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培栋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上天入地:下岩贝穿云编木隧&腾云气象环 / 朱培栋-line+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8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88.html#comments Wed, 28 Aug 2024 07:27:50 +0000

“乡村景区的激活和发展,既需要因地制宜地锚固于历史底蕴与自然风景,同时也应面向未来地植入极具差异的想象与活力。”——朱培栋

新昌下岩贝村建于浙东山脊之上、十九峰景区之中,常年云雾氤氲,仙气缭绕。置身于山脊云海,与李白曾在新昌写下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意境如出一辙。因雨后云海壮观,又与“十九峰”丹霞地貌奇景交相对望,下岩贝村陆续吸引了户外运动爱好者前往露营打卡,也因此发展为当下热门的户外旅行目的地。然而近年来,因乡村自身条件所限,固有的配套设施不足、接待承载能力薄弱等问题也日益突显,景区发展后劲不足。

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培栋受邀介入下岩贝景区的提升改造工程。在多次的实地踏勘和调研后,两方面的挑战跃然而出:一是如何回应乡村建设发展的普遍困难,如建设资金不足、土地指标紧缺、业态定位趋同等;二是如何打造乡村景区作为当代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

因此,设计团队采取了两条并行的策略予以回应:一方面,通过前置的策划与慎重的择址,以不占用任何新增土地指标的基础设施作为突破口,进行差异化设计,创造体验风景的新场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存量土地与空间的更新再利用,结合运营前置、复合设计,借助引入新的业态和流量来完善景区配套,既服务外来游客,也造福当地村民。

△ 总平面图

“穿云编木隧”和“腾云气象环”是下岩贝景区提升工程中的首期启动项目,也是新增的基础设施。根据所处的场地条件和风景关系,设计采用了在地化(入地)和差异化(上天)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策略,分别作为项目需求中的景区入口和超级IP。

在呈现差异策略的背后,是两者均以下岩贝村落所特有的文脉底蕴和自然风景为背景,通过设计和建造,创造差异化的知觉体验,并在访客旅游观光的体验叙事上形成渐进的连续性,也为在地生活的村民构筑更具新鲜感的日常。

01

记忆与技艺:穿云编木隧

下岩贝的村口,没有界碑,也没有门廊或牌坊,作为一处新的目的地,它缺乏明显的景区标识和村内外的过渡缓冲。项目启动时,来自业主方的首要诉求是在村口合适的位置设置一处景区常见的大门。通过对场地的踏勘,我们将这一朴实而直接的需求,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提出了关于入口的另一种新可能:将大门转换为一种更具记忆度的进入与到达的体验——一条进入村庄和景区的隧道。

△ 场地原貌

△ 传统景区大门

△ 穿云编木隧

我们选择在连接后岱山村和下岩贝村的村道拐弯处设计了一段隧道构筑物,从而将景区的门牌坐标差异化地转为一段由穿行带来的独特记忆——近村入景,穿行须臾间,云海茶田映入眼帘。

| 生态修复,可持续建造

在现场踏勘时,设计团队发现,早年因为修建村道,两村之间的原有的自然山体被一分为二,道路从中穿过,两侧植被凋敝,黄土裸露,雨后时常淤塞道路。2018-19年景区初建时曾单边设置了简易混凝土挡土墙,防止土块掉落,但江南之多雨仍使得裸露的黄土在持续地流失。

△ 场地分析

因而于此择址的隧道,除了建立入口标识和体验的设计初衷外,更尝试从环境生态修复的角度切入,替代原有的简易挡土墙,弥合原始自然土丘的创口,使得这一交通坐标亦有机会扮演修复生态基地的基础设施这一角色。

隧道在保证大巴和工程车辆通行的交通规范高度基础上,外部尺度尽可能贴合原有山坡切口的顶标高,顺应顺应地势变化,结合整体设计的叠级景观挡墙,对原生边坡进行衔接与填补,并以亲自然的形式和材料实现可持续建造。

新昌一带传统手工业积淀深厚,素有竹编产业著名,并被列入当地非遗名录。受其竹编工艺启发,建筑师在隧道内部结构选择了亲自然的木材来作为隧道的主支撑结构,通过源于新昌当地竹编工艺在木构材料上的发展应用,木构受力组件通过结构装饰一体化的整体设计,从而以隧道空间自身的结构形式作为视觉的张力来源,并以新的形式传承和发展在地的手工文化记忆。

△ 当地传统非遗竹编工艺与现代木构

△ 结构爆炸图

隧道的外表皮则选用当地常见的玄色自然片岩,使得整个体量能够和谐地隐匿于茶田树林间,成为山体的一部分,融入环境。

隧道的体量经曲线柔化后依附于山体,流畅的双曲面结构,在转折行径中控制视线收放,制造了明暗变奏的“穿越”张力。“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空间体验在仅二十米的隧道内得以复现。

| 复杂曲面的结构一体化设计

双曲面木结构的设计难点在于几何形状和材料应力的对应关系。建筑师携手栾栌构造设计事务所共同协作,在常规胶合木结构模型的双曲旋转方向上进行截面扭转,并采用多种包络设计尝试,分别对胶合木胶缝剪切强度、胶合木杆件抗扭转、胶合木反弯点节点进行验算,以保证薄弱环节均被覆盖,从而使这一木构承重的复杂曲面隧道在图面上得以成立。

