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琚宾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构色 | 香港御风者会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9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93.html#comments Wed, 27 Jun 2018 03:42:04 +0000

这个场地的先天条件非常优越,有一大面窗对着大海,映着天。此处挨着码头,能看到游艇,将动、似动,将停、未停。风水和事物发展在很多时候都是互为因果的,此处的选址很是呼应会所内容的属性以及行业地位,契合的无比之好,景色只是刚巧着也美了。

很多事物的确是相对着的,动静是,距离是,时间是,当然连这香港统一的写字楼的层高也是。挤压感是有的,毕竟外部都是相似的甬道,惯见的色调,而这样也更凸显出室内的不同来。

这属于一个新的尝试,用建构的方式通过色彩来围合出空间的氛围,通过环境对情绪上的引导来达到不一样的感官效果,设计的思考里有两套体系。

其一是在公共区域,两个接待大厅,米色系。进到大厅的第一空间干净素雅,墙面地面的水磨石与异形的接待台配合的很恰当,上方的台灯与空间配合的也很是点睛。舒心、典雅,空间里充满着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精致感受。这是一种多数人都能接受得了的舒缓气氛,情绪更易平稳,起身或坐下,站立或走动都随意。

另外一套系统并不仅仅只是颜色的区分,色彩的不同,指向的功能也有所变化,蓝、绿、红还有木原色。也不能说身在其中的感受完全会随空间的不同而切换,但的确会有相对程度上的调整去契合。

公共空间的所有设计指向是让你待且待得住的。私密空间构色的不同运用,得出不同空间里的不同心里感受,用于体验并写入在记忆里。

铜这一物质构建起了所有的变调、所有的颜色、所有的功能划分的空间的收口系统,充当了整个项目的骨架。于是有了统一的气质,和谐的感受。

天花做得极简,这是整个空间内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最初预想时材料还带着一种不易被发觉但的确存在着的小小的反光,由此而显得更轻。空间里的气息于是变得没有阻挡,会往上拉升,再上升。在天花上边还有一些隐隐约约的展示,因此空间的尺度在感受中会变大。  

天花材料用的是烤漆板,亚光度为百分之五十。所有的光采用线光源,一来具有建构的质感,二来在满足功用的前提下还成为了装饰本身,三来呼应与其有关的游艇元素。

得益于今年八月即将下水的那艘超级游艇,我们对这种小空间尺度的处理和气氛的营造设计很是有经验。我将这些经验转换到了整个空间的天花与墙面的处理手法上,包括风口的处理效果和应用。

整个项目过程中香港的施工方很让我感动,这是我从事设计专业二十多年以来遇到的做工最好的单位,几近没有“之一”。他们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的细节都非常考究,节点的理解与再设计对我很有启发。一个好的施工团队是极为难得的,他们在这个项目中更好地实现了我的想法,才有现在的这种呈现。

在建构里,用色彩指向不同的心里感受。这算是这个项目名字的由来,同时也是对项目的最精简的诠释。我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继续构色的思考。

琚宾于杭州 2018.06.08

前厅接待区

前厅接待区

洽谈区

洽谈区

洽谈区

洽谈区

洽谈区

洽谈区

洽谈区

洽谈区

洽谈区

洽谈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VIP区

平面图.jpg

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御风者会所 | 构色

项目类型:办公会所

项目地址:香港

开放时间:2018年5月

项目规模:1000㎡

主案设计:琚宾

项目设计:潘琴超、胡凯、刘小琳、雷星月、赵宇梦

项目撰文:琚宾

项目摄影:井旭峰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793.html/feed 1
人与境的共处艺术 — 深圳「东西」餐厅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44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443.html#comments Tue, 29 May 2018 12:17:40 +0000 “东”“西” 是个好词,含方位代五行,囊括空间概念、文化属性,还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人、事、物……这次刚巧也是两个字的餐厅名是好友晓昱起的,而这地方,也就按照这名字生长了出来。

