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同济建筑本科到底在学些什么 ?—— 同济学长本科回忆录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comments Thu, 21 Feb 2019 13:45:44 +0000

彦祖学长实在是一位十分优秀的人。

平日里,听闻他说过一些同济本科的教学方式,觉得颇有意思,于是萌生与他约稿的想法,满足一下你我他的好奇心。他欣然同意了,并且不出三日便把稿子甩给了我,还意外的内容丰富,质量极高,再现了同济本科的一整套教学模式。在这之前大概还没有对同济建筑教学这么完整的介绍把。彦祖学长平日里说学逗唱,没想到做起事来也认真得可怕啊。

文章内容包括了同济的教育思想,四年的教学安排,详尽记录了从瓦楞板椅子训练到最后的城市设计。

再次感谢彦祖学长满满干货的分享~

——前言

笔者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去年秋季开学后,继续就读本院硕士学位。受邀介绍一下自己本科的专业学习经历。菜鸡四年,静处三周,悟出些许体会。记于此文,不喜勿喷。

初识同济

对同济风格的认识,起于大一的一次松江方塔园旅行。王澍曾经这样评价方塔园内的何陋轩:我可以断定,它是全中国没有第二个能超过的伟大建筑。

我是王澍。最早我是在我们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资料室里,《建筑师》杂志上看到何陋轩的照片。当时非常惊讶,它是一种特别中国的感觉,击打着我!当时中国整个建筑业,还停留在“革命现实主义”、“革命历史主义”的阶段,像这样的建筑不可能出现的。

方塔园内的何陋轩

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在我所见到的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小品里,这个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它很高尚,却也很真实,很亲切。如果你有机会,去一次何陋轩,你也会在茶客的喧嚣声中,忘了这是一件载入建筑史的里程碑作品。

何陋轩是个喝茶打牌好去处

介于当时对建筑史的认知尚浅,我并不能很好地去阅读这个屋顶,但是依然能被一些有特色的细节所吸引。比如屋脊优美的弧线,四周舒展的出檐,虽然拙朴却舒服得很。更让我惊讶的是,支撑结构的柱子杆件,节点处都涂了黑漆,就怕你注意不到节点处的构造。这些节点密密麻麻,同时从人视点看去,又呈现出了一种秩序,足够让人震撼。

何陋轩的节点处都涂成了黑色

竹子接地的方式也很有意思,上面宏伟复杂的建筑一下子突然收到了一个点上,然后经过黑色节点的总结,居然变成了一个个巴掌大的点。这很像一个200斤大胖子,在不同层级的台阶上,踮着脚跳芭蕾舞。

柱子接地处构造

小时候也见过这种大屋檐的“古建筑”,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调皮”的“古建筑”,他使用了家乡只在厕所才会使用的茅草屋顶,但却在结构上有这么多心思。

当时的构造经费很少,建造何陋轩屋顶的材料是茅草

后来看到了节点图,又被震撼到了。如此飘逸恣肆的外表下,竟是这么严谨的一颗心!

偶然看到的节点构造图

冯纪忠先生与同济

何陋轩的设计师,就是同济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冯纪忠先生。先生早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前身——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后在奥地利留学深造。回国执教多年,不仅担任了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而且促成了学院的成立。

冯纪忠

插一句题外话,年轻时老爷子颜值不输如今当红小生。

老爷子还上过《时尚先生》杂志的封面,不信你看!

