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柏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中心,展览中心变方舱医院 / Heinle, Wischer und Partner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9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98.html#comments Wed, 27 Apr 2022 14:20:01 +0000 1_4_W8A3967.jpg

我们当前正在经历一场全球危机,几乎公共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受到了影响,世界范围内众多医疗体系的承受极限受到挑战。柏林,为了减少临床治疗的供给瓶颈,决定在德国柏林展览中心(德国柏林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Messe Berlin )修建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中心。几周的时间内,一个容纳有将近500张病床的预备医院在展览中心的26号展厅内建成,如果感染人数再次增加,预备医院将有能力接收治疗更多的病人。

治疗中心的平面布局是建立在以16到24张病床为一个集群模块以及要有中央服务区的体系基础上设计思考的。集群体系的结构可以根据病人需要接受治疗观察的严重程度做出调整。集群体系的优点不止是它的灵活性,还有它可以被设立在其它场地的可操作性。每张床位的氧气管道以及电力和数据传输技术供应通过悬挂在场馆上方的横梁分送,也就是所谓的钢制空间桁架。这是一个在展览中心和活动场馆内典型常见的设计,可以实现高度灵活性的同时也确保了项目在紧张的工期内按时完工。

设计重点放在医疗护理的运行质量上,同时也没有忽视病人及医护工作人员的需求。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中心是现代化医院和临时野战医院的结合体,遵循在治疗具有高传染性病人时所需要的最高标准卫生及安全措施,同时也重视医疗护理中基本必要和至关重要的要素。

10_8_W8A9457.jpg

旨在能够可持续使用我们的资源,90%以上在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中心中使用的材料能够被重复使用或者回收利用。这其中包括购买的医疗家具,它们在之后可以被其它医院使用,比如病床、移动供应设施、呼吸机和 CT 扫描仪,还包括只是租用的展墙、横梁和其他家具。

9_1_W8A3929.jpg

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中心仅用了几周的时间建设完成。所有的系统被有条不紊地研究发展并且在期望能够永久使用的基础上做分析评估。对于这个项目来说新奇的挑战不光在于其本身要实现的特殊需求,还有在项目初期我们对必需的房间、功能及设备的信息掌握情况。在这些情况下,通常进行的规划和安排协调的过程被压缩至基本必需的环节——这是一场短跑冲刺,致力于建造一个没有人希望以后再需要使用的应急治疗中心。


项目图纸

△平面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Heinle, Wischer und Partner

面积 : 11000 m²

项目年份 : 2020

摄影师 :Nordsonne Identity

厂家 :  Dräger Medical, Forbo International, Octanorm, Siemens, Silentia GmbH, Vectorworks

设计团队 : Edzard Schultz, Fabian Scharf, Götz Holderbach, Barbara Schott, Annette Dörr, Lea Bradasevic, Tatiana Epimakhova, Timo Otto, Marina Martinez Sanchis, Aleksandra Shulevska, Julian Telger

客户 : Land Berlin, Senatsverwaltung für Gesundheit, Pflege und Gleichstellung (State of Berlin, Senate Department for Health, Care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HVAC + 电气 : Ingenieurbüro Genius, Berlin and pro engineering, Berlin

医疗技术顾问 : ifg Ingenieurbüro für Gesundheitswesen, Leipzig, provision: VAMED Deutschland, Berlin

防火顾问 : hhpberlin Ingenieure für Brandschutz, Berlin

地点: 德国,柏林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98.html/feed 0
“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冲击下,产业社区“破局”的六大路径 / 三益中国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8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88.html#comments Tue, 26 Apr 2022 09:42:01 +0000 产业园区一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经济发展、创新发展、管理示范和对外开放等重要使命。在“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的冲击下,产业园区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如何谋划双循环,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挑战,各地的产业园开始探索和尝试新的发展之路,开始呈现由“园区经济”向“社区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社区由此应运而生。产业社区是以产业为基础,融入城市生活等功能,产业要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新型概念。 

那如何才能在新时代新阶段实现产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呢,在此我们选取了三益过往的一些优秀产业社区案例,与大家一同探讨从产业园到产业社区发展的有效破局突围路径。 

01「智慧化路径」

面向未来数字智能的支撑系统

数字经济时代,以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产城空间粗放型运营管理模式,对于产业发展而言,“智改数转”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具有北斗产业特色的未来社区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赵巷园区

产业园区是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园区智慧化的转型发展是必然趋势,建设智慧型园区是未来各类经济园区发展的方向,做好产业园区转型与发展是实现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才能突破园区发展现阶段的瓶颈。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赵巷园区是应对北斗全球卫星导航产业新一轮提速而规划建造的新园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套精密而优雅的综合时空体系,园区的规划建设也从产业特性着手,将“+北斗”时空应用和“北斗+”融合创新两大方向融入到设计理念中,软硬兼施,将场地自然与运营使用从一开始就纳入到整体设计中。

园区设计在提供全新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致力于搭建一个功能齐全的服务型产业平台,营造数字化全面赋能的高能级产业环境。园区内设置有方便快捷的地面、地下交通,并配备全天候、多回路的V2X无人驾驶测试场、无人机测试场,更凭借主题产业北斗导航、5G、人工智能云端基础平台,成为研发智慧导航、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的创新企业办公首选。

02「多元化路径」

融合多元业态,接轨城市生活

随着产业与城市的边界逐渐模糊,产业园区也开始朝着复合型规划方向布局。“复合”于产业园区而言,核心就是要将园区设计的方方面面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进行整体打造,兼容生活与生态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融合城市生活,集大成的产业社区

上海宝能·未来空间

产业园区的核心应当是以人为本,要吸引并留住人才,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需要将园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进行整体打造,以办公为主体同时充分融入商业配套和商务居住功能,既让园区融入城市生活,又让园区成为城市生态的一部分。

上海宝能·未来空间是三益携手宝能集团在奉贤区青村镇打造的一座生态、活力、多元的新一代未来智慧科创产业园。作为新一代未来产业园的探索,宝能·未来空间充分融入了创新,多样,生态和灵活的理念,通过打造多样化的产业空间,并辅以多维的配套服务,构建园区内循环、可持续运营的新模式。

项目构建了四大核心业态——智慧办公、独栋总部、人才公寓、商业配套,以多样化的产业空间和配套服务,打造全天候可持续运行的活力园区。智慧办公与独栋总部通过打造多种差异化的灵活办公体量,满足不同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人才公寓,结合对产业人群需求的细分分为舒适型和紧凑型等多种房型,满足高校毕业生、公司职员、高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并配有洗衣房、休闲区、健身区等相应功能区,构建高品质的起居空间。商业配套则复合休闲、娱乐、美食、运动等多元业态,让园区的生命力不间断地持续输出,不仅在常规的工作时段内运营,更在7×24全时段都发挥其相应的功能作用。

以商业为链接助推文创产业发展

山东土地·创谷济南国际双创产业园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转型,产业园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从单一产业园向产业综合体升级,产业+商业的变革创新,成为产业革新的大势所趋。产业与商业的融合大有作为,可以为产业园带来各种发展机遇。

山东土地·创谷济南国际双创产业园位于济南第一个以卫星城理念打造的新城——唐冶新城,是唐冶规划“一心十二园”的产业园之一,项目以“双创”产业为基础,将产业与商业进行有效组合,助力产业和新城的发展建设。

在园区的规划上强调城市空间的完整性,通过合理组合布局建筑群落,将园区巧妙的融入城市整体形象和肌理中。同时设计巧妙布局商业作为链接,接轨城市生活的同时助力文创产业发展。结合项目公寓、办公、商业的混合业态,设计以“外围回应城市,内部创造空间”为策略,将商业空间主要布置在园区外围沿街部分,形成外围商业氛围,吸引流量与关注,进而催化文化创意的商业价值,推动、助力园区文创产业的发展。

03「形象引领路径」

打造社区IP彰显区域个性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和风格,每一个区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这些故事、风格、文化、传统、历史无不充满着独特魅力,在设计中合理的利用这些特色可以让社区具有独特的品格与灵魂,从而吸引人才。

定义区域地标性形象

上海青浦云砺数字科技产业园

在城市形象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区域标志性形象具有隐喻性和传承性及引力性等多方面价值,构建区域标志性形象对产业形象的建立和品牌的塑造可以起到催化作用。

上海青浦云砺数字科技产业园作为上海市西软件信息园区北区门户的重要一环,肩负着提升整体园区门户形象,强化数字信息产业链条的重要使命。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提升区域内园区的科创品牌和形象价值,并有效地衔接江苏,浙江的产业扩展,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示范基地提供有力的支撑。

项目深入解读上位规划,紧密契合项目和城市的关系,以“数字云门”为设计理念,通过简洁的几何形体、独特的云台建筑立面、巨构的标志性体量,打造出了区域地标性建筑形象,进而肩负起展现未来科技领军企业门户形象,引领区域未来发展的使命。

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文化符号

西安航天生态基地数字生态产业园

对于产业园形象的打造,可以将特色产业有效转化为特色文化符号,并运用创意设计与传播载体形象进行表达。当这些价值符号一旦确立,对内,将产生整合作用,形成产业内生活力;对外,则让更多大众关注,提升产业吸引力。

西安航天生态基地数字生态产业园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基地板块产业核心区,是一个以“大数据”作为重要的共性技术导向的主题产业园。设计围绕“大数据”产业,注入个性化元素,兼顾展示性与独特性,打造了一个散发着自己独特魅力的同时又完美地服务于设计区整体氛围的区域产业文化符号——“数据之门”。

