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建筑IPA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Wed, 27 Nov 2024 12:51:3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密斯错失哈佛,格罗皮乌斯捡漏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097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0970.html#comments Tue, 10 Jul 2018 14:55:44 +0000

书接前文,1936年夏天,格罗皮乌斯终于获得了申请已久的英国绿卡。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哈佛大学 从哥伦比亚大学挖来的新任院长哈德纳特,以及学院财政危机的加剧都使得一场“大清洗运动”顺理成章。以巴黎美术学院布扎体系(Beaux-Art)为核心的许多课程不得不面临调整,同时还解聘了一批非必要课程的教师。

哈德纳特(Joseph Hudnut, 1886-1968)

在这一系列重大的变革中,来自法国的建筑学教授哈夫纳的离开更标志了哈佛大学 一个时代的结束。表面上,哈夫纳将此归因于渴望提前退休,回到巴黎享受家庭生活。他在辞职信中说道,

我也意识到,在新院长到任不到一年半的时候提出这样的请求,可能会让别人认为我忘恩负义。多亏了哈德纳特院长为学院打下的良好基础,恐怕没有人比我更有幸看见学院的有力改革,也感谢院长的理解:离开学院,没有人比我更为感到遗憾。家庭因素是我选择退休的唯一原因:他们对我来说极其重要,我才会最初这样的决定。

哈夫纳(Jean-Jacques Haffner, 1885-1961)及其水彩画

哈夫纳获得罗马大奖的作品

而回到巴黎之后,哈夫纳很快成为了卢浮宫的一位建筑师,并且出任枫丹白露艺术学院(Fontainebleau School of Fine Arts)的院长。

很快,哈德纳特开始寻找一位现代建筑师,而且是一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师,来填补哈夫纳的空位。人们普遍认为,相比美国本土建筑师,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师有更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三位著名建筑师进入了哈德纳特的法眼,分别是:荷兰的奥德,德国的密斯,以及格罗皮乌斯。

三位候选人:奥德(Jacobus Johannes Pieter Oud, 1890-1963),密斯,以及格罗皮乌斯。

哈德纳特想要的不只是一个挂名领袖,而是一个真正能够和他一起推动现代建筑和现代城市设计新方向的合作者。他相信欧洲的建筑大师可以带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走向现代设计之路。

这时,正在秘密寻找欧洲现代建筑师的哈德纳特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位馆长巴尔同时在做的事不谋而合,巴尔希望寻找一位欧洲现代建筑师与博物馆的甲方兼建筑师菲利普·顾文合作设计一座新的博物馆。

约翰逊(Philip Johnson, 1906-2005)与巴尔(Alfred Barr, 1902-1981),1930年代

哈德纳特和巴尔都认为,奥德是三人中的最佳人选,也是三人中在其国家最为成功的建筑师。哈德纳特请求巴尔在欧洲拜访建筑师的同时,顺便代表他询问他们来哈佛任教的可能性,如果有兴趣,他将亲自来访。

1936年6月底,巴尔分别见了三位建筑师。奥德觉得荷兰挺好,不愿意去做美漂,选择待在老家;密斯则对博物馆项目和哈佛教职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格罗皮乌斯也对哈佛教职表示有兴趣。由于巴尔认为,密斯作为建筑师更胜一筹,并且已经答应愿意接手博物馆项目,于是并未向格罗皮乌斯谈及博物馆项目。
然而,还没等巴尔回国,便接到了来自博物馆的消息。该项目业主拒绝顾文和外国建筑师合作。巴尔立即向纽约回复了多封信件说道,博物馆作为所处时代中建筑和艺术的殿堂,理应建造最好的现代建筑,而密斯正是最佳人选。巴尔还写信给顾文,询问为何业主对外国建筑师抱有偏见,

当他们毫不犹豫地购买英国衣服或法国帽子时,没看到偏见啊。

巴尔还将他和哈德纳特的小秘密高调地告知业主,希望利用哈佛大学将引进密斯的消息来打消他们对外国建筑师的恐惧。最终,巴尔为引进密斯所做的努力还是化为泡影。博物馆邀请了美国当红青年建筑师斯东与顾文合作。当时,斯东还是一个没有多少作品建成的建筑师,但是他背后有一个著名的业主,那就是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 1908-1979)。

菲利普·顾文(Philip Lippincott Goodwin, 1885-1958)与斯东(Edward Durell Stone, 1902-1978)讨论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平面,1936年

左:刚建成不久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右:2004年由日本建筑师谷口吉生(1937- )完成改扩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之后,哈德纳特亲自奔赴欧洲,分别在柏林和伦敦与密斯和格罗皮乌斯讨论了哈佛教职的问题。他们都对此抱有极大热情,尤其是当哈德纳特承诺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可以进行建筑实践。
回国后,哈德纳特对密斯印象深刻。他告诉巴尔,

我的个人感受是,密斯在教育方面展现出更多的激情,可能更具价值;密斯在德国的任何建筑作品在品质上都远超格罗皮乌斯。

同样,哈德纳特也对格罗皮乌斯赞赏道,

总体上看,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中更具影响力。我确信,他也会在我们的教育中产生更大的影响。

哈德纳特的欧洲之行结束后,关于密斯和格罗皮乌斯的聘任程序正式开始。对于1936年的哈佛大学来说,雇佣一位欧洲现代建筑师来此任教是一个大胆的行为,这不仅需要校长和教职员工的同意,还要通过大学董事会的投票。

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 1893-1978),美国化学家,1933-1953年任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

为了回应校长科南特需要公示两位候选者的建议,哈德纳特准备了一份很长的备忘录向董事会介绍密斯和格罗皮乌斯。哈德纳特在备忘录中说道,密斯将会成为美国建筑专业最进步的元素,他将给保守的哈佛带来明显的挑战。他赞赏密斯技术的精巧以及对材料的运用,但也认为密斯有时太过自负,与格罗皮乌斯相比,可能比较难合作。
对于格罗皮乌斯,哈德纳特认为,他更少关注材料的使用,他的细部通常可以称得上是粗糙的;他最关注的是“建筑哲学以及美学表现与技术的结合”。不过,基于格罗皮乌斯已有的广泛声誉,他在美国会很容易接受。哈德纳特还煞费苦心地在同事中不断强调格罗皮乌斯作为一个“优秀宣传家”的特质。
哈德纳特努力平息保守的董事会有关格罗皮乌斯和密斯政治观念的任何质疑。他在备忘录中保证道,包豪斯曾被指责为“弘扬共产主义思想”,但是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并没有向共产主义表示任何同情。

在包豪斯的汉纳斯·迈耶(Hannes Meyer, 1889-1954)任期中,确实颁布过一些共产主义教条。但格罗皮乌斯很快以学校正在变成一个激进思想的中心为由,迫使迈耶辞职。作为从未参与此事的密斯,现在是一位政府建筑师。

汉纳斯·迈耶(Hannes Meyer, 1889-1954),1928-1930年继格罗皮乌斯之后任包豪斯校长。这位“鲜为人知的包豪斯校长”是个十足的共产主义者,简直可以看做是建筑界的切·格瓦拉,他将有限的生命都投入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在遭到格罗皮乌斯和康定斯基等包豪斯小伙伴,以及德绍市长的强烈反对,而在1930年8月1日以“共产主义阴谋”为由被驱逐出德国后,这位瑞士建筑师携众徒弟来到苏联,任教于莫建工,并投身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后来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他又被迫在1939年辗转来到墨西哥继续“革命”。

