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筑设计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Wed, 27 Nov 2024 12:51:3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杭州青山青年社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88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881.html#comments Sat, 14 Oct 2023 15:42:59 +0000

2021年夏天,TEAM_BLDG间筑设计接到了来自杭州市青山村的项目委托,将已经废置数年的龙坞泉水厂改造成为青山青年社——容纳“住宿、办公、展览、商店”等功能,为去到青山村进行短期休假式办公、驻村创业,度假的人们提供一处“共享居住&共享办公(Co-Living& Co-Working)”的建筑。此次改造不仅仅希望解决旧建筑的现有问题,更是希望通过空间加深人与人,人与村庄之间的紧密关系,使新老村民都可以参与其中,分享这座建筑。

△“梯田”式的建筑形态是为了关照到所在坡地;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从水库望向藏于竹山里的建筑;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来到这里,停下来

青山村所处的杭州余杭区,乡村经济实力雄厚,相对传统民居,富裕的当地村民更倾向于住在崭新的自建别墅中。鲜有的几幢老房子,也几乎皆被近年来此的新村民所修缮、使用。虽然村内已几乎看不到传统乡村建筑,但依水而聚的自然村落肌理却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沿着水系逆流而上,几个自然聚落的农田、房屋交替经过,遂见竹林掩映、道路渐窄。行至山腹处是村内最为重要的水源地:龙坞水库,而水库前的最后几栋建筑便是青年社的项目基地。

设计初始的几次到访中,建筑师发现由于后续通往水库的道路狭窄且坡陡,使得无论人们乘何种交通工具至此,到了基地前多数都会停车转为徒步继续前行。这种“停下来”的感受非常强烈,也给了后续的设计一些想法——如果将村子看做一栋住宅,青年社则像是其中的书房或卧室,白天惬意、夜晚静谧。

△鸟瞰被青山与水库环绕的建筑;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建筑-融入环境还是融入习惯

项目原始建筑为一栋三层半框架建筑,一栋双坡屋顶房以及少量单层附属裙房。围合状的各厂房之间相互连通,并有着从东向西递减的屋顶高度,这种空间关系原本是为了满足水厂的生产与运输动线,也与周边形成地势一致。基地南侧紧邻一座生物多样性山体,自然景观扑面而来;北侧的溪水在丰沛期汩汩而下。业主给出的设计任务并不复杂,在满足空间的各种功能之外,仅有两个诉求:希望融于环境,希望是“真实的空间”。

设计策略分析;间筑设计

原本三层主建筑为红色瓷砖外墙,其余几栋为白色涂料,旧建筑并未与自然很好地衔接,甚至几栋建筑之间都存在着对立感。若想改造后的建筑融于环境,可以通过更换外立面材质和颜色来实现,但这样的表达过于直白,甚至有些无趣。由此我们想到了甲方提出的“真实的空间”这个要求,所谓融入是否也可以是由使用习惯为核心来形成呢?

建筑北侧紧邻村路与农舍;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梯田

原本厂房的功能是“加工”,但村子的属性更多为“种植”。设计首先保留了厂房之间的连通状态,把裙房原有的5个空间单元增至7个,整体形成了0.75米退级的“回”字型台阶式屋顶。层层退台的“梯田”形态是为了关照到建筑所在的坡地,同时也丰富了户外空间与动线。其次,设计在裙房屋顶上划分出约若干种植区和休息区,铺出两条1.2米宽的走道穿插其中,长期住客可在此种植蔬菜、香草等简单作物。而主楼屋面则用六十余个高1米的可移动植物架,围合出多组休闲空间。屋顶的不同层级为人们增添了多变的视野,高低错落的第五立面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建筑与地形、自然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建筑位于东侧水库的必经之路;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建筑的各空间、屋顶彼此连通;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温室

城市中的很多室内空间,会将光线和温度设定为恒定值,人在其中,很难感知到一天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在青山村,即便拥有现代化的公共设施,村民的日常行为还是更依赖于自然光,例如即便村内道路照明齐全,日落之后也很少见到人们在户外走动。基于这些习惯,我们想要将更多的自然光线引入建筑中,增加空间中的“变量”。

△通透醒目的7米高温室展厅将更多自然光引入室内;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温室展厅作为“内核”与建筑各层相接壤;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业主希望在主楼中放置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展览空间,且其中的展品形式是多元的。受周边环境启发,我们以植物来表达水这个概念。设计将双坡屋顶房进行等比缩放后“生长”入主楼,筑出一间高约7米的温室,贯通三层,容纳植物并作为展厅。充足的自然光透过天窗照射至阳光板构筑的温室上,形成折射与散射,在一天当中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氛围,保证了植物耐活性的同时,也使温室作为整个项目的“内核”更为通透醒目。同时,设计将主楼西侧立面解构为11个单元,以温室为焦点形成向内层叠延伸的墙面构成,看似被“温室”的生长动势所挤压,也呼应了整体建筑的“梯田”形态。

△主楼立面解构出的11个单元呼应“梯田”形态;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一层作为共享办公空间,东西两侧尽量多的以玻璃幕墙代替原有墙体,局部可开启对流、通风,营造室内外联通的空间氛围,同时让更多的光影变化在这个空间发生。二、三层则通过打开南侧的墙体与顶面,在客房走廊的尽头营造了两处贴近自然的休闲空间。

△开敞连续的共享办公空间;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室内-行为引导空间

在这个面积两千平米,却承载了多种功能的场所中,如果将进入建筑的人群按目的分类,可能会有:办公、就餐、参观、集会、烹饪、工作坊、长租、短住等若干种。通过空间划分和动线归置也许可以让几股人流尽量互不打扰,但却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个随机社群的共有性,违背了“真实的空间”的设计初衷。

△与村落民宅相邻的咖啡 & 面包烘焙厅;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我们将人群按照对私密性的要求等级进行了排列,除等级最高的主楼二、三层23间客房外,各公共空间都相应给予了一定的自由度。如主楼一层,既有刷卡进入的共享办公区,也有对外开放的展厅阅览区,但两个空间视线上却是联通的,仅以绿植做阻隔。而整个共享办公区,除两间会议室之外,皆为开敞的连续空间,只通过地面的抬高与下沉划分场地,且对每个区域的具体功能不做约束,使用者甚至可以自行改变格局。

