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魔头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大师系列3——天妒英才“女魔头“扎哈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05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054.html#comments Tue, 17 Jul 2018 10:09:03 +0000 建筑界因她的设计而带来新的变革,一座城市因她的作品而展现独特的魅力。她就是被誉为建筑界女魔头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于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儿时便多次游历欧洲,11岁时就有成为建筑师的梦想。在大学期间专业是数学,后来移居英国,进入伦敦AA学院学习建筑学。

扎哈•哈迪德深受20年代苏联前卫艺术感兴趣,包括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2004年,扎哈•哈迪德获得了普利策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往往被归类为解构主义建筑师,而她并不赞同这种说法。解构主义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


扎哈•哈迪德常用设计手法:

哈迪德的设计手法千变万化。她总是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来创造不同的空间,以此来扩充建筑学领域。

1.楔形物体的运用:

楔形物一度常常出现在哈迪德早期的设计中,它比对称平和的长方形所造成的运动感强烈得多。通过使用这类图形,就会产生一较宽边为基底逐渐向较细的一端前进的运动效果。后来这种楔形演变为细长有倒角的三角形,弧形。

2.倾斜与变形:

倾斜和变形的空间被眼睛自觉地感知为基本空间定向偏移,偏移的空间同正常位置之间产生一种紧张力。使偏移正常位置的物体看上去似乎要努力回到正常位置静止状态。哈迪德在她的设计作品中广泛存在着高度自由化、直觉化的形象。

3.形式组合:

在哈迪德的作品中有几种可以辨认她喜欢的图形,设计生涯早期喜欢用板片构成,设计维特拉消防站后开始出现螺旋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原有动态的几何形状演变为有曲线特征的图形。

4.表现法:哈迪德在她的绘画与模型中有选择地表现着她有意强调的部分。这种随心所欲的表现实际也是人的视觉信息输入模式,因为我们的眼睛不像摄影机一样将画面中所呈现的图像细节全部认知,而是有选择地接受我们所倾向于接受的画面,或者说视觉的重心势必会落在某些画面上,而最吸引我们的莫过于那些极为活跃的因素。

5.隐喻法:扎哈的工作就是设法在建筑空间内找到当代信息科学和电子科学的规律:以大量的资料相互作用、模拟产生效果。这些都是以强烈且十分有效的造型实现的。“流动感”在她的许多设计方案中表现得十分强烈,产生了一个散发着巨大能量的空间,因显得无“重力”而诱人。似乎是她的大脑的各种神经在同步运转,思维逻辑在不间断的变化着,与网络的大量信息结合在一起,连续闪烁着一样。 

维特拉消防站(1991~993)是扎哈•哈迪德第一个已建成的作品。

坐落地:德国 莱菌河畔威城

结构:玻璃,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

背景:维特拉是一家著名的家具公司,维特拉公司曾因火灾使许多家工厂化为灰烬,基于这一惨重的经验教训,推出了在维特拉公司内设置消防站的计划。

基地位于厂区主干道北端,消防站微微切入主干道的轴线,以使的在透视上既能充分展现形体景观,又能遮蔽厂区主干道视廊中厂外建筑的无序。整个建筑给人一种轻盈,飘忽不定的感觉,几乎每一个墙体都不是垂直的,在长轴方向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张力十足。


室内空间设计:通过设置天花板上不平行的灯带,倾斜的墙体,楼板与墙体的空间关系制造出一种顺着人流方向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动感。在后期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扎哈开始向着曲线方向发展,空间的动感,不确定性,复杂性性质更强。

比如 阿利耶夫中心。

阿利耶夫中心


维特拉消防站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全长约100米,管理部分宽约8米,车库部分宽约12米,呈细长形。建筑通过不同体块的穿插,隔墙的交错关系似的空间相互渗透,达到了在空间中丰富的视线交流效果。

发展到后期建筑,则利用楼梯,连廊等交通空间与中庭结合,来营造不同空间位置的交互性。同时利用楼梯扶手的独特设计加强了空间的流动性。

维也纳财经大学图书馆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大楼

Dominion办公大楼


哈迪德是在研究了厂区建筑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提炼出消防站现在这种线性空间模式的。它反映出消防站最重要的潜能:运动与速度。在这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建筑中,各功能区域被解构与重构,爆裂搬的形体像星际间的漂流物在挣脱地心引力,他仿佛是瞬间动感的凝结。

在被别人问及“在一个地方设计建筑,您会否试图先了解该地的建筑传统?”时

扎哈这样答到:“我不觉这里有什么传统,哪些是留下来的传统?我没看到很多的传统建筑,它们已经不在了。我理解的是每个城市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生活,但人们都有类似的梦想和愿望,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满足我们梦想的形制,为了未来而建造。

我不相信和谐,什么是和谐?跟谁和谐?如果您旁边是一堆屎您也会去效仿它,就是因为您想跟它和谐?

我想地点很重要,我不与任何东西互动。”


结语

俄国先锋派积极与西方文化交流,不追求“风格“而是寻求功能上的平衡。综合形式主义与构成主义,重构当下生活模式。扎哈的” 解构“正是在重新定义建筑的本质——如何才是适应时代的新建筑?她的答案,便是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主义,最初由扎哈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提出:所有的建筑元素和复合体都是参数化的,可塑的。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基于的理想的几何形体已经无法满足参数化的要求,而动态的几何体,例如spline、nurbs、subdivs,这些更为动态的形体才能作为参数化的prototype。
操作这些变量的核心技术的编程脚本,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推演实现最优空间组合,减少建筑师“试错”的工作量。但无论如何,参数化设计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并非大众主流,也不一定是所有设计的最终归宿。

扎哈哈迪德事务所是主要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来进行设计。最终以不同的语境解读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复杂关系,建筑空间注重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建筑特征具有开放性,诠释了人、社会的共生关系。

空间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基地环境影响着建筑生长的方向。

虽然扎哈•哈迪德已经逝去,但她的对待建筑的态度

永远激励着新一代建筑师。

【纪录片】扎哈·哈迪德

文章参考书目:《扎哈·哈迪德作品与思想》《当代先锋建筑》《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本文由明月坊原创整理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请勿商用。


感谢 建筑抄绘笔记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054.html/fee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