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Mon, 11 Nov 2024 01:14:0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以山水动脉形塑医校综合体: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及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 盖博建筑设计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61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613.html#comments Wed, 26 Jul 2023 04:50:54 +0000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及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由约16.76万平方米的附属医院和约16.4万平方米的医学院两部分组成,将建成“功能共享、医教结合”的医校综合体。设计以“山水动脉”为理念,使融入山体自然的形式与教学、住宿、研究、医疗等功能巧妙结合,在探索人、自然和空间之间联系的同时,创造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建筑形态。

01 山水动脉,探索城市与自然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内,两块基地均坐拥“依山傍水”的优越位置和环境条件,因此设计自一开始就提出建筑与自然和谐交织的必要性——旨在结合自然之美,以完美的形态联系环境。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及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 – 总体效果图

“山水动脉”作为设计理念,贯穿了设计从各个角度寻求与自然联系的过程。

既尊重自然——将建筑融入山体,随山就势,并考虑周边文化遗址,降低建筑的高度及体量,以减弱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亦巧借自然——利用山体高差打造丰富的外部空间,利用河畔区位规划一系列滨河景观,并将自然特征引入室内。

“山水动脉”的理念及建筑形体演化过程(竞赛阶段)

山水自然的元素被结合为有机的整体,在建筑群中犹如人体的动脉结构。它将各部分功能串联起来,共同营造出开放、共享、又相对自由的空间关系。

马睿思 Marius Ryrko  盖博建筑国际执行总裁和中国区总裁:

“我们认为现代建筑应是一个积极的场所,一个人们可以努力奋斗的地方,一个治愈和恢复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成长和发展的地方。” 

02 虚实相应,呼应功能与美学

在建筑形态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均采用U字型的平面布局,以及鱼骨式塔楼的形式。

医学院以U字型建筑形态围合出鱼骨状室外空间,呼应了校园本身灵活开放的规划理念和自由舒展的建筑形态。同时,开放连通的室内空间,结合水平横向的立面设计,最大化了景观视野,并营造出积极的学术交流氛围。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 整体效果图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 中庭效果图

附属医院的空间语言则相反,U字型的室外虚空间雕刻出了鱼骨状的建筑实体,既匹配了内部流畅流线的需求,使室内外功能更加高效;也使布局灵活多变,便于建筑上层的住院部合理划分病房单元,确保所有病房都能享有室外景观。

此外,在后疫情时代,如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鱼骨状布局也可迅速分区隔离,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 – 整体效果图

同样的设计元素使两组建筑的风格一脉相通,而互为表里的语言应用又使其各具特色。

一虚一实,相互呼应,既体现出建筑的功能特征和美学观念,也回应了学校和医院对于主要交流空间的具体需求。

03 连通开放,综合医疗社区

未来医疗建筑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将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能力,包含研究、教学、治疗,一体化地整合到有卫生中心的大学之内。其设计不止满足功能需求,更关注使用者的情绪——以人性化的考量重新定义医疗和研究空间,并赋予它们更多的开放性、流动性和交互性。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 – 入口及连廊效果图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 – 疗愈庭院效果图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 入口效果图(竞赛阶段)

本项目中,医学院旨在营造宜人的学术氛围,附属医院则以“去医院化”及“疗愈于山水中”为目的。

两者的设计都融入了人文和自然的氛围——既对功能布局、流线、出入口等基础要素进行人性化的设置,贴合医患与师生等不同人群的使用特点;也结合花园环境,提供一系列交流和放松的空间,营造出丰富的使用体验;同时,还考虑与周边高层建筑的关系,在可持续太阳能屋顶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艺术韵律的第五立面。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 第五立面效果图

连桥效果图.jpg

从附属医院看向医学院 – 效果图(竞赛阶段)

而从承载着复杂医疗功能的附属医院西楼,到包含研发和教学功能的附属医院东楼,再到大沙河对岸、以教育为主的医学院行政综合楼,以及医学院北侧的宿舍生活区——设计更旨在以一种高效便捷的连通体系,形成“功能共享、医教结合”的医校混合体。

未来,它将成为医疗+科研+疗愈空间一体化的新型综合社区,在自然促进康复、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医疗发展等多个方面,探索更多可能性。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 – 河景效果图


项目图纸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 西楼四层平面图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 东楼四层平面图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 行政综合楼首层平面图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 宿舍楼标准层平面图


 项目信息 

业主:南方科技大学

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项目类型:医疗/教育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校内东侧

竞赛时间:2020-2021

建设时间(医学院):2023-2026

建设时间(附属医院):2023-2027

用地面积(医学院):约63,600 平方米

用地面积(附属医院):约55,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医学院):约164,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附属医院):约167,600 平方米

设计联合体:盖博建筑设计事务所Gerber Architekten/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联合体设计范围: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医学院):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单位(医学院):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附属医院):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单位(附属医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盖博建筑设计团队:埃克哈德 • 盖博教授 Prof. Eckhard Gerber,马睿思 Marius Ryrko,李博 Bo Li,吕品 Pin Lu,朱海熹 Haixi Zhu,Mario Barkley,谭东岳 Dongyue Tan,Sean Hoo Chng, 林钰 Yu Lin,杨迪雯 Diwen Yang,蒋舒田 Shutian Jiang,Szabolcs Veress, 林琪 Qi Lin, 刘雅冰 Yabing Liu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613.html/feed 0
南方大学科技园和B1塔楼 / Saltans Architects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3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35.html#comments Thu, 17 Mar 2022 09:29:47 +0000 调整大小 1_07-nfu-b1-tower.jpg

坐落于深圳南山新兴的大沙河创新走廊,南方大学科技园为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平台。该项目毗邻深圳大学新校区,占地15.2公顷,其中包括IT孵化空间、研发办公、医疗仪器开发和创业服务空间。该项目的建筑和规划策略为企业家、研究人员和初创企业提供了孵化器和教育平台。

该项目的设计概念是自然——自然是宝贵的资源,是知识的宝库,也是灵感的来源,而新的科学和技术往往从自然中寻求灵感和答案。场地设计上,该项目在保留了原有地形特征(一个古老的坟丘山和现有的军事边界)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中央公共景观。其综合设计策略尊重场地现有的自然地形,并按照城市的框架进行组织——由各种功能区围住一块中央绿地。四个主要的功能区为:

灵感园区——企业孵化中心
研究园区——医疗仪器中心
知识园区——创业和服务中心
实现园区——外包服务中心

这些园区在功能上和建筑上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共享同一个“城市”中心——中央景观公园。以建筑的角度,各园区都对场地做出了回应,它们以独特的体量方案为特色,包围了中心景观,塑造了外部空间,同时划分了特定区域。该项目的创新体现在对场地的设计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根据地形进行设计。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建筑内部提供了不同的空间类型,从而来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从具有中央中庭的建筑到高层写字楼,每一座建筑都利用独特的形状在园区中创造出走廊,并且对外部环境作出回应。

在该项目中,主动和被动环境设计策略得到了结合,从而达到了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能源和节约材料的效果。同时,独特的、高灵活性的建筑规划方案满足了当今创新工作环境所需要的功能要求。整个科学园被设想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机遇和回报之城“。

B1塔楼
B区组作为企业孵化中心,被赋予了“灵感园区”之名,它鼓励IT专业人士、科学家、企业家和有远见的人进行探索与创新。园区内的建筑空间实现了了将研发、生产和教育三个平台统一的目标。B1塔楼极具建筑表现力,被认为是”灵感之塔”,它在科技园内占据了一个关键的位置。它作为园区内的焦点,在视觉上引出了从坟丘山顶到园区东端的一条轴线。

塔楼的设计方案对场地和功能需求作出了回应,创造出独特的天际线轮廓和视觉焦点。110米高的优雅塔楼外形并不突兀,与周围建筑和谐呼应。在顺应环境的同时,塔楼的形状和楼层规划也以提供高质量的工作空间为目标。一个高效的平面图将观景机会巧妙的引入了办公空间。

优雅蜿蜒的塔楼外形高达110米,成为科技园的焦点和该地区的标志性视觉“地标”。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标准层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Saltans Architects

面积 : 528000 528000平方米

项目年份 : 2020年

摄影师:Guanhong Chen – ACF Vision, Ivo Semerdzhiev

厂家 :  Xiamen Meijia, Xiang Stone, Xinyi Glass Holdings Limited

主持建筑师 : Janis Saltans, AIA

合作建筑师 : Jaeger Kahlen Partners Architects Ltd.

