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梦情缘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建筑师跨界影视设计,「筑梦情缘」网红总平面背后的故事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55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552.html#comments Wed, 05 Jun 2019 02:40:50 +0000

我们爱看剧,却没想过建筑生也可以凭专业踏入影视业。我们可能都上过通过电影分析空间场景的课程,但没有想过从建筑学的角度研究那些为了拍电影而存在的建筑。

这次找到了「筑梦情缘」的建筑美术师,郑珩同学,与我们畅谈建筑设计与电影美术的关联,剧中“网红总平面”背后的付出,告诉我们建筑生变身“电影建筑师”之路。

访谈|王梓童

编辑| 鑫然 王梓童



 本期人物  

郑珩

东南大学16级研究生

电视剧「筑梦情缘」建筑美术


 01/ “建筑美术”为何?

█  作为一个在读的研究生,是如何接触到这个工作的?

Z:读研期间一直对电影里的场景感兴趣,并且好奇真实建筑与影视作品中的建筑到底有什么区别。于是先对影视基地,一种较为冷门和特殊的跨建筑与电影学科的建筑群落,进行研究。研究期间,试着把一些对于电影场景设计的初步见解发到了网络,然后认识了一些在剧组工作的老师和朋友。

一开始也觉得影视基地的建筑都是些“粗制滥造”“歪曲历史”的仿古建筑,但随着研究的开展,我发现并不是完全是这样的,建筑和电影美术两个行业之间存在着很多误解和代沟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电影场景的设计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层面的分析上,当朋友向我介绍有一部戏需要懂建筑的电影美术师时,我一下就答应了。当时还根本不知道这是一部关于建筑题材的戏,主演也没有对外公布。

█  可以给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建筑美术的工作内容、时长等基本信息吗?

Z:首先必须得说一下,我在剧组所做的建筑美术工作,只占整个剧组美术部门工作的极小部分,剧中涉及了上百个民国时期的场景,搭建制作和采购了大量的历史道具,这些都是全体美术部门成员一起努力的结果。

“建筑美术”可以算是这部戏首创的一个特殊职位,虽然以前也有很多剧组会请建筑方面的专家和顾问,但很少有人从头到尾深度参与具体的制作过程。一般影视场景及道具的设计与制作都是由“电影美术师”(或称影视美术师)负责的,他们需要根据剧本调研与收集相关资料,挑选并勘测拍摄的场地,与导演等主创一起决定影视作品的场景、服装造型设计,绘制大量的气氛图(类似建筑的效果图)、制作图(类似建筑的施工图)等并指导置景与道具部门进行具体的场景搭建与道具制作工作。

场地勘测与模型推敲、气氛图设计


制作图绘制

置景搭建与道具陈设

建筑美术师其实就是负责这个过程中涉及建筑专业的部分,比如为陈设部门提供建筑历史参考资料,设计剧中的虚拟投标方案,制作剧本提到或作为装饰道具的建筑模型等。当然,虽然前期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但拍戏并不是考古,而是在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戏剧造型的设计再创造,并兼顾执行与制作的可行性与落地性。

工作时间上,我一共进组四个多月,三个月左右在工作,剩下一个月因为我硕士论文的调研需要,美术指导老师带着我看遍了整个片场。


 02/「筑梦情缘」的初次尝试 

█ 「筑梦情缘」剧本的设定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针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建筑师工作方法等有做什么研究吗?主要区别在哪?

Z:当初刚接到项目时,以为挺容易的,只要把那个时代的图纸和资料整理出来,拍戏的时候修改后直接拿来用就行了。但仔细一看,故事开始的时代背景比第一代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归来的建筑泰斗们还早,并且能收集到的真实历史照片及资料十分有限。

那个时期没有中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都是由洋人建筑师建立的“洋行”,而国内开设的私人营造厂(类似今天的施工单位)虽然会下设负责设计的建筑打样部,但上海的大部分建筑设计项目都是被国外建筑师垄断的。我看了一些当时洋行绘制的图纸,尺寸单位都是英尺,标注符号和制图规范都和现代差别很大

另一个特点在于,那个时代的建筑设计喜欢用水彩或其他颜料进行渲染表现,建筑风格深受国外建筑思潮影响,比如折中主义风格建筑与后期的Art Deco风格建筑。那时候没有打印机,施工图蓝图拷贝的方式也十分特殊。