素竹栏杆,暗沙庭院,五人合抱粗的大榕树伫立眼前。这是进入后的确切模样,当然这景象站在做旧的「东西」钢质门牌外也能隐约瞧得见。无论进来多少次,我仍然喜欢这竹钢做的入户装置的很,镂空、曲折,不强硬不生分,不刻意制造距离感,于是广纳各种气息,于是更能通幽。上台阶的老石头是别地里寻来的,当然铺路的也是,间中会有那么几块因为有着矿物的关系还会有着细碎的安静的反光。榕树很适宜在赤红壤上生长,但长的刚刚好还和院子配搭的刚刚巧的这一棵,的确是更应该赢得更多喜爱的,而事实上,整个空间的平面布局、动线都是源于此树。钢板包边的台阶围着树一级一级地漫下来,内里盛满着黑沙,像缓慢流动着的水,将「东西」里的风景荡漾的很好看。

我对夯土墙一直有感情,除却暗含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生态环保、防水抗震、耐久等等外,主要,还好看。这是能与空气同呼吸与时光共韵律的材料,摸着「东西」的外墙壁,我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力量。

「东西」不仅仅是字面意思,其就是分为东和西两边。除了东学西渐,还能在东西对景里将东边的透漏玄机和西边的建构方式来东张西望。手工门把手是特意定制的,墙体内镶嵌的光条是体现与打破常规韵律的关键,内里或外部的各种装置是根据空间关系所需,转化成为艺术视觉的动因。还有看着随意实则根据美学拼贴的墙面模式、裸露了单肩没收口的柱子、灯的形状和灯上面缘于基弗展览的树枝……我很喜欢这些小细节,所有的感受都是源于对设计对生活的热爱。体会这从东到西的丰富和小中见大的视觉经验感受,或许会惊讶此处仅仅只有一百平米的面积。

凿石板为屏山造境,风斜雨细岭南。勒杜鹃怯怯地只开了几朵,在一旁静静默候,爬藤初到,还没放开了生长。倒是山下方老瓦空隙间的杂草很开心地随意伸展着,像一畦畦微缩的田地。树脂做的透明半透明的山在延绵在一边各种远近地起伏着,呼应着前后。智能化设计后的灯光打下来,围了个圈,将柴窑烧的粗杯子、各式素胚或描金的大碟小碗的都收拢了进去,燃久了的烛芯欢跳着,映得那些简单式样的器物很是精致。桌上的脸也都被这些光柔了肤美了颜,不论性别或关系的亲近疏远,都觉得特别的顺心、养眼。我很喜欢这些对末节的照顾和人文关怀,觉得这是好设计成立的前提。

直径一米二的木头是有点难得,尤其还有着四米的长度。但既然已经是木头,让其继续生长在空间里,也算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致敬。宾客伴着这大树干两两相对,将自身融进风景去温润了空间,继而形成能量场。我喜欢这个空间可能更多一些,因为那循环的水景是一层一层递进的,水是一叠一叠落下去的,水波套着水波晃着灯光和夜色,像停止了的时空又像无所住的心。茶色的有机玻璃和灯一起悬在桌子上方,映出那池那水,聊的久了一时恍惚,有些分不清上下。皮革和大理石借用铜去来搭接软硬之间的关系,是种很和谐的组合。入口处绷着双层纱的隔断将人影配出了旧画卷的观感,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面孔隐去,万物兴现。

「东西」两处呼应中又各不相同,近庭院的两处茶台各有风格,情境的营造也是各有定义,但想表达并体现的是同一种人与境的共处艺术,一种在世间“顺人而不失己”的心境,一种富足且有积极倡导意味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冲到恰好的茶中、服务人员特别订制的香云纱衣角中、食材品质的把控中、艺术摆件的选取中……

从燕礼到雅聚或微醺,兴尽人散,各自东西。


模型


图纸

平面图.jp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中国杯帆船会所餐厅

项目类型:餐厅

项目时间:2017年 3月

项目面积:室内148平米 庭院115平米

主案设计:琚宾

设计:潘琴超、胡曜、胡凯、刘小琳、雷星月、赵宇梦

撰文:琚宾

摄影:井旭峰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5/40443.html/feed 6
阳朔alila酒店 / 水平线空间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94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949.html#comments Thu, 25 Jan 2018 14:09:27 +0000 拿到阳朔Alila糖舍的成片时,很想去感慨生命的美好,想歌一长曲,或浮一大白。一万六千平米的酒店在我眼里有着千百万般的景致,高入空中烟囱顶,低至池内铺底砖,从芦苇到连理树,到旧木板及门拼花,早先的老壁旧垣,如今的姹紫嫣红开遍,四年的时光和心血……这是一篇长故事,现作文以分享之。