△充分结合场地形态的共享厨房;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在这样自由的公共环境中,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私密性,设计通过在几条动线中添加半围合区域,来实现一些“驿站”式的独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这样的自由空间不会为使用带来困扰,间筑也包揽了项目中所有的标识与导视设计。

△大堂东侧与温室相连,在室内构筑出通道;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由间筑设计的青年社VI系统;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内院-树木聚人群

青年社的内院是设计师将权力交还给使用者的部分,虽然建筑师在前期也进行了几种平面排布与推敲,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总觉得有种“强加于人”的刻意,于是只保留了树木与水池。

△从入口望向庭院:双坡屋顶房伸入主楼容纳植物并作为展厅;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按照在村里生活了六七年的新村民的说法,在这里“有大树就可以聚拢人群,其他倒是次要的”。最终,建筑师选定了三棵枝条宽大,主杆分叉偏高的乌桕树。乌桕在5-7月开花,高大的树冠洒下一片荫凉,草木凋零繁茂之间,见得四季变化。另一方面,庭院水池是双坡屋顶房在户外的延伸,二者在空间上是垂直关系。水池高约20公分,青石覆底,水纹波动时,使方正的庭院有了空间上的灵动。那么很自然地,这里就是一个露天的舞台,是人与人交流,碰面的院子。

△双坡屋顶房与水池相接并呈垂直关系;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建造-多留点力气给后半程

在乡村造房子有着与城市中截然不同的方式方法。因施工水平和设计认知上的差异,建筑师的身份更像是工匠,相较于设计,施工阶段会耗费数倍的精力,必须亲历从上到下的各个细枝末节。

△庭院氛围静谧而开放;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青年社在采用低技术、低成本建造策略的同时,依然需要设计师一同花费数月时间进行80多次材料打样。我们也在此过程中意识到了很多传统乡村建造手艺正在逐步退化、失传,例如七八十年代乡村建筑外立面常用的水洗石,在这里已很难找到技术熟练工。而将外墙材质改为黄沙石灰后,仍无法解决施工技术上的问题,最终只能选用不那么“乡村”的肌理涂料。外墙施工过程中,建筑师提高了驻场频率,同时跟过往项目里有类似经验的施工方进行沟通,从而协助工人师傅对涂料的色彩、肌理,厚度进行反复现场测试,制造出了一些与环境更相融的粗粝和不均质的手工痕迹,色彩也更趋向本地的山地红土。

尽管如此,设计上还是尽可能的摒弃工业化、标准化的成品,多一些定制和现场制作的物件,同时,间筑还专为本项目设计了两款胶合板家具,并改良重产了原建筑内的一款工厂吊灯。而对于现场的施工错误,相对于严格的完全返工,更多的是通过调整局部,使其合理。

△由间筑设计的可榫卯拼装胶合板家具;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建筑改造后(上)与改造前(下);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项目图纸 

△模型;摄影师:Hanzhi

△1F PLAN;间筑设计

△2F PLAN;间筑设计

△3F PLAN;间筑设计

△北立面;间筑设计

△南立面;间筑设计

△主楼剖面;间筑设计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梯院 | 杭州青山青年社

功能:居住、办公、商业、展览

设计时间:2021.06 – 2021.11

施工时间:2022.02 – 2023.05

地点:杭州

建筑面积:2033㎡

设计公司:间筑设计

设计团队:肖磊、杨毓琼、邓兆静、李嘉骏

合作:N/A

类型:建筑、室内及景观

定制家具、灯具设计:间筑设计

软装品牌:失物招领、品物流形、HAY、Flos、Workwonders、MUUTO、Artemide

VI设计:间筑设计

状态:建成

摄影师:Jonathan Leijonhufvud(雷坛坛)

摄影助理:韦维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881.html/feed 0
间园 :闹市中的空间装置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2/5185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2/51859.html#comments Tue, 20 Dec 2022 13:14:30 +0000 高密度的淮海中路,人车匆匆。在新天地商圈最高建筑的南侧,是项目的基地所在。与以往实际建筑项目不同,此次设计的为一座空间装置——间园,“家”与“微公园”是创作遵循的两个重要主题。

△闹市中,装置各空间仿佛“拥抱”在一起;

今年春天,上海疫情与封控使市民们日常聚焦的重心再次落回到“家”这个空间,我们发现人们的外出行为削减时,城中动植物却愈发从容地生存着。本次装置作为2022年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的一部分,人、家与自然的关系被拆解与重构,我们希望在喧嚣闹市的基地环境中,在因疫情而居家时间骤增的当下,打造一个供人驻足与休息空间的同时,借此引发观者对“家”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代表“家”的各个空间有着精细的尺度变化;

环绕之家

由于基地内原本就有着多条相互交叉的人行路径,建筑师便将既有动线作为切割空间的手段,划分出三个相对围合的初始体量。我们将解构后的“家”的三个基本空间:厅、室、卫分别置入其中进行重构,并随功能的不同,在面积上生出了小、中、大的差异。继而依照环境旋转角度,使其兼顾动线与沿街立面的视觉穿透性。

概念分析图Concept Analysis.gif

△概念分析

△装置“围而不合”的形态延续着场地既有动线;

另一方面,设计考量了人体对厅、室、卫的不同体感与私密性要求,使各空间产生相应的高差变化。在限高条件下,层高最高点为5米,最低为2.45米,三个坡屋面不仅形成了“家”的向心性,且满足了将雨水汇集至绿植内院的功能。“家”的各部分与三个主要出入口无硬性阻拦,人群环绕或进出,在装置内外留下交错的足迹。

△向心性坡屋面满足了雨水汇集至绿植内院的功能;

胶合木与磨砂波浪板材使装置立面呈现出两个层次内与外、实与虚的对比和融合。我们通过反向结构设计将龙骨外露,避免了内立面的繁杂,而纵向龙骨则呼应着基地周边树木的垂直生长形态。此外,三处空间在外立面的特定位置均增设窗洞,加强了局部的通透感,为室内引入更多自然光线。各组窗洞之间形成几道连续的视觉带,“家”的氛围得到释放,与植物、城市景象相互重叠,为过往“观众”带来好奇与想象。

△装置西侧出入口:竖向龙骨与磨砂板呈现饰面的两个层次;

△立面窗洞满足视线局部通透,为行人带来好奇与想象;

△飘窗为有限的SPA空间增加更多层次和视野;