△   双曲胶合木梁设计过程

| 高效精准的装配式建造系统

从图面到现场,工艺的选择和施工的组织至关重要。在设计深化中,建筑师、结构师和加工厂家,通过rhino—revit的参数化设计还原实际加工时双曲梁的结构模型及每一个节点的构造,从而确定加工时每一根构件的曲率和位置,并根据弯曲半径和厚度选择最合适的13mm厚花旗松进行建造。在模型中首先确定构件单板轮廓,并将其展开获得平面图;通过铣型加工,胶合弯曲成型。编程CNC加工模板切割企口完成最后一步的预加工,运输至现场装配。

△  施工过程

△  墙身剖面节点

△ 两种材料安装细节

木结构框架搭建完成后,在其外表面覆盖不锈钢金属网,用镀锌方钢龙骨固定,自然断裂岩板由金属丝穿洞固定。来自地方工匠手工装的方式则为厂家预制的装配式结构在精确性之上,增添了不规则岩板所特有的那种粗粝的自然质感。

△ 木结构加工及施工过程

02 

差异的标识:腾云气象环

下岩贝村的主要活动,观山云海、露营徒步、农事耕作等都极其依赖天气气象。一方面“腾云气象环”便是以“气象”为母题创作的下岩贝IP装置,除了形式自带的视觉标识作用之外,它也承担了景区气象气球的职能,通过肉眼可及的是否腾空,以及后台的数据采集,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多层次的天气预告。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气象环能够跳脱出人们习以为常的气象气球的常态,在实现气象数据的记录和采集的同时,也有机会成为下岩贝的某种新的公共性的象征——不仅是在数公里外即可识别的超级IP标识,当它腾空时,其投影下的地面场域也是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一处共享的活动空间。

△ 常规气象气球

△  腾云气象环

因而在选址时,建筑师重点考虑了其可达性,易于人员聚集停留,有相对独立完整平坦,利于气球收放。因此,设计将其规划安置于毗邻停车场的山坡之上,位于茶田的正中央,以层叠茶田为舞台,云海十九峰为背景,方便游客展开丰富的露营活动。

| 空气滞留装置

为了形成既满足空气动力学,也能与传统的球状气球形成差异,并符合各种安全指标的新型飞行器,在多种形式的推演之后,建筑师把环形的氦气球作为了该空气滞留装置的一个主要选择。

气象环外径30米,内径5.5米,由气球分系统、航电分系统、灯光分系统、升空回收分系统、保障分系统和基础建设等部分组成。风速低于8m/s时,腾升空中至25米的系留状态,由内外均匀分布的16根索具连接于场地中心。当风速大于8m/s,或雨雪、冰雹、冰冻、雷暴等恶劣天气来临时,气象环外圈的4根索具将根据感应的恶劣天气,通知管理人员,并激活绞车将其收回,并通过内圈的6根索具和外圈的8根索具将其牢固地锚泊于地面的支撑上,提高其抗风能力。

气象环上分布有33个LED,在夜幕时分亮起,变幻的色彩迸发出极具动感的场域张力,为平时萧索冷清的乡村夜生活带来当代的时尚和活力。环内置的LED光源采用了RGBW技术,这使得夜间的气象环具备高亮度、低能耗的优点,同时拥有更丰富的色彩和更广阔的色域。

49-©line+-min.gif

气象环主体材质选择多层织物薄膜层压复合材料,满足气密性好、自重轻、环境抗性强、使用寿命和施工工艺的多重要求。结合材料性能和严谨的受力分析,整个气象环最终由66片层压复合材料裁片热合连接而成,充满氦气提供足够的浮力以承载设备自重。内置的副气囊则容纳空气用以平衡气压,保证气象环的安全。

03 

锚固在地记忆,置入差异未来

下岩贝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需求也激发了我们对在地记忆与未来发展的思考。如果说“锚固在地记忆”是出于对建筑环境的认知尊重,那么“置入差异未来”则是在对新需求的必要回应的同时大胆想象,在共生中创造未来记忆。“上天入地”将传统记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游客带来了视觉和体验上的差异感和趣味性,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与新的风貌,融入环境的结构与装置本身也使下岩贝成为区别于日渐模式化的一系列乡村风景区中的一道鲜明而独特的新风景。

放飞的气象环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标识,无论在村子里哪个位置都能和它合影拍照,甚至在周边村庄,或是邻近的高速公路上也可一睹。通过目击者和游客的广泛共享,IP装置再次激发了由特定环境所产生的场所氛围,从而为游客创造独特的下岩贝记忆,也为村民带来更新的日常。


项目图纸

△ 穿云编木隧

△ 腾云气象环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穿云编木隧 & 腾云气象环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朱培栋

