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轲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张轲:建筑有自身的精神性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3/4367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3/43671.html#comments Fri, 08 Mar 2019 08:56:47 +0000

西藏娘欧码头 ©王子凌

立足于北京的建筑师张轲,最初求学于中国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而后在199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在清华的学习使得他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而在哈佛的深造则激励着他不断质疑建筑行业的本质要素,比如"我们为什么建造"。张轲在波士顿和纽约工作三年后,于2001年回到北京并创立了他的独立事务所。

张轲代表了雄心勃勃的新生代中国建筑师,他们在国外深造多年后,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建造方式,和西方建筑师对他们本国建筑的态度。相较于同期的西方先锋建筑师,这一代中国建筑师远为务实。那些西方建筑师在欧美完成一些标志性项目后,便前往中国扩张他们既定的愿景,却忽视了去适应当地文化和地域的重要性。相反,这些中国建筑师从小尺度着手,回避以国外材料和工艺来挑战当地建筑业。他们不断探索着可能性,并乐在其中。在这一过程中,这些青年建筑师发展出了自己的身份信仰,在今日世界上显得尤为独特。我与张轲在其北京办公室的谈话中,他谈论了自己的工作以及其他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成果,并思考了他们的快速成功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西藏娘欧码头 ©王子凌

Vladimir Belogolovsky(下称VB): 我们先从事务所的名字谈起,ZAO/standardarchitecture 标准营造。能就此说上几句吗?

张轲:ZAO可以理解为“Zhangke Architecture Office”的首字母缩写。另一方面,中文里“ZAO”的意思是建造、制造,把事物组合在一起;并且也是“标准营造”中的最后一个字。“标准营造”是“standardarchitecture”的中文翻译。

VB:还有,standardarchitecture 使用的全部是小写字母,而且是一个合成词。

张轲:我们是想以这种非常规的书写方式来突显我们的建筑其实一点也不墨守成规。我还想强调的是,我们自己的方式成为了我们的标准。对于每个项目,我们都会溯源到建筑的基本。换句话说,没有具体的准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把两个词连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词——standardarchitecture。在每个项目的每次尝试中,我们都怀有雄心,希望自己成为标准,成为自己的标准,如果可能的话,也希望成为别人的标准。

南迦巴瓦游客中心 ©陈溯

南迦巴瓦游客中心 ©标准营造

VB:我在你的网站上看到这句话,"尽管标准营造的建成作品常常带有分外刺激的视觉效果,但其中的建筑与景观总是根植于历史和文化环境,并带有一定的理性思辨"。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每个项目中你都试图表明一个特定的观点?

张轲:确实如此。想想看,全世界每年落成不计其数的建筑物。我们完全可以就在那些众多的庸常建设中分得一杯羹。但是,我认为要追问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们的时代,建筑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提出很多问题,我们尝试用我们的建筑来激励和启发人们的思考。

VB:所以你把激励和启发灵感作为事务所的使命,对吗?

张轲:当然!比如说,我们探讨过关于我们对待遗产所持态度的问题。我们把历史诠释成什么?对我们来说,拥有清晰明了的当代设计策略十分重要,并且,每次的设计策略必须是我们原创的。很多建筑师会模仿他们看到过的设计。但是我们觉得,建筑不是模仿,而是乎思考。我们能否探寻我们的根源,并将其与我们的当代文化重新联系起来?

尼洋河游客中心 ©陈溯

VB:在你的作品里,我发现很有魅力的是,其中不仅有与历史根源的联系,也有很显著的当代性,而且这种当代性是十分主动而非被动的。

张轲:我觉得作品应该是主动的,并且可能是引人注目的。但我想问的是——这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内容?我尝试进一步加深这种观念。我所感兴趣的是追求更丰富的感官性。所以我热衷于突破单纯的视觉效果。建筑设计应该是思辨的,我们应该去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去回应建造所在的场所?如何去关注当地社区与建筑的使用者?在处理历史建筑时,是否可能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却又保有创新和创造力?我觉得——这些都是可能的。我们需要将历史、功能、材料和空间进行交叉重叠,这样我们能发现更多新的可能性。这也是建筑的内涵——发现,重新解读,并创造新的可能性。

微杂院 ©王子凌

微杂院 ©王子凌

VB:几年前,你在柏林Aedes建筑论坛举办了名为"营造"的展览。那次展览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你为何会选择一个如此基础的题目呢?

张轲:我们思考着什么是可能的。我认为每一代新的建筑师都需要回归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我们为什么营造?当然,我们需要住宅、办公室、文化建筑、基础设施。但除此之外,如何表现我们的时代?在追问这些基本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取得不同的结果,同时丰富建筑的内涵。包豪斯建筑学派是一次对抗历史风格的重大变革。而后,建筑师们需要一次彻底的转变,思忖他们在机器科技时代的变革。新的变革在今日会成为可能吗?

共生院 ©吴清山

共生院 ©吴清山

共生院 ©王子凌

VB:我记得你曾说过,在哈佛学习期间你最受用的,就是主动质疑你接收到的一切事物,并探索自己的方法和解决方案。你能谈谈这点吗?