缘侧间

人们驻足入口,便会望见代表着“家”的各部分在中心自然“挤”出公共区——一处覆满植物的微公园,也是相关活动的生发地。

△“庭院-檐廊-家”维持着良好的平衡关系;

△间筑过往设计的家具:休闲椅与落地灯在“间园”相遇;

为了满足装置临时性与低技建造的需求,对水肥依赖度较小的芒草类作为主要植物;基于对动线的分析,防腐木形成交错的路径引导人行,为观者游览或集体活动提供一个自然花园。

△自然与家通过檐廊相互渗透与捕捉;

另一方面,如何营造私密与公共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吸引并值得思考的问题。日本传统住宅内的“缘侧”给了我们启发。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到:“缘侧作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插入空间,是介乎内与外的第三域。它既不割裂内外,又不独立于内外,而是内与外的一个媒介结合区域。”设计首先将各空间抬高了0.45米,其次借3.5米半径圆切割出三道弧顶,形成了覆有顶盖却相对开敞的檐廊空间。自然与家在檐廊下相互捕捉、相互渗透,维持了良好的平衡关系。

△檐廊弧形顶盖“切割”城市景观;

△光线、植物与家具成为室内的主角;

“间园”围而不合的形态减弱了来自外界的噪音,在檐廊下俯坐时,风铃声悬在耳边,园内的花草恰好拥簇在人们的膝头。从高处俯瞰,“家”的各部分通过檐廊与微公园紧密串联,仿佛“拥抱”在一起,向人们传达着安慰。

△在檐廊俯坐时,植物恰巧拥簇在人们膝头;

流动之室

随着人们在“家”之间往来,装置微弱的边界感使自然在室内外之间流动,种类繁多的小灌木、小乔木类植物以较可控的方式栖息在屋檐下,为人带来“亲生命性”的愉悦感。室内尽可能减少了装饰性语言,让光线、植物与家具元素成为空间的主角。

△立面窗洞满足视线局部通透,为行人带来好奇与想象;

△仅通过胶合板不同的拼贴方式区分室内功能区;

当设计抹去了“家”的第四面墙,装置的透光性在白天引入天光,夜晚降临时透出朦胧的灯影,为厅、室、卫的不同纵深提供了多重解读和体验。借助沉静温暖的氛围,愿“间园”放大人们对家和居住形态的种种想象,在有限的空间里经历“无限”的生活。

△防腐木在庭院内形成交错的路径引导人行;

△装置在夜晚透出朦胧灯影;

△闹市街头沉静温暖的“家”氛围;

装置的搭建时间仅持续3天,且只允许在夜间作业。为此,我们与搭建方多次讨论,最终采用预制组件的方式降低了现场操作的难度。展期结束后,装置内所有的盆栽植物均又获得了二次领养,而“间园”的主要建材之一胶合板也会通过“拆除-切割-重新拼装”的方式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作为新的家具再次出现在别的生活空间里。


项目搭建图片


项目图纸

△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模型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间园 | 闹市中的空间装置

功能:展览

设计时间:2022.03-2022.09

施工时间:2022.09

地点:上海

建筑面积:90SQM

团队:肖磊,滋埜悠司,邓兆静,杨毓琼,沈瑞杰

合作方:搭建施工 LAND GROUP

合作方:景观执行 序言景观

类型:装置

状态:建成

摄影师:Studio FF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2/51859.html/feed 0
极乐场:佛的居所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4/4920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4/49203.html#comments Mon, 19 Apr 2021 06:55:58 +0000 a1.jpg

 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一家铝厂旧址内,建筑原本为厂区浴室。2019年,在铝厂被改造成为集酒吧、篮球馆、直播空间等多种业态并存的现代园区后,该建筑也得到部分修缮。本次我们受佛像艺术家蒋晟之托,将该建筑改造为全新的工作室和展览空间,闹中辟静,名为“极乐场”。

“极乐”一词源自佛教,意指向西经十万亿佛土之彼方,但“极乐场”却不意在成为一处与世隔绝的净土。业主希望能够摒弃“隔绝、遥不可及”等概念,打造一处引人入胜的精神场所。

c1.jpg

 佛的居所 

不同于以往的建筑设计,这是一个目的特定的场域空间,改造后用于展示蒋家班佛像,因此不仅需要人性的体现,还需描绘神性与宗教性的色彩。

佛教创立之初并没有具象化的依托对象,随着大乘佛教兴起和工艺技术进步,佛教开始进入“像法时代”,如何将有形的佛像和建筑相互作用,以传达无形的感知便成了极大的挑战。经过与业主前期交流,我们对一个消隐的、甚至无形的建筑概念逐渐达成共识——建筑于此,仅仅是承载佛像与容纳佛学精义的媒介,是佛在俗世中的一处“居所”。

然而旧建筑的形体并不消隐,它由三个体块构成,由南向北呈阶梯状堆叠,我们依照层数,将其定义为1、2、3号楼。1号楼临街面有较多窗口,内部被墙体分隔为五个独立空间;2号楼东面有一颗高大的玉兰树,建筑内部为二层通高的空间;北侧的3号楼早前被改建为办公区,外立面为方窗阵列。

△ 原始建筑外观

△ 原始空间

根据“佛的居所”的建筑概念,我们的改造也由内而外展开。首先我们封堵了1、2号楼外立面的窗口,并打通了1号楼的内部墙体,由此得到一个相对整体化的“暗室”,营造出一种向内、封闭的空间氛围。在展厅内部,我们运用大量留白和一体化背景,将部件细节自然隐去,让佛像的自有形态愈加凸显。

f1.jpg

随后,我们对建筑外部进行整理与简化,将部分体量做实。建筑外部使用了与内部相同的檀黄色涂料,特殊的墙面肌理由工人师傅手工反复涂抹形成,原本立面语言相异的三栋建筑由此和谐交融。远眺而望,一棵高大繁密的玉兰树占据了视觉中心,建筑形体在树冠的掩映下消隐了边缘,变得隐忍克制,似有还无。

 光的容器 

“极乐场”建筑形体的消隐,使光成为空间中重要的构成因素。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当地的传统建筑因地制宜,会使用较大的坡屋面檐口和较小的窗洞开口。受此启发,我们在建筑顶部增设了或圆或方、或阵列或孤立的31个天窗,让无处不在的光相应填充,从而营造出两种空间:“明亮”的主厅和“封闭”的暗室,其中的佛像也依照光暗环境分别放置。

