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挂楼梯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光影舞动,野蛮生长——FOR天物空间 / 本哲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6/4768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6/47684.html#comments Mon, 29 Jun 2020 06:46:50 +0000 项目位于浦东新区金海路,原址是一处旧厂房改建的浴场,空间布局单一,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既不具备明显的工业建筑特点,也缺乏历史价值。

FOR1 建筑外观局部,exterior partial view 01_调整大小.jpg

FOR2 建筑外观局部,exterior partial view 02_调整大小.jpg

△ 建筑外观局部 ©苏圣亮

本哲建筑在更新设计过程中梳理了七栋独立建筑之间的关系,打破原空间格局,进行空间层次的系统性重构,差异化、有弹性的单元组合促进了空间的创造性使用,以期带动周边区域永续不断的发展,体现出建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FOR3 艺术中心,the Art Center 01_调整大小.jpg

FOR4艺术中心,the Art Center 02_调整大小.jpg

FOR5 艺术中心,the Art Center 03_调整大小.jpg

FOR6 艺术中心,the Art Center 04_调整大小.jpg

△ 艺术中心 ©苏圣亮

集书店与秀场于一体的天物艺术中心,像一个巨大的会呼吸玻璃盒子,矗立在主楼旁边,排列组合的金属架构杆丰富了幕墙立面,一虚一实,交相辉映。顶部空间整理并保留了原有的钢制桁架,粗犷冷冽,植入原木天棚,提升了温度感。新增的天窗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让建筑得到呼吸,赋予空间新的活力,与简洁流畅的清水混凝土地面形成反差。

FOR7 主楼,the main building 01_调整大小.jpg

FOR8 主楼,the main building 02_调整大小.jpg

△ 主楼 ©苏圣亮

主楼整体是一栋U形建筑。外立面左右两侧经过大刀阔斧的切割位移,原有的单一墙体被构建成错落有致的立体空间。黑色耐候钢材质的外挂楼梯环墙延展,好似粗枝一般往不同方向野蛮生长,展现出新建筑的律动性与强劲的张力,诠释了后现代主义风格。

FOR9 大厅,the hall_调整大小.jpg

△ 大厅 ©苏圣亮

FOR10 大厅走廊,foyer gallery_调整大小.jpg

△ 大厅走廊 ©苏圣亮

FOR11 大厅结构细部,structure detail_调整大小.jpg

△ 大厅结构细部 ©苏圣亮

穿过自然又温暖的大厅,脚踏折叠而上的楼梯,阳光穿过多孔的墙体,星星点点,弥补了室内空间光线。

FOR12 塔楼,the tower_调整大小.jpg

△ 塔楼 ©苏圣亮

塔楼被改造成精神堡垒,作为指引。主楼二层以上连廊链接多个建筑,纵横交错,向不同方向延展,让穿梭其间的人们既能私密的栖息,又有探索和交流的平台。

FOR13 七号楼,building No.7 01_调整大小.jpg

FOR14 七号楼,building No.7 02_调整大小.jpg

FOR15 七号楼,building No.7 03_调整大小.jpg

FOR16 七号楼,building No.7 04_调整大小.jpg

△ 七号楼 ©苏圣亮

七号楼原建筑是两层,由于种种原因,调整为一层,也是建筑群中唯一一栋单层建筑,视觉上矮了一大截。经过更新山墙局部提高,弥补视觉上低矮的缺陷,开辟出一个休息平台,增加了露天景观。建筑表皮由单一元素红砖进行空间层次上的排列组合,营造了一种新旧关系融合的语境,使原本简陋而混沌的功能空间更清晰、更具有识别度。侧墙有序凸起的砖面与墙角开出的一面空窗,打破平面空间的局促感,形成独特的记忆编码。    

FOR17 四号楼,building No.4 01_调整大小.jpg

FOR18 四号楼,building No.4 02_调整大小.jpg

△ 四号楼 ©苏圣亮

现浇木纹混凝土墙体与瓦楞钢板构成四号楼建筑的主体,表达了建筑最朴实自然的特性,与周边建筑默契又互补。下沉式水景休息区,提供了休闲和社交的空间。

FOR19 红砖房与小洋楼,redbrick buildings and western-style mansions 01_调整大小.jpg

FOR20 红砖房与小洋楼,redbrick buildings and western-style mansions 02_调整大小.jpg

△ 红砖房与小洋楼 ©苏圣亮

保留了原有的民国时期红砖房与小洋楼建筑主体,旧入口大门被工业感的铜制拱门所代替,视觉上更精致细腻。室内空间将现代美学与中国元素融为一体,海派建筑内核得到升华,空间渗透出温和的生命力和治愈力。