在长年执教的过程中,先生逐渐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花瓶式教育”,即教育不仅要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还要培养自由的创造思维。

学院赠与老爷子由学生制作的花瓶

在培育一名未来建筑师的过程中,能够将约束少的课程设计,和约束较多的课程,交替进行,最终培养一批能够“缜思畅想”的未来“同济系”建筑师。

老爷子手题“缜思畅想”

老爷子为新成立的学院题字“虎虎生气”,两个虎子写法不一,代表当时的建筑系和规划系 。

在冯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学院创始人思想的引导下,学院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自由民主的学术风气。在这里,学术地位、学术造诣、专业领域各不相同的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且受到公平的对待,当年c楼的竞赛即体现了这一点。所以有人说,这个学院杂、乱,笔者认为都不为过。换句话讲,这大概也是冯先生想要看到的学术景象吧。

 同济四年,从制作瓦楞纸板椅子到。。。

笔者所经历的同济建筑学本科教育,是一个不断收放的过程。

大一大二课程安排

「大一上学期」

在大一上学期,主要是针对形态设计和基本表达的训练。课程也主要以构成训练,线条、字体、色彩等设计表达训练,以及摄影、识图、测绘、画图、制作模型等建筑表达训练为主。内容看起来真的很碎,但是确确实实是本科四年里最丰富最欢乐的设计课了。用当时我的设计课老师话来讲,就叫做“给大学以前的我们补补课”。现在想想,真是那么一回事!

大一上学期课程安排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个学期的设计课,虽然体验了人生第一次的肝图通宵(那年我闰九月,我的两个生日都是在肝图中度过的),用评论庄子的“汪洋恣肆”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大概便是整个教学体系中,最“放”的环节了。老师说,做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玩的开心。那个学期确实过的很开心,至少到期末怒吃一“中”的时候,那时的我的确还能笑得出来。

第一个作业是制作瓦楞纸板椅子,其实我一直很纳闷同济为什么对瓦楞纸板一直有着如此之强的执念。。。

大家一起赶方案时候的样子

平面构成的作业:3.1415…,浓浓理工男癌晚期风格

某作业成果

课上也会进行一些所谓的“思维训练”。这些训练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是小茶室设计,一个是画一个立方体的影子(现已加入阿文豪华课程套餐)。还有两个训练到现在的项目,叫“一刀切”和“两刀切”,即提供一张15cm*15cm的黑卡纸,只允许剪一刀或两刀,然后进行重组,拼合出一个新的图案出来,当时大家真的是把“畅想”发挥到极致,限制之少,甚至有同学稍微多剪一点都没太在意。

“一刀切”和“两刀切”作业成果

“平立转换”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设计,通过这个设计,你可以初步培养从二维世界到三维设计的认识。

你需要根据马列维奇、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名画中,截取一个局部,做一个第三维度的设计,下面的图是笔者“蒙德里安”单元设计,在原有画作基础上,第三个维度里植入拱的元素,最终的设计手工模型。

下面是我的作业“康定斯基”单元 ,思路还是在原有画作基础上,将大笔画转译为大尖角,小笔画转译为在大体量之间穿行的空中折纸条。

作业“康定斯基”单元

“空间限定”则是另外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作业。经过前一个作业对三维体量的认识,这个作业旨在科学地引导你去认识,什么是建筑三维体量的本质,空间是怎么产生的这么几个问题。

你需要将6cm*25cm*5@5cm(具体尺寸可能记不太对了望谅解)的KT板,进行一些剪折打洞,并将弄下来的KT板再填回去,要求不能浪费也不能再添加,最终产生主从、序列、复合等等空间。

我做的是序列空间,通过一个标准单元板,折压,再相互嵌套,最终形成一个线性的复杂空间。


作业序列空间

“空间采集”设计又叫“超级家具”。在经历了对空间的科学系统的认识后,这个作业旨在培养我们对于具体的空间设计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即不同尺度不同空间限定方式,产生的空间能用来干什么,同时初步锻炼出一种调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我们需要行走在大街小巷,收集临街店铺或者“黑料”小摊(那时的赤峰路,夜半十点,小摊小贩出来和城管斗智斗勇,颇为壮观。。怀念当年的煎豆腐T-T),并且通过拍照方式记录下他们的空间和使用方式,当时为了允许拍照,瓜果蔬菜、生煎烤鱼…真的没少吃。