△ 手稿

主厅顶部开设的28个圆形天窗向上凹去,当阳光偏斜时显现为平面的光点,当阳光投射时则可形成密集的“光雨”。主厅的佛像主要由木材、石材等密实不透的材质雕刻,当光线映射于此,佛像光影清晰,并随日照偏移不断变化。

主厅南侧相连的一层空间则是暗室。我们在暗室顶部开设了两个大小不一的方形天窗,并在一侧墙面低处开设了一个长条窗。相较主厅,暗室中的光线更为散漫朦胧,展陈其中的佛像使用了琉璃、玉石等较通透材质,当光影从罅隙中淡淡散落,佛像的边缘随之虚化,有时会产生“虹化”的禅境。

荏苒冬春,四季轮转,通过对光的“捕捉”,无形的时间也被描述出来,静默流动,与安定于此的佛像共同阐述出“永”与“恒”的意境。

 玉兰树下的净土之旅 

最初勘测场地时,我们就被建筑东侧硕大的玉兰树所震撼。彼时,我们并未辨认出其树种,只是尽可能地在设计过程中加以保护和利用,使之成为整个项目的标志物。直到设计完成、施工过半时,我们才惊喜地发现,这株与基地同龄的玉兰不经意间开花了,即便在室内也能感受到它扑鼻的清香。

改造完成后,这棵玉兰树就像“极乐场”的法器一般巍然庄重。在高大繁密的枝干掩映下,简洁的建筑形体更显隐忍。沿街立面门窗“避虚就实”的改造,为整栋建筑添了几分引人探究的趣味。

在玉兰树的引导下,参观者绕过墙体,通过树下的旋转门进入展厅,到达一个较低矮的玄关接待空间,再跟随阵列圆形天窗形成的“光雨”,进入两层通高展厅。

一侧的落地窗与室外庭院相连,尽可能的去模糊室内外的边界。主厅南侧有四个门洞通往一层“暗室”,以颇具秩序感的方式来区隔明暗。

主展厅一隅有一段垂直向上的旋转楼梯。

拾级而上便可到达屋顶露台。

露台与玉兰树咫尺相望,树叶和花的香气迎面而来,令人神怡心旷。

露台的一角新设了一段室外直梯,用以连接2号楼和3号楼办公区。为了提升办公区的空间感和通透感,我们拆除了原本厚重的电梯井墙体,并在楼梯间顶部增设了天窗。从垂直的、光影变幻的楼梯间拾级而下,便可到达办公楼一、二层的时装展厅和工作坊。

整个建筑在“玉兰树-佛像与光-屋顶露台-办公空间-时装展陈-玉兰树”的紧密相连中,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串联流线,玉兰树贯穿其中,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难点与不足 

“极乐场”项目自最开始就有着施工成本与技艺的限制,我们与业主皆认为应该顺客观条件而为,也因此在建筑及空间上塑出了一股“拙”的生命力,并与佛像的精美形成对比。

例如建筑外立面及佛像展厅室内(天花、墙面等大部分空间)均采用了一款肌理涂料,这款涂料在当地没有合适的供应商。为了保证最终效果,业主方、施工方与我们一起在场地上进行了反复试验和打样 ,最终所有室外及室内墙面的特殊肌理皆由工人师傅手工反复涂抹出来。完成后的肌理效果,使原本相对各自独立、立面语言不统一的三栋建筑重新获得了整体性和识别度。稍显遗憾的是,原本可以让具象光线及佛像更加凸显出来的天地墙一体的展厅,由于工期的原因,地面部分改成了与办公室统一的深灰色金刚砂地坪。

此外,由于项目周遭环境繁杂,建筑完工后,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意外”:原本朴素的会议室在窗外红色建筑的映射下变为了粉色;低调的灰色窗框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也变成了紫色,业主决定将这些“意外”悉数保留,他相信这也是对“极乐场”寓意的一种诠释。

s1.jpg

说起打造“极乐场”的目的,蒋晟希望从根本上创造些什么,比如佛像对视觉进行革新,“极乐场”则为对空间进行革新,借此,在信仰相关领域,或许能呈现出一些全新的体验和感悟。

 改造前后对比 

 技术图纸 

z1 区位图.jpg

△ 区位图

z2 一层平面图_画板 1.jpg

△ 一层平面图

z3 二层平面图.jpg

△ 二层平面图

z4 三层平面图1.jpg

△ 三层平面图

z5 东立面图.jpg

△ 东立面图

z6 南立面图.jpg

△ 南立面图

z7 A-A剖面图.jpg

△ A-A剖面图

z8 B-B剖面图_画板 1.jpg

△ B-B剖面图

 项目信息 

功能:展厅、办公、零售

设计时间:2019.11-2020.02

施工时间:2020.02-2020.06

地点:福建厦门

建筑面积:842平方米

团队:肖磊、杨毓琼,林文珺,王晗

类型:建筑及室内

状态:建成

摄影师:雷坛坛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4/49203.html/feed 6
空房间 – 雕塑家个展设计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3/4899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3/48995.html#comments Thu, 04 Mar 2021 04:04:07 +0000 2019年底,受雕塑家蒋晟的委托,我们去北京为他的新展“空房间”进行展览设计的前期现场考察。展览选址在北京朝阳区的山下学堂一层小剧场——“黑匣子剧场”,地处紧邻京城森林公园的一处创意园中。

此次为间筑与蒋晟的第三次合作,而“空房间”也是蒋晟在创作和精神旅途中的转折点。在这个名为“空”的房间里,众多元素“满溢”,譬如他常用的琉璃材质,通常多为明澈剔透,在“空房间”内却以高饱和度的实心色调呈现。

c1 . 空房间展场就像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阶梯 .jpg

走道尽头的“戏剧空间”

从山下学堂的北侧大门进入后,我们先来到了山下咖啡厅轻快明亮的开放空间,而穿过正对咖啡馆的剧场大门,我们毫无转折过渡地进入了一个具有强烈戏剧属性的封闭空间。当我们第一次走进剧场时,最先感受到的是空间上的交流与融合、冲击与矛盾。