张轲:我所指的是,在潜意识中要时刻思考我们在做什么,以及它是否与我们的时代相关。先前我们学到的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但现在我更感兴趣的是与我同时代的人正在做什么。在进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前,我在清华学习了8年。那个时候的信息交流很少,老师总教导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没有质疑的余地,我们不得不相信我们的教授。

哈佛则不同。尽管我们也需要相信不少定论,但我们知道相信这些定论的理由。而对我现在在哈佛的学生,我会告诉他们不要轻易接受任何事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去质疑一切事物,并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微胡同 ©王子凌

微胡同 ©王子凌

微胡同 ©吴清山

VB:大概在你刚刚成立事务所时,你说过,"当我回国时,我十分叛逆,并且觉得那时的建筑师普遍缺乏使命感,我很热衷于展示自己成功完成的优秀项目,那时我非常自我,拒绝模仿欧洲,美国,或者日本的建筑风格。我想创造中国原创的风格"。能谈谈你在建筑设计上的使命吗?

张轲:我真的说过"中国原创的风格"吗?我觉得我不会使用"风格"一词,因为风格在某种意义上是固定的。我也许会用“特征”一词。不管怎么说,谈论建筑的方式有很多,我是通过项目来传达和展示。我们在清华受到的教育有一点值得称道,便是老师教导我们,在谈论之前先动手做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通过动手做来证明对错,而不是靠说。但确实,在我刚回国时我很叛逆。我怀揣着很多的愤怒。我因国内建筑文化的肤浅而愤怒。那时有太多抄袭和模仿的设计,然而原真和历史的内涵却在被抹去。我想寻找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如何去表达我的想法?如何去保护正在被抹去的事物?建筑是一种挣扎。但在挣扎中,我觉得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VB:你真的认为你能通过多年的努力来建立自我吗?你不觉得大多数建筑师都是在他们的第一个项目找到自己的道路,而后一次次回归原点,在此过程中可能是不断发展或者改善?但建筑师都是在第一个项目的成功中发迹的,不是吗?

张轲:当然是。你可以马上确定自己的方向。你可以在最开始时就选择自己的关注点。但没有什么事是容易做到,且能预料的。并且在中国,一切都在快速发生变化。

标准营造新办公室 ©苏圣亮

标准营造新办公室 ©王子凌

标准营造新办公室 ©王子凌

VB:你是否在意自己的建筑被认为是具有地域性的?

张轲:嗯,很明显是的。像 Kenneth Frampton 和 Alexander Tzonis 这样的历史学家会说,批判性地域主义不是一种风格,也不是一种个人风格。我相信作为乡土实践的建筑。我相信反映其地域的建筑。

VB:去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出乎很多人意料。现在的中国正在创造自己的建筑。当其 他国家在探讨和思索时,中国在建造。坦率地说,比起明星建筑师们所带来的与场所脱节的 种种项目,中国馆的内容可能缺乏冒险精神,但实则更加切题并且引人注目。

张轲:很多中国建筑师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是地方性以及如何进行清晰的表达。 

VB:当今有很多人关注历史连续性,但是如何看待代际连续性呢?这种属性建立在基于哲学探究和建筑作为自发项目的想法所取得的成果。像彼得·埃森曼这样的建筑师,以及其他一些知识分子已随过去的时代远去,他们变得无关紧要了。建筑设计正在被草率的简化,它几乎只是呈现在你面前的东西——以石头,砖块,木材之类的材料去建造。然而材料只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方面,它背后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张轲:我赞同你所说的。当今一些建筑师的作品是有较强表现力的,但其背后却缺乏思想的严谨性。

瑞士诺华上海园区办公楼 ©苏圣亮

瑞士诺华上海园区办公楼 ©苏圣亮

瑞士诺华上海园区办公楼 ©陈灏

VB:你认为你能继续在形式上重塑自我吗?

张轲:我会一直尝试。我并不承认某些议题已经解决或者固化了。我感到某些新事物仍在涌现,并将改变我的作品。这便是我的立足点。

VB:你曾说过你的使命不单单是美化空间。那么你怎么看待你的使命呢?

张轲:建筑可以有其精神力量。无论尺度大小,没有人能否认这一点。创造有精神力的建筑是可能的,它们能传递一种特殊的能量。这便是建筑的本质。这点也将传承给未来的很多代建筑师。建筑之美在于它能感动很多人。

VB:你会用哪个单词来描述你的建筑理想?

张轲:精神性。

雅鲁藏布江小码头 ©王子凌

雅鲁藏布江小码头 ©陈溯

长城观鸟屋 ©标准营造

VLADIMIR BELOGOLOVSKY 是立足纽约的非盈利组织"策展人计划"的创始人,曾就读于纽约Cooper Union建筑系,出版过9部著作,包括《纽约:建筑指南》,《与名人时代的建筑师对话》,和《苏维埃现代主义:1955-1985》。曾策划过大量展览:Harry Seider(自2012年起),Emilio Ambasz (2017-18), Sergei Tchoban (自2016年起)作品世界巡展,哥伦比亚:变化(美国站,2013-15),第11届维纳斯建筑双年展俄罗斯展亭象棋赛(2008)。Belogolovsky也是德国建筑期刊《SPEECH》的美国驻地记者。2018年,他担任北京清华大学的访问学者。他曾在超过30个国家的大学和博物馆举办过讲座。