设计团队:吴海文、石逸雄(建筑);李上阳、饶非儿、金剑波、张文杰 (景观)

业主:新昌县十九峰景区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浙江,新昌,下岩贝村

设计周期:2022.02-2022.11

建设周期:2022.12-2023.05

/穿云编木隧

结构设计:栾栌构造设计事务所

施工单位:杭州中普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木结构加工:辽宁金柏胜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210平方米

结构:木结构

材料:北美花旗松、板岩

/腾云气象环

设计深化及生产、安装: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施工图配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材料:多层织物薄膜压层复合材料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8/53788.html/feed 0
整体可动的动态建筑:长沙“湘江之眼” / 朱培栋-line+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5/5349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5/53496.html#comments Wed, 15 May 2024 07:44:24 +0000

“新技术正在不断打破传统建筑的边界,推动建筑生产的变革,最终也将形成新的空间共识——未来的建筑不一定是‘凝固’的音乐,也可以是活动的场景。” ——朱培栋

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培栋率领团队,携手大界智造,研发并落地国内首个整体可动的动态建筑——长沙“湘江之眼”。该项目以多学科整合、适应性动态变化的尝试,探索了新技术对建筑边界的拓展,也为未来的多元空间使用场景提供了新的可能。

△视频拍摄:行知影像-李逸

01 响应场地条件,探索技术边界

——空间生产方式的新尝试

“湘江之眼”位于长沙湘江畔,作为城市会客厅,兼具城市观景和区域地标的双重属性。

△ 区位图

由于场地受到沿江岸植被遮挡等限制,需达到足够高度以满足观景和地标两大诉求。但若一味抬高,也存在遮挡周围建筑视线,损害江景社区商业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内部空间需适应业主对不同场合下的场景切换,对私密性与开放性有多变的特定要求。一系列看似相互矛盾的限定条件,在梳理之后的破题切口,均指向了动态可变的场景诉求。

△ 视线分析

随着时代更迭,空间用途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在“环境-需求-空间-技术”的单向路径被不断突破的当下,动态建筑有机会成为某种突破口。在本项目中,我们试图针对不同的活动或事件所需要的不同的空间状态进行动态回应,从而构成“人-活动/事件-建筑-环境”的交互结构。设计在提炼了项目一系列的内外诉求后,以空间的标高动态调整和表皮的透明性/私密性变化为目标,通过主体空间升降、外表皮开合为切入的应对手段,灵活可变地应对周边环境、空间需求,创造建筑结构、景观界面、空间体验的多维度融合。

近年来,新技术在诸多行业均引发了变革性进展,但在建筑领域仍少有突破,部分已有的尝试仍局限于建筑幕墙外表皮的局部可变或开启,抑或是专注于室内局部空间墙体或设施的延展与变化。然而我们相信,伴随技术的革新与设计的探索,未来的建筑将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展示,而是能够成为主动响应环境变化、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的动态有机空间。

02 绽放姿态

——动态可变的空间形式

建筑的整体概念,即通过主体空间的升降分别对应观景/会谈两种活动和展示/隐匿两种建筑形态。在单体层面,它是集成型的可响应系统,通过工业装置的设计思路,我们首先确认了建筑整体将由主体空间和可动机械装置构成,并根据垂直方向上位移来改变主体空间与东侧建筑不同楼层的连接关系,完成两种流线的切换。

10-从闭合到绽放升起的状态-摄影:行知影像-李逸.gif

△ 从闭合到绽放升起的状态

△ 降落与升起的剖面关系

△ 观江隧道:闭合状态时的出入口

△ 闭合状态时的屋顶连廊

△ 屋顶连廊:绽放升起状态时的出入口

在“开放展示”与“收拢闭合”两个动态指令下——观光厅从廊道向上抬升至屋面层,可开合表皮向外展开,室内形成直面湘江的通透观景视野;反之,可开合表皮随观光厅的下降而收拢形成私密空间。整体形如花朵绽放的动态过程,“湘江之眼”的空间形式也由此初具雏形。

△ 动态展开示意图

16-从闭合到绽放升起的室内状态-摄影:行知影像-李逸.gif

△从闭合到绽放升起的室内状态

△ 闭合状态

△ 绽放升起状态

在形态深化阶段,我们希望在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组件的建筑装置化路径中寻求具有普遍辨识度的形态意象,以此加强与城市公众的共鸣与互动。可开合外表皮在可操作范围内划分为九块,并根据“花瓣”重合度、开合角度计算优化得出外层四片(7m*5m)+内层五片(6m*6m)的组合方式,并修饰为倒圆角六边形,,以低透明度ETFE膜作为主材。

△结构爆炸图

中心主体观光厅在倒圆台的基础形上演化而来,回应花蕊簇拥下的生动空间效果,通体环绕双曲面玻璃。

03 技术复合

——载荷系统和机械技术

复杂的载荷系统与可靠的机械技术确保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动态效果。

钢结构+玻璃幕墙+MEP一体化的载荷系统,以保证内部空间纯粹性,视觉通透性。主体采用刚性大底盘,顶部依折面造型布置顶梁,沿四周设置平面桁架。为争取尽可能的纯净空间与通透效果,立柱与玻璃幕墙龙骨一体化处理,共同形成立柱系统,并将消防、排水、空调等设备构件整合进立柱系统,选取应力较小的位置开孔走管线。屋盖系统通过区域划分,为开窗、排烟消防、通风等提供基础。

