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驿站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上海长宁环城生态公园带市民服务驿站 / 致正建筑工作室 + 冶是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2.html#comments Wed, 24 Jul 2024 16:21:45 +0000

长宁外环生态公园带位于长宁区外环高速路以西、外环西河以东的100米林带,北起苏州河,南与虹桥路景观迎宾道相接,总长约6.25公里,由始建于1995年的外环绿带防护林改造而来。我们将调查中发现的被作为道班房和防汛库房的四处1970-80年代村民自建的农宅改造更新与驿站功能相叠加,这一因地制宜、挖掘既有空间潜力的更新策略也体现了对于外环绿带既有历史的尊重及对于建成环境的最小扰动,充分回应生态的可持续性。

驿站主要由融合了问讯、阅读、科普、社群等使用场景的公共休息室及公共卫生间组成,同时通过连廊、檐廊、敞廊、阳台等灰空间增加休憩空间与自动售卖机、共享雨伞、储物柜等便民服务设施。建筑秉承原有乡村房屋朴素自然的气质,充分利用每栋房屋的布局特征,以平易近人的姿态融于环境,让建筑成为强化所处场地自身特征的风景放大器。

原有建筑主体都是两层砖混房屋,多带有木构坡顶瓦屋面,具有典型的江南普通房屋的时代建造特征。我们保留并加固一层砖混结构,拆除二层楼板以上部分,替换为新的胶合木结构。在此结构逻辑下,四座驿站的坡顶形式各有不同,并与各自的场地与空间特征相对话。

遵循于平实、庸常中接纳使用者的自在及参与的设计初衷,构造与材质的处理于温馨细腻中体现对于使用者的关怀。砖混结构基座施以白色肌理漆,上部是直接露明的木结构梁柱、望板、并结合木挂板的外立面处理。这种内外一致形成了外部界面结合环境、内部空间自然温润的体验感受。深出檐的坡屋顶采用哑光深灰色或银灰色的钛锌板或铝镁锰板金属屋面系统。

采绿庭–1#驿站:杉林密布于庭院
采绿庭:521.2平方米

鱼丽阁–3#驿站:天桥直入南侧水杉林
鱼丽阁:688.5平方米

振鹭轩–4#驿站:从大挑檐中穿出电力线杆
振鹭轩:353.9平方米

有年堂–5#驿站:借用仓谷原型将日用庸常转换为城市风景
有年堂:515.3平方米


 项目信息 

建筑师: 致正建筑工作室, 冶是建筑工作室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杨敏, 北北

主创建筑师: 张斌 / 致正建筑工作室

项目经理: 王佳绮 / 致正建筑工作室

项目建筑师: 采绿庭(1#驿站)、有年堂(5#驿站):王佳绮,徐 跃(施工图设计) / 致正建筑工作室;鱼丽阁(3#驿站)、振鹭轩(4#驿站):李丹锋 / 冶是建筑

设计团队: 采绿庭、有年堂:叶 凯,何侃轩,朱孝珺,蔡 汉,陈若玥,杜 楠,罗颖超 / 致正建筑工作室;鱼丽阁、振鹭轩:郑海凡,王劲凯,叶之凡 / 冶是建筑

委托方: 上海市长宁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

结构设计: 上海三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方: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 上海同济建筑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照明工程所

机电设计: 上海峙盛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包: 上海新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木结构设计: 上海思卡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地点: 上海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2.html/feed 0
绯影.驿站:石芽岭公园配套 / Studio 10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7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74.html#comments Thu, 18 Jul 2024 09:14:32 +0000

本项目场地位于石芽岭山脚,南侧毗邻大芬油画村,主要服务往来公园进行体育锻炼和前往石芽岭登山的市民。因此,除公共卫生间这一服务社区的基本功能外,项目也是周边运动、登山爱好者的休整驿站。

场地一侧面向植被丰茂的山坡,一侧紧临人来车往的道路和运动设施,场地内散布生长有六棵参天乔木,四季绿树成荫,清晨百鸟争鸣。为最大限度保护场地原有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在前期对树木枝干形态进行了详细测绘,建筑布局则见缝插针,功能空间尽量以点状分布在靠车行道和相邻的现状建筑一侧,尽量减少建筑物对树木和鸟类栖居地的打扰。在场地上方、树木主枝干以下整体设置遮蔽有一块顶盖,连接所有的点状功能“盒子”。基于对树干和枝桠的测绘,顶盖与树干、树枝重叠的位置根据其形态挖洞透空,形成自然形态的檐口,在面向郁郁葱葱的山坡一侧形成一处相对安静、可停留的公共灰空间,供人们交流、休憩,与自然对话。

室外的座凳及洗手台结合场地原树池结构布置于挑檐下,人们可以在洗手和坐下休憩时观山景,听鸟鸣和雨声。

从场地婆娑树影中获得灵感,树影投射到建筑的顶面、墙面,形成一系列天窗、洞口,人们得以透过洞口瞥见茂密树冠的一抹绿色和阳光形成的微妙光影;这些洞口不仅满足公共卫生间采光、通风等功能需求,也是对场地原有动态光影记忆的诗意转译和保留再现。此外,洗手区镜面、烘手机纸巾盒外罩的形式也在更小的尺度上对这种自然有机的形式进行呼应。

受到大芬村浓厚艺术氛围启发,建筑室内外呈现油画般柔和的中性色彩和质感,与山林的葱翠相得益彰。


项目图纸

△灵感来源

△体量生成分析图

△体量生成分析图

△体量生成分析图

△轴测图

△基地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Studio10

面积: 136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张超

主创建筑师: 周实

设计团队: 莫纯煇、包嘉晓(项目助理)、张孟琦、陈红、陈菲菲(项目助理)、董盈希(实习)、俸泽为(实习)