064-Alila-Yangshuo-China-by-Vector-Architects-960x719.jpg

我去过很多的度假酒店,看过很多的好风景。糖舍的地域完整性、丰富多样性,再加上独特的历史背景、感情因素,在我看来,其很是具有稀缺性。

最初介入的身份是设计师,继而为了实现设计诉求、控制设计话语权变成了小股东,再变成组织者重新联系了建筑、灯光、机电等合作方团队。四年的时间里,以投资者与设计师的双重角度参与始终,对整体的格局、广度、深度、成本,各种细节的把控都有了更加深刻的心得和收获。当然,这少不了大股东们的信任与支持。

糖舍本身有着旧厂房、工业元素,整体力量老的很雄厚。很需要在旧的空间里借当代性去碰撞出新对话,产生新能量。于是有了红大堂、金书吧、蓝酒吧,钢板锈色餐厅……每个空间里都有种强烈的颜色,将艺术性做到极致,与无法大改的老房子形成对抗、达到平衡,变出生机,将记忆海马体内部增益成长期且更加有趣的层面。

曲得合韵,老房子体验,新房子舒适。当然这更是在强调历史客房有种更深刻的体验,有着特定位置的悬窗和风景,有特殊营造出的气质和感情。新建筑中的房间内饰很柔和,整个空间气质很细腻温软,有种轻松爽朗的少女感。洗手间的浴缸有一面石头的墙,那些被切成不规则形状后再砌成的当地毛石,除了功用外还体现着度假性。床头有桂林山水图样的浮雕,很接地气。这种装饰性的渗透需要设计把控,不能少不能散,还不能腻。

大抵度假时的视线都是平铺及向上的,于是别墅中的天花很不同,墙上则极简的干净。内里有阳朔的麻绳,交织成不同的纹路;还有如中国画般的摄影,水墨的很清雅,其后另有玄机;再有当地的石材,处理的很呼应地域关系……在里或外都可以听雨看树闻香。舒适度和当代性的结合是基本要考虑的,空间的在地性的应用也是要考量的。我们将老糖厂窗户上的旧图案提取,把在当地随处可见、和阳朔路边马路牙子同根同祖的石材,运送到外地加工完了再运回来,从SPA铺到客房再到别墅,这个图案贯穿酒店各个区域。

其中散挂着的以糖厂为主线的画,是个几十年的家族故事,由艺术家刘传宏创作。接待大堂的三幅装置,回应桂林山水,再分别与老糖厂、新建筑对话,由青年艺术家吴蔚订制而成。还有书吧的冥想者,餐厅中分开两组三代五口攀岩、眺望相应的雕塑。还有各处的阳朔及老糖厂本身的历史照片……这些都在讲述老房子的历史故事,老建筑更新改造成公共区域应用的故事,新、老建筑相互对话的故事,还有其中的我们自己正在书写着的故事。艺术及艺术品代表着对文化的理解,这些收藏是可以近距离看细细品味的,代表了业主自身的价值观。同样的价值其实还隐藏在了许多细节上,例如在SPA门口的北魏年间雕塑,大堂吧低调挂着的当代艺术家江大海的绘画,餐厅里手工制的蚕丝灯罩等等,这些都体现着糖舍本身的定位。

糖舍里的材料很多都有生命。这种原生材料,会慢慢随着时间和空气慢慢变老,会有包浆,使得整个酒店也会慢慢地有了沉淀感。空间里的旧物,代表着历史、文化积累与雅致,在糖舍中则对应为手工打磨后的旧地板,拼接出的门面板等。设计过程中特意保留的工业感,使得空间里留有拙性,不过于精致。

在那片用倒影连接新旧建筑的水面上,还伴着两旁的青山,整个糖舍看上去很美很轻盈,配着清早或傍晚时的天光和将熄或初亮的灯光,仿佛入画,呼吸时都会清澈许多。我们为这角度预留了最佳拍摄地,在那里看出去,刚好是老房子展开的画面。入了夜,那个水景里没有灯,水面上也没有灯,房间的灯点映在水面里,刘三姐的灯光一缕一缕亮在天空上。一边水面,一边草地,桂林的山被在半腰上打着光,整座整座地像飘在半空中,几近魔幻,任万物兴现。