留学于宾大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

学院楼绘图教室内保罗·P·克雷在指导宾大建筑系的学生

洋行内外国建筑师正在查看晒好的蓝图

美国建筑师艾略特·哈沙德及其在上海设计的建筑(图纸)

█  可以简单解释一下被玩坏的那张网红总平的设计要点吗?做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筑梦情缘」中“精妙绝伦”的特写总平面

Z:这次被建筑圈广泛热议的其实是无锡同乡会馆方案设计(被吐槽总平的其实是杜少乾那版方案),傅函君的方案虽然在剧中没有太多正面表现,但多次出现在了「筑梦情缘」的海报之中。根据剧情一共设计了三个方案,包括外国建筑师哈莎德的三角形方案、杜少乾的L形Art Deco风格方案、傅函君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多棱形组合方案。

从剧本文字描述来看,基地位于极度不规则的十字街角区域,设计难度大,哈沙德的方案呈三角形,占满用地;杜少乾方案呈L形,较浪费空间,不太注重和周边建筑的呼应;傅函君的建筑占地面积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此外,基地不是完全自创的,我找到了上海1930年代的老地图照片,根据剧情描述截取了一个符合的街区,把建筑放了进去(尽量满足三个方案的适配要求)。

三个方案的总平图对比

在这次竞标戏中,中标的是傅函君方案。杜少乾的方案的戏份比重较低,场地也是最优先和傅函君方案来适配的。当然,影视拍摄就是不断调整的艺术,在开拍那场杜少乾拿出图纸的戏前,导演组决定把杜少乾方案的模型样式和哈沙德的对调下。于是,三角形方案硬捏成了L形,快速出了新的平立剖。修改后,虽然形体变得比较奇怪,但至少保证图纸的立面的细节丰富度,因为依剧本预想着傅函君夸图纸画工精湛时,应该是对着立面图说的,万万没想到是那张总平面(捂脸)。

换了方案造型后,虽然包括总平的这套图纸刻意用铅笔处理,强调是杜少乾未完成的草图,不过如果时间足够,确实细节能够做到更多。其间虽然有很多时间上、工作量上的无奈,但是这也一个珍贵的磨合过程。

█  在参与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挑战?比如因为剧组对建筑专业不了解而产生的意见不一?

Z:首先是工作方式的变通吧,虽然那时“包豪斯”还未传入国内,宾大的归国精英们正开始施展拳脚,建筑模型并没有像今天一样成为推敲设计的“利器”,但考虑拍戏的呈现效果,我还是做了大量的模型。

那时古典且注重美感的制图方式(受巴黎美院“布扎”体系影响)依然盛行,但这也是我们在制作中的困扰,剧中涉及大量的半架空虚拟建筑方案设计,并且拍戏需要筹备多个设计与备份(实际被拍摄到的图纸量可能不到已筹备图纸总量的十分之一),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完全模仿手工绘图。有些同学问过我,直接用接近那个时代的建筑历史资料图不就好了,可是那时候的历史图纸清晰度低、损毁严重,并且无法符合剧中半架空方案的描述。要是选择对资料图纸进行修改或修复,所花的时间基本和重新绘制一样了。

所以考虑拍戏的复杂性、可执行性与成本,在建筑方面的创作就不得不简化,并且利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中国留学生童寯在1928年全美大学生竞赛中

获布扎设计协会一等奖的作品

  这次的剧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对此你怎么看?

Z:我觉得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大家对于这部电视剧的热议挺正常的,虽然建筑行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之一,但很少有直接以建筑题材为背景的影视剧。并且通过这部正能量为主的电视剧,能够让更多大众能开始了解建筑圈,关注建筑圈,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从我个人来说,如果拍成建筑正剧(比如「梁思成与林徽因传」?)在资料的严谨性上反而会容易很多,半架空的建筑题材虽然保留了更多的设计发挥空间,但想弥补漏洞的难度系数将成倍放大。但反过来说,能给你一定设计发挥空间的建筑题材电视剧,今后估计也很难遇到了,这也算一种幸运吧。

█  关于这部剧,建筑行业中有很多吐槽和误解的声音,你怎么看,有什么想解释的吗?