Belogolovsky 的著作,思想之城,将向 Archdaily 的读者介绍近期他与最具创新力的国际建筑师之间的对话。自2002年起,他采访了超过300名建筑师。这些亲密对话将在策展人的近期展场上展出——包括以录音组成的特定装置,和发人深省的引述。

编辑:韩爽,伍妍婧;翻译:钱勤阳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3/43671.html/feed 0
王珞丹要“撩”的12位建筑师,都有哪些作品?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4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46.html#comments Mon, 01 Oct 2018 00:29:47 +0000 王珞丹“丹行道”宣传片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

建筑师这个角色

也免不了要被娱乐挖掘了

吴彦祖《漂亮的房子》刚结束

这边又有女明星要来撩拨建筑师

王珞丹是一个很阳光的演员

在出演<奋斗>的米莱一角而走红

作为女主角的她爱上了建筑师的男主

最后还被马伊琍抢走

这次

王珞丹成功化身明星制片人

推出了《丹行道》



访谈对象为12个建筑界的翘楚

应该会是一个很有看头的节目

我们来瞧瞧

跟王珞丹撩一撩聊一聊的

这十二个建筑师是谁?


考霸君给大家收集了各自的作品

我们来瞧一瞧

用设计说话


1、张轲

张轲,1970年出生。安徽人,父亲为设计师。1996年清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硕士毕业,1998年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创办人。2016年阿卡汗奖,2017年的阿尔瓦•阿尔托奖获得者。

▼“微杂院”

▼“微杂院”

▼“微胡同”

▼“张轲工作室”

▼“张轲工作室”

▼“Novartis瑞士诺华大楼”

林芝尼洋河谷游客接待站




2、柳亦春

柳亦春,1969年出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代表作品有龙美术馆西岸馆 、雅昌(上海)艺术中心 、花草亭等,曾获“远东建筑奖” 


▼ 龙美术馆

▼ 龙美术馆

▼ 台州当代美术馆

▼ 上海艺仓美术馆

▼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

▼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

▼ 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

▼ 例园茶室

▼ 例园茶室




3、董功

董功,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留学美国,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其间作为交换学生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 交流学习。二零零八年,创建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Vector Architects)。

▼ 船长之家改造

▼ 船长之家改造

▼ 三联海边图书馆

▼ 三联海边图书馆

▼ 三联海边图书馆

▼ 北戴河新区海边教堂

▼ 北戴河新区海边教堂

▼鲅鱼圈万科品牌展示中心

▼ 重庆桃源居社区中心

▼ 瞬间城市合肥东大街售楼处



4、李虎

李虎,毕业于清华大学,取得建筑学学士,后赴美求学,获得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Studio-X 负责人。曾任美国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Steven Holl Architects)合伙人。


▼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清华大学海洋中心

▼ 清华大学海洋中心

▼ 清华大学海洋中心

▼ 退台方院

▼ 六边形体系

▼ 六边形体系

▼ 六边形体系

▼歌华营地体验中心



5&6、郭锡恩&胡如姗

郭锡恩先生和胡如珊女士于2004年共同创立的如恩设计研究室(Neri&Hu),是一家立足于中国上海的多元化建筑设计研究室。如恩设计研究室(Neri&Hu)的设计作品也在在世界各地权威设计大奖中屡获殊荣,包括巴塞罗那INSIDE 大奖,建筑评论新锐建筑奖(AR Awards for Emerging Architecture),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al Festival),英国D&AD大奖等。


▼苏州礼堂

▼苏州礼堂

▼苏州礼堂

▼苏州礼堂

▼南外滩水舍精品酒店

▼上海 余庆路88号

▼扬州青普瘦西湖文化行馆

▼扬州青普瘦西湖文化行馆

▼扬州青普瘦西湖文化行馆

▼扬州青普瘦西湖文化行馆


、张斌

张斌,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时代建筑》专栏主持人。主要作品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安亭镇文体活动中心、新江湾城中福会幼儿园、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等。曾获2004年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

青浦练塘镇镇政府

安亭镇文体活动中心

十院书屋

▼安亭东方瑞仕幼儿园 

▼安亭东方瑞仕幼儿园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 

崧淀路初中 


、袁烽

袁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主持设计团队注重数字设计的教学及建造试验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项目的并行与互补发展是创盟国际的一大特色。


兰溪庭 

▼可乐宅 

可乐宅 

五维茶室 

五维茶室 

军工路办公室厂房改造 

上海松江名企艺术产业园 

▼竹里

▼竹里

▼竹里


、俞挺

俞挺,博士,教授级高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Wutopia Lab创始人,Let's Talk创始人,城市微空间创始人,旮旯联合创始人。曾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任副总建筑师。


▼八分园美术馆

▼八分园美术馆

▼无极书院

▼无极书院

▼一个人的美术馆

▼上海钟书阁

▼苏州钟书阁

▼苏州钟书阁

▼西安钟书阁

▼西安钟书阁

▼西安钟书阁


、庄慎

庄慎,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曾任大舍建筑合伙人。代表作:双栖斋、黎里、长宁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嘉定新城规划展示馆、上海文化信息产业园、莫干山蚕种场改造项目。2012 年 WA 中国建筑将佳作奖。 2010 年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施工管理杰出成就奖”。2006 年 美国《商业周刊/建筑实录》评选的最佳商用建筑奖和 WA 中国建筑奖佳作奖。