特别鸣谢: 朱雄毅

结构顾问: 屈涛

施工图团队: 深圳有向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委托方: 深圳市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龙岗区厕所革命国际设计工作坊”活动承办机构: 设计互视 | 建筑文化机构

地点: 深圳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74.html/feed 0
帆的乡愁:环洱海生态廊道五号驿站 / 三文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1/5018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1/50189.html#comments Wed, 10 Nov 2021 06:56:45 +0000 01_建筑全貌鸟瞰Bird’s eye view of the overall view of the architecture.jpg 

背景和场地:集群设计与看不见洱海的洼地

环洱海生态廊道建设是洱海海西区域治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沿洱海蓝线150米内的违法建筑进行肃清,形成了海西生态廊道,缓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为游客接近洱海、欣赏洱海提供了契机。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态廊道游廊人群,当地政府邀请了国内10位知名建筑师对生态廊道沿线的20个服务驿站进行集群设计。三文建筑负责了5号、6号驿站的设计。

5号驿站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镇下鸡邑村的一块南北向梭子形场地,南北长约84米,东西宽约26米。场地东侧紧邻环海自行车道,道路对面是生态湿地和距离约50米的洱海;西侧临近鸡邑村及大片农田,可远眺苍山。场地是天然洼地,原始标高比自行车道及周边农田低大约1.5米,周边景观并没有特别之处,朝向洱海方向又有树木遮挡看海的视线,这给设计带来挑战。

原始地貌

施工过程

04_建筑鸟瞰Bird’s eye view of the architecture.jpg 

概念:关于洱海渔帆的记忆

某种意义上讲,这不是一个标准的建筑物,它可以是一个构筑物,一个装置。设计灵感来源于对大理白族传统帆船的回应。洱海休渔以来,传统的白族帆船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海面上的的点点白帆和参差的桅杆也成了人们久远的记忆,令人不禁扼腕叹息。今年,在洱海里面已经见不到传统帆船,岸边的小渔船也大多处于闲置状态。这样的历史变换引起了设计师的关注,并希望借此项目,表达对“临水而渔”的传统生活的纪念。

05_东侧建筑立面全貌Overall view of the east building facade.jpg

基于上面的概念,设计师提出“在洱海边,立一片帆”的构想,大胆的以艺术化、表现主义的手段来回应场地:利用场地高差,在背对洱海一侧将所有功能性空间埋入半地下,通过屋顶覆土实现隐藏;暴露在路人视野中的是一面高9米,宽14米的帆,张扬的树立在洱海岸边,如同一件雕塑。帆的布面采用白族传统扎染图案,蓝与白的色彩和大理的天空形成呼应。在设计中,帆是可以更换的。未来,可以结合不同活动更换图案,使建筑成为媒介。

06_建筑主入口Mail entrance.jpg 

建筑:隐藏在绿丘之下

驿站建筑具有三部分功能空间:位于半地下覆土的公共卫生间和休闲吧,及耸立在山丘上的观景台。设计团队通过对场地高差和建筑覆土的处理,形成了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动线:东侧在临近自行车道边设置坡道,引导人们登上观景台;覆土建筑中部断开,平面呈八字形的石砌墙围合出通道,通向位于西侧、面向苍山的室外空间,及公共卫生间和休闲吧。两条路径分别对应登高观海人群和休息人群,动线明确相互不干扰。

建筑主要的功能空间藏于山丘下面,入口在西侧,背向自行车道,相对安静而私密。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当地砌石工艺;卫生间和休闲吧分别采用了U型玻璃和高透玻璃作为采光介质,形成不同程度的私密性,也符合各自的功能要求。木质窗户体系为半地下空间提供通风换气,同时又不破坏立面韵律。建筑设有多边形天窗,它们一方面为室内带来更多采光,另一方面也给建筑屋顶的绿色“山丘”增加了视觉上的变化。西侧室外空间也采用当地毛石铺设,标高低于周边1.5米,形成良好的围合感。设计过程中保留了场地内4棵树木,为场地提供树荫,同时利用树池形成休憩座椅。

 

观景台和风帆:标志与望洱海的高点

建筑屋顶是倾斜的,覆土后形成了面向绿道和洱海的微地形。游人可以在这个绿丘上散步、坐卧,交谈。观景台及风帆装置耸立在绿丘之上,成为区域的标志。它们由6根钢结构桅杆支撑,风帆由双面悬挂10幅定制扎染图案的户外帆布组成。通过Z字形的坡道,人可以到达位于6.5米标高处的观景平台。这里是环洱海绿道公园稍有的高点,人可以越过树梢,远眺洱海景色。

风帆的设计也给落地实施带来了不少挑战。在设计过程中,团队需要考虑抵抗巨大的风荷载和结构轻盈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对抗风能力、工程造价、耐久程度及施工便捷性等技术问题的权衡考虑,设计团队放弃了木结构作为风帆主体结构的方案,最终决定采用钢结构,外覆木纹转印铝板的处理方式。此外,观景台和坡道采用单柱支撑,也最大限度弱化了结构的笨重感。

13_位于半坡上的装置与自行车道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device on half slope and bicycle lane.jpg

帆并不是简单的垂直悬挂,而是在不同标高给出横向支撑,增加抗风能力之余,又形成动势和韵律感。帆四边设钢索,固定于钢结构上,保证帆布挺拔且方便未来更换。

 

室内:强烈的色彩与戏剧性的光

对建筑室内的设计理念延续了“白族扎染”这一概念。设计团队提取传统扎染中具有代表性的蓝色,置入空间中,通过强烈的色彩带给使用者别样的空间感受。休闲吧为骑行、观光游客提供简单餐饮服务。墙面采用传统扎染布艺的拼花图案和蓝白色,但又进行了现代性的抽象。水台立板上特别加上的明黄色,起到了对比和特异的效果。

