花费巨大,知音不多,走的是一条艰难的路。




曾翰在广州工作室


一年前,曾翰和好友一起在广州黄埔区横沙村的一座民国私塾设立了工作室,几百平的大院落,十分开阔。现在,他一半时间在路上拍摄,另一半时间就回到这里,和助手两个人,把老建筑打理得舒服雅致。
最近,他的新个展《龙洞有个美国城》正在广州展出。作为中国当代摄影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一条和他聊了聊这15年来的摄影创作。
以下是曾翰的自述。





《欢乐今宵》系列 2004


 近30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魔幻的时期 


2004年,当时我在《城市画报》工作。有一次,朋友在一个倒闭的夜总会卡拉OK的废墟里面拍时尚大片,我当时一看那个背景,太魔幻了。我觉得背景本身,比那个模特要好看得多。

于是,我就一个人跑去那个地方,广州的海珠广场市中心,二三十层楼的楼顶上。当时我临时买了台二手的4×5相机,找了个会用的朋友过来当场教我。因为用大画幅相机,会非常细致全面地拍摄下这样的场景。





《欢乐今宵》系列 2004


一冲洗出来,包括它的细节、颜色,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东西——非常真实,但是又非常超越真实。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用大画幅相机去拍摄人造景观。



《世界·遗迹》系列 2004-2007 


后来我就觉得,90年代中后期,中国最大、最荒诞的人造景观就是主题公园。我就到全国各地各个城市去找这种“欢乐的废墟”。去上海、深圳、广州,甚至在广西的北海,整个人就像到了另外一个时空一样。

郑重其事像给一个人拍身份证照一样把它拍下来。

最后把它们全部放在一起的时候,它真的是另外的一个世界,就是超越真实世界的一个真实。





《世界·遗迹》系列 2004-2007 


90年代之后的中国,这种地貌的变化,可能是几千年来最剧烈的。不像古代或近代,不管是战争、社会的经济发展,它都是渐进式。但近30年的中国,它是一种核聚变式的“聚”变,颠覆式的变化。

能生活的这个年代,生活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其实对摄影师来说是特别幸福的事。我认为这十几二十年是中国摄影师最黄金的年代。

在不停地观察,去拍摄的过程中,我就深深地体会到这样一句话:荒谬本身也是现实。



广州 杨箕村钉子户 2012


 拍摄一个“超真实中国” 


《超真实中国》是在我在拍摄《世界·遗迹》之后,又开始有意识地去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中国各地的景观,当代的风景。

所谓的“超真实”是hyperreality,超越了真实。是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70年代提出这个概念,那时候在处于全球化和消费主义刚刚开始。我觉得这个概念到了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现实。

我几乎是把中国所有的省份都走遍了,城市之外,也有很多的荒野、乡村。

重点的一些城市,比如我生活的广州,奥运前的北京,世博会之前的上海,三峡截流之后刚刚成立直辖市的重庆……



广州 珠江新城 2004


2004年初,当时的广州CBD珠江新城还是一片工地,下暴雨,过街隧道就变成一大片水塘,民工们就会跑到那里去游泳去洗澡。突然在广州市中心,有几个人脱光了在那洗澡这种情景,跟后面慢慢在兴起的CBD高楼,真的是会给人一种魔幻现实的感觉。



北京 断桥 2006


2006年冬天,我走到那河边,看到这么一个高架桥树立在那,它的形态是往前冲,但是突然间戛然而止。有朋友说看完这个照片的时候,他突然间眼泪哗哗流下来,就百感交集,对自身的命运和对整个国家命运的一种感受。



杭州转塘 练车场 2004


在看似很乡村的环境里面,在绿色的水塘、水沟包围之中,突然有一大片特别干净的水泥地,有一辆车在中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因为这个时候中国的汽车时代即将到来,有多少人在中国各种各样的地方学车,多少练车场被建出来,就在城乡结合部。




上海 外滩鸽子屋 2006


2006年,上海外滩的一栋老楼天台,一角有一座简陋的鸽子屋,一个中年男子穿着拖鞋和睡裤,坐在屋檐下悠闲地抽着烟。在高耸的外滩中心大楼映照下,鸽子屋白色的屋顶闪闪发光,就像悬崖峭壁下的神殿。和那一格格像笼子一样的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们相比,这个气定神闲的中年男人该是多么富有而高贵啊!