为了满足日常高频使用需求,保障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动态升降的机械技术采用“液压剪刀撑+柔性柱”系统,从而全面达到平稳、舒适、安全、可维护等综合因素。

△ 柔性柱工作状态 ©大界智造

开合表皮系统中的每片花瓣通过双曲造型钢架连接底部液压杆,错层穿插的布置形式实现有序开合。表皮的动态效果由智能联动的“电机+减速器+大回转盘”系统实现,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通过角度和速度的程序设定,可实现花瓣不同层次的开放状态,从而切换建筑的使用场景,并动态回应周边在建的办公和居住单元的观景价值需求,避免长时间遮挡其视觉通廊。

△ 连接节点

04 交互智造

——交互式的数字设计和智能建造

在“湘江之眼”的实践中,多学科的知识交互,使传统建造“需求-设计-图纸-施工”的单向路径转化为一种螺旋前进的交互式工作方式。

在设计深化与生产建造阶段,line+与大界智造通力合作,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设计优化、智能工厂构件生产、装配式建造安装,使项目从设计到落地的全生命周期均高效精准可控。

数字技术与优化算法:line+从Rhino到Revit,结合大界自研发工业软件RoBIM深度介入,结合预装配工艺对所有的钢结构进行模型安装仿真,对钢材进行空间切割、开孔、标定装配对接定位,把施工环节的细节纳入整体设计及加工的数据中,减少误差,提高效率。

△ 数字技术与优化算法©大界智造

建筑部品生产信息模型:对设计端BIM模型进行精度深化,细致到每个系统的每个构件,达到LOD400的精度标准。这一模型成果可直接对接构件生产工厂,支持构件的运输、装卸、堆场、吊装、安装等全过程的模拟,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度达到工业化建造的层面。

△ 建筑生产信息模型©大界智造

智能柔性化生产:在建造生产阶段,通过RoBIM平台整合所有模型信息,实现不同智能加工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自动化数控生产流程,包括使用7 轴机械臂在工厂进行构件焊接,并同步完成预装配搭建。

△ 智能柔性化生产©大界智造

虚拟施工仿真:预组装过后,结合运输条件,分拆成若干大型构件装车,抵达现场快速吊装作业,实现定制化建筑的工业化制造。并利用机械装置与钢结构同步施工的虚拟仿真计划,优化施工顺序,保证工期。

△ 虚拟施工仿真©大界智造

△ 施工模拟©大界智造

结语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传统的建造方式和支撑结构决定了其静态属性。“湘江之眼”以工业装置的设计与建造路径打造全新的体验型城市公共空间,在数字化模型、仿真技术、智能建造等新技术支撑下,尝试突破传统建筑的维度限制,为整体性的动态建筑创造了可行性样本——空间不再是凝固的,它也可以是流动而变化的。

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流行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渐改变建筑师和建造者之间的传统生态链条关系。我们希望借由这一都市小品的建筑技术探索,以全新的建筑生产力赋能城市环境和快速演化中的不确定性,并以此来回应正在悄然变革的时代。


技术图纸

△ “花蕊”观光厅平面

△ “花蕊”观光厅立面

△ “花蕊”观光厅剖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长沙“湘江之眼”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朱培栋

设计团队:李彬淼、卞千、段夏婧、徐子峰、张道正

业主:绿城中国

智能化建造: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湖南,长沙

建筑面积:78m²

设计周期:2021年7月-2022年1月

建设周期:2022年2月-2022年7月

结构:钢结构

材料:EFFE膜、曲面玻璃

摄影:行知影像-李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5/53496.html/feed 0
金缮城市,生机街区:杭州LOFT49产业遗存更新 / 朱培栋-line+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300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3002.html#comments Thu, 16 Nov 2023 14:12:26 +0000 产业遗存的更新,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要服务当下,面向未来,我们选择以金缮的方式,为都市中心的低效存量土地注入兼具历史记忆和当代精神的独特生机。——朱培栋

△ Rendering by Mir

位于杭州大运河畔的LOFT49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的杭州化纤厂,80年代发展为蓝孔雀锦纶分厂。2003年,随着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重心由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变,被闲置的工业厂房吸引了大批艺术家自发聚集于此,杭州第一座标志性文创园LOFT49因此诞生,成为浙江省首个新型文创产业聚集地,直至2019年关停开始升级改造。

△ 杭州化纤厂和LOFT49创意园区实景

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培栋博士带领团队赢得了LOFT49园区二期的总体规划、园区整体方案和工业遗存建筑室内一体化更新的设计权,与设计总包方中外建华诚合作打造这一大运河沿线的产业更新示范园区。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启动,预计于2025年建成开放。