△ 平面图

我们一方面希望保持剧场现有 蒙太奇 般的戏剧属性,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入口过渡空间的设置柔化观众的观展体验。于是我们决定将展览的出入口设置在原剧场作为后勤使用的侧门:一条狭长走道的尽头。

e1. 我们将展览的出入口设置在原剧场作为后勤使用的侧门:一条狭长走道的尽头 .jpg

132个立方堆出个“空房间”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制造更多观众与展品的互动,也是我们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区别将展品放置在特定展台上的传统展陈方式,我们希望我们设计的展览空间能够消除展品与观众之间距离。

f1 . 区别将展品放置在特定展台上的传统展陈方式,我们希望我们设计的展览空间能够消除展品与观众之间距离 .jpg

受印度 阶梯水舍 的启发,我们决定抛弃色彩属性,去除装饰性元素,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在场地中搭建出层叠的秩序感——一个戏剧般的,只拥有起伏地形与空气的“空房间”。

矩阵式的台地由132个1米x1米的立方单元堆叠组成。我们充分利用场馆高度,将空间尽头处的台阶延伸至了几乎触碰到的天花的位置。在空间构成上,我们并没有设置任何硬性隔断,展品可自由放置于台地之上,并通过灯光的明度深浅与放置佛像的点位对观众进行“柔性”的指引。观众在高低起伏的地形之上自由行走时,与展品的关系时近时远,时而与展品平视,时而会发觉展品在高处。所以真正决定观展路线的是观众的偏好。

正如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闻清所评论的:“间筑设计构建的‘空房间’展场,就像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阶梯。设计师肖磊完美地利用空间的高低落差,将场地错落搭建,给予观者仰视、俯视、平视的多种观感。在空房间里,人们既是观众又是景致,可以说是 ‘身在其中不知何物,跃于图景豁然开朗’。”

一些物件

同时,我们为展陈的佛像特别设计了两款佛龛,旨在为这在人们刻板印象中庄重肃穆不可近的器件增加一些温度,使之更贴近“日常的,安好的,既在远古又可亲近”的理念。我们将佛龛与家中常见的落地灯进行功能整合,并且沿用展览中层叠秩序的设计语言,在增添了佛像庄严、隐秘的仪式感的同时,更好的和空间以及空间中的人事物进行了一个既有形又无形的连接。

而展场中的大型花艺装置,由艺术家好友Ian Hylton所作。西藏佛教信徒因物资贫瘠,好用塑料假花供养诸佛,受其启发,Ian重新审视了平日里漠视的素材,让它们在人为雕琢后焕发崭新之美。

1 DIAGRAM 分析图.jpg

△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功能:展览

设计时间:2020.04-2020.10

施工时间:2020.11

地点:北京朝阳

面积:180平方米

设计团队:肖磊、施佳欣、滋埜悠司

类型:室内

状态:建成

摄影师:雷坛坛

展览策划:蒋家班

执行策展:闻清

特别合作:Ian Hylton

灯光设计:DLX

施工方:成都宇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3/48995.html/feed 1
广州越秀区城中村改造 – 万科五羊泊寓PORT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5/4742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5/47424.html#comments Sat, 09 May 2020 06:22:59 +0000 道格·桑德斯曾在《Arrival City: The Final Migration and Our Next World》一书中指出落脚城市(也就是城中村)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可能是下一波经济与文化的诞生地,也可能是下一波暴力冲突的爆发地,需要我们妥善处理。

广州是目前唯一仍有大量城中村存在于市中心的一线城市,截至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有304条,村域面积共71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600万。正如我们此次改建项目所在的区域,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每年仍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但他们栖身的居民楼大多残破老旧,居住环境亟待改善。而严重匮乏的资金和错综复杂的周边环境,则是修缮这些老公寓最大的障碍。此次改造我们不仅仅希望解决单个问题,更是希望能够探寻一种可复制的模板,给这种老旧城中村区域提供多一种可能性。

b1. 日景鸟瞰.jpg

△ 日景鸟瞰

喧闹城中村

作为广州市区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越秀区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与高速城市化略显脱节的遗留地。而本次改造的项目便是位于越秀区寺右二马路上的一处知名的城中村。

该城中村内的居民楼基本都是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火柴盒式通廊住宅,为了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建筑立面及内部存在不少加建和搭建。绝佳的市中心地理位置,吸引大量的年轻上班族聚居于此,他们享受住在此地的便利交通,同时也想要追求舒适性和设计感,迫切地想要改善居住环境。

△ 区位图

△ 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黄昏时的公寓楼

△ 周边多为火柴盒式通廊住宅

△ 新建筑和老旧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

本次改造的居民楼周边颇为繁杂特殊,前面是一条车水马龙的城市干道,后面是城中村内唯一的市场——寺右肉菜市场。生活所需的饮食、杂货、五金等商铺林立于此,与其相邻的还有另外两栋内部构造极为相似的居民楼。繁忙喧闹的城中村特有肌理是我们刚到达基地时的第一印象。

业主希望我们通过对外立面的改造,能够摆脱原本陈旧脏乱的城中村印象,树立长租公寓品牌的标杆形象,同时希望对内部空间的提升,使公寓既能满足居住舒适性,又能利用公共空间展开活动,增进邻里互动。

△ 改造后的建筑外立面

△ 建筑东立面

△ 夕阳中的公寓楼

△ 城中村内唯一的市场近在咫尺

△ 新建筑与老建筑

△ 新建筑与老建筑

“减重”立面新语

该建筑作为连接城市与城中村的门脸,改造后的立面如何既增加与城市相衔接的融合度、又维持与所处社区的粘合性是本次立面改造的重点诉求之一。

我们对立面上铝板冲孔的方式和比例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沟通,经过反复打样确认后,选择了波浪型的冲孔铝板,从中庭两端包裹延伸至外部的立面。冲孔的样式力求与原建筑立面的拼接马赛克相呼应,通过半透样式的覆盖层和灯光设置为整座建筑“减重”,以轻盈的“节奏”和跳跃性的体块分割迎接房间外的车水马龙。

而背后与城中村内原有建筑的“对话”也突出了新与旧语言的对比,与周边大小建筑共生的状态强调了城市立面肌理层次的“拼贴”感。

△ 改造前的外立面

△ 新旧建筑的立面对比

△ 不同年代的建筑,在风格上形成对话

△ 从步行道看外立面的节奏感

△ 从步行道看外立面的节奏感

△ “轻盈”的外立面材料

△ 半透样式的覆盖层的亮灯效果

通廊“切割”公共与私密

建筑的内部充分利用场地做出了错层通廊,通廊东西两头由两部楼梯相连,满足了当时村内小户型聚居的功能需求;但南北住户围合成的内院存在大量搭建,空调外机、电线烟囱错落,使原本楼内唯一较开敞的公共空间异常脏乱,院内甚至还存在较严重的鼠患。