前厅草地上有座微缩的山,如神龙摆尾,从大堂望出的那块恰好是龙头。那段时间选石头选到近乎魔怔,直至这一整块与我遇上,与糖舍遇上,石头也有了其自选的去处。单独的一块自己停留在了前厅的侧面,半边接雨长出青苔半边雄峻地,在前段时间还配着模特杜鹃上了次封面。后院按设想堆成的草坡上有各种适合的杂草,还有棵难得的连理树,一半桂花一半香樟,以后会成为婚礼进行的合适场地。最终,那种想要表达的气韵和周边的景致结合在了一起,老房子的周边山水的关系达到了种微妙的平衡。

场所可以支配事物,可以主导心境。我很喜欢工业遗迹条件下的朗姆酒吧。将不同形态但同样舒适的座椅融入独特的空间特性中,成为那些旧阶石的一体,于是内里的酒也容易激发预设的情感反应。



SPA建筑外观改造于老的储藏空间,是个旧罐子,这应该是全场最呼应糖舍本身属性的地方。天气晴朗的时候,阶梯边上透着光,连接了数百个明亮的孔洞,各种光斑和阴影汇集一处,与水泥一同铺成了条旋转状通往胜境的路。内里可以体验到喀斯特地貌溶洞中的特殊性,也可以感知到光的能量,光的流动。像万神殿。

至今我还清晰记得每个阶段的模样,看着挖土种树起高楼,看着铺池陈列试营业,更清晰地记得开业第二天的洪水,那样一点点地将糖舍地下设施淹没,又是怀着怎样的不舍与期待等到其涅槃重开。以及我和建筑师董功那随着时间及事件的积累无比地深厚的交情,我们在木模混凝土、砌块砖实践成功现场的喜悦。还有与灯光公司Martin的通力合作,以及那些一起或单独调光的美好夜晚。这是一个很舒服的设计过程。

露天电影和芦苇是我儿时的记忆,于是在场地上实现了。泳池虽然因为安全系数的关系最终没有无边界,但在漓江的边上与青山白云亲近,也是极具记忆点和仪式感的。其与那片山水,与整个糖舍融合,将两旁的老水泥桁架做为了远景近景与层层递进的媒介,似不期然而然,呈现的很恰当

最后一张.jpg


图纸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1.jpg

建筑单体平面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广西桂林阳朔

室内设计:琚宾/水平线空间设计

建筑设计:董功/直向建筑

老建筑改造设计:琚宾、董功

场地设计:董功、琚宾

景观设计:琚宾、董功

建筑设计团队:何斌、王楠、刘晨、朱方舟、王坚、徐孟尧、孔祥栋、刘智勇、李柏、张鹏、马小凯、赵亮亮

室内设计团队:韦金晶、韦耀程、聂红明、 张洛恺、罗钒予、张轩荣、周文骏

驻场建筑师:赵亮亮、张鹏/直向建筑,李映发、李希普/水平线空间设计

机电顾问:林森、李海家、韦福良、何姣荣、高宇/深圳市嘉石机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灯光顾问:Albert Martin Klaasen / Klaasen Lighting Design

当地设计院: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作项目建筑师:覃建明

合作建筑师:杨木、卢远欣

结构设计:郑文甫、李波、周贤忠

机电设计:林德生、陆小燕、邓京

景观设计:于谦柏、肖滢瀛

业主:阳朔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酒店管理:阿丽拉酒店及度假村

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材料:木模混凝土、混凝土砌块、当地石材、竹木、白色肌理涂料、水磨石、水洗石

建筑面积:16,000

设计时间:08/2013 – 10/2014

建造时间:10/2014 – 06/2017

摄影:井旭峰(鸟瞰:陈颢)

撰文:琚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949.html/feed 12
万象方合:锐驰2017上海家具展展厅 / 水平线空间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9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91.html#comments Wed, 25 Oct 2017 12:38:02 +0000 万象起得大了些,但包罗的东西确是不少,有前厅有接待,还能展示概念,卧室客厅起居室,都在,就餐洽谈区衣帽间书房,也都有,连庭院都在其中,场景叠加出场景,可能性覆盖可能性,有变量有常量,再循环再反复,套用这词,仿佛也能说的过去。方是真方,现有的给定的方形空间,有棱有角有限。锐驰倡导的简单生活理念,什么样的图形都与之相合的。以“方”去合“万象”,或者“万象”正在相“合”。万象方合。