▼双栖斋

▼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

▼棉仓城市客厅(改造)

▼桦墅乡村工作室

▼上海文化信息产业园

▼嘉定新城规划展示馆

▼黎里黎里


、华黎

华黎,TAO 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199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 学士学位,1997 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1999 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获建筑学硕士学位,之后曾实践于纽约。2003 年回到北京开始独立建筑实践并 于 2009 年创立 TAO。曾获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清华大学 客座教授。


▼云南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新寨咖啡庄园

▼林建筑

▼武夷山竹筏育制厂

▼武夷山竹筏育制厂

▼孝泉民族小学




、青山周平


青山周平,建筑师,198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2003年以“最佳毕业设计奖”毕业于大阪大学,并获第十届UNION造型设计大赛奖二等奖。2004年作为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派遣留学生到布鲁塞尔Sint-Lucas 及巴黎国家高等拉维莱特 深造。2005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并获“最佳硕士论文奖”。2005年起在SAKO建筑设计工社任设计师,2008年升任设计室长,同年获日本商业空间协会设计大赛奖银奖。2012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修读博士学位,2013年起同时任北方工业大学建筑系讲师。 2015年创立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白塔寺大杂院改造

▼白塔寺大杂院改造

▼北京协作胡同胶囊酒店

▼北京协作胡同胶囊酒店

▼木峇书店

▼木峇书店

▼有术 sth.here胡同民宿

▼有术 sth.here胡同民宿

▼有术 sth.here胡同民宿

▼梦想改造家

▼梦想改造家


现已更新一集——柳亦春

王珞丹:建筑师,我们“撩一撩”——柳亦春

更多后续建筑师访谈

每周一集

敬请关注

▼王珞丹与建筑师华黎、张轲、董功

及阿那亚创始人马寅


▼王珞丹与建筑师青山周平



end



本文由考霸建筑原创整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请勿商用。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46.html/feed 5
非典型建筑师张轲:对追随风格流派不感兴趣 | 面孔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27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276.html#comments Mon, 25 Sep 2017 15:36:48 +0000 640.webp (24).jpg 

张轲曾去芬兰参观阿尔瓦·阿尔托工作室,他发现建筑师用过的纸、笔、尺等工具被很好地保留着,从中感受到了人们对建筑师的尊重

 

“ 在中国城市急速发展的前提下,他依然坚持建筑的“个体性”,在中国普遍标准化的商业主流中逆流而上,实现了一种不同的视角。

 

建筑师张轲于9月12日获得阿尔瓦·阿尔托奖,这一建筑界重要奖项在50年间只向13个人颁发过,张轲是其中首位中国人。

 

阿尔瓦·阿尔托奖创立于1967年,以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名字命名,奖项不定期颁出,表彰世界各国在创新建筑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个人和机构,在此之前获得此奖的唯一亚洲面孔是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

 

张轲曾斩获国内外众多建筑类奖项,他在2016年拿到了阿卡汗建筑奖——同样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之一,作品曾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等国家展出。即便如此,他的风格在建筑界也并非主流。

 

他对追随风格流派不感兴趣,对任何国外嫁接到中国的东西不感兴趣,对在国际上卖弄中国文化不感兴趣。“三不感兴趣”的建筑理念使得张轲的作品个性鲜明。他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中以街边摊为蓝本设计了可以移动的蛋形建筑“城市下的蛋”,以及适合年轻群体居住的超小型社区“树塔”,在西藏林芝建起不具宗教与民族特色的景观建筑“娘欧码头”,在空间颇受局限的北京胡同中进行“微胡同”建造实验,打造可供多人居住的住宅。

 

从清华大学 硕士毕业后,张轲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完成学业。而他之所以放弃美国建筑所的工作回国创业,是因为他觉得在美国,建筑师是一个“30岁已死80岁才埋”的职业,反倒是有太多未知的中国非常适合建筑师发挥。

 

张轲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擅长因场地和功能的特殊性量身定制建筑,这点在探讨“杂院共生”新模式的作品“微杂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将北京茶儿胡同中的四合院进行改造,东厢房的坡屋顶下多了一个九平米的儿童图书馆,开了全景窗,高低错落的窗台在阅读时可充当桌椅。以前在老槐树下加建的厨房被设计成六平米的艺术空间,拥有台阶功能的外墙方便人们攀登至高处。考虑到大杂院附近建着小学,他创造的都是图书馆、舞蹈房等儿童活动空间。

 

以往在对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和开发上,普遍做法是拆除加建。相比于拆除,张轲选择了改建。他认为那些加建也是当代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应当保留而非简单地抹掉再美化。张轲更倾向于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来完成作品,他选择了本地回收的旧砖和自己发明的“墨汁混凝土”来打造“微杂院”建筑,使其色调与古老的四合院相匹配。

 

