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建筑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送给孩子一座“岛屿”—— 一土学校北京校区 / Crossboundaries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2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22.html#comments Mon, 13 May 2019 07:11:56 +0000 2017年,教育创新先锋机构“一土教育”委托Crossboundaries为一土学校设计一处独立的新校区,以更好地容纳和发展他们此前两年在一所中学暂借的三间教室里起步的教育创新试验。 

c1  ETU School_in the playground_Wang Lei.jpg

当新校舍启用后,一土学校创始人李一诺告诉我们,这座秉承“以儿童为核心”设计理念的校园受到了广泛的喜爱与好评。很多孩子把这里称作他们的“家”;而前芬兰驻华教育参赞来参观时也称,这可能是他在中国六年来,第一次觉得看到了与芬兰教育非常相似的学校。

b1 ETU School_classroom loft_Yang Chaoying.jpg

然而谁能想到,这座学校竟是短短五个月内,由一座锅炉房变来的呢?

e1  ETU School_exterior_Hao Hongyi.jpg

来自“一土”的挑战

校方当初在选址时,几经权衡,租下一栋曾用作锅炉房的小型三层工业建筑,希望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预算下,将其改造成一所可容纳200名学生、符合一土的创新教育需求的教学场所。 

占地仅2600平米的新校园位于一处老小区内,空间非常紧凑。主建筑的外围还有多处加建房屋等附属结构。校园周边被密集的住宅楼环绕,拥挤而杂乱。其内部条件也差强人意。作为工业建筑,部分区域采光不足,每个楼层只有一面外墙有自然采光的玻璃窗,另一面仅高处开了若干小气窗。

f1 ETU School_roof terraces_Hao Hongyi.jpg

Crossboundaries的“答卷”

所以在保证校园基本户外场地的前提下,我们决定将重点放在室内功能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上。

我们首先对结构做了必要的加固,移除原来“中间走廊、两边房间”的老式办公格局,将班级教室安排在自然采光充足的一面,将舞蹈、美术、实验室等特殊教室安排在采光欠佳那边。

h1 ETU School_inside and outside_Xuan Li.jpg

h2 ETU School_dancing studio_Xuan Li.jpg

经过如此调整后,各层腾出来的宽阔走廊空间才是Crossboundaries用设计回应一土教育理念的重头戏。我们为各层的不同场地量身定制了几组形态各异、体验丰富的多功能集成模块,像一座座从教室延伸出来的小小“半岛”,为孩子和老师在教室以外,提供了更多非正式学习、社交、活动空间。

i1 ETU School_the peninsulas_Yang Chaoying.jpg

i2 ETU School_inside the peninsula_Mini Liu.jpg

“半岛”内的空间体验丰富多变,同时考虑了集体与个人的需求。例如其中一组模块上的阶梯区,坐满孩子就能随时举办一场小型集会;也可与其正对面的舞蹈教室结合,形成一个观演空间。而在模块的内部,我们也精心安排了许多略为隐蔽的小空间,适合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说悄悄话,或者一个人静静徜徉在书海。

k1 ETU School_in the peninsula_Mini Liu.jpg

在这些集成模块与教室之间,还设置了许多高低错落的小窗口。无论课上课余,都可让不同空间中的行为产生视觉关联、引发互动;同时也能避免视觉盲区,便于老师同时关照到在不同场所活动的孩子。

k3 ETU School_through the window_Wang Lei.jpg

k4 ETU School_through the window_Yang Chaoying.jpg

d1 ETU School_window above_Yang Chaoying.jpg

一诺曾撰文(《中国的教育,需要回归常识》,2018)谈到,构建一个好学校,核心是构建一个善意、有安全感、相互支持的环境;而构建环境的核心是尊重。从这点出发,我们的设计不仅遵循儿童天性,正面鼓励孩子们攀上爬下、钻进跳出,增加活动量、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也在需要时,用尺度更贴近孩子的亲密空间,呵护他们敏感的情绪。

l1-Crossboundaries_ETU-School_GIF_走廊里的“半岛”.gif

另外,这些模块的作用不仅是让教学、玩耍产生多元碰撞,也有很现实的考量。鉴于场地约束,这栋三层小楼内无法容纳单独的图书馆、报告厅、自习室……我们就将这些功能巧妙地集成在了“半岛”模块上,从而帮客户实现了空间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调整大小 3 一土学校_一层的”半岛“模块.jpg

