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性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图书馆 / XOPA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81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817.html#comments Mon, 23 Aug 2021 07:49:38 +0000 2_02.jpg

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图书馆位于1987年建造的列宁中央博物馆喀山(Kazan)分馆中。这座建筑物由亚美尼亚凝灰岩覆盖,形象类似于挥舞着苏联国旗,是喀山的中心建筑之一,也是苏联文化后期建筑的重要范例。在苏联解体之后,“喀山”国家文化中心就设在这里,直到最近这里还设有喀山市博物馆。这个项目最显著的成就是在尊重原始设计的材料和空间特征的同时,将一个阴沉和过时的结构改造成一个明亮鲜活的公共空间。

鞑靼历史建筑在空间组织、材料以及颜色的运用上,都显示出与苏联后期的“纪念性”非常接近的方法。根据鞑靼历史建筑的精髓和对苏联遗产的关注,以最简单但最庄重的方式使用材料。

中央双高前厅连接建筑的核心功能区、卡赞卡河堤以及城市广场。因此,前厅不仅连接建筑物的不同部分,同时也连接着建筑物周围城市结构的各个部分。前厅的垂直表面由绿色的蛇纹石、白色大理石、砂岩以及白色石膏覆盖。地板由颜色相近的岩石组成的角砾岩制成,而天花板则是用视觉上无缝的颗粒状隔音板完成。

在前厅的西侧,一楼是公共图书馆的多功能区域,其中包括幼儿、儿童和青少年阅读空间、电脑室以及音乐室。这个区域是国家图书馆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因为它对所有用户群体都尽可能的开放和包容。他的内部以一种渐进、禁欲和民主的方式解决,使用混凝土、金属和玻璃的自然纹理,还有柔和色彩的软家具以及重点照明。

在前厅的东侧,二楼是学术图书馆的阅读区域。学术图书馆空间的建筑向后现代苏联建筑致敬。空间上,基于对原有博物馆楼层布局的尊重,图书馆空间继承了三层连续的阶梯式结构。这些阶梯结构有效容纳了个人和团体学习的空间、目录区、线性展览空间以及一个引人注目的雕塑——“反战示范”——一个原创设计的手工艺品。

国家图书馆这个区域的天花板由管状天窗和人工照明的装饰图案组成。地板是温暖的米色粘结剂制成的环氧水磨石,填充了棕色和灰色的大理石石料。墙面粉刷成白色,家具和墙板使用天然橡木制成的。除了主要图书馆空间,国家图书馆大楼还容纳了一个会议厅、白盒子展示厅、黑盒子大厅、一个录音室、演讲厅、工作人员办公室和几个图书保管室。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结构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XOPA

面积:15102 m²

项目年份:2020

摄影师:Ivan Erofeev

厂家:Interface, Diodis, Gerflor, Grossbond, Linolit, MDM-LIGHT, OWA, Saint Gobain Ecophon BV Ettenleur, Solargy, Stolyarniy Arsenal

主创建筑师:M. Mikadze, O. Shukurov, A. Perevalova

设计团队:E. Lartseva, A. Ivashkevich

客户: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Tatarstan

顾问:Project curator – Natalia Fishman-Bekmambetova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Tatarstan) Project brief – Nekrasov Central Library, Moscow; Dynamic light installation – R. Khasanov, I. Fainberg, L. Zabruskova, Y. Turanova

合作:TATINVESTGRAZHDANPROJECT, A. Khusnutdinov, M. Bykov, N. Sidorov, R. Sirazev, R. Matshin, B. Zainutdinov;

地点:俄罗斯,Kazan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817.html/feed 0
重庆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41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416.html#comments Tue, 10 Nov 2020 02:39:59 +0000 a1 鸟瞰_调整大小.jpg

△ 鸟瞰

云阳隶属于重庆,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县城坐落在长江北岸龙脊岭的南坡上。城内规划中的滨江绿道沿线拟建一座游客服务中心,为市民的休闲提供配套服务。建设方打算将长江云阳港下游侧的一处小型江湾填埋,用作服务中心的基地。与壮阔的峡江相比,小湾幽邃静谧,别具景观特质。它的北岸、东岸以及往下游方向的江岸是一道直落水中的天然崖壁,小湾下游的绿道就计划布置在崖顶。小湾西岸以及上游方向的江岸基本是斜伸入江的土坡,正在被改造为工程化的江堤和护岸,堤顶今后将兼作小湾上游的绿道。按照规划,堤防工程将大致以直线走向从上游一直延伸至小湾东岸的崖壁。小湾与大江的联通会被切断,即使不被填埋,小湾也将成为一潭死水。当江堤延伸至崖壁后,堤顶的绿道比崖顶绿道低十余米,两者的衔接同样是个棘手问题。