广州 火车站春运 2008


2008年南方雪灾,有十几万人滞留在广州火车站,那个太壮观了。我就拿了我的大画幅相机去拍,操作复杂缓慢,在取景器里我看到密密麻麻的人,人已经变成一种风景。拍完这张照片之后没多久,中国就进入的高铁时代。



重庆 三峡广场 2006
2005年、2006年我去了很多趟重庆,我觉得重庆是中国最魔幻现实主义的城市。
有一张我拍的是沙坪坝广场,一个商业区的中心广场做了一个微缩的三峡,中间还有一条长江一样的人造河,背后商场高楼大厦,乱七八糟的广告牌穿插在一起。假山脚下还有一些人坐在那,特别悠闲。它完全是被模拟出来的一种景观,但是它已经变成我们真实生活。






重庆汽车站 2006


还有一张,拍的重庆汽车站跟黄桷坪的立交桥。重庆是个雾都,背后长江大桥、立交桥、那些楼,整个就蒙上了一层特别迷幻的色彩。但其中有一个楼的巨大红色标语:让重庆沸腾起来。很浪漫化、诗意化的这种风景,啪的一下就被一拳打碎了,让你回到火热的现实。



重庆 坝坝舞 2009


2009年的重庆,一到晚上到处都是人头汹涌的广场舞,重庆人管这叫“坝坝舞”。这张照片里的坝坝舞据说是规模最大的,每晚有上千人来跳舞。我找了一个高楼俯拍,长时间曝光,虚幻的人影和通亮的大厦,就像灯笼照射着蚁群,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又隐藏着多少暗流涌动。

这两年我就比较少去重庆,它已经不像2008年之前特别野生状态,现在更加找不着北,它已经迷幻过头。



青海 昆仑山脚 2006


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我沿着铁路行走拍摄了近一个月。这里是青藏线的起点,我站在铁轨上架起相机,发现正在拆的一座老加油站的残墙,竟然和背后昆仑山山脊的曲线非常相像,就像两条平行的心电图。



四川彭州 地震后的古镇 2009


2009年夏天,我时隔一年后重返四川地震灾区拍摄。在去彭州白鹿镇的路上,我看到了这片破落的古镇,支起相机准备拍摄,一位背着竹篓的大姐走入画面,站着发呆。

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照片之一,被地震震坏的木屋,延伸向远山的泥泞小路,云雾缭绕的山形,处处都是古典山水画里的样子,在我看来这就是最最中国的风景。



陕西 韩城 2018


 近四五年,逐渐放缓后出现的新景象 


15年,为什么会花这么长时间去拍摄一个项目?

中国的样貌,每个时期它肯定会有不一样。比如最疯狂的就是2008年前后,尤其是奥运会前,许多奇观被制造出来。

后来甚至有时候,朋友就会打电话给我说:“曾翰,我今天看到一个东西,那个就是你的照片,你赶快去拍去吧。”

我觉得奇观的东西太过于强调荒谬性,不是所有中国的现实都是那个样子。尤其到了最近这几年,状态慢慢放缓,又呈现出另外一些景观。



郑州 黄河滩 2015


近几年我对奇观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减弱。我更加理性冷静下来,去关注一些更加日常,我觉得更现实的现实。

