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色块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旧城之王-High巣 / 大料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0/4834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0/48342.html#comments Wed, 28 Oct 2020 08:02:21 +0000 北京延庆的后黑龙庙村以黑龙庙为名,北面海坨山脉,南临官厅水库。村落形制较规整,但房屋大量闲置,算是北方村落现状的一个缩影。民宿品牌大隐于世深耕于此,17年底我和朋友一起搞的民宿服务公司恰也刚刚成立拓展业务,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试着整体打造全村。

dl 01_调整大小.jpg

首先,我们做了整村的规划设计,以图明确方向和方法。

之后,按照近期规划的想法开始实施,既选择几处院子来做完全不一样的独院民宿,一方面希望通过不同的个性来打破现实的沉闷以带起整村活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新颖的设计来提升村子和品牌的关注度。

dl 04_调整大小.jpg

本着获得更大差异性和更高成功概率的原则,我没有自己都做,而是找了几位做过民宿的建筑师朋友一起来完成。甚至起初,我本想只出出主意便好,但是他们哥几个一定要让我也设计一个,要不感觉这是个骗局!

于是就这样,5个院子,5个团队,5个设计。

缅怀过往?直面现实?憧憬未来?似乎都是需要的,而态度和方法却因人而异。

dl 05_调整大小.jpg

我的房子,希望他像一个童话中的乐观少年,有着反叛的游戏精神。他轻盈而有活力的站在村中,自信的吸引着传统的目光;他谈吐得体,言语幽默,但每一个动作和表情似乎又在挑逗着刻板沉闷的现实;他热爱生活,欢迎改变,试着以催化剂的方式激发未来新的生长。

dl 37_调整大小.jpg

dl 07_调整大小.jpg

具体的,院落已荒废多年,房屋倒塌不堪再用,但老院墙依旧坚挺,便也随之保留,使其延续原有的村巷肌理,留下过往记忆。

dl 06_调整大小.jpg

dl 19.jpg

而新房子内退一米多,形成缝隙院落,在保证施工不会对邻居有影响的同时,分别提供底层采光和后勤空间,并带来景深层次。

dl 08_调整大小.jpg

dl 09_调整大小.jpg

dl 10_调整大小.jpg

经过一道封尘的老门,穿过故意压低的廊道,进入新房子,眼前豁然开朗。院中院的空间结构,室内场景一览无余,墙体的不规则形态同中院连续的玻璃幕墙打破原有规整的秩序,在建筑内部围合出多变流动的空间体验。

公共区域无明显区域划分,无进退纵深的方向感,视线通透。人们的使用方式无定式,活动均围绕着中院展开,无论在哪里,或坐或卧,或玩或闹,或热闹或安静,或聚会或独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感觉“在一起”。

客房位于南北两侧,总三间。首层一间,有巨大的天窗,整个房间床榻铺地,夜可观星;二层两间,隔空分开,阳台上可见中院,并相互对望,独立而暧昧。

一层的中院和二层的露台呼吸相连,巨大的折叠窗扇打开,室内外连为一体,人们在其间自由活动,彼此萦绕,甚至再顺梯而上,接近屋顶,俯瞰官厅,远眺海坨。

dl 25_调整大小.jpg

dl 29_调整大小.jpg

dl 28_调整大小.jpg

dl 31_调整大小.jpg

这“白色”的房子只暴露一根柱子,他从室内斜伸出屋面,如青春少年,直指天空又顷刻可覆,“橙色”;就餐茶歇,可坐可卧的凸窗,近目残墙,“黄色”;闲坐榻椅,从地到天,低穴与高光,“蓝色”;二层阳台,相互对赏,“紫色与青色”;露台小坡,登高云望,“红色”。

dl 15_调整大小.jpg

dl 20_调整大小.jpg

dl 18_调整大小.jpg

dl 27_调整大小.jpg

“七色”,在日光下晕入、交织。仿佛少年歌起:“如春天焕然一新。古老荣耀所余无几,连废墟和立柱也不见踪迹。最多只留下令人唏嘘的残骸,摇摇欲坠的座椅……”这种情绪和氛围也被朱雨蒙的团队试着用影像的方式做出来回应。