“超级家具”作业展示

“超级家具”作业展示

经历了这些设计训练,我们大概可以感受到,一个好的设计,必然遵循着“整一为美”的原则,即我们只能对我们的素材,进行一到两个大的操作,而不能太琐碎而没有重点,换句话讲,形态的控制能力,或者思维的控制能力,就体现在我们对于“连续性”“整体性”的理解上,体现在整体的秩序和局部的小趣味的把控上,体现在对重点突出和局部生动的把握上。

最后一个作业就是把“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测(chao)绘一遍,以培养读图识图绘图能力,顺便学了个剪视频。。那个视频,现在完全可上b站土味社区。

终于到了学期末,听过基础教研组一群老师群口相声说学逗唱之后,就算过年了。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lyb老师真的巨帅,宇宙级帅啊啊啊啊!

期末点评

等等,没完,好像还有个作业。。。

对,寒假作业。大过年的,冒着砭骨的寒风,去拍老家的历史街道视频,并且完成一套手绘和资料采集,以及一套图像日记。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哼!当然没有。

还有对自己家平面的测绘(通过这个作业我认识了身边的一群土蚝),并且给出改造设计意见,而且还有造价规定,多少我是真的记不得了,饶了我。这样的寒假,只配同济建院学生享受。(实锤劝退帖了。。)

下图为当时的历史街区实录作业,别问我字怎么写那么好的,都是在回家的路上,得知我吃“中”的消息时候,我就大概有种预感,未来的某一天,尚谷在向我招手。。。

历史街区实录作业

「大一下学期」

到了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日子就不像大一上学期那样,累的变本加厉!

大一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这个学期,教研组的老师们决定为我们思路清奇的猴头,戴上一道道紧箍咒。这是一个“收”的学期。

在大一上学期所谓“补课课程”狂轰乱炸之后,我们迎来了本科最烧脑的一个学期,即“探究空间和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将探究的成果落实在一个里弄空间改造设计上。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先做了一些预备工作,比如合院原型的调研学习,建筑和人的两方面关系(行为序列,空间联系),以及欢(hei)乐(lian)的里弄调研。

大一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挑战至今的设计叫“一个人的世界”和“两个人的空间”,让我现在做,都依旧做不好,更可怕的是,在我渐渐将他们忘却的时候,他们却又在大三的尾巴,大四的头,再令我快活了一次。

这两个作业即是要训练学生,对空间和人的行为序列之间的关系,以及当空间是为几类人服务时,空间如何体现人的关系,如何去服务与这种关系等。诚然,这种训练对于涉世未深的我们来说,真的不好理解,以至于很多同学在大四时候,还会把“关联性”理解成“行为”。

直到我重读《两小儿辩日》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后,我才对关联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想学好设计,先学好马基吧。而当你对这些哲学的东西了然于胸的时候。。。。。。

资料来源于网络

最后的作业是对里弄的调研和里弄设计,叫“生活在别处”,名字来源于米兰昆德拉的一部小说。首先,我们要实地去感受一下逼仄的里弄空间里居民生活的日常,比如楼板的隔音不好,导致张家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李家就听的明明白白;或者每天在同一个厨房里做饭,大姑大婶总会拌拌嘴之类的。这么一折腾,确实对我们理解空间与人的关系很有帮助。

然后,我们需要读一本发生在弄堂里的小说,如《上海生死劫》《繁花》《上海屋檐下》《色戒》等等,并且将主人公之间的关系通过你的设计体现出来,并且让空间服务与剧情的发展。最终培养我们对空间,和在里面使用空间的人之间关系的认识。

这是当时的一个优秀作业,一张图把里弄空间和生活的联系讲的活灵活现~

当然,和里弄设计同时进行的,还有赫赫有名的“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著了名的“同济大学祈雨节”,每年同济会召集全世界各地的人,用瓦楞纸,以一种我们外星人看不懂的古老的祭祀方式,祈求隔壁东海龙王的眷顾。