Z:其实,关于建筑的很多场戏都被简化和被删掉了,之前为每个方案准备了很多包括过程草图、推敲草图、画到一半的效果图、最终汇报的展示模型等,都没有在镜头中出现。此外,由于拍摄现场不是由我对接,而是我把图纸标记整理后交由现场道具人员处理,有些设计到的细节没拍到,反而一些附带的次要图纸被特写拍了出来。

「筑梦情缘」中部分虚拟建筑的设计过程从专业来说其实已经是架空的艺术创作了,在影视行业里,戏是第一位的。当然,如果在撰写剧本时,建筑师便介入进行虚拟方案设计,最终效果会落地得多,不过在有条件符合真实历史建筑的部分方案上,我们都争取做到了有据可寻


 03/  从爱好、研究到实践 

█  听说你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也是在研究建筑与影视的关系,你最初是通过什么契机选择的电影建筑这个方向?

Z:其实电影建筑这个词是不够准确的,关于电影建筑或者说电影建筑学,国外的AA和国内的南大都有开设类似的课程,尝试用电影影像的方式及空间叙事理论来探讨建筑设计。而我比较关注的是电影与建筑在操作实践中的联系与运用,与其说研究电影建筑,我更像是研究为电影镜头而生的建筑,融合了建筑专业的规划及设计思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内大大小小的影视基地。就像「筑梦情缘」是我从建筑设计到电影美术的过渡经历一样,研究影视基地也是我从研究建筑到研究电影场景设计的过渡阶段。

 █  建筑和电影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建筑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而电影是被选择过的画面的衔接,不一定需要完整性的呈现。在做(场景)设计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嘛?

Z:差别其实挺多的,但总的来说电影中的建筑主要受到电影镜头视觉与运动两方面特性的影响。不同镜头角度与景别呈现下的同栋建筑可能呈现出两种相反的空间感;而镜头的二维属性在呈现三维实体时可以通过很多非建筑的布局技巧来营造空间假象。另一个层面,由于电影是蒙太奇的艺术,影视中建筑空间的布局要满足镜头和演员的调度需求,例如通过贯通和嵌套等空间组合方式来达到拍摄上的“以小见大”,用“表里不一”、“步移景异”的方式在有限的场地中创造出丰富的世界。

为影视而建造的,比如说影视城的房子,四个面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景,外立面和内部也是表里不一的。这样一个房子就可以拍很多场戏。平常的建筑设计中是不会出现的。

影视基地建筑通过高差的处理

增加了街道场景快慢缓急的调度变化

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平面示意图


 04/  电影建筑师 

█  “电影建筑师”是你自己创的公众号,可以谈谈开这个公众号的原因吗?

Z:最开始源于对电影的兴趣,通过阅读和翻译国内外相关书籍杂志,一步步了解到了电影美术这个冷门的行业。在结合实践与圈内朋友的交流后,越发看到电影美术与建筑设计的共通性,是一个很有趣且还在成长中的专业方向。此外,通过电影建筑师的平台,也希望能够改善目前影视行业依靠人脉、圈子封闭的现状,为各个专业的年轻人才提供一个了解和进入电影行业的窗口。十分欣喜的是,我们平台的文章也被很多电影美术业内的老师关注着,跨专业的视角为电影美术行业带来了一些启发和补充,受到了一些剧组老师们的称赞支持。将来,我希望平台能坚持运营下去,通过与机构合作举办竞赛、展览等方式发掘出更多电影设计人才。

█  影视剧建筑美术这个职业,除了针对于国内并不多的“以建筑师为主线”的影视剧,是否是一种建筑学毕业后可以考虑的长期职业呢?你打算从事这个行业吗?

Z:其实在接受「筑梦情缘」的建筑相关设计任务时,并没有“建筑美术”这个职务的。就像你说的一样,它是针对建筑这个特殊题材首创的Title。当然,随着电影与电视剧制作规模的扩大与场景搭建量的增加,现在越来越多的剧需要建筑专业方面的人才,我看到的一些剧组招聘点名写着建筑相关专业背景的优先。毕业后,我还会继续参与电影美术的工作,但另一部分时间会用来探索更多各行业与电影跨界的可行性,记得之前有甲方想以某部电影的场景为参照设计一个古代商业街,找到了我和朋友的团队,不过最后因为其他原因项目停了,不过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跨界机会。

█  相比好莱坞,国内建筑师跨界影视行业的还不多,你是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

Z:我们知道,好莱坞是深耕百年的产业体系,吸引的是全球的顶尖人才。好莱坞电影美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各个专业人才的引进与融合,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美术部门就开始从建筑公司招聘了大量的绘图员,沿用了建筑专业的绘图制度。之后,越来越多受到建筑训练的新人成长为行业顶尖的电影艺术总监(Production designer)。从建筑相关专业跨界到影视设计行业其实是有一定的帮助和基础优势的,我也相信未来不单单是建筑,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人才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影制作团队的名单之中。

1982年的「银翼杀手」

招募了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设计师、工匠来打造具有真实感的未来世界

█  电影美术师和建筑师职业技能上的异同?

