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华汇设计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运河汇1958 / 深圳华汇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88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883.html#comments Sun, 15 Oct 2023 07:52:57 +0000

历史的印记
运河汇1958项目坐落于古运河边的无锡钢铁厂旧址。古运河城区历史悠久,承载了无锡先民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的生活,孕育了运河边上独具特色的龟背城、清明桥水弄堂等江南运河水乡文化。钢铁厂前身为无锡地方国营钢铁联合公司,始建于1958年,一直是无锡举足轻重的产业地标企业。这里承载了无锡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记忆,也记录着一代人的奋斗与梦想,当旧时繁忙的景象褪去,如今的钢铁厂只是沉默伫立在城市的角落。场地内,几座残存的厂房构架成为一种遗迹式的存在,宏大的巨构和古运河边鳞次栉比的老房子形成鲜明的反差。在城市道路的另一面,则已经形成了新的城市高层社区。在这样一种多重界面、多种尺度、多重文化并存的基地上,如何将一处工业遗存活化再生为以文化商业和游客中心为主体的城市活力片区,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命题。经过评估,红线范围内遗留的两座厂房建筑较为完整并具有保护价值。其中,一号厂房外立面红色的砖墙和局部的镂空拼砖方式很有特色,而三号厂房则具有200多米几乎横跨跨基地一大半的震撼尺度,在场地内成为主导性的存在。在连续的柱列和屋架形成的强烈秩序之外,横向的清水混凝土的预制遮阳板充满着力度与韵律感,又极具工业美学特质,反映着当年的设计和建造水平。

关系的重构
在设计开始的阶段,我们就发现,已然破败仅存结构的一号厂房和三号厂房以相互垂直的姿态,形成项目最基本的空间骨架。设计在对其原位保留的基础上,在其中植入丰富的功能与空间,完成新与旧的共生。向运河一侧,设计了形态错落、尺度怡人的滨水文化街区。沿城市道路一侧,则是相对完整的集中体量形成的地标群组。从而,在一个清晰的空间十字轴的规划策略之下,多重业态和多种形态构成了极为丰富的空间体验。从场地出发,经过两座厂房构成的十字轴划分的三个区域是清晰而又各具特色的,根据不一样的用地属性,设计针对每个区域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一号厂房:空间十字,光影盒子 
在对原有两个厂房的改造里,我们采用了差异化的方式。一号厂房改造后会作为游客集散中心使用,设计初衷是对原有建筑语言的传承与发展,为了在植入新功能后还能尽可能地体现其原有空间特征,我们对原有主要的结构和构件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评估。对于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部分尽可能保留和加固,破损和无法利用的部分则进行拆除重建,而新建的部分则尽可能遵循原有的基本关系和尺度。建筑内部嵌入一个十字轴空间体系,一方面清晰划分了公共空间和功能空间,另一方面则成为了项目整体十字形空间主轴在建筑内部的延续。其中公共部分为3层通高的发布大厅,大厅内部裸露的混凝土排架柱、耐候钢板以及上部的屋顶桁架充分体现了结构和材料美感。



在建筑外表皮部分,采取的策略是延续并强化原厂房的红砖肌理,将老厂房局部的镂空花砖提炼后形成外立面的整体语汇特征,并加入玻璃砖与红砖进行虚实组合,形成一种“新旧互映”,既是溯源,也是再生。主入口面向城市道路,在沿运河的另一侧,则设计了顶棚覆盖的户外码头,形成游客中心主要场所的室外拓展空间,也可兼作运河对岸秀场的看台。

调整大小 20_canal-hub-1958-shenzhen-huahui-design_21.jpg

三号厂房:巨构下的微缩城市 
三号厂房作为整个项目中尺度最大的建筑,我们的设计策略是“巨构里的微缩城市”。横跨两百米长的巨构空间和立面横向遮阳板,即便在工业建筑里也比较罕见,在对其充分保留的基础之上,我们植入了室内、半室内和室外的各种尺度、材质和功能的空间,最终实现厂房到商业,大尺度到小尺度,严肃到活泼的三重转换。为满足新的功能与空间需求,在结构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于内部新增了钢结构体系,与原有混凝土璧柱共同起支撑作用,这样既保证了厂房原有基本形态,又实现了空间的再利用。新建结构采用全钢结构-吊挂系统,向上延伸支撑顶部天际艺术馆, 新旧结构完全脱开。