去得比较多的是河南、安徽、山西,中原地区,真正中国最核心的一些地方,那些地方的小镇乡村,我觉得是特别特别中国。


山西 河津 黄河滩 2018

去年初春,去到了山西黄河边的河津。大片的河滩长着黄色的枯草,特别美,金黄色的草原一样。但是河滩对岸,一望无际的大工厂,浓烟滚滚。突然有一个人走到我的镜头画面里,弯着腰割草,我脑子里一下闪出了米勒的《拾穗者》。

这可能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一种最矛盾最心理:我们总是向往着田园牧歌,却离不开这种工业化、现代化的消费生活。



陕西 洛川 万凤塔 2018


我还观察到很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历史在做一种循环。这两年我看到到处都在兴建寺庙,巨型得超乎你想象。

在黄土高原的省道上开车,远远就望见一座侧倾的古塔孤兀的耸立在平坦的黄土塬上,这座始建于宋代的砖塔叫万凤塔,周围这片地是兴国寺遗址,新建的几座寺庙似乎停工烂尾很久了。



陕西 唐端陵 2018


不可否认的一点,现在我们内地的乡村小镇的建设其实进步非常大,超出我的预想。

比如在太行山群山环绕的小县城里面,竟然会有一个下沉式巨大的商场,这可能是互联网、电商开始普及之后,整个中国的一个变化。

我到秦岭山里面的一个小山村,就算只有两户人家在那里,照样通一条水泥路进去,通电过去,通水过去,甚至通网络过去。

所有的这些都是用4×5的大画幅相机拍摄的,拍了有接近上千张了。明年或者后年,我觉得是这个项目可以结束的时候。






广州这个湿热的南方城市,对中国摄影来说很特殊。

在纸媒的黄金时代,这里有着中国最好的媒体——南方日报集团、羊城晚报集团,里面藏龙卧虎,包括一群摄影记者。后来一批重要的中国当代摄影家,王宁德、黎朗、颜长江、严明、王轶庶等,当然包括曾翰,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在曾翰身上,可以瞥到一代摄影人的成长缩影。


 从摄影记者到独立创作 

曾翰出生在广东的小县城海丰,小时候家人工作变动,他跟着去北京上学。他初中一个最好哥们的爸爸是《人民日报》摄影部的摄影记者,在他们家看到一本书:荷赛获奖作品精华集。懵懂中被启蒙。

曾翰还记得,初三时,每天骑车去天安门广场,拿一部老红梅相机,偷一些黑白卷,跑广场上去拍照。

不过真正迷上摄影,是在上大学之后。



曾翰大二时在长城拍照


1993年,曾翰进入全国最好的新闻专业之一——暨南大学新闻系。大一刚入学就开始拍照。那时的暨大,整个新闻系玩摄影的氛围很浓,“我把摄影课都拿来学暗房,因为可以免费用相纸和药水。

对摄影的痴迷程度,举个例子来说:曾翰以前是个文学青年,有了相机之后,都不写诗了。

他说那时新闻系的学生,都有个做战地记者的理想,“新闻摄影、纪实摄影,是个特别专业的事,大家会非常仰慕去做。”1997年毕业后,当时《新快报》刚创办,曾翰得到机会进去做摄影记者。之后的十年,曾翰一直在媒体工作。



阮义忠主编的《当代摄影新锐》影响了一代中国摄影人


一方面,他接受正统的新闻教育,成为一名职业摄影记者;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的启蒙老师是李媚和阮义忠。

对他刺激最大的是阮义忠编写的《当代摄影新锐》,当他看到贝尔纳·弗孔和黛安·阿勃丝的照片,完全超乎了他的认知;以及李媚编的《现代摄影》杂志,让他看到了陆元敏、顾铮、张海儿、凌飞等中国摄影人的创作。