项目规划以大数据产业的运行流程为逻辑展开推导,以数据之核作为园区引领,汇聚吸纳,数据穿过形象挺拔的数据之门,向基地内进行传导,输送,并通过一期的景观楼梯与原有园区办公串联互通,引入森林绿化提升整个园区的生态环境,最后落入数据的矩阵终端,作为数据的存储与提取之所,打造出数字生态的未来场景。

04「运营灵活化路径」

以多元产品模块的组合应对灵活的运营模式

与20年前甚至10年前相比,城市最重要的能力已经不是产业招商能力,而是产业运营能力。每一个园区在后期招商运营中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但又要符合现阶段的定位。为了兼顾两者平衡,设计需要融入产品思维,充分考虑园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灵活多变的产品组合

南京招商紫金智谷人工智能产业园

不同于量身订制的企业总部,产业园区类型的办公建筑,往往面临未来使用者的极大不确定性,甚至使用者高频次的变更。这就需要园区建筑在符合现有各类规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做到灵活性,为变化留出可能。

南京招商紫金智谷人工智能产业园位于马群科技园内,是栖霞区域内首个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定位的产业载体,是三益中国携手招商蛇口在南京紫金山沿脉的黄金地段打造的一个高端智慧科技园区。

设计最初以紫金山景为终极远眺点,将场地内从园区入口开始营造一条中轴,并在端部进行打开,与远景进行互动,同时以此花园中轴将所有AI业态进行串联,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尽量将建筑置于南北两侧,最大化的释放共享花园。

在满足规划要求分割单元为300平米的前提下,建筑师研发出“品字形”新产品,将建筑以模块的形式置于场地之上,模块单位可分可合,产品组合灵活多变,为企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办公空间选择。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品字形”的任意羽翼或者其中某层进行入驻,还可以在企业发展之后,选择独立的一整栋办公总部,满足企业的可生长性。

设计以产品思维用“品字形”建筑的拓扑错位形体,将城市纳入场地,形成适当的呼吸感,让主轴朝向紫金山打开的同时,也渗透至每一个办公组团。以强烈的共享轴成为规划设计的主旨,贯穿始终,呼应以互动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产业定位。

产品化的空间模块

上海保集智能制造产业园

合理分配租售产品资源,统筹产品业态布局,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复合型空间,是一个产业社区的基础。

上海保集产业园是一个集生产、研发、配套、居住这四大产品模块为一体的高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的复合型产业园。

 

设计针对不同产品,通过对可达性、商业价值、噪音干扰及景观价值的分析,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布局。自持产品对交通可达性、便捷性要求较高,沿基地外围布置,设环形交通以获得较好的到达性和物流环境;销售产品兼顾研发及生产,环境景观相对要较好、较舒适,方便吸引高科技人员、科研人员的引入及相互交流,布置在内部创造微环境、提高卖点、增加货值便于去化。公寓产品高36米,设在主入口处可强化入口形象,展示性强,对于未来改造成酒店的需求,也有较强便捷性。

销售区设计借鉴传统的“里坊制”模式,将销售区升级为4-6个组团,并在组团内部汇聚形成相应的核心景观,提供共享及交流的体验环境。组团内多种建筑体量相互结合,包括2400-3600平方米/栋的小型生产及研发办公;4800平方米/栋的中型生产及研发办公以及5400平方米/栋的大型生产办公,不同大小体量的产品类比一个个小细胞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体——30000平方米/组团全产业链式办公组团。通过打造出多种差异化可组合的模块化办公体量,满足不同企业多元化的需求。

05「专业化路径」

专项产业全业态复合,打造一站式闭环服务

产业园区是产业要素资源聚集与发展平台,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各产业要素的协同,“一站式、生态闭环”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能有效加强园区价值实力的同时,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合作共赢。

无缝的汽车生态闭环体验

南京天益国际汽车城

如何统筹产品业态布局,构建高价值的智慧园区运营服务闭环体系,打造一站式运营服务体系,满足园区运营管理方各个阶段多层级多面性的需求,是一个产业社区的基础。“生态闭环”这种一站式解决问题的思路,能给亲历其中的参与者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南京天益国际汽车城是南京溧水地区首个以汽车为主题的大型产业园。设计团队从汽车一站式闭环服务站点的目标入手,合理布局相关功能服务,并将汽车文化融入立面造型材料和细部设计中。

溧水天益国际汽车城提供了汽车全产业链的一站式闭环服务。溧水车管所整体搬迁进来,形成新车展销、二手车销售、汽车装饰装配及美容、检测上牌一站式服务,与汽车相关的各类业务,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体化解决。

正如为人服务的走道、电梯和楼梯一样,为车服务的园区内,设计将各个功能体量之间都由适宜汽车行驶的路面联系起来,在空间上形成连续界面,为汽车的流入和驶离提供一条完整流线。

进入园区,就仿佛置身于不用下车便能完整体验的主题游乐场,根据不同的目标需求,不同的路线指引将引导顾客完成整个服务体验。整个园区,就像以汽车为主体而设计的无障碍设施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和体验感。这种巧妙而有趣的“体验式”流线设计,使得天益汽车城区别于传统的产业园或商业体,反而更像是一个“汽车游览体验中心”。

06「生态化路径」

绘就低碳绿色新图景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生态”的牺牲,似乎城市产业的发展难免会造成城市生态的缺失。我们需要打破这样错误的认知。产业社区既是一个高效的生产基地,更应当是一个绿色生态的大花园,因为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是互为助力,用生态环境吸引人才和企业,用绿色科技建设环保城市。

慢行公园塑造园区“第二地面”

上海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概念方案)

“慢行”激发“逗留”,而“逗留”激发交往。对于产业社区,慢行交通可以实现人与人面对面的身心交流、释放紧张生活工作压力,通过营造环境优美、尺度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空间,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人们生活的安全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上海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是一个以打造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国际交流和智慧运营为核心方向的智能医疗园区。项目以“连接”与“融合”为核心概念,用立体的设计手法,为园区打造了一个生态慢行中央公园,作为连接东西两个地块的“第二地面”。

设计区别于传统在平面上布置景观的手法,采用地景建筑的形式,将地面景观自然延伸到建筑屋面,形成跨越东西两个地块的廊桥,廊桥连接并融于两个地块的中央景观,其顶部自然形成一个完整的跨地块“中央公园”,廊桥下部是配套商业和不同类型趣味空间的有机融合,形成多层次的休闲步行体系和交流场所。

因地制宜,打造水乡式特色产业园

苏州亨通长三角科大亨芯研究院

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保存下来的文化、历史、传统,作为一种城市无形品牌遗产,引领城市的发展新方向。提炼出城市独特的价值,并演绎出园区独一无二的特色,可以使每一个生活在其中或是到访的人都能够感知和体验到这种文化,并带来认同感,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

苏州亨通长三角科大亨芯研究院项目位于吴江、嘉善、青浦三界交汇处,地处苏州市吴江区汾湖经济开发区内。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行启动示范区,项目因地制宜,构建了一座以“新江南客厅”为目标的创新型产城融合的水乡式产业园。

设计根据江南水乡肌理,将荷花荡水系引入园区静水池中,畅流活水,打造园区江南水乡的韵味。围绕引入的水系外围,形成江南水乡人文艺术长廊,同时在北侧形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科创走廊,共同进行产业联动。

项目利用水系的位置结合江南长廊,解构水乡肌理的“园中有园”形式,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临水、跨水、滨水的丰富“院落”空间。以引水、造廊、筑院三种设计手法形成项目总体规划,并打造建筑环境相互融合的共生状态,塑造“外依湖荡圩田,内沿河道生长,枕河而居,沿河而市”的聚落结构及水乡生态。

以EDO模式建设生态产业园

常熟波司登产业园

EOD作为一种新发展理念,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实践,其核心是实现生态治理与产业经营的平衡发展。

常熟波司登产业园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视作一个整体项目,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致力打造高端花园式绿色总部办公基地,形成自然生态繁茂、智能生态多元的互联网+高品质园区。项目位于常熟市古里镇琴东村204国道以北,在外部资源环境欠佳的条件下,项目选择向内突破,构建自己的生态新空间。

根据控规条件,设计将九个四层单体盒子有秩序地置于场地之上,营造出园区专享的中央景观花园,将九栋单体沿着基地四周成围合状排布,以达到内部造景的目的。为增强体验性,设计让南侧的大体量建筑保持与城市界面平行,园区内侧的建筑单体结合中央庭院和周边景观进行偏转,使得办公的人群站在园区里,感受私享景观的同时,也能观赏到建筑的灵动与多面性;并且使得各楼栋露台相对处产生更加宽松舒适的间距。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88.html/feed 0
上海中粮南桥半岛文体中心与医疗服务站 / Steven Holl Architects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6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61.html#comments Thu, 14 Oct 2021 02:50:07 +0000 1_dji-0132.jpg

位于上海奉贤区的中粮南桥半岛文体中心与医疗服务站,旨在成为“社会凝聚器”,连着沿河的浦南运河围合成一个周围新住宅社区交流聚集所需的公共场所与公园。尽管邻近密集的住宅大楼,该建筑富有的空间活力和开放性,吸引邻里社区来到此处休闲、参与文化活动,而医疗站则服务社区人们的健康需求。