公厕功能齐整,设置有男女卫生间、母婴服务室、残疾人卫生间。空间使用蓝色瓷砖为主要材料,色彩与休闲吧统一。考虑到卫生间采光及私密性需求,设计团队采用了磨砂U型玻璃作为立面采光。外部看来,U型玻璃的朦胧半透和毛石墙面的粗粝形成有趣对比。此外,设计师认为,即使是公厕也可以是艺术的。因此,公厕入口处特别设计了圆形水波纹装置,及圆形天窗。光线射入,空间中的三个圆彼此呼应,增加了空间的趣味。

 

结语:为海西营造一处轻松生动的驿站 

风帆驿站(5号驿站)既可以是一个建筑,更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艺术作品,一个与洱海的水、天、风、人有关的装置。

对于这个驿站,三文建筑的设计师使用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方式进行建设。它通透、轻巧、甚至有一点酷,且可以和人、环境和事件互动。这个设计并不希望给使用者过于沉重的感受,相反它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回应了场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脉,并成为环境与人之间的连接点。


项目图纸

基地分析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生成图

△流线分析图


 项目信息 

名称:洱海生态廊道5号驿站

地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业主:大理苍洱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及室内设计:三文建筑

主创建筑师:何崴、陈龙

团队成员:王梓亦、孟祥婷、万月潇、桑婉晨

结构顾问:潘从建

照明顾问:北京远瞻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齐洪海,刘仙玉、徐冰、陈文、李强、甘筠松

合作单位:北京华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20年

建成时间:2021年9月

用地面积:1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95平方米

摄影:金伟琦、三文建筑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1/50189.html/feed 0
微地形:大理洱海小邑庄生态驿站-孟凡浩 / line+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302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3022.html#comments Wed, 22 Nov 2023 14:13:25 +0000

“建筑与气候生态、自然环境、公共活动的融合是设计的初衷,而地景化处理最大限度满足了人工与自然在形式、体验和营建上的互融共生,赋予这座现代驿站由大地中生长而来的自然状态,为途径而过的所有人提供庇护。”——孟凡浩

△ 既是功能性的服务驿站,也是眺望洱海的观景台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建设工程旨在构建健康的水陆缓冲带和生态屏障,并拓宽居民游客与洱海的互动界面。129公里的环湖廊道沿途计划设置多个服务驿站,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孟凡浩受邀参与设计,以差异性可持续的空间为洱海公共生态环境赋能。

△ 区位图

03 建筑完全融入环境,形成一处“微地形” 摄影:王策、line+-min.gif

△ 建筑完全融入环境,形成一处“微地形”

在面对苍山洱海、古朴村落的原生环境,设计意图以地景建筑的方式最小程度介入,以“锚固与悬浮”回应建筑与土地的关系,对话环境;以“低技与低碳”回应地方性与当代建造的关系,创新经验;以“开放与包容”回应公共建筑与人的关系,构筑日常性的活动平台。

04 从概念模型到建成实景 摄影:王策、line+-min.gif

从概念模型到建成实景

01 锚固与悬浮

——顺势而为的新地形

“驿站”文化在滇西地区的发展历史悠久,大理也曾在“茶马古道”中占有重要的枢纽功能。古道大多蜿蜒穿行于山间,由山体形成天然的庇护,而驿站通常位于古道沿线的传统聚落群中心,其形制也与传统民居相仿,直至近现代依然保留这类特征。

△ 古代驿站 图源网络

△ 洱海边新建驿站的现状

项目场地选址于洱海环湖景观廊道西南沿线,靠近小邑庄,地势平坦;东侧紧邻环海自行车道,与生态湿地和洱海距离仅在咫尺;西侧毗邻农田村庄,可远眺苍山。在亲临场地后,我们对驿站的设想首先摒弃了孤立的房式建筑形式,转而寻求与土地更紧密、与环境更亲密的可能性。

△ 场地周边环境,洱海(左)与古城(右)

08-场地原貌-line+-min.gif

△ 场地原貌

在避让树木、连接道路和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的双重指向性下,建筑自南向北发展,逐渐起坡,仿佛由大地的一道“裂缝”生长而来,在连续起伏变化的地形中掀起一处登高望远的平台和一处可短暂停留的遮蔽,借此重新唤起自古人与自然相依的经验。

△ 生成图

△ 概念模型

11 从概念模型到建成实景-摄影:王策、line+-min.gif

△ 从概念模型到建成实景

气候影响是设计的另一重要考虑。由于当地风能和光照资源充沛,除了建筑要求的卫生间、小卖部等功能面积外,我们尽可能地将折板屋面下的空间从封闭中释放出来,包括毛石墙基座与混凝土折板的脱离处理,形成完全的空气对流和风景导入,使得内外环境自由渗透、具有呼吸感。

△ 大屋顶与毛石墙的对话关系

△ 爆炸分析图

△ 隐入的公共服务设施

与自然的形式语言相对应的是行为和内容的开放自由,不止于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态的使用需求。骑行与人行的流线进出、空间内外的张力变化、登高屋面的尺度收放,均随着“地势”波动而逐渐建立起感知体验的变化,或幽谧,或开阔。

△ 屋面平台深受游客与居民的喜爱

02 低技与低碳

——地方性营建策略

在材料策略方面,我们结合对现场地域性风貌的感知,提取关键的材质特征,并选择了毛石、混凝土、木材这三种主要材料进行当代化的表达。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建造活动的低碳可持续,包括采用传统低技的手工毛石砌筑方式,木模板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矿物骨料和天然染料,对施工现场的钢材料回收再使用等。

