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温暖画室之家 / 奥默默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0/5392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0/53926.html#comments Wed, 30 Oct 2024 15:29:20 +0000

在设计中,设计团队不仅考虑户主的舒适性,也回应村落的需求,通过设计小口袋、猫窝、鸟窝和面向街道的窗口,创造了一个开放又私密的环境。尽管贴线要求高,设计团队积极回应公共空间需求,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增强了邻里互动,让村民感受到归属感。

设计中的每个细节,如门、砖墙,都传递着户主的生活态度与审美追求,为村庄生活增添了温暖与活力。 在平面设计中,门厅正对院落,客厅与餐厅通过可开合屏风分隔,形成灵活空间。保留老葡萄根,预留种花空间,形成两个功能不同的院落。入户庭院作为半公共空间,围绕苹果树花坛布置座椅,提供等候与玩耍的场地。内院营造出安静、私密的活动场所。

画室设在老房子框架内,保留历史墙体,引入北向天光,提供充足自然采光。主卧设有独立卫生间,结合窗口形成多种功能,确保隐私与便利。客卧和宿舍家具结合不同卧室功能,形成多样的空间使用。 在梁家庄村的建筑项目中,传统与现代融合展现了独特的建造性。施工过程中,采用土办法应对材料采购困难和当地施工水平限制。

墙体设计保留石质基底和红砖墙裙,内侧采用轻钢龙骨与石膏板结构,部分土坯被重复利用,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共存。设计中运用瓷砖与涂料,旧家具经过改造赋予新生,实现可持续建造,保留的老建筑采取内保温措施,新建部分实施外保温策略,屋顶装配太阳能光伏板,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梁家庄的探索是对乡村未来的思考,追求美的同时,让生活变得真实与温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和谐共存的可能。

未来的乡村设计应更关注人们真实的生活需求,让建筑成为情感与记忆的承载体,让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生命的交响,找到心灵的归属。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面积: 245 m²

项目年份: 2024 年

摄影师:苏圣亮

厂家:  上海林内有限公司, 东鹏瓷砖, 北新国际木业有限公司, 北新国际木业有限公司, 北新国际木业有限公司, 四川楚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楚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 恒洁卫浴集团有限公司, 法国SFA, 法国SFA, 法国SFA, 派雅门窗, 派雅门窗, 派雅门窗, 立邦中国,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 张海翱

设计团队: 李迪,徐航,潘文琪,杨格,张明蕙,吴昌龙,李依杭,唐玲,花红志

学术指导: 于洋

灯光设计: 徐天择

软装设计: 刘畇妡

驻场设计师: 徐羽伦

施工方: 中泽荣安(北京)建设有限公司 孙雅茹, 郭井全, 王宗凯

节目合作方: 上海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

地点: 太原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10/53926.html/feed 0
光束游戏 – RAyinGallery / HOOOLDESIGN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1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15.html#comments Wed, 13 Jul 2022 09:21:54 +0000 调整大小 5.jpg

光为空间注入生命力并将物质世界融入影像之中

调整大小 4.jpg

“我们生于光。我们通过光感受四季。”——路易斯·康

调整大小 22.jpg

路易斯·康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他认为空间应该是一个能让人在精神感受纯粹的地方。在这里,让一些空间可以是“无限的”,但也有一些空间就应该完全地“有限”。不同光引发空间的不同节奏感,室内空间随着光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丰富的表情。

让光变得自由又可控制,便成为设计RAyinGallery摄影空间的思考核心。

空间与光是不可分离的,因为所有对建筑的空间体验都要有光。即使在完全的黑暗中,仅凭听、摸或闻所掌握的具体的空间体验,其实也参照了通过视觉和光线建立的对空间的理解。

调整大小 16.jpg

商业思维

本案项目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紧邻万柏林生态园。项目希望围绕品牌“留住此刻”,打造一家以故事性来记录当下生活的摄影空间。“光”是摄影和空间两个不同艺术领域中相通的元素,摄影就是光的艺术,而对于空间体验也同样重要。

光是组成摄影的重要部分,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

原建筑为一个层高8米的钢结构建筑体,设计从光的三原色——“蓝、红、绿”的概念出发,由这三种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彩可以组合成无数其他色彩,以这三种颜色作为不同区域空间的主题色,预示着空间未来更多的变化。