讽刺的的是,密斯作为一位纳粹德国政府建筑师的身份,却最终平息了董事会对于二位候选人政治观点的怀疑。

1936年的柏林面谈后,哈德纳特还继续与密斯保持联系。虽然没有承诺你就是那个对的人,但哈德纳特传递的所有信息都使密斯保持乐观。然而,格罗皮乌斯和哈德纳特的通信却远不及密斯频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最终还是格罗皮乌斯进入了哈佛?哈德纳特将此归因于密斯的误解,拒绝参与竞选的傲慢态度,以及不喜欢格罗皮乌斯。相反,格罗皮乌斯的亲切也许帮助了他。
哈德纳特曾写信给密斯,他会提名两位建筑师给哈佛董事会。密斯则很快回复道,他只接受任命,拒绝参加竞选,没有谁会比他更适合这个职位。密斯清晰地认为自己是比格罗皮乌斯更好的建筑师,并且更适合的设计教授。

实际上,密斯是震惊于哈佛会有两个候选人,他一直以为会直接提供给他职位。于是,密斯马上投奔了芝加哥的阿默理工学院(Armou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即现在的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从左至右分别为:建筑师门德尔松(Erich Mendelsohn, 1887-1953)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教师彼得汉斯(Walter Peterhans, 1897-1960)、希尔贝塞默(Ludwig Hilberseimer, 1885-1967)、密斯,1940年。

最终的聘用决定,校长科南特也起了很大作用。科南特求贤若渴,并对新建筑抱有同情。更为重要的是,科南特一生都对德国充满兴趣,尤其在他的教育和大学系统中。当他于1953年从哈佛辞职后,甚至转去做了美国驻德国的高级官员。
1936年秋天的英格兰之行,科南特在伦敦见到了格罗皮乌斯,这次面谈似乎也赢得了科南特的信任。11月16日,科南特回国后,哈德纳特便致信密斯,他不会被哈佛聘用了。与此同时,还致信格罗皮乌斯,终身聘用其于GSD,并保证他将享有巨大的成就,不但是对于哈佛,而且是对于整个美国的建筑。

哈德纳特与格罗皮乌斯

哈德纳特承诺格罗皮乌斯会有15-20个美国最优秀的建筑学生,以及凭自己意愿教授建筑的自由。更进一步承诺帮助格罗皮乌斯在剑桥建立他的建筑实践,并且在重要的建筑项目中作为顾问或合作者。总之,哈德纳特向格罗皮乌斯保证他将成为创造美国现代建筑的重要人物,“开启美国建筑新纪元”。
格罗皮乌斯热切地接受GSD的职位有诸多原因。首先,他想要离开伦敦,虽然他在这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包括杰克·普里查德、莫尔顿·尚德、麦克斯韦·福莱等。 但坎坷的建筑实践,以及惨淡的经济状况都使这位著名的包豪斯校长心灰意冷。


从左至右分别为:杰克·普里查德(Jack Pritchard, 1899-1992)、莫尔顿·尚德(Philip Morton Shand, 1888-1960)、麦克斯韦·福莱(Maxwell Fry, 1899-1987)。

同时,格罗皮乌斯有限的英语水平也限制了他在这里的能力。例如,当他要演讲时,都是在念准备好的稿子,展示他的德国作品,在结束时省略问答环节。
格罗皮乌斯并未在英国扮演他所希望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并未准备好接受他所提供的东西。正如英国史学家安东尼·布朗特在格罗皮乌斯离开英国之前,在英国著名周刊杂志《旁观者》(The Spectator)中所说的:

英国人很大程度上不喜欢功能建筑,例如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门德尔松以及其他人的建筑作品,因为它们不舒适。可以肯定的是,英国人以此来控告所有外国的建筑形式,(虽然我质疑意大利的别墅或更小的法国城堡通过了舒适度的审核),但是反对功能主义的控告成为不寻常的毒液。

英国史学家安东尼·布朗特(Anthony Blunt, 1907-1983)

早在几年前,美国建筑师、《建筑实录》杂志主编劳伦斯·克歇尔就曾建议过格罗皮乌斯来美国,并为他找到一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职工作,同时来此实践。这也一直萦绕在他婶婶的脑海中,格罗皮乌斯欣赏“年轻美国的热切和激情”,以及“乐观和无所畏惧的精神”,他确信他的作品在美国能够周找到接受的听众。

美国建筑师劳伦斯·克歇尔(Lawrence Kocher, 1885-1969),曾任《建筑实录》杂志主编。

其实,格罗皮乌斯在1928年就曾去过美国,他被美国底特律和芝加哥的实用主义建筑所吸引,也在各方各面看到了美国的自由与开放,包括艺术和政治。正如他写给柏林朋友的信中说道,“我的美国之行收获颇多,我真的非常喜爱这个国家。”对于格罗皮乌斯,美国完全可以是英国的替代,“英国人保守的态度使他任何新的想法都举步维艰。”
除了对难民生活的沮丧,以及建筑实践的重挫,还有许多原因都把格罗皮乌斯推向美国。对于他而言,哈德纳特手中的GSD与之前包豪斯都享有相似的教育和设计理念。格罗皮乌斯也坚信,他能够在哈佛完成他在魏玛和德绍未尽的事业——为现代建筑师创建一座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当然,格罗皮乌斯也深知,哈佛对他的聘用来的正是时候,当时美国建筑师正在寻求填补由布扎体系所造成的越来越大的鸿沟。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格罗皮乌斯在1935年至1936年间,曾多次寻找机会回德国,并一直努力回国直到1939年。为了避免关上回祖国的大门,他忠实地向国家财政部报告自己的收入,并上交适当的税,而且他一再强调自己并非为了好处而移民。因此,当德国政府要求他缴纳帝国飞行税(the Reich Flight Tax)时,格罗皮乌斯愤怒地回信,强调自己是荣耀的德国人,凭空被视为难民而感到耻辱。这项税收是纳粹为限制海外移民、遏制资本外逃所设置的。
格罗皮乌斯将哈佛的聘用看作是德国价值观的输出,这也与戈培尔的观念一致,他认为这在种族上显示了第一次由德国人取代了法国人。实际上,这也确实是1930年代中期的纳粹政策,即鼓励德国学者出国,提升德国的大国形象,促进文化输出。也正因为如此,格罗皮乌斯得以将他的作品从德国带到美国,并收藏于哈佛布什·莱辛格博物馆,即现在的哈佛艺术博物馆。格罗皮乌斯因为料理这些乱七八糟的后事,推迟了三个月前往美国。

哈佛艺术博物馆(Harvard Art Museums),由三馆合并而成(Fogg Museum, Busch-Reisinger Museum, Arthur M. Sackler Museum),2014年由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1937- )完成改扩建。