△ 材料策略

这些低维护、可生长的材料赋予了公共建筑更可持续的生命状态,同时也是进一步构筑地方与当代的关系——用当代的手段锚固作为文化概念的“地方”。

△ 建造工艺过程

23 从概念模型到建成实景 摄影:王策、line+.gif

△ 从概念模型到建成实景

折板屋面

折板屋面经参数化结构计算后实现大跨度悬挑,并通过实验模拟、现场打样的方式精准控制清水混凝土的色彩和肌理,追求去装饰化的、自然而然的效果表现和稳定的物理性能。

△ 锚固的毛石基座与悬浮的折板屋面工艺

△ 锚固的毛石基座与悬浮的折板屋面

表现肌理的主模板材料是更接近自然纹理和触感的松木实木模板。相比建造初期选择的效果不明显、施工不环保的水洗面层效果,木模板更易操作和效果可控,通过凹凸深度和板幅大小的试验,与整体相协调。

△ 木模板板幅研究

△ 木模板肌理研究

现场施工时考虑到大跨度悬挑的“悬浮”效果和出挑结构的荷载要求,在一次性浇筑的箱型结构空间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上翻梁做法,对屋面结构板做二次浇筑,保证屋面边缘出挑荷载和上人屋面防水处理。

△ 底板支模、钢筋绑捆

黑色混凝土的实现主要采用了两种措施,在浇筑阶段添加天然矿物染料,满足基本深色效果和材料强度;混凝土拆模养护后,使用半透明色浆保护剂,加强质感和肌理,加深色泽。

△ 拆模修复

毛石墙基座

基座部分就地取材了大理当地盛产的石灰岩,以150-450mm的粒径组合砌筑,与建筑整体尺度相宜。为避免通缝,在砼或墙体内锚固水平布置镀锌角钢,并与石材砌筑体内的螺纹钢筋焊接。

△ 毛石砌筑

屋面排水系统也不是常规的竖向雨落管,而是利用UHPC屋面板设计开缝,将雨水导流至完成面以下,通过园林支座保留足够的雨水导流空腔,找坡后排至附近涵沟内。

△ 屋面利用UHPC面板开缝

实木门窗体系

门窗设计注重实用性和生态气候,卫生间门采用实木牛仔门,高窗为木百叶窗,兼顾了卫生间的自然通风与私密性。木材选用的橡木实木,耐腐耐久性强,硬度高。

△ 实木门窗系统

△ 木材选用的橡木实木,耐腐耐久性强,硬度高

小卖部选用的平推开启扇和可以完全打开的木门扇,增加了室内外的互动。

△ 平推开启扇的设计增加空间的互动性

围护等金属构件

在建筑的主体结构完成后,施工现场余留了大量的废旧钢筋和钢板等工业材料。秉持着可持续的环保理念,经过二次加工,应用为栏杆扶手、楼梯踏步、花槽等构件,使其成为建筑生命的一部分,重又生长。

△ 施工现场的钢筋钢板经二次加工后再使用

45-©line+-min.gif

03 开放与包容

——回归日常的公共生活

在后疫情时代,大理成为众多数字游民和旅客的目的地。作为一个日常性的小憩场所,驿站不只是观景台、休息站,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平台,我们希望以一种普通的包容向所有人敞开,而其结构本身虽是消隐的、沉默的,却拥有直抵人心的能量,以极其舒展有机的形态俯于苍山洱海间,成为人与自然联结的纽带。

眺望,闲逛,静坐,我们欢迎人们通过身体和知觉体验,与雪山对望,与洱海对话,或静或闹,重获日常生活的诗意。在丰富的活动场景融入下,这座试图融入自然风景的驿站也正渐渐生长为一处动人的“生活景观”。

48-空间公共性的前提是场所的开放性-©line+-min.gif

△ 空间公共性的前提是场所的开放性

04 结语

大理洱海小邑庄生态驿站是继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后,line+深耕云南地域的又一研究实践。不止于对气候、地理、空间使用者等微观层面的地域性思考,我们致力于在更广阔的建筑视域中思考和强调地方特性,用当代的空间叙述再造地方性的记忆和经验,用因应自然的建筑智慧回应此时此地,让新建筑的生命融入地方,与之共生。


项目图纸

△ 首层平面图

△ 屋顶层平面图

△ 剖面图

△ 剖面图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大理洱海小邑庄生态驿站

建筑、室内、景观、标识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孟凡浩

项目建筑师:胥昊、何雅量

设计团队:徐一凡、张锦岳(实习)、方思韬(实习)、林怩俊(实习)、虞其正(实习)(建筑)、乔紫洋(实习);祝骏、何宇宽、邓皓(室内);李上阳、金剑波、张文杰(景观)

业主:大理苍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结构设计:上海谢亿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王锦、袁盛林、胡佳轶、姜颜宁、刘波

机电设计:上海三匠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刘伟、陈艳萍、蒋少华、潘禧林

施工图合作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施工单位:曼诺伊尔清水混凝土

室内施工单位: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云南,大理

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设计周期:2020.7-2021.7

建设周期:2021.7-2022.10

材料:黑色清水混凝土、橡木、石灰岩、钢板、钢筋、UHPC板

结构:混凝土结构

摄影:王策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3022.html/feed 0
后埠古村驿站 / 平介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8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88.html#comments Mon, 13 Nov 2023 09:35:15 +0000 项目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后埠古村落入口,推开二楼的窗,就能看到穿过古村的小河,后埠村现为中国传统村落,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村落形成于南宋,古称梅梁里,明代后因禹期山前的湖湾设石码头(地名前湾),山后设停泊船只的船埠,更名为后埠。未经商业开发的古村经修缮保护后,也最大程度保存了自然和生活的气息。驿站的落成成为苏州近郊,让人停下脚步喘息的珍贵场所。因此本案设计希望在古村落的入口处,打造一个可以连接古今的驿站咖啡馆,让游客休憩的同时,领略历史村落的魅力,也让曾经无人问津的古村焕发生机。