△ 区位图

△ Image by Mir

在近四十年间,LOFT49经历了从工业园区、工业遗存到创意产业园的整体转型,现阶段受困于城市核心地段工业遗产如何保护更新再利用与如何高效提升空间容量以适应产业迭代的双难题。

△ 工业遗存和文创产业的双重背景

面对棕地改造与规划提升的要求,line+基于自身在城市更新领域的研究,提出“金缮”修复理念,类似于文物修复的金缮技艺,将城市的历史与瑕疵视为有机组成,予以保留,通过异质体系的融入整合和价值赋予,实现历史保护与活化更新的双重目标。

△ “金缮”修复理念

总体规划理念“城市金缮,生机街区”以城市记忆为基础,激发公共场所的新生,实现对城市中心低效用地的赋能更新;扩充建筑容量,升级商业业态,迭代产业形态,补偿公共空间,创造未来承载复合场景的活力街区示范样本。

△ Rendering by Mir

01 城市金缮:从封闭园区到生机街区

LOFT49于2018年底启动了一系列更新、拆除和提升的准备工作,在一系列风貌和历史专家的研究、甄别的基础上,基地中工业时代特征最完备,建筑留存状态较完好的6号楼和10号楼两栋被完整保留下来,周边被破坏较严重,特征性不强的其余辅助建筑则被整体拆除,为后续进一步发展预留空间。其中,一期更新工程已在用地北侧先行启动,并于2021年建成投用。本次二期的设计工作包含园区主体、两座工业遗存建筑的保护更新和近九万方提量增效的新建建筑。

△ 根据工业遗产评估报告得出拆留方案

在设计前期,设计团队从文化遗产、物质空间、风貌街坊对场地进行调研,意图彰显LOFT49的工业文脉和文创基因对城市发展的特殊意义。规划布局整体延续厂区肌理,以遗产建筑为中轴线展开,强调其中心性,仅在外围增加建筑容量。同时,保持对城市界面友好,打开边界,强化开放性,控制新建建筑的体量和尺度,形成友好可达的城市界面。

△ 区位规划改造前后对比

△ 总平面图

△ 概念规划模型

设计希望通过公共活动的向心引导与街区式的亲和开放,最大限度地将封闭厂区释放为开放的城市公共平台,办公休闲、生态生活、艺术文化等场景交融,渐进地实现城市触媒效应,激活片区。在高容积率、高度限制的要求下,仅在场地南侧角落布置两座高层建筑,与一期办公楼共同形成限定和建立形象,另外三个方向布置高低错落的多层建筑。

12-新建建筑形体生成分析-min.gif

△ 新建建筑形体生成分析

△ Image by Mir

建筑形体经分形处理呈风车状,有助于创造更灵活的租赁单元,以满足从初创企业到成熟公司的多样化市场需求。同时,消减了建筑体量,形成更宜人的街区尺度感。

△ 办公建筑立面生成分析

新建办公建筑的外立面采用深红色釉面陶板和陶棍作为主要材料,在符合街区整体色彩导则基础上,形成差异化的建筑表情。

△ 办公楼墙身大样

02 遗存再生:从静态空间到活态平台

10号楼是原厂区的主要生产场所,建于1987年,典型的钢排架结构大跨度厂房,内部保留具有行业开创性的先进工艺设施设备。6号楼是原厂区的腈纶袜生产车间,建于1990年,内部保留若干生产设施。在文创园时期,艺术家对两座建筑加以改造利用,主要是粉刷墙体和局部改扩窗洞口。现阶段更新的首要原则是保持真实性,在最少干预的前提下提升建筑的性能和功能。

△ 改造前10号楼

△ 改造前6号楼

△ 厂房内保留大量生产设施设备

建筑师采用整合-介入-联通的“金缮”更新策略,使两座重生的公共建筑在形式、功能、体验上形成整体感与序列性。通过梳理横跨两个时期的叠加态遗迹和原有生产设施设备,将原生产流线转换为空间流线,形成工业叙事的基础。

△ 6号楼和10号楼建筑改造形体生成分析

△ 模型照

两座建筑在首层的主动开放,加强了与园区流线的整体性,也使得原本局促的园区空间更具开放性和可达性。11.850m标高层由栈道连桥进行连接,形成以工业生产为底蕴的完整展览叙事。内部功能依据原空间布局进行旧功能的转注和新功能的置换,并对应焕新外部形象,在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园区之间构建联通关系,回应街区的开放性。

△ 剖面-空间关系

△ 轴测爆炸图

10号楼的南北立面是典型的工业厂房印象,尽可能地保留窗洞位置比例、墙面材质和文创园时期的局部改建,对中部的出入口适用扩大为公共中庭;局部打开东西立面山墙,以剖面化展示内部的桁架结构和设施设备,原有桁架及两侧侧墙通过注浆及结构加固。