当地设计机构 : Shenzhen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SADI), Shenzhen Zhonghui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立面系统 : Shenzhen Keyu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地点 : 中国,深圳市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35.html/feed 0
Mercantec Midtbyens 体育馆 / Cubo 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7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71.html#comments Sun, 17 Oct 2021 15:42:03 +0000 调整大小 4_mercantec-helene-h-yer-3.jpg

新的 "Mercantec-Midtbyens 体育馆 "强调了该市对城市发展的宏伟愿景。这里将容纳1200名学生和130名员工于此发展,这里极具创造力并且能够鼓舞人心的环境,将会支持在建筑内部和周围城市环境中的学习、发展和社会生活。该项目是 Cubo 建筑事务所参与的整个城市发展项目一部分,其中还包括沿古道 "Hærvejsbroen "的两座桥梁。这条古道从德国北部一直延伸到丹麦的顶端。这两座桥是城市新的中心连接,将市中心与新的城市发展区"Viborg Baneby "连接起来。

高中周围有当地的火车站、停车设施、主要的城市图书馆和一个休闲中心。中心位置奠定了所有可见外墙的设计的基调。呈现的效果就是这座富有表现力的教育建筑能够适应城市的历史背景,并打破了过大的尺度。这是一个坚固且能在未来灵活适应时代的结构。在选择建筑的设计方式和材料时,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未来的需求。

整个建筑群表现出了开放性、适应性和流动性,项目的发展面向未来,为适应新的关系和各种教育功能及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建造。通过使用建筑语言在城市中创造了一个城市。“Midtbyens 体育馆”的主要概念是设计一个设施,从常见的建筑设计中总结出教育多样性–但又赋予不同的学习项目以个人身份。建筑平面被设想为一个密集、紧凑和可持续的立体构筑物,设计出广场和街道、小巷和通道的层次结构–就像周围城市景观的镜像拼贴。

陶瓷砖,在丹麦被称为"Tile-Baguettes",是这所宁静的高中的外立面特色,也表达了当地的本土特色。外立面创造了一个自然的视觉延伸,融入周围广泛使用了经典丹麦红砖的建筑群。这所新的高中为 Cubo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一系列教育建筑和研究中心增添了新的内容。它强调了工作室对创造移情、包容和创新框架的关注,满足了当代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需求。

该项目还包含了跨越铁路和一条道路的新桥,在市中心、"Midtbyens 体育馆 "和 "Viborg Baneby"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使中心城市空间成为一个能够提供会议地点和休闲绿地,并能给人带来愉悦体验的公共空间。桥上最重要的区域是城市设施"Hærvejspladsen",又称广场。Hærvejspladsen 在主入口附近的第一层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城市空间,创造了几个会议点,并能连接到各个楼层–从较低的停车层到可以看到城市的壮丽景色的屋顶篮球场。

调整大小 10_mercantec-martin-schubert-4.jpg


项目图纸

△模型图

△基地示意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手绘剖透视

△手绘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Cubo Arkitekter

面积:13000 m²

项目年份:2020

摄影师:Martin Schubert, Helene Høyer, Ruben Damhave

厂家:C2Elements, HS Hansen, Moelven, Riis Carpentry, Velux

地点:丹麦,Viborg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71.html/feed 0
北京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9/4997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9/49975.html#comments Wed, 22 Sep 2021 09:16:20 +0000 2_01-校园鸟瞰-自然和城市的交界__The_bird's_eye_view_of_campus_-_a_junction_between_nature_and_city©夏至.jpg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位于北京西北区域的一处城市和自然的交界线上,其周边环境和教育变革的力量一起赋予了校园对话、自由的基调。校园同时还面对规模和土地、现状和未来、文化和科技、校园和社区等现实问题,我们希望校园在传递自身存在的同时,能够建立一种融合的语境来回应这些诉求。

1_feature.jpg

垂直重构
我们尝试将校园进行垂直重构,以解决办学规模和土地稀缺的矛盾:最大化利用地上空间的同时充分发掘地下空间,将对日照没有强制需求的大型场馆置于地下,通过下沉庭院解决其通风、消防等问题,这样大型场馆可独立面向社区开放,且不会对地上造成干扰,地上以教学、办公、住宿为主,相对静谧,整个校园动静有致。此外,地下具有良好的节能环境,可改善大型场馆的高能耗问题。

文化的有形转达

我们尝试通过 “建筑语言”对校园的两个文化主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航天城——进行转达:建筑主体材质中的红色砌块砖隐喻着人大附中的传承,而白色铝折板隐喻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二者间形成很多过渡、异化的空间,将会是生发出未来学习行为的地方。

10_08-小学楼人视_Primary_school_building©夏至.jpg

消解边界
校园是学习者和教育之间的介质,具有多重功能,我们更倾向于功能间的混合而非清晰的界定。通过取消墙和门等物理界线,使空间更灵活和透明,以促进学习者的创造、沟通、协作和分享,把空间的支配权更多地还给人,以实现让空间鼓励学习。

在室外,我们在地面、首层顶和下沉庭院三者间设置了多处景观大台阶,以消解建筑和场地的边界,景观大台阶成为了孩子们“蓝天白云的课堂”。

期待

我们期待校园成为一个对话和融合的有机体,具有明晰的逻辑构架和多样的功能空间来支持教育,并且可以超越时间和有形,同学习者、使用者乃至同社会一起不断成长。


项目图纸

△区域位置图

29_28-设计生成图_Design_generate©BIAD.jpg

△设计生成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图

△地下二层图

△小学楼平剖面图

△综合楼平剖面图

△综合楼、体育馆、冰球馆剖透视图

△综合楼、报告厅剖透视图

△砌块砖外墙剖透视详图

△铝折板外墙剖透视详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面积:80893 m²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夏至, 周梦

主创建筑师:王小工、王铮

设计团队:贾文若、陈恺蒂、张丹明、高诚、丁洋、何亚琴、卢植、胡英娜、杨晨、李楠、李轶凡、甘露、淮凯峰、李少鹏、杨凯、周梦

结构设计:江洋、孙珂、李婷、康钊

设备设计:鲁冬阳、樊华、冯艳楠、刘芮辰、李曼

电气设计:赵亦宁、宋立立、贾路阳、夏子言

委托方: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地点:中国,北京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9/49975.html/feed 0
建筑师的儿子会打洞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1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14.html#comments Mon, 13 May 2019 01:48:15 +0000  


1

每一个梦想改变世界的建筑师,理想破碎的最后一击,不是世道的残忍,不是工作的艰难,不是才华的凋落,更不是更新了防火规范,而往往是。。。

必须准点回家带娃。 

回家带娃的杀伤力远甚于“陪女朋友看电影”。 

如果不能满足女朋友,可以考虑换一个能帮着画楼梯详图的女朋友,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讨论节点上,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

但自己生产的孩子就很难断绝父子关系,含着泪也要养下去。 

这才逐渐明白,还没有孩子的建筑师,是不足以坐下来讨论职业理想的,除非结扎。 

 

2

 有了儿子之后,建筑师赖以生存的西半球生物钟被彻底改变了。以前加班熬夜伤身体,现在不到9点打哈欠。多少次立志哄娃睡后爬起来画图,最后都化为了泡影。 

给儿子讲的睡前故事,简直像是魔咒,讲不了几页,视线就开始模糊,然后就开始说梦话,甚至安排起工作。 

如果运气好儿子也处于半昏迷状态,可以蒙混过关,双双睡去;但有时候儿子还没达到临界点,就会突然发问:为什么白雪公主要去开项目会?为什么丑小鸭还在改图? 

从一种接近神性的梦幻中,拉回既不能睡觉、也无力画图的悲凉现实之中。 

周末也做不成事情,在通往加班的道路上,儿子是最大的绊脚石。 

搬走绊脚石是一个技术活,一定要小心,石头底下可能埋着妈妈这颗地雷。 

比如要周日去加班,之前就得做好铺垫: 

儿子,周六爸爸陪你去博物馆,然后可以去游乐场爽一把,爽完去吃哈根达斯,再顺道看看有什么喜欢的玩具添置添置。星期天天气也不太好,正好在家和你妈一起练练琴、把作业做了,再陪妈妈去做做指甲——记住,一定要先做作业再做指甲。 

这样才能把儿子拉到支持爸爸工作的立场上。 

争取一点画图的时间是多么的不容易。 

唯一能松口气的,只有出差,总算被上传到云端,这时才能慢慢把怨念化作思念,睡前可以通过手机视频,和已经做完作业练完琴写好日记做完课外阅读洗过澡吃过夜宵刷过牙的儿子,讨论一下贝利亚奥特曼和安纳金天行者的黑化问题。

  

  

3

 

好不容易儿子养到能生活自理了,伟大的教育时代来临。 

对于要不要课外培训的事情,爪妈骄傲的以为,自己当年奥数拿过奖、高考数学满分,数学这点儿小事儿完全可以自己来。 

我也被这一乐观精神感染,觉得自己小学写字比赛拿过小红花,高中作文写出过班级范文,语文这点儿小事儿完全可以自己来。 

后来才明白,我们犯了极其严重的左倾冒进主义错误。 

教小孩子是一项独立于我们知识体系之外的神奇技能。会做不会教的人生挫败感,远甚于方案被批、投标没中、质检整改和业主投诉。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晚上下班都不敢回家。 

相比而言,爪妈“高考数学满分”这一人生资本要雄厚许多。在儿子遇到难题的时候,妈妈都可以满脸傲娇地说:来,给妈妈看看,你妈我当年可是高考数学满分的人。 

儿子眼中充满了敬仰的小星星。 

写字小红花和班级范文都远不足以达到这样仰止的高度。前后鼻音的区分就耗尽了我这条命的最后一道血柱。另一条命丢在了看图写话上。第三条命掉进了阅读理解的深渊。  

 