 「大二上学期」

经历过大一下学期的人,都会明白大二上学期的舒服。在接受过大一上学期的基础设计训练,大一下学期的对空间的认识之后,我们终于结束了不务正业的日子。

大二上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首先就是“建筑认知实习”,这个残酷程度仅次于军训的实习里,我们需要跟着老师,拿着小本本,头顶太阳,转建筑、跑地铁,然后钻他们的辅助用房和设备层,真正的,别人吹空调,我们吹空调外机。老师们妄图使用这么一种方式,在学建筑设计之前,让我们建立对于建筑的认识,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对“热舒适”的渴望,早已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相比之下,设计课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是真的,这个学期的设计课,我真的没有通宵画图。这个学期设计课,主要是要学习怎么设计建筑的空间形态。老师们把建筑形态生成分为“规则衍生”和“性能驱动”两种方式,所谓规则衍生,即你需要设定一套规则,以使形态由一些“基本形”一步步变出来,如我们所熟悉的“泰森多边形”“元胞自动机”等就是比较高端的规则衍生。

黑白转换就是当时的一个简单的作业

而“性能驱动”则主要是认为,建筑的空间形态是由具体的一些性质决定的,比如建筑的结构、建筑的功能、建筑的流线视线关系等等。

下面是一部分对苏州园林空间生成的研究。

接下来就是两个相应的设计。结合前面对于“规则衍生”和“性能驱动”两种空间生成方法的理解,综合运用于水平向度的建筑空间设计和竖直向度的建筑空间设计中。水平向度是一道基地位于拙政园中的题目,面积也不大,旨在训练园林生成原理和规则衍生相结合的能力。而竖直向度则是一道鼓励使用结构性能驱动来做设计的题目。

典型的结构性能驱动设计的实际案例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们就彻底地投入了建筑设计的怀抱。这个学期主要是一个长题,每一届都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的CAUP校友之家、CAUP评图中心等等,无论怎么整,都是CAUP的产业。

大二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高年级」

到了高年级主要就是对于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理解。尤其在建成环境板块,我们做了“城市综合体”“虹口港城市设计”“虹口港城市设计导则下的住区设计”以及我个人参与的“彩云深处的活力复兴:云南楚雄大姚重点街区城市设计”四个板块的城市设计,面积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名字也越来越长……收获也越来越多。

大三大四建筑课程安排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feed 15
同济 | 上海图书馆竞赛二等奖!——热力学建筑Studio中期成果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60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601.html#comments Thu, 28 Dec 2017 12:36:56 +0000 640 (1).webp.jpg 

~大家好呀!经过上一篇充满艺术与美的文章让大家换换心情,这次又给大家带来了同济本科独特的课题——四年级自选题!自选题囊括了各个方向、各种风格、各种指导教师任君挑选。这种模式下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关注和兴趣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因此对于想出国留学的同学而言,经历过大三对建筑设计有质的飞跃之后,大四自选题就是一次技能全方位展示的实战平台。

本次邀请了ZSY同学来介绍自己和组员的课程设计——此作业仅凭着中期成果就获得了“文化点亮城市”上海重大文化设施国际竞赛(上海图书馆组)二等奖!他们也因此成为该竞赛中最年轻的获奖者!(要知道这个竞赛大部分参赛者都是专业团队以及职业建筑师,竞赛性质为国际竞赛)大家是否好奇该方案背后不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呢?