因此建筑内部改建的重心放在了院内的公共空间部分,同时重新划分房型的合理性也是我们着重下功夫的设计点。


△ 利用原建筑主要立体动线围合成的公共空间

△ 空间细部

△ 利用原建筑主要立体动线围合成的公共空间

本次设计首先从中庭入手,清理院内的原有搭建,并整理空调和各类线管,以保证庭院的开敞度和舒适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建筑主要立体动线围合成的公共空间,通过视觉上内立面的趣味性营造,保证新住户在中庭及错层通廊的驻留度。

△ 中庭-俯视

△ 中庭-仰视

△ 富有韵律的内立面窗洞

△ 中庭细部

设计尽可能地保留了建筑中的原有结构,并且保留原建筑中以各层不同户型相连、房间面前的错层通廊和楼梯立体围合、汇聚在中心庭院这三重从私密到公共的空间层次。沿街裙房与住户之间的夹层填充健身房、视听室等公共活动空间,顶层露台设置观景、晾晒等休闲区域。同时在入口处增设了可以便利到达各楼层的观光电梯。

△ 公寓客房室内

△ 半透式覆盖层保证了阳台的采光

h5. 阳台窗框细部.jpg

△ 阳台窗框细部

难点与不足

改造过程中原建筑因为年久失修和管线混乱,建筑内部上下水埋管和新的消防管线设置成了改造中最大的难题,而城中村的管线设置如何与现有市政管道连接也经过多方努力协商才合理解决。
材料方面,为了满足低成本和高效率的设计要求,我们尽可能选择了成品装配式洗手间和可预制的建筑材料,例如水磨石地砖、干挂金属板材等。

不过遗憾的是因时间和预算的限制,外立面入口处及公共空间的材质和细节处理有些仓促,近人尺度处的材质应该更加平易近人,扶手的细节应处理得更好以满足实际功能需求。

△ 华灯初上,树影中的公寓楼

△ 夜景鸟瞰

设计图纸

m6 二层平面图 2F Plan.jpg

△ 二层平面图

m5 标准层平面图3F-9F Standard Floor Plan 3F-9F.jpg

△ 标准层平面图(三层~九层)

m4 东立面图 East Elevation.jpg

△ 东立面图

m3 北立面图 North Elevation.jpg

△ 北立面图

m1 A-A剖面图 Section A-A.jpg

△ A-A剖面图

m2 B-B剖面图 Section B-B.jpg

△ B-B剖面图

m7 分析图 Diagram.jpg

△ 分析图

m90 外立面详图 Detail drawing of the facade.jpg

△ 外立面详图

m8 落地洞口平面详图 Detail drawing of floor-to-ceiling window.jpg

△ 落地洞口平面详图

m9 落地洞口剖面详图 Detail drawing of floor-to-ceiling window.jpg

△ 落地洞口剖面详图

项目信息

功能:长租公寓

设计时间:2018.07-2019.02

施工时间:2019.02-2019.10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

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团队:肖磊、滋埜悠司、杨毓琼、王子朋、曹仪、Pedro Manzano Ruiz

类型:建筑、室内和景观

状态:建成

摄影师:雷坛坛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5/47424.html/feed 11
宛如置身茂密丛林:保利花城纪社区中心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604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6046.html#comments Mon, 11 Nov 2019 03:47:57 +0000 a1  THE HAKKA TRIANGLE HOUSE (28).jpg

保利从化社区中心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项目初始,间筑设计(TEAM_BLDG)的建筑师认为,此项目的优势在于建筑与室内方案皆由一家事务所来完成,所以不应将建筑内与外切割开来进行设计,而是试图整体打造一个可反映当地建筑特征,并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连的整体空间。以此为出发点,在对当地环境和项目特性进行仔细分析后,建筑师从当地传统民居围龙屋的概念及形态上汲取到了灵感。

b1  SITE LOCATION 区位图.jpg

▲ 区位图

围龙屋又名龙屋,属于客家建筑的分支,大多坐落于广东省,是一种常见的大型传统聚合住宅。它起源于中原四合院建筑。秦朝之后,中原多次战乱,人们为躲避战乱向南迁徙,建造家园。围龙屋以夯土作高墙围合包围正屋,形成多个同心半圆体建筑群,并具有鲜明的功能划分。立面上只设计了一个入口并且在一层没有朝外的窗户从而起到防御异族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人渐渐卸下防御心,带着开放的态度和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岭南客家文化和建筑风格。

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师尝试用现代的理念、结构和材料来打造由封闭走向开放融合的客家建筑,创造出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相结合的建筑形态。

如同客家建筑大多坐落于山水树林间,这座双层建筑与周围自然景观也保持着亲密联系。剪影式的三角形顶棚如同山的影子般遮盖着地面;而支撑着整个三角屋顶的金属柱廊宛若茂密的树林,与户外的树木连成一片;环绕场地的水景弱化了由刚性的几何平面带来的疏离感,大面积的玻璃的应用,引入周围绿色景观,重新定义了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关系。庄重但不厚重的顶棚,高耸错落的柱廊,通透的落地玻璃,山与树与水。

同时,整个建筑运用了现代构图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对称的客家建筑特征,将多个同心半圆演化成多个相似三角形,构成了不对称的几何空间;巧妙地通过线与面的缓急对比加强了视觉上的层次感,以不同的设计手法,在保持建筑与外部交汇贯通的关系的同时,强化了建筑的纵深感。

悬挑的顶棚引导游客进入建筑内部,映入眼帘的是错落分布着木质悬浮盒子的双层十米挑高空间。同时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营造的通透感,使得无论哪个方位,都具有内外空间相通的视觉体验。隐藏在水池中的下沉休息区,悬挂在天花上的木隔栅,穿插在旋转楼梯和书架之间的休闲洽谈区,还有较为隐蔽私密的二层贵宾室,多个不同功能的空间仿佛彼此独立,却又浑然一体。