17_dji-0048.jpg

斯蒂文·霍尔表示,“在当前此刻,我们仍感受到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致力于文化和健康事业的建筑是一种社会责任。”

10_dji-0137.jpg

此项目符合斯蒂文霍尔事务所对后疫情时代的建筑策略,包含了大量的绿化空间,最大地利用自然光线与空气对流,并以开放的流线和社交空间为特色。景观及两栋公共建筑融合了“云与时间”的概念,此概念来自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1965年的著名演讲。如时钟样式的圆形景观步道围合形成中央公共空间;如云状的建筑体开口向公众传递开放邀请。


文化中心建筑采用灰白色多孔混凝土外墙,悬置于透明玻璃基座上,玻璃基座内设有咖啡馆、娱乐游戏室。弯曲坡道景观延续至二层空间为公众提供俯瞰体验。景观步道围合形成的医疗服务站同样采用灰白色多孔混凝土外墙,整体景观设计与云状建筑部分紧密相连。于邻近住宅高层俯瞰时,两栋建筑均种植景天植物的屋顶绿化与景观融为一体。


该项目的可持续策略主要包括增加的绿化与开放空间,采用30%的可再生材料,集中供暖和制冷系统,二氧化碳监测,热存储以及灰水/雨水采集与再利用等等。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7_210901-cultural-center-level-1.jpg

△文化中心一层平面图

△文化中心二层平面图

△文化中心三层平面图

△文化中心四层平面图

△医疗中心一层平面图

△医疗中心二层平面图


△医疗中心三层平面图

△文化中心剖面图

△文化中心剖面图

△文化中心剖面图

△医疗中心剖面图

△医疗中心剖面图

△整体剖面图

△手绘设计图

△手绘设计图

△手绘设计图

△手绘设计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

面积: 7520 m²

项目年份: 2021

摄影师:Aogvision 奥观建筑视觉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61.html/feed 1
2020基准杯二等奖 | 回应疫情和老龄化问题的青银共居韧性社区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1/4883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1/48836.html#comments Thu, 21 Jan 2021 07:14:29 +0000 1611218551719390.jpg

文章导读:为提供给学院读者更为系统的阅读感受,我们将在每个月单独选取一周以专题的方式推送作品。本周选取的主题是“优质竞赛作品”。今天,我们将为您推送2020年获基准杯二等奖的优秀作品解读。

阅读本文,您将了解到

1. 社区如何回应“疫情”与“老龄化”的议题;

2. 如何通过“趣缘”打造青银共居模式下的韧性社区

3. 单一模块化住宅如何通过设计组合,使之能够在“疫情之下的封闭状态”与“日常的自由交流状态”之间作切换。

 - 竞赛主题 

人口流动的不确定性造成 2020 年全球疫情的传播和不可控,为了应对疫情,全球进入“暂停模式”。回首短短万载的人类历史,能够真正保护和陪伴我们的究竟是什么?疫情专家表示:“宅居”能够直接有效的阻断病毒的传播,当我们的活动范围骤然缩小,建筑师的严峻挑战又是什么?

以概念出发设计“超级寓所”( Super Residence ),它能够快速进入 “暂停模式”,对外界,有屏障和连接作用;解除“暂停模式”后,它应该是自由的社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方案应包含”超级寓所” ( Super Residence )中的某“超级居住单元”(Super Units) 。“宅居“者能够在“超级居住单元”内较长时间的独立生活。

 - 获奖作品 

调整大小 2.jpg

 - 灵感来源 

在传统意义上的家是满足日常功能的物理避难所,是私人情感的联系的场所。在疫情出现后,家对人来说更是一个心灵归属地。我们希望通过新的运营模式打破传统对家的模式限制,让家成为一个不仅仅使人免受病毒侵害和提供基本必需品的场所,而扩大家的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与单体空间,将公共空间也作为家庭的共享空间,成为一个多功能复合的“家的集合体”,成为一个超级社区。

△空中透视图

竞赛题目解读

超级寓所是一个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建筑,需要满足理念的“超级”和空间的“超级”理念,是一个超前多方面考虑的概念。建筑可以在不同的需求下,呈现开放和封闭的状态并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所以这个超级寓所是一个多功能复合的韧性社区。因为有过亲身经历,在疫情时,我们的心理更需要疗愈,所以在建筑中设置疗愈空间、绿色空间是很重要的。


调整大小 3.jpg
△ 鸟瞰图

 - 设计方案 

01 疫情背景 & 场地解读

信息化时代,我们缺少线下的实际交流,人与人之间缺少连接机制,这一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了社会原子化,使得每个家庭成为单一的个体互不相干。并且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加剧了社会原子化。

疫情的发生带来生活不便,也因为隔离让人长处一个空间中导致人们的心理压抑,但是又需要居家隔离这个方式来阻断这个传播途径。疫情是传和染这两类动态途径传播的,传是一个人与公共空间的人接触的动作,染是无知觉的感受,家是这个传染链上的最后一步更多与染有关,家是人与人接触链上不可以再分割的一步,是一个最后的终端。

调整大小 4.jpg

场地选择

我们选取书院街社区作为典型的设计选址,这片区域75%的人群属于老年人。但是由于场地紧邻太古里,我们希望为此输入更多年轻的血液。除了河边的开放用地外,区域内的开放活动空间较少,临近市中心但商铺类型单一。区域内社区医院诊所较少,教育资源也需要增加。

5.jpg
△(左)周边功能(右)地理位置

02 青银共居模式韧性社区

设计理念

这片场地拥有良好的政策背景,但是年龄层之间的冲突也是十分严重的,并且建筑资源有被闲置的情况,如何在疫情下实现智慧小区管理,如何响应公园城市号召实现老年人和青年人和谐共居,我们通过引入模块化、共享空间等,来寻找一种新型的可防疫的青银共居模式来实现这个可生长可防控可共享的韧性社区。

调整大小 7.jpg

为了阐述如何在疫情和社会原子化背景下实现家的再定义。首先, 我们引入“趣缘”这个概念 。什么是趣缘?“从血缘、地缘、业缘,到趣缘”——在未来社会中,人们将更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结合、聚集,促生“趣缘群体”。

年老不意味着放弃社交和激情,随着人均寿命越来越高,漫长的老年生活最要抵抗的就是寂寞。这也和我们疫情隔离时期需要关注的人的心理问题是一致的。交往空间的营造成为了重点。

建筑形体生成逻辑

建筑整个形体按功能布置进行竖向切分,再通过横向抽空形成集体活动空间。两侧的居住空间则通过挑板融合进中间的活动空间,其中竖向植入曲线坡道进行连接,让建筑成为了居住+公共+居住的复合型的家。

8.jpg
9.jpg

社区运营方式

“趣缘连接”作为社区核心运营模式,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结合、聚集,促生“趣缘群体”。通过每层的预留空间,兴趣相投的人可以组成一个小的居住团体分享生活。

调整大小 10.jpg

03 疫情防控 VS 开放社区

疫情应对——韧性住宅

结合目前突发公共卫生分级政策,为社区设定了暂停、半自由半暂停、自由三种应对模式,整个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暂停状态—— 一级应急响应

流线调整:暂停状态下居民按要求进行居家隔离。建筑对外封闭,并分楼栋分层对居民进行管理。使用预制模块,迅速在入户流线上布置室外玄关,满足消毒入户及物资存放需求。

11.jpg

功能转换:整个建筑使用SI住宅体系,户型可迅速变化让具有疑似症状的居民进行居家隔离。且原有活动空间可以迅速置入预制医疗模块,转换为应急医疗空间。

调整大小 12.jpg

交流空间:提前录入模块化住宅的信息,使居民在宅居期间可使用MR技术进行虚拟会客,满足交流需求。

调整大小 13.jpg

14.jpg

物资运输:地下车库部分转换为物资储藏分配空间,连接地下物流系统完成快速物资转运。

半自由半暂停—二、三、四级应急响应

二级响应:部分居民自行居家隔离,其他居民可采用分时预约机制使用活动空间。

15.jpg
调整大小 17.jpg
△ 二级响应下

共享的活动空间可变化以承担多样化的活动,通过内置轨道,污染物可以直接运送到地下专用处理室。建筑架空层和天井保证了充足的采光通风。

三级响应:居民活动不再受到限制,社区内公共空间逐步有序开放,辅助智能测温设备,及时发现疑似病人。

调整大小 18.jpg

调整大小 16.jpg

四级响应:建筑底层可向周边区域开放,但保留一定私密性。

自由状态——开放社区

居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功能需求使用共享空间,可以在底层草坡公园娱乐,可以在空中连廊漫步,也可以在顶层乐园健身,在不同的区域参与不同的生活性活动。

调整大小 20.jpg

模块化空间

对主要的建筑空间进行模块化处理,为不同需求人群提供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组合方案。标准化的模数空间,也使建筑能迅速搭建和改建,满足韧性住宅要求。

调整大小 21.jpg

调整大小 22.jpg

 - 总结与反思 

做设计是一个快乐且痛苦的事情,前前后后我们一共改了八版方案,最后才想从“家”——这个建筑学绕不开的议题入手。但由于时间仓促,一些想法也还没能落到实处。

作品最后呈现的效果缺少竞赛的未来感,这也是我们在扣题的前提下最不足的方面。因为考虑到一些技术和设计方法是否切实可行和经济实用,整个方案还有需要改善的。这个建筑并不是为了疫情专门设计,而是把疫情放在了建成后一个可能发生的条件。并且在疫情发生时虽然我们分了四种响应模式下建筑的状态,但是和建筑空间本身的联系还是缺少的,还可以对人群特定需求、从人的社交距离、合适的行为空间等等来分析空间在疫情下的构成模式。