△ 10号楼外立面改造前后对比

△ 10号楼室内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 10号楼墙身大样

△ Image by Mir

原厂房的屋面状态较差,置入新的耐候板屋盖系统,与原结构脱开,应用16组格构柱支撑,垂直加建后的空中平台,也为城市中心提供了一处稀缺的空中花园和公共空间。

△ Image by Mir

10号楼内部中心大跨度、周围小单元配套的空间形式保留,水平划分为三区域对建筑尺度进行收放,适用于展览、演出等,并介入可开合的折叠门弹性承载不同空间需求的活动。中间区域为联通南北的庭院,并设有立体交通核串联屋顶地面。

△ 通过折叠门灵活分隔空间

△ 联通南北的庭院

△ Image by Mir

6号楼保留高低跨的建筑形态和立面上的窗洞位置、工业管道等特征,利用高低屋面打造活动平台,利用窗套等现代手法形成动态框景等新体验。

△ 6号楼外立面改造前后对比

△ 6号楼室内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 Image by Mir

内部空间围绕车间内遗留的大量生产设备展开,打开部分墙体,置入耐候钢板及微水泥饰面,新与旧的体系对话碰撞,塑造全时开放的工业博物馆的全新体验。

03 业态迭代:从单维低效到多维复合

随着新型产业和生活场景的迭代,对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更迭,体现在灵活性、可变性、高度弹性、可达性、停留性等方面。结构单一和受众局限的文创园模式不再适用于LOFT49的发展,而工业文脉与文创基因的双重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LOFT49在工业遗存更新的内生动力。就城市发展而言,LOFT49的首要价值是开创性地完成了从“制造”到“创造”的产业转变。

△ Image by Mir

为了应对这一变革,设计以适应性的平面设计和多元化的业态前置,结合运营方的空间需求,以及新时代都市人群的空间使用特点,赋予园区在物理空间上更高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多维扩展性,以容纳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业态。同时,在业态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办公空间,还融入了livehouse、美术馆、餐饮、酒吧等多元文化和娱乐服务业态,从而为周边居住和商务氛围浓厚的街区注入L-W-P(生活+工作+娱乐)的新元素。

△ 功能置换

△ 剖面-构造细部

△ Rendering by Mir

在未来,LOFT49不仅是全时开放的工业博物馆,也是展览、演出、秀场、市集等各类城市活动的集聚地。这将为园区内工作人员和外来访客提供机会,在同一地点尽情享受不同文化和娱乐体验。另一方面,LOFT49自由开放的氛围将为艺术家提供回归和创作机会,吸引多元产业自发集聚,以充满活力的新型混合街区,塑造产业地标,迎来“共造”的新时代。

△ Image by Mir

04 结语

LOFT49,作为杭州市中心最重要的工业遗存更新项目之一,备受多方瞩目和期待。从前期的遗产评估,运营策划论证,到城市设计方案推演,工业遗存更新方案的最终确认,经由社会各方专家的多轮审议论证,历时多年。这一项目是line+“城市金缮”计划的开篇之作,期望通过活化工业空间,来留存城市记忆,并将建筑视为激活城市这一复杂有机生态系统的工具和触媒,以期焕发城市的新生。

△ 项目在建中,预计于2025年建成开放

△ 施工现场

项目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杭州LOFT49产业遗存更新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朱培栋

设计团队:包望韬、高科、李镇宇、梁仕秋、史心怡、王嘉琪、杨霄御、周文煜(建筑);金煜庭、范笑笑、何之怡(室内)

业主:杭州蓝孔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院:中外建华诚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景观设计:浙江安道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机电顾问:杭州易咨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浙江,杭州

建筑面积:95901.45平方米

设计周期:2022/5-2022/12

建设周期:2022/12-至今

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材料:釉面陶板、耐候钢板、铝板/金属板、玻璃

 

* 文中图片为设计阶段效果表现,最终以实际建成效果为准。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3002.html/feed 0
Education Hub:HIS杭州国际学校 / 朱培栋-line+建筑事务所、gad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5/5235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5/52353.html#comments Thu, 11 May 2023 15:32:24 +0000

“我们所构想的未来教育新场景应当是知识、信息、活力相互交织的,共享性、多元性与复杂性相互包容的共同体。”——朱培栋

在当下这股校园建设的新浪潮中,校园建筑在建筑形制和空间范式上表现出了某种类型化特征——它们大多围绕线性的功能逻辑与日照、采光、间距等规范限定所展开,形成单元式、行列式、鱼骨式或院落式等常规布局。建筑师们作为教育资源与土地资源矛盾的解决者与新兴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正在不断地拓宽教育的边界和维度。基于来自校方的非传统教育理念的诉求、场地的客观条件限制和建筑师的自我反思,我们尝试在HIS杭州国际学校中提供一种新的解题思路——通过重新理解教育意义,实现以集约型用地和高效能空间为主要特征的、以共享与交流为空间主导的新教学场景构型。

01 新教学场景构型

——Education Hub(教育枢纽)

HIS杭州国际学校是最早进驻杭州的K-15国际学校,也是浙江省第一所只招收外籍及港澳台籍人士子女的学校,由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IFS)负责建设和管理,2018年于钱塘江南麓的白马湖畔建设新校区,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和独立的ECE幼教。