一层的”半岛“模块

调整大小 4 一土学校_二层的”半岛“模块.jpg

二层的”半岛“模块

调整大小 5 一土学校_三层的”半岛“模块.jpg

三层的”半岛“模块

在一土学校,Crossboundaries依然运用了一贯擅长的色彩系统,让空间氛围愉悦而有序。班级教室的主题色选用的是“一土”标志性的绿色;活泼的明黄色则作为模块空间的主题色,辅以中性的灰蓝色,富于层次,动静皆宜。

而针对室外空间,即便十分局促,我们也尽量将其利用到极致。一圈大约1千米长的“一土绿”的环形运动地带,将地面层的活动空间、和四个原有的屋面活动平台串联起来,不仅可用于奔跑、游戏、休闲、小型演出、屋顶种植等各类户外活动,也在逼仄的周边环境中,清晰而清新地界定着这座独一无二的校园。

o1-Crossboundaries_ETU-School_GIF_运动场.gif

整个空间的设计,体现了一土学校的独特愿景——通过为师生提供更加健康、愉悦的个人体验,使他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变得更加丰富。

设计图纸:

调整大小 1 一土学校_轴侧图.jpg

轴测图

调整大小 2 一土学校_各层平面及功能.jpg

各层平面及功能

调整大小 7 一土学校_”半岛“模块1.jpg


‘半岛’模块1

调整大小 8 一土学校_”半岛“模块2.jpg


‘半岛’模块2

调整大小 9 一土学校_”半岛“模块3.jpg


‘半岛’模块3

项目信息:

地点:中国,北京

客户:一土教育

面积:2,100平方米

基地面积:2,600平米

总建筑面积:2,100 平米

学生人数:200人

设计周期: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

施工周期: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

完成时间:2018年7月

设计方:Crossboundaries, 北京

合伙人:Binke Lenhardt(蓝冰可), 董灏

设计团队:崔雨柔,肖载源,王旭东

施工方:北京艺豪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杨超英,刘敏玲,郝洪漪,玄力,王蕾,饶岗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5/44322.html/feed 1
城市夹缝中的变奏 • 彡口空间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27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271.html#comments Thu, 24 Jan 2019 07:16:51 +0000 01_建筑外立面 Building  facade.jpg

建筑外立面

17_迷你舞台和投影幕布 Mini stage and projection screen.jpg

迷你舞台和投影幕布

37_空间局部 Space detail.jpg

空间局部

春夏交替的时候,未来以北有幸收到来自黔西南的邀请,改造一处于闹市腹地夹缝的单体建筑,完成后用于茶饮餐食的空间。是的,我们又来贵州了。机缘巧合,我们此前在贵州黔南和黔东南已经完成两个改造项目,而此次的业主却是真正意义上成长生活在这里的同龄朋友们,他们希望一起完成一个直接有力的空间变奏。自然,我们带着新的好奇和期待,踏上了黔西南之行。

32_粗颗粒和新建斜面形成对比 Coarse grain contrasts with new bevel.jpg

粗颗粒和新建斜面形成对比

16_进入散座区 Into Scattered area.jpg

进入散座区

26_卡座区域局部 Booth area detail.jpg

卡座区域局部

27_卡座区域局部 Booth area detail.jpg

卡座区域局部

33_厨房入口 Kitchen entrance.jpg

厨房入口

首层平面.jpg

首层平面图

作为彡口品牌的初始阶段,整个建筑的改造重心放在外立面和一二层室内空间。功能构成也简单明确:一层为开放多变的餐区布置,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二层则安排为大小功能不一的私密包厢,在满足当地消费习惯的同时,增加新的空间体验。建筑本身狭长的进深在采光和通风方面都有严重不足,此限制也让空间氛围本身带有神秘感和手工的粗颗粒。虽然这些直观感受是带有一定肆意为之的风险,但我们决定保留这些感受,让它在新的空间构成中穿插呈现,就像这个房子本身的底色,不可或缺。

04_立面局部 Facade detail.jpg

立面局部

05_立面局部 Facade detail.jpg

立面局部

描述这座城市时,街角巷口中常见的灯红酒绿已然成为人们的视觉习惯,我们在构思彡口空间的时候就意将打破这种习惯,用暗调的黑白灰色来排布组织。完成后的沿街立面风格明确,所有的体块连接建立在房子本身规矩分布的矩形窗洞之上。轻微转折的斜面则在长向延伸的空间里切出流动的缝隙,节奏由上至下逐渐强烈。