在沿城市道路主入口退让出挑空灰空间,入口前的台阶形成了广场空间的延伸,适于容纳各种公共活动。围绕钢结构束柱悬挂且层层叠加的“树屋”,也为改造后的建筑增添了独特的昭示性。在厂房的顶部我们设计了一个横向展开的“天际艺术馆”,漂浮的水平玻璃体量与原始厂房厚重的混凝土飘板立面亦形成了戏剧性的对比与融合。设计在建筑内部空间植入功能及大小各异的庭院,并在各庭院屋顶处开设采光天窗。半室外大台阶将人流引向二层平台后,内部动线围绕阳光庭院展开,以庭院为核心,展开不同的空间叙事,使进入其内部的人们对其空间特征有更为直接而清晰的感受。

盒子街区——体块堆叠的地标群组
盒子街区位于两条城市道路交汇的位置,是塑造城市界面和表情的部分,也是项目对城市进行展示的重要节点,但过大的尺度会对沿街的界面形成一种压迫。在设计时选择用一种更加现代简洁的设计手法,将过于集聚的体块做加减法处理,其中大体量的MALL置于街角,剩余部分切分成更小的盒子,并从街角到一、三号厂房方向的交汇区域逐级跌落,形成尺度从大到小,从高到低,既有变化又避免了对于三号厂房整体形象的遮挡。

滨水文化街区——来自江南的诗意
在滨水文化街区,我们选取了一段南长街的典型肌理, 提取单元体的排列组合,设计了形态错落、尺度怡人的滨水活力文化街区,再现南长街的街道记忆。在两轴交汇的三角区域,设计了一座拥有特殊表皮的文化商业盒子-C14,与一三号厂房成犄角之势,完成从运河边到城市界面大小尺度的转换。外立面提取无锡窑群图形元素形成立面标准单元,采用GRC模块构成具有无锡窑群特征的表皮肌理,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呼吸感。

创造新生活
设计全方位融合建筑设计、空间策略、业态运营、活动策划并充分考虑人在其中的行为,形成以新旧结合为蓝本的独特城市肌理,为生活方式的呈现提供了基础,人群、业态、活动等有序的聚集, 成为美好公共生活的开端。一号厂房作为运河汇1958的开端,它的启用仿佛按下了一个启动的按钮,唤醒了这片场地沉睡已久的灵魂。自从游客集散中心开业以来,举办过大大小小近百场活动,包括读书会、发布会、创意赛事、TED演讲、LIVEHOUSE、艺术展、脱口秀、音乐会及戏剧节……作为城市客厅的三号厂房,灰空间为入口广场提供更多空间层次,依其建设的广场成为人们文艺表演与聚会的绝佳场地,广场上演着现代生活的故事,为园区增添无限活力。沿着大台阶上到二层平台,悬挂树屋映入眼帘。内部空间流线围绕两个中庭展开,在新与旧、大与小、高与低之间来回切换,体验极其丰富。顶部的天际艺术馆结构可下落至首层,结合树屋,拓展为立体式艺术体验路径。外扩的屋顶露台有着广阔视野,拓展顶层休闲交际空间。阳光透过横向飘板照在排柱上,新生的玻璃幕墙上映射着排柱和行人的影子,穿行于“檐下空间”可以感受到时光的流动。从三号厂房“檐下空间”穿行到文化山谷,眼前豁然开朗,被保留下来的排柱内填充了各式各样的盒子,街道空间宽窄变化。穿越其中,犹如穿梭于历史与未来之间。在这里,我们创造的是既能安放生活的野心与梦想,也能探索本地温度与质感的生活方式空间。与之相邻的盒子街区,建筑体量高低错落、立面表情丰富,与矗立于文化山谷的保留排柱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升华了新工业时期的欢腾热烈,活泼与宁静在这碰撞出新的火花,照耀着这片重生的大地。慢行到滨水文化街区,依水而生,依水而盛,感受一抹来自江南水乡的诗意。街道空间曲径通幽,时而开阔,时而狭窄。漫步在热力四射的河畔,伴随着不定期的上演水上艺术、民谣、咖啡节,无疑成为整个滨水文化街区的活力制造能量场。滨水文化街区所描绘的不仅仅是看到的一幅幅完整的建筑画卷,而更多表达的是未来的河畔城市生活图景。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结构示意图