曾翰2008年美国66号公路拍摄汽车坟场

做媒体的好处是,可以全国到处去看,接触着中国最广泛的现实。于是,他一边职业地完成工作拍摄,一边寻找各种各样摄影创作的实验,这样持续了四五年。

2008年,在《城市画报》做了3年图片总监后,彻底辞了职,去美国留学,并开始作为一名独立摄影师创作。



曾翰在广州工作室

 最深情是无情  像拍证件照一样去拍中国景观 



曾翰选择用极其冷静的方式,去拍摄魔幻的现实:支好三脚架、水平垂直、最稳最平实的角度,景深尽量大——就像给这些景观拍证件照一样。

决定用这种方法,是在2004年拍《欢乐今宵》的时候。

当时,曾翰蒙在大画幅相机的黑布里,透过取景器一点点看,“倒闭的卡拉OK空间很暗,里面装饰的各种妖魔鬼怪形象,仿佛地狱魔窟般。”曝光半小时,他盯着这景象看了半小时。他兴奋地发现,这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在摄影上想找的方向。

“最魔幻的东西就在现实里啊,拍摄对象本身已经足够戏剧性,你再去拍时,不需要任何的花样。”只需要把现实细致全面地复制出来。

这种拍证件照式的拍摄方法,刚开始借鉴了西方摄影史上著名的“杜塞尔多夫学派”,类型学摄影,客观、冷静。



杜塞尔多夫学派创始人贝歇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拍摄的水塔


杜塞尔多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其摄影作品《莱茵河II》,曾在2011年拍卖出天价430万美元,成当时最贵照片

人们一说到纪实摄影,就是人文关怀,特别有情感冲击力地去拍;在曾翰看来,包括很多外国摄影师拍中国,是带着一种“上帝视角”去看的,但他没办法这样。“我在这个地方出生成长,我能感受到那种所谓真正的刺痛是什么,里面很复杂的情感。”

风光摄影追求的漂亮颜色、光线,他统统不要,而是特意“祛魅化”,放弃一切情调、情绪,消除技巧,只客观冷静地还原现实,以一种最“无情”的方式去拍。他认为太煽情的话,容易变成滥情,人就不会去重视问题的本身。

“这种特别冷酷的调性的压抑下,其实我对这片土地是非常非常深情。”





“酷山水”系列之滇池蓝藻图
《酷山水》《真山水》 回归中国古人的观看方式 



不过拍着拍着,曾翰越来越发现,没办法像西方类型学摄影那样,按着清晰的逻辑分类,特别严谨地去拍摄中国景观。因为中国的人造景观,“不知道怎么就冒出来新的,它是混乱的。

困境之下,他追根溯源,想到了中国古人,“我们中国人到底是怎么样去观察这个世界?怎么样理解和表达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他决定从山水画里去找答案。




“酷山水”系列之三峡止水图

他查资料,去博物馆看原作,“试着用古人在山水画里的观察方式,去拍我们当代的山水。

他用长卷的方式去拍三峡,从三峡大坝一直拍到重庆朝天门。



“酷山水”系列之汶川震后图
汶川地震一年后,他再去汶川拍那些破碎的山。
他把这些长卷作品,取名《酷山水》。他觉得“酷”字,最能概括当下中国的状态:一方面非常时尚、生机勃勃;但另一方面充满残酷。




《宋徽宗的松树》2016-2017 “真山水”系列 


2014年开始,随着拍摄的深入,曾翰干脆按着古代经典山水画作品,一个个考据,找到画中山水的原型,然后真正去到那个地方,拍它。

为了拍《宋徽宗的松树》,他甚至到浙江绍兴宋六陵附近的山里住了一年。




《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原作




曾翰拍摄的《鹊华春色图》局部



鹊华秋色图考 2017-18  展览现场


2016年初,曾翰在济南华山脚下,一大片拆迁工地上,找到了与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中一模一样的角度。

他在废墟上架起相机,拍下这幅现代化的《鹊华秋色图》。“我只能拍华山,而原画左侧鹊山的位置,正好是一片高楼,形成山一样的形状。

拍当代山水,继续着他对中国景观的观察和思考。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曾翰看了一本书,影响了他整个的价值观——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现在,45岁的曾翰,依然有一半时间在路上,基本的状态就是开着车带着相机四处游荡。