4

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现在普遍观念里最好的教育模式,竟然就是古典时代建筑师的教育:懂艺术,擅长绘画,精通音律,数学、几何的理性逻辑,文学家、诗人的浪漫气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文明演进的历史,思索哲学政治的问题;编个电脑运算程序解决逻辑运算,做点手工表达造型和雕塑的创造力。

如果真是按着这个菜单培育成功了,实在想不出来除了建筑师,什么职业能够容纳这么多冗余技能。 

既然这样,建筑师的素养在儿子的教育上多少还是起了点作用。 

比如幼儿园老师布置每个人要做个建筑的模型。苍天啊,总算给了我们家一次笑傲全班的机会。 

当其他小朋友的模型是这样的时候, 

我们做的是这样的。这精确的比例,这讲究的做工,这纯白的抽象形体,还有雪弗板和U胶的精密粘接,建筑系的传统素养爆棚。 

放学后,儿子有点沮丧地说,老师说太白了,不好看。 

看来社会对建筑师还是缺乏理解和关怀。 

我们家主动承包了班里各种活动海报制作。KT板、易拉宝、手绘+PS变着花样上。就盼着学校消防检查,我们随时准备把他们学校测绘一遍。 

建筑师爸妈另一个便利,就是旅游。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如今去哪都得遛着娃。 

普通爸妈带去看的建筑一般是古迹、旅游景点。建筑师爸妈可以带去一些更酷的现当代建筑,小小年纪就可以认识一下密斯、卡瓦特拉瓦和多西,虽然知道和不知道也不差多少。 

 

5

 能在儿子面前找回尊严的,还是带去看看建筑师的本职工作。 

有一次,带儿子参观科大的景观塔工地,儿子看完,别着小嘴,眼泪汪汪地说:爸爸,以后你去世了,我只要看到这座塔,就会想到你;我也会带我的儿子来这座塔看看你。

虽然儿子的思路的确清奇,你爹我只是设计了这座塔,又不是要把骨灰埋在这塔底下;但想到百年之后每逢清明儿子领着他的子孙来这里缅怀我,也省去了这帮人清明长假排队出城的烦恼,不禁为这浓浓的亲情打动,顿时又觉得找到了多年来努力工作的深刻意义。 

我后来还特意在设计上增加了一个小细节:在塔座底下挑出的四角飞檐下面,增加了一组和结构结合的长椅,这样以后你们来的时候估计是上不去这座塔了,底下背靠着清水混凝土的基础坐会儿也不错,下雨天也淋不着。 

当然,我也惊喜地发现,这排座椅是情侣们散步经常小憩的地方,特别隐蔽,背靠塔基也不会相互干扰到其他情侣呢。

  

6

 

建筑圈里,建筑师爸妈多半不认为建筑师是个好职业,申明不愿让孩子们入坑。但实际情况又确有很多子承父业。就像很多老演员都不愿意让孩子从艺,最终阴差阳错孩子们还是进了演艺圈。 

我觉得,一方面,孩子眼中的爸妈自带光环,他们看到好的一面,不一定理解背后的艰辛。另一方面,行业虽有诸多弊病,但总归还算是踏踏实实靠技术吃饭的职业,又能沾点艺术家的气质,比起很多职业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说的再功利一点,有爸妈做了一代积累总还是会有更多的优势。等他们出来工作的时候,放眼望去,设计院院长、开发商老板、规划局领导,都是爸妈的同学、同事、校友、关系户,再不济也是能搭句话的同行,这不就是《奋斗》里的“陆涛”吗?即便天资有限,无缘成名成家,叔叔阿姨总会赏口饭吃,和同样情况下再去其他行业肉搏相比,只会更有利一些吧。 

这么一想,又觉得得多干几年,即便理想破碎,人脉也得留好。

万一儿子真来打洞,条件总归比我们赤膊上阵的这代好的多。我们没机会实践的理想,万一不小心被他们实现了呢?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14.html/feed 10
同济建筑本科到底在学些什么 ?—— 同济学长本科回忆录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comments Thu, 21 Feb 2019 13:45:44 +0000

彦祖学长实在是一位十分优秀的人。

平日里,听闻他说过一些同济本科的教学方式,觉得颇有意思,于是萌生与他约稿的想法,满足一下你我他的好奇心。他欣然同意了,并且不出三日便把稿子甩给了我,还意外的内容丰富,质量极高,再现了同济本科的一整套教学模式。在这之前大概还没有对同济建筑教学这么完整的介绍把。彦祖学长平日里说学逗唱,没想到做起事来也认真得可怕啊。

文章内容包括了同济的教育思想,四年的教学安排,详尽记录了从瓦楞板椅子训练到最后的城市设计。

再次感谢彦祖学长满满干货的分享~

——前言

笔者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去年秋季开学后,继续就读本院硕士学位。受邀介绍一下自己本科的专业学习经历。菜鸡四年,静处三周,悟出些许体会。记于此文,不喜勿喷。

初识同济

对同济风格的认识,起于大一的一次松江方塔园旅行。王澍曾经这样评价方塔园内的何陋轩:我可以断定,它是全中国没有第二个能超过的伟大建筑。

我是王澍。最早我是在我们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资料室里,《建筑师》杂志上看到何陋轩的照片。当时非常惊讶,它是一种特别中国的感觉,击打着我!当时中国整个建筑业,还停留在“革命现实主义”、“革命历史主义”的阶段,像这样的建筑不可能出现的。

方塔园内的何陋轩

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在我所见到的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小品里,这个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它很高尚,却也很真实,很亲切。如果你有机会,去一次何陋轩,你也会在茶客的喧嚣声中,忘了这是一件载入建筑史的里程碑作品。

何陋轩是个喝茶打牌好去处

介于当时对建筑史的认知尚浅,我并不能很好地去阅读这个屋顶,但是依然能被一些有特色的细节所吸引。比如屋脊优美的弧线,四周舒展的出檐,虽然拙朴却舒服得很。更让我惊讶的是,支撑结构的柱子杆件,节点处都涂了黑漆,就怕你注意不到节点处的构造。这些节点密密麻麻,同时从人视点看去,又呈现出了一种秩序,足够让人震撼。

何陋轩的节点处都涂成了黑色

竹子接地的方式也很有意思,上面宏伟复杂的建筑一下子突然收到了一个点上,然后经过黑色节点的总结,居然变成了一个个巴掌大的点。这很像一个200斤大胖子,在不同层级的台阶上,踮着脚跳芭蕾舞。

柱子接地处构造

小时候也见过这种大屋檐的“古建筑”,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调皮”的“古建筑”,他使用了家乡只在厕所才会使用的茅草屋顶,但却在结构上有这么多心思。

当时的构造经费很少,建造何陋轩屋顶的材料是茅草

后来看到了节点图,又被震撼到了。如此飘逸恣肆的外表下,竟是这么严谨的一颗心!

偶然看到的节点构造图

冯纪忠先生与同济

何陋轩的设计师,就是同济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冯纪忠先生。先生早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前身——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后在奥地利留学深造。回国执教多年,不仅担任了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而且促成了学院的成立。

冯纪忠

插一句题外话,年轻时老爷子颜值不输如今当红小生。

老爷子还上过《时尚先生》杂志的封面,不信你看!

在长年执教的过程中,先生逐渐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花瓶式教育”,即教育不仅要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还要培养自由的创造思维。

学院赠与老爷子由学生制作的花瓶

在培育一名未来建筑师的过程中,能够将约束少的课程设计,和约束较多的课程,交替进行,最终培养一批能够“缜思畅想”的未来“同济系”建筑师。

老爷子手题“缜思畅想”

老爷子为新成立的学院题字“虎虎生气”,两个虎子写法不一,代表当时的建筑系和规划系 。

在冯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学院创始人思想的引导下,学院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自由民主的学术风气。在这里,学术地位、学术造诣、专业领域各不相同的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且受到公平的对待,当年c楼的竞赛即体现了这一点。所以有人说,这个学院杂、乱,笔者认为都不为过。换句话讲,这大概也是冯先生想要看到的学术景象吧。

 同济四年,从制作瓦楞纸板椅子到。。。

笔者所经历的同济建筑学本科教育,是一个不断收放的过程。

大一大二课程安排

「大一上学期」

在大一上学期,主要是针对形态设计和基本表达的训练。课程也主要以构成训练,线条、字体、色彩等设计表达训练,以及摄影、识图、测绘、画图、制作模型等建筑表达训练为主。内容看起来真的很碎,但是确确实实是本科四年里最丰富最欢乐的设计课了。用当时我的设计课老师话来讲,就叫做“给大学以前的我们补补课”。现在想想,真是那么一回事!