回到这个方案本身,它是一个在强大的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它对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很具有启发性,提供给我们一个探索未来建筑走向的新视角。

话不多说,让我们揭开本期作品的神秘面纱~


前言

热力学建筑原型这个课题是同济本科四年级的自选题。当时,我一心想着要准备申请出国留学的作品集,希望能多参与几个有噱头的课程设计。在众多可选的课题中,这个课题的项目是图书馆,研究光和热,虽然我并不了解这个领域,但是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正好满足我的所有期望。所以,很惭愧地说,一开始我是本着比较功利的态度报名的,也很幸运地选上了。选上之后,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果。

近年来,热力学这个话题逐渐成为国内建筑学界的热点。它研究的是建筑形式与能量、物质之间的关系,反思大规模的城市化、现代化对于气候、环境的影响。

随着能源短缺、生态破坏、气候恶化等议题被人们着重关注,现代建筑——不可否认它的建造比历史上以往的建筑要消耗更多的有效能,它在其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640 (1).webp (3).jpg 

图片来源:Slides of Eric Berg

 

谈到建筑与能耗,其实在我们的本科教育中不乏关于绿色节能技术的学习,而这里提出了一种新视角——从能量出发

就如同Friedrich Nietzsche所说:

This world is the will to power-and nothing besides!

让我们重新回顾地球上能量的传递、光合作用等过程,思考建筑如何能够使生态的、建筑的能量最大化:最大化可用的能源摄入、使用以及反馈循环。

640 (1).webp (4).jpg 

因此这个课题最终希望我们学生以能量的流动循环为出发点,以光作为关键词,提出新的建筑原型,响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寻找关键词

与之前的设计课不太一样的是,L老师和Z老师很重视前期的研究和思考,并不急于让我们开始设计。我们在寒假之前就收到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我们九个同学每人选一个案例,在寒假里进行案例分析,还要调研自己家乡的气候环境,还布置了几本英文的理论书的阅读任务。

开学前一周,大家还在享受最后的假期,而我不得不提前进入开学的状态,开始查资料、看书,还学着用Ladybug做了家乡的太阳轨迹模拟。(假期就是学霸们的知识技能充电期)

640 (1).webp (5).jpg 

开学第一节课汇报之后,老师认为大家的案例分析不够深入,希望大家能抓住光这个主题,用自己的图、自己的方式来重新解读案例,而且每个人要从自己的案例找出几个关键词,以便对以后的设计有启发。

最开始的一个月,我们就致力于案例的研究和相关的学术阅读。我的案例是位于墨西哥的Vasconcelos Library,在与老师的讨论中,我得出了孔隙和分层的关键词


我根据图纸重建数字模型,并制作手工模型,试着从各种角度去解读光是如何被导入建筑的,这个建筑如何从外到内,有不同的孔隙和层次来吸纳或者阻挡光。

640 (1).webp (9).jpg 

图书馆类型的建筑中对光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分析基地的气候条件开始,研究在不同的季节、时刻,建筑对光的利用如何对外界变化做出回应?光从建筑外到建筑内部,经过了植物、阅读区、走道、书库以及中庭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有着不同的孔隙率来控制光线进入量,以符合功能需求。

之后大家还分小组把我们选的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案例整理起来,关注气候特征、建筑功能、孔隙率等,将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640 (1).webp (10).jpg

在案例研究的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基地调研。我们的基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在世纪大道的尽端,基地西北侧为浦东新区行政办公中心,东侧是浦东新区展览馆和银联大厦;南侧为公共绿地,隔锦绣路是世纪公园。场地给我们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城市密度极低,城市尺度巨大,而且绿树成荫。

640 (1).webp (11).jpg 

城市热力图分析

 

在与老师的几轮讨论后,我们觉得树是研究光和能量的切入点。一棵树对阳光的利用率可以高达95%,比现有的节能建筑多得多,我们小组三人决定以树作为我们的研究的课题,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这个题目也就此诞生。

热力学机器

我们一边重新捡起高中生物学的书本,开始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到底是什么原理,一边开始阅读各种热力学相关的理论书籍。当时我们苦读的是Kiel Moe的Convergence以及William Braham的Thermodynamic Narratives,每次讨论都离不开熵增、热库、循环这些玄学般的词,还学习他们的图解方式,画了一系列不明觉厉的图解。