“摄影刚好是特别有意思的工具,促使你去提问去思考,也回过头去观照自己在这个时代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曾翰摄影展《龙洞有个美国城》正在展出中
时间:2019.08.24-10.10
地点:广州PinkSTAR艺术园区






END -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9/45658.html/feed 2
住手,你们这样盖房子是没有灵魂的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36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367.html#comments Thu, 31 Jan 2019 09:51:36 +0000

建筑界经常撞衫

有些也许是不小心撞到

而也有不少

就是厚颜无耻地抄袭

毕竟,人都是复读机了

那建筑,也有可能是复读机

而且越是中国的文化古城

反而越是重灾区

实在令人疑惑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

郑州“朗香教堂”,由于被柯布基金会投诉,已经拆除




伦敦桥





伦敦桥


苏州“伦敦桥”





艾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埃菲尔铁塔”





望京SOHO




望京SOHO


重庆“望京SOHO”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郑州“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


北京门头沟气象局




威尼斯




威尼斯


杭州“威尼斯”水城小区




拉斐特之家城堡




拉斐特之家城堡


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


-End-




 参与互动,初九从7篇文章留言中抽3个送! 


猪事顺利!

我们决定出一款特制版的手机壳


春节期间我们每天依旧会持续更新

每天会抛下一个话题

请到微信上同步发布的文章下留言


1548936832972444.png


春节过后,我们会从这些留言里选出最精彩最走心的三个

送给你们这款特制的手机壳。


当然,礼物只是个小惊喜,

我们希望的是听到大家的声音,

做建筑师嘛,最重要的是开兴,对不对呀?


祝大家永不脱发,猪年大吉!



 参与互动,初九从7篇文章留言中抽3个送! 

 New Year's gifts.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367.html/feed 24
中国式的哥特大教堂是怎么一步步建成的?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93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934.html#comments Fri, 28 Sep 2018 05:04:15 +0000

2015年秋天,一张“十字屋顶大教堂”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这是坐落于广州市中心的圣心大教堂,当地人都亲切的称呼它为“石室”。垂直航拍的视角让各位新老广州人眼前一亮,众人纷纷惊叹:“从未想过石室还有如此特别的一面。”

圣心大教堂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头顶”,小小的火了一把。

圣心大教堂俯拍呈现一个大十字,摄影师@陈冲

然而大家不了解的是,这座始建于155年前的大教堂可厉害了:

它由数以十万计的花岗岩搭建而成,拥有“远东巴黎圣母院”的美誉。不仅是全国乃至全东南亚最宏伟的双塔哥特教堂,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教堂之一。

圣心大教堂,摄影师@刘承徭

在那个几乎没有人见过西方大教堂,又缺乏机械的年代,纯手工建造起这样一座庞然大物是何等不易?

那为何会修建这样一座大教堂?其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01

  缘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被迫向西方列强打开,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接踵而至,其中还包括:

对天主教准开教禁、发还旧址,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各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各国传教士借此机会,将在华传教事业进行了扩张。

早在明朝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就积极在中国各地活动,但由于清朝禁教,基督教的发展受到限制,直至鸦片战争之后准开教禁。上图为利玛窦,图片源自@VCG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把两广总督行署夷为平地。

时任两广“宗座监牧”的法国传教士明稽章,看上了面朝珠江的总督行署原址,要求划给他建造教堂,但遭到了两广总督劳崇光的拒绝。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国内形势岌岌可危,明稽章依仗法国侵略军势力,再次提出将总督行署原址永租给他建造教堂,并以“全城戒严”相胁,逼使总督劳崇光交出土地。

珠江畔的两广总督行署原址,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次年,中法两国签署协议正式确立广州圣心大教堂的修建。