1937年3月,格罗皮乌斯夫妇在伦敦举行晚宴向朋友正式道别,众多社会名流出席。70多位到场的朋友,多是来自现代艺术和建筑方面,包括城市规划师艾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 1879-1957)、建筑史学家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 1888-1968)、建筑评论家莫尔顿·尚德、艺术史学家赫博特·瑞德(Herbert Read, 1893-1968)、结构工程师奥韦·阿鲁普(Ove Arup, 1895-1988)、建筑师塞吉·希玛耶夫(Serge Chermayeff, 1900-1996)、韦尔斯·科特斯(Wells Coates, 1895-1958)、麦克斯韦·福莱、霍尔福德(William Graham Holford, 1907-1975)、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 1887-1975)、前包豪斯好友莫霍伊-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 1895-1946)、雕塑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 1898-1986)、作家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 1866-1946)、普里查德夫妇等。
格罗皮乌斯在晚宴上发表了告别演讲,感谢各位好友的到来,以及两年来在伦敦结成的友谊。同时,他也谈及对于英国建筑现状的失望。英国建筑在过去都呈现的非常完美,“人们只需要看巴斯和美好的乔治亚风格建筑”。基于既有的社会结构和20世纪的生活方式,英国似乎不需要创造新的风格。
3月12日,格罗皮乌斯与妻子艾斯离开了伦敦,前往美国。五天后抵达纽约,哈德纳特马上发去电报,对格罗皮乌斯夫妇激动地说,

美国欢迎您,幸福成功等待您。

格罗皮乌斯与妻子在伦敦滑铁卢车站,1937年3月12日

哈德纳特发给格罗皮乌斯夫妇的电报,1937年3月18日

最终看来,他们的英国时光只是一个过渡,但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时期。若不是两年半的英国时光,想必他也不会前往美国。格罗皮乌斯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刚到美国后,他便写信给自己的爱徒布罗伊尔(Marcel Breuer, 1902-1981)说道,

英国这个跳板非常重要,我在此拿到了进入波士顿核心圈子的推荐信。

与此同时,在美国等待格罗皮乌斯就职的哈德纳特已经开始为这个新同事寻找建筑项目。那么,格罗皮乌斯的美国时光会怎样,且听下回分解。

特别感谢@纸方君为本系列绘制的封面图片

扩展阅读

Andreas Schätzke. Deutsche Architekten in Grossbritannien : Planen und Bauen im Exil 1933-1945. Stuttgart: Edition Axel Menges, 2013.
Jill Pearlman. Inventing American modernism: Joseph Hudnut, Walter Gropius, and the Bauhaus legacy at Harvard.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7.
汤姆·沃尔夫. 从包豪斯到现在.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4.


感谢 纸上建筑IPA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SJZ_IPA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0970.html/feed 1
125年来最重要的125座建筑,看权威认证是否如你所想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4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43.html#comments Fri, 22 Jun 2018 10:24:59 +0000 美国著名建筑杂志《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本月发行特刊以纪念其创刊125周年,同时做了许多有趣的建筑回顾。

640.webp (68).jpg
《建筑实录》9月特刊

杂志评选出了自1891年杂志创刊以来最重要的125座建筑,广为人知的大师作品以及鲜为人知的小师作品都有涉及。当然,这些建筑都是先由著名的评论家和学者提名而最终由杂志选定的。

泥工无观点,只觉得这样的评选一定会有争议和纰漏;但不管怎样,建筑照片选的都很不错。正所谓,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照片得人心。

那么看看这些建筑是否如你所想。

640.webp (69).jpg

1891
温赖特大楼 / Wainwright Building
St. Louis
Adler & Sullivan

 

640.webp (70).jpg

1899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 / Glasgow School of Art
Glasgow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640.webp (71).jpg

1906
拉金大厦 / Larkin Building
Buffalo
Frank Lloyd Wright

 

640.webp (72).jpg

1906
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 / Morgan Library & Museum
New York
McKim, Mead & White

 

640.webp (73).jpg

1906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 Austrian Postal Savings Bank
Vienna
Otto Wagner

 

640.webp (74).jpg

1908
盖博别墅 / Gamble House
Pasadena, California
Greene & Greene

 

640.webp (75).jpg

1908
统一教堂 / Unity Temple
Oak Park, Illinois
Frank Lloyd Wright


640.webp (76).jpg

1909
凯恩特纳店 / Kärntner Bar
Vienna
Adolf Loos

 

640.webp (77).jpg

1910
通用电气透平机车间 / AEG Turbine Factory
Berlin
Peter Behrens

 

640.webp (78).jpg

1910
第一基督教会 / First Church of Christ, Scientist
Berkeley, California
Bernard Ralph Maybeck

 

640.webp (79).jpg

1910
宾夕法尼亚火车站 / Pennsylvania Station
New York
McKim, Mead & White

 

640.webp (80).jpg

1910
罗比住宅 / Robie House
Chicago
Frank Lloyd Wright

 

640.webp (81).jpg

1911
纽约公共图书馆分馆 /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Main Branch
New York
Carrère and Hastings

 

640.webp (82).jpg

1912
米拉公寓 / Casa Milà

Barcelona

Antoni Gaudí

 

640.webp (83).jpg

1913
纽约中央车站 / Grand Central Terminal
New York
Reed & Stem and Warren & Wetmore

 

640.webp (84).jpg

1913
伍尔沃斯大厦 / Woolworth Building
New York
Cass Gilbert

 

640.webp (85).jpg

1924
美国散热器大厦 / American Radiator
Building
New York
Hood & Fouilhoux

 

640.webp (86).jpg

1924
施罗德住宅 / Schröder House
Utrecht, Netherlands
Gerrit Rietveld

 

640.webp (87).jpg

1926
洛弗尔海边住宅 / Lovell Beach House
Newport Beach, California
Rudolph M. Schindler

 

640.webp (88).jpg

1926
包豪斯校舍 / Bauhaus Building
Dessau, Germany
Walter Gropius

 

640.webp (89).jpg

1927
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 / Stockholm Public Library
Stockholm
Gunnar Asplund

 

640.webp (90).jpg

1928
福特汽车厂 / Ford River Rouge Complex

Dearborn, Michigan

Albert Kahn Associates

 

640.webp (91).jpg

1929
洛弗尔住宅 / Lovell Health House
Los Angeles
Richard Neutra

 

640.webp (92).jpg

1929
巴塞罗那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Barcelona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640.webp (93).jpg

1929
新德里总督府 / Viceroy’s House
New Delhi
Edwin Lutyens

 

640.webp (94).jpg

1930
克莱斯勒大厦 / Chrysler Building
New York
William van Alen

 

640.webp (95).jpg

1930
白色居住区 / Kiefhoek Housing
Rotterdam
J.J.P. Oud

 

640.webp (96).jpg

1931
帝国大厦 / Empire State Building

New York

Shreve, Lamb & Harmon

 

640.webp (97).jpg

1931
萨伏伊别墅 / Villa Savoye
Poissy, France
Le Corbusier

 

640.webp (98).jpg

1931
阿卢米亚住宅 / Aluminaire House
Palm Springs, California
Lawrence Kocher and Albert Frey

 

640.webp (99).jpg

1932
玻璃之家 / Maison de Verre
Paris
Pierre Chareau and Bernard Bijvoet

 

640.webp (100).jpg

1932
PSFS大厦 / PSFS Building
Philadelphia
Howe & Lescaze

 

640.webp.jpg

1933
帕米欧疗养院 / Paimio Sanatorium
Paimio, Finland
Alvar Aalto

 

640.webp (1).jpg

1939
流水别墅 / Fallingwater
Bear Run, Pennsylvania
Frank Lloyd Wright

 