Z:从软件层面上看,其实是非常接近的,电影美术师基本也是用SketchUp来建立场景模型并用渲染、数字绘图等方式绘制效果图(一般称气氛图)与主创进行讨论。在搭建阶段,还会用CAD或SU的Layout功能绘制施工图,交付置景与道具部门进行施工与制作。但电影美术师需要懂电影,了解影像制作,并拥有较好的美术基础与审美能力,这也是建筑师需要补课与学习的短板。随着电影数字技术的发展,掌握CG绘图技术与MAYA、Zbrush等高级3D建模的能力也越发重要

█  从你公众号了解到,在国外有很多建筑教育经历的人后来进入了电影美术行业,但是在国内似乎还是比较小众和封闭的。可以借此谈谈国内外电影美术、布景设计的现状区别吗?

Z:我是从浏览国内电影美术大师杨占家的作品集开始了解电影美术的,他把学到的一些建筑学的绘图技巧与古建知识带入到了这个行业。而我对国外电影美术的了解始于ADG(美国电影美术指导协会)的双月刊杂志《PERSPECTIVE》,里面介绍了诸多好莱坞电影大片的电影美术幕后细节。对比来看,国内外电影美术在制度、专业度、创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进入圈子的方式都是相对封闭的。不过,拥有强大产业规模并且专业分工高度细化的好莱坞,有能力吸引并养活各个专业进来的人才

杨占家绘制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驿站设计图

█  如果想要进入这个电影美术的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背景?或者说给建筑学生提提如何转行电影圈的建议?

Z:电影美术在我个人看来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面对跨界挑战的职位,有时候上一步戏还在设计未来世界的飞船,下部戏可能就要跨越到古代,建造神秘的古墓。至少这个专业的工作需要兼顾和融合电影、建筑、美术三个专业领域的创作技能。如果对电影美术或者电影中相关的视觉设计感兴趣,我觉得建筑学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电影艺术与技术制作的相关书籍,提升数字绘画表现技巧3D建模能力,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与工作任务管理协调能力,尽早利用实习时间到剧组参与实践。

█  可以谈谈你从对电影的兴趣、想法,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实践的经历和感想吗?

Z: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我来说,研究电影中的场景设计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建筑学的训练让我能够以一种更立体的视角去探讨这个从文字到视觉,二维到三维的设计过程。通过跨界的思考,我认为电影布景设计可以通过借鉴成熟的建筑设计流程规范进一步提高电影制作质量与效率,而从镜头与影像出发的电影布景思维方式也能够反哺建筑设计,创造出更加新颖丰富的沉浸式空间体验


访谈|王梓童

编辑|鑫然、王梓童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THE END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552.html/feed 1
《筑梦情缘》播出,杨幂挑战女建筑师!编剧们,你对建筑师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0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00.html#comments Fri, 10 May 2019 02:41:09 +0000

《筑梦情缘》片头截图

千呼万唤中,《筑梦情缘》昨晚首播!

杨幂首度挑战“女建筑师”角色!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丁字尺和三角板的尴尬

△《筑梦情缘》主角


一部披着“建筑表皮”的偶像剧

通过前两集的洗礼,我只能说:中国编剧从没让人失望过。无论是历史剧、职场剧、推理剧,终将变成偶像剧。

△《筑梦情缘》海报

3月18日播出预告的时候,它还叫《巨匠》,预告片堪比一堂建筑师的“职业道德”课。

△《巨匠》海报

我一度相信,这是部反映一代建筑巨匠的历史剧。毕竟每一句话都是灵魂深处的拷问。

“传统不会说话,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用创造性的方式跟传统对话。”

“中国现在的设计师,

最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坚守。”

"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商业资产和利益,

就丢掉建造师应有的气节和风骨。

片方大概是觉得原本的名字太沉重,换了“筑梦情缘”这个更接地气的名字。

《筑梦情缘》花重金买下韩剧《巨人》的改编权,故事框架延续了复仇主题:“营造师”霍建华和“建筑师”杨幂开启相爱相杀模式……

△《筑梦情缘》剧照

扎心,建筑师只是个身份而已。

△《巨人》简介

但如果说剧组不用心,美工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既然故事围绕盖楼CP,当然还是要充斥各种建筑元素。