△结构示意图图

△细部大样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深圳华汇设计

面积: 60505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建筑译者, 张超

厂家:  宜兴市鼎诚建筑陶瓷有限公司, 杭州耐候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江苏新立方板业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 肖诚

项目建筑师: 廖国威

建筑设计: 设计团队:吴怡璇,洪凤莲,王文凯,钟舒鹏,曾惠海,张迈杰,张兴余,龚茂峰,谢超华

结构设计: 徐牧,赵婷婷,黎昌发

景观设计: Lab D+H 上海事务所

室内设计: 蘑菇云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一号厂房、三号厂房)

施工图设计: 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 深圳市朋格幕墙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泛光设计: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及室内标识设计: 良相设计

建设方: 无锡兆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业主方: 无锡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地铁置业;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点: 无锡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0/52883.html/feed 0
O·POWER文化艺术中心 / 深圳华汇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4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49.html#comments Thu, 08 Jun 2023 09:30:13 +0000

华中电厂位于深圳南山区华侨城片区北部。1989年,时值深圳特区经济快速发展,为了缓解华侨城片区“停三开四”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其以重油发电的方式为整个华侨城片区供电。2006年因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需要正式“退休”。作为一座见证深圳飞速发展历史的工业遗存点及城市时代印迹,华中电厂记载了许多老华侨城人的生活记忆与集体精神。华中电厂改造项目和以往改造项目的进程并不相同。在项目接触伊始,园区的景观母题以及色彩基调都已确定。因此,如何在现有基底之上挖掘和再造场所精神,如何平衡场地环境限制与现实功能需求,如何与景观元素相互协调整合始终贯穿在整个改造设计工作中。

城市、自然与社区的联结
项目位于城市、自然与社区界面之间,是整个华侨城片区重要的北门户节点以及社区连接桥梁。基于此项目的历史和未来发展价值,设计将其定义为华侨城片区未来的艺术社区文化引领者,并打造为一处集文化、艺术、社区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和创意人文高地,让曾经的片区能量中心重新回归城市,成为社区精神能量之源。从旧电厂到社区场所,为周边居民构建积极的社区公共空间并激活城市片区艺文生态。

保留与介入
从场地要素出发,整个地块按南北动静分区。南区是以室外运动、儿童友好以及休闲设施为主的游乐互动体验区。北区则以多功能戏剧、音乐会以及社区文化活动为主的演艺人文创意区域。原电厂拥有五栋独特的工业遗存,但由于各单体边界生硬,布置零乱,无法形成完整的空间故事线。设计以公共空间营造与建筑开放性为出发点,立足于建筑群原有空间布局、体量形制,通过柔化建筑边界,释放底部空间以及透明的玻璃圆场,外挂楼梯,灰空间等建筑手法的介入,在园区创造一种积极生动的“微观城市结构”。O•POWER文化艺术中心(#1)原为发电机组厂房,首层通过置入全玻璃圆场创造新的共享空间,避让保留树木构筑环绕式的沿街公共社区氛围,加强室内外的融合交流与视线通透性。由于原厂房室内光线不足,设计将南立面原有实墙打通,并改造为通透的玻璃及钢格栅,为室内注入更多光线的同时打造成为场所精神的展示窗口。改造后的建筑体量形制与原建筑比例基本一致,并最大程度的保留旧电厂的主体混凝土结构,是对旧电厂的记忆重塑与延续。

O•POWER文化艺术中心(#1)西侧二层屋面平台原为废弃平台,由于年久失修,设计通过对屋面平台进行修复重塑,并围绕原有烟囱形态植入不锈钢板雨棚形成独特的工业体验场所。保留的工业遗存痕迹和新构筑物形成连续生长的有机体,串联电厂过去,现在和未来,继而使新老构筑物在同一个秩序中进行迭代融合。

