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改造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Mon, 11 Nov 2024 01:14:0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大沙里乡村咖啡书屋 / 之行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2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20.html#comments Tue, 16 Apr 2024 08:04:36 +0000

01 “红色”与“网红”:红色文旅景区的年轻化服务需求
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山景区脚下,目前景区是4A级红色旅游景点,但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对于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因此镇政府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拿出一个低成本、同时能够吸引年轻人来打卡的咖啡书屋方案;另外一方面,因为项目位于红色景区的核心区内,因此项目外观必须要与当地民居协调一致,这对于设计提出了核心的挑战:如何兼顾“红色”景区的传统风貌要求,同时又能符合年轻人的“网红”需求?同时在几十万的造价内解决所有的建筑、室内、软装、景观?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山景区脚下,目前景区是4A级红色旅游景点,但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对于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因此镇政府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拿出一个低成本、同时能够吸引年轻人来打卡的咖啡书屋方案;另外一方面,因为项目位于红色景区的核心区内,因此项目外观必须要与当地民居协调一致,这对于设计提出了核心的挑战:如何兼顾“红色”景区的传统风貌要求,同时又能符合年轻人的“网红”需求?同时在几十万的造价内解决所有的建筑、室内、软装、景观?

02 “显”-“隐”之间:场地中潜在力量的感知与梳理
我们决定从感知场地开始,从场地周边来寻找推进设计的力量,找到可靠的设计线索。场地由西侧道路进入,南侧有一座业已建成的竹篾手工体验馆,北侧则可以远瞰景区主要山脉:天华山。以地形而言,场地为一处低洼地带,整体低于景区主干路约两米,因此原建筑在场地中呈现比较“隐”的状态,建筑的主入口和建筑体量不太容易被快速来往的景区车辆和人流所感知,这显然是不利于其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需求,因此如何理解和回应这个低洼的地势,成为了设计构思首先关注的焦点。

为了打破建筑在这个低洼地带的消隐状态,面向北侧的建筑立面应有一定的尺度感,以“显”的方式,为建筑和场地带来人流。不过这种加大尺度感所带来的“显”,在建筑南侧却呈现相反的要求:因其南侧业已建成的竹篾手工馆,以其较高的地势,可使游客的视线得以越过这个低洼地带,望向天华山主景区,为避免视线通道被阻碍,在建筑的北侧要求建筑应延续其“隐”。为了平衡南-北方向这一对“隐”与“显”的矛盾,我们采用了单坡屋顶与双坡屋顶结合的屋顶方案:南侧以双坡屋顶相对较低的檐口、较低的脊线高度,回应南侧更低矮的形体要求,而北侧则以单坡屋顶较高的檐口,来回应北侧更大的尺度感和特色感的需要。

03 “扬长避短”:框架结构与传统木结构的混合建造
项目所面对的另一个挑战,就是“成本”与“效果”的矛盾:虽然建筑面积仅有190平,但是业主提出的50-80万的总预算,在扣除景观、软装、设备之后,为建筑和装修留下的预算空间已经捉襟见肘。通过思考,我们决定放弃常规的全现浇框架结构,转而借鉴湖南当地民居中比较常见砖混+木结构的混合建造方式,这种的建造方式有几点突出的优势:
1.木构屋顶相对于混凝土现浇屋顶更轻、可以有效减少结构自重,而且不需要钢筋、支模、现浇、找平等等复杂的工序,而且木结构屋顶可以直接作为见光面,省去了许多二次装修的成本,相对于现浇屋面来说,经济和美学优势显著。
2.砖混结构的砖砌墙体和现浇楼板相较于传统木结构的木隔墙、木楼板,无论是外墙防水性能、隔音效果、单方造价,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3.从跨度而言,砖混结构和传统木结构,有相近的跨度要求,基本都是以3-4米为一“间”作为基本的跨度模数。
不过,为了满足当地报建的要求,最终一层的结构并未能以预期的砖混结构实施,而是采用了现浇框架结构,不过这种混合结构的思路,仍然有效的降低了项目最终的总体造价。

