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坡道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柱间住宅 / Esteras Perrote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0.html#comments Wed, 24 Jul 2024 01:15:50 +0000

我们构想了一个在街道与房屋之间连续的空间,在这里边界消融共存。由一系列圆柱构成的家居景观,空间结构形成了基础矩阵,目的是体验而非物体。网格结构在不改变地面的情况下支撑并架空空间。坡道延伸了地面及其用途,让人们能够俯瞰丘陵和平原的景观。

位置。 该项目位于科尔多瓦西南部的一个周边社区。这个新兴社区像许多其他社区一样,延伸至城市边缘。其特点是在平原上插入了一个网格,面朝山脉,只有街道和服务设施。这是一项在小型地块上进行的住宅实验,在房地产逻辑中诞生的年轻单户住宅。其位于邻里主干道北侧,面对一个大型社区绿地,两个相邻地块的总尺寸为24米宽和22米深。

12根柱子和开放的底层空间。在有限的面积和干旱的环境中进行场地考察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将住宅项目架空,从而释放出整个地面供公共使用并共享。这样,一个地块完全用于绿地,而另一部分地面用于其他生活功能。围绕直径30厘米的12根圆柱,地面上开发了一个自由空间,包含一些辅助功能、停车场、洗衣房和烧烤区。这些项目围绕地块内部的紧凑核心布置,最大化地面面积,以便生活围绕在柱子和绿地之间。

坡道。 关于公共与私人、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连接,坡道被提议作为这些对立面的中介。为了激活活动并将地面延伸到上层,坡道开始并分离,直到到达平台/观景台。然后,它继续向上延伸,直到房屋入口处,平台向内凹陷并展示出柱子。到达空间在这里延伸,并围合了入口。

项目。 这项委托来自一个有两个年幼女儿的年轻家庭,需要考虑对不同年龄和空间用途的完美融合。基于12根圆柱,设计团队提出了一个灵活、传统的使用计划,拥有独立的卧室和浴室核心,但重点放在了交通和由此产生的可能性。这样,浴室和厨房核心位于其他空间,确保了房屋内的流动性。

结构和空间。空间结构是基础矩阵,目标不是物体而是体验。材料和技术向建筑艺术致敬。混凝土是房屋的构成元素,探索和利用其技术和美学能力以实现建筑和空间效率——在柱子之间的生活体验,支撑的可靠性,重量和重力。

可持续性。由卓越的材料制成,该方案中的可持续性可以被理解为对房屋维护的低影响,以及自然采光和交叉通风的基本概念。方案不创造封闭空间,而是纵横流动,确保连接。架空底部,释放地面,保持其原始状态是避免改变其自然状态和渗透性的首要前提。


项目信息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轴测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Esteras Perrote

面积:150 m²

项目年份:2023

摄影师:Juan Cruz Paredes

地点:阿根廷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7/53690.html/feed 1
Straubenhardt 消防站 / wulf architekten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8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86.html#comments Sun, 12 Nov 2023 12:20:46 +0000

新消防站位于 Langenalberstraße,地理位置优越,将以前六个独立的消防单位集中在一起。该项目的设计目标是按照“Cradle to Cradle”的原则,实施循环施工和可持续规划。

各个功能层的分隔和堆叠以及对场地倾斜地形的利用是基本设计理念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密封的土壤表面,而且建筑结构与地形和谐地融为一体。巨大的混凝土基座切入斜坡,朝北的立面向街道敞开。

内部设有消防车车库和所有运行所需的设施,以及储藏室和技术区。露天中间层有两个中庭,可以欣赏到周围的景观。通过外部坡道可到达该层,这里既是停车场,也是活动区。上面是一个木结构建筑,外层由白色膨胀金属包裹。它容纳了一间教室、办公区和其他共享空间。不同功能区的堆叠从外观上就能清晰辨认,形成了独特的外观,树立了鲜明的形象。

该建筑使用的可回收材料有害物质含量低,拆卸后易于分离和再利用,是宝贵的原材料供应商和未来的材料资源。新消防站是全德国首批“Cradle to Cradle”建筑之一,是一座具有开创性的建筑,其典范性对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项目图纸

△剖面图

△爆炸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wulf architekten

面积: 3996 m²

项目年份: 2022

摄影师:Brigida González

项目主创: Julian Baun

建筑师: Milena Erdle, Alexander Jerosch-Herold, Daniela Scholz

摇篮顾问: EPEA GmbH – Part of Drees & Sommer

项目管理: Ramthun Landschaftsarchitektur

施工管理: F2K Ingenieure GmbH

结构工程师: 2plus Baumanagement GmbH

景观设计: Franke Baur Ingenieurgesellschaft mbH

建筑物理: Ingenieurgesellschaft Hüttinger

地点: 德国,Straubenhardt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86.html/feed 0
星屿 / SpActrum谱观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5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58.html#comments Sun, 05 Nov 2023 03:25:27 +0000