大一上学期课程安排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个学期的设计课,虽然体验了人生第一次的肝图通宵(那年我闰九月,我的两个生日都是在肝图中度过的),用评论庄子的“汪洋恣肆”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大概便是整个教学体系中,最“放”的环节了。老师说,做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玩的开心。那个学期确实过的很开心,至少到期末怒吃一“中”的时候,那时的我的确还能笑得出来。

第一个作业是制作瓦楞纸板椅子,其实我一直很纳闷同济为什么对瓦楞纸板一直有着如此之强的执念。。。

大家一起赶方案时候的样子

平面构成的作业:3.1415…,浓浓理工男癌晚期风格

某作业成果

课上也会进行一些所谓的“思维训练”。这些训练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是小茶室设计,一个是画一个立方体的影子(现已加入阿文豪华课程套餐)。还有两个训练到现在的项目,叫“一刀切”和“两刀切”,即提供一张15cm*15cm的黑卡纸,只允许剪一刀或两刀,然后进行重组,拼合出一个新的图案出来,当时大家真的是把“畅想”发挥到极致,限制之少,甚至有同学稍微多剪一点都没太在意。

“一刀切”和“两刀切”作业成果

“平立转换”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设计,通过这个设计,你可以初步培养从二维世界到三维设计的认识。

你需要根据马列维奇、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名画中,截取一个局部,做一个第三维度的设计,下面的图是笔者“蒙德里安”单元设计,在原有画作基础上,第三个维度里植入拱的元素,最终的设计手工模型。

下面是我的作业“康定斯基”单元 ,思路还是在原有画作基础上,将大笔画转译为大尖角,小笔画转译为在大体量之间穿行的空中折纸条。

作业“康定斯基”单元

“空间限定”则是另外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作业。经过前一个作业对三维体量的认识,这个作业旨在科学地引导你去认识,什么是建筑三维体量的本质,空间是怎么产生的这么几个问题。

你需要将6cm*25cm*5@5cm(具体尺寸可能记不太对了望谅解)的KT板,进行一些剪折打洞,并将弄下来的KT板再填回去,要求不能浪费也不能再添加,最终产生主从、序列、复合等等空间。

我做的是序列空间,通过一个标准单元板,折压,再相互嵌套,最终形成一个线性的复杂空间。


作业序列空间

“空间采集”设计又叫“超级家具”。在经历了对空间的科学系统的认识后,这个作业旨在培养我们对于具体的空间设计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即不同尺度不同空间限定方式,产生的空间能用来干什么,同时初步锻炼出一种调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我们需要行走在大街小巷,收集临街店铺或者“黑料”小摊(那时的赤峰路,夜半十点,小摊小贩出来和城管斗智斗勇,颇为壮观。。怀念当年的煎豆腐T-T),并且通过拍照方式记录下他们的空间和使用方式,当时为了允许拍照,瓜果蔬菜、生煎烤鱼…真的没少吃。

“超级家具”作业展示

“超级家具”作业展示

经历了这些设计训练,我们大概可以感受到,一个好的设计,必然遵循着“整一为美”的原则,即我们只能对我们的素材,进行一到两个大的操作,而不能太琐碎而没有重点,换句话讲,形态的控制能力,或者思维的控制能力,就体现在我们对于“连续性”“整体性”的理解上,体现在整体的秩序和局部的小趣味的把控上,体现在对重点突出和局部生动的把握上。

最后一个作业就是把“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测(chao)绘一遍,以培养读图识图绘图能力,顺便学了个剪视频。。那个视频,现在完全可上b站土味社区。

终于到了学期末,听过基础教研组一群老师群口相声说学逗唱之后,就算过年了。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lyb老师真的巨帅,宇宙级帅啊啊啊啊!

期末点评

等等,没完,好像还有个作业。。。

对,寒假作业。大过年的,冒着砭骨的寒风,去拍老家的历史街道视频,并且完成一套手绘和资料采集,以及一套图像日记。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哼!当然没有。

还有对自己家平面的测绘(通过这个作业我认识了身边的一群土蚝),并且给出改造设计意见,而且还有造价规定,多少我是真的记不得了,饶了我。这样的寒假,只配同济建院学生享受。(实锤劝退帖了。。)

下图为当时的历史街区实录作业,别问我字怎么写那么好的,都是在回家的路上,得知我吃“中”的消息时候,我就大概有种预感,未来的某一天,尚谷在向我招手。。。

历史街区实录作业

「大一下学期」

到了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日子就不像大一上学期那样,累的变本加厉!

大一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这个学期,教研组的老师们决定为我们思路清奇的猴头,戴上一道道紧箍咒。这是一个“收”的学期。

在大一上学期所谓“补课课程”狂轰乱炸之后,我们迎来了本科最烧脑的一个学期,即“探究空间和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将探究的成果落实在一个里弄空间改造设计上。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先做了一些预备工作,比如合院原型的调研学习,建筑和人的两方面关系(行为序列,空间联系),以及欢(hei)乐(lian)的里弄调研。

大一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挑战至今的设计叫“一个人的世界”和“两个人的空间”,让我现在做,都依旧做不好,更可怕的是,在我渐渐将他们忘却的时候,他们却又在大三的尾巴,大四的头,再令我快活了一次。

这两个作业即是要训练学生,对空间和人的行为序列之间的关系,以及当空间是为几类人服务时,空间如何体现人的关系,如何去服务与这种关系等。诚然,这种训练对于涉世未深的我们来说,真的不好理解,以至于很多同学在大四时候,还会把“关联性”理解成“行为”。

直到我重读《两小儿辩日》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后,我才对关联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想学好设计,先学好马基吧。而当你对这些哲学的东西了然于胸的时候。。。。。。

资料来源于网络

最后的作业是对里弄的调研和里弄设计,叫“生活在别处”,名字来源于米兰昆德拉的一部小说。首先,我们要实地去感受一下逼仄的里弄空间里居民生活的日常,比如楼板的隔音不好,导致张家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李家就听的明明白白;或者每天在同一个厨房里做饭,大姑大婶总会拌拌嘴之类的。这么一折腾,确实对我们理解空间与人的关系很有帮助。

然后,我们需要读一本发生在弄堂里的小说,如《上海生死劫》《繁花》《上海屋檐下》《色戒》等等,并且将主人公之间的关系通过你的设计体现出来,并且让空间服务与剧情的发展。最终培养我们对空间,和在里面使用空间的人之间关系的认识。

这是当时的一个优秀作业,一张图把里弄空间和生活的联系讲的活灵活现~

当然,和里弄设计同时进行的,还有赫赫有名的“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著了名的“同济大学祈雨节”,每年同济会召集全世界各地的人,用瓦楞纸,以一种我们外星人看不懂的古老的祭祀方式,祈求隔壁东海龙王的眷顾。

 「大二上学期」

经历过大一下学期的人,都会明白大二上学期的舒服。在接受过大一上学期的基础设计训练,大一下学期的对空间的认识之后,我们终于结束了不务正业的日子。

大二上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首先就是“建筑认知实习”,这个残酷程度仅次于军训的实习里,我们需要跟着老师,拿着小本本,头顶太阳,转建筑、跑地铁,然后钻他们的辅助用房和设备层,真正的,别人吹空调,我们吹空调外机。老师们妄图使用这么一种方式,在学建筑设计之前,让我们建立对于建筑的认识,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对“热舒适”的渴望,早已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相比之下,设计课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是真的,这个学期的设计课,我真的没有通宵画图。这个学期设计课,主要是要学习怎么设计建筑的空间形态。老师们把建筑形态生成分为“规则衍生”和“性能驱动”两种方式,所谓规则衍生,即你需要设定一套规则,以使形态由一些“基本形”一步步变出来,如我们所熟悉的“泰森多边形”“元胞自动机”等就是比较高端的规则衍生。

黑白转换就是当时的一个简单的作业

而“性能驱动”则主要是认为,建筑的空间形态是由具体的一些性质决定的,比如建筑的结构、建筑的功能、建筑的流线视线关系等等。

下面是一部分对苏州园林空间生成的研究。

接下来就是两个相应的设计。结合前面对于“规则衍生”和“性能驱动”两种空间生成方法的理解,综合运用于水平向度的建筑空间设计和竖直向度的建筑空间设计中。水平向度是一道基地位于拙政园中的题目,面积也不大,旨在训练园林生成原理和规则衍生相结合的能力。而竖直向度则是一道鼓励使用结构性能驱动来做设计的题目。

典型的结构性能驱动设计的实际案例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们就彻底地投入了建筑设计的怀抱。这个学期主要是一个长题,每一届都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的CAUP校友之家、CAUP评图中心等等,无论怎么整,都是CAUP的产业。

大二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高年级」

到了高年级主要就是对于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理解。尤其在建成环境板块,我们做了“城市综合体”“虹口港城市设计”“虹口港城市设计导则下的住区设计”以及我个人参与的“彩云深处的活力复兴:云南楚雄大姚重点街区城市设计”四个板块的城市设计,面积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名字也越来越长……收获也越来越多。

大三大四建筑课程安排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feed 15
吴樾东方·社区生活体验中心 /天华江南建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8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83.html#comments Thu, 13 Dec 2018 02:48:26 +0000