04 “省故知新”:传统做法的存续与新技术语境的找形

尽管项目采用了比较传统的结构体系,不过我们它能呈现出更加清新、现代的气质,这要求我们在形式的细节上能有所创新,通过审视传统形式生成的内在动力,来判断其在目前的项目情况下,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从而尝试得到一个更加理性、准确的形式结果:当地传统木结构的木柱,如果不经过专门的“车圆”和挑选(这会带来造价的提升),木柱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形态差异,不同形态的木柱与墙面交接时,会产生木柱凸出墙面的宽度不同,以及交接边缘不直,无法收口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借鉴了传统木构抹斜口的处理,通过控制斜口的角度,来统一木柱子露出墙面的宽度,同时木柱与墙面交接的不直边缘,得以收入斜口的阴角,而斜口的阳角则可以始终控制为一条标准的垂线,通过这个斜口的细部处理,来完成不规则木柱从“曲”到“直”的转换。

当地传统的坡屋顶建筑,一般采用青瓦或者陶瓦,不过其重量较大,且不易解决单坡屋面与双坡屋面的交接处的防水问题,因此屋面改为采用了更轻,整体性更好的沥青瓦屋面,由于沥青瓦没有滴水处理,因此我们增加了檐口的批水板,用以更好的导水和保护檐口,另外也顺便解决了现场木结构手工加工所产生的檐口不直的问题。另外,当地传统建筑的屋面两侧会出挑60-80公分,其目标是为了保护墙面免遭雨水的破坏,然而目前外墙涂料的性能已完全可以胜任防水与防腐的需要,因此屋面出挑的必要性已经不充分,即使是南方多雨的天气下,也完全可以取消山墙的屋面出挑,赋予其更加简洁的外观。



项目图纸

△分析图

△生成图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结构示意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细部结构大样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之行建筑事务所

面积: 190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山兮建筑摄影

厂家:  易构科技, 湖南稻田绿建, 瑞吉门窗

主创设计师: 周子乔、陈恺

设计团队: 陈江瑞、吴沁姝、阳斌

委托方: 长沙市星沙县青山铺镇人民政府

合作设计方: 湖南稻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地点: 长沙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20.html/feed 0
沈阳红梅文创园 / 青木宏+东京如是建筑设计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86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860.html#comments Thu, 30 Jul 2020 02:25:20 +0000 DJI_0281_调整大小.jpg

©Fancy Images

东北从不缺文化,需要的只是复兴。

建筑从不曾老去,要做的只是再生。

设计背景

在90年代之前,东北是全国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这里更早地拥有了真正的城市文化。

工厂不仅构建了东北人的生活,还构建了东北人的文化。老工厂厂房改造项目的设计要从时代大背景谈起,要从产业的迭代革命谈起,红梅文创园的诞生要从城市谈起。铁西区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东西向与南北向的铁路彼此交错,四角闭合成的不规则方形就是沈阳铁西区。

1 (4).jpg

1 (20)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1 (8)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 老红梅

1 (1)_调整大小.jpg

△ 老铁西

这里是中国的工业区,作为共和国长子沈阳的代表性区域,这里曾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红梅味精厂是铁西众多工厂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经历历代的更迭,建筑的风格和表情非常丰富。

original production lines (1).jpg

original production lines (2).jpg

△ 工厂顺序

设计策略

场地的4栋建筑尺度不一,破损程度不同,呈现出多样有趣的空间多样性。建筑之间的序列完整的保留了工厂原有的生产流线,原料从铁轨运进厂,站台卸货到原料库,再取样到研究所化验,到发酵厂房发酵,再到提纯车间提纯。

#12 (1)_调整大小.jpg

△ #12 改造过程中

#1 (8)_调整大小.jpg

△ #1 改造过程中

设计从整理场地关系和建筑关系开始,将新的文化功能植入旧有建筑,将破损的建筑修复加固洗漱干净,焕然一新面向大众开放。

#2,#16 new production lines.jpg

1号楼原料库的“六折山墙”(此词需斟酌)代表着当年大量储存原料的空间能力,代表着生产力。原料的储存代表了产量能力,象征着能量,位于整个厂区的东南角,紧邻街道。Livehouse级的大型演出场所植入于1号楼,吸引文化新能量,聚拢人流开启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