△室内概览  ©颜社视觉

后埠村原本是个渔村,渔船渔网现在已经见不到了,只剩下驿站墙上的老照片和宣传册里记录着这些遥远的历史,因此我们希望能通过设计,重新创造一个让现代和历史对话的场景,表达出时间在这个场地上流逝的痕迹。“时间之线”本身是静止不动的,在三维空间上扭转延伸。通过观察者在场景中的移动,可以看到装置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有的角度,光线甚至是消失的。完成后的效果也很令人惊喜,下午从西侧窗户照进室内的光纤,与我们创造的光线相映成辉,给空间带来了温馨宁静的氛围。

△室内概览 ©颜社视觉

△轴测分析图

△平面图

不同于城市中的商业空间,本设计需要解读在历史片区中,如何协调驿站茶饮空间的商业性和古村历史的文化属性。咖啡馆在驿站的二楼,因此需要一个方法,为其进行商业引导。而对一楼的露天空间的利用,则是我们最终的选择。用尼龙线制作的光束形状装置,从二楼入口处延伸至一层的室外庭院,将视线的焦点汇聚到二楼的入口。

△轴测分析图

△项目外观 ©颜社视觉

△项目外观 ©颜社视觉

楼下蜿蜒而过的小河和雨后朦胧的远山,都为场景提供了优异的自然景观,因此对建筑的改造,通过将窗户调整为两个条形窗,用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将自然景观纳入室内。

△窗景 ©颜社视觉

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建筑,周围环境古朴幽静,同时店主也希望店铺的整体氛围能和古村落保持一致,因此在整体材质上我们选择了砖、木这类带有传统和自然特色的材质,来呼应场地的特殊性。天然胡桃木和深灰色砖材被用作室内空间的主要材料,带来一种和谐而充满美感的对比。胡桃木的温馨气息与灰色砖材相得益彰,后者为吧台和一层的墙壁带来独特的肌理,同时也为整个空间赋予了精致的细节及空间特征。

△ 空间细部  ©颜社视觉

△吧台  ©颜社视觉

  在本次实践中,设计团队面临的主要难题是解决现代商业需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冲突。在满足空间功能需求的同时,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设计,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机会。通过对古村的考察和历史的学习,我们选择了用传统材料和现代手法来创造一种新旧之间的对比融合,通过空间本身来叙述故事。为古城创造一个促进邻里交流、提供游客参观导览的公共活动场所。

△空间细部 ©颜社视觉

△建筑立面 ©颜社视觉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后埠古村驿站

设计方:平介设计

项目设计&完成年份:2023.10

设计团队:吴斯,杨楠

项目地址:苏州市西山岛后埠村

建筑面积:120㎡

摄影版权:颜社视觉

客户:漫宁咖啡

材料:尼龙线、水磨石砖、胡桃木板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88.html/feed 0
杭州滨江公共空间·长亭驿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9/5280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9/52809.html#comments Tue, 19 Sep 2023 13:16:17 +0000

长亭驿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江南岸,在钱江三桥西南侧、闻涛路北侧,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承担的杭州市滨江区12公里滨水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的一部分。

驿站系统的完善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古时人们于道路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短亭,供行旅停息,后来“亭”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之地。杭州滨江公共空间项目位于奥体中心以南的12公里内,以500米为服务半径,其间设置十余座驿站(含新建与改造),每座驿站均设置有休息区、卫生间和商业空间等,基本实现沿江滨水空间服务系统的全覆盖。

城市关系的整合
自2015年起,原作设计工作室作为总设计师团队,先后完成了上海杨浦滨江、上海苏州河黄浦段、台州椒江、深圳茅洲河等“大江大河”的滨水公共空间实践。不同于之前的滨水空间项目,杭州滨江的江面宽(钱塘江杭州段两岸相距约1200米,黄浦江约400米)、空间尺度大,常规的驿站规模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且江堤有防洪安全要求,无法种植大树,导致沿江一线缺乏遮阴防晒的空间。因此,在各个驿站的设计中,充分利用檐下灰空间形成半室外城市公共活动场地,并创造“长卷式”的观江视野。

西兴文化的回响
西兴古镇位于杭州滨江区城南,这里曾经舟来纤往,是连接浙东运河和钱塘江的要冲,而“过塘行”(即转运栈)是西兴文化的精粹,它不仅是古代的物流中心,也是人文中心。长亭驿作为沿江一线驿站中代表性的、现代化演绎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驿站,又回应了“亭”之于传统文化的内涵。它是一座两层的钢木结构长亭式建筑。长亭驿总建筑面积1717.75平方米,高度9米,除卫生间、饮水等基本功能外,设置有西兴文化展示、观江茶室、党建服务等空间,周边则根据建筑特点配置了金叶水杉和狼尾草。

长亭驿相邻的原有码头就是一处渔货交易市场,长亭驿的建成,以其独特的线性室内外场景,策划将“市集”、“望江”等活动带回场地。或许这也是“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的空间再现。

漂浮轻盈的建构

长亭驿长度约100米,宽度约15米,建筑体量整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轻盈温暖的木材,下部为厚重沉稳的夯土盒子。屋架为6m*6m的米字形北美花旗松胶合木梁单元组合,木梁截面尺寸200*1000mm;支承屋架的为三根一组的空间V形钢柱,柱截面尺寸200*200mm。

二层楼面由连接于钢柱两侧的水平胶合木梁承托,又因屋面向下设置的直径仅为35mm的钢拉杆吊挂,木梁尺寸大大减小。整座建筑体现了结构的真实与理性,又经由建构本身塑造的流动通透的空间,展露出建筑与自然交融的诗意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分析图

△分析图


△爆炸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面积: 1718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 章勇,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厂家:  济木建筑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 章明、张姿、陈波