640.webp (2).jpg

1939
洛克菲勒中心 / Rockefeller Center
New York
The Associated Architects:
Reinhard & Hofmeister;
Corbett, Harrison & MacMurray; Raymond Hood, Godley & Fouilhoux

 

640.webp (3).jpg

1939
约翰逊制腊公司 / Johnson Wax Building
Racine, Wisconsin
Frank Lloyd Wright

 

640.webp (4).jpg

1940
乌鸦岛学校 / Crow Island School
Winnetka, Illinois
Perkins, Wheeler & Will and Eliel & Eero Saarinen

 

640.webp (5).jpg

1948
巴拉干自宅 / Casa Luis Barragán
Mexico City
Luis Barragán

 

640.webp (6).jpg

1949
玻璃屋 / Glass House
New Canaan, Connecticut
Philip Johnson

 

640.webp (7).jpg

1949
伊姆斯住宅 / Eames House

Los Angeles

Charles and Ray Eames

 

640.webp (8).jpg

1951
范斯沃斯住宅 / Farnsworth House

Plano, Illinois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640.webp (9).jpg

1952
马赛公寓 / Unité d’Habitation
Marseilles, France
Le Corbusier

 

640.webp (10).jpg

1952
利华大厦 / Lever House
New York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640.webp (11).jpg

1952
珊纳特赛罗市政厅 / Säynätsalo Town Hall
Säynätsalo, Finland
Alvar Aalto

 

640.webp (12).jpg

1952
联合国总部大厦 /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Architects (including Oscar Niemeyer and Le Corbusier), Wallace K. Harrison, chariman

 

640.webp (13).jpg

1955
朗香教堂 / Chapelle Notre Dame du Haut
Ronchamp, France
Le Corbusier

 

640.webp (14).jpg

1958
西格拉姆大厦 / Seagram Building
New York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Philip Johnson

 

640.webp (15).jpg

1959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Frank Lloyd Wright

 

640.webp (16).jpg

1960
巴西利亚国会大厦 / National Congress Building
Brasília
Oscar Niemeyer

 

640.webp (17).jpg

1962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TWA航站楼 / Trans World Airlines (TWA) Terminal
New York
Eero Saarinen

 

640.webp (18).jpg

1963
柏林爱乐音乐厅 / Berlin Philharmonic
Concert Hall
Berlin
Hans Scharoun

 

640.webp (19).jpg

1963
耶鲁大学艺术与 / Yale Art and Architecture Building

New Haven

Paul Rudolph

 

640.webp (20).jpg

1964
母亲之家 / Vanna Venturi House
Philadelphia
Venturi & Short

 

640.webp (21).jpg

1964
国立代代木竞技场 / Yoyogi National Gymnasia
Tokyo
Kenzo Tange

 

640.webp (22).jpg

1964
马利纳城 / Marina City
Chicago
Bertrand Goldberg

 

640.webp (23).jpg

1965
沙尔克生物学研究所 /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La Jolla, California

Louis Kahn

 

640.webp (24).jpg

1966
惠特尼博物馆 /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Marcel Breuer and Associates

 

640.webp (25).jpg

1967
栖息地67住宅区 / Habitat 67
Montreal
Moshe Safdie

 

640.webp (27).jpg

1967
美国国家空气研究中心 /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Boulder, Colorado
I.M. Pei & Partners

 

640.webp (28).jpg

1967
福特基金会大楼 / Ford Foundation Building
New York
Kevin Roche John Dinkeloo & Associates

 

640.webp (29).jpg

1967
蒙特利尔生物圈 / Montreal Biosphere
Montreal
Buckminster Fuller

 

640.webp (44).jpg

1967
格瓦斯梅自宅 / Gwathmey Residence and Studio
Amagansett, New York
Charles Gwathmey

 

640.webp (45).jpg

1971
圣卡塔尔公墓 / San Cataldo Cemetery
Modena, Italy
Aldo Rossi

 

640.webp (46).jpg

1972
金贝尔美术馆 / Kimbell Art Museum

Fort Worth

Louis Kahn

 

640.webp (47).jpg

1972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 Munich Olympic Stadium
Munich
Frei Otto and Günter Behnisch

 

640.webp (48).jpg

1972
中央贝赫办公楼 / Centraal Beheer
Apeldoorn, Netherlands
Herman Hertzberger

 

640.webp (49).jpg

1973
悉尼歌剧院 / Sydney Opera House
Sydney
Jørn Utzon


640.webp (50).jpg

1973
古堡博物馆 / Museo di Castelvecchio
Verona, Italy
Carlo Scarpa

 

640.webp (51).jpg

1977
蓬皮杜中心 /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Paris
Renzo Piano and Richard Rogers

 

640.webp (52).jpg

1978
盖里自宅 / Gehry Residence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Frank Gehry

 

640.webp (53).jpg

1980
荊棘冠教堂 / Thorncrown Chapel
Eureka Springs, Arkansas
E. Fay Jones

 

640.webp (54).jpg

1981
艾哈迈达巴德桑珈建筑事务所 / Sangath
Ahmedabad, India
Balkrishna Doshi

 

640.webp (55).jpg

1982
华盛顿越战纪念碑 /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Washington, D.C.
Maya Lin Studio

 

640.webp (56).jpg

1982
达卡国会大厦 / National Assembly Building of Bangladesh
Dhaka, Bangladesh
Louis Kahn

 

640.webp (57).jpg

1982
SESC艺术中心 / SESC Pompéia
São Paulo
Lina Bo Bardi

 

640.webp (58).jpg

1984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 / Neue Staatsgalerie
Stuttgart, Germany
James Stirling, Michael Wilford & Associates

 

640.webp (59).jpg

1986
罗马艺术国立博物馆 / National Museum of Roman Art
Mérida, Spain
Rafael Moneo

 

640.webp (60).jpg

1986
休斯顿梅尼尔收藏博物馆 / Menil Collection
Houston
Piano & Fitzgerald Architects

 

640.webp (61).jpg

1989
光之教堂 / Church of the Light
Osaka, Japan
Tadao Ando Architect and Associates

 

640.webp (62).jpg

1996
瓦尔斯温泉浴场 / Therme Vals
Vals, Switzerland
Peter Zumthor

 

640.webp (63).jpg

1997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Bilbao

Gehry Partners

 

640.webp (64).jpg

1997
风之丘火葬场 / Kaze-no-Oka Crematorium
Nakatsu, Japan
Maki and Associates

 

640.webp (65).jpg

1997
沃兰汀步行桥 / Zubizuri Bridge
Bilbao
Santiago Calatrava

 

640.webp (66).jpg

1999
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 Jewish Museum
Berlin
Studio Libeskind

 

640.webp (67).jpg

1999
吉隆坡石油双子塔 / Petronas Towers
Kuala Lumpur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

 

640.webp (68).jpg

1999
法隆寺宝物馆 / Gallery of Horyuji Treasures

Tokyo

Yoshio Taniguchi

 

640.webp (69).jpg

2000
钻石农场高中 / Diamond Ranch High School
Pomona, California
Morphosis

 

640.webp (70).jpg

2000
卢塞恩文化和艺术中心 / KKL Luzern
Lucerne, Switzerland
Ateliers Jean Nouvel

 

640.webp (71).jpg

2001 and 2016
伦敦塔特美术馆一期和二期 / Tate Modern I and II
London
Herzog & de Meuron

 