【致谢】

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在设计过程中给我们提出意见,也感谢在场的各位评委老师对我们的方案提出修改建议,并且十分感谢基准杯的工作人员辛苦准备这次竞赛,感谢基准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和各位专业人士交流,希望以后能多参与基准的活动。


- 更多优质竞赛作品解读,敬请期待 - 

( Archcollege )长期招募作者 

 稿费300-1000/篇,年度最佳作品1w奖金 

了解更多,请网站后台留言,或添加微信 JZXY-YZ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1/48836.html/feed 0
城市、瘟疫和人类 | 从黑死病到新冠病毒的历史思辨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7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70.html#comments Fri, 27 Mar 2020 03:00:24 +0000 00

前言

在漫长在进化道路上,人类早已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但是病菌却始终阴魂不散,就像悬在人类脖子之上的一把镰刀,总是在不经意间挥动,收割无数人性命。

1347年,热那亚的贸易城市卡法,蒙古金帐汗国久征不下,又值蒙古军中爆发瘟疫,蒙古人在撤走前将病死尸体抛入城中,寄希望于恶臭能熏死城中之人。但卡法人并没被熏死,细菌迅速占领了这座城市,凭借着生化武器,蒙古人打开了卡法的大门。病菌却并没有就此止步,它们随着仓皇逃窜的人群,顺着贸易城市的港口,相继登录西西里的墨西拿港,地中海的热那亚、君士坦丁堡、威尼斯。继而沿着陆地传往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整个欧洲,无一幸免。

图片2_调整大小.jpg

黑死病的传播路线

一旦被感染,患者的大腿、腋下、颈部开始肿胀、变大,迅速化脓、破溃,浑身变黑,然后在一天到一周内迅速死亡。

“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见不到人的踪影……”

——薄伽丘

“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悲伤,到处都是恐惧。我亲爱的兄弟,我宁愿自己从来没有来到这个世界,或至少让我在这一可怕的瘟疫来临之前死去。我们的后世子孙会相信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这一切吗?没有天庭的闪电,或是地狱的烈火,没有战争或者任何可见的杀戮,但人们在迅速地死亡。有谁曾经见过或听过这么可怕的事情吗?在任何一部史书中,你曾经读到过这样的记载吗?人们四散逃窜,抛下自己的家园,到处是被遗弃的城市,已经没有国家的概念,而到处都蔓延着一种恐惧、孤独和绝望。”

——彼得拉克

这些恐惧、孤独与绝望,一直笼罩在欧洲的上空,持续了300年,经久不散。这一场灾难欧洲死亡了2500万人,占欧洲人口的1/3这场瘟疫发病迅猛,死状恐怖,而且极为平等。无论贫富贵贱、年老青壮,都会染病、死亡,无人可免、无人例外。

图片3_调整大小.jpg

黑死病的绘画作品

图片4_调整大小.jpg

法国马提格斯发掘出的鼠疫时期乱葬坑

1348年的6月,欧洲大陆已经传遍了一种恐怖的瘟疫,但英国孤悬海外,还处在一片欢乐之中。马上就要到圣约翰节了,英国麦尔库姆港和往常一样繁忙,两艘来自法国波尔多的商船满载着波尔多的葡萄酒进入港口,这次随船到来的除了葡萄酒,还有一位不速之客——黑死病


01

肮脏

城市

中世纪的英国,社会开始重新萌芽生长,乡村人口基数在不断扩大。进而由于交换和贸易的需求使得人们纷纷来到城市之中。从11世纪到14世纪,在整个英国就出现了300个左右的新城市。伦敦大约4.5-5万人,12座1万人左右的城市,除此之外近一半都是500-2000人的小集镇。这些城市不像罗马或古代中国城市,有着明确的规划,基本上都是自然生长而出。没有城市规划、没有建筑规范,整个人居环境特别糟糕。

“城市是曲折狭隘的街道、死胡同和庭院组成的迷宫; 广场很小,远离街道,几乎没有宽阔的街景或建筑物”

——《1600年前的英格兰新历史地理》

这里基本上没有下水道,有也只是用来临时排洪;道路弯曲逼仄,没有铺砖,混合着岛国湿润的气候,路上尽是泥泞;房屋中没有厕所,大家都使用马桶,再到在别人家门前,甚至二楼的住户会把尿从二楼直接抛下,贴心地喊一声“注意尿!”, 1309年英国规定不允许将垃圾丢在自家或别人门外,否则罚款40便士,这一措施有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除此之外,更多的人的选择是直接拉在大街上;许多商贩直接在街道旁支起毯子,挤占城市道路,肉贩在大街上疱猪,然后将毛、内脏、零碎随意扔到地上。地上垃圾越堆越厚,虽然出台了许多政策,但并没有什么用处。真的勇士敢于直面肮脏的街道与恶臭的城市,为了能在这种道路上行走,英国人甚至发明了高跟的木制套鞋,让自己的脚远离地面。然而这样的城市依然算的上是一个巨大的化粪池,不可记数的病菌滋生在其中。

图片5_调整大小.jpg

绘画中的高跟木制套鞋

图片6_调整大小.jpg

绘画中的随地大小便

平民的住宅

当时平民的住所极其简陋。城镇当中建筑主要是木材,屋顶用茅草或木瓦盖住,窗户也使用木材。因为没有城市规划与建筑规范,整个城市建筑密度特别高。在伦敦许多人挤在仅仅只有15英尺见方的小房子里面。

乡村虽然人口稀疏一些,但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房屋大多数是小木屋或者茅屋,屋顶主梁是弯曲的橡木,墙是泥土、泥浆和草混合起来的,屋顶用的多是茅草、麦秆、芦苇。并且在屋子旁还有堆放谷物的谷仓,人与家畜、家禽混住。这样的建筑意味着黑死病的携带者,老鼠可以轻易打洞,然后在每家每户挨个串门,将吸了血的跳蚤留在屋子内,再由跳蚤传染给人类。人们就像是生存在虫族的菌毯之上,每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险,就算没有远道而来的黑死病,这里也不是一个好住处。

中世纪卧室还没有从房间中分化出来房间中往往只有一个床,全家所有人的睡在一张床上。床还是一家人很重要的资产。中世纪也没有太多隐私意识,新婚夫妇会在亲朋好友的围观和祝福下行房。虽然天主教会一直认为这样有伤风化,但当时封建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没有有力的政府去执行相应的措施。

图片7_调整大小.jpg

平民通常只有一张床

图片8_调整大小.jpg

人、畜混住

封建领主的城堡

封建领主的生活也好不了太多。领主都住在城堡之中,现在我们都认为城堡是高大的石头城墙簇拥着层层叠叠的房屋,打开窗户,窗外就是明媚的阳光与一望无际的景色。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被宣传的许多城堡都是建于十五世纪以后,长得像城堡的别墅。

早期的城堡非常简陋,例如土丘-外庭式城堡,人们将挖护城河的土堆成一个小山丘,在山丘上修建主楼,再用栅栏围上。建筑的主要材料还是木材,只是会在木材的缝中填补一些黏土泥浆,屋顶也同样是茅草、木板木瓦。因为简单便宜,在整个中世纪这样的城堡都长期存在。但这样的城堡怕火易燃,中世纪后期出现了许多的石头城堡。

石头的城堡造价不菲,并且工艺比起木质难了许多,一般只有大领主在统治稳定时期才能修建一个石制的城堡就是中世纪领主们的小目标。那这样的城堡住着舒适吗?虽然相较于普通民众的小茅屋舒适一点点,但也好不了多少。主楼在英语中叫做“donjon”,这明显与“dungeon”地牢这个词有关。城堡作为军事用途,整个墙壁非常厚,窗户开得很高,也很小,基本上室内暗无天日

图片9_调整大小.jpg

土丘-外庭式城堡

图片10_调整大小.jpg

约克城堡的模型

英国虽然城市混乱不堪,但经济却不断地发展,国际贸易繁荣,仅伦敦港一年运输了两万吨葡萄酒。贸易越做越大,需要的码头也越来越大。面对堆积如山的垃圾与空间紧缺的码头,英国人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在河中打桩,然后将垃圾填充进去做成码头。有的码头甚至绵延数百米。众多的码头吸引来更多的商人和货物,而商人和货物带来了比恶臭糟糕百倍万倍的另一个恶魔。


02

黑夜

爆发

这一切来得是如此迅速,先是在英国南部爆发,9月传播到伦敦,10月在多尔赛特郡流传开来,次年5月传到英国北部,接着是苏格兰、爱尔兰,整个英伦三岛都被黑死病笼罩。

“有些孩子的尸体被人发现时,还在吸着因瘟疫而死去的母亲的乳汁。有一位母亲想请药剂师来看看自己不太健康的孩子,而当药剂师来到的时候,他看见孩子正在吃奶,而母亲的乳房上竟然已有瘟疫的斑点。

他非常惊讶,说服母亲将孩子递给他,然后他抱着孩子,走向摇篮,将孩子放在摇篮里。然而解开衣服,他发现孩子身上也有着同样的斑点。他赶紧回家,给孩子的父亲取了一些预防药,可是他再次赶到时,母亲和孩子都已死去。”