#1 - analysis.jpg

#1 - analysis (2).jpg

DJI_0314_调整大小.jpg

#1_调整大小.jpg

△ #1改造后 ©Fancy Images

#1 (2)_调整大小.jpg

#1 (7)_调整大小.jpg

#1 (3)_调整大小.jpg

#1 (5)_调整大小.jpg

#1 (8)_调整大小.jpg

△ #1改造后 ©LOTAN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 Peter dicix

#1 (6)_调整大小.jpg

△ #1改造后 ©Fancy Images

2号楼是四栋建筑中体量最小的,却是生产中最重要环节发生的地方,在这里发生的试验数据输出给各个生产车间,指导生产。同时,2号楼东立面面对园区主入口,西立面和16号楼一墙之隔,南立面面向园区绿地广场,北立面面向园区主干道。这栋楼的东,南,北,三个立面都起到不同的衔接和对话作用。南立面由于严重破损,设计在恢复原立面尺度的同时采用扩大入口,向城市和绿地广场充分展示建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2 (1)_调整大小.JPG

△ 改造前

#2 (2)_调整大小.jpg

△ 建造过程

同时,设计保留了本建筑的输出功能,定位为文创品商店。采用竖向u玻材料,再现原有烟囱的高度,白天的半透明乳白色和晚上通过照明产生的效果,成为进入园区后的标志发信塔。

#2-2-3.jpg

#2 (5)_调整大小.jpg

#2 (2)_调整大小.jpg

#2 (4)_调整大小.jpg

#2 (3)_调整大小.jpg

△ #2改造后 ©Fancy Images

12号楼与其他几栋比起来在园区内并不显眼,但是它的内部空间丰富多彩,层高变化格外有趣。甲方希望在这里做一个融合办公与展示等功能的创意书店-红梅书店。读书咖啡,开放式办公,小型展示和发布的多用空间,分别从一层随层高的变化逐层布置,动线也是从动到静。

#12 (1)_调整大小.jpg

△ 建造过程

北立面面向园区主干道和体育广场,将书架意向的立面设计融入一层的立面设计,向经过的人群提示这座楼的功能,吸引四周的住民和更多的人流。

#12 new production lines.jpg

△ #12功能分析

#12 (1)_调整大小.jpg

△ #12改造后 ©Fancy Images

#12_调整大小.jpg

△ #12改造后 ©LOTAN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 Peter dicix

16号楼是故事最多的一栋楼,也是体量适中的一栋,是整个园区的中心所在。一个回游式美术馆是16号归宿的最美所在。原有厂房为放置大型设备在楼板上开了很多大洞,改造选择性的将原有洞的形态保留,用玻璃楼板代替。16号楼三联拱部分体现了当时工厂厂房的建造工艺,是结构美和空间美结合的经典,也是改造后美术馆的大型展厅所在。

#16 - DRAWINGS (1).jpg

△ 空间分析

新设2楼到3楼的坡道透过面向园区主要道路的立面玻璃和园区内的其他建筑及活动进行对话。三联拱部分保留了两个原有的发酵罐设备,永久的纪念着在这个空间中曾经如火如荼的大生产时代。

#16 (1)_调整大小.jpg

△ 建造过程

#16 (1)_调整大小.jpg

#16 (2)_调整大小.jpg

#16 (7)_调整大小.jpg

#16 (3)_调整大小.jpg

#16 (4)_调整大小.jpg

#16 (5)_调整大小.jpg

#16 (6)_调整大小.jpg

#16 (8)_调整大小.jpg

△ #16改造后 ©Fancy Images

文创园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时代发展,世纪更替,产业不断进步革命。近30年来随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出现,旧的生产方式下建造的厂房及附属空间也需要不断的更新,需要适应新的生产关系下所需要的功能。

building process_调整大小.jpg

Red Plum Culture and Creative Park - (#1、#2、#16、#12).jpg

技术图纸


masterplan_tie_调整大小.jpg

△ 总平面图

#1 plan.jpg

△ #1平面图

#1 east elevation_调整大小.jpg

△ #1东立面图

#1 north elevation_调整大小.jpg

△ #1北立面图

#1 profile.jpg

△ #1剖面图

#2  plan_调整大小.jpg

△ #2平面图

#2 elevation_调整大小.jpg

△ #2立面图

#2 detail_调整大小.jpg

△ #2节点详图

#12 plan_调整大小.jpg

△ #12平面图

#12 elevation_调整大小.jpg

△ #12立面图

#12 profile_调整大小.jpg

△ #12剖面图

#16 plan.jpg

△ #16平面图

#16 north elevation_调整大小.jpg

△ #16北立面图

#16 profile_调整大小.jpg

△ #16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沈阳红梅文创园

项目类型:旧工厂改造

项目地点: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44号

建筑设计:AAarchitects + IIA Atelier

事务所网站:http://www.itisarch.com/

电邮联系方式:yoshiko.sato.itisarchi@gmail.com

业主联系方式:sunmj02@vanke.com

主创建筑师:Hiroshi Aoki, Yoshiko Sato

设计团队:

(AAarchitects) Hiroshi Aoki, Toru Uno, Ko Oono, Sayantan Chakraborty, Ewa Scroczynska;

(IIA Atelier)Yoshiko.sato, Naoki Sato, Yue Chen, Xingpeng Wang,Xu Wujian

设计时间:2018年12月- 2019年9月

设计周期:10个月

项目完成年份:2020年

建筑面积:14489.71平方米(#1:8031.63、#2:568.84、#12: 1780.8、#16:4108.44) 

摄影师:上海洛唐(建筑)摄影有限公司,繁玺视觉

业主单位:沈阳三体投资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顾问:袁鑫

业主设计团队 :孙明君 李苑婷 李岳霖 王成奇 李星谊 杨思仪 付童 孙伟

施工图设计(建筑、结构、设备、室内、景观):沈阳新大陆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方案设计(#1、#16):广州杜文彪设计

室内方案设计(#2):东京如是建筑设计事务所

室内方案设计(#12):红梅书坊

景观设计:德国拉茨与合伙人景观规划事务所 & 沈阳绿野建筑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瑞国际照明设计

幕墙设计:上海嘉春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晶瓷玻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沈阳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860.html/feed 0
如故园——吴悦石艺术馆的设计与建造 / 普罗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1/4660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1/46606.html#comments Thu, 09 Jan 2020 02:41:57 +0000 调整大小 01.jpg

©孙海霆

从“修旧如新” 到 “做新如故”

在如今的城市更新中,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非新建项目。但其实城市中大量“旧改”项目并非我们印象中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更多的是这几十年大批量城市建设留下来的城市“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往往并不“旧”,反而很“新”。这些个“新”往往忽视了人们情感里“旧”的意义,承载不了那些和场所之间更持久的情感连接,于是在快节奏的社会变化中便容易被废弃。所以,我们面对的很多所谓的“旧改”,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是“新改”。

39-原始照片.jpg

▲ 刚建成就面临改造的“新”城市废弃物-吴悦石艺术馆的原始建筑

面对这些“新改”项目时,那些针对“旧改”的“修旧如新”等策略就无法适用了。纵观历史,这样的改造项目我们其实是有大量的依据可循,尤其是在欧洲各国建筑的改造长河中,我们既能看到像斯卡帕手中一个个经典改造案例,还能在西班牙TEd'A这样的新锐事务所的作品中寻得一些当下的别样思考。诚然,建筑改造时的标准大多是以适应今天的功能需求为准,并不需要刻意去强调改造,甚至可以因具体情况,淡化改造的属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做新的同时如果能将老的元素得以吸取,使其通过这次进化,再次成为新的整体中的一环。尤其是当下大量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爆改”不断涌现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主动的去植入“旧”的部分。通过这种新老之间的互动,改造后的建筑大大降低突兀感,使其一建成就能融入环境,如同它本就在此时此地,只是重新得以启动一样。综上所述。是为“做新如故”。我们这次的吴悦石艺术馆正是一次“做新如故”的大胆尝试。

40-改造建构拆解图-1.jpg

▲ 如故园-改造建构拆解图

调整大小 02.jpg

▲ 改造后的如故园-风庭

调整大小 03.jpg

▲ 改造后的如故园-风庭 ©孙海霆

调整大小 04.jpg

▲ 改造后的如故园-风庭 ©常可

调整大小 05.jpg

▲ 改造后的如故园-风庭 ©常可

调整大小 06.jpg

▲ 改造后的如故园-序院 ©孙海霆

调整大小 07.jpg

▲ 改造后的如故园-讲堂 ©孙海霆

调整大小 08.jpg

▲ 改造后的如故园-浮栈 ©孙海霆

41-区位图-1-2.jpg

▲ 吴悦石艺术馆与焦村艺术园区区位

如故园的“缘起”

事情要从2016年开始说起。那一年,我们将怀柔焦村一处金属材料厂房改造成了画家许宏泉先生的工作室兼画廊-“留云草堂”。作为园区第一栋由厂房改造的艺术家工作室,“留云草堂”似乎引起了轰动效应,推动了整个厂区的更新速度,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焦村艺术园区”。今年,我们又受到吴悦石先生的邀请,接下了吴悦石艺术馆这个新的挑战。