经历近2年,各种波折,5个院子总算先后完成。大隐于世的创始人“海超”同学想我给这房子起个名字,好吧,就叫“High巢”如何?似乎很是符合这里的空间情境。而于我,跟几个朋友一起玩耍和相互学习的过程尤为满足和难忘,便也给他们起了个诨号“北野五”。

dl 33_调整大小.jpg

dl 35.jpg

△ 平面图

dl 36_调整大小.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地点:北京,延庆

规模:240m2

时间:2018.1-2019.5

业主:大隐于世民宿

设计:大料建筑

建筑:刘阳,段琦,郭雨桥,孙欣晔,刘世达,丁月文

结构:高雪梅,

给排水:王巍巍

暖通:甄勤

电气:郭晨

摄影及影像导演:朱雨蒙  (www.coppakstudio.com)

视频摄影指导:宋晓军

舞者:田茹梦,陈伟杰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0/48342.html/feed 3
“第三空间” / 李兴钢建筑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9/4810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9/48104.html#comments Tue, 15 Sep 2020 03:28:48 +0000 a1 -西南街景-张广源_调整大小.jpg

△ 西南街景 ©张广源

“第三空间”位处唐山繁华的建设北路,其用地东侧紧邻一片南北向平行排列的工人住宅,建筑朝向、布局和塔楼及裙房的体量、形状几乎完全由日照计算得出,以满足严格的日照法规要求:两栋平行的百米板状高楼顺着西南阳光的入射方向旋转了一个角度,朝向东南方向,裙房的屋顶也被“阳光通道”切成了锯齿形状,其东侧留出一个带状的花园空地。

△ 卫星航拍图

△ 基于日照计算分析的前期设计草图

△ 从悬挑亭台望出东侧住宅区 ©张广源

△ 东侧鸟瞰 ©张广源

第三空间综合体试图表达这样的意象:一个向高空延伸的立体城市聚落,城市中垂直叠摞的76套“别业”宅园。“标准层”中惯常平直的楼板被以错层结构的方式层层堆叠,形成每个单元中连续抬升的地面标高,犹如几何化的人工台地,容纳从公共渐到私密的使用功能,使人犹如在山地上攀爬穿行,在不断的空间转换中形成静谧的氛围。

△ 整体模型

△ 复式单元叠加模型

△ 大比例实物模型

△ 大比例模型复式单元内部

收藏及影音空间被塑造成“坡地上的小屋”形态,大小、形态、朝向各异的“亭台小屋”被移植于立面,以收纳城市风景,并且就像敞开于都市的一个个生动的生活舞台,成为密集分布的垂直“城市聚落”的象征;顶层单元中,则凭借屋顶之便,引入真正的葱郁庭院,与通常的“别墅”相比,这里的“高度”大不相同。

△ 从南楼望向北楼南立面 ©张广源

△ 从第三空间顶层俯瞰建设北路西侧住宅区 ©李兴钢

d3 -从北楼悬挑亭台望向南楼-张广源_调整大小.jpg

△ 从北楼悬挑亭台望向南楼 ©张广源

d4 -西北街景-李兴钢_调整大小.jpg

△ 西北街景 ©李兴钢

△ 立面局部夜景 ©张广源

△ 从入口空间看起居室(样板间室内设计:印西诃EXH) ©李兴钢

△ 从楼梯看餐厅(样板间室内设计:印西诃EXH) ©李兴钢

所有复式单元在垂直方向并列叠加,对应的建筑立面悬挑出不同尺度及方向的室外亭台,收纳下方和远处的城市及自然景观,自身也成为城市中的新景观。

e1 -从道路西侧望向北楼-李兴钢_调整大小.jpg

△ 从道路西侧望向北楼 ©李兴钢

e2 -立面局部(夜景)-孙鹏_调整大小.jpg

△ 立面局部夜景 ©孙鹏

e3 -施工中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悬挑亭台密肋板_调整大小.jpg

△ 施工中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悬挑亭台密肋板

e4 -施工中的悬挑亭台_调整大小.jpg

△ 施工中的悬挑亭台

设计图纸

19_总平面图site_plan1-2000.jpg

△ 总平面图

22_南楼七层平面图7th_floor_plan_of_south_tower.jpg

△ 南楼七层平面图

23_南楼八层平面图8th_floor_plan_of_south_tower1-550.jpg

△ 南楼八层平面图

20_北楼七层平面图7th_floor_plan_of_north_tower1-550.jpg

△ 北楼七层平面图

21_北楼八层平面图8th_floor_plan_of_north_tower1-550.jpg

△ 北楼八层平面图

24_南立面局部放大图(复式单元错层错位分布)detail_of_south_elevation_(the_split-leveled_and_staggered_layout_of_duplex_units).jpg