下沉休息区

下沉式休息区由外部渗透进来的水体环绕包围,似客家建筑中的天井,收集储蓄疏通雨水,浅水镜面不仅倒映出光影的变化,也将窗外的枝繁叶茂引入室内,营造出人与自然融于一体的环境。

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建筑师在南翼双层通高的开敞空间内设置了悬垂的木隔栅,可以达到舒适的遮阳效果,并且具有空间划分的功能。公共洽谈区,双层书架,咖啡吧就位于此。平行垂落且错落的木隔栅打破了安静的空间氛围,和室外的廊柱相互呼应的同时,密布的木隔栅也自身形成体量与二层的功能体块虚实相生。

主要的休闲洽谈区域通过强调垂直上的纵深感和透明度,营造出一种平稳而开放的空间氛围。与洽谈区相邻的咖啡吧坐落于一个巨大的木质书架旁,书架随着木饰楼梯一直延伸至二层,继而连接起相对僻静私密的阅读空间。

g6 the hakka triangle house (23).jpg

i2 the hakka triangle house (25).jpg

i1 the hakka triangle house (22).jpg

在直线构成的空间中,设计师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旋转楼梯,经过钢结构精确的计算,运用了非柱支撑的结构连接于两层间。游客可以通过此旋转楼梯到达二楼的贵宾室和办公室,透过具有框景效果房间窗户向外望出,看到室内各部的同时亦可以观赏周边风景。

j1.the hakka triangle house (24).jpg

通过对建筑与室内整体考虑、通篇布局,传统的客家村落文化在现代的设计语言中再次被讲述出来,游走于整个建筑之中,让人体验到的是充满流动性的空间感受。

k1  the hakka triangle house (2).jpg

项目图纸

1.1F PLAN 一层平面.jpg

▲ 一层平面图

2.2F PLAN 二层平面.jpg

▲ 二层平面图

6.SOUTH ELEVATION 南立面图.jpg

▲ 南立面图

4.EAST ELEVATION 东立面图.jpg

▲ 东立面图

5.SECTION 剖面图.jpg

▲ 剖面图

调整大小 3.DETAIL DRAWINGS OF FACADE AND THE ROOF立面和屋顶交接详图.jpg

▲ 立面和屋顶交接详图

项目信息

功能:社区中心

建筑设计:间筑设计

设计时间:2018.1-2018.7

施工时间:2018.8-2019.4

地点:广州从化

面积:1200平方米

团队:肖磊、曹仪、Pedro Manzano Ruiz、Eleonora Nucci

结构顾问: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 张准

施工图: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建筑、室内

状态:建成

摄影师:加纳永一、雷坛坛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6046.html/feed 0
广州未来之丘办公楼设计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11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114.html#comments Wed, 31 Jul 2019 07:46:47 +0000 a1 atrium space (5).jpg

▲ 中庭

万科未来之丘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临近广州南站,设计开始于广深港高铁通车前的四个月。它是园区内众多新建办公楼中的一栋五层高的样板楼,我们负责其中四个楼层的室内空间设计,即地下一层、地上一、四及五层。

▲ 一层入口

▲ 一层入口

设计伊始,业主提出设计“具有未来感的新型办公空间”的要求。“何为未来感”,在与业主沟通协调时,我们的想法渐趋一致。“未来感”,并非科技的新与酷,而是空间的设计——空间触感的营造,生态与自由的气息。

▲ 四层中庭

▲ 一层大厅

▲ 阳台

于是在空间设计上,尽量打破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内与外的空间景致相互流通。地下一层为洽谈展示空间,室外为下沉庭院。大面积玻璃的运用,将庭院景观引入室内。并将通向一层大堂的楼梯,设计成朝向庭院开敞的大楼梯,可停留、可休憩,可观赏与感受庭院的景致、光影的变化。而在四层和五层,则借鉴岭南建筑中的天井院落空间,设计一个贯通两层的屋顶采光中庭——天光从上流泻而下,洒在四层中庭的景观树上、满溢在空间中,使室内产生一种宛若室外庭院的错觉。

▲ 地下一层入口

▲ 楼梯和阅读区

▲ 楼梯和阅读区

▲ 四层采光中庭

在材质的处理上,也主要选择偏向自然质感的木材和水磨石。四、五层的白色抹灰墙面和棕色木质的地板、窗框,与中庭的绿意,搭配得恰到好处,营造着舒适而惬意的办公氛围。

▲ 办公区域

▲ 会议室

▲ 经理办公室

▲ 经理办公室

▲ 接待室

▲ 阅读区

地下一层与一层,主要为交流、展示空间,公共性较强,因此在墙面上大量使用阳极氧化铝板材质。表面模糊、抛光的阳极氧化铝材质,既可以营造出一种类似于镜面不锈钢材质的未来感,又没有那么冰冷,而是透着些许人性化的温润感。再加上木材的装点,又增添了空间的温馨与自在。

▲ 地下一层中庭

▲ 地下一层走廊

▲ 接待室

▲ VIP接待室

▲ VIP接待室

▲ 一层大厅

▲ 一层大厅

在室内装置的设计中,我们与专业的画廊合作,根据设计概念而定制。在设计中,亦以生态、自然为主题,材料质感与室内空间材料相仿,烘托得室内空间设计整体、纯粹。

g1 atrium space (3).jpg

▲ 四层中庭

设计图纸:

调整大小 SITE LOCATION 区位图.jpg

▲ 区位图

-1F PLAN 负一层平面.jpg

▲ 负一层平面

1F PLAN 一层平面.jpg

▲ 一层平面

4F PLAN 四层平面.jpg

▲ 四层平面

5F PLAN 五层平面.jpg

▲ 五层平面

DETAIL DRAWINGS OF INTERLAYER 一层夹层详图.jpg

▲ 一层夹层详图

SECTION 剖面图.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功能:办公、展示

设计时间:2018.4-2018.8

施工时间:2018.8-2018.10

地点:广东广州

面积:1100平方米

团队:肖磊、杨毓琼、刘莹莹

类型:室内

状态:建成

摄影师:加纳永一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8/45114.html/feed 2
超于俗世,感受宁静——苏州蒋家班佛像展览空间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8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84.html#comments Fri, 26 Apr 2019 09:46:47 +0000 a1.jpg