42-吴悦石老师和他的画.jpg

▲ 正在创作的吴悦石老师和他的画

吴悦石先生是著名的国画大师,中国画坛的领军人物。少年时就开始学习中国画,五六十年代曾得到画坛耆宿的亲授,为著名国画家王铸九、董寿平入室弟子。我们希望吴悦石艺术馆不仅是一个功能性的建筑,而应该像一处心灵的归宿,会友的佳地。本着“做新如故”的策略,我们不应只呈现一座新建筑,而是希望为吴老师带来一个“老朋友”,所谓“一见如故”,是为,“如故园”。

“重屏” 到 “三重苑”——属于当代文人的空间原型

1. “重屏”心理图景回顾

在留云草堂的设计中,我们探讨的是通过分析画家的心理结构,重现传统中国画里“重屏”,通过内向多层的“挖掘”,取消走廊,形成房间集群。通过层层嵌套的“画框”,表现了空间概念上的“深”,以及实现贯穿的通畅视线。但是,这仍然不够理想,因为我们只探讨了内部平面上的嵌套,并没有涉及到立体的,从内部延伸到外部关系的层面。所以在这次的吴悦石艺术馆设计中,我们希望将这种多重画境再进一步。

43-留云草堂的“重屏”空间嵌套关系.jpg

▲ 留云草堂的“重屏”空间嵌套关系

2. 从“重屏”这个心理图景到构建一个更进一步的理想模型”三重苑”

44-总平面-与留云草堂的位置关系.jpg

▲ 如故园总平面-与留云草堂的位置关系

调整大小 09.jpg

▲ 如故园总体模型

吴悦石艺术馆的选址处于留云草堂的侧后方,紧邻整个园区的中央庭院,拥有一个朝北的开阔的方形院落。原始建筑是个已经施工为地上两层加地下一层的规整毛坯房。吴老师希望地下室部分作为展厅,一层作为其个人工作室,而二层则安排书房,休息和住宿等附属空间。这样的划分虽然从简单的功能出发,但是却暗合了一种心理层次的图解,三层空间分别代表了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不同阶段,即“思考,表达与展示”。于是我们将地下展示层命名为“沉苑”,暗示沉入大地的静谧展示空间。一层工作层为“游苑”,是主客人游览交流创作的空间。二层为“浮苑”,是一个“漂浮在尘世之上”的安定场所。于是,一个“三层苑”的垂直结构被初步构建出来。

45-“三重苑”空间生成图解.jpg

▲ “三重苑”空间生成图解

48-多重视线交叉与身份转换的的“三重苑”空间结构.jpg

▲ 多重视线交叉与身份转换的的“三重苑”空间结构

10 .jpg

▲ “三重苑”垂直沟通空间模型

调整大小 11-1.jpg

▲ 风庭 ©孙海霆

调整大小 12 .jpg

▲ 贯通地下层与一层二层的“三重苑”空间结构 ©常可

但是这样显然还不够,因为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分层体系,这三个艺术阶段应该是互为因果又同时发生的,如同吴老师的画作,它是不断沉淀又是即时发生或是妙手偶得的。作为一个理想的空间原型,理应去打破割裂的垂直或水平分层。是我们将地下层和一层一个单元的打通,创造了一个两层通高的“讲堂”。再将一层和二层一个单元打通,创造了半室外半室内的两层通高的“风庭”。在平面和垂直层面上,“风庭”与“讲堂”都彼此衔接,渗透,从而形成了三层贯通重叠的视线和空间层次,使“三层苑”进化成“三重苑”。

调整大小 13 .jpg

▲ “三重苑”中风庭与浮苑的贯通空间 ©常可

调整大小 14 .jpg

▲ 讲堂与画室的上下视线贯通 ©孙海霆

调整大小 15 .jpg

▲ 复杂贯通的艺术空间 ©孙海霆

“三重苑”作为一个理想的空间原型,构建起复杂但又清晰的空间与交流关系。这种关系联系了吴老师,吴老师的朋友弟子,以及慕名而来的参观游客们。这三者的关系随着进入“三重苑”的过程中,角色不断被转换,从而变成一次次不同体验的空间游历。有时“游客”下到展示空间成为了“被邀请的客人”,又或者一次次来到画室慢慢成为“主人的朋友”,三重苑作为可一个空间体系在其中不断扮演着引导着故事发生的角色。一种艺术空间的理想模式开始渐渐有效运转起来。