——丹尼尔·笛福

大城市人口众多、建筑密集,到处充斥着垃圾、粪便,老鼠和跳蚤在里面四处穿梭,人们早已习惯的地方却成了黑死病的温床。惊恐的人们四处逃亡,中世纪的社会结构是许多人住在乡村,在城镇经商。恐惧之下他们纷纷逃到乡下避难,这一行为将黑死病从城镇传播到了乡村

微信截图_20200327104805_调整大小.jpg

受黑死病影响,中世纪绘画中经常出现骷髅跳舞


治疗

在一片恐慌当中,大家疯狂地寻找解救的方法,妄想抓住任何一棵能救命的稻草。他们使用通便剂、催吐剂、放血疗法、烟熏房间、烧灼淋巴肿块甚至把干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

通便、催吐是想排出体内的毒素;放血疗法源于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认为血、粘液、黑胆汁、黄胆汁分别对应空气、水、土、火。血液过剩是疾病的原因。然而放血只能加大伤口感染,如果同时再使用灌水治疗,只能死得更快;而烟熏房间的做法则是由病人发出的恶臭,联想到黑死病和污浊的空气有关。至于用什么来烟熏则是看钱包的厚度,虽然许多流行病和空气传播有关,但是鼠疫由老鼠、跳蚤传播,这一措施并没有什么作用。

图片11_调整大小.jpg

放血疗法

图片12_调整大小.jpg

塔林圣尼古拉斯教堂的死亡之舞壁画

为了避免直接接触病人,16世纪的法国医生Charles de Lorme,路易十三的御医发明了防传染医生套装。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鸟嘴面具,鸟嘴内装的是棉花、香料和草药,用来隔绝空气减少异味,眼睛部分装两个红色镜片,防止病人口水飞溅。整个服装都是打过蜡的,手套和鞋子是皮具,用绳子捆扎,用木棍来查看病人,不会直接接触病人。哪里有死人,哪里就有鸟嘴医生,又因为这样的造型的确惊悚,鸟嘴医生在民间渐渐演化成了恐怖的形象。但是这样的隔离措施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英国很快接收了这种医生装束。

图片13_调整大小.jpg

伊丽莎白时期的医生

图片14_调整大小.jpg

带鸟嘴面具的护士

癫狂

宗教则把瘟疫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是由于人类自身的罪孽引来了上帝的愤怒他们在欧洲各个城镇游行,用镶有铁尖的鞭子彼此鞭打,不断地哼唱着“我最有罪”,但这只能加速伤口的感染。

也有教士积极组织各种集体性宗教活动。约克教省的代理大主教这样的教会高层人士,也在黑死病最猖狂的几个月中到处巡视,探望病人,鼓励健康人,为新的墓地祝圣。最终结果是,教士的死亡率在46. 5%左右,超过了英格兰和威尔士30% —40%的死亡率。并且因为宗教,猫被视为女巫的宠物而被大量猎杀,这也间接扩大了黑死病的传播。

疯狂而绝望的人们四处寻找罪魁祸首,犹太人、异教徒、麻风病人被认为是他们和恶魔的交易带来了疾病和死亡,在德国的梅因兹,1.2万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在斯特拉斯堡则有1.6万犹太人被杀。

图片16_调整大小.jpg

火烧犹太人

隔离

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海路上,威尼斯1347年就制定了“卫生监督员制度”。卫生监督员检查船员是否患病,发现问题就拒绝该船靠岸。1374年,威尼斯以一个外岛作为隔离区,称之为登录处。任何来自疫区的船舶须在此处逗留三十天,确认无疫病爆发时才能进港。1385年,伦敦港也开始实行隔离。

但是在陆路上的隔离效果并不好。如果发现黑死病人,政府用炭笔画在他家门上画上大大的字母“P”教堂和市政厅这类公共建筑也会作为病人集中隔离的地点,后来“P”越来越多,只能整片隔离,禁止出入。尸体处理也是大问题,死亡的人数太多,只能统一掩埋。搬运工很快很被感染,和尸体一起倒在坑中,整个城市陷入瘫痪。

图片17_调整大小.jpg

《大瘟疫》绘画的伦敦街头

未眠

1352年,这场席卷欧洲的黑死病突然就消失了,有猜测是因为人口死亡过多,密度不足以造成传播。但鼠疫这个幽灵并没有就此消失,它潜伏在各个小聚落中,一旦人口开始复苏,鼠疫又再一次降临人间而后的300年内,欧洲不断有鼠疫发生。整个欧洲似乎就要拉下帷幕,永远生活鼠疫的阴霾之下。到1665年,欧洲再一次爆发鼠疫,伦敦人口锐减十分之一,死亡6万人,历史又一次重新上演,死神再次挥舞起他的镰刀,一切都是熟悉的剧情。但这一次不一样,一场意外的大火终结了不断轮回的命运。


03

夜火

1666年9月2日星期日,伦敦布丁巷,面包店老板托马斯急匆匆地下班,忘记了关闭烤面包炉。凌晨1点,整个面包店燃烧了起来,一整大风呼啸而过,裹挟着火焰点燃旁边的房屋。整个伦敦都是简易的木板房,建筑密度也非常大,火焰沿着建筑轻易就蔓延到了整个街道。而后大火吞噬了整个城市,火焰在伦敦狂烧了四天四夜,烧毁了13200栋房屋、87间教堂,包括圣保罗大教堂、44家公司。80%地区变为废墟,90%的伦敦住房被烧毁,大约有10~20万人无家可归。

图片18_调整大小.jpg

伦敦大火

幸运的是,这场大火烧毁所有的破旧不堪的木屋的同时,也烧死了携带者鼠疫的老鼠。而且在火灾中仅有4人死亡(一说6人)。这场火灾一举净化了城市,之后的重建则让鼠疫彻底失去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大火熄灭后,伦敦重建计划如火如荼地展开。英国古典主义建筑师里斯托弗·雷恩、伊夫林、胡克(就是弹性定律的胡克)等人分别提交了自己的规划方案。所有街道重新规划,道路笔直,整个伦敦焕然新生。但是因为用地权属的重新划分,资金投入等问题,这些提案都被放弃。有趣的是,雷恩是专业的建筑师、伊夫林是作家、胡克是工程师,而雷恩的方案第一论就备受争议,而另外两人的方案却受很多人欢迎。所以建筑就是要业余的才能成大师。

图片20_调整大小.jpg

雷恩的方案

图片21_调整大小.jpg

伊夫林的方案

图片22_调整大小.jpg

胡克的方案

最终的讨论结果是保留原有街道格局不变尽可能改善市政设施、提高房屋建造质量、规定建筑材料。并让雷恩等人测量进行城市测绘。

而后颁布了重建法案,强制规定了建筑修建的规范。新制定的法规中进步的有:

1. 建筑材料城内建筑全部强制性采用优质建筑材料,用砖、石建造,建筑外部禁止使用木材,禁止建造外凸结构,民居主要是砖材,昂贵的石材则留给教堂、市政

2. 建筑层数:做出详细规定,巷前建筑规定限制在两层,著名街道和车道前建筑规定限制在三层,主要街道和大街前面的建筑限制在四层,大面积豪宅,没有临街而是在街道后面,带有庭院和花园的限制在四层。墙的厚度随高度变化,地基尺寸和房顶木材尺寸受严格控制。

图片25_调整大小.jpg

重建后的建筑

图片24_调整大小.jpg

对建筑层高的规定

3. 道路规划:扩宽道路,主干道宽100英尺(30.48m),主要街道宽75英尺(22.86m),其他街道50英尺(15.24m)、42英尺(12.8m),最小街道30英尺(9.14m)或25英尺(7.64m),小巷宽16英尺(4.88m),保证让货车通过而不危及房屋,因为拓宽道路而受影响的居民会另行补偿,这个征补工作持续了进21年;建造新的排水沟,排水沟沿道路两侧修建,而不是道路中心。

图片26_调整大小.jpg

火灾前后的银行角街道平面

4. 规范市场:对原本在路边进行售卖的小贩,进行集中迁址,在利德霍尔、奥尔德思盖特街建成宽敞、体面的市场。

到1675年时,除了部分贫民另外寻找住所外,大部分灾民都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整个伦敦的格局基本不变,虽然还是不同阶级混居的城市,相较于之前已经显得井井有条。整个城市设计更加规范,布局更为合理。

图片27_调整大小.jpg

火灾前后的伦敦平面

鼠疫在18世纪的衰退,根本原因是在16、17和18世纪历次城市大火后,原有的木屋被石头房子所代替,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有所改善,小家畜远离住宅,从而使跳蚤失去了繁殖的条件。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南多·布罗代尔


04

新生

许多学说认为伦敦鼠疫的消失和伦敦大火没有直接联系,但不可否认,城市的重新规划,建筑的统一规范,公共卫生的进步,对人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正是因为对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公共卫生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设计,在如今的城市中,才能做到以地面为界限,将整个城市分割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老鼠和它携带的病菌永远的封锁在了下水道中。只有偶尔会在野外接触到鼠类,例如土拨鼠,那些骇人听闻的细菌和病毒仍然还在它们体内,接触请小心。

图片29_调整大小.jpg

尖叫的土拨鼠

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之前,人们只能通过朴素的直觉与不断的试错,通过人民的血与泪总结可行的建设经验。瘟疫在漫长的中世纪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人类的居住环境,就像南多·布罗代尔所提到的一样,16、17和18世纪历次城市大火,并不只是一次伦敦大火重建就消灭了所有鼠疫的生存环境,而是一个聚落、一个乡村、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次又一次的重建,一次又一次覆灭,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不断尝试,慢慢形成的新的城市形态,消灭了鼠疫的生存环境。反过来说,瘟疫也一次又一次塑造着我们城市的形态。

相较于其他生物被动的接受自然选择不同,人类可以学习前人之鉴,更加主动地面对自然选择。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有着系统的科学知识,我们知道了鼠疫的发病原理,我们知道了鼠疫的生存环境,我们知道鼠疫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一切。我们可以在科学的指导下提前用洞悉并在各个领域上来防患于未然。


05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再来审视自己,如今人类已经免除于传染病的威胁了吗?并没有。过往的几个月,全世界的人们似乎意识到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其复杂程度早就超越了简单的病理学或城市规划学等某些单独的学科。在与恶魔正面遭遇的时候,我们真的做的比17年前面对SARS的时候更好吗?