很多人从蒙特利安和马列维奇得到灵感,虽然这是个相似的起始点,但灵感的转换,每个人的演绎则是不同的。文学文本和图像艺术间的启发在指向空间时,其中的译码是不可触的,感性而神秘,灵感的闪现本来就很难用逻辑的方式说的清楚。我将万象方合处理成游园的方式,有点东方,一切的序曲从平面图开始。方盒形的体块,由一小口进入,初见一清雅的空间,窥不见全貌。然后慢走、转向,又见一别样的空间。接着游走,移步换景,见到中间的院子,大而舒展,在空间上相当于湖面。沿湖行走,半匝,见到餐厅,绕径慢逛,一弯,至书房卧室,再至更衣间。相继、连续,而又独立存在。客厅在正中位置,像一个总枢,在那可以看人,看影,廊复廊,还有庭院的窗外透斜阳。

这是一个有着匀质秩序与清晰建造构成的建筑。基底抬高,一米乘一米模数匀质分布,钢结构柱体立于网格交汇处,墙体的退线于网格内完成,阳光板的宽度也是在一米的范围内结合实际场景再做变化。从而形成一种异质性,打破网格的古典意识。让空间在秩序下产生不经意的变化。

这种回形的动线看似随机,但实则每个空间都有着呼应关系,彼此间的关联观念是通过统一性来解释的。在虚墙外面的人看不清里面,里面的同样也看不清外面,朦胧,只生成些隐约的影子,离的近会深,离的远会浅,深浅交织间,还有点像画。但同时又可以通过声音感知到里边的内容,于是可以移位借位错位,尽可以发挥想象。

这模拟的是生活的具象场景,因展厅的属性使然,其中并没有真正的生活本身。看似少了些烟火气息,算是“演”给大家看的生活剧背景。其中并没有具体面孔、特定名称的“个人”,没有台词及剧情,也并非目标或终点,就是一个有着最大公约数的简约生活可能性的平台。这展厅以白色打底——真正的日子里或红粉或葱茏,待各人书写,将会有无数种可能性。

从前见过一个用各色粉末画的极其复杂的神变图,数天的严谨辛劳完成后,瞬间抹去,意思是让观者借此感知生灭无常,万源皆空。万象方合和上述行为有一点相似处:存在时间短,就三天。三天过后,全部拆卸,一切归零。“万象方合”对我来讲是一个综合体,以抽象的文学的思维方式做框架,在落实到建造上时又要兼顾逻辑模数。无论是建构的问题,还是在空间之间的对话中,墙体得出现,家具要进行连接,承重、垂直建构的问题得平衡。钢结构的模式选择是没有错,但这模式本身自带的硬伤,除了要考虑上述匀质模数的理论应用外还同时涉及到装配工艺的难点。我用了透明性稍微做了遮挡,这应该算一个局部的败笔。原本的预期是拆了后还能继续使用,而最后的结果是和设想还是有差距的。这和当时一个思考的深度有关,与成本、拆卸方式有关,当然还有时间的局限。

我依旧将“风不停气流动”贯彻在空间中,整个空间的气息都是流动着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既联系又独立,有着通透中的朦胧,有着自己的专属区域,但与另外空间发生关联的时候又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对内部空间塑造来推导出外部形态的构成方式,通过对非形式上的空间意境的把握实现建筑美学的再现。我总是期望在一样事物有两个层次以上的丰富性,并在其中构建出一种新的平衡,这样才能给予大家一种乐于见到的新鲜感。总的来说这个展厅还算成功,至少在其中的人是欣赏的,与锐驰本身的价值倡导也是相呼应的。在这过程中,我们尝试、实施与总结,并可能发现了新的、更合适的建构方式。

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jpg

二层平面图

立面图

透视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锐驰2017上海家具展展厅

项目类型:展厅

项目面积:850平方米

主案设计:琚宾

设计:张静 胡曜 马宝华 蔡明明

摄影:夏至

撰文:琚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91.html/feed 2
东西餐厅——深圳中国杯帆船会所餐厅 / 水平线空间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9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93.html#comments Wed, 25 Oct 2017 12:48:25 +0000 “东”“西” 是个好词,含方位代五行,囊括空间概念、文化属性,还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人、事、物……这次刚巧也是两个字的餐厅名是好友晓昱起的,而这地方,也就按照这名字生长了出来。