△ 南立面局部放大图(复式单元错层错位分布)

25_北立面局部放大图(复式单元错层错位分布)detail_of_north_elevation_(the_split-leveled_and_staggered_layout_of_duplex_units).jpg

△ 北立面局部放大图(复式单元错层错位分布)

26_剖面图section1:700.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公寓

项目地点:唐山,中国

建筑师:李兴钢建筑工作室

面积:88011 m²

项目年份:2015

摄影师:张广源,李兴钢

厂家:南京倍立达,深圳罡正实业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9/48104.html/feed 22
童话书中的儿童城堡:Vřesovice小学扩建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82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826.html#comments Fri, 24 Jul 2020 07:33:14 +0000 a1.jpg

在教会人员与Vřesovice政府达成协议,将教区和教区房产转为市政财产时,他们希望这些房屋能在未来得到充分的利用。于是,自2013年教区主楼一直被用作一所小学的教学楼。两年后,在两座翼楼的底层设置了带厨房和餐厅的日托中心。我们的任务是将建筑的另一部分改造成两间普通教室和两间职业教室。

最后是将原来的毗邻巴洛克式建筑的体育馆改建为现代体育馆和两个活动室。目前,该项目正在等待补贴资金。项目改建的目的是扩大学校的容量,保存巴洛克建筑群迅速腐烂的屋顶桁架并纠正其内部庭院的不满意状态,整个建筑群是逐步建造的,其各个部分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它们已在不同的条件下被保护。同样,根据市政当局的需求,财政资源以及综合大楼各个部分的条件,其重建工作将逐步进行。 因此,从操作和技术上来说,这种多样性在逻辑上已成为重建项目的主要出发点。

b1.jpg

b2.jpg

项目强调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保留其作为一个综合体的历史价值,并使学校和日托中心的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所有部分。新老建筑的历史要素既要交织在一起,又可以显然地区分开。历史建筑部分由经典的石膏立面,红色的素色屋顶和铜制水暖元素结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简单的立方体形状,光滑的表面和独特的颜色是新建筑的特征。 过去分开的建筑物的通道和互连处更加突出。 它不仅给建筑群带来色彩,而且为操作和移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要使用的入口和颜色进入学校。

c1.jpg

c2.jpg

c3.jpg

c4.jpg

c5.jpg

c6.jpg

c9.jpg

c7.jpg

c8.jpg

项目通过将教学楼中的现有教室与新教室相互连接而得到加强。过去,学校的经济设施位于教区的首层,而日托中心则位于另外两侧翼的首层。为此,我们将学校的主要设施放在了二楼,除此原因之外,还可以保护宝贵的巴洛克式屋顶,也更好地利用教堂山坡脚下的综合体位置。这样一来,新教室便拥有了一个带草坪的宽敞露台,在那里,学生们可以一边欣赏St. Peter and Paul教堂的美景一边上课。

d1.jpg

d5.jpg

d6.jpg

d7.jpg

d8.jpg

d9.jpg

d90.jpg

d91.jpg

d92.jpg

d93.jpg

该项目设法使伟大的巴洛克建筑群焕发出新的生命。尽管它是具有国家文化遗产地位的建筑物,但还是选择了完全现代化这种自信且敏感的建筑方法进行重建。就学校的需求而言,历史建筑有一些局限性,因此新的建筑元素不仅改善了儿童和教师的使用条件,而且将他们在学校的时间转化为对空间的体验。在学校,嬉戏和自由活动的时刻变得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儿童可以移动的自由空间,即他们自己制定规则以放松秩序和命令的空间。

e1.jpg

e2.jpg

e3.jpg

e4.jpg

设计图纸

m1 -ground-floor-plan.jpg

△ 一层平面图

m2 -first-floor-plan.jpg

△ 二层平面图

m3 -section-aa.jpg

△ 剖面图aa

m4 -section-bb.jpg

△ 剖面图bb

m5 -section-cc.jpg

△ 剖面图cc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小学及初中

项目地点:VŘESOVICE, 捷克

建筑师:Fuuze, Public Atelier

面积:950 m²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BoysPlayNice

厂家:Climax, Forbo, KLINKER, Kospo, Manus, Novatronic, Roca, Velux, Wienerberger

工程师:Dana Opletalová

户外改造:Vendula Markevičová

平面设计:Radim Lisa + Marie Štindlová

客户:The Municipality of Vřesovice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7/47826.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