△ 总平面图 ©line+

04-杭州国际学校鸟瞰-line+-min.gif

△ 杭州国际学校鸟瞰 ©line+

选址为一处L型用地,与南北朝向呈约45度夹角,业主方要求主教学楼和幼儿园在地块内分开设置。在切除ECE幼教区域之后,紧张的用地使得如采用一般学校的常规布局,均受到日照间距等规范条件的多方掣肘,会对户外的活动空间和运动场地产生大幅度的挤压与限制,并面临功能或者是体验上的巨大缺失,而线性布局也会减少校园内师生动线的交集机会。

△ 典型校园布局 ©line+

△ 场地布局推敲 ©line+

新校区的建设要求满足多元文化背景和国际教育体系,除各年级段教室外,还包含创新实验室、2个体育馆、2个剧场、食堂、泳池、图书馆等公共活动空间。学校采用“走班制”教学模式,赋予学生自主权的同时,也产生大量走班择课时间的损耗。因此,如何围绕“效率”留出更多时间供学生进行课余的交流与活动成为设计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国际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开放交流的教育理念,以及素质教育与拓展活动并重的教学制度,均对校园的功能模块和教学场景产生了新的限定。

在前期与校方交谈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后,我们意识到未来教学场景应该是活力交织的,鼓励孩子们自发性的交流互动,如同邻里社区一样融洽。如社会学家伊凡·伊里奇在《Deschooling Society(非学校化社会)》所言:学习存在于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不断被建立起来的动态关系之中,包括与师者、伙伴、物质和环境。

在面临紧张用地限制和多元混合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同时满足国际化教育理念和本土设计规范的要求。因此,我们尝试跳出传统校园构型,探索未来教育场景的新可能——“Education Hub(教育枢纽)”,以非线性、平台化的方式统筹整合教学空间要素,从而创造更为高效、共享、平等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综合体的形体策略以最紧凑的方式组织校园动线,满足国际学校全天候全气候的教学空间使用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释放户外场地。

在主教学楼中,我们将全校师生共享的活动空间置于集中式布局的中心,包括用餐、交流、表演、分享、体锻等,统筹进一个巨大的箱体体量中。在满足日照、排除遮挡、各年级独立划分的前提下,四支等长的教学组团与Hub枢纽空间呈45度斜角接驳相连,形成了功能场室围绕共享空间的向心集中式组合,更有利于公共活动的开展,鼓励聚集,促进交流。幼儿园建筑以用于集散、游戏、娱教的共享空间为放射中心,并在室外形成了面向四个不同界面的活动场所。

△ 对学校建筑进行原型转译 ©line+

△ 主教学楼模型照

△ 主教学楼施工到投入使用

△ 宿舍楼施工到投入使用

02 空间体验即教育

——新场景与新体验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强调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流动性,通过营造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行为模式的空间,激发他们对空间的探索欲与体验感,从而打开人与人、人与建筑,以及建筑与环境、教育与环境的关系。不定性的教学空间经由师生的自发使用和多义阐释,从而实现了以空间体验成就开放教育理念的设计初衷。

△ 一层轴测图 ©line+

| 作为社交平台的Hub枢纽

中庭楼梯是Hub枢纽的空间引导和组织者,同时与门厅大阶梯、教学组团内的廊道等串联成连贯的社交平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们创造大量发生交集的机会。

△ 主教学楼长边剖轴测 ©line+

在矩形规整的方盒子体量中,通过交错、对话等形体变化,其结构本身也是具有趣味性的空间景观,打破冗长的流线,融入共享枢纽。

相似地,幼儿园的中庭楼梯采取类似滑梯的形式与环形走廊相连,在符合低幼儿童的游戏感中建立活动与交往平台。出于幼儿的使用安全及空间的整体性利用考虑,楼梯通过二三层的拉结建构,使得上部受拉下部受压,整体无立柱支撑。

△ 幼儿园剖轴测 ©line+

| 作为活动平台的Hub枢纽

Hub枢纽是一个由体育锻炼、游戏活动、观演排练、日常用餐等公共功能空间垂直叠放形成的“综合体”,各学部师生的流线在此汇集重叠,实现深度交流和共享。

与一般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同,每天下午三点后是围绕Hub枢纽展开的社团活动时间,在与伙伴的相处、合作、竞争中成长,在作为主角的“舞台”上获得自信,亦是Hub枢纽的设计初衷。

Hub枢纽的功能布局由中庭楼梯分隔成东西方向,分别容纳智识拓展的文艺表演和身体拓展的体育锻炼两组功能、六大体量,注重身心教育的均衡发展。

Hub枢纽的西部依次容纳25m*6泳道的游泳馆(1F)、小学体育馆(2-3F)和中学体育馆(4-5F)。体育馆的空间尺寸分别按照中小学生的身体尺度进行规划,其中,小学部体育馆在剖面上分离出一层室内活动室兼做室内看台。中学部体育馆含两个标准篮球场尺寸,以体育竞技为标准设计。

△ 游泳馆(1F)

△ 小学体育馆(2-3F)

△ 中学体育馆(4-5F)