无锡,一座秉承东方美学意蕴的城市。

01.png

充盈江南之水乡温婉,

耕织东方之典雅气质,

绵延历史之文化底蕴。

调整大小 15.jpg


『佩缤纷繁饰兮,芳菲菲其弥彰』

调整大小 03.jpg


『文心雕翥,东方美学』

调整大小 04-2.jpg


【溯 源】

『传承历史,营造人居典范』

梅村古里为吴文化起源之地,梳理传统文化脉落、传递历史的厚重与深邃为本案之使命。樾者,家道之传承也,以致文脉之不衰而繁昌。

05.png

06-1.jpg

无锡·寄畅园平面


『设计分析——建筑空间』

06-2.png

对于人类的居住理想,中国园林式空间意境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融合,在空间序列的递进中营造充满美感的空间层次变化。

06-3.png

将传统意境和现代风格的运用,用现代设计来隐喻中国的传统。在售楼处的空间营造上汲取了无锡园林的诸多手法。

06-4.png


『塑造城市界面 创造城市空间』

07.png

建筑是微缩的城市,有义务完善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筑的使命完成了自身价值的同时,城市空间结构也得以实现。


『开放社区之心,点亮城市空间』

以邻里中心与幼儿园作为社区中心,由中轴线将氛围延伸至整个社区。邻里中心,是社区文化、生活的未来中心,结合商业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引导共享交流的生活方式。入口广场为社区提供公共交流的场所,打造具有活力的城市界面。

08.png

@ 体量生成

09.jpg

@ 体量切割

10.png

@ 空间推敲

11.jpg

@ 功能落位

12.png

建筑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庭,包括入户的大门和水景设计;第二部分是中庭和接待;第三部分是内庭枯山水;第四部分是后院。整体形成围合式院落布局。


【造 就】

造,以文雅典集的建筑外观,

就,以山水气质的场所空间,

以江南水乡的风情为句章,

 编制景致雅韵的时空对白。


前庭

『庄严礼序,造就归家仪式』

『名显威仪,尽显家族门风』

调整大小 13.jpg

调整大小 14.jpg

门庭知礼序,建筑鉴人居,院落阅风雅。

作为示范区的主入口,通过体块进退的组合,形成层次递进,体量感十足,彰显出建筑整体的气势。


中庭

『中庭沿袭中式传统的格局』

『含蓄内秀,不失尊邸气韵』

调整大小 15.jpg

行人的视线通过对景的设置引入到庭院内部,广场内的对景与红妆提点精神,而水景的引入柔化的庭院边界,与飞调的屋檐形成空间上的呼应。

调整大小 16.jpg

调整大小 17.jpg

建筑整体大气,建筑主色调在黑白之间,立面温润体现了东方美学的气韵。视觉风格如传统水墨,构图大气与留白精巧,光影变化之间,形成层层退晕的韵律。


内庭

『枯山之水,彰显美学意境』

『师法自然,尽显天人和谐』

调整大小 18.jpg

水的景观打造隐喻的东方内省的人文精神,建筑围绕中庭,落地玻璃窗与景观形成良好的互动。光线的变化经由庭院空间漫渡到室内,人的活动又由室内延伸至庭院。

在此,空间界面隐退,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

调整大小 20.jpg


后院

『怡然小院,适宜小憩』

『花木一席,茶趣一方』

『在明静的院落空间,体验一份闲情逸致』

调整大小 21-1.jpg

调整大小 21-2.jp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吴樾东方·社区生活体验中心

项目地点:江苏 无锡

项目规模:157018㎡

体验中心建筑面积:1621m²

竣工时间:2018.07

业主;保利江苏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方案设计:南京天华江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总控:张婧,周昂昂

设计团队:王明,严硕,韩青秀,王亮,张鑫

景观设计: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北京紫香舸国际装饰艺术顾问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江苏博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曾江河 刘晨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83.html/feed 7
坑爹的建筑师教育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3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37.html#comments Mon, 10 Dec 2018 02:01:15 +0000 那些年,那些荒诞的事


作为一个重点讨论城市的公众号,不成熟研究没有给过建筑这个行业太多的关注与篇幅。

事实上,除了在首篇文章《建筑为什么不一定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中论证了建筑设计在社会构建中的局限性以外,本号的兴趣基本都是在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分析身边的空间问题。不少读者也并不是建筑圈内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建筑师在社会中的作用其实是越来越大的。

从一方面来说,建筑界的“大师”们,从古至今都在象征以及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建筑界的从业人员和学者一个个涉足甚至扎根于房地产、科技和城市规划领域时,以往那些自嘲只是“画图狗”的建筑师们,正通过现代社会这种行业之间的连系和反馈机制,建立新的影响力。

无论你是不是建筑师,要想了解当今城市社会的发展,就不能不对建筑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而要想透视一个行业的基本规则,最快的方法其实就是考察这个领域的教育模式和知识体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建筑师们所经历过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以及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和矛盾。

从建筑系毕业的我,认为这个学科,是有着某种非常“坑爹”的特质的。

 1 
 Studio是什么?可以吃么?

十年前,我来到美国接受本科建筑教育。在开学的第二天,新生们被带到一个大教室,每人分到了一张工作台。老师说,这就是工作坊(studio),是上设计课的地方。

虽说设计课是一门“课”,但其实它并没有很多传统意义上“上课”的成分。

当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听讲座、读书、写论文或考试的时候,建筑系的学生大多是在studio的工作台上画草图和做模型。建筑系的老师几乎不准备讲义,也从不考察学生所学的知识。他们教学的方式,是走到你的桌前,和你讨论你做出来的方案,然后告诉你这个设计中哪里对、哪里不对、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以及怎样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这种教学方式,其实和几百(几千?)年前就有的“学徒”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在以前,当许多技艺无法被书本所典化(codified)时,大师们通过招收学徒,以“一对一”、“跟着做”的形式,传授这个行业的知识和技能——许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代建筑教学的本质亦是如此。

通过设计课上的交流,建筑系的老师不断地给学生传授书本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行业准则和学科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多少年来都没有真正改变过。

 2 

 经验即上帝 

学徒体系的核心,是对大师的经验的崇拜。

经验(experience):指体验或观察某一事后所获得的心得,并应用于后续作业。

与经验对应的,是抽象的理论和定理。建筑设计是实践导向,讲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是因为其知识体系无法像物理学一样被表述成一条条定律,建筑师们往往不能也不需要总结出所谓的“道理”和“真相”(universal truths)。

但如果有一个人在这个领域有多年经验,熟悉复杂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知道如何用特定的建筑语言达成特定的设计效果,那么他就可以告诉学生哪些设计好、哪些设计不好。尽管这个人可能无法很清楚地解释这其中的“为什么”,但对于刚入行的新人,“老师傅”是非常权威的,因为他有经验。

这就像,在一个村子里,老人可以根据天上云朵的形状来判断下一个月的耕作时间——老人并不懂得复杂的气象学和生物学,因此他不能解释其中的道理,但年轻人如果不听他的,就种不出庄稼。这就是经验在许多传统行业中的地位。

经验导向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建筑系老师对学生拥有绝对权威,尤其是在设计课上。

当我还在大学时,曾以为自己专业和其他领域的最大区别在于“动手”。后来我才意识到,建筑教育的特色,在于“学徒”体系中老师的真正作用。

做个对比:经济系的学生,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通过自己看书和钻研来掌握这个领域的现有知识的——经济系老师的教学职能,其实是在助学(facilitating)。

而在建筑系,尤其是在专业训练阶段(本科前三年或研究生前两年),学生是无法离开老师的指导的。哪怕你是全A生,哪怕你在studio评图时收到的总是好评,但若没有老师的这种正向反馈,你又怎么能知道自己做的设计是好还是坏呢?毕竟,建筑设计的评判没有现有教科书可依。

其实,在建筑设计领域,老师就是知识本身。

因为传统的建筑行业是实践导向,且复杂设计问题的探讨主要是建立在经验判断而不是现有的清晰准则上,所以在studio里,老师本身的经验就是权威,设计的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是一种“师傅”对“徒弟”的经验统治。

当老师在批评学生的设计时,因为建筑缺少公认的定律和准则,学生除了感到不爽或难过之外,很难与老师进行辩论。有时候,学生实在没办法了,便拿出某个大师的设计案例进行对比学习——但通过模仿大师来怼课上的老师,本质上仍是在经验主义下对行业权威的服从。 

 3 

 他说,建筑要“知识化” 

也不知道具体是从何时起,建筑学科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

现在,建筑系的学生,最讨厌别人说自己只是在学习盖房子而已。

在我们眼里,自己即将扮演的角色,远不仅仅是告诉施工方如何将梁架在柱子上那么简单。建筑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在人文、艺术、工程和科技上都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将这种态度,称为当今建筑的“知识化”(intellectualization)。

本科毕业之后,我在美国攻读建筑系的研究生,对于建筑的知识化有着非常直接的体会。空口无凭,来看看我们学校院长在2017年的年报中所说的话吧:

“Indeed, we aspire to be the world’s intellectual leader on the future of the city…” (译:我们学校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知识领袖。)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不再满足于建筑仅仅停留在实践的层面,希望这个学科能在知识领域上能有所造诣。这种思维已经很普遍了——在各大院校里,建筑讨论的主题越来越新颖,观点也越来越深奥。在许多的设计课上,老师并不再教学生房屋结构的设计和建筑立面的处理了;studio的课题如果不提到一点政治、科技或是哲学等,就很难再让大多数人有兴趣。

如果说传统的建筑教育是要告诉你如何造个好房子的话(且如前文所述,造好房子需要的是经验而不是学术定律),那么现在的建筑学人,正在探索前人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并决心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但正是这种新的方向,埋下了建筑教育“坑爹”的祸根。

 4 

 矛盾的核心 

同学,你学了这么多年建筑,有没有想过,为什么studio评图总是那么“搓”呢?