同构与共生
受到电厂南区遗留的油罐形态启发,以此为母题在主厂房建筑中置入圆筒(O空间)作为新的精神及核心引领空间,与室外油罐展开“对话”。圆筒立面采用UHPC超高强混凝土,减少圆筒壁厚且消解加建构筑物对内部空间的影响。圆筒的植入将原有厂房通高空间划分形成多义使用的O空间与POWER剧场,未来可承载沉浸式演出、艺术展览等多种形态的功能,构建演展融合为核心的前沿剧场集群。

为满足展演空间的绝对纯净与物理性质要求,前厅两侧墙面采用吸音材料-泡沫铝,通过新材料在老墙体的“轻”附着方式,减少对原有结构和老墙体的破坏,同时也增强了圆筒前厅空间的多义使用性。原有的厂房吊车梁以及裸露的原始主体结构使整体空间呈现有趣的新旧碰撞与电厂记忆再现。POWER剧场,取自于旧电厂“电力”的核心物理属性,代表着从过去的“物理电力”到如今以演艺内容为核心的“艺术力量”的变迁。剧场为封闭式黑匣子空间,突破了传统镜框式的舞台设计,在剧场内的任意空间都可以成为表演舞台。内设活动伸缩座椅,能容纳约200个座位或约400人站立观演。以自由创新的实验剧场作为内核引擎,联合O空间及户外空间,辐射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片区。

文创后街(#4)作为城市界面和园区之间的过渡场所,改造前建筑为单一狭长的空间形制,且与北侧侨香路存在3米的高差。为防止小孩攀爬,设计在人行道一侧加设实墙,与新增的不锈钢构筑共同形成檐下灰空间。而后通过植入七个小尺度的水洗石及现浇混凝土盒子,增加原有建筑进深的同时两两盒子通过扭转和错动形成多义灰空间。北侧保留树木与文创后街共同形成有机围合,向内包裹园区,使后街社区与城市形成既开放又融合的空间关系。折线的坡道将侨香路一侧的人行道路和文化艺术中心(#1)相连,为通向POWER剧场的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到达方式,同时曲折的坡道造型也为游览者创造在林间漫游,俯瞰园中景色独特视角的场所感。

延续与衍变
#2、#3和#5建筑原分别为电厂油泵房,消防泵房及圆形蓄水池,经更新改造后与“水之塔”(原冷却塔)围合而成酷乐园。改造后的戏剧酒吧(#2)主体梁柱结构及吊车设备均暴露在外,突显出原有工业遗存的力量和沧桑感,以结构界定来感知原始空间,同时进行适度退让形成室外灰空间,将人流注入“酷乐园”。立面采用“虚”且“新”的水纹气泡玻璃砖以及旧建筑材料-水洗石,展现保留和介入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容纳的关系。

红砖工坊(#5)位于北区酷乐园的核心位置,原为圆形红砖蓄水池。通过加建一层入口弧墙及外部环形锈钢板楼梯,将一层室内、室外与屋顶重构为有机连续空间,创造独特的场所体验感。外立面采用多孔红色陶砖还原原始建筑形态,以“新“溯源,唤醒场所精神。艺术家工作室(#3)以“光”为设计主线,在原有形体基础上,植入南、北两道斜墙,南侧通过内凹及高侧窗,将光束引入内部的同时保证工作室的隐私性。

精神场
从华中电厂到O•POWER文化艺术中心,是一段从“物质电厂”到“精神电场”的改造之旅。通过设计为空间赋形,为场所赋能。我们希望通过旧电厂改造将工业遗存建筑从城市发展的观察者和见证者转化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


改造前


项目图纸

△模型图

△基地示意图

△功能分区图

△轴测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局部剖面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爆炸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深圳华汇设计

面积: 3670 m²

项目年份: 2022

摄影师:ZC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Studio

厂家:  上海益荣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亚铝, 宜兴凯华陶瓷

主持建筑师: 肖诚

项目建筑师: 麦梓韵

设计团队: 傅艺玲,戴佳佳

结构设计: 徐牧,赵婷婷,黎昌发

景观设计: Lab D+H SH

室内方案设计: 深圳华汇设计 X+ STUDIO

室内设计深化: 文格空间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结构&机电&施工图设计: 深圳宗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及室内泛光设计: 北京远瞻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 深圳市朋格幕墙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及室内标识设计: 本质设计