FOR21 建筑局部, partial view  01_调整大小.jpg

FOR22 建筑局部, partial view 02_调整大小.jpg

△ 建筑局部 ©苏圣亮

FOR23  建筑外观,building elevation 01_调整大小.jpg

FOR24 建筑外观,building elevation 02_调整大小.jpg

△ 建筑外观 ©苏圣亮

FOR天物空间对时空关系延续与重构,通过重新分配建筑空间,使其获得重生,体现出城市更新的包容性,使其具备了能够满足未来对功能空间需求的能力。致力于实践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哲建筑一直在路上。

For-A原貌,the existing building_调整大小.jpg

△ 原貌


For-B总平面图,site-plan_调整大小.jpg

△ 总平面图

For-C主楼正立面,the front facade of the main building_调整大小.jpg

△ 主楼正立面

For-D主楼侧立面, side facade of the main building.jpg

△ 主楼侧立面

For-E艺术中心正立面,the front facade of the Art Center_调整大小.jpg

△ 艺术中心正立面

For-F四号楼正立面,the front facade of the building No.4.jpg

△ 四号楼正立面

For-G七号楼正立面,the front facade of the building No.7.jpg

△ 七号楼正立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FOR天物空间

业主方:上海嘉韵投资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金海路18号

设计单位:上海本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www.benzhedesign.com

建筑面积:15380m²

主案建筑师:蒋华健

设计团队:姚瑞艮 林桐

设计时间:2018年10月-2019年2月

施工时间:2018年12月

竣工时间:2020年3月

平面设计:本哲建筑设计

摄影:苏圣亮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6/47684.html/feed 0
长江美术馆 / 直向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599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5994.html#comments Tue, 05 Nov 2019 08:07:31 +0000 a1.jpg

长江美术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北角的长江村。2016年,长江村像中国其他千万个村落一样,因城市建设的原因被抹为平地。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记忆的土地,发生了断裂式的变化。美术馆作为公众共享的文化空间,将以当代的方式回应、纪念这片土地上所发生过的故事。

b1_Site_location.jpg

▲ 项目区位

美术馆位于新建社区南端边界,与城市紧邻。所以,建筑怎么连接社区和城市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美术馆西南侧主楼梯从城市街道开始向上爬升,通向二层户外活动平台。平台成为一个被架起的广场,再通过北侧的连桥延伸到社区。

这条外部穿越的公共流线,完全独立于馆内的展览流线,二者共同服务于城市公众和社区居民。

在美术馆内部,一个底部直径5.7米、高16.4米的“光塔”是整体空间组织的“锚固点”。“光塔”既是起点也是终点。人们对这个空间的体验从底层开始,参观路径中会有两次对望,结束于沿“光塔”外层环绕而下的螺旋楼梯。

在展览空间内,自然光经过天窗柔化过滤,再透过1.9米见方、1.9米深的井字梁格构渗入展厅,形成一种匀质的、笼罩性的光线。

连接二层与四层的外挂楼梯、内院的角窗、四层展厅西南角的竖向开缝,为沉浸于展览当中的人们提供了回眸城市的瞬间。

h5.jpg

在我们看来,长江美术馆就像一块坚硬的砖,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的坐标点上,沉默并注视着周边喧嚣和变化着的城市。

i1.jpg

项目图纸

▲ 草图1

42_3.jpg

▲ 草图2

7_1.jpg

▲ 草图3

44_First_Floor_Plan.jpg

▲ 一层平面图

45_Second_Floor_Plan.jpg

▲ 二层平面图

46_Third_Floor_Plan.jpg

▲ 三层平面图

47_Fourth_Floor_Plan.jpg

▲ 四层平面图

48_Roof_Plan.jpg

▲ 屋顶平面图

50_Section_01.jpg

▲ 剖面图1

49_Section_02.jpg

▲ 剖面图2

调整大小 39_model_(1).jpg

▲ 模型1

调整大小 40_model_(2).jpg

▲ 模型2

调整大小 41_alumina_brick_外墙高铝耐火砖.jpg

▲ 外墙高铝耐火砖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美术馆

地址:太原, 中国

建筑师:直向建筑

面积:3932.0 m2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陈颢

主持建筑师:董功

项目建筑师:孙栋平

设计团队:马小凯、陈振强、张恺、蒋昱程、滕晓曈、赵丹

建造管理:赵亮亮

驻场建筑师:郭天舒、陈振强

当地设计院: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项目建筑师:张翠珍

合作建筑师:李默

结构设计:薛微、钟志宏、田熙

机电设计:沈隽、郝书妨、张建霞、师科峰、李英平

灯光顾问:清华大学 张昕工作室

业主:山西千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5994.html/feed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