小学体育馆通过空间合理划分、结构荷载计算,设置了灵活隔断,随着授课内容、活动形式的变化,体育馆可转化成全开放式、半开放式的空间,满足多样的非结构化教学活动场景。


△ 小学体育馆的不同使用状态

主教学楼的东西立面外窗采用横向穿孔外遮阳百叶,通过一定角度的翻折,形成光线的多次反射,保证体育馆内的光线充足和均匀柔和。

△ 体育馆立面光线分析 ©line+

△ 体育馆内充足均匀的光线 ©line+

Hub枢纽的东部依次容纳餐厅(1F)、黑匣子剧场(2-3F)和大剧院(3-5F)。大剧院在剖面上横跨三个楼层,满足正式演出、全体集会等活动标准,配备有化妆间、后台候场等。同时在观众席的斜面楼板下,收纳了一个可变的黑匣子剧场。

△ 餐厅(1F)

△ 黑匣子剧场(2-3F)

△ 大剧院(3-5F)

| 互融互通的教学组团

在主教学楼的四支教学组团中,南侧主要设置普通教室,获得最佳的采光和景观视野;北侧设置专业学科教室、行政办公、图书馆、实验室等辅助功能,彼此之间保持互融的交流关系。

△ 主教学楼一层平面 ©line+

设计仅在走廊的单侧设置教室,而在另一侧则留出4.2米宽的非结构化交往空间,创造出多个可以停留、发生活动的空间节点,以此激发偶遇和即兴的讨论,并与Hub枢纽保持通畅的可达性。正式与非正式的功能混合,催化出一系列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回应非线性教育理念的初衷。

教学组团的建筑立面通过对水平线的强调,采用银白色铝板和水晶灰玻璃,通过水平方向上的内凹折面,形成了极富未来感的现代建筑形象。

△ 主教学楼墙身大样 ©line+

幼儿园的建筑立面采用大面积落地窗及金属穿孔板等材料,为室内幼儿活动提供合适的采光。百叶和金属外墙的叠加,使建筑外立面产生在水平方向无限延展的视觉效果。

03 新教学空间原型实验

——中心放射式平面构型

Education Hub在HIS杭州国际学校所形成的中心放射式平面构型在过去常见于城市规划或博物馆、交通枢纽等建筑类型中,例如巴黎凯旋门、北京首都T3国际机场及大兴国际机场等,但在教育建筑中较为罕见。

△ 抽象提取枢纽建筑的空间原型 ©line+

在布局构型中,我们借鉴了现代枢纽类建筑灵活分区、配套共享等优势,以提高集约型用地的空间利用率和灵活度。枢纽建筑高效共享的空间体验和融合互通的空间感受,也为Education Hub(教育枢纽)的空间建构中提供了原型基础,继而我们根据学校建筑的功能逻辑、规模尺度等做适应性变体,以此回应新型教学空间的使用体验、效率和状态。

不同的是,传统的放射式构型往往会导向视觉或权利的中心,而在Education Hub中,我们将非传统教学主体的共享空间置于中心,以充满活动场景的“社交中心”取代“纪念碑”,以视线、信息和内容的多向互通取代“看与被看”的单向行为,转而创造一种去中心化的更为平等的校园师生关系。

△ 中心化的向心布局(图左) ,去中心化的向心布局(图右) ©line+

Education Hub(教育枢纽)不仅是对未来教学场景的构想,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适用于广泛集约型用地的教学空间原型——以有限的用地释放最大的开放活动空间,并创造更为高效、共享的校园新体验。

04 结语

历时近四年的设计和建设,HIS杭州国际学校在2022年8月迎来了超过50个国家的800名师生。在投入使用的半年中,我们常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孩子们在不同空间中的活动场景,关于Education Hub的场景设想正因师生们的使用而逐渐鲜活。

我们期望这一次的空间原型试验能够产生积极的成效,帮助教育者们成就美好期冀,成为海内外孩子们梦想起飞的“小小机场”。


项目信息

△ 主教学楼二层平面 ©line+

△ 主教学楼四层平面 ©line+

△ 幼儿园一层平面 ©line+

△ 幼儿园二层平面 ©line+

△ 幼儿园三层平面 ©line+

△ 主教学楼剖面 ©line+

△ 主教学楼剖面 ©line+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杭州国际学校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gad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朱培栋

设计团队:孙啸宇、吴海文、黄芸婷、杜梦颖、杨霄御

结构机电设计: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姚开明、朱奇、沈晓东(结构)、沈晓伟、龚海、胡敏、钱子俊(给排水)、江涛、陈国平、曹俊(电气)、季明星、姚国财(暖通)

业主:杭州国际学校

幕墙顾问:浙江建工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室内顾问:R+S (China),青岛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顾问:上海天夏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市政顾问: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分院

装配化深化单位:上海研砼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浙江,杭州

建筑面积:49083.5㎡(地上)

设计时间:2018.06-2019.08

建造时间:2019.08-2022.08

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材料:铝板、水晶灰玻璃

摄影:苏圣亮、朱润资、line+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5/52353.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