设计立足于保全小湾,将服务中心布置在它的西岸。建筑主体一方面充当江堤的收头,另一方面作为崖壁的延伸,延续它的走势垂直伸向大江,直至护岸之上,在完成对小湾围合的同时闭合整个堤防工程。

b1 上下层广场的叠合_调整大小.jpg

△ 上下层广场的叠合

服务中心突出江堤的体量被完全掏空,形成一个与堤顶持平并带有顶盖的下层广场,作为堤顶绿道的终点。广场与其北侧的崖顶绿道借助一段室外大台阶连通,台阶两侧布置通用服务空间。下层广场的顶盖与服务空间的屋面共同构成一个上层广场,成为崖顶绿道的起点。滨江绿道由此借助服务中心完成从堤顶到崖顶的高差转换,而建筑被绿道这一城市开放空间贯穿后,自身的公共性也将有大幅提升。

隔江正对场地的是一座轮廓大致对称的山岭,敦厚的山体在江面的映衬下有着强烈的纪念性,大江的上下游方向则是一番如画景象,远山经由水气的过滤,呈现为浓浓淡淡的锥状蓝灰色块。服务中心的平面轮廓抽象自临近道路以及崖壁的走势,近似等腰三角形,顶点正对大江对岸的山岭,建筑的体量因而有着明确的指向。

△ 指向对岸山岭的上层广场

△ 联通下层广场与崖顶绿道的室外大台阶

服务中心的外观强调几何纯粹性,给它带来明晰可辨的视觉特征,几何形式的抽象性更是赋予建筑足够的力度,让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恢弘的峡江保持等价,彰显其作为城市“主要元素”应有的公共性。

△ 建筑形态强烈的水平性

△ 内部结构的几何性

△ 回望联接下层广场与大台阶的甬道

游客服务中心的上层广场三面临空,雄踞于护岸之上,指向隔江相望的山岭的中轴,在秩序层面与其建立起关联。广场的无蔽让市民沐浴在对岸山水景物的崇高意味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现峡江的壮美。广场前后近百米的纵深,给人带来朝向山岭仪式化的行进体验,进一步渲染了风景的纪念性。下层广场的顶盖及其支撑所构成的巨型景框,遮蔽了大部分天空,并把市民的视线导向上下游方向如黛含烟的一带江山,峡江山水的如画意味由此凸显。

△ 下层广场在建筑立面上显现的巨型洞口

△ 立面洞口的对景深的消解

△ 下层广场指向对岸山岭中轴

△ 从下层广场望向大江下游

服务中心的场地处在自然和人工环境的交汇处,含义复杂甚至紊乱。建筑通过整合相互冲突的场地要素来重建秩序,从而和场地建立物质层面的关联。峡江山水近观远眺具有不同美学意味,服务中心设置氛围殊异的观景场所与之对应,以此和景物建立经验层面的关联。建筑着重自身作为人工筑造之物的表达,与峡江和山城构成微妙的对峙,进而和它们建立某种形而上的关联。在这些关联中,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完成对场地及周边的诠释,最终也获得属于自己的存在。

g1 服务中心与崖壁的并置_调整大小.jpg

△ 服务中心与崖壁的并置

设计图纸

m1 _Site_Plan_20201104-01_72dpi.jpg

△ 总平面图

m2 _Plans_1F_20201104_72dpi.jpg

△ 一层平面图

m3 _Plans_B1_20201104_72dpi.jpg

△ 地下一层平面图

m4 _Plans_B2_20201104_72dpi.jpg

△ 地下二层平面图

m6 _Elevation_20201104_72dpi.jpg

△ 立面图

m5 _Section_20201104_72dpi.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项目地点:云阳,中国

建筑设计: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面积:9011 m²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是然建筑

设计团队:陈屹峰、柳亦春、高林、宋崇芳、王雪培

结构与机电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师:刘正荣、曾晓磊、蒋辉、景其增、廖建宝、易小期、张法国、张丹、李渝宾、田雪刚、沈世平

业主:云阳县移民局、云阳县城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416.html/feed 3
老根里和平博物馆 / METAA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22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224.html#comments Tue, 30 Apr 2019 08:06:17 +0000