搓,指的是老师和学生在讨论方案的过程中,那种鸡同鸭讲的尴尬场面。

以下场景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哪怕它没有在你身上发生过,你也肯定在学术生涯中旁观了无数次:

当某人抛出观点A时,另一个人向着右前方一指,说:“这个嘛,你有没有想过观点B呢?” 然后,另一个人怕显得自己不够牛,进而抛出了和之前讨论毫无连系的观点C……

我曾以为,这种场景的荒谬之处,在于没有人真正地讨论了学生的方案(哎,图白画了)。但再多想一步,才明白,这种奇葩现象的核心,在于studio评图时,全场都是观点,却没有任何辩论。

观点是经验主义的咒语,辩论则是学术研究的基石。一场交流下来,观点满天飞,各方之间却鲜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性辩论,这,也许是现在设计教育的最大特点。

当各大院校的建筑系在尝试建立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老师和学生们由于习惯,仍在用经验主义的那一套来试图说服对方(“我认为……” “我觉得……”),并没有用学术方法来探索各议题。在这个过程中,建筑教育的“知识化”脱离了“学术化”。

学术化,指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搞清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其背后的道理(“因为……,所以……”),这是建设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以及推动这个学科的前进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传统的学徒体系下,往往是谁的经验多,谁就“更有道理”;而在现代教育体系的学术研究中,知识的“最终解释权”靠的是学术论证——一个理论与否有道理和学者的简历长度没有也不应该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美国的建筑院校里(哪怕是排名数一数二的学院),一些studio的老师并没有掌握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从学徒体系中被筛选出来的佼佼者,其知识的权威来自于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资历。

但当今学科的“传道受业解惑”已不能只凭资历。

如果建筑系想要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就必须让学生和老师能够用学术的方法和态度,来真真正正地辩论、分析和追求真理。尤其是在“后专业训练”阶段(post-professional education,通常在本科第三年以后和研究生第二年以后),传统的以studio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及将大师经验奉为圣旨的设计教学,已然不能满足建筑知识化的需求了。

说到底,studio的老师通过自己的经验(包括个人审美)总结出了知识和学术观点,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在面对学生时,有些老师采用的仍是师傅对徒弟的那套学徒制教学模式,而没有用学术的方法来共同探究知识的边界——这就像是一辆动力满满的客车脱离了轨道:脱轨列车仍能跑一阵子,但它越是加速前进,就越会给车上的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知识化”是当下学科的发展目标,而“经验主义”仍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便是当今建筑师所受教育的坑爹所在。

 最后 

 所以,我们可以怎么办?

这个问题太深奥,我就不负责回答了。不过根据前文的分(吐)析(槽),可以给出以下三个合理推断:

  • 只讲经验、不讲“道理”的老师很有可能是好老师——前提是他的studio一心只想教你设计出好房子。因为在以实践为核心的专业教育中,学徒制其实是合适的。

  • 若想找人带自己追求建筑(以及任何领域)的知识化,请考察对方是否掌握学术研究方法。一些资历深、名气大的建筑系老师,不一定也是严格意义上的学者。

  • 除了建筑之外,其他学徒体系痕迹重、经验主义盛行的学科,在知识化的要求下,都难免会显得病态。

我在个人的学生生涯中,其实遇到了不少想要探寻新的知识且抱着严谨学术心态的同学和老师。他们有些人在各自的院校中显得格格不入,有些人则担任着可以左右学科发展方向的领导者角色。看清但接受这种现实的荒诞,其实本身正是反抗的第一步。

文:罗雨翔

图:Syracus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你说这坑不坑?”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737.html/feed 7
张永和——证悟Discipline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55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558.html#comments Fri, 23 Nov 2018 15:02:29 +0000

“莱弗伦茨在设计里,他考虑到了砖、考虑到了窗户,考虑了各种建筑构件的关系,但舍去了一般建筑立面设计上的形式构图。在央美,如果你在自己的设计课里画这样一个立面图,真不知道你还能不能及格。”

本文为全球知识雷锋第85篇讲座。

本文整理自于2018年11月3号上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办的讲座,属于中央美术学院主题为“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的建筑论坛板块三“建筑教育与挑战”中的上半场。本场讲座由非常建筑主持建筑师张永和主讲,由清华大学陈立康总结整理。

记录者:陈立康

UED前翻译,清华建筑硕士在读,永和老师铁粉

主讲人:张永和

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 2012-2017普利兹克奖评委 ,同济大学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2015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招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博士生

正文共5426字30图,阅读完需要14分钟

正文

张永和

不久前我在一份英文报纸中读到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在美国硅谷的IT行业中想要成功则需要三个要素,其中包括talent(天赋),luck(运气)——这两个要素跟教育没什么关系,唯独第三个要素 discipline 跟教育比较有关联。所以我今天的发言也将围绕着这个关键词展开。

实际上,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中文词汇描述出 discipline 的含义,因此我将从广义上解释这个词的各种衍生含义:第一个释义是学科,第二个是规矩,第三个是纪律,第四个是处罚;在这里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前三个中文释义——我觉得大家在想到discipline这个词的时候不会想到“处罚”这个含义(但是学生有时会把纪律当成对他们的一种处罚,笑)。

我想快速地阐述 discipline 这个概念的三种延展可能性。

1.“学科知识的核心”

1st Interpretation: Core

首先,discipline 代表着 “学科知识的核心”,而在我们普遍的认知中,建筑学中的核心知识就应该是building (建筑物) 本身。于是,我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去设计了建筑学的课程。

·  Workshop:A Beida 1st Yr. MArch Studio

这是北京大学建筑学专业研一的设计课。如果我们是想实实在在地搭建一栋房子(注:一般大学教育的设计课,并不会真的把建筑物建出来),那我们就会重新思考 “设计” 在以实际建造为前提下,会起什么作用?而我们应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开始画图和建模?

我们后院有一面围墙,我们决定在这里盖一个木工坊。起初我们会绘制这样的草图(图1)——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建筑本身,所以我们直接地进入的是建造施工草图。这些图并没有非常精准的尺寸,但是它们能够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目前的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情,如细部、结构、空间等等。

图 1 工作坊建造施工草图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需要在什么时候开始计算?我们并非工程师,对计算也并不是非常精通,但是我们的学生还是努力去做一些结构计算,然后我们还做了一些试验,直接地用实际材料做出建筑构件测试了结构的设计,也对梁柱到地面的承重结构上的各种节点设计。在2000年12月份,这是当时在现场工作的学生(指荧幕上的图片);这是在隔年4月份的时候(图3),当时这房子没有大门,所以我们就开始设计和建造了大门。同样的我们也没有绘制典型的设计图,而我们只画了施工图纸就进行了大门的施工。

图2 学生做的结构实验

图3 大门建造施工草图

另外在这个图上(图4:有墙,有门,有屋顶的完整空间)我们可看到房子还没真正意义上完成,至少屋顶保温层是还没安装上的。 所以学生们就在这儿逐渐完善了房子,建造了屋顶的保温层。当然学生也巧妙地运用了回收的空矿泉水瓶作为保温材料(图5)。

图4  还没完全完成的工作坊房子

图 5 利用空矿泉水瓶作为保温层的材料

总之,整个的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们 “ 通过建造学习” ——毕竟我们关心的就是建造和建筑本身。

· Mini-Skyscraper:A MIT Student Design-Build Competition

在MIT举行过一个微观摩天楼的设计竞赛。再一次地,我们见证了“设计”和“建造”的不一致。下图就是赢得这个大赛的设计方案,它叫做“肌肉塔”(Muscle Tower)。

图 6 肌肉塔设计方案

这是一栋通过气动人工肌肉打造出的一个灵活可动的“摩天楼”——这听起来仿佛非常MIT;这个设计看起来非常高科技——但是这只为了竞赛需要表现设计做的图。当然这也只是一个设计点子,但是当真正建造的时候,我们惊讶地,发现这设计其实并不需要很高的科技来完成,用普通的工艺即可:四个学生加上一个助教,在一间普通车间就可以制作出来。

这里(图7),我们把整座塔搬到学生中心前的户外场地上,在那儿完成了最后装配。整个搬运过程仅只有我、助教,以及这四个(设计塔的)学生,和几个临时来帮忙的同学,大家一起抬,没有任何机械设备。

图7  搬运肌肉塔

图 8 展示在学术中心前的户外场地的肌肉塔

在这张图上(图8)最后的成果看似非常惊人,不像是简单的工作坊里能做出来的。不过这里的重点是,学生们都在建造的过程中经历相似过程,也提出并考虑了相似的问题,整个过程里他们不依赖设计课里的绘图和模型制作,另外有趣的是他们在建造过程中都没有大量地依靠高科技。

2.“严谨”

2nd Interpretation: Rigor

对disciplined的第二个解释就是严谨(rigor)。在这里“严谨”是一个对discipline非常老派的定义。我说的不是从建筑理论书上得到的,我这个关于严谨的定义来自本格派侦探小说,如著名的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侦探小说。这里对于“严谨”的定义可以理解为理性和秩序(Rationality and Order)。但是作为学生不可能总是有实际建造的机会,那么我们该怎样传达这种理念呢?