设计单位: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总体及建筑设计团队: 姚冠杰、张晓雅、冯玉青、赵爽、龙颖、牟筱童、孙嘉龙、马含笑(实习)、李辰(实习)、张洁茹(实习)、顾他一(实习)

BIM设计团队: 张东升、王凌宇、宣怡

结构设计团队: 吴宏磊、郑超毅、黄德键、李东园

设备设计团队: 刘建、贾敏、张思恩、吕宗虎、王海东、张玉洁、李玉洁、蔡婷

景观设计团队: 李修兵、邹倩、罗健、苏菁华、刘毓柯

照明设计团队: 杨秀、卞晨、李迪

技术经济团队: 庞晓琳、周凌俊、臧俊隆、陈欣韵、佟舟、葛瑀玮、张春霞、曹叶馨

绿色建筑团队: 任国辉、薛芳慧、郑晓薇、孟凡琳

合作协调团队: 浙江理工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秦安华,黄嘉瑶,周康,马凯

施工单位: 杭州萧宏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单位: 屹珂设计

木结构专项: 济木建筑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杭州滨江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地点: 杭州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9/52809.html/feed 0
咕咕来仪,大伾山悬崖驿站 / 繁星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6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69.html#comments Wed, 14 Jun 2023 07:43:00 +0000

“初登大伾山,山石漫漫,青苔遍野,青松指路,古寺连绵。站在场地中环顾古寺林立的大伾山,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新建筑必然是一个配角,以一个低调的姿态融入到千年沉淀的历史氛围之中。”

缘起
2022年初夏,我们应邀参与“非遗点亮老家河南”的营造活动。对于河南的印象,有一望无际的麦田,有深沉的农耕文化,有沉淀千年的古朴气质。怀着敬畏与期待,我们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展开一场朴素的建筑营造。大伾山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因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石刻大佛而闻名,山北有座始建于元代的观音寺,院内古柏参天。每逢初一十五,上山祈福烧香的人们络绎不绝。基地就位于观音寺北侧的悬崖边,有座荒废许久的平房,曾是游客们歇脚休憩的地方。业主希望在此处重新打造一处驿站,既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也希望建筑自身能够起到宣传当地非遗文化与技艺的作用。初来场地踏勘,发现大伾山实际高度135米,不是想象中的崇山峻岭,而是一座平地突起的孤峰。整座山都由青石构成,拾阶而上,清幽素雅,满眼绿荫。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这青石山体,基地附近没有人工铺设的道路,满是山石本身的模样。如此极具自然之势的现状,让我们对建筑的气质充满期待。站在场地中极目远眺,穿越万千思绪,最终聚焦在实际设计问题中。如何在历史名山上打造一处展现非遗的空间?如何在基地中处理这极具自然之势的山体变化?如何为游客最大化地打开北侧视野?如何让建筑与大伾山进行自然且低调的对话?

因场地着笔
基地原址的入口位于西侧,相对隐蔽且狭窄,场地内仅有一个折线形体量的双坡平房。在对基地的地势与附近人流来向进行梳理后,将主入口布置在东侧,刚好此处山体形态变化剧烈,形成了约2米的高差。结合着有序列感的入口阶梯,我们希望建筑能够以最振奋人心的姿态迎接上山的游客。建筑沿用了原址的围合式布局,采用柔和的条形体量,串联起东西两侧入口空间,也为南侧留足供人休憩的庭院空间。同时为了让内部空间不会显得逼仄狭长,我们在北侧景观视野最好的位置增设了一个小体量,与主体一气呵成,让建筑东入口的形态更为丰富,呈现一前一后,一高一低的状态。体量的交接因不规则轮廓变得格外复杂,三条屋脊和一个阴脊交汇于一点,不仅数理关系上彼此相切连贯,高度变化也彼此不一,一方面是为了形态的丰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水的合理性。


沿着主入口拾级而上,走过红枫掩映的毛石景墙,便进入到开敞的休憩空间,南侧是连续的实木门扇,透过古韵雅致的窗棂能直接看到室外的花园庭院。北侧窗外是一览无余的山景,推开门便来到了露台上,站在这里凭栏远眺,任由山风吹拂而过。从次入口进入场地,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穿过柏树林间的条石台阶,沿着屋檐下的长廊缓步前行,左手边是一堵肌理丰富的弧形夯土墙,右手边则是视野开阔的庭院风光与半人高的毛石景墙,随着视线逐渐压低,人们便走进了驿站空间。长廊下的丰富体验也弱化了夯土墙另一侧的服务空间。走进驿站室内,家具则是墙体的衍生。书柜、接待台和置物架分别延续了墙体走势,进一步表达了空间的限定方式。如果说屋顶是一个将设计元素统筹起来的要素,家具则是空间中的结构,用统一的语汇,描绘出不同的层次变化,从外走到室内,空间由封闭到逐渐通透,缓慢地将景观场所过渡到了室内环境。

从山间消隐
纵观场地全貌,建筑以一个低调的姿态呈现在这历史名山之中,与旁边观音寺、八卦楼等百年古建相呼应。沿用周边古建的坡屋面形式,主体结构采用现代营造手法,让建筑形态更为轻盈。建筑延续了古建飞檐起翘的语汇,将东西两个入口的檐口高度缓缓抬起,造入口之势,中间则尽量压低,刚刚不会碰头。而山体走势则相反,中间山石最高,往两侧逐渐降低,与建筑逆向而行,二者之间的张力愈发明显。为了能让建筑更好的融于周围环境中,建筑高度被精确控制,不高于观音寺的山门,使其在古建面前呈现出低伏谦逊的姿态。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建筑使用了许多当地材料,如太行山的青石,当地古建中常用的防腐木,带有乡土气息的夯土墙,以及增加屋顶肌理的石板瓦。多重设计手法下的自然材料,能够很大程度的体现出建筑隐匿于自然环境这一特点。

