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西林盘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山水柴院 / 米思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8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80.html#comments Mon, 22 Aug 2022 13:04:12 +0000

四川宜宾安石村,一个普通乡村,背靠碾盘山。村落阡陌相通,田塘错落,屋树交织,是典型的川西林盘。柴院居于村中竹林与水塘之间,基地隐秘,景观通透。建筑从四川民居入手,体现了对空间、材料、情境和体验的整体思考。

四川民居常采用穿斗木结构,轻盈灵巧,构造简洁,充满智慧。屋面挑檐低矮深远,充足的檐下空间保证通风、遮蔽风雨。因地制宜的自然生长模式也使其形成独特的建筑聚落形态。建筑外墙就地取材,多以竹编夹泥墙套白,下部常用红砂岩石块砌于砖石基础之上。墙体被深远的屋檐保护,经久耐用。四川民居另一特征是院坝空间——房前院地作为户外空间的核心,承载着居民对生活的向往,对阳光、空气和雨露的精神追求。

基于对四川民居结构和空间的转译与重组,建筑采取十字风车型布局。十字空间徐徐延展,嵌入自然景观。大屋檐沿周边水塘铺开,引入最大观景面。弧形内院似十字风车旋动而成,弧线灵动,内向静谧,阴阳交汇,水天一色。十字空间连续曲面墙体如曲水流觞,呼应内院流动的弧线。同时划分服务空间及被服务空间,内设包间、茶室、书吧及后勤服务等功能,对应不同方向的自然景观。

柴,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安石村随处可见,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村里斑驳的木骨泥墙,泥土已经脱落,光影婆娑。建筑以不同尺寸的柴木穿挂成墙,透而不通,开而不敞,似光影斑驳的木骨泥墙。红砂岩,源于四川山体,是建筑、雕塑、生活用具常用的材料。建筑采用机器切割的红砂岩块鱼鳞状砌筑,丰富的表面肌理与柴呼应。小青瓦屋面也以同等尺度呼应着柴与石。三种材质和而不同,仿佛鱼鳞飞羽,熟悉陌生。它们来自乡村、用于乡村,融进乡村。

建筑结合传统营造与当下施工条件,巧拙相间平衡质朴与精致,创造出静谧灵动的空间氛围。人们沿柴木墙行走于宽大的屋檐之下,流弧聚于内院。圆形水面平静,柴木、红石、黛瓦、融入天青。材料交叠错置给建筑空间带来如日晷一般的时间痕迹。随着光线流动,光影变幻莫测,浮光掠影般的氛围迷漫独特。在地性、空间性和时间性透过材料的独特使用弥合在一起,在建筑空间中铺陈开来。

△原始建筑


项目图纸

△模型图

△模型图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局部剖切轴测图

△木砖镂空墙大样图

△红砂岩墙身大样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米思建筑

面积 : 1100 m²

项目年份 : 2021

摄影师 :存在建筑

设计团队 : 周苏宁、杨科、史倩、吴子夜、唐涛、林礼宾

施工顾问 : 温钦皓

委托方 : 成都锦达嘉进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 : 上海源规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机电设计 : 芮文工程设计(上海)事务所

灯光咨询 : 麓米照明

施工设计 : ZHI CHENG ARCH-TECH

地点: 中国,宜宾市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80.html/feed 0
天府新区海洋路中学 / MAT 超级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0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00.html#comments Tue, 05 Apr 2022 03:29:37 +0000

2021年6月,MAT参加了四川天府新区海洋路中学公开竞赛,顺利入围之后获得竞赛二等奖。该竞赛由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主办,全球知识雷锋策划执行,竞赛吸引了国内近百家青年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参与。

校园设计理念

△聚落+林盘 意向图

本次设计提案中,我们希望将“川西林盘"自然地理风貌带入到校园中,创造一个“林盘景观中的立体公园学校”。设计从成都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出发,将海洋路中学以小尺度教学楼和有机形态的林盘景观元素进行组织,形成了一个生态公园中的低密度校园聚落建筑群。海洋路中学是一个在景观环境中的校园,“聚落”和“林盘”的规划方式,能够使建筑和自然相互依托、有机联系、相辅相成。

△校园鸟瞰图

校园规划布局

成都海洋路中学项目场地位于天府新区海洋路街道,天府大道南段以东。项目用地面积66亩,拟建54班中学。场地北侧为城市绿地,西侧和南侧为高层住宅小区,东侧靠北为天府新区第五小学,南侧为幼儿园,均已投入使用。