640 (1).webp (12).jpg 

太阳能是非常充足的-“Superabundance”,而人们现在只利用了它的很小一部分。建筑捕获能量的机制能否从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找到可借鉴之处呢?我们希望从植物能量流动循环的原理中提取灵感,运用到建筑形式中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热力学机器。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大家都很兴奋。首先我们讨论出了从环境到建筑这个复杂过程的工作流。

640 (1).webp (13).jpg 

然后对地球上不同气候类型区的植物进行研究分析。

640 (1).webp (14).jpg 

我们将植物对能量的利用划分为六个步骤,每个步骤对应植物的不同部分,比如叶片负责能量的捕捉和转换,躯干负责能量的运输等等。

640 (1).webp (15).jpg 

能量是如何在各个层级之间传递的?植物的各个部分和建筑的组成有何相似之处?

 

还比较了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这些部件的形态变化。

640 (1).webp (16).jpg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从物质的角度去看能量利用系统的不同特点,这些差异与气候适应性相关。

然后我们就去找建筑元素中对应的部分,找来了各种预制对应功能的设备,比如热泵和太阳炉,然后将他们组装在一起,就有了我们第一稿热力学机器。

640 (1).webp (18).jpg 

从植物到建筑原型拓扑研究

第一次汇报,我们的成果虽然在形式上很吸引眼球,但是经不起推敲。问题出在,我们没有从原理和系统上研究能量的流动循环,只是简单的部件的拼贴。这是我们第一次误入歧途。

640 (1).webp (19).jpg 

简单的部件拼贴形成的“热力学机器”

再寻关键词

第一阶段汇报之后,我们也发现,现在的节能建筑及节能设备,对于能量的利用是很有限而且不成系统的。于是,我们回到出发点,重新研究植物的特性,在六个步骤之外,总结出三个关键词:孔隙(porosity),分层(layer),通道(channel),通过孔隙捕捉阳光,通过通道传递能量,在不同的层次上对能量有不同方式的运用。

640 (1).webp (20).jpg 

从能量利用的原理中提取出几何原型,然后进行拓扑研究 

当时我们看了很多GSD热力学课题的作业,还有Francois Roche的很多作品,出了好几稿触手状或是大肠状的原型设计

老师的评价是,我们还是没有真正搞懂原理,过于追求形态。这是我们第二次误入歧途。

眼看离中期评图没剩几天了,我们小组三人陷入了恐慌和迷茫。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再继续研究孔隙、分层、通道,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想尽办法做出能有驾驭这样系统的原型。

原型诞生

在临近期中的前两次课,其中一个方案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在老师的启发下,我们决定做一个上层有各种开孔、下层有风塔状的通道、上下层交叠的原型,热力学机器终于诞生。

640 (1).webp (23).jpg 

不断地将三个关键词的原型叠加、不断尝试,终于有一个获得老师的青睐~

640 (1).webp (24).jpg 

从光合作用关键词发展得出的原型

0.gif 

我们做出了原型,改变各种参数,如孔隙的大小、通道的形态、不同层的厚度等等,同时放下几乎所有其他的事,紧赶慢赶做了一系列手工模型,还很幸运地借用到同济大学H老师的光学实验室,进行一系列光照模拟,然后又在一天内迅速赶出了完整的建筑形体。

640 (1).webp (25).jpg 

制作了好多个剖模型进行模拟分析

640 (1).webp (26).jpg 

中期成果就这样在密密麻麻的分析图和模拟照片中完成了。我们的努力和心血没有白费,中期评图我们获得很好的反馈,老师们都觉得这个方案很有潜力。

最令我们意外的是,我们将中期成果整理后,按照课程的原定计划参与上海重大文化设施国际竞赛(上海图书馆组)的竞赛,不仅入围,还脱颖而出获得了二等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获奖者。

原型深化

中期过后,我们进入原型的深化的阶段,节奏逐渐放缓。首先我们再次梳理了建筑和植物使用能源的六个步骤、六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我们开始赋予之前的热力学原型更多建筑学上的意义,进行尺度的变化(从采光井的尺度到塔楼的尺度),以及风塔倾斜方向的调整,使整个体量更加具有能量流动的态势,也更符合热力学原理。我们也借用了风环境模拟的软件,进行一系列模拟计算,最终优选出一个方案。