星屿,是绍兴柴场弄体量最大最具识别性的新建文化休闲建筑。柴场弄是绍兴老城区的首个有机更新片区,紧邻秋瑾故居,东临咸亨酒店,北望塔山,在五年的更新改造后,发展成一个集文化、商业和旅游于一体的文旅休闲街区。

SpActrum谱观在初次考察场地时,观察到柴场弄是各个时代的居住建筑和生产建筑遗存无序而真诚地混杂在一起的复合体。为尊重场地的原生特质,SpActrum谱观将普通建筑与“文保建筑”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而不仅仅依赖文化保护标志作为保存或拆除的标准;明确了在这个场地中的历史呈现,除了时间上的连续性,也要具有空间上的连续性。

星屿位于柴场弄的中轴线南侧,这里原有一座四层砖混外廊式建筑,曾是整个场地的制高点。经结构鉴定,这座建筑无法保存且存在极大风险。因此,建筑师决定拆除它,并新建一座同等高度的新建筑——一个不那么建筑,但足以改变整个更新项目空间结构的立体的场地,创造一个连接不同时代的场地和城市的空中景观,实现今古之间的共时性。

星屿被设计成一个四通八达、可登临可进入的空间,拥有强烈的多路径性,每个空间都通过多种通路相互连接。这使星屿成为一座真正的空中园林。同时,层叠地表是星屿最显性的设计概念,层叠的地表之间互相搭接、遮挡的形成行走空间与观看空间的复合体。建筑以场地的方式存在,是这座建筑的最初意向。

建成后的星屿昂立于场地中轴线南端,北侧的1-3层是简单的矩形体块,南北立面的各层都是长长的可完全打开的折叠门,将建筑变成贯通的场域。南侧是围绕中心空地旋转堆叠的可行走地表,东侧是多层叠合的坡道,形成多个观景台。星屿内部仅1000余平米,但由于包裹这些空间的台阶、坡道等外向观望的设计,成为欣赏整个场地和城市的绝佳地点。周边的明清院落、民国民居、老公寓和旧厂房,如卷轴一样徐徐展开,连接着这些观景台,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全息画卷。


项目图纸

△模型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细部大样图

△细部大样图

△爆炸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轴测图

△流线分析图

△结构示意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SpActrum

面积: 1658 m²

项目年份: 2022

摄影师:朱迪(SHADØOPLAY), 苏圣亮(是然建筑)

厂家:  BeiLiDa, Jufeng

主创建筑师: 潘岩

设计团队: 潘岩、李真、唐一萌、李影、陈浩、孟祥龙、ShAil Paragkum Patel、Gregorio Soravito、万金宇

施工方: 杭州萧山广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上海普厚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 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 法国昂特灯光设计

幕墙设计: 公合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钢结构安装施工单位: 绍兴佳固建筑有限公司

钢结构制作加工单位: 杭州永业钢构材料有限公司

功能: 文化建筑,公共建筑,景观&城市

委托方: 绍兴名城办 、开元文旅

地点: 绍兴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11/52958.html/feed 0
陌桑幼儿园新建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9/5278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9/52780.html#comments Mon, 11 Sep 2023 13:08:47 +0000

本项目位于浙江省海盐县中心城区,南侧为集中展示桑蚕文化的陌桑公园。项目包括两栋教学楼、门厅、食堂、行政楼以及地下车库等,设计内容包括建筑与室内环境一体化设计。

设计理念

本次方案设计构思主题为将“桑蚕文化”融入“自然主义教育”的叙事场景中,致力于塑造一个自然、温馨、趣味的幼儿园环境。

总平布局是基于场地肌理演化而来,如同桑叶的肌理,从而形成12个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通过这些不同类型、标高的院落组织通风采光,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充分利用有限场地,解决项目用地紧张的挑战;同时借助坡道、楼梯、走廊等路径,将这些场景与其物像、界面、活动等编排为一系列幼儿日常生活的时空情节。

通过4种不同的拱顶以及相互间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主要建筑造型,适应幼儿多样化功能需求,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需求;利用“阡陌”概念来对平面与立面进行组构,形成各种尺度的界面与布局、适合幼儿认知的特点。