本次展览位于苏州寒山美术馆内,我们受佛像艺术家蒋晟之托,为他主题为“极乐”的展览设计展览空间。

b1.jpg

本次展览的主要展区为一个长宽约为35m*7m的长方形空间,原本空间大量运用了弧面处理,吊顶中间开了一个狭长的缺口,可以看到内部裸露的建筑结构。这就是我们对现场的初步印象。考虑到佛像作为展品的特殊性,空间需要一种神圣感,而我们同时也希望空间给人的整体感受是宁静的,平和的,内敛的,正如蒋晟的作品一样。所以与佛像相比,整个空间的感受是弱化的,也就是说,最终人的视觉焦点时刻都是给佛像的,而不是给空间的。

调整大小 c2.jpg

平面图

调整大小 basement dimension.jpg

分析图

c1.jpg

c2.jpg

于是我们想到在展厅中间加入一个黑暗的、狭长的体量,作为观展的主要流线空间,嵌入吊顶的开口中间。长长的、黑暗的走道其实是剥夺人感官的一个空间,人的视觉被锁定在走道尽端的两尊佛像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精神也可以相对集中。这个只有1.4米宽的走道刚好能容纳两个人并肩而行,在走道中,走道内侧的墙壁上是深蓝色的涂料,在内部没有灯光照明的情况下微微泛出蓝丝绒一样的质感。花砖空间是展览空间中触觉设计的主要部分,通过将满铺的花砖抬高到人手可以触及的高度上,使人们可以近距离的观看和触摸花砖上的美妙纹理。这些纹理灵感来自于佛像飘逸的衣摆,与淡绿色的花砖结合在一起,就像水面泛起的涟漪,使人感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d1.jpg

d2.jpg

所有的佛像展品围绕这个走道散落在明亮的外部空间里,人们在走道内侧通过墙面上的窗口或门洞去欣赏外部的佛像作品。这些洞口呼应了苏州园林的框景手法,人们在洞口前驻足观看时,佛像与洞口形成了一副副画面,尤其是走道尽端高大的白色释迦牟尼佛像在远看时被细长的门洞裁切,只能看到局部,只有走近时才得以看出全貌。

d3.jpg

e1.jpg

e2.jpg

e3.jpg

在走道外部的空间里,我们加入了弧形的平台呼应场地本身的弧形空间,一些平台用白色半透的窗帘包裹,形成私密的佛像展示空间,另一些弧形平台则完全敞开。人们通过门洞走进私密的用帘子包裹的佛像空间时,可以感受到与佛像独处片刻的宁静,而走到开敞的平台上时,又可以从外部欣赏佛像与空间形成的视觉层次。在整个空间里还加入了一个新的嗅觉感官体验,即是满铺在地面上的武夷山黄叶,这些黄叶经过烘焙,香味在整个空间中弥漫开来。深色的黄叶在地面上形成一种像泥土一样的枯萎形态,与最初佛像上的鲜花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从生命到死亡的一个命定的轮回。而白色窗帘直接落在黄叶上,形成了一种室内与室外一般的模糊界限。

f1.jpg

f2.jpg

项目信息:

功能:展览

设计单位:间筑设计

设计时间:2018.10-2018.12

施工时间:2019.01

地点:江苏苏州

面积:约260平方米

团队:肖磊、滋埜悠司、王晗、Alessandra Troisi、Eleonora Nucci、Pedro Manzano Ruiz

类型:室内

状态:建成

摄影师:加纳永一、万鹏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4/44184.html/feed 0
上海陆家嘴荣庐餐厅 / 间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30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305.html#comments Mon, 28 Jan 2019 08:55:37 +0000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2.jpg

荣庐餐厅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开发区,比邻上海中心大厦等三座高塔,并且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内部动线相通。设计之初,业主提出餐厅虽处于地下二层,但希望用餐者感受到的是开阔通透的宜人环境,而非地下空间的憋闷闭塞,而空间整体上需兼具商务与休闲氛围。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jpg

鉴于荣庐为粤菜餐厅,同时考虑到现有层高超过5米的空间优势,我们意图将岭南庭院的概念引入室内,让就餐者仿佛身处庭院之中,以空间布局弱化地下空间的劣势。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1.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0.jpg

考虑到现有空间形态和餐厅包间较多等因素,我们认为岭南庭院中“前庭后园”的布局最为适合现有条件,该布局中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但没有实墙相隔,而是又分又连的特色正是我们想要带给使用者的意境:餐厅前部大堂区域为“庭园”,疏朗且开阔;后部包间区域为“宅居”,集中却可变。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7.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4.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3.jpg

大堂虽有4.5米通高的镀铜隔栅围合,但人在站立或行走时视线基本不会被遮挡,与两侧明档间和半私密包间仍保有视觉上的联系,如有需要,所有隔栅皆可移动或收至一侧。而考虑到入座后的就餐体验,在就坐者的人视高度,通过隔栅横向构件密度的增加形成一定的视线遮挡,适当的提升了私密性。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6.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8.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9.jpg

“庭园”内部,我们设置了一个两米见方的“树池”,顾及到地下空间植物的维护难度,“树”以大型花艺装置取代,并可根据季节进行更换。四组卡座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具有庭园感的空间层次,另一方面也适当阻隔了大空间内的人声嘈杂。顶部的隔栅吊顶,则呼应餐位的布局进行了几处错落的开洞,透出的蓝绿色顶面亦能增加些许植被与蓝天包围的意境。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4.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8.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7.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6.jpg

后部包间区域,我们用发光的盒子将数间大小不一的包间包裹其中,由于使用了半透明材质,包间外仍可看见内部人影憧憧,呼应了传统庭园与厢房间的虚实关系。包间内部延续使用了大堂中的主要材质,同时设置了多处移门,如有需要可将其中的四个包间隔墙完全打开,合并成为一间。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5.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5.jpg

材质方面,为了更好的强调岭南风格,找到了广东云浮出产的哑光灰色大理石,并大面积以传统厅堂地面的错缝拼接方式作为主要铺地材料。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2.jpg

调整大小 TeamBLDG_ronglu_13.jpg


平面图

1548666446976918.jpg


项目信息

功能:餐厅

设计时间:2016.9-2016.2

施工时间:2017.2-2017.9

地点:上海浦东

面积:1070平方米

团队:肖磊、叶力舟、徐萌、Pedro Ruiz Mazano、刘莹莹

类型:室内设计

状态:竣工

摄影师:加纳永一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305.html/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