02_空间入口 Entrance.jpg

空间入口

22_灯线掩映的空间 Space under the light.jpg

灯光掩映的空间

街道两侧走来的人们探秘似的准备进入这个白色洞口,连接至室外的折叠体块有意将视觉时间拉长,推门进入,视线首先落在斜插于折叠空间内同样为纯白色的体块上,层叠光线和原始的粗粝感并置,形成通向二楼的交通盒子。所有的切面构成有些许失重重叠的特殊体验,夹缝中洒下的灯光也同时加强空间的雕塑感。

11_吧台区 Bar.jpg

吧台区

12_吧台区 Bar.jpg

吧台区

13_1吧台局部 Bar detail.jpg

吧台局部

13_吧台局部 Bar detail.jpg

吧台局部

14_转折的空间 Turning space.jpg

转折的空间

19_玻璃砖墙 Glass brick wall.jpg

玻璃砖墙

20_玻璃砖墙和植物的角落 Glass brick wall and plants area.jpg

玻璃砖墙和植物的角落

06_立面玻璃窗 Glass window.jpg

立面玻璃窗

行进至中部,作为酒水软饮的空间,核心大吧台同样穿插于折叠体块之中,均衡服务两端顾客的同时,强行将空间阻隔,前后空间于此有了时差。目光所及到空间最深处,半透的玻璃砖和视错觉的窗洞阻隔室外杂乱的环境,同时设置在原始空间之内折叠体块之外的演艺台营造了一个更加丰富的就餐角落。

07_嵌入的楼梯和卡座区 Embedded staircase and booth area.jpg

嵌入的楼梯和卡座区

08_楼梯和幽长的通道 Staircase and corridor.jpg

楼梯和悠长的通道

37_新旧楼梯交接 New and old staircase junction.jpg

新旧楼梯交接

09_楼梯内层叠灯光 Stacked lights in Staircase.jpg

楼体内层叠灯光

28_楼梯内部 Staircase interior.jpg

楼梯内部

29_二层通道空间 2nd floor corridor.jpg

二层通道空间

30_二层通道空间 2nd floor corridor.jpg

二层通道空间

31_二层通道空间 2nd floor corridor.jpg

二层通道空间

35_包厢内部 Box interior.jpg

包厢内部

二层平面.jpg

二层平面图

由白色交通盒子行至二层空间,承接整个设计概念中变奏后的空间氛围,墙体结构的斜切比例和首层略有不同,色调控制相对呈现中灰色。整个交通空间内没有自然光线引入,不同照度的灯光便至关重要。我们把私密性空间放置于两端,各个局部的斜切构造在交错连接时如同抽象的磐石伫立,而新建用材的质感又是相对轻盈平滑,这些偶然的冲突感组成了人们行走其中的空间张力。

34_公共盥洗区 Public washing area.jpg

公共盥洗区

36_楼梯局部 Staircase detail.jpg

楼梯局部

24_空间内的斜面交错 Oblique interlacing in space.jpg

空间内的斜面交错

25_斜插体块的局部 Oblique interlacing detail.jpg

斜插体块的局部

18_空间末端的切割 Cutting at the end of the space.jpg

空间末端的切割

空间最终完成的时候也是新故事的开端,无论建造制作过程有多少曲折和繁复的纠正,最终,我们在设计伊始的企盼都于这些切面、洞口、黑白体块的交织中闪现。希望这个简单明确的变奏能如我们期望的一样,服务这座四季不显时空奇幻的城市。

21_通道空间不同层次的灯光 Different levels of lighting in the channel space.jpg

通道空间不同层次的灯光

23_空间内的斜面交错 Oblique interlacing in space.jpg

空间内的斜面交错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夹缝中的变奏  彡口空间

设计单位: 未来以北工作室

公司网站: www.fon-studio.com

联系邮箱: fonstudio@163.com

设计团队: 金波安 李泓臻 罗霜华

设计时间: 2018.05-2018.08

完工时间: 2018.11

项目面积:   240平米

项目地址: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花月三街17号

摄    影: 未来以北工作室

委 托 方: 微风市集

施工团队:兴义市蒂冉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材料:   水泥板、锈钢、人造石英石

主要品牌:   立通石材   常畅钢铁   美岩集团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1/43271.html/feed 2
从酒窖到办公室:Sede Polopique 公司总部 / Filipa Guimarães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96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963.html#comments Fri, 28 Dec 2018 07:57:01 +0000 1_FEATURE_IMAGE.jpg