640.webp (72).jpg

2001
仙台媒体中心 / Sendai Mediatheque
Sendai, Japan
Toyo Ito & Associates

 

640.webp (73).jpg

2003
罗马千禧年教堂 / Jubilee Church
Rome
Richard Meier & Partners

 

640.webp (74).jpg

2003
“小黄瓜” / 30 St Mary Axe
London
Foster + Partners

 

640.webp (75).jpg

2004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Japan

SANAA

 

640.webp (76).jpg

2004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园 / 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
Berlin
Eisenman Architects

 

640.webp (77).jpg

2004
米洛大桥 / Millau Viaduct
Millau, France
Foster + Partners

 

640.webp (78).jpg

2004
西雅图图书馆 / Seattle Central Library
Seattle
OMA

 

640.webp (79).jpg

2004
地中美术馆 / Chichu Art Museum
Naoshima, Japan
Tadao Ando Architect and Associates

 

640.webp (80).jpg

2005
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4号航站楼 / Madrid Barajas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 4
Madrid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640.webp (81).jpg

2005
波尔图音乐厅 / Casa da Musica

Porto, Portugal

OMA

 

640.webp (82).jpg

2006
第五大道苹果店 / Apple Store, 5th Avenue
New York
Bohlin Cywinski Jackson

 

640.webp (83).jpg

2007
慕尼黑宝马世界 / BMW Welt
Munich
Coop Himmelb(l)au

 

640.webp (84).jpg

2007
奥斯陆歌剧院 / Oslo Opera House
Oslo
Snøhetta

 

640.webp (85).jpg

2007
西雅图奥体雕塑公园 / Olympic Sculpture Park
Seattle
Weiss/Manfredi

 

640.webp (86).jpg

2008
法国利摩日音乐厅 / Limoges Concert Hall
Limoges, France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640.webp (87).jpg

2008
宁波博物馆 / Ningbo Historic Museum
Ningbo, China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640.webp (88).jpg

2008
伊布里克玛格基金会博物馆 / Iberê Camargo Foundation

Porto Alegre, Brazil

Alvaro Siza

 

640.webp (89).jpg

2008
耶稣光明大教堂 / Cathedral of Christ the Light
Oakland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640.webp (90).jpg

2008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 3
Beijing
Foster + Partners

 

640.webp (91).jpg

2009
柏林新博物馆改造 / Neues Museum Renovation
Berlin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640.webp (92).jpg

2009

丹麦海宁艺术中心 / Herning Center of the Arts
Herning, Denmark
Steven Holl Architects

 

640.webp (93).jpg

2009
芝加哥爱克瓦大厦 / Aqua Tower
Chicago
Studio Gang

 

640.webp (94).jpg

2010
.罗马MAXXI博物馆 / MAXXI National Museum of XXI Century Arts
Rome
Zaha Hadid Architects

 

 

640.webp (95).jpg

2010
北卡罗来纳州艺术博物馆 / 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Art
Raleigh
Thomas Phifer and Partners

 

640.webp (96).jpg

2010
哈利法塔 / Burj Khalifa

Dubai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640.webp (97).jpg

2011
芝加哥诗歌基金会 / Poetry Foundation
Chicago
John Ronan Architects

 

640.webp (98).jpg

2011
香港环球贸易中心 / International Commerce Centre
Hong Kong
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

 

640.webp (99).jpg
2012
巴恩斯基金会 / Barnes Foundation
Philadelphia
Tod Williams Billie Tsien Architects

 

640.webp (100).jpg

2012
央视总部大楼 / CCTV Headquarters
Beijing
OMA

 

640.webp.jpg

2013
阿利耶夫中心 / Heydar Aliyev Centre

Baku, Azerbaijan

Zaha Hadid Architects

 

640.webp (1).jpg

2013
深圳宝安机场3号航站楼 / Shenzen Bao’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 3
Shenzhen, China
Studio Fuksas

 

640.webp (2).jpg

2013
诺华大厦337 / Novartis Building 337
East Hanover, New Jersey
Rafael Viñoly Architects

 

640.webp (3).jpg

2014
智奥会展总部 / GL Events Headquarters
Lyon, France
Studio Odile Decq

 

640.webp (4).jpg

2014
纽约高线 / The High Line
New York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640.webp (5).jpg

2015
波尔多新体育场 / Matmut Atlantique Stadium
Bordeaux, France
Herzog & de Meuron

 

640.webp (6).jpg

2015

上海中心 / Shanghai Tower
Shanghai
Gensler


扩展阅读

http://www.architecturalrecord.com/


 感谢 纸上建筑IPA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SJZ_IPA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43.html/feed 2
谁杀了黑川纪章吗?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52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525.html#comments Tue, 05 Jun 2018 14:43:04 +0000 1980年代,中日关系曾有过一段蜜月期。高层领导频繁往来的同时,民间百姓中更是出现了日本热现象。日本影视及动漫呈现出万人空巷的局面,《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血凝》中的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一休、铁臂阿童木等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追捕》中的高仓健,更是征服了千千万万中国少女的心。

黑川纪章、北京院,中日青年交流中心,1991


1


1985年10月,北京市规划局批准了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的建设用地约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位于朝阳区亮马河畔。
早在几个月前,由中日双方的组成的联合设计团队便已经开始了设计工作,团队成员包括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领导的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以及李宗泽带领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九室。

640.webp (41).jpg 

黑川纪章(1934-2007)

李宗泽完成了最初的方案设计,于7月奔赴东京。黑川看过方案后,基本同意了方案的总体布置。但是,黑川将单体建筑的方形平面都改成了他喜爱的圆形或椭圆形平面。后来他也解释说种操作是来自《淮南子》中“天圆地方”的说法。

640.webp (42).jpg 

李宗泽完成的初版方案

8月的北京会面,设计团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桥”的概念,很快便发展成最终实施的“友好之桥”方案。不过,在宾馆的造型上也产生了一些分歧。后来根据协议,中方负责出资建设饭店、整个室外环境以及园林绿化,日方负责赠款承建的剧院、游泳馆和研修中心等部分。

640.webp (43).jpg 

黑川纪章与李宗泽(1932- )在讨论方案

黑川版的宾馆方案,同样是圆形平面,外墙用红砖砌筑,窗子较小,有一个遮阳帽似的出檐顶盖。而这一造型很容易使中国人联想到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曾经大量构筑过的炮楼。李宗泽将宾馆的圆形平面修改为二十边形,并等距地豁开五条一米多宽的缝隙,形成了五片梅花或樱花式的平面。为了呼应剧院“嫩芽”的造型,宾馆塔楼便将顶部反向设计成了“竹笋”形态。

640.webp (44).jpg 

黑川纪章调整后的方案

640.webp (45).jpg 

李宗泽调整后的宾馆方案,可以看到草图中的建筑顶部写着“阴、阳”

640.webp (46).jpg

1986年11月8日,亮马河畔举行了极其隆重的奠基仪式。中曾根康弘专程赶来参加,各大报纸更以整个头版的篇幅做了热烈而详尽的报导。

640.webp (48).jpg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奠基仪式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总体效果图

清华大学的曾昭奋教授在《世界建筑》中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对这位“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的作品似乎并不感兴趣,令他愤愤不平的是,社会舆论和风气中对中国建筑师的不公平态度。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成了黑川纪章先生一个人的作品。曾昭奋言辞激烈地说道,