咸丰皇帝诏曰:“从此永息干戈,共敦和好;彼此相安以信,各无猜疑”。希望以此换来中法两国之间长久的和平。


02

困难重重

明稽章回法觐见法皇拿破仑三世,得到50万法郎专款。

又到耶稣殉难地——耶路撒冷的圣母墓地河急流中取一块石头作为“石室”的奠基石,再到罗马取一公斤的泥土置于基石下。

表示天主教“创立于东方之耶路撒冷,兴起于西方之罗马”之意。

教堂两侧有两块刻有日期及地点砖石,摄影师@潘伟光

法国教会专门请来建筑师Vonutrin和Humbert,仿照巴黎圣克洛蒂尔德教堂设计图纸,同时聘请了数百位中国工人参与修建。

1863年12月3日,教堂举行隆重的奠基礼,修建工作正式开始。由于这一天是耶稣圣心日,教堂又以耶稣圣心作为主保,故被命名为圣心大教堂。

教堂原型圣克洛蒂尔德教堂,图片源自@wiki

然而教堂的建设困难重重。

首先,教堂为全花岗岩结构,这大量的石材需要到新安牛头角开采,再用水路运回广州,路途遥远、运费高昂。


新安牛头角今香港九龙,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其次,由于缺乏机械,整个教堂必须手工建造。

但东西方建筑技艺差别巨大,没有一个工人曾经见过西方的大教堂,更别说有任何建造经验,只能凭借一个木制模型逐步摸索。

再加上建筑师与工人之间语言不通,起初几年进展相当缓慢。


修建教堂时所参考的木模型,现藏于广州市博物馆

后来,两位法国建筑师因水土不服相继离开,具体指挥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是广东揭西的石匠蔡孝。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建筑工匠,蔡孝巧妙地采用了若干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改变了建造过程中的困境,率领一班中国工匠辛劳工作二十余年。

不仅建造出了前所未见的大教堂,还将这座建筑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修建场景,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03

石头交响曲

二十五载,教堂终于完工,多少石匠为其奉献一生。要如何形容初见这座大教堂的惊讶?

数十根方柱拔地而起。

方柱拔地而起,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每根方柱的四面贴着一圈小圆柱成为集束柱,集束柱延伸经过15米高的柱头后,又向上散射出尖形的券,这些券相互交叉后汇集到拱顶的最高点,形成教堂的“骨架”。

在券与券之间填充上薄薄的“蹼”,构成完整的拱顶。

券架在柱子顶上,“蹼”架在券上,“蹼”的重量传到券上,由券传到柱子再传到地面,这便是哥特式教堂中最为精彩的肋拱券。

肋拱券结构,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同时,所有券都是尖券,更好的扩大了内部空间,又有助于力的传导。

自下往上看,整个结构好似从地下生长出来的一般,每个柱头都放射出好几个券,仿佛树木细长而挺拔的枝干向上发散,一直延伸到近三十米的拱顶,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轻巧的飞升感。

抬头仰望,教堂高阔的大穹顶,如同浪潮般一波波往前方扩散开去。


教堂内部结构仰视图,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然而整个拱顶除了产生向下的力,同样会产生横向的侧推力,这需要哥特教堂中另外一种特殊构造——飞扶壁,来承接。

在教堂的东、西、北三面共有24个飞扶壁,如同一双双凌空飞跃的手,衬托着教堂的外壁。

飞扶壁,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它们承接拱顶产生的侧推力,并且将这种侧推力传导到外侧的扶垛上,最后导向地下。


飞扶壁力的传导,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同时由于飞扶壁的存在,侧廊的拱顶不必承担中堂拱顶的侧推力,可以大大降低高度,中堂也可以开很大的侧高窗。