层层通往“深处”的“三进院”

在做这个项目伊始,我们就在自问,一个当代文人的理想的艺术空间原型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世界?回顾建筑史,我们想到巴瓦的自宅,外部平平无奇,内部别有洞天。思绪再飞移到巴拉干的自宅。在越来越小的变化搬迁过程中最终完成了一个指向天空的自宅。通过这两位大师的自宅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如何通过一个小世界的构建从而建立起与整个文明社会的对话关系。那么,通过吴悦石艺术馆这个项目,我们也希望探索出一个属于我们本土艺术家的心灵图景的外部显现。

16 .jpg

▲ 如故园的院落整体模型

于是在“三重苑“的建筑主体外部,我们又构建了一个“三进院”。在前院中通过“浮栈”“连桥” 等戏剧化构件的连接和引导,将人从大门到进入工作室的流线不断被拉长和折叠。在一系列变化的空间体验中渐渐将意识中的外在世界淡化,而被身体的感受引导进入艺术的殿堂。

47-“三进院”的院落结构分析.jpg

▲ “三进院”的院落结构分析

调整大小 17 .jpg

▲ 风庭中的“天梯” ©孙海霆

48-一层平面图.jpg

▲ 如故园一层平面图

49-如故园二层平面图.jpg

▲ 如故园二层平面图

50-如故园地下层层平面图.jpg

▲ 如故园地下层平面图

18 .jpg

▲ 如故园的空间“故事”

调整大小 19 .jpg

▲ 洞口创造的深远的实现关系 ©常可

调整大小 20 .jpg

▲  浮栈 ©常可

“序院”是“三重院”的开始,“水台”和“砖院”可以承载户外艺术展览或聚会的功能,通过“水台”的引导,砖院和建筑之间形成一道下沉裂缝,艺术展的参观者可以从这里直接进入地下展厅,从而也减少对上部创作空间的干扰。另一条通路是通过“浮栈”的引导,跨过“裂缝”,穿过建筑的大门进入一层的“风庭”。“风庭”这个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是整个房子的核心空间。“风庭”作为身份转化和空间引导的装置,是整个艺术馆的核心空间。“风庭”是一个与入口廊桥以及每一层都紧密结合的半室外空间,从不同的洞口望出去,都会看到一段不同的情景:对着一段楼梯,一副窗井,对着一方庭院。凸显一种层层渗透的自然体验。让传统的园林空间在这里以一种现代风格的方式转译出来。

51-剖面1-1.jpg

52-剖面3-3.jpg

53-剖面2-2.jpg

调整大小 21 .jpg

▲ 风庭中的次入口,方便吴老师直接进入建筑 ©常可

调整大小 22 .jpg

▲ 在正午,北立面的洞口为北面的序院争取到的“光束” ©常可

调整大小 23 .jpg

▲ 风庭中通往二层浮苑的“天梯” ©孙海霆

调整大小 24 .jpg

▲ 架在讲堂之上的连廊 ©孙海霆

调整大小 25 .jpg

▲ 讲堂 ©常可

调整大小 26 .jpg

▲ 连廊的钢格栅地面为下方展墙导入“弱光” ©常可

 一层空间“游苑”由茶室,画室,餐厅三部分组成。作为吴老师平时创作接待的核心区域,“游苑”拥有着大面积的南向玻璃墙,每天有充足的光线射入。除了画室是完全封闭的,茶室对地下展厅开敞,与周围形成贯通的流动区域。通过一条“钢格栅“的游廊,我们可以从茶室进入画室,或者在游廊上聆听讲堂,或者从阶梯进入地下展厅。“游苑”成为了吴老师可以自由创作和游憩的专属空间。