真正的空间体验都具有身体性和多重感知性。每个引人注目的空间和场所势必都有它独具特色的光,而光通常也是最能直接调节情绪的空间特性。

设计方案从“来自美术馆的一束光”为主题,在空间上让光为建筑的体量、空间和表面赋予性格和表现力,显示出材料的形状、重量、硬度、肌理、温度、光滑度、温度等方面,在拍摄的同时以光为主题的空间也能帮助灵感不断迸发。

光控制着生物体的生命进程,甚至人类的某些激素活动也依赖于光。光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活跃性和体能水平。

虽然光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纯视觉现象,但它其实还与触觉感知联系在一起。在设计中,创造出一种捕捉并留住光线的空间,以便所有人可以用身体来感受,这是一种对“眼睛会触摸”和“眼睛会感受”的理解和实现。当你睁开眼睛并允许这种感觉发生时,触觉就从眼睛里跑出来,就用手去摸一样。

建筑语言

设计构思以展示作为所有空间的内核,从“光之画廊”搭建整个空间形态,通过建筑语言引入室内,形成高辨识度的视觉效果和空间记忆。设计上打破常规适用区域“一室一用”,使其满足“一室多用”,赋予空间多重属性,更大限度的促进空间与人的互动性,形成品牌在空间上的记忆。

通过前厅吧台对面圆形公共区,可以看到悬挑的空间盒子,彼此独立但又充满一定的私密感。顺着台阶往里走,立刻置身于一个层次更加复杂的空间之中,红色配合灯光将空间点亮。每个空间都设有开口,保证其功能的同时又保留体验的趣味。

调整大小 20.jpg

在一层的公共空间中,光妥帖的透过结构的开口洒在区域内,通过设计的手法将建筑体块进行融合与穿插,让人的活动在此更加多样,设计将室外交往活动中最基础的人际交往方式(散步、停留、小坐、观赏、倾听、交谈)在室内进行规划,保障最基础的活动才能自然而然变化为更大型、更复杂的活动。

设计中,不对光线进行均匀分布,增强场所感和私密感,营造出一种抚慰人心的拍摄体验。光透过玻璃照在墙壁上,仿佛放慢了速度,使太阳光和照明设施在弧形墙的表面和边缘之间顽皮地跳跃反射。在墙壁中设计的狭缝,是为了把光挤压成具有方向性的薄片,使它变成触不到的一层刀刃,从而切断空间中的黑暗。

调整大小 24.jpg

在空间中放置的“球”,运用弧形的白色表面来发射光线,这些圆形转角的表面所创造出的明暗对比为光赋予了一种体验上的物质性和造型感,也增强了光的在场感。这是经过铸造的光,通过“球”让光具有了物质的体征。

空间体验

光只有被包含在空间中,或通过它所照亮的表面而得以具化时,它才能使人在体验中的情感上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二楼的走道里,从外立面透进的自然光让人感觉像是一件上天赐予过道的美好礼物,在黯淡背景的衬托下,幻化成了一幅氛围感十足的油画。

设计时也在建筑内部引入光线,利用窗洞的剖面性质,在解决视觉舒适度的同时创造出一种神圣的照明体验。墙体的厚实感、窗洞的深度感,以及窗洞的剖面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一幅丰富多变的光影图画。

二层作为主要的拍摄区域,通过一大一小两个体块作为主要拍摄区域来进行使用。在这个纵向的空间里,设计将空间挑高,让拍摄也可以更加“自由”。半私密性的空间结构,让拍摄活动也可以进行展示,让等候区的客人也可以提前了解拍摄流程。

在此案例中,光线通过浅灰色水泥顶面得以强调,在二层公共天井区域中,体块间的融合、穿插、分离与叠加,让空间灵活且赋予变化。在与阴影和黑暗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光的价值和情感力量都获得了提升。

为了保证空间的连续,在设计上避免掉漫长而笔直的步行线路,蜿蜒和富于变化的小路为空间增添趣味,丰富的过渡空间使不同形式和氛围的空间加以融合,为情境之间创造无形的秩序。设计利用中国传统匠师的手法去营造空间氛围,让人产生“游”的欲望,身处其中也能领略到空间的丰富。