经过模拟之后选择了最终方案

640 (1).webp (37).jpg 

都市之中的一个“机器”

640 (1).webp (38).jpg 

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风塔”

精彩长图-旋转手机欣赏~

与此同时,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话题,就是研究表皮的材料模块的构造和设计。我们延续风塔和开孔结合的形式,将表面的开孔也分为内外两层,并赋予轻微的转动,在置入建筑体量的时候,我们将下部的开孔和扭转放大,上部则缩小,希望能通过这种变化,一方面控制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环境,另一方面增强风塔的拔风效果。

640 (1).webp (41).jpg 

表皮尺度上的环境性能研究

这个推进的过程十分顺利。为了真正理解这种材料的构造,我们还用硅胶做了磨具,倒了1:1的混凝土模块,用3d打印做了1:20的构造模型。

640 (1).webp (42).jpg 

1:1混凝土模块

 

1:20 3D打印模型

640 (1).webp (45).jpg 

利用1:20模型进行模拟分析

最后阶段就是大量的模型和图纸的制作,冲刺终期评图。最后看着满满一桌的模型和一墙的图纸,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比较遗憾的是,由于这次11万平方的建筑面积实在过于巨大,我们没能很好地理清建筑内部空间的关系。我们有简单的设想,如人在风搭下会有不同的空间感受、大型的风塔下会形成公共活动区域、上层管束状的空间会成为漫游式的阅读区域等等,但是这些设想没能很好地呈现在平面和剖面上。这也成为在评图中饱受质疑的地方。

640 (1).webp (46).jpg 

表皮的孔隙率如同植物一般,从气候出发、应对不同的功能需求有着相应的变化

640 (1).webp (47).jpg 

逻辑推理与怪诞形式

640 (1).webp (48).jpg 

剖面展现出了其对能量议题的回应,以及随之带来的空间特质

感言

在整理课程成果的过程中,我仿佛又重新经历了一次这个设计。很难想象我们从一开始的一知半解,到后来能有这么多成果中间经历了什么。我的心态也改变很多,从一开始带着功利心有目的地参与,到后来真正觉得感兴趣,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课程之后,我觉得我对建筑的形式又有了新的认知,就是可以通过对某些原理的研究,抽象出新的建筑形式。这种形式不再只局限在美学或者空间上,而是具有物理上的性能以及背后的形式逻辑。这种形式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从几何原型的拓扑研究出发。即便最后的成果在形态上有些不合常理,但是它是基于科学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这也成为我之后作品集的一个思考点,就是逻辑推导与怪诞形式之间的矛盾,思考科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

还要特别感谢L老师和Z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两位老师都特别认真负责,每次都很耐心地跟我们讨论,给我们很多启发。

640 (1).webp (49).jpg 

从能量与物质出发的原型探究落在了场地上,具有一种“热力学美感”

 

小编点评: 这份作品初看形式确实很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引发好奇——这个奇特但有逻辑感的形式是如何生成的?看完设计者写的介绍之后,不禁为这个科学严谨且具有生态关怀的作品点赞。它将理论与设计融合得很好,整个过程中有着理论的严谨与客观性,也有设计的灵感与主观性。

我们都知道做设计不能陷入僵化的思维,也知道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但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是真正用设计回应这个议题呢?该作品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启发了我们将思路拓展得更宽一些,就像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系统一般,我们或也可尝试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来思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关于热力学建筑设计作品,我们公众号之前曾经发过一篇文章老师让你考虑气候,你只会用Ecotect?,里面介绍了ROEWU建筑事务所的气候环境相关的项目作品,其中将天井、拔风、光照控制、空气流动等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大家有兴趣的话欢迎前往阅读。


 感谢  TransAxis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601.html/fee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