老根里事件

150人死亡,13人失踪,55人受伤和残疾。这起事件发生于1950年7月26日至29日。然而,以上并非准确数据。有更多的人躲进隧道里,经过超过三天的惊吓折磨后,走向了他们生命的终点——死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没有人出来承担责任,也无法找到真相。事件发生但无处可以找到线索。数千死难者家属不得不在没有祖先墓碑的情况下,进行祖传的丧葬仪式。人们虽然付出了无尽的努力,但是真相还是没有浮现出来,甚至被隐藏起来了。

人们说那是个战争的悲剧或者是偶然的情况。人们试图用其他事情去安抚这个事件。然而每一个证据都在诉说着这个事件的发生。老根里事件不是一个小的事件,不应该被埋在被称为战争的巨大的悲剧中。政府宣布了一个特别法律,纪念仪式也在筹备中,但是真相仍是未知。老根里事件中仍有部分情况在作为历史被讲述的时候被隐去了。谈论和平的主体和客体都不能确定。只有受害者的恐惧和失去亲人的家庭的痛苦依然历历在目。

集体记忆

因为遇难者家属的记忆才使得老根里事件浮现在公众面前。他们奔波在这里,因为他们的努力,历史叙述的一部分才得以被公开。尽管有如此多的证据,老根里事件甚至未被视为历史。

c1.jpg

一些我们过去经历的属于个体记忆。历史记忆是只能通过历史记录了解到。然而老根里的记忆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积极的历史。因此,这是构建我们特征的集体记忆过程的一部分。

然而,在构建集体记忆的过程中,一种不安的氛围夹杂在事件的期望中。来自政府,受害者和家属,还有观察员的期望。这种不安的氛围是由普遍的社会记忆,通过每个人的个体记忆,和人类的说教的记忆共同构成。在仍然没有解决这种不安的氛围的地方谈论“历史”或“和平”是不合适的。

d1.jpg

此外,在这个地方建造博物馆来体现“历史”或“和平”不可避免的要凭空而起。始于空白的建筑代表这一个建筑正在观察公共记忆的构建过程。

e1.jpg

反记忆

违背官方历史的记忆被叫作“反记忆”。反记忆是每一个单独的个人和支离破碎的记忆活动,它试图插入一些将被制度化的记忆中去,揭露官方记忆贸然建立纪念碑和纪念符号的光环。

人的经验对建立“反记忆”很重要。尤其是身体力行的经验。当人们经历那种记忆,所感受到的空间感比视觉更重要。

老根里事件的公共记忆的构建过程现在正在进行。这座代表和平和历史的博物馆,只能告知揭示真相,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并不能阐述整个历史或是和平。它只是想要拖延一些要被当做官方写入的历史。和平历史博物馆必须捕捉公共记忆呈现渐进的过程,这些记忆将成为一座“反记忆”的建筑。它将以空间的形式进入到参观者身体中去。并将成为一座通过询问人们的经历来积累空间经验的建筑。

未标题-1.jpg

思考和调整

博物馆,纪念巾和事故现场(双隧道周围)在位置与语义方面关系密切。然而,在假设的条件下,换句话说,原方案在靠近这三个代表事件的潜在意义的元素之间是比较困难的。在考虑到基地要作为一个游客开始准备体验的地方,我们建议首先对建筑所在地进做出调整,使得该博物馆成为地块整体景观的一部分。

设计图纸:

调整大小 7.jpg

总平面图

调整大小 23.jpg

平面图

调整大小 22.jpg

平面图


调整大小 13.jpg

平面图

调整大小 24.jpg

立面图

调整大小 25.jpg

立面图

调整大小 26.jpg

立面图

调整大小 27.jpg

立面图

调整大小 11.jpg

剖面图

调整大小 29.jpg

剖面图

调整大小 30.jpg

剖面图

调整大小 28.jpg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metaa

地址:韩国,忠清北道永同郡

类别:展览中心

项目负责建筑师:Jongho Yi, Euijung Woo

建筑面积:1892.0 m2

项目年份:2011

摄影师:Jaekyung Kim

设计图:Kim young il, Kim hyoung suk

室内设计:metaa

结构工程师:Jeitech

MEP工程:GK ENG

电气工程师:Geukdong ENG

施工方:Hanyang construction

施工管理:Geun hwa

业主:Yongdong-gun office

造价:2.7 billion KW

总面积:132,240㎡

现场面积:922.17 ㎡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224.html/fee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