施工方: 深圳华侨城文化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委托方: 华侨城华南投资有限公司

地点: 深圳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49.html/feed 0
常熟折桥曲廊 / 深圳华汇设计X⁺ STUDIO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1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15.html#comments Mon, 14 Mar 2022 12:54:25 +0000 1_feature.jpg

项目位于苏州常熟华侨城沙家浜时光小镇内,我们设计与改造了2座桥:“折”与“曲”,分别连通新商业区与古镇,满足居民和船只日常通行的同时,也希望给古镇带来更多停留与穿梭的生机。


场景:太阳升起,阳光把雾蒙蒙的古镇撕开了一道缺口,落在折桥上,折面带来的明暗光影变化;居民的穿梭停留;游客的驻足探索,这些或动或静的轨迹都在唤醒这沉睡的古镇。“折”为新建人行天桥,满足船只通行的前提下希望在主入口区域建立新商业与古镇之间的联系,桥体全长40.6米。

调整大小 6_18mo-an-qiao-ji-qi-dao-ying.jpg

概念上希望转译古镇这些老房子的肌理的同时创造出通透感,设置一些人可以停留在桥面的空间:小平台,下沉休息台阶。使得桥体具备穿梭与停留的双重属性,不论是游客还是居民,在桥上享受阳光古镇风光或是穿梭而过,希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汇,新旧肌理的穿插给古镇带来不同属性交融的生机。

15_04-duo-zhe-mian-qiao-mian-yu-qiao-ding.jpg

折桥位于古镇主入口,为了保留一定视线的通过性,展示古镇风貌,顶部折面格栅打开了一个近人尺度的洞口,不仅打开了城市到古镇的视野,也给过桥的人更多通透的视觉体验。桥体栏杆采用格栅形式的防腐木,在虚实比例的控制下,与光线和穿越的人群产生虚幻的光影关系。

桥的两端分别有一处下沉阶梯,供人休憩,观赏古镇风光。桥顶为多折面,折点标高局部近人尺度,选择此区域折面作为镂空区域,增加整体通透感的同时,提供不一样的景观视线。桥体为新建钢结构,侧面幕墙外包银灰色缎面不锈钢,漫反射出一定的环境色彩,底部与桥体局部暴露钢结构,诠释一种结构、幕墙之间粗犷与细腻的对比。

8_06xi-yang-xia-tong-tou-de-zhe-ding.jpg


场景:古老的万安桥上,三几老友并排而行,摩托车突突突的穿过,绵长的线条,古朴的木头和混凝土给通勤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也给古镇标记了一处标志性通廊。“曲”为万安桥,是一座历史桥梁,用改造的方式介入,桥体全长60米。

概念上与“折“一样都是提取古镇坡屋顶的肌理,通过设计尝试把不同坡屋顶的屋脊作为一个连续变化的元素,通过60米长的桥体依次排列这种逐渐变化的状态,形成一条蜿蜒的曲廊。曲廊由脊线变化产生的木格栅的疏密变化,远眺古朴厚重,近人尺度通透。桥体部分保留原有桥的混凝土结构,改造新建部分为钢结构+防腐木格栅,分段拼接优化以适应现场快速建造以及成本控制。

24_08xin-jiu-dui-bi-yu-rong-he.jpg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深圳华汇设计

项目年份 : 2022

摄影师 :吴清山

建筑师 : 毛伟伟、朱颖

业主 : 常熟华侨城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15.html/feed 0
古劳水乡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宾客中心 / 深圳华汇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2/5035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2/50355.html#comments Mon, 20 Dec 2021 08:28:00 +0000 调整大小 8_围墩水乡自然肌理_古劳水乡.jpg