竣工仪式上,人们在主席台上为黑川安排了座位,安排了发言。但就见不到李宗泽。这当然不是一种谦虚,而是一种民族自卑感和残余奴性的顽强表现。

事实却也如此,黑川最终从该项目中获得了数亿日元的设计费,而北京院的设计费只有40万元人民币,据说一部分设计工作被当做义务劳动。李宗泽个人则除了工资外,几年中另得到1000多元奖金。


2


其实,早在中曾根康弘首次访华的前一年,黑川已经到访过北京。也许,这都在中日友好一系列事件操作的计划之中。

1983年10月9日至14日,黑川应中日友协的邀请来华访问。黑川除了参观故宫、天坛之外,还见了当时的建设部副部长戴念慈13日,应中国建筑学会和建设部设计院之邀,黑川奉上了一场题为“共生建筑”的学术报告,并回答了北京同行提出的一些问题。

640.webp (51).jpg 

黑川纪章在北京为中国建筑师做报告,1983

接下来的1984年可以称得上是“黑川纪章年”,不但接下了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项目,甚至连清华大学的《世界建筑》还为他出版了专辑。对于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来说,为一位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筑师出专辑,这还是头一次。

640.webp (52).jpg 

左:《世界建筑》为黑川纪章出版的专辑;右:专辑封面上的建筑,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1982年

黑川的建筑哲学中,由日本传统的“利休灰”概念发展而来的专业词语“灰空间”成为建筑师和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到现在仍是“中国建筑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并在建筑教育和实践中不断被用到。
华南理工大学的朱亦民教授对此评论道,

灰空间”流行起来这个现象证明了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也说明传播具有很强的偶然性。这比对灰空间本身的分析更有意义。

更进一步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世界建筑》有关其他许多建筑师个人专辑的出版计划搁浅,这使得黑川纪章一下子在中国建筑界成为知名度及影响力最高的日本建筑师。
这个结果连《世界建筑》的主编曾昭奋都看不过去了,出面澄清说,给黑川出专辑并不代表黑川就是日本建筑师中最好的,也不代表他的设计没有任何问题。

除了“灰空间现象”,黑川的共生哲学更是威力无比。东南大学副教授郭屹民在《纪念黑川纪章》的文章中甚至这样说道,

在黑川纪章离世五天之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并进入关键阶段的今天,共产党制订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其中心思想就是落实“共生”、努力创建“和谐”社会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将之写入党章,让他的这种出自于建筑和城市的理想推而广之并上升到政治的高度,难道不是冥冥之中对黑川的祭奠?

那么问题来了,黑川纪章是当时日本最好的建筑师么?在曾昭奋看来,当然不是,看到报纸上出现“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黑川纪章”时,他还揶揄说这是中国报纸赠予黑川先生的莫大荣誉。

640.webp (53).jpg 

曾昭奋(1935- ),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世界建筑》杂志主编

日本著名的建筑杂志《建筑文化》在其1988年的创刊500期的纪念特集中,遴选了1945-1988年间日本最优秀的20个建筑作品。新陈代谢派各位成员的作品均榜上有名,唯独没有黑川纪章的作品,甚至没有后来哪本20世纪建筑史都绕不开的中银舱体大厦。

640.webp (54).jpg 

《建筑文化》创刊500期纪念特集,评选出了1945-1988年间日本最优秀的20个建筑作品分别是:1.读者文摘东京分社(雷蒙德)、2.神奈川县立镰仓近代美术馆(坂倉準三)、3.广岛和平会馆原爆记念陈列馆(丹下健三)、4.世界和平记念圣堂(村野藤吾)、5.Sky House(菊竹清訓)、6.东京文化会馆(前川國男)、7.轻井泽山庄(吉村順三)、8.代代木体育场(丹下健三)、9.大学研究室(吉阪隆正)、10.国立京都国际会馆(大谷幸夫)、11.宫旁大厦(日建設計)、12.亲和银行本店(白井晟一)、13.普连土学园(大江宏)、14.代官山集合住宅(槇文彦)、15.反住器(毛綱毅曠)、16.幻庵(石山修武)、17.名护市厅舍(象設計集团)、18.筑波中心(磯崎新)、19.大和国际东京分部(原広司)、20.东京工业大学百年记念馆(篠原一男)。

640.webp (55).jpg 

黑川纪章,中银舱体大厦(Nakagin Capsule Tower, 1972)


3

 

黑川纪章1934年出生在日本爱知县,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系。黑川并未继承父亲黑川巳喜在名古屋经营的建筑事务所,而是进入了东京大学丹下健三研究室。在丹下健三的带领下,伙同大谷幸夫、菊竹清训、矶崎新、桢文彦等,成立了著名的日本建筑天团“新陈代谢派”,并在1960年于东京召开的世界设计大会上首次亮相。要知道在所有成员中,黑川是最年轻的一位,只是一个26岁的博士在读生。

640.webp (56).jpg 

丹下健三(中)和研究室的同学们在一起,右上角是黑川纪章

640.webp (57).jpg 

1960年在东京召开的世界设计大会,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在此首次亮相。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新陈代谢派在世界设计大会上发表的建筑宣言《新陈代谢1960》,最后附上的人物照片中,黑川是唯一佩戴蝴蝶领结的。蝴蝶领结则是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以及丹下健三都十分偏爱的服饰,由此可见黑川非常在意他的媒体形象。

640.webp (58).jpg 

新陈代谢派的标志和《新陈代谢1960》的书籍封面

640.webp (60).jpg 

蝴蝶领结是柯布西耶和丹下健三都十分偏爱的服饰

如果说注意媒体形象是建筑师不言自明的游戏规则,那么与绝大多数建筑师不同的是,黑川更将这种形象延伸至大众媒体。
黑川就曾在《朝日新闻》的一片采访中说道:

大部分所谓的建筑师,通常会把一定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说出来的事物,以非常深邃的,只有同行才能互通的言语交谈。而我则用大众的言语来与各位讲话。

能言善辩的黑川在1960至1983年间,就出版了29本书。而且,黑川不只出现在建筑杂志上,还频繁出现在经济、科学、产业、文艺等不同专业领域的杂志上。

640.webp (98).jpg 

黑川纪章在1960至1983年间出版的部分书籍

1960至1979年的19年间,黑川被男性杂志刊载的文章数就有11篇,被女性杂志刊载的文章数更有32篇之多。报道黑川的文章,不只局限于讨论建筑、城市等,还关注他的生活形象,包括发型、西装、戒指、袖扣、手表、打火机、汽车、音乐等。

640.webp (99).jpg 

时尚杂志上的黑川纪章

1974年开始,黑川担任了NHK的评论员,频繁出现在电视上。对于黑川在电视上的形象,明治大学教授南後由和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

1968年9月20日播放的NHK综合频道的30分钟节目《现代的影像,破坏和再生:未来都市的路程》中,黑川在大阪世博会主题馆、霞关大厦、帝国饭店、静冈新闻东京分公司等建筑前介绍建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但是耐人寻味的是,他并没有提丹下健三或其他建筑师的名字。虽然大部分都是别的建筑师设计的,但对于不知情的一般观众来说,会产生全都是黑川设计的错觉。无疑在一般观众中已经形成了“规划东京的人——建筑师——黑川纪章”这种认知。