如果不是,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那便是:在医疗和科技早就可以用“今夕不同往日”形容的今天,我们的“另外一部分”却依然处于极低的水平,甚至倒退。而这样的缺陷便成为了传染病肆虐的新途径,渗透到人类自以为铜墙铁壁的防护后方大开杀戒。

简单回顾这几个月来的种种事实,从最初被认为是导火索的“野味文化”,个人行为的自由主义,集体感和社会感的缺失,到信息传播的模糊,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变形与权重衰减,社会各种利益集团配合媒介对信息进行的利益性的扭曲和混淆视听

图片30_调整大小.jpg

野味文化

图片31_调整大小.jpg

日本钻石公主号

图片32_调整大小.jpg

央视采访红十字会

图片33_调整大小.jpg

双黄连谣言

再到各地医疗机构的崩溃,资源的紧缺,地方利益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最后包括国际层面上的幸灾乐祸和隔离自保,到毫无先见之明的大范围蔓延和升级之间戏剧性的转变,以及个中暴露出的包括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荒唐至极的文明倒退现象等等,似乎都阐明了一系列存在于简单的物质环境建设和科技理性思想之外的“防疫”措施的缺陷。在这里我们似乎重新接过了中世纪教会烧死犹太人的火把。

图片34_调整大小.jpg

哈利路亚

图片35_调整大小.jpg

特朗普将新冠称为中国病毒

更需要问的问题是:倘若这样的缺陷势必存在于现代人的社会与自身个体空间之中,那么我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预防下一次死神的光临呢?在不断充斥着且加速着的流变,混乱与碎片化的世界中,我们在面对下次挑战的时候是更有信心还是更加无用呢?

我们都知道,重症患者最终是在以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以及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综合下去世的。那么对于已经染病的社会来说,在积极坚守防疫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其引发的种种“并发症”我们也不该熟视无睹。新冠病毒终究会被人类战胜,但是其他病毒却依然潜伏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更可怕的是,人类自身的病毒,也正潜伏在由万千个体组成的“看不见的化粪池”中。


参考文献:

12_14世纪英国小城镇兴起初探_谢丰斋

从居住角度看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私人生活的变迁_王向梅

论14世纪英国的聚落环境与黑死病传播_李化成

从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看近代英国的城市治理_任其怿

以史为鉴:瘟疫、城市公共环境与风景园林

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的城市重建问题研究_刘岩岩

大火焚城与涅槃重生_伦敦1666_省略_1911年的火灾及其重建比较研究_孙竹青

伦敦城特大火灾及其重建_吴庆洲

从古罗马军营到中世纪城堡,坚不可摧之堡的时代变迁(中世纪早期+ 木制城堡篇)

从古罗马军营到中世纪城堡,坚不可摧之堡的时代变迁(石质主楼城堡篇)

还有百度与知乎上众多网友的回答,数量众多,未能一一列举



图片36_调整大小.jpg

公众号:一只建筑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70.html/feed 2
武汉设计师疫情期间旅居外省的民居建筑日记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5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56.html#comments Wed, 25 Mar 2020 10:13:35 +0000     前言:

2020岁首,荆楚大疫。

1月22日:武汉设计师P携家人从武汉乘坐动车抵达江西瑞昌岳父家探亲过年节。

1月23日:武汉封城,万巷空寂。P一家人旅居在瑞昌某村庄岳父家;并在当地村委会报备后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来自武汉各种不利消息铺天盖地袭来:医疗资源匮乏,生活物资短缺等等;作为武汉背景的旅客,被素昧的各级电话问候,

承受着周围异样的眼光身边便为一家老少,就怕万一,心如石压,诚惶恐;在艰难的第一个14天内,降雨天气阴冷,除了阴霾还是阴霾,百无聊赖的想做一些专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因父亲有个执念在老家(湖北随州广水)翻新老宅,加之岳父这没盖几年的新房,对比思考,思绪便豁然开朗,灵感泉涌,用笔头记载着这些思考,每日抽空用签字笔记录一个节点……



一:地域、风俗习惯对民宅的影响。

01)因风俗习惯、地域气候、地表地貌不同而受制约,都会形成独特的物质文化,包括建筑形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民居。

02民居:在历史建设长河中,大多数以单层、低层的构造依附于地表,看似简单,实属浓缩着当地风土人情、居住习惯以建筑表达的意识形态。

03设计师从亲身生活过的鄂赣地区的民居做个肤浅、简单的对比叙述。

 01.jpg


二:鄂西北地区-随州某村的民居肌理-柏树塆

随州广水柏树塆村庄为P设计师的老家。村庄每处符号,都沉淀着P设计师的童年记忆。上世纪90年代为村庄建设鼎盛期,单层瓦房翻建为二层小洋楼;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村庄人口锐减,教育资源困乏;村民富裕后,便纷纷在县城购置新房,所以村庄在这些年有些颓废。

01)地貌类型:丘陵;村民以塆为最小的行政单位聚居,又借丘陵之势自然生长散落。

02山脉走向与民居生长:柏树塆丘陵山脉为南北向走向,民居则沿着山脊东西向并列;山腰、山脚处民居则结合地形自然生长。

03邻里交往与民居生长:因丘陵地带,提供不了大规模平整场地,民居均为依山傍势散状错落自由布置;同时村民又迫切需要交流,故有成团成带状。

 02.jpg

 

三:鄂西北地区-随州民居-单户放大图

01)每户单元在组织建设时候很清晰地划分为三个功能单位:a屋前b正屋c屋后。

02)屋前、正屋、屋后这三个功能单元比较独立完整,有机构成了农户生态生活小循环。

屋前功能组成:厨房(脱离正屋而独立存在),猪圈(zhuan),垃圾堆(打扫房屋垃圾堆场),旱厕,屋前场(农户晾晒、临时堆放、邻里聊天的室外场所),也有设置牛栏、柴火堆场。

正屋功能组成:正屋主要功能为接待、卧寝、聚餐、禽类关放处。因为鸡类容易招黄鼠狼、甚至招贼

所以农户一般把禽类关放在正屋。

屋后功能组成:农村比较信风水,屋后一般要高于正屋正负零,单独一片一定要种植柏树,像卫士一样避邪守卫。90年代及以前,靠屋后的屋檐一般不开窗。

 

03.jpg

 

四:鄂西北地区-随州民居-居住功能布置图

01)屋前:厨房,厨房设土灶烧柴火为主,吃井水,物资运输频繁,故一般独立设置;猪圈(zhuan),猪圈靠近厨房,便于喂食。旱厕。

02)正屋:正屋一般为三间。各民居功能几乎按照一个模板出来的。中间为堂屋,为公共区,堂屋后檐墙居中挂中堂画,画下设置神柜(储物柜)。中堂画与神柜的精致程度反映处该户的生活水准。堂屋放置电视机,餐桌,聚餐宴请,聊天娱乐等功能。

 主卧:堂屋的右侧,一通间。家里父母婚房,儿子结婚后,父母则腾出主卧给儿子当婚房。次卧:堂屋的左侧划分为两个小房间,根据各户使用习惯,功能会略为不同,有设两间卧室,有设一间卧室加一间杂物间。

屋后:阳沟,后屋檐排下的雨水经阳沟排出,小孩子喜欢在阳沟玩过家家游戏。牛栏。柴火堆场。

 

04.jpg

 

五:鄂西北地区-随州民居-立面图和剖面图

01)立面:正立面为对称,采光窗较小,1.2宽,采光不足,在屋顶设置玻璃瓦采光天窗。为什么是小窗,可能因为防盗和思想保守的原因吧,后来造房子窗户越设越大。

02)剖面:双坡屋顶。剖面关系中,垓下(台阶)的标高略高于堂屋的正负零(略带风水)。

 

05.jpg


六:赣西北地区-瑞昌某村的民居肌理-大屋余村庄(设计师岳父家)

大屋余村庄为P设计师岳父家的村庄。

01)地貌类型:山区(村子南面为500米高山);虽为山区,山脉之间提供大片较为平整的地表,这种条件更促进村民高密度的聚居。

02环境与民居朝向:村庄南临高山,北接316国道,所以村庄民居的朝向均为北向,东南向设置晒台或晾台。

03山脚平整,避免破坏更多的农田,民居相对比较密集生长。

04)居民在村庄内核自由生长,畜禽格舍集中设置在村庄外围。

 

06.jpg

 