阿尔瓦·阿尔托奖评委会在获奖评语中指出,张轲巧妙地将建筑融入周围环境,创造出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中国城市急速发展的前提下,他依然坚持建筑的“个体性”,在中国普遍标准化的商业主流中逆流而上,实现了一种不同的视角。

 

阿尔瓦·阿尔托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与人的心理感受,是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评委会强调,50岁的阿尔瓦·阿尔托奖应延续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理念,在建筑中体现可持续和人情化的设计。张轲做到了。近年来,他一直在探索城市发展模式。张轲不想让城市“温水煮青蛙”般逐步失去文化而不自知,作为建筑师,他认为自己可以为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做些什么。

 

阿尔瓦·阿尔托奖被称作“普利兹克风向标”,获得该奖的张轲被期许着拿下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作为一名建筑师,无论获得多少支持,你总是感觉自己一人在前线战斗。”张轲说道。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527期

文 / 高伊琛

编辑 / 孙凌宇



感谢 南方人物周刊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Peopleweekly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276.html/feed 0
重磅!中国建筑师张轲刚刚斩获2017年阿尔瓦•阿尔托奖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850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8501.html#comments Fri, 22 Dec 2017 03:22:46 +0000 20171222_111826_000.jpg

20171222_111826_001.jpg

20171222_111826_002.jpg


就在刚刚

2017年的阿尔瓦•阿尔托奖

颁给了来自于中国的建筑师

张珂/标准营造


TIPS:

阿尔瓦·阿尔托奖(Alvar Aalto Medal)创立于1967年,奖项由芬兰建筑博物馆、芬兰建筑师协会、芬兰建筑协会、阿尔瓦·阿尔托基金会和赫尔辛基市联合授予。奖项以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名字命名,以奖赏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奖项不定期颂发(3-5年),授予“在创新建筑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单位和个人”。

The medal is jointly awarded by the Museum of Finnish Architecture, the Finnish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s SAFA, 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the Alvar Aalto Foundation and the City of Helsinki.

The Medal has been awarded intermittently since 1967 when the medal was created in honour of Alvar Aalto.  The award is given in recognition of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reative architecture. The award is often made at the Alvar Aalto Symposium, held every four years in Jyväskylä, Aalto’s home town.

历届获奖者:

·  1967    阿尔瓦·阿尔托 AlvarAalto(芬兰)

·  1973   哈更·阿尔博格 HakonAhlberg  (瑞典)

·  1978   詹姆斯·斯特林 JamesStirling   (英国)

·  1982   约翰·伍重 JørnUtzon (丹麦)

·  1985   安藤忠雄 TadaoAndo  (日本)

·  1988   阿尔瓦罗·西扎 AlvaroSiza  (葡萄牙)

·  1992   格伦·马库特 GlennMurcutt      (澳大利亚)

·  1998   斯蒂文·霍尔 StevenHoll   (美国)

·  2003   罗杰里奥·萨尔莫纳 RogelioSalmona    (哥伦比亚)

·  2009  Tegnestuen Vandkunsten   (丹麦)(事务所)

·  2012  Paulo David    (葡萄牙)

·  2015  Nieto Sobejano Arquitectos (西班牙)(事务所)


建筑师张轲近年来可以说风头正茂,2016年“标准营造”的“微杂院”项目获得了阿卡汗建筑奖,张轲也成为继2010年李晓东后第二位获得此奖的中国建筑师。


20171222_111826_003.jpg


张轲
1998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
1996  清华大学 ,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
1993  清华大学 ,建筑学学士
获奖:
2016  阿卡汗建筑奖
2013  中国博物馆建筑大奖优胜奖
2012  芝加哥国际好设计奖(明托盘,Alessi)
2012  智族GQ年度设计师
2011  国际石造建筑奖
2010  美国建筑实录国际十大设计先锋
2010  车尔尼科夫建筑奖国际十位优秀建筑师特别提名
2010  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
2008  获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
2006  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

从2001年张轲创办“标准营造”工作室以来,他们的实践超越了传统的设计职业划分,涵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及产品设计等各种专业。“标准营造”工作室出品的项目包括微杂院、西藏娘欧码头,以及他们位于北京北二环的工作室改建,那个一平米2000块的超酷办公室也曾轰动一时。


20171222_111826_004.jpg


标准营造团队

NO.1 西藏娘欧码头

码头坐落在林芝县境内,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交汇口的娘欧村附近,雅鲁藏布江在此处形成了一个缓冲的自然港湾,岸边的沙洲上生长着树龄上百年的柳树林。再往上地势由舒缓逐渐转为陡峭,背后是绵延不断的无名雪山。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娘欧码头辗转迂回的体量不仅是对山势的诠释,也唤起了旅程的精神性。坡道辗转处形成了一个个开阔的平台。平台不仅仅是流线间的过渡,运动之后静止中的短暂思考,同时也为暸望山野建立了一系列独特的视框。平台的边界清晰地定义了视野,突兀的山崖和荒乱的草木也在这个鲜明的视框中夹带了几分人文色彩。通过设置开阔平台,使人们在此驻足,平台引导着人的视线,唤起了山谷与河流自身的神性,使人心生敬畏。


20171222_111826_005.jpg

20171222_111826_006.jpg

从这个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西藏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解读,在西藏,建筑与景观密不可分,建筑即是景观,景观即是建筑。