古劳水乡位于江门市美丽的西江边,水网密布,以围墩的自然肌理而闻名。宾客中心项目作为整个水乡生态区的起点,旨于传承地域水乡生态自然的特色,活化演绎水乡形象。

调整大小 6_曲径步道视角_胡康榆.jpg

设计策略
基于江门古劳当地特色原生态元素,我们提取了诸多在地基因植入我们的设计中,旨于寻求水乡予人的本源认知和初始印象——纯真自然,生态原始。

设计正向思考——代表本土人文艺术的表现形式,应扎根于创作的土地本身;设计逆向思考——从水里生长出的某种物质,是否可以象征着本土文化从历史积淀中走近现代。

设计概念:风吹荷动
本案设计灵感源自于古劳水乡荷塘水道的行船体验。炎炎夏日,在荷叶丛中看着风吹荷动,感受着微风拂面,轻松惬意。古劳水乡宾客中心,立体化抽象了荷叶褶皱的肌理,为四方宾客营造了驻足停留、远眺西江,以及放松冥想的公共休憩空间。打破荷叶原有的均质感,根据场地景观价值需求以及视觉焦点,进行“有机修剪”,缔造出一个规整且灵动的趣味空间。宾客中心整体由“上观景区,中休憩区,下展览区”三个截然不同的尺度空间组合而成,外观简洁清晰,内行步移景异。

屋顶采用当地天然材料麻绳遮阳,在保证了整体建筑完整性的同时,将地域生态的材料用现代悬挂的形式呈现,提升了屋顶观览区的观赏性,使整个建筑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营造冥想与静心思考的核心空间,自下而上、内重外轻的视线向上牵引,是本设计场所精神性营造的核心用意。置身其间,看着浮云流动,让人忘却外部世界的喧嚣,聚焦于眼前纯净的视界。

愿景
项目选用就地传统材料,演绎全新的建筑形式,打造新一代水乡客厅,旨于传承地域文化,尊重自然,展望未来。


项目图纸

△设计草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立面剖面图

△构造详图

△构造详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面积:4344 m²

项目年份:2020

摄影师:胡康榆

厂家:意大利希弗曼, 莫艺木纹漆, 金耀绳网

主创建筑师:凌峥,欧阳靖,周光颖

设计团队:张慧君,叶嘉怡,刘鑫,陈嘉健,付豪,向博,陈润森

委托方:江门华侨城

施工图设计: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景观设计:仁浩设计

地点:中国,江门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2/50355.html/feed 0
穿越千年,跨越时空的对话: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 深圳华汇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0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04.html#comments Fri, 10 May 2019 02:59:33 +0000 a1 南侧视角_view_from_the_south.jpg

博物馆南侧视角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由深圳市政府与万科集团出资,并由万科代建的深圳支援西藏自治区的重点项目。

b1 西南侧视角_view_from_the_southwest.jpg

西南侧视角

项目基地位于新开发的慈觉林文创园区,地处由拉萨河谷向南延伸形成的平缓地带,向北与拉萨老城隔河谷相望,而东西南三面,则被山体环抱。

项目区位

整体鸟瞰

远眺拉萨河谷

博物馆、拉萨河谷与布达拉宫

我们希望这座博物馆能成为西藏新的文化地标,同时能以友善的姿态融于现有的自然环境和城市肌理之中;另一方面也能与布达拉宫、大昭寺等西藏重要的历史建筑产生文脉上的共生关系,从而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

晨光中的博物馆

远眺布达拉宫

d4 眺望布达拉宫_overlook_to_the_Potala_Palace.jpg

眺望布达拉宫

跨越时空的的对话

在拉萨这座极其特殊的城市中,自然与人文、历史与当下的种种要素相互交汇叠加,形成了我们设计的特定条件和思考原点。

e1雪中的博物馆_museum_in_the_snow.jpg

雪中的博物馆

e2博物馆与山脉遥相呼应_bulding_and_the_mountains.jpg

博物馆与山脉遥相呼应

e3 建筑与远山_dialogue_with_mountains_beyond.jpg

建筑与远山

e4局部特写_close-up_views-1.jpg

局部特写

e5局部特写_close-up_views-2.jpg

局部特写

西藏是人们心中接近天空的圣地,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更是朝圣的目的地。我们以“天路”作为项目的基本设计概念,暗合了藏地的最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基因。

f1 概念草图—“天路”_conceptual_sketch—“Heavenly_Road”.jpg

概念草图——“天路”