如此一来,墙壁失去了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彩绘玻璃。

飞扶壁、柱子与墙体、窗户的关系,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接着来到教堂正立面。

正立面分为三层,底层是装饰精美的三个门,门面呈后退“八”字形,上面凹入,组成了哥特建筑中极有特色的“透视门”。

“透视门”顶端三角山墙,山墙上以雕花盲窗为饰,简洁又不失精致。

二层的正中为直径接近7米的玫瑰圆窗,整体造型如同光芒四射的太阳,十字窗型与24朵花瓣都在隐喻着《圣经》中的典故。

玫瑰圆窗两侧各有一个尖顶拱窗,形成对称。


教堂正立面,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三层的两边为钟楼。

东钟楼内悬挂着铜钟组,可敲出四组音律,铜钟一响传出低沉、洪亮、清脆的钟声,可传至十里开外,这便是广州城里最早的报时大钟。

西钟楼的南、西、北三塔面,安装有罗马字钟面的时钟。

西钟楼,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座钟楼上高耸的尖塔,尖塔呈八角形,由铁件连接石块构成,越往上越锋利,营造一种直插苍穹的气势。


尖塔,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从高空俯瞰,教堂的平面为拉丁“十”字形,这在天主教的文化中既歌颂着耶稣背负十字架的生命奉献精神,又是太阳、火、光明的象征,表现教徒对“上帝之光”的追求。

教堂拉丁十字平面,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04

多灾多难

然,战乱频频的20世纪初,这个世界上没有哪块净土可以从纷飞的战火中幸免,哪怕是尘世中的“天国”,受天主庇佑的“石室”。

“七七”事变爆发,广州成为日本轰炸的目标之一,坚固的“石室”却在一段时间内毫发未伤。

1938年8月,一架日机被中国军队高炮击中,撞毁在教堂前的沧海茶楼,“石室”拿破仑时代的彩色玻璃被震落过半,大时钟也被震停。

战争情景想象,制图@星球研究所 

1938年8月,一架日机被中国军队高炮击中,撞毁在教堂前的沧海茶楼,“石室”拿破仑时代的彩色玻璃被震落过半,大时钟也被震停。

解放前夕,蒋介石集团溃退南逃,炸毁海珠桥,“石室”的彩色窗玻璃绝大部分被震坏。

磨难远远不止这些,“文化大革命”期间,“石室”内原本所剩无几的玫瑰花窗的彩色玻璃被红卫兵砸碎,教堂内的长木椅、书籍被焚烧,部分墙壁、石柱因焚烧而破裂……随后教堂一度被当作废品仓库、垃圾处理转运场来使用。

再加上长期风吹雨打,“石室”早已伤痕累累。

直至改革开放后,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在各方人员的努力下,石室才得以陆续恢复原貌。



05

 如今 

如今,当我们再次凝视圣心大教堂时,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座高耸瑰丽的建筑,也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真实地记录这中国近代跌宕起伏的历史和百余年来沧桑变化。

经历了2004年~2006年的大修缮,“石室”已经焕然一新。

焕然一新的“石室”,摄影师@谢丰

战时损毁的玻璃,全部换成了从菲律宾定制的彩绘玻璃,玻璃上绘制着一个个圣经故事,被人形象地称为“不识字的人的圣经”。

每当阳光从彩色玻璃穿过,形成了绚丽奇幻的光线效果,浓烈的宗教氛围令人恍若置身上帝之所。

窗户和光影,摄影师@苏晓峰


定制的新时钟已经到岗,老时钟退休,入住博物馆养老。

屋顶脱胎换骨,不仅外部得到修复,内部也变成了更加坚固的框架结构……

“石室”以全新的姿态,与广州的其他名胜古迹一起,迎接世界八方来客。

“石室”夜景,摄影师@陈国亨

不仅是圣心大教堂,广州这个有着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城市,还有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今天我们文化艺术的源泉。

如今,它们中的一些,已经如石室圣心大教堂一样得修缮维护,重新进入大众视野,但还有很多散落各地,未被受到重视。

本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规划院、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联合星球研究所,正在做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问卷调查。想要了解你心中关于广州以及广州历史文化遗迹的印象。

希望大家能帮助我们填写问卷,广州历史文化保护期待的你关注参与!


扫码填写问卷,谢谢大家



…  The End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934.html/fee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