640.webp (100).jpg 

担任NHK评论员的黑川纪章

除了在大众媒体上的苦心经营之外,黑川还对政治充满热情。1969年,黑川借由政府的委托,对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地区开发、环境问题、人口动态、市场分析等项目进行研究,创立了社会工学研究所黑川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专家们协力合作,依计划内容组织起了跨产业、官方、学界的研究团队,强化了产业界与政治界的连结。

评论员牧太郎在《每日新闻》的专栏中绘制了一张中曾根康弘的人脉关系图,黑川的社会工学研究所赫然在列。

640.webp.jpg 

中曾根康弘的人脉关系图

黑川的政治热情在他去世之前达到高潮。 1997年2月,黑川创建了“共生新党Kyoseishinto)”,竞选东京市长,出面反对石原慎太郎竞选连任所提出的申办2016年奥运会的计划,尽管最终并未成功。

640.webp (1).jpg 

黑川纪章与石原慎太郎,1999年

640.webp (2).jpg 

黑川纪章与妻子若尾文子在街头办公,可以看到办公所用的房车也是黑川设计的胶囊单元。

640.webp (3).jpg 

左:黑川纪章在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都新厅舍前拉票;右:共生新党的报纸广告,宣传口号是“保护这个国家!”。有趣的是,2017年安倍晋三的宣传口号竟然与黑川10年前的一样。

可以肯定的是,黑川是大众媒体时代的天之骄子,同时与政府的密切交往都使他的北京实践水到渠成。

 

4

 

1990年9月,曾昭奋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萧默1938-2013)主持召开了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的建筑创作座谈会60位专家学者到会,包括著名建筑师张镈1911-1999)、赵冬日1914-2005)、周治良1925-2016)、布正伟1939- )、《建筑学报》的顾孟潮1939- )等。

座谈会显得一团和气,大家基本都认为,虽然局部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成功的作品。然而,清华大学教授周卜颐1914- 2003)则是其中的异类,作为现代建筑的坚定鼓吹者,他直言不讳自己喜欢“形式追随功能”,因此看不惯这种形式主义建筑

其实,这种形式主义正是赵冬日所指出的,

这是个政治性建筑,设计处处体现中日友好,指导思想很正确。

天津大学教授杨秉德1944- )在一篇关于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的评论中,言辞激烈地希望“摒弃文字游戏式的假象征手法”

在中国,这种形式主义的象征手法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都兴建的展览馆立面以四个没有柱头结束的柱子将建筑分为三段,此谓“三忠于、四无限”。某地“万岁展览馆”可为一例,该工程建于某市中心广场,为了表明“敬献忠心”,不管功能是否合理,硬将平面凑成一个“忠”字。所有这些,在改革开放初期已为建筑界所摒弃,这一点似乎已成定论。但到了1991年,又出现“梅花、樱花”的方案解释。又过了一年,在1992年至1995年的建设大潮中,这种形式主义思潮转化为赤裸裸的发财祈祷,表现于方案设计要请风水先生审定,建楼必取6、8层数——28层、38层、66层、88层。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换表现方式与服务对象,文字(数字)游戏式的形式主义象征手法却始终拥有市场,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的。

对于建筑与象征,正如你经常看到的——龙、如意、珍珠、宝塔、鸟巢等等,泥工无观点,只是想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640.webp (4).jpg 

封面图片来自《媒体怪物:谁杀了黑川纪章?》(曲沼美恵,草思社 ,2015)

扩展阅读
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语言——访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 世界建筑. 1983(06).
共生的建筑——1983年10月13日黑川纪章在北京对中国建筑师的报告. 世界建筑. 1984(06).
李宗泽. 建筑:历史·文化·空间. 建筑学报. 1991(03).
关于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建筑创作的评论. 1991(03).
曾昭奋. 争气与泄气——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琐记. 世界建筑. 1992(01).
杨秉德.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新建筑. 1996(02).
建築文化. 創刊500号記念特集. 1988(06).
Rem Koolhaas, Hans Ulrich Obrist. Project Japan. Metabolism Talks…[M]. Taschen, 2011.
Mori Art Museum. Metabolism: The City Of Future[M]. 2011.


 感谢 纸上建筑IPA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SJZ_IPA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525.html/feed 0
日本最美的车站都在这里了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18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183.html#comments Sat, 12 May 2018 15:42:49 +0000

去年某日,刷屏的豆瓣文章《全国高铁车站外形盘点》展现了一幅震撼的中国高铁建筑类型学的画面。文中列举了近年来修建的148座高铁站房形态,在极速发展的高铁建设大潮中,高铁站成为当代中国严肃审美的见证。

640.webp (30).jpg

《全国高铁车站外形盘点》中的插图

作者Anacharsis在文章开头说道,

虽然从哈尔滨到昆明,全国没有两座站房是完全一样的,但是设计思路却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

写完本文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辨别力已经崩坏,即使是丑绝人寰的楼也已经完全麻木,所以还是留给诸位看官自己判断为好。

自2003年开通第一条高铁以来,我国高铁总营业里程近1.2万公里,占世界总营业里程的一半;在建高铁规模达1.2万公里,超过其他国家总和。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亟须反思一下目前的问题。人民网就总结道,

尽管我国高铁建设正在大跨步前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高铁站点区位偏远的情况比较普遍,特别是中小城市存在较多异常偏远站点;另一方面,中小城市与高铁站点配套的公共交通服务较差。

那么,美好的车站建筑应该是什么样?

泥工觉得这个日本网站可以给你答案:铁路建筑师协会。

640.webp (31).jpg

铁路建筑师协会(鉄道建築協会,Association of Railway Architects)

铁路建筑师协会成立于1952年,作为公益法人开始活动(2012年成为一般社团法人),致力于推动铁路建筑设计的发展,开展了调查研究、技术开发、出版交流、演讲表彰等众多活动。

自2009年至今,在交通部铁路局的支持下,每年颁发“铁路建筑师协会奖”以表彰会员建筑师的优秀作品。

640.webp (32).jpg

铁路建筑师协会官网截图

纵观所有获奖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铁路建筑的典型特征,大致可概括为:

1. 站城一体,高强开发
2. 功能复合,开放宜人
3. 重点车站,明星加持
4. 民族形式,地域表达

以下,泥工将按这些特征选取一些优秀案例与各位纸友分享。

640.webp (33).jpg

站城一体(Integrated Station-City)的概念来自日建设计,当然少不了他们的作品。

640.webp (34).jpg

日建设计与美国建筑师赫尔默特·杨(Helmut Jahn)合作设计的东京八重洲车站,尽管位于老车站旁边,但他们希望用新的设计来定义东京未来的新城市空间。位于车站两侧的玻璃塔楼形成一个由八重洲通向丸之内壮观的城市大门,车站入口则位于焦点位置。在夜晚,两座大楼内部灯火通明,异常夺目,使东京站在城市景观中化作灯塔。

234米长的华盖顶棚由间隔18米不同高度和角度的钢骨架支撑。车站的轨道和站台被抬高,为的是能从西边(丸之内)或东边(八重洲)的人行道进入车站,并穿过首层零售店,进而到达出发列车处。

640.webp (35).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6).jpg

640.webp (39).jpg

二子玉川坐落于东京人口最多的世田谷区,是东京中产阶级很喜欢的安居地。在2016年“最想住的地方”排行榜里,二子玉川还第一次挤走了涩谷、中目黑和中野这样的强敌进入了前十。