素竹栏杆,暗沙庭院,五人合抱粗的大榕树伫立眼前。这是进入后的确切模样,当然这景象站在做旧的「东西」钢质门牌外也能隐约瞧得见。无论进来多少次,我仍然喜欢这竹钢做的入户装置的很,镂空、曲折,不强硬不生分,不刻意制造距离感,于是广纳各种气息,于是更能通幽。上台阶的老石头是别地里寻来的,当然铺路的也是,间中会有那么几块因为有着矿物的关系还会有着细碎的安静的反光。榕树很适宜在赤红壤上生长,但长的刚刚好还和院子配搭的刚刚巧的这一棵,的确是更应该赢得更多喜爱的,而事实上,整个空间的平面布局、动线都是源于此树。钢板包边的台阶围着树一级一级地漫下来,内里盛满着黑沙,像缓慢流动着的水,将「东西」里的风景荡漾的很好看。我对夯土墙一直有感情,除却暗含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生态环保、防水抗震、耐久等等外,主要,还好看。这是能与空气同呼吸与时光共韵律的材料,摸着「东西」的外墙壁,我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力量。

「东西」不仅仅是字面意思,其就是分为东和西两边。除了东学西渐,还能在东西对景里将东边的透漏玄机和西边的建构方式来东张西望。手工门把手是特意定制的,墙体内镶嵌的光条是体现与打破常规韵律的关键,内里或外部的各种装置是根据空间关系所需,转化成为艺术视觉的动因。还有看着随意实则根据美学拼贴的墙面模式、裸露了单肩没收口的柱子、灯的形状和灯上面缘于基弗展览的树枝……我很喜欢这些小细节,所有的感受都是源于对设计对生活的热爱。体会这从东到西的丰富和小中见大的视觉经验感受,或许会惊讶此处仅仅只有一百平米的面积。

凿石板为屏山造境,风斜雨细岭南。勒杜鹃怯怯地只开了几朵,在一旁静静默候,爬藤初到,还没放开了生长。倒是山下方老瓦空隙间的杂草很开心地随意伸展着,像一畦畦微缩的田地。树脂做的透明半透明的山在延绵在一边各种远近地起伏着,呼应着前后。智能化设计后的灯光打下来,围了个圈,将柴窑烧的粗杯子、各式素胚或描金的大碟小碗的都收拢了进去,燃久了的烛芯欢跳着,映得那些简单式样的器物很是精致。桌上的脸也都被这些光柔了肤美了颜,不论性别或关系的亲近疏远,都觉得特别的顺心、养眼。我很喜欢这些对末节的照顾和人文关怀,觉得这是好设计成立的前提。

直径一米二的木头是有点难得,尤其还有着四米的长度。但既然已经是木头,让其继续生长在空间里,也算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致敬。宾客伴着这大树干两两相对,将自身融进风景去温润了空间,继而形成能量场。我喜欢这个空间可能更多一些,因为那循环的水景是一层一层递进的,水是一叠一叠落下去的,水波套着水波晃着灯光和夜色,像停止了的时空又像无所住的心。茶色的有机玻璃和灯一起悬在桌子上方,映出那池那水,聊的久了一时恍惚,有些分不清上下。皮革和大理石借用铜去来搭接软硬之间的关系,是种很和谐的组合。入口处绷着双层纱的隔断将人影配出了旧画卷的观感,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面孔隐去,万物兴现。

「东西」两处呼应中又各不相同,近庭院的两处茶台各有风格,情境的营造也是各有定义,但想表达并体现的是同一种人与境的共处艺术,一种在世间“顺人而不失己”的心境,一种富足且有积极倡导意味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冲到恰好的茶中、服务人员特别订制的香云纱衣角中、食材品质的把控中、艺术摆件的选取中……

从燕礼到雅聚或微醺,兴尽人散,各自东西。

图纸

平面图

模型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中国杯帆船会所餐厅

项目类型:餐厅

项目时间:2017年 3月

项目面积:室内148平米 庭院115平米

主案设计:琚宾

设计:潘琴超 胡曜 胡凯 刘小琳 雷星月 赵宇梦

撰文:琚宾

摄影:井旭峰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693.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