场景1:精致片头

要是这部剧有人敢打10分,那片头就有90分了,背景是建筑图纸,还做成了动效,色彩也比较高级灰。


△《筑梦情缘》剧照

还玩起了光影游戏,烘托出理性、神秘、岁月感,很对建筑师胃口。


△《筑梦情缘》剧照

场景2:职业场景

对建筑师来说,手绘、制图、竞标都是基本素养。剧中除了建筑师杨幂,还有营造师霍建华,这两者还有点差别。

△《筑梦情缘》剧照

“营造”最早是一个建筑学概念的词语,出自北宋建筑师李诫在1103年撰写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指的是古代建筑的施工建设。

在中国古代做建筑设计的工匠,就叫营造师;建筑师是以建筑设计为职业的人,是近代传入中国的外来词汇。

△《筑梦情缘》剧照

营造师工作的单位叫营造厂,前两集出现的新丰和永晟营造厂,就是从事建筑土木、水利等建筑工程建造及设计,本质上就相当于现在的设计院。

△《筑梦情缘》剧照

场景3:上海第一高楼

剧中反复提及的“上海第一高楼”,它对应的是1929年建成,由公和洋行设计的沙逊大厦。

这是一幢10层大楼(局部13层),总高77米,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物。建筑风格属于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是较为明显的装饰标志。

1956年,沙逊大厦改名,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和平饭店”。

△《筑梦情缘》剧照

△和平饭店


编剧们对建筑师的误解,好深!

要是想了解建筑知识,去看《筑梦情缘》不如去看《筑梦天下》(一档建筑赏析节目,从08年播到16年)

△《筑梦情缘》剧照

因为建筑设计圈的封闭状态,大众对建筑师有很多误解,包括编剧在揣摩建筑师这个职业形象时,也抱持深深的误解。

《筑梦情缘》正好集结了两种极端的特质。

第一,建筑师=恃才傲物的天才?现实中这样的人基本失业。

《奋斗》里的建筑师陆涛(佟大为饰)好高骛远、热衷泡妞,幸而老爸有钱,可以一路开挂:咱不拼才华就拼爹。

△《奋斗》剧照

日剧《协奏曲》里,建筑师贵仓翔(木村拓哉饰)失恋后奋发图强,力争上进,成为建筑界的明日新星。

△《协奏曲》剧照

第二,建筑师=野心的复仇者。现实中建筑师很忙,没心思复仇。

比如《筑梦情缘》里的沈从南、《暗黑者3》里的杭文治,还有《越狱》里的迈克尔,还有二次元《柯南》里的建筑大师森谷帝二,最执着的事情就是复仇。

也许因为建筑师“学霸”“多才多艺”“自负”的标签太深,所以也是终极大坏蛋的不二人选。

△《暗黑者3》里的复仇者杭文治

△《柯南》剧场版里的森谷第二

真实的建筑师形象,可敬!

建筑师心系天下不假,因为这个基因早就渗透到一开始的专业教育中。

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梁思成和林徽因,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祖国。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考察佛光寺

1928年7月,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邀请梁思成、林徽因来东北大学创办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

1946年,梁思成回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他们留存于世的建筑作品并不多,但对建筑教育的贡献巨大,无法估量。

△林徽因与病中的梁思成讨论国徽设计图案

此前,中国并没有建筑史一说。两个年轻人环抱拳拳之心,开始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系统性建筑史。

这都源自梁先生从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上海百年建筑师和营造师

而当下的大部分建筑师,承受着超饱和的工作,拿着跟一般白领差不多的薪水。

996是常态,007也并不稀奇,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明星、大家、大师,只是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努力的平常人。

网站The Tab在2017年2月根据来自美国41个州超过1500名学生的调查,列出了一份缺觉专业排行榜。建筑学专业,以绝对优势的平均睡眠时间5.28小时,不负众望成为了最缺觉专业。

杨幂演的傅函君因为刘海上热搜,但真正的建筑师,真的没时间在意自己是齐刘海还是斜刘海啊!

戏剧终究只是戏剧,不能当真!

△《筑梦情缘》剧照

建筑师并不好当,也没什么丰富的感情生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这个时代。

如果你身边有建筑师朋友,请珍惜!


视频截图来自《筑梦情缘》,

图文资料来自网络,AssBoook设计食堂重新编写。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00.html/fee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