七:赣西北地区-瑞昌民居-单户放大图

01)民居特点:把民居正立面干干净净、大大气气呈现出来,附属功能用房后置或旁置。

02)畜禽养殖在村庄外环集中设置,内核居民区则比较干净。

03)给水系统有两路;1路为自家水井,另一路为山腰水库处理后通过重力输送至各户。

04)排水系统:顺应山势,自带高差,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向集中管涵,废水及雨水明水排至相应的管沟。


 07.jpg


八:赣西北地区-瑞昌民居-居住功能布置图

01)堂  前:类似公建门厅,现在电动车普及,存放电动车、电动三轮车。

02)会客厅:过年集会、聊天的地方,接待客人。

 

08.jpg

 

九:赣西北地区-瑞昌民居-居住功能布置图


 09.jpg

 

十:赣西北地区-瑞昌民居-立面图和剖面图

01)立面:四个立面,只有正立面档次搞,有设置幕墙,有设置希腊柱式,最基本的镶贴劈开砖。

 

10.jpg

 

如今,全国乃至湖北疫情情况向好,武汉连续好几天均为零增长。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24日发布通告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地区,将于325日起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武汉市将于48日起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英雄城市武汉快启动播放键了,哪怕这背后承载着太多的疼痛酸楚。向一线各界人士致敬,向殉职的烈士鞠躬。我们也期盼武汉解封的这一天,得以回到这座栖息的城市,继续着用手头的笔设计出美好的建筑,美好的生活。

 

供稿:彭念念

联系方式:13207183210

邮件:272231031@qq.com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56.html/feed 3
建筑师画笔战疫情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85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850.html#comments Thu, 13 Feb 2020 14:36:21 +0000


庚子年初

一场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

笼罩了中华大地


凶险的疫情面前

医务人员坚守一线

全国人民后方驰援


建筑师虽未抛头露面

却也始终心系前线

一些人彻夜不眠设计战地医院

另一些人则拿起画笔

用另一种方式

助力疫情早日翻篇

。。。

助力战“疫”,建筑师在行动(第二季)


作者: 庄虹(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品1:仰面叹观漫天雪,俯首钝笔画火神(水彩)


作品2:今朝朱砂绘天鼓,只待来日听春雷——雷神(水彩)


作者:张明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筑邦设计院环艺院副院长)

作品:请战——致敬北京小汤山医院总设计师、中国中元顾问总建筑师黄锡璆大师(水彩) ↓


作者: 吕晓宁(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

作品:愿哨音永在(钢笔画) ↓


作者:秦玲玲(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作品:纪念李文亮医生(钢笔画) ↓


作者: 蒋培铭(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作品:英雄不死(钢笔画) ↓


作者: 杨晔辽宁省沈抚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作品:吹哨人李文亮医生(1985-2020.2.7)(铅笔画) ↓


作者: 洪卫(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作品:天使李文亮(ipad手绘) ↓


作者: 朱玲(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党总支书记)

作品1:使命(ipad手绘) ↓

作品2:白衣战神(ipad手绘) ↓


作者:徐采芊(中南大学学生)

作品: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ipad手绘) ↓

作者: 傅绍辉(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作品:最美印痕(铅笔画) ↓


作者: 王长刚北京华诚博远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作品:专注(钢笔画) ↓


作者: 王瑞萍(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建筑师)

作品:泪光(水彩) ↓


作者: 柳旭东(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创作院院长)

作品:希望(国画) ↓


作者: Shaowei Cheng(Cube Architects Inc.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

作品:盼望ipad手绘 ↓


作者: 郑小刚(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作品:坚守(水彩) ↓


作者: 叶刚(翼筑(上海)建筑设计公司总经理)

作品1:除夕的天使1(铅笔+水彩)↓

作品2:除夕的天使2(水彩)↓


作者:任瑞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作品:众志成城,我们必胜(水彩) ↓


作者: 张悦(中铁建工集团建筑安装公司设计研究院设计师)

作品:武汉,我们等你(钢笔画) ↓


作者: 尹焱煜(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研究院室内设计师)

作品:守护者(铅笔画) ↓


作者: 朱文秀(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师)

作品:我在家等你(速写+马克笔) ↓


作者:郭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所长)

作品:疫情防控(ipad手绘) ↓


作者: 谷岩(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作品1:战胜病魔(国画)

患者出院已痊愈,瘟疫流行终将去。

医生个个霍去病,护士人人辛弃疾! ↓

作品2:消毒防疫(国画)

身着防护服,手提消毒液。

防疫阻击战,病毒尽消灭。 ↓

作品3:做好防护(国画)

出门戴口罩,入室把毒消。

病菌在扩散,人别四处跑。 ↓


作者: 上官墨翰(深圳市华纳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部经理)

作品:决战火神山(国画) ↓


作者: 丁帆(CallisonRTKL Senior Designer)

作品:2020年的那一场春运(ipad手绘) ↓


作者: 向卫(中衡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PAI工作室项目经理)

作品:侠之大者(ipad手绘) ↓


作者: 班超(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方案设计二部)

作品:中国速度,天佑祖国(彩铅+钢笔画) ↓


作者: 许楚红(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作品:加油!武汉!(电脑CAD) ↓


作者:侯朝晖(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书法作品:志如金石 ↓


作者: 付安平(四川华泰众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书法作品:楚地蒙尘,无情疠瘴横三镇;神州助力,有爱福星照四方 ↓


作者:翟惟隆(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书法作品: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九歌·国殇》 句 ↓


作者: 杨晔辽宁省沈抚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书法作品:呼千人易,唤举国难,值魔孽横生,呐喊可当神勇士;大地无声,苍天不应,教英雄赴死,彷徨只剩我匹夫( 庚子正月十四月圆将至之日,悲闻吹哨人离世,竟无语凝噎,敬录网友挽联以铭记) ↓


作者:刘奎(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书法作品:战疫 ↓


作者:曹胜昔(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书法作品:众志成城 ↓


作者: 赵彧(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书法作品:祈福中华 ↓


作者: 郝卫东(河北北方绿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书法作品:心经 ↓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850.html/feed 0
疫情之下,光辉城市免费为设计师提供远程汇报解决方案!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80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804.html#comments Fri, 07 Feb 2020 15:19:57 +0000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让节后复工变得异常艰难。当春节假期一延再延,不少企业就已经意识到了这场疫情的影响,短期之内恐怕难以消散。

科技的力量不是要改变世界,
而是在世界改变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


为了抗击疫情,支援设计院、设计师工作正常运转,光辉城市推出Mars设计师版,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给所有用户使用。


点击前往

预约地址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免费申请使用 




01. 

VR虚拟现场会
一起走进未来,沉浸在方案中开个现场会


Mars的VR远程汇报功能可以将设计方案虚拟实现,项目参与各方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进入同一个设计项目,在设计方案中进行对话,“面对面”的进行沟通。


>>免广告版本请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7154978/

会议各方进入VR场景中沉浸式体验空间尺度,可以对材质、配景以及空间效果进行实时修改

△VR远程修改材质



02. 

远程在线沟通 
在同一个现场一起解决设计问题


Mars+云视频会议系统ZOOM,可以实现远程高效在线沟通。


设计师在Mars中设置好场景和动画路径,同步语音和实时渲染画面跟业主在线交流。沟通过程中可以利用键盘快捷键对视角、路径、效果进行切换演示,可以利用光辉城市SU插件对方案模型进行即时修改,提供快速记录功能,实现高效沟通,避免反复修改……

>>免广告版本请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7311409/





03. 
让文本说话
设计师无法到场,让文本替你讲述

安装光辉城市APP,利用一台平板或者手机就可以把设计师“请”到现场,对方案进行全方位的讲解

>>免广告版本请点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7163386/


△分析图的动态讲解

光辉城市APP的AR技术还可实现文本逐页讲解这意味着简单的一页文本,蕴藏的信息量会翻倍,从而帮助业主更加深入的理解设计



光辉城市APP现已在各大安卓应用商店正式上线,配合Mars设计师版,免费下载使用!(iOS版正在审核中,请稍作等待)

 扫描二维码,免费下载光辉城市APP 





04. 

一键分享VR体验 
快速生成二维码,一键分享高效沟通


Venus 2.0全景故事生成器,将Mars输出的全景图快速编辑组合,实现设计方案的VR全景表现,输出VR全景二维码一键分享,快速、跨平台传播。

△通过二维码一键分享VR体验。Venus2.0可进入光辉城市官网免费下载!


全景图中可以加入音乐、解说、链接,配合方案的介绍,相比起效果图,VR全景更能以声情并茂的表达来打动业主。


△酒泉常青·华悦府 8k全景图






科技的力量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在世界改变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面对疫情,我们能做的不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在疫情的风雨中为每一位设计师保驾护航,我们一起,期待岁月静好!


立春已至,未来可期。希望早日战胜疫情,回归正轨。最后,祝福每一位设计师健康,平安。

Mars设计师版将于2月10号正式上线,现提前开通预约申请通道,欢迎大家扫码预约,也可直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预约申请。


预约地址

(扫描二维码,免费预约下载)


Mars设计师版更多功能仍在持续开发当中,3D版PPT的功能将于3月份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吧!