二子玉川站是东京急行电铁(东急)田园都市线沿线的主要车站,亦是东急大井町线的终点站。二子玉川站综合开发基于“从城市到自然”的开发理念,重视设施的方便性和舒适性,1期开发在毗邻车站的地块设置了由商业设施和写字楼构成的复合设施,在附近地块开发了超高层高级公寓。2期开发了商业、电影院、健身俱乐部、屋顶生态植物园等,植物园同时作为儿童教育基地使用。

640.webp (42).jpg

640.webp (3).jpg

640.webp (45).jpg

大阪站改造项目作为第五代大阪站,于2011年陆续开业运营。增建的北大楼是一栋集商业、餐饮、娱乐、健身、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主楼高约150米,28层,裙房11层,高78米,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新建的大型玻璃屋顶跨越铁轨,并给整个车站带来更多新的开放空间,现在成为大阪的城市地标。

640.webp (4).jpg

640.webp (46).jpg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顺便打个广告,日建设计的作品展“DRAWN TO ARCHITECTURE”正在进行中,有兴趣朋友可以前往。

640.webp (47).jpg

“DRAWN TO ARCHITECTURE”展览海报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640.webp (48).jpg

“DRAWN TO ARCHITECTURE”展览内景

除了日建设计,还有一些案例同样精彩。

640.webp (49).jpg

新宿站交通结点整治建设项目旨在改善新宿站南口的交通状况以及提高地区价值,同时新建的超高层建筑JR新宿米瑞纳塔、文化设施LUMINE0、商业设施NEWoMan共同构成了新宿新的城市地标。

640.webp (58).jpg

新干线的名古屋站将成为城市的门户,基于“步行网络系统”和“公交幸福终点站”计划的城市设计而决定建设了多座超高层复合用途大厦。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640.webp (60).jpg

640.webp (59).jpg

武藏小杉站的改扩建项目改善了已有基础设施的便利性,车站与商业的一体化开发也提高了车站的附加值。

640.webp (66).jpg

车站不仅仅只是车站,还是市民中心、商业服务、图书馆等。

640.webp (67).jpg

2011年,与九洲新干线一起开业的JR博多城市站成为这里的新地标。受到基地和高度的诸多限制,新车站高效利用了轨道上空空间,创造出便捷的空间体验。

640.webp (70).jpg

640.webp (12).jpg

640.webp (73).jpg

由于旧热海站已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急需一座新的车站取而代之。新的车站长约140米,是一座和商业设施一体化开发的复合建筑。建筑将大海与天空表现在立面上,内部空间展示了车站和城市的联系和开放感。

640.webp (13).jpg

640.webp (14).jpg

640.webp (78).jpg

岩见泽复合站舍是JR集团的第一个公开建筑竞赛,内藤广作为评委会主席,最终中标的设计来自于西村浩。同时,该项目还获得了2009年的Good Design奖和2010年的日本建筑学会奖。岩见泽复合站舍在满足交通通行的同时,还成为城市复兴的场所和见证,人们可以在通透的建筑空间内举办活动,建筑立面选用的红砖和旧轨道都在传达着铁路的集体记忆。

640.webp (84).jpg

640.webp (15).jpg

田园都市线多摩广场站以巨大的共享空间容纳了不同的使用功能,旨在追求车站与商业设施的融合,将车站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城市玄关。

640.webp (16).jpg

备中高梁站前复合设施作为地处市中心的铁路和公交综合枢纽,必然成为人流集聚的中心。对每个到访这里的人来说,除了享受交通便利,可以顺便感受多样的城市服务。车站成为紧凑型城市设计的榜样。

640.webp (17).jpg

640.webp (92).jpg

640.webp (18).jpg

640.webp (97).jpg

2015年12月,仙台市地铁东西线开幕的国际中心站,在地铁站上部设置了“市民活动中心”,形成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车站作为地区的中心,人们在此聚集、活动、交流、休息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车站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

640.webp (19).jpg

640.webp (5).jpg

以高架桥抗震加固工程为契机,将城市的剩余空间转化为商业店铺,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并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现状虽然有些许店铺,但界面相对封闭,活力不足。新的设计重新整合了外部空间,将四栋建筑物的轴线分散来改变流线,营造出回游性的热闹空间。

640.webp (6).jpg

640.webp (20).jpg

640.webp (10).jpg

重点车站为追求别样的设计品质,会邀请明星建筑师参与设计。获奖项目多是小型车站和地铁设施,包括安藤忠雄的东急大井町线上野毛站、东急东横线涩谷站,隈研吾的高尾山口站、内藤广的旭川站、土赞线高知站、高山本线高山站,千葉学的敦贺站、安田幸一的东急大井町线绿丘站等。

640.webp (12).jpg

安藤忠雄,东急大井町线上野毛站

640.webp (13).jpg

安藤忠雄,东急东横线涩谷站

640.webp (21).jpg

隈研吾,高尾山口站

640.webp (15).jpg

640.webp (14).jpg

内藤广,旭川站

640.webp (16).jpg

640.webp (22).jpg

内藤广,土赞线高知站

640.webp (17).jpg

640.webp (23).jpg

内藤广,高山本线高山站

640.webp (18).jpg

千葉学设计的敦贺站,除了作为车站的站务服务,同时还是敦贺市的市民活动中心,可以满足游客中心、店铺、举办公共活动的需要。建筑沿袭了市民记忆中的木质老车站的形象,一边用象征现代的玻璃来表达历史与未来的融合。

640.webp (25).jpg

640.webp (24).jpg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日本的车站设计还非常注重自身特色的构建。有的车站在现代的外观下融合了日式的建构表现,有的车站则尊崇传统建筑的形式作为车站的形象。

640.webp (26).jpg

金泽除了最负盛名的美术馆之外,车站也极富特色。金泽站曾入选了美国著名旅游杂志Travel + Leisure的全球最美的14座车站之一,而且是日本唯一入选的车站。

640.webp (25).jpg

640.webp (30).jpg

作为新门户的熊本站,希望以出挑的大屋顶、城门形象的柱子等象征熊本历史风格的建筑语言迎接每一位来此的客人。

640.webp (31).jpg

640.webp (26).jpg

640.webp (34).jpg

已有80年历史的大宫公园站迎来了改造,坂仓建筑研究所将车站和一个画廊空间整合在一座传统大屋顶的建筑中。

640.webp (39).jpg

户越银座站用木材共同制作了车站的主体结构以及座椅家具等,温暖的包裹着整个候车空间。

640.webp (40).jpg

640.webp (27).jpg

640.webp (43).jpg

同时作为游客中心的汤本站在服务方面煞费苦心。除了利用温泉热的地暖设备外,游客在站台上就可以享受足浴,这可能是全球独一份。此外,还有历史图片的展示和手工的站名指示牌。

640.webp (47).jpg

640.webp (28).jpg

车站运用了传统町屋的建筑形态,正面的格栅以及室内的吊顶都使用了当地的山武杉,表现出与人的亲近感。

640.webp (51).jpg

看了这么多别人家的车站,现在可以想想我们自己家的。最后,引用一段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刚发布的《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

泥工无观点,就是觉得对于车站来说,建筑形象不重要,能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形象。

扩展阅读

www.aran.or.jp


 感谢 纸上建筑IPA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ZSJZ_IPA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183.html/fee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