· 1:2:A Tongji 2nd Yr. Architecture Studio

在同济大学,我让大二学生面对的第一个作业是1:2 比例的绘图,并且在绘制中不能使用电脑,只能使用丁字尺、三角尺这些工具。因为1:2比例的图纸很大,学生们都趴在地板上、或贴着墙上来画图(图9)。所以希望能通过这种非常的方式去促使学生以不一样的方式去思考。而对学生们来说,他们这会儿会觉得discipline 更像是处罚的意思(笑)。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在地上画的草图上有着学生的一些脚印,他们在图上来回走的时候踩到的(图10)。

图9 学生们趴在地板上画图

图10 满是脚印的绘图

· 1K House:A MIT Advanced MArch Studio

然后我们快速地过一下,还是回到麻省理工学院。我们认为可以用一千美元造一个住宅,最后在这个项目当中,我们还是花了将近六千美元造了个90多平米的房子(注:约为400人民币/平米),而这个项目目的是为汶川大地震的震后重建设计一个低廉的独立住宅。

图11 材料与估价

虽然如此,对于我来说,设计的想法还是着重在建造形态上,从房子的草图来看,可以看到我们还是在追求建筑学上的空间质量、功能组织、秩序等课题, 而这些考量并没有因为我们的预算而受限制。我们可以看到这座房子的外边和里边的照片(图12)。

图12 低廉独立住宅平面图、建造过程、室内外照片

3.“本体论”

3rd Interpretation: Ontology

最后,discipline这个词也可以从本体论(ontology)的角度理解。我们以“理性”为起点,但当我们不断地去推演它,它有的时候就可能变成了另一种东西。

· Craft:A Tongji Architecture Seminar

比如在同济大学,我们有一门叫作Craft的课程,我们从路易·康和砖的对话开始(就是你们都知道的那段对话)。

· Marina Tabassum:Bait Ur Rouf Mosque

图13 Marina Tabassum和 她的作品Bait Ur Rouf Mosque

而接下来我们开始讨论一位在孟加拉首都达卡的当地建筑师。她(Marina Tabassum)当然也十分受路易·康的影响,而她所做的作品也都是些非常漂亮的建筑,在这(图14)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需要大跨度梁的地方是使用混凝土,然后其他的都是砖头,砌筑方法也相对常规。

640.webp (59).jpg

图14 建筑室内。有着大跨度的混凝土梁

· Eladio Dieste:Church of San Pedro

640.webp (60).jpg

图15 Eladio Dieste 与他的作品 圣彼得教堂

我们还会看一些想法比较独特、比较疯狂的人,比如这是乌拉圭的一个建筑兼工程师(Eladio Dieste)。我们看到照片上的他好像显得不太高兴(笑)。他其实对于建筑主要的关注点就是预算,因为乌拉圭非常贫穷,因此如何减少的建筑材料去节省预算是他所关心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说圣彼得教堂(Church of San Pedro),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它的整体结构。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图16)。

图 16 单层薄砖建造的墙面;图 17 受力分析图

这些墙面、房顶所使用的都是一层薄砖,可能大家会想 “是怎样一种理性思考才会引导出这样极端的设计呢?” 在这项目中,理性思考在最开始时就存在,但到最后的时候却形成不一样的东西。有的时候我会和一些工程师讨论,试图找出这栋建筑及玫瑰窗设计背后的逻辑或它的理性考量。同济大学设计院的一个工程师画了这张受力分析图(图17)。我非常希望可以更多地和工程师合作,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

·Sigurd Lewerentz:St. Peter’s Church at Klippan 1962-66

图18 Sigurd Lewerentz和它的设计:St. Peter’s Church at Klippan 1962-66

还有莱弗伦茨(Sigurd Lewerentz),他是一个瑞典的建筑师,实际上他也是从理性的角度开始思考的,他在自己的一生之中积累了许多的实践经验,他在30多岁的时候退出了实践,在70岁左右的时候又重新开始做建筑,他对某些事物已经有很深的理解。比如说砖头的大小,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个砖头进行切割?还有如何在砖墙上开窗户?最后,他对于建筑的理解不论有多么的理性,但都是和当时瑞典传统的建筑理论有所背离的。

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在乌拉圭圣彼得教堂的图片,这里是一个在瑞典的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 at Klippan 1962-66),莱弗伦茨在设计里,他考虑到了砖、考虑到了窗户,考虑了各种建筑构件的关系,但舍去了一般建筑立面设计上的形式构图(图19)。在央美,如果你在自己的设计课里画这样一个立面图,真不知道你还能不能及格。

图 19 瑞典圣彼得教堂立面图

图20 砌砖的草图

这还有一些草图(图20),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几个天窗,用的都是不同的砖头砌筑方式(图21)。实际上,当时建筑工人在砌砖的时候非常地迷茫,他们并不知道莱弗伦茨想做什么,因为莱弗伦茨的方式在工人眼里是错的。当时莱弗伦茨就说,你们就按照我的砌法做就好了,然后骗他们说过后会抹灰遮盖掉。当时这个建筑师已经90岁了,这样的设计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理性呢?这个我也很难评判。

图21 用不同的砖头砌筑方式来建造天窗

这是日本汪汪工作室对这个教堂所做的一个研究,是对教堂家具的研究。这是原始的设计草图(图22),应该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我猜,但可能看起来不是特别的舒服。这是教堂里面的照片和一些草图。就像我们做的草图一样,主要是为了研究建造而画的(图23)。

图22 原始的设计草图

图 23 为研究建造而画的绘图

在这个建筑当中,莱弗伦茨还是使用修辞性的建筑语言,比如说,这个洗礼池的设计(图24 )似乎就是想告诉我们,他就是刻意不想把这个砖头割掉。然后还有窗户的设计,而什么是窗户呢?根据莱弗伦斯的说法,窗户就是在墙上开个洞,然后直接黏上一块玻璃在洞口外,就这样(图25)。后来这些窗户还是用4个钢夹做了一下加固,但依然可以看到窗户玻璃的外沿的一层硅胶,真的是十分粗犷。

图 24 洗礼池,刻意不切平的砖头

图25 教堂的窗口

· St. Peter’s Church study, MIT March Studio 2014

这是在MIT我们砌筑的圣彼得教堂壁炉的模型(图26 ),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些一块块的砖头,不过这砖的尺寸是很小的。

图 26 圣彼得教堂的壁炉模型

我们很难站在像莱弗伦茨这样一个建筑师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在60年代,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建筑师都说的不多。

· Craft:Tongji students work: Drawing analysis 

最后想给大家展示的是我刚才提到的同济大学每年进行的Craft 课程。在这课程之中我们没有建造,但我们画了些图。这些都是一些分析性图纸(图27),试图通过这些图找出一栋建筑到底是如何被设计和建造出来的,并且也想找出建筑师在当时可能面临了怎样的情况与问题。

图 27 巴格斯韦德教堂的 分析性图纸

图 28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的分析性图纸

比如说这个教堂在设计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在台湾东海大学,这是教学楼,这教堂(图28)是贝聿明和陈其宽设计的。这应该就是我最后一页幻灯片了。

总之,我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应该以哪一种教条的方式对 discipline 这个词进行一个定义,相反,我们应当从建筑的角度考虑建筑学,这是最重要的。谢谢。

微信截图_20181123231342.jpg

文字中藏着建筑的散文集:《作文本》,张永和

图画中藏着建筑的绘画册:《图画本》,张永和

建筑实践的作品集: 《绘画非常建筑》,张永和

WA 世界建筑 杂志 2017年 第10期 : 张永和  造的现代性

视频


尚上讲堂 | 张永和:弗兰肯斯坦之人造城的故事

榫卯Talks 张永和:建筑的意义在建筑之内

非常建筑现在进行时,Syracuse University,New York,04/17/2018,

文章

张永和:一位不老顽童的“非常”生活 | INTERNI设计时代专访

https://www.sohu.com/a/196987354_99949842

讲座实录 | 张永和:南东南,东方与南方语境下的思考

http://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906082601

建筑师在做什么120 | 张永和:扣住建筑的基本问题

http://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525102730

张永和:中国的城市已经没法走路了!