调整大小 27 .jpg

▲ 从画室看向风庭和连廊 ©常可

调整大小 28 .jpg

▲ 一天不同时段室内的光线变化 ©孙海霆

环境-光线,材料与建构的身体性思考

关于房子整个的氛围基础其实是最初看到地下室原始清水混凝土的温暖光影的那一刻。在一个粗糙的未完成状态中,清水混凝土那触觉和知觉上的细腻感已经完成了对”下沉”这个氛围的构建。这启发了我们,当光线随着一天四季不断变化时,光线与材料成为一个整体,使空间的“境”不断转化,而正是这些原始或者显得“旧”的材料让物质性有所退后,而使“光”成为了材料性营造的主角,使身体成为了感受的主角。在各种能体现“旧”的物料中,我们选择了,清水混凝土,青砖,硅藻泥人工拉毛,钢,防腐木这几种。

54-如故园的材料选择.jpg

▲ 如故园的材料选择

在地下的“沉苑”部分,我们完整保留了原始的施工墙面,仅在需要的部位凿出必要的通道,原有的混凝土墙面边缘的豁口被我们忠实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一种不是装饰的装饰,一种非刻意保留但又有所取舍的建筑学印记。

55-剖面大样及材料做法.jpg

▲ 剖面大样及材料做法

调整大小 29 .jpg

▲ 地下展厅自然光线塑造的材料性-初始氛围的建立 ©孙海霆

调整大小 30 .jpg

▲ 明暗的空间引导 ©孙海霆

调整大小 31 .jpg

▲ 地下展厅中对最原始结构“硬施工”后保留下的“旧”痕迹 ©孙海霆 

调整大小 32 .jpg

▲ 楼梯间中对最原始结构“硬施工”后保留下的“旧”痕迹 ©孙海霆

在“游苑”中,我们打掉了大部分的实墙,将大部分去除的墙体用玻璃幕墙代替。使得一层变成了最大化的与周围渗透的空间层面,紧密的连接着前院后院的自然空间,一年四季的光线被空间的箱体捕获追踪,显影出来,在玻璃盒子之间流动,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丰富的变化。青砖作为主材,成为了我们新建墙体的选择,并采用了不同拼法的砌筑方式。一方面将“新加”墙体这一元素用这种区分方式记录下来。另一方面,青砖的变体式“梅花丁”砌法也可以表现出“游苑”精神层面上的灵活性-和构造层面上的隔墙的非承重和自由。而青砖墙与地下混凝土墙面的“硬接”也体现了我们对待历史与今天的一种价值观。青砖更多的被作为一种灵活的现代化单元材料去使用,青砖身上的“文化符号”并没有过分强调,更被在意的反而是作为材料本身带来的身体感受。在“风庭”中,青砖从墙面蔓延到地面,又蔓延到二层的半室外平台,完成了一系列的“三重苑”这个空间装置的引导作用。

调整大小 33 .jpg

▲ 强光下拉毛墙面与弱光下的青砖墙 ©孙海霆

调整大小 34 .jpg

▲ 弱光下硅藻泥拉毛墙面与青砖墙 ©常可

调整大小 35.jpg

▲ 二层休息平台浮苑中的镂空青砖墙与硅藻泥拉毛墙面的并置 ©常可

调整大小 36.jpg

▲ 风庭中的镂空青砖墙,地面与硅藻泥拉毛墙面的并置 ©孙海霆

56-镂空青砖墙的砌法与转角做法.jpg

▲ 镂空青砖墙的砌法与转角做法

57-序院中青砖地面的复合组合式拼花砌筑.jpg

▲ 序院中青砖地面的复合组合式拼花砌筑

调整大小 37.jpg

▲ 硅藻泥拉毛墙面在直射光与泛光下不同的时光质感 ©孙海霆

在“三重苑”的外部,为了与新植入的各层材质有所回应,我们选择了一种接近原始的手工式的拉毛外墙面。拉毛的纹理忠实的记录了手的运动轨迹,让身体劳作的记忆以外墙面的方式得以保留,拉毛的手工性保持了墙面的不均匀感,反而捕捉了光线形成了“旧”的意向。为了让拉毛的墙面更好施工,我们使外墙进一步分隔细分,这种细分方式也把整个建筑的模数进一步的凸显在外部,使人在贴近墙面的行走过程中可以不断的体验到我们所营造的“做新如故”。

58-建造过程.jpg

▲ 如故园的建造过程

59-北立面.jpg

调整大小 38.jpg

▲ 如故园中的时光沉静 ©孙海霆

61-南立面.jpg

60-东立面.jpg

62-西立面.jpg

建筑与“故交”