当时被命名为 Quinta de Vilar 的石头建筑可以追溯到40年代中期和50年代初。当时建造了业主的房子,接着是邻近的农业建筑——即生产葡萄酒的酒窖建筑,以及种植、烘干和储存谷物的场所。

14_20150930_105218.jpg

44_DSCF2241.jpg

43_DSCF2252.jpg

37_DSCF2253.jpg

34_DSCF2220.jpg

该建筑自20世纪40年代下半叶开始建造以来,在内部细分、立面、外部空间和附件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所有这些改变,出于不同的用户,以某种无政府主义和脱节的方式进行的,在最初的房子建成70年后,住宅和其他建筑通过其干净朴素的设计和嵌入工业背景的乡村形象与周围环境仍然形成鲜明的对比。

26_JM_Polopique_Aereas_042.jpg

4_JM_Polopique_306.jpg

6_JM_Polopique_Aereas_029.jpg

这个项目由四座建筑组成。它们原是为居住和农业活动而建造的,现在将作为一个纺织集团的总部。

29_JM_Polopique_Aereas_039.jpg

42_JM_Polopique_Aereas_021.jpg

41_JM_Polopique_Aereas_017.jpg

住宅楼是总部的接待处;除了大堂和服务台外,还有楼梯和电梯通往上层。

10_JM_Polopique_093.jpg

25_JM_Polopique_065.jpg

9_JM_Polopique_099.jpg

38_JM_Polopique_318.jpg

8_JM_Polopique_112.jpg

上层是行政大楼旧地下室。这一层与整个行政和金融区域相结合。它被划分为几个工作和会议室,满足了公司的内部组织需求,设有卫生设施、档案区和技术区。该建筑的底层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是作为员工工作区域的“开放空间”;另一个空间作为一个多功能空间,用于培训、接待或产品展示。在这一层,您还可以从北立面和南立面到达外部。

39_JM_Polopique_057.jpg

17_JM_Polopique_056.jpg

28_JM_Polopique_061.jpg

31_JM_Polopique_341.jpg

从接待区向东是商业楼,该楼层被组织在三个“开放空间”工作区中,目标客户是商业和设计师团队。

5_JM_Polopique_091.jpg

32_JM_Polopique_342.jpg

24_JM_Polopique_087.jpg

30_JM_Polopique_037.jpg

13_JM_Polopique_018.jpg

12_JM_Polopique_017.jpg

2_JM_Polopique_137.jpg

20_JM_Polopique_147.jpg

19_JM_Polopique_171.jpg

7_JM_Polopique_169.jpg

11_JM_Polopique_177.jpg

23_JM_Polopique_152.jpg

18_JM_Polopique_180.jpg

还有两个与卫生间相对应的体量,和两个连接到底层的楼梯盒子。底层还分为三个工作区域,分别为产品开发的三个会议室、客户的三个会议室、带储物柜的厕所、技术室和储物室。它可以直接通向西侧的外部、员工和供应商进出的接待庭院以及东面的花园庭院。

22_JM_Polopique_296.jpg

4_JM_Polopique_306.jpg

21_JM_Polopique_308.jpg

33_JM_Polopique_311.jpg

在接待区的南面是旧的谷仓建筑,被改造成合作者的休息区。底层被划分为两层,与外部的天井相连,上层则是员工用餐的杯状空间,与工作空间保持必要的距离。

16_JM_Polopique_045.jpg

3_JM_Polopique_326.jpg

35_JM_Polopique_022.jpg


图纸

45_01-Planta_Localização___Esquema.jpg

项目位置和总平面图

46_02-Planta_Primeiro_Piso.jpg

一层平面图

47_03-Planta_Rés-do-Chão.jpg

平面图

48_04-Planta_Estacionamento.jpg

停车场平面图

49_05-Alçados.jpg

立面图

50_06-Cortes.jpg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Filipa Guimaraes

项目位置:Vizela, Braga,葡萄牙

项目建筑师:Filipa Guimarães, José Miguel Reis

总承包商:Almeidas & Magalhães – Sociedade de Construções

工程师:CLE – Coelho Lima Engenharia, COMBITUR, MegaPrel, Serralho Engenharias

AVAC安装:MCFrio

景观设计:Trébore Jardinería

项目面积:5000.0 m2

项目年份:2016

摄影师:João Morgado

厂家:EEE, FAMO, Cortizo, Robiallac, Forbo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2/42963.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