20171222_111826_007.jpg

20171222_111826_008.jpg


NO.2 标准营造工作室

这个500平米的工作室原来是北二环的一个破旧的修车厂,有着胡同情结的张轲只花了100多万,就让这个破旧修车厂焕然一新。

20171222_111826_009.jpg

20171222_111826_010.jpg

20171222_111826_011.jpg

办公室是一个长条形空间,全用混凝土构筑,内部采用寻常的自流平、抹灰,所以造价非常便宜。除了卫生间和储藏室,所有的门都给取消了,空调、灯具、暖气全都隐藏了起来。工作时,需要找谁的时候,喊一声就行了,大家都能听见。

20171222_111826_012.jpg

20171222_111826_013.jpg

20171222_111826_014.jpg

外墙用的全是灰砖,透露着胡同的情结。庭院里的30多棵树也是自己亲手挑选种植的。靠庭院一侧的墙上开了一整面的大玻璃窗,而露出半边屋架的天窗,则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20171222_111826_015.jpg

20171222_111826_016.jpg


NO.3 微胡同

“微胡同”是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进行的一次建造实验,目的是探索在传统胡同局限的空间中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的可能性。项目由著名国际品牌CAMERICH锐驰赞助完成。

20171222_111826_017.jpg

20171222_111826_018.jpg

20171222_111826_019.jpg


NO.4 微杂院

茶儿胡同8号“微杂院”是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团队继“微胡同”之后,再一次探讨了“杂院共生”新模式。一方面考虑到加建部分腾退后可能会被再次占用的状况,将现存的违章建筑部分进行了软处理,以一种巧妙的方式重新设计,将原先的违建空间还原为公共空间,由此提出了一种杂院空间过渡利用的有效模式。

20171222_111826_020.jpg

20171222_111826_021.jpg

20171222_111826_022.jpg

“微杂院”项目希望加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丰富当地居民的胡同生活。一个孩子放学后可能会过来挑选最喜欢的书,在等父母来接前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或者他也可以爬上屋顶,坐在阴影里和院子里老人聊天说话。

20171222_111826_023.jpg

20171222_111826_024.jpg

20171222_111826_025.jpg


NO.5 Novartis瑞士诺华大楼

20171222_111826_026.jpg

20171222_111826_027.jpg

20171222_111826_028.jpg

20171222_111826_029.jpg

20171222_111826_030.jpg

20171222_111826_031.jpg


为了更全面了解张轲/标准营造,我们找到一篇2012.08.31刊登于《智族GQ》上的一篇采访文章。


张轲,1970年出生。安徽人,父亲为设计师。1996年清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硕士毕业,1998年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创办人。“标准营造”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及产品设计,是国内最优秀的设计团队之一。代表作品有联想集团研发基地的空间、室内及景观设计;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阳朔商业小街坊、成都青城山石头院;雅鲁藏布江小码头,林芝尼洋河谷游客接待站等。曾获2011年度国际石材建筑奖、WA中国建筑优胜奖、中国建筑传媒奖。“标准营造”的设计也延伸至家具领域,张珂的大型概念艺术装置“山居”于今年在米兰设计周展出。

作为2011年度“国际石材建筑奖”的获得者,张轲已成为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代表。从阳朔小街坊到西藏大峡谷艺术馆,张轲的作品不以新奇的造型博人眼球,而是摒弃一切既定的风格流派与自我标榜的具象文化符号,以一种平视的角度,探索当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新的契合点。


张轲:做建筑有点儿像写小说——年度设计师

采访、撰文:邱正


年过四十的张轲,脸上偶尔还会闪过一丝稚气。可一聊到专业问题,他会立刻压低声音,放缓语速,说出的每句话都好像经过缜密的思考,有时也开个玩笑。


张轲的建筑事务所位于中科院仪器厂的红砖大厂房里,毗邻各大高等学府。公司里有50%的员工是外籍人士。张轲不喜欢被过于标签化的身份所束缚,尤其是通过地域、国籍和文化。正如他给事务所取了一个极为中性的名字——“标准营造”。而他的建筑理念中有三个“不感兴趣”又正好呼应了事务所的名字:对追随风格流派不感兴趣,对任何国外嫁接到中国的东西不感兴趣,对在国际上卖弄中国文化不感兴趣。“建筑只代表其本身,而不是反映一种风格或者身份,它就应该是中性的。”


中学时的张轲对物理很感兴趣,原本上大学想念物理专业,后来得知考清华建筑系是最难的,一个省才招一个,就想试试。对张轲来说,建筑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它是一个由虚构到现实的过程,“做建筑的一开始也许有点儿像写小说,你可能虚构一个角色,想像一个空间,然后你想这个人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但当你实现它以后,一切就真的存在了,真的会有这个人生活在这个窗口,生活方式是由你策划的,这种满足感是很奇妙的。”


8年后,获得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的张轲成了该系第一个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哈佛大学两年的留学生涯对张轲来说除了体验不同文化带来的新鲜刺激外,最重要的是让他形成一种“自我意识”,那是一种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很难形成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我学到的是工匠式的技能,而在美国,最重要的收获是形成一套严密逻辑,也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做的事情在社会层面的意义是什么”。毕业后,张轲曾在美国各大建筑事务所工作,最终还是由于不甘心为他人打工,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99年,张轲把事务所从纽约世贸大厦搬回北京 ,“在美国,建筑师是一个30岁已死,80岁才埋的职业,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结果。