△规划布局思考

△规划布局对比分析

△海洋路学校组团关系

规划布局的重点是考虑400m标准运动场的布置、学校主出入口的位置、上下学高峰时段区域交通的顺畅以及周围建筑的干扰等。前期分析得知,海洋路地块有三个教育用地, 因此,在进行该教育组团最大的地块—海洋路中学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我们仔细分析了场地周围住宅、学校的使用情况和交通状况,从大地块的统筹考虑入手,我们选择将运动场设置在东侧,可以与东侧的小学一起共享使用,东侧道路也因此可以成为学校慢行道。为了避免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学校主出入口设置在场地北侧,面对城市绿地,有开阔的视线和人流集散场地;教学楼组团布置在场地西侧,用地相对紧凑节约。

△总平面图

为了避开西侧高层住宅的视线干扰和教学楼之间对视的问题,我们将教学楼体量进行扭转。之后,在建筑群的底层产生林盘景观,底层建筑与景观形态相辅相成。此外,教学楼组团的二层和四层分别设置了平台和空中连廊进行连接。二层平台连通每一栋教学楼,而四层的空中连廊则在相近的几栋建筑之间连接产生学生的课外活动空间。

不但在城市功能的疏导和连接上进行考虑,为了能够使海洋路教育地块有着更良好的城市空间关系和整体城市形象,本案在规划设计和建筑形态语言上也与现有的小学和幼儿园做出呼应,达到和谐整体,共享共融的空间氛围。

在学校的建筑形象上,通过简洁的体量变化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采用素色的混凝土质感、明快的色彩等材料对比,传递创新教育观念的校园空间气质。同时,本设计将建筑、室内、景观等元素进行了一体化的要素统筹,希望在合理的容积率条件下,创造一个自然生态、尺度适宜、经济美观、创新活力的校园空间场所。

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学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教学走廊串联各个教室形成教学楼和实验楼,再由一条公共连廊串联每栋教学楼形成。这种水平性的布置方式功能分区清晰,使用高效。然而伴随着创新型素质教育方式的兴起,除了常规的普通班级教室之外,校园的功能需求中涌现了大量的实验室、音体美教室和计算机等其他创新教室,其总量已经超过普通教室的数量。

△ 教学空间分配

为此,我们在调研和参考了国内外近年来的优秀学校设计模式之后,提出了”没有长走廊的教学楼“概念,根据各个年级的平均分配,把原本分离的普通教室和实验、艺术、计算机教室混合编排,形成功能齐全的独立教学楼。学生的常规课程只需要在每个建筑内部就可以完成,从而释放出其他的校园空间形成有趣的公共和景观场所。

△ 两层为一个基本单元

在海洋路中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中,标准教学空间两层为一个基本单元,包含了6个普通教室、4个其他教室和实验室以及2个教师办公室。一栋教学楼由两个这样的基本单元组成,基本单元的核心为两层通高空间,底层的大教室为活动墙面,可以完全打开和共享区连通。共享区作为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特殊教学空间使用。

教学单元内的共享空间可以适用于多种教学和课外活动场景。当机动教室朝向共享区一侧的墙体被完全打开时,也自然形成了一个”大的教室“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基本单元上下叠加形成教学楼,八组教学楼又有机结合形成校园聚落,在不同高度的平台和空中的联系带来了多层级的立体校园空间共享体系。

趣味校园空间

空中连廊

平台层上方的空中连廊连接了最上方的两层教学单元的共享空间部分,并通过设置兴趣角、阶梯教室、公共展示等空间作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场所。

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学校主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除了满足教学所需的图书、存档等功能之外,其较大的开敞空间,也可以在平日为家长们提供接送等候和交流场所。

体育馆

体育馆和运动场建筑群组是学校的动区,位于整个规划布局的东北侧。体育馆为两层高空间, 连通下沉庭院和屋顶球场。体育馆内部4米以下为运动设施墙面和阶梯看台,而4米以上露出地面部分为半透明的U型玻璃,给体育馆内提供明亮的自然光线。

校园景观

“林盘”形态的景观场地被类型化处理,形成坡、林、岛、台等景观空间,分别适用于教学楼底层架空区域和教学楼之间的下沉场地、以及与运动场结合的区域,给学生们提供晨读、课间休息和课外活动的场所。

项目图纸

△平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四川天府新区海洋路中学设计

建筑设计:MAT 超级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唐康硕,张淼

设计团队:王飞宇、李希彤、刘友鹏、谭小丹、王一然(实习)、张文婧禹(实习)

设计时间:2021.05-2021.06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4/50800.html/fee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