通过动线的规划,将人际交往的接触强度随着空间体验逐步递增。不仅通过空间区域设计使探店、咨询、拍摄等不同人群的活动保持了私密性,也将空间边界柔性处理,去掉了传统意义上的门,也以建筑体块的视觉差做了半私密的处理,让空间得已“流动”。设计希望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让相互交流有更多的机会。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爆炸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RAyinGallery

项目区位:山西太原

设计公司:HOOOLDESIGN事务所

主创设计师:韩磊

设计师团队:荆超、黄德斌、李静怡、智鹏飞

照明团队:LST商业照明设计

艺术壁材:JCC精创色彩设计中心

产品设计:艾诺一宅·系统家具

项目面积:1400平方米

项目类型:摄影空间

完成时间:2021

项目摄影:吴鉴泉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7/51215.html/feed 0
太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 AIA Life Designers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4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40.html#comments Mon, 11 Oct 2021 03:26:37 +0000 1_7.jpg

太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坐落于山西省晋中盆地西北部。工厂体量恢弘,层次分明,白色编织蜂巢二次表皮消解了厂房的巨大体量,为工业建筑注入亲和力和艺术气质。工厂匍匐在壮阔的晋中大地,优雅夺目,以友好开放的姿态欢迎公众进入,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的流程。

7_1.jpg

项目位于清徐县柳杜乡的太原市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24.7亩。工厂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占全市每日垃圾总量的六成左右。工程建有4条750吨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线及烟气净化系统,配套建设两台发电机组,能有效解决太原及周边区域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同时工厂变废为宝,将焚烧产生的蒸汽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约4亿千瓦时,可满足26万户三口之家的一年用电量。

调整大小 6_3.jpg

太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拥有先进的处理技术与工艺设备,工厂利用参观通道串联主要功能空间,将复杂的垃圾回收焚烧发电的形态与模式,直观生动地向参观者展示。作为可以体验的环保博物馆,我们希望建筑能够自己讲述她的故事,讲述她如何将废物转化为新能源的功能本质。

调整大小 13_11.jpg

设计借助蜜蜂和蜂巢来隐喻之一过程:蜜蜂采集花粉,带回蜂巢,酿成蜂蜜。垃圾车穿行于城市收集垃圾,带回工厂,转化为宝贵的能源。立面设计审慎地面对复杂的工业生产需求,通过选用差异化的材质以满足各功能空间的采光及封闭要求,并揭示其生产属性,将垃圾焚烧处理发电的流程可视化。低区办公区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将户外景观引入室内,并通过蜂巢二次表皮过滤光线,创造高品质的办公环境。

调整大小 3_6.jpg

垃圾卸料区立面采用灰色金属板,形成简洁封闭的盒子造型。焚烧及烟气净化区立面采用打点玻璃幕墙,将先进的设备展示给公众,夜间室内光将点亮建筑,塑造光的盒子。

4_9.jpg

蜂巢二次表皮将主厂房低区与空冷岛整合,简化主立面复杂的形体关系,形成舒展柔美的水平线条,呼应广阔的晋中大地。立面设计同时提取了太原晋祠等传统建筑中的红色元素,纯粹的红色立方体与淡蓝的玻璃幕墙,白色的蜂巢表皮形成强烈对比,展现浓郁厚重的中原气质。立面设计顺应各功能体块的错位关系,通过差异化的材质将其转化为高低错落的抽象盒子,消减厂房巨大的体量,创造宜人尺度,最终呈现出比例舒适的形体关系和虚实相间的立面效果。

12_8.jpg

太原历史悠久,当地有着古老的手作传统,如剪纸,编织等。设计试图在现代性中注入这一地域元素,拉近环保工业建筑与当地老百姓的距离。白色蜂巢二次表皮采用编织的方式,致敬古老的手工技艺,模数化的蜂巢杆件组合成具有编织效果的白色飘带,创造具有趣味性和标志性的立面形象。设计汲取编织的智慧,蜂巢构件通过前后的穿插关系,隐藏了构件之间的缝隙,最终呈现出简洁干净的外立面编织效果。蜂巢构件的穿孔处理,使二次表皮轻盈灵动,同时丰富室内外的光影效果。