泥咕咕的传承
这份委托是一个半命题任务书,业主希望建筑能够起到宣传当地非遗的作用。在仔细翻阅当地各项非遗介绍后,我们最终选择了“泥咕咕”作为此次的主题。泥咕咕是一种民间泥玩,拿在嘴边能吹出“咕咕”的声音,以咕咕鸟为主要形象。它作为传承千年的手工艺品,既能表现出手艺人的工匠传承,也契合了建筑营造中的工匠精神。我们希望能从建筑整体到细部体验,都能让人无时无刻的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渗透。在入口处,咕咕鸟石台开门见山地传递着设计主题。在大面的夯土墙旁,能感受到当地工匠对于泥土的塑造,如制作泥咕咕的手艺人般得心应手。在围合的花园庭院中,布置的真假泥咕咕装置一隅,像是瞥见山顶飞来一只咕咕鸟,轻盈地落在古寺旁。

值得一提的是,屋面采用了石板瓦这种与大地底色一致的材料,塑造一种飞鸟的轻盈感。水泥瓦,陶板瓦的色彩和机理选择很多,但是最薄也有2厘米厚,石板瓦非常薄,边缘有时候略有缺损,和山体的表面有着细节上恰如其分的相似。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与施工队反复地确认了屋面的做法,檐口的出挑距离,天沟的排水方式,让石板瓦材料尽量满铺在屋面而金属收边或者天沟则尽可能的小。一日之中,阳光从东边移动到西侧,屋面的瓦片随时间变化泛起粼粼反光,好似鸟儿的飞羽般灵动。

扎根于大山
因为项目地处半山腰,特殊的地理位置给结构设计和施工作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大伾山山体是地质遗产,不能做深基础开挖,所以每个柱位都做了单独开挖,根据不同的岩层高度来进行基础埋深计算。现场对每个基坑进行拍照、编号、测量、计算,多次调整优化后,方才顺利施工。最终基础深浅各不相同,最浅处仅有300mm,最深则落在了2m深的悬崖边上,整个基础就像一个人的手指,长短合作才牢牢抓住了山体。驻扎在大伾山上时,与施工队现场讨论解决了几乎每一个设计环节。从最开始讨论屋面的构造层次,到阴脊处的防水措施;从封檐板细部处理,到椽子与闸板的交接构造;从钢结构的现场二次拉弯到石板瓦的模拟搭接,现场控制对一个项目的完成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在驻场的这段时间,我们感受到当地手艺人的工匠精神。寸三道的石材工艺,毛石景墙每块石材进行切割和密拼堆砌,实木门窗的安装和制作,景观木亭的木瓦片,这些工序都由他们来生产和安装,摒弃了工厂批量化生产精确和精致,反而多了几分手工感的细腻和变化。最终才建成了这座手工感浓厚的建筑。

感言
驿站从设计到施工落地运营经历了整整一个春夏秋冬。初到大伾山是盛夏的时候,其山景之优美文化之厚重让人动容。施工开始后,逐渐步入隆冬,其艰难的施工条件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粗犷坚硬与人工的细腻雕琢是一种既对峙又互补的两股力量——我们既要尊重山体谨慎施工,又要利用山石为我所用。项目接近尾声,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万物复苏,枝头的新叶和建筑一样开始散发出生机。迎接新的盛夏的是一个崭新的大伾山。咕咕来仪是一个联合了地方政府、施工队、手艺人多方力量的建筑作品,许多人都为此付出了心血,希望最终投入运营后,它能成为一个文化平台,持续地为宣传地方非遗文化事业发光发热。

△施工过程图

△施工过程图


项目图纸

△设计草图

△模型图

△基地示意图

△平面图

△结构示意图

△立面图

△剖面图

△爆炸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功能分区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繁星建筑工作室

面积: 210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吕晓斌,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厂家:  傅说夯土, 庐山市鸿峰石材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 季欣

设计团队: 季欣、葛加琪、陈超、席婷

结构设计: 杨笑天、吴琨营

室内设计: 季欣、葛加琪

景观设计: 汪治

标识设计: 季欣、葛加琪

VI设计: 邹淙菲、陈浩翔

施工方: 河南正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委托方: 浚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地点: 鹤壁市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69.html/feed 0
天空之山,海口湾6号海滨驿站 / 藤本壮介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5/5240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5/52407.html#comments Sat, 27 May 2023 09:57:50 +0000

我们相信海口滨海驿站将会为游客提供一个聚集之地,在这里游客能够实现在城市和自然之间的交流和社交活动。

设计采用了自然山谷的形式,作为一种新型体验和空间的舞台。

天空之山方案提供了一个像山谷一样的屋顶,逐渐倾斜的轮廓从城市一侧连接到海边。

所有的站亭游客服务项目和电视支持项目都在一个屋檐下,共享一个开放的楼层空间。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藤本壮介建筑事务所

面积: 3600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ACF, Yuexin Fu

主创建筑师: 藤本壮介

项目团队: Project team : Yibei Liu, Wei W ang, Hwasun Im, Xuan Bo, Xiaolin Li , Tony Y u (ex staff), Calum Mulhern , Panit Limpiti

业主方: Hainan Provincial Tourism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执行建筑师: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

总承包商: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点: 海口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5/52407.html/feed 0
嘉兴老建委驿站 /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15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153.html#comments Tue, 02 Nov 2021 04:50:20 +0000 调整大小 01区位俯瞰.jpg

嘉兴老建委驿站(City Lounge of Zhongshan Road,Jiaxing) 获得LEAF Awards 2020/2021年度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最佳艺术文化建筑类别大奖; 同时获得第九届美国Architizer A+ Awards图书馆类别大众评审大奖。