在中国则完全不一样,有太多的未知,这才是有趣的地方。”


近年来,张轲在西藏做了很多项目,基本上都是诸如渡船码头、接待站等功能非常简单朴素的公共建筑。事实上,很少有建筑师敢在如此敏感的地区做项目,“一开始并不想接,因为一失败就会遗臭万年,外界与当地人两边不讨好。但后来一想,给别人做更容易搞砸,还不如让自己试试。”在张轲看来,建筑师对西藏的态度分两类,“一种是仰视,完全屈服于当地的文化,拙劣地去模仿。另一种为俯视,觉得西藏很落后,以救世主般的心态粗鲁地造一个和当地完全无关的建筑,这都是非常肤浅的。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平视的态度。”张轲认为,太具象的文化和都市文明带来的成见都是建筑设计上的包袱,如果有足够的力量把这个都抛开,将会出现更大的自由空间。在西藏的项目上,张轲的做法是运用当地现成的材料,尽量避免诸如宗教性质的色彩、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细节等具象化的符号,以当代建筑的形态与西藏当地文化进行沟通。从已完成的项目来看效果不错,既不会在环境中显得突兀,也没有表现出对当地文化的谄媚。


2008年,张轲来到西藏南迦巴瓦雪山山脚,不远处的空地上有一棵千年古桑,旁边仅有几块大石相伴。此景让张轲产生是否能创造一个空间让人的精神与自然融合一起的想法。他的方式非常简单,把那块空地稍加清理,从旁边县城运来白色碎石铺于其上,一个冥想台就完成了。这是张轲在西藏完成最快的项目,它像一个放大了十倍的枯山水,完全来源于张轲当下的情绪。这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纯粹表达精神与概念的机会,它更偏向于艺术作品,而非建筑。“我觉得所有的人类创造都离不开感性的开始,包括像iPhone这种,我觉得它的起点都是有理想主义的冲动的。”一次,张轲来到冥想台,见一藏族妇人在卖装饰品,他上前询问对方是否喜欢这个地方,“一听到她说喜欢,我就特自豪,随后就跟她说这地儿是我设计的,结果对方非常不屑地回了一句:‘你设计得再好,这地也是我们的。’后来我就觉得,其实你在西藏做的事儿,都是特别小的事儿,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你没把它们往坏里做而已。”


张轲在西藏的项目,是当代与传统和地域文化之间对话的一次尝试,若将话题延伸到整个中国的层面,不难发现,当今设计界所谓“中国元素”、“中国风”等具象化符号的泛滥,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自我意识。“晚清照片里的那些王公贵族拍的照片中眼光是很呆滞,因为它们根本不知道相机,所以拍出来是盲目的,完全没有自我的,而后你会发现。如果我们暂且把相机模拟成西方的视角,现在很多人倒是很会‘搔首弄姿’,他摆出一点儿中国的样子,然后因为西方人喜欢看,所以他要搔首弄姿,摆一个旗袍什么的,其实那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就是一种献媚,这很可悲。”张轲认为,建筑最本质的东西是和人的体验与情感产生联系,当具象的中国符号出现时,就意味着脱离了建筑本身的纯粹性。最近,张轲为著名家具品牌Moroso设计了一把叫“藏龙”的椅子。据他所称,当时对方特别希望他能做出一些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产品。但张轲偏背道而驰,“我就是不想迎合西方人的口味,你们想看见龙,我就偏不让你看见龙,所以这椅子就叫‘藏龙’”。


张轲是个很执拗的人,在选择客户方面要求极为苛刻。一般与对方聊上几句话就能看出是不是对的人。对于自己不想接的项目,哪怕业主出再多的钱,也会毫不犹豫地让其“滚蛋”。张轲认为在中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客户都太把自己当回事,缺乏对“设计”这项工作的尊重,“就好像他们花了钱只是为了买一堆建材”。张轲谈起前不久去芬兰参观已故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工作室的感受。“他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工作室里的摆设就好像他只是出去吃个饭,暂时离开会儿一样,你可以去摸那些他用过的纸、笔、尺之类的工具,但是那些东西至今都维护得很好。在中国,客户有可能对建筑师个人很尊重,但是一旦建筑完工了,他们就觉得那是他们自己的东西,爱怎么弄就怎么弄,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张轲一年接3到4个建筑项目,其中也包括一些非盈利的公益项目,同时他也会参与一些产品设计。这在国内的建筑事务所中并不算多。可相比欧洲建筑师可能2到3年才完成一个项目的频率来说,这种工作密度已经非常惊人,“在中国,你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国外建筑师一辈子要干的活,这已经很奢侈。”


过去一年,你所在的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我觉得建筑行业最好的变化就是慢下来了,因为经济慢下来了,所以整个行业慢下来了,而慢下来对建筑创作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为我一直在说,建筑师不是魔术师,好的建筑不是变出来的,当然更不是抄出来的,是要花时间琢磨和一点一点做出来的。

对你个人而言,你过去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两件事,第一,我的装置作品参加了米兰设计周,第二,为Moroso设计了一把叫“藏龙”的椅子。这两件事都是第一次邀请中国建筑师参与,所以特高兴。

你心目中3个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人物?