调整大小 5_5.jpg

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和博物馆理念的植入,太原垃圾焚烧发电厂正以崭新的形象进入大众的视野。设计师借助蜂巢的寓意赋予建筑新的符号,将冰冷的工业建筑转化为亲近大众的环保基地。编织表皮映衬在蓝色的玻璃幕上,犹如晋中平原建筑上的美丽窗花,以现代手法演绎,表达我们对低碳未来的美好愿望。

调整大小 10_10.jpg

调整大小 2_2.jpg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西立面图

东立面图

北立面图

△南立面图

△剖透视

△结构示意图

△结构示意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AIA Life Designers

面积:49057 m²

项目年份:2020

摄影师:谢东叡

厂家:多维联合集团上海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山西百澳智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巨星铭创幕墙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Simon TSOUDEROS、毛亮平、潘加伟

设计团队:Simon TSOUDEROS、杨海 、Dalius GUTAUSKAS,、毛亮平、潘加伟、 戴坤 顾吉辰、马丽莉

委托方: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地点:中国,太原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40.html/feed 1
山西太原穹顶植物园/DMAA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6/4942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6/49423.html#comments Fri, 04 Jun 2021 03:59:25 +0000 奥地利公司Delugan Meissl Associated Architects现已完成了中国太原植物园综合体的建造,其设计将三个圆顶温室分别放置于一个人工湖的内外侧。太原植物园位于中国北方太原市晋源区的一个煤矿遗址处,客户希望将其改造成一个景观公园和博物馆。

Delugan Meissl Associated Architects (DMAA) 受雇监督植物园的开发,其中包括建造以山丘、湖泊、瀑布、小径和建筑物为特色的人工景观。

该场地的核心是由三个圆顶温室组成的集群,为来自不同地区的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的气候环境。太原植物园还包括一座入口建筑,该建筑由一个自然博物馆、一处行政场所、一间餐厅和一处包含带有图书馆和员工宿舍的研究中心组成。

温室的位置靠近景观公园的入口,并通过环湖的人行道与之相连。

三个圆顶中的每一个都是使用双曲层压木梁建造的,这些木梁排列成两层或三层交叉层。

DMAA 指出:“温室的建设需要汇集能源设计、热力性能、结构完整性和玻璃以及组装和物流领域的技术知识。… 三个圆顶建筑中最宽的那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制格子结构之一,其自由跨度超过 90 米。”

最大的圆顶中有一个热带花园,而第二个展馆则重现了沙漠环境。

最小的圆顶位于湖面上,屋内有水生植物的展览。温室面朝南,以便全年获得最大的阳光照射。它们的木制格子屋顶结构在北侧较为密集,在南侧较为稀疏,以优化太阳能的积累。

11.jpg

所有三个圆顶都装有双曲面玻璃,也装有可打开的窗户,有助于保持所需要的的室内气候。

入口建筑靠近主干道,内部设有大堂和接待区,以及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其他设施。一条运输带人行道穿过入口建筑的悬臂式的屋顶开口,将游客带到一个大露台,提供了欣赏到整个公园全景的机会。

在场地的其他地方,一个盆景博物馆融入在场地景观中,以同心圆结构的露台为特色,露台中有路径、坡道和楼梯。

餐厅和茶馆所在的建筑位于入口和温室以南的湖中岛屿上。落地窗沿开放式的室内结构排列,可欣赏水景。

这座建筑还采用了源于中国传统寺庙设计的格子木屋顶结构。堆叠的木梁形成一个网格结构,制造出复杂的几何图案。


技术图纸

△场地模型

△温室平面图

盆景博物馆平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Delugan Meissl 

合作方: Yiju Ding

结构工程: Bollinger + Grohmann Ingenieure

木质结构工程: StructureCraft

表皮设计: Bollinger + Grohmann Ingenieure

HVACR 电力: Cody Energy Design

景观设计: Valentien+Valentien Landschaftsarchitekten and Stadtplaner

摄影:CreatAr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6/49423.html/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