在设计之中,“天路”概念体现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物理层面的行走路径,它提取自布达拉宫之字形步道的原型,经过抽象的演绎,构成了从场地入口迂回上升进入建筑,以及在博物馆内部螺旋攀升的基本空间动线。

h1“天路”生成_generating_“heaven_road”.jpg

天路生成

g1 场地入口视角_view_from_entrance.jpg

场地入口视角

g2 内院及坡道_courtyard___ramp.jpg

内院及坡道

g3 不同视角中的建筑_the_architecture_from_different_views-1.jpg

g4 不同视角中的建筑_the_architecture_from_different_views.jpg

g5 不同视角中的建筑_the_architecture_from_different_views.jpg

g6 不同视角中的建筑_the_architecture_from_different_views-2.jpg

不同视角中的建筑

其次是空间叠加带来的特殊体验的路径:博物馆建筑原型从大昭寺主殿演化形成,当这种内向而稳定的空间结构和由天路概念形成的参观路径相叠加后,则在人与物理空间之间形成了非常多样化的关系,或高狭,或开阔,或幽暗,或明朗,仿佛在经历一段特殊的生命旅程。

调整大小 15_14体积生成_volume_generation.jpg

体积生成

h2墙身节点_wall_section.jpg

墙身节点

而这种特殊的空间经验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人们心理和情感层面的微妙变化,就成为“天路”的第三重意义——心路。

i1 空间体验_spatial_experience.jpg

空间体验

i2 大堂及展厅_lobby___exibition_chamber.jpg

大堂及展厅

参观者经过艰苦的攀爬,一路领略了藏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达成和布达拉宫的跨越时空的对望。这是一种对话,更是一种致敬,是向西藏伟大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致敬,也是向每个人心中的那片圣地致敬。

j1“致敬”“the_tribute”-1.jpg

“致敬”

设计图纸:

调整大小 35_02项目总图_master_plan.jpg

项目总图

调整大小 39_30首层平面图_plan_level_1.jpg

首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37_31二层平面图_plan_level_2.jpg

二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36_32四层平面图_plan_level_4.jpg

四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38_33五层平面图_plan_level_5.jpg

五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33_17剖面图_section.jpg

剖面图

调整大小 34_35模型照片_model_photo.jpg

模型照片

项目信息:

建筑师:深圳华汇设计

地址:拉萨,西藏,中国

类别:展陈建筑

主持建筑师:肖诚

设计团队:廖国威,朱琳,梁子毅,梁鉴源,徐牧

规划及建筑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建筑面积:68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姚力


施工图合作: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景观设计:朱育帆工作室

室内设计:共和设计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04.html/feed 3
多义性边界——合肥北城中央公园文化艺术中心 / 深圳华汇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07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070.html#comments Thu, 14 Sep 2017 07:22:01 +0000 “好的建筑,生于场地,生成场所。而人的体验则构成了场所的灵魂。”

我们试图在建筑与其外部空间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联,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场所体验。我们姑且将这种关联称为“多义性边界”。

入口前院

建筑局部

该项目是建筑规模近100万平方米的北城中央公园居住区文化教育配套的一部分,在前期兼具项目展示中心的功能,后期则作为图书馆和儿童教育营地使用。基地是一个东西宽约260米南北深约70米的矩形场地。用地南面则是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中央公园项目藉由此得名。

远期规划

东南角鸟瞰

在空旷的土地上描绘繁华的愿景,几乎成为当下大型项目展示区的共同使命。在中央公园项目这样的场地上,设计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如何形成一个鲜明而有力的城市界面从而与尺度巨大的城市公园相呼应,共同创造一种先声夺人的展示性。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创造一个具有独特体验的场所以激发人们探索和参与的意愿。得益于项目未来的文化教育功能,我们首先可以赋予它一种即开放又具文化内涵的场所特质,进而在此基调之上演绎功能,组织叙事。

回顾中国传统的建筑和园林空间,院落是构成场所特质最强的空间形态之一,它几乎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核心特征。而界定院落的建筑界面则是墙和廊。这两者也使得院落具有了不同的空间特色:一个围合,一个渗透;一个封闭,一个开放。前者多见于街墙和宅邸,后者多见于园林与阔院。而两者又往往结合使用,让院落空间具有了更好的多样性与故事性。