乔布斯肯定是第一个,因为他代表这个时代积极的一面,就是作为一个个体,这种个人主义在商业社会也可以发扬光大。另外卡扎菲和本·拉登应该说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荒谬性。

请分享一件过去一年在物质生活上的有趣经历?

收到了我为Alessi设计的托盘,做工比想象中好很多!

请分享一件过去一年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收获?

鲁迅的《准风月谈》。

你现在的生活满意度是多少分?

99分吧,最后一分留给明天。

能否分享一条你觉得最重要的人生准则?

随性。

请给当下的年轻人三个忠告?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别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也别把权威人士、成功人士当回事。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8501.html/feed 0
真实而朴素的建造——南迦巴瓦接待站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47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477.html#comments Mon, 14 Aug 2017 11:14:34 +0000

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是“标准营造”继雅鲁藏布江小码头之后,在西藏建成的另一个建筑。接待站位于藏东南林芝地区米林县境内的一个小集镇,名叫派镇,小镇海拔约2900米,东面是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雪山和加拉白垒雪山,北面紧邻雅鲁藏布江,南面是多雄拉雪山,镇的主街正对着由多雄拉雪山延伸下来的高坡。

010-1.jpg

011.jpg

接待站就坐落在小镇入口的山坡上,面对着雅鲁藏布江和公路的,西面是一条由多雄拉雪山溶化流下来的溪流,再往西是农田和名叫“派村”的原始村落。

009.jpg

接待站总面积约1500平米,功能较为复杂,包括一个大峡谷综合信息展厅、一组公共厕所、徒步装备及食品小卖部、背包客的行李物品存放处、网吧、急救医务室、大峡谷景区的售票检票点、旅游公司办公室和司机导游休息室等等,同时还设置了一个为全镇服务的集中配电房。

000-1RGB.jpg

006.jpg

我们显然对本地建筑形式的模仿和拼凑不感兴趣,也显然对移植一个时尚的外来建筑不感兴趣,接待站是一个形式上很不显眼的建筑,远远看去,当地人甚至看不出它有什么新奇,它随行就势,由几个高低不一、厚薄不同的石头墙体从山坡不同高度随意地生长出来的体量构成,墙体内部是相应的功能空间,这样多数功能空间实际上是半掩藏在山坡下的。

004-1.jpg

017.jpg

005.jpg

建筑随着基础的标高不同分为三层,地下一层是储藏室和集中配电房;一层主要是各种接待空间,大峡谷信息展厅、厕所、医务室、网吧小卖部、景区售票检票都在这一层;二层是后勤办公室和可供游客休息观景的屋顶平台。

030.jpg

027.jpg

建筑的采光主要通过天窗解决,天窗分为两种,接待大厅采用屋顶凹陷形成的高侧窗,楼梯、网吧和办公室采用的是细长的天窗,整个建筑只在一层接待大厅朝向雅鲁藏布江及加拉白垒雪山的方向和二层办公室朝向南迦巴瓦雪山的方向开了两个明确的景观视窗。

026.jpg

032.jpg

建筑的结构体系是传统砌筑石墙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墙体从60公分、80公分到1米厚不等,全部由当地石材砌筑而成,石头墙是自承重的,墙内附设构造柱、圈梁和门窗过梁,起到增强石墙整体性的抗震作用,同时用来支撑混凝土现浇的屋顶。砌筑石墙的藏族工匠主要是来自日喀则,他们在石墙的砌筑上有很特别的习惯和方法,这一点是我们在图纸上设计不出来的。

013.jpg

建筑的门窗和室内没有使用任何常见的“西藏形式”的门窗装饰,我们毫不回避南迦巴瓦接待站是一个当代建筑,如果人们可以感受到特殊的本地气质,我们希望这种气质是通过本地的材料通过真实而朴素的建造过程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乔装改扮”的结果。

023.jpg

图纸

总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A02-02.jpg

南立面图

A02-01.jpg

北立面图

A02-03.jpg

东立面图

A02-04.jpg

西立面图

A03-01.jpg

剖面图A-A

A03-02.jpg

剖面图B-B

A03-03.jpg

剖面图C-C

A03-04.jpg

剖面图D-D

A03-05.jpg

剖面图E-E

A03-06.jpg

剖面图F-F

A03-07.jpg

剖面图G-G

A03-08.jpg

剖面图H-H

A03-09.jpg

剖面图I-I

A03-10.jpg

剖面图J-J

A03-11.jpg

剖面图K-K

A03-12.jpg

剖面图L-L

A03-13.jpg

剖面图M-M

项目信息

建筑师:标准营造

地址:Pai Town 

设计团队:张轲、张弘、侯正华、Claudia Taborda、Maria Pais de Sousa、盖旭东、 孙伟、杨欣荣、王风、刘新杰、孙青峰、黄狄、陈玲

合作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西藏有道建筑设计公司

建筑面积:1500.0 sqm

项目年份:2008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477.html/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