调整大小 02与周边环境关系.jpg

老建委驿站位于嘉兴市老城核心中山路,场地夹在不同年代的大楼缝隙中,属于典型的城市碎片空间。项目是嘉兴老城重塑计划中的一部分,区别于大规模的整体更新,在碎片空间中引入简.雅各布斯的“街道眼”概念,以“器官化”的点式更新来唤起人们对老城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

场地最大的特征是无序、边界模糊,以及四颗枝繁叶茂的香樟。项目的目标是重新利用场地,创造活跃的社区活动空间和满足公共卫生间要求。建筑以“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姿态介入场地的复杂环境,在不规则的场地上建立起三个院子来保留四颗香樟,限定边界,整个屋面都趴在树荫底下。

围绕建筑空间和庭院置入由楼梯和坡道构成的立体流线,吸引公众参与其中。在沿街面用厚重的木纹混凝土和轻盈的金属网去迎接公众视线,当访客接近时,混凝土卷起的入口勾起访客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引导访客进入预设的行走流线。

通过环绕的坡道和楼梯,进入的屋顶露台是第一个停留空间,可以在享受树荫下纳凉的安全舒适同时,俯瞰墙外中山路的车水马龙。进入北侧庭院长长的坡道会成为附近社区小朋友最喜欢的地方,庭院以浅水景为主景,保证儿童嬉戏时的安全。

从坡道下方迂回穿插进入建筑主体的通道可以承担社区的小型宣讲功能。建筑的主体是开放的阶梯式阅读空间,设置了整片的书墙和不同标高的读书平台,作为整条立体流线的终点或者起点,阅读空间结合屋顶以三角形作为构成元素隐喻“嘉兴粽子”,表述一定的地域特色。

“一条中山路,半座嘉兴城”,于嘉兴人而言,中山路是抹不去的城市记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老建委驿站尝试激活老城碎片空间,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乐趣之眼、公共生活之眼,成为周边社区小朋友的儿时记忆,成为值得留恋的“老街头”。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透视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嘉兴老建委驿站

设计单位:青创中心 PLAY Architects——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单位网站:www.caaladi.com/products/index_303.html

联络邮箱:PLAYarchitects@163.com

公司所在地:浙江,杭州

项目完成年份:2020年

建筑面积:380㎡

项目地址:嘉兴市中山东路

主创建筑师:陈夏未  柯礼钧

设计团队:沈俊彦  王凯  金拓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153.html/feed 0
乡土建筑的单元式转译 ——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创作实践 / GDAD-城市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15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151.html#comments Tue, 02 Nov 2021 00:17:23 +0000 调整大小 01夜幕下山脉的古村与驿站-by凯剑视觉.jpg

2018年3月,我们接到南粤古驿道新驿站的设计委托,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工作室(UAD)一直通过“三师下乡”志愿服务保持对广阔的乡村区域,特别是贫困乡村的关注,希望以专业技术回馈社会,而驿站的设计工作就是非常好的契合点。

新驿站的创作从选址到设计都得到非常高的自由度,设计从对南粤古驿道的价值发掘有益、对周围居民有益、乡土环境里的在地性与呼应历史的传统性三个维度出发。

 

 一、对南粤古驿道的价值发掘有益、对周围居民有益。

南粤古驿道是指广东历史上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重要通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者带状区域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并且串联起了广东省60%左右的贫困乡村。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与复兴,对贫困乡村的扶持,对南粤古驿道进行了系统性的修复与价值发掘。

我们希望选址可以整合旅游资源,经过多次现场勘查,比选了韶关南雄市的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附近的几个地方,最终选址于梅岭古村。从梅关关楼到梅岭古村,保存了整个梅关古道中最完整的古驿道本体,其中1200米与梅关关楼一起成为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段500米左右的古驿道本体不在其内。所以我们选址在梅岭古村的村头,游人停车后经过梅岭驿站循古驿道上山,沿途参观司马第、下马碑廊等古迹,最后到达梅关景区入口小广场,与现有旅游主线路接通,使梅关古道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厚实。

调整大小 03南粤古驿道元素提取.jpg

△南粤古驿道元素提取

具体的位置经过反复斟酌修改,最终确定在现有民房之前的景区停车场兴建,选择不拆迁民房而减少扰民。未来这里可能成为梅关古道景区的主要入口,同时考虑了把驿站扩建为游客服务中心的可能性,游客旅游线路的加长,为沿街居民的收益也提供了可能性,以此兼顾当地村民、游客、景区管理方三方的需求。

 

 二、对乡土建筑的单元式转译。

新驿站的使用功能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承担古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功能。因此如何体现乡土环境里的在地性与呼应历史的传统性是设计重点考虑的出发点之一。

05.生长动态图.gif

调整大小 10钢木单元木檩条细节-by凯剑视觉.jpg

我们保持对自然谦虚内敛的态度,以“有用”为基本设计准则,通过对乡土建筑语境与传统建筑的转译,采用现代单元式的设计手法,以等差模数制为组合逻辑,结合了当地传统的青砖、灰瓦、原木等材料,在梅岭古村村头设计了一座具有民居聚落形态特色,与自然相融的单元式驿站。

希望以此,让人们感受到建筑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驿站下休憩间,能感受到阳光、清风、山林,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感知能力。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模块化屋顶平面图

△模块化屋顶剖面图

△模块化屋顶檐口大样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

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工作室

联络邮箱:GDAD_UAD_A@126.com

项目完成年份:2018.03.01-2019.01.31

建筑面积:515.4㎡

项目地址: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梅岭景区

主创建筑师:陈雄

主创建筑师邮箱:GDAD_UAD_A@126.com

摄影师:凯剑视觉 / 李开建、李开庆            

设计团队:黄俊华 郭其轶 李珊珊 许尧强 龚锦鸿 陈进于 金少雄 曾祥 戴力 钟伟华 林全攀 倪俍 李沛华

委托方: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结构设计:陈进于、林全攀

施工方:洪宇建设集团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151.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