具有围合与界定作用的墙

具有穿越与游历特征的廊

而在我们尝试为界定院落空间创造一种新的建筑原型时,我们最终在墙和廊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它刚好是由短墙构成的廊,伴随不同的形态和模数的组合,形成对于院落空间的多样化的界定方式,同时构成多义的场所体验。我们所说的“多义性边界”也由此形成。它的形态如同从建筑的墙体之中游离出来,意在融于室外场所之中。“墙廊”有一个统一的整体尺度–6米高,4米宽,它界定了整个场地的边界,同时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回环景域”。当边界有了可以进入的厚度,日常生活、艺术活动也就有了空间的载体,可以是小朋友放学后捉迷藏的乐园,也可以是社区文化艺术展廊。

基本单元与组合

墙廊空间的多义性

清晨的阳光与长影

墙廊与水院

墙廊围合的,是中央的水庭,它的主体是一片浅水池。一如中国传统园林,水构成另一种界面,藉由镜像创造放大的建筑尺度感和空间领域感,同时也模糊了天地的界限,本与建筑隔水相望的人们,则可以通过一条“弦道”,由场地之外,穿越水面,进入建筑。而这个地坪标高不断变化的“弦道”,则让这个穿越的过程因视线高度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视觉经验。

弦道视角

空间基本逻辑:廊-院子-房子

当人们穿越“弦道”,在屋檐之下推开大门,首先来到一个由一片对景实墙界定的门厅,门厅北侧是小展示厅,这是进入中厅的一道转折空间,中厅是更大尺度的展厅,两层高,通过天窗为空间带来自然光,经过屋顶折板的过滤,被塑造成数条光线,落在墙上,在一天之中,可以形成不同方向以及粗细的变化,如日晷般记录时间的流逝。底景是螺旋楼梯和二层的廊桥,廊桥穿越中厅,连接两个不同的能空间,上下两层的人,在这里也能形成交流和对话。

内部展厅

入口门厅

由天窗龙骨与混凝土密肋梁组合形成的天窗构件,两者离缝的设计,在中午时分,能形成粗细不同的两道光线,构件截面的方向和组合方式,能为早上提供更大的入射角,而下午则是较小的入射角,从而遮挡掉大部分西晒。

天窗详情

屋顶天窗与光影变化

侧厅-灰空间-廊

东面和南面作为侧厅,提供水吧、洽谈和阅览等功能,与外部庭院关联,是室内外空间延续和渗透,尤其是南面的灰空间,作为儿童的趣味性活动场地,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延续关系。两个侧厅的外墙上,我们适当地将墙柱的设计语言进行引申。整个空间中,我们并没有强调轴线与仪式感,而是利用转折与进深表现空间的流动性。二三层由大小不同的教室构成,教室围绕两层通高的庭院布置,庭院不仅是室外活动空间,也为教室带来更好的自然采光的通风。

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根据建筑体量与功能进行清晰的划分,一层的清水混凝土和二、三层的U型玻璃,一轻一重,一虚一实。清水混凝土表面光洁,质感朴素而坚实,而我们通过“墙廊”这种特殊的构成方式形成一个即稳健又开放的界面;漫反射的U型玻璃质感温润,而我们则将其作为建筑主体空间的包裹面,使之呈现出一种“半透的体积感”。二者不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却能在不同的光线变换下演绎出丰富的温度和表情。

面向公园的立面

墙身节点详图

图纸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剖面

剖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合肥北城中央公园文化艺术中心

建筑设计: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 / hhd-sz

主持建筑师:肖诚

项目建筑师:印实博 何啟帆 毛伟伟

地理位置:安徽合肥北城新区

设计时间:2016年12月

竣工时间:2017年08月

业主:合肥万科置业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管理团队:陈卓、任牧原、檀香、邹翔

基地面积:9000㎡

建筑面积:3400㎡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要材料:清水混凝土,超白U型玻璃

建筑摄影:姚力 隋思聪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070.html/feed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