一个理想的空间应该埋藏着什么样的情绪?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们脑中。在吴老师的房子中,我们觉得也许理想的空间也应该具有各种情绪。有时可能是深沉低语的,偶尔可能又激动与爆发。某种程度上说,艺术更应该是关于俗世的。当一天的光线流转,憧憬,期许,等待,愤懑,喜悦,淡然。这既是理想之人的模型,也是俗世之人的模型。

“做新如故”的“故”并不只是一种“旧”,而是一种如“故交”般的感受。艺术馆对于吴老师来说,其实也不过是会新朋,遇故交的场所。在这里新朋慢慢成为故交,新的空间场所也慢慢成为老朋友。整个过程就像从“故园”到“故人”,是为“如故园”记。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北京市怀柔区

项目性质:艺术馆/工作室

设计周期:  2019.3-2019.5

建造周期:2019.5-2019.11

建筑面积:967平方米

设计单位:普罗建筑 officePROJECT

主持设计师:常可、李汶翰、刘敏杰

设计团队:赵建伟、姜宏辉、张昊、冯攀遨、袁博, 乔雨(实习),王佳桐(实习), 吴香丹(实习)

摄影:孙海霆、常可

网站:officeproject.cn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1/46606.html/feed 1
树下院,北京张家庄村 / 空间进化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1/4661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1/46612.html#comments Thu, 09 Jan 2020 07:24:54 +0000

▲ 树下院鸟瞰图

▲ 下庭院立面

乡村的复兴需要怎样的建筑一直是空间进化关注的话题。

“树下院”林立于一片白杨树之下,核桃树与一大片菜地之间。显著的场地特征是项目命名的起源。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开朗的院子,把周围的树木、山峦以及使用者的各项活动都容纳其间。

c1 树下院-Yard_under_the_Tree.jpg

▲ 树下院俯瞰

现存的老建筑是整个院落的核心,由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结构已经不太稳固,木材也遭到腐蚀,室内空间压抑灰暗,不符合当下审美和品质生活的需求。但建筑原有的风貌却颇为典型,是当地民居的记忆符号。

如何对待传统建筑一直是乡建项目的重要问题。作为曾经的农业大国,中国文化的乡愁浓缩于乡村,“原汁原味”固然延续记忆,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传统的建造材料与结构形式使房屋的开窗面积受到严重限制,降低了室内的采光舒适度;面向乡野而来的都市客们既向往传统的生活方式,又希望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他们的体验式居住状态与村落原住民大不相同。我们不赞成“反现代”的表演,也认可共同记忆与情感的价值。于是,我们以老房子作为空间的核心,用象征性的符号来满足访客对“原生态”的向往。

▲ 用作公区的老房子

▲ 老房子改成的餐厅

▲ 新房子里看老房子

场地东西方向的高差丰富了院落空间的形态。我们根据地形,设计了上下两个部分。在平台分界处,新旧建筑用连廊相接,从室外延伸到建筑内部,模糊了庭院与室内的边界。内庭院将原有的树木保留下来,环绕它们布置了客厅与茶室。透过大面积的开窗,庭中枝桠跃入眼帘,营造出树下生活的惬意场景。

▲ 上庭院连接新老建筑的雨廊

▲ 上庭院穿过下庭院看远山

▲ 下庭院的室外餐厅

▲ 夜晚下庭院的立面

▲ 夜里的院子

▲ 白天的客厅

▲ 客厅

▲ 露台能看到北边的果园

▲ 树下的客厅与露台

▲ 客厅内庭院里的两棵树

▲ 树下的院子

室内局部

▲ 门厅里的天窗

▲ 露台的阳光映进客厅里

▲ 主卧室

▲ 阁楼亲子房间

项目图纸

29_04Floor_Plan.jpg

▲ 平面图

32_06South_Elevation.jpg

▲ 南立面图

33_05East_Elevation.jpg

▲ 东立面图

30_08East-West_Section.jpg

▲ 东西向剖面

31_07South-North_Section.jpg

▲ 南北向剖面

28_03Axonometric_View_of_Yard_under_the_Tree.jpg

▲ 轴测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独立住宅

设计方:空间进化(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面积:326.0 m²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史云峰

厂家: An Hua, JOMOO, Jingyuanxingda, Jingyulu, Nan Tree, Yuanye

主创建筑师:关天颀

设计团队:关天颀、高亢、李俊男、倪想、张凯杰

结构设计/施工方:北京全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空间进化(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委托方:北京万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1/46612.html/fee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