http://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525095224

张永和——建筑是审查世界的一种方式

https://www.shejiben.com/sjs/3986422/log-38480-l423347.html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558.html/feed 0
刘家琨讲建筑实践:“产权是他的,理想是你的,实践没有绝招,就是多实践”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44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442.html#comments Thu, 15 Nov 2018 15:23:07 +0000 11月2-3日,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学术论坛,名为“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多位国内外大师及著名学府的院长都参与到这次学术讨论中,包括矶崎新、雷姆·库哈斯、王澍等。11月3日下午,中国著名建筑师刘家琨,家琨建筑事务主持建筑师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了这次论坛。刘家琨老师以亲和幽默的方式,围绕他在成都的“西村大院”项目讲解建筑实践的要义。

庄惟敏:下面邀请主讲是刘家琨先生,家琨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他的作品应该说还是享誉中国海内外,多次被选送德中文化、法中文化年、荷兰当代建筑展、俄中文化建筑展、俄罗斯双年展等国际重要奖项。同时也获得很多个建筑的大奖,包括亚建协荣誉奖、中国建筑艺术奖,包括远东建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他的作品被 A+,WA 等等重要杂志收录,同时他在中国大陆境内以及海外,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等也都有讲座,下面我们掌声有请!1_DSC_7029.jpg 

刘家琨:首先谢谢朱锫的邀请,朱锫“登基”以后,这是最大的一个活动。我不会说英语,只会说四川话和普通话,我就把两个结合起来说川普。另外就是我纠正一下庄惟敏院长的说法,我没有在学校待过,十年前我是当过交大的“野鸡教授”,野鸡教授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学校里面要有一个人, 学校外面有个人,两个人合起来带一个研究生,我就是外面那个野的。讲实践教育就要讲项目,讲项目就要放PPT,放PPT是我们平常的日常工作。就是给甲方汇报,所以我就没有什么太多理论性的讲法,我就放一个PPT,讲一个项目。

2_DSC_7043.jpg 这个项目是西村大院。关键词就是大院子和本地生活。有两个我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型,一个是集体的居住,另外一个就是竹子。因为这个项目在成都,成都人很简单,成都人的幸福指标就是只要有竹子,在竹子下面随便干什么,那就是幸福。这儿有一块独立的地,这个地当年还是有点在城市的边缘,四面都邻街,但其实在经济上,它在成都的三环之内,是周边2800亩土地里面的一块社区配套用地,这么一块地是很贵的 ,以前有一些设施是高尔夫练习场、网球场、游泳馆等。虽然是社区的配套体育用地,但其实只能服务于少数人。而后来,在这儿还是需要一些建筑来激活社区,于是政府就给了一些指标。这个指标不高:容积率不能大于2,覆盖率40%,不能高于24米,所以这个建筑其实是不能做得很高的。

因为它四面邻街,首先面临一个问题:四面邻街要做一个创意商业类的建筑,比如创意文创、文创商业,反正就是盖一些不知道干什么的房子。我做这个大院——后来有些人说到情怀——其实我在这么大的项目里面并不是揣着情怀找机会的状态。四面邻街,我要运用到街道的活力,肯定就是房子沿着边盖,因为容积率有限。所以第一个动作就是房子沿着边缘盖。另外,它是社区配套用地,肯定就是要满足一些休闲和体育的功能,但是这个体育并不是竞技体育,就是社区的休闲作用。所以,就有这么一个事:做一些跑道、做一些球场,一圈一圈的。但又因为房子比较低矮,房顶又很大,所以跑道弄了以后不够长。一看,这儿有那么大一个房顶,不用白不用,所以很自然的跑道就上了屋顶。

西村大院02_白天鸟瞰.jpg

西村·贝森大院

其实我觉得作为一个实践建筑师,我不太知道怎么跟学生讲课、教课。我只会告诉他们,作为建筑师,我们首先是处理一些问题。建筑师面对的很大的问题就是资源,你怎么样处理你的资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花那么多钱把一块土地占一百年,这些都是对资源的运用。 要用和怎么最好的用到资源,这两个动作就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状况。这个状态出来以后,我会想到一些东西,比如说四川本身就是一个盆地,做了一个外面高里面低的建筑,其实是契合了四川人所接受的原风景。有些标志性的东西一定要高,但是在四川人的眼里边,周围高,我自己低,这个盆地的生活状态其实是习以为常的,而且在心理上早已接受。这就是四川房子的大概状态。

房子盖完以后其实是没有浪费的,它一共差不多14万平方米,上面也差不多用尽了。它的高度完全用尽了,覆盖率完全用尽了,但它的面积没有用尽,是因为有些地方是两层高。算的时候按单层算,好像少一些,但是严格一点,超过一定高度按两层算的话,它其实也满了。围了一个院子,有些人说会不会像一个监狱,其实到处都有入口的,它是一个架空的空间,是一个面向社区开放的围起来的大院子。因为刚才说了,把房子绕着周边盖是街道活力用得最好的,另外,绕着周边盖就得到了最大的公共绿地,出发点主要是这两个指标。

4_6.1_Yard_Drawing08_AA_Section.jpg西村·贝森大院 剖面图

这边是街道、这边是院子。这每一家都有一套自己的门面,有一个宽宽的走廊,有他自己的后阳台,每一家是独立的。这是后来招租比较重要的一点,因为进来的创意产业都希望有自己表现的空间。一个大院子又套院子,院中院。这个建筑很大,十多万平方米,我是一个乙级的设计所,其实我不能做这么大的建筑,但是切了缝以后我就能做了,所以分成很多段。在一般的建筑学教育里边,缝就要拿铝皮、铁皮盖起来,但我故意让它拉得很开,就变成一线天,所有的空调、通风设备就藏在这个缝里边。因为它是一个一线天,它的风速会快一些,对通风和采风都会好一些。楼顶上因为人上去,我们又用砖在上面铺了,可以种植。其实现在也没有想好种什么,当年考虑过种辣椒,因为老板跟我说如果种辣椒,他们公司全年的费用就可以解决了。

这个院子景观比较简单,全部都是竹子,各种各样的竹子。反正我也学了大概二十多种竹子,我一个院子放一种,差不多都用尽了。我没学过景观,就想了一招比较简单,到处种竹子做景观,因为人是猴子变的,没人骂树、骂竹子。

5_西村大院04_景观小品.jpg


西村·贝森大院

平常有一些人在那儿跑步,自行车也可以上房顶。有两个我没有想到的好处,是他们告诉我的,一个是没有红绿灯,另外一个因为是塑胶的跑道,手机掉在地上不会坏。所以一到傍晚,尤其是夏天的傍晚,这里面很多人,他不光是为周边的社区服务,我不知道服务到多大一片,反正很多人都去那儿活动,还专门半夜三更去夜跑的。

本来管理公司还在考虑,如果这么大的院子开放是不是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后来还是下决心把它打开了,打开以后反而好了,因为打开以后它是一个公园,区政府的巡逻队就可以骑着摩托进去,反而更安全,而且不出管理费了。里边有很多店铺,店铺自身就是一个监视站。

这个建筑并没有设计立面,因为几百个客户也没法设计立面。我等于是设计了一个书架,每本书可以有自己的样子,然后就填进去,租的人也比较高兴。既然是创意产业,就要容许别人来自我表现,当一两个的时候觉得有点乱,多了以后其实又变成某种机理,我把它叫市井立面。我们总是到小镇怀念那些小小的纪念品,但是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又不愿意做,建立一个秩序之后,就可以让日常的东西有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我是不怕乱的,而且院子方方的,随便怎么塞,这样很民主。假如一个设计师设计三百个立面,其实也没什么意思,看起来也差不多,就好像双胞胎、三胞胎、十几胞胎。但是自由地让人进来就很重要,甚至有点纪念性,这就是日常生活的纪念性。

6_西村大院07_运动_交叉跑道跑步3.jpg

西村·贝森大院

我励一下志,建筑是无中生有、参与造物,这本来是神做的事情,能够参与这个事情其实是很光荣的。它是在现实的一切的控制之下做出现实不理解的诗意,我觉得也是很神圣的。它是一个别人给你钱,让你画几张图,再教他怎么用他的钱,这也是挺好的事情。产权是他的,理想是你的,不管男同学、女同学,这活可以干。实践没什么绝招,就是多实践,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认识、结交好的甲方。谢谢大家。

庄惟敏:非常精彩,成都是中国最休闲、最有趣的城市之一,家琨的演讲一直都是很放松的状态,非常感染人。但是从这样的一个非常亲切质朴的项目,其实我们也能读出很多的内容,比如说对气候的关注,对地势的利用,对生活的考虑,资源的节约,甚至还有技术和民主。刚才在他的演讲说到的很多的细节听众们都笑了,其实都反映出来一个建筑师对实践项目的细微的观察以及他最终的体会。这个项目并不是很炫,但是这个项目确实很社会。给我感动最深的是普通大众的关注,我们看到很多都是身边发生的事,并不是很高大上或者很阳春白雪,很多都是让我们感动的小事。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442.html/fee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