 今日互动 


你开始远程办公了吗?遇到什么问题和什么有趣的事儿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Mars设计师版预约申请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804.html/feed 0
10天,火神山医院是这样建成的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75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750.html#comments Mon, 03 Feb 2020 03:19:44 +0000

全网5000万+人陪你倒数,10天过去,今天,武汉火神山医院完工交付,TA的好兄弟,雷神山医院也将于2月5日建成。

截止今天上午10点30分,武汉市已经确诊了4109例新型肺炎患者,各大医院床位告急,而这两家万众瞩目的专用医院,将在紧要关头送来2600个床位。

火神山医院建筑面积33900M²,能容纳1000张病床,在2月2日交付,2月3日正式收治病人。

雷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75000M²,能容纳超1500张病床,预计2月5日晚交付投用,2月6日正式收治病人。


短短10天,从设计图纸到开始施工,火神山究竟是怎样建成的?


01

24小时出图纸,当天工地就开工


1月23日13时06分,一封加急求助函送到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函件出自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内容概括就是三个字:求图纸。

17年前,中元国际在“非典”期间临危受命,要在7天内完成“小汤山”医院设计建设任务。该医院在两个月内收治了全世界十分之一、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患者, 治愈率超过98.8%,全部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被世卫专家称为“医疗史上的奇迹”。

14:22,中元国际将修订完善的“小汤山”医院图纸送达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16:00,武汉中信设计院设计团队全员口罩紧急开会,5个小时后,火神山场地平整设计图纸出锅。

当日晚上10点,上百台挖掘机、推土机进场,通宵进行场平、回填施工。

24小时内,中信设计院拿出了方案设计图纸,至1月26日凌晨顺利交付施工图。

年三十的夜里,设计人员所在办公楼的一束光



02

本来是三步走,这回得一起上


搞工程,正常搞法是设计院先出图、施工单位深化设计、甲方审核通过,三家都点头,再动手。


结果这回,全部时间加起来只有不到10天。


内行都蛮清楚,这要放在平时,连一栋乡里两层小楼都搞不起来,光是等混凝土达到强度,就要28天。


怎么搞?


这两家医院,都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火神山采用了箱式房结构(有点类似码箱子,不过是集装箱),雷神山用的则是活动板房结构(就是搭个框架再把墙体拼上去)。深挖地基、浇筑混凝土,都可以省了,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按期交付的。


而且,这些“乐高”,都是在外头拼好了,再到现场整体吊装,可以和现场施工穿插进行,省时间。

建设者通宵铺设“两布一膜”——两层土工布及一层HDPE防渗膜和第二层20公分厚快硬高强混凝土

办法好是好,但是,现在连“深化图纸”的时间都没有了。施工单位拿到图纸现场改,边深化边施工,边写菜谱边炒菜。


据中建三局一位总工介绍,火神山用到的箱式房,一部分是全新的,一部分是中建三局拆了5个在汉项目工地的全部临建房,消毒后运过来,江湖救急。


“这些同型号、但出厂年限不同的箱式房,它们的弯头、临电接驳口这些细节的位置,在新旧批次上会有区别,这导致吊装的位置也跟着不一样,全都得现场重新调整设计,再让工人施工。”



03

有什么用什么,等不了来不及


为什么火神山和雷神山一个用箱式房,一个用板房?


火神山建设在前,它的箱式房,保温、隔潮、隔音效果都比雷神山采用的板房好些,而雷神山开工在后,箱式房已经不够了。


“不是生产不出来,是时间不允许。


据中建三局介绍:“现在等不了厂家去重新生产,有什么用什么;除了能调过来的全新箱式房,能拆来用的旧的我们凑了398个,再多真的没有了,太远的外省也运过来也很难,等不了。”


搭建火神山,简单说,就是个大型乐高现场,是把一个个小箱子拼砌起来。所有的箱式房面积都是3mX6m,无法提供大的开敞空间。医院的很多功能设置指标要求,都得挖空心思调建筑结构“塞进去”。


相比之下板房就有点优势,雷神山的板房是先搭龙骨,再装墙体,这些材料在运输时可以拆解,在空间大小安排上也更灵活。至于保温、隔音等,用刷涂、做外保温等方法,也可以克服。

△ 雷神山建设过程视频


04

10天虽短,五脏俱全


传染病医院的病房不同于普通病房,除了标配设施,隔离病毒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空间密闭,难度系数就上去了。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以“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为原则,采用严格的“三区两通道”设计,医护人员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工作流程布置工作区域。


这两家医院的设计中,都设置了“洁净走廊”医生进入一间病房前,会经过一条走廊,出病房时,走的是另一条走廊;这就保证了进入病房再出来时,不会把病毒带到“洁净区域”,避免病毒在多个空间循环。


每进入一级区域,医护通道与病患通道完全分离,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安全的

10天虽短,五脏俱全:接诊区、负压病房楼、ICU、医技楼、网络机房、中心供应库房、垃圾处理暂存间、救护车洗消间都有,ICU(极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设置两个病区;另外,还有两个重症护理病区。

△ 央视记者探访火神山医院在建病房

△ 雷神山医院隔离病区病房样板模型一

△ 雷神山医院隔离病区病房样板模型二

△ 医护宿舍室内管线安装

△医护宿舍卫生间

△专业设施也已配备完毕

中建三局的一位总工还讲了个小插曲:


“……这其中还出了个小乌龙,因为箱子的数量是精准固定的,少一个就拼不起来,所以我们负责数箱子的有两位同事;在土建最后的工作完成前,这两个人要负责数箱子,确认数量,结果都说少了一个!当时我们紧张的不行,怕是深化过程里出了问题。结果最后发现是两个人都数错了!数量是对的,我们这才欢呼起来。”



“我做工程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这么快出图、这么多挖掘机同时工作、这么快完成土建的,其实现场的人是看不见这么多挖掘机的,我也是看了直播,才发现原来全景这么壮观。”


Respect.



05

围观十天那些事儿

这次应急工程建设,现场有2000多名工人,近千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24小时轮班作业。更有最多5000万+的“云监工”,通过直播镜头,聚焦在这里。

▎ 3000万人围观“打架”,双方事后喝了个小酒

网上曾经流传过火神山工地工人的“打架视频”,几十名身穿施工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围聚在一起,互相推搡,发生了肢体冲突。

“那天双方手上都有死任务,武汉建工当天晚上需要把外围排水管网接通;中建三局需要当晚把那个区域的箱式房吊装完成;双方没有沟通好,建工先把路挖开了,三局载着箱式房的卡车进不去,就没办法吊装。”施工人员解释。


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都是想把事情做好,后来建工先把路填起来了,让三局的卡车过去。工人们很快就‘和好’了,换班之后,两边工人还喝了个小酒!”

▎ 污染知音湖?不存在的

网上流传过“火神山选址有问题,医院污水会直接进入知音湖”的谣言,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是个很无厘头的笑话:火神山的选址地有市政管网,医院建设了自己的高规格污水处理系统,只需要一个接驳口,就可以把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入市政的排水管网,不存在会把污水排入湖中的问题。


根据测算,每所医院每天最多会产生800吨—1000吨污水,而每所医院的污水处理能力最大能达到每小时80吨,也就是每所医院每天最多可处理2000吨污水,现有处理能力充足。

▎ 火神山速度,歪果仁我伙呆

有人把“火神山施工现场”的视频搬运到了推特上,短短几天观看量超过500万。很多“老外”对这项工程感到不可思议:


△ “只有中国才能在7天内建成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这要是在英国,光决定是否要建一所医院就要花7年的时间,而且花费还是一样的,我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展示出来,有人却通过一些文书工作赚了很多钱。”

△ “这在(加拿大)多伦多要花4年才能建成,中国人要6天?太不可思议了。”

△ “中国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建设者,在澳大利亚,政府需要25年时间来做出决定,然后再用20年时间来建造,成本会是50倍,且最后仅以项目的四分之一完工!中国在国家建设方面的决心和果断总是让我吃惊!”

△ “上帝在7天之内创造了宇宙。我认为上帝就是中国人。”

南非脱口秀主持人“崔娃”(Trevor Noah)在他的《每日秀》节目中也提到了火神山;他为中国10天建成医院感到惊叹的同时,还吐槽美国“装个有线电视都没这么快”。



06

“云监工”们,你们看的是5G直播


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争分夺秒建造的同时,建设工地也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直播。


在线观看的“云监工”最高峰超过5000万,他们还给施工现场的设备都起了名字:小红小绿小小黄、叉酱铲酱呕泥酱……甚至还有一份“花名册”,各位“监工”为它们打榜,一台台机器变成了爱豆~

有记者爬上大楼的顶层,一个角落里布满基站天线,各家运营商的设备都在这里,直播信号就是通过这里的摄像头传上互联网的。


中国移动的一位经理说:有了5G技术的成熟,才能在这么远的距离实现高清直播。两天建了10个基站,也是从来没有过。

▂▂▂▂

明天,火神山医院就要正式投用了,雷神山医院启用也将3天倒计时。


来自军队的1400名医护人员,将承担火神山的医疗救治。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参加过03年小汤山医院会战,远征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身经百战。


两座神速建成的医院并不能解决这座城市的危难,它们只是无数艰苦卓绝努力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数千名与病毒搏斗的患者,作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隔离在家压力山大的数百万市民,我们的身后,是无数双手的支持。


今天武汉好消息不止这一个,只要再坚持,我们的城市就会开始好起来。

编 辑 = 童 立

图片来源 = 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建三局

空军发布、Hyyf 等

视频来源 = 中建三局、央视新闻



-end-

微信图片_20200203112754.jpg

关注 HANS汉声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750.html/feed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