技术创新
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其一是运用了基于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的线索甄选技术,优化平面布局,利用楼梯、坡道、廊道等线索串联不同功能场景;其二是运用了基于视域分析(ISOVIST)的界面设计技术,优化主庭院与室外活动主空间的阻隔,增强空间连续性与开阔视野;明确视线焦点,确定需要营造和处理的关键界面;其三是运用了基于符号隐喻(SEMIOTIC INDEX)的立面形式设计技术,在蚕茧意象主题下,大中小班、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在色彩材质立面形式等方面有所区分,营造出多样的跳跃的有分形肌理的建筑立面。


项目图纸





 项目信息 

建筑师: 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

面积: 11955 m²

项目年份: 2021

主创建筑师: 陆邵明

结构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

施工方: 嘉业卓众建设有限公司

合作方: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委托方: 海盐县万禄幼儿园

地点: 嘉兴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9/52780.html/feed 0
楼梯漫步,圣地亚哥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 FAE / Marsino Arquitectura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72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729.html#comments Mon, 28 Aug 2023 13:36:03 +0000

如果说人的行为是由建筑来塑造的,那么我们建议在 FAE 大楼中发展的主要行为应是使用者在内部的徘徊流线,将其作为一种工具,促进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好公民”的综合培养,使其能够在国家和社会中长期担任领导职务。

我们提出了社区漫步概念,一个可循环的漫步路线,在这里,坡道走廊不再只是通往各个地方,而是像 Careri 所说的那样,成为连接学习空间和社交空间的场所,从入口广场开始,一直延伸到中央天井、露台和阳台,直至景观露台屋顶,从 7 层或 13 层观察校园、城市和地域。

Claude Parent 和 Paul Virilio 提出新人类学着在斜面上居住,放弃笛卡尔轴线,将其作为人类居住的自然演变。在完全的身体意识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重力和摩擦力造成的潜在负荷:“斜坡功能”就是作为一种替代方案被提出的。

在 Marsino Arquitectura 二十年的教育建筑实践中,坡道的使用作为项目中极具争议的点,已经从一个对抗排斥的有效元素发展成为教育空间的变革元素,一个促进动态、自由和参与性行动的表演性场景,相当有趣和出人意料,例如智利大学 Juan Gómez Millas 校区报告厅的自行车转运道,或拉佛罗里达专业技术高中的人类发展。

在我们的实践中,我们称之为从建筑客体到建筑主体的转变,这一演变过程意味着我们决定去接近不可预见的、建筑师权威之外的、属于居民潜在负荷的东西。

坡道和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电梯和自动扶梯)以智利壁画家 Mono Gonzalez 的调色板为基调,色彩鲜艳,是表演性景观的元素,促进了动态、自由、俏皮或意想不到的活动,如在中央庭院可以骑自行车。

FAE 大楼的异质或混合形象试图与我们周围的城市环境建立对话,将商业 “蜗牛楼”、人行天桥和马戏团帐篷等流行元素融入其中,同样,大楼的非无限形象或在改造过程中允许未来的修改和增建,都是适应战略的一部分,反映了我们的混和起源。


项目图纸

△轴测图

△一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七层平面图

△十层平面图

△十二层平面图

△剖透视

△剖透视

△剖透视

△透视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Marsino Arquitectura

项目年份: 2021

摄影师:Pablo Casals-Aguirre

厂家:  Assa Abloy, Ates, Budnik, Cidelsa, GLASSTECH, Gradhermetic, MK

主创建筑师: Jorge Marsino P., María Inés Buzzoni G., Maria Francisca Valenzuela R.

合作建筑师: Diego Ponce, Alejandra Powditch, Mercedes Raffo

施工公司: Ferrovial

技术支持: Grupo Nexo

结构工程师: René Lagos Engineers – Luis de la Fuente, Carolina Romo

电子工程师: MVQ Ingenieria – Jorge Quezada

卫生工程师: TEFRA Ingenieria Sanitaria – Daniela Castro

Ingenieria Climatización: Ingenieria Climatización

照明项目: OP Iluminación – Oriana Ponzini, Ana Maria Pincheira

景观项目设计师: Felsenhardt, Zuñiga, Valenzuela Arquitectos Paisajistas – Cristina Felsenhardt, Pamela Zúñiga

标识设计: Santabuzzo Diseño – Ana Buzzoni, Milagros Santa Cruz

拉伸结构项目: ARQTEX – Carla Cortes, Diego Achurra

CES 认证: Efizity – Jose Antonio Kovacevic, Carlos Saldaña

地点: 智利,Santiago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729.html/feed 0
Educar II SESC-CE 学校 / Rede Arquitetos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2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23.html#comments Thu, 01 Jun 2023 02:42:05 +0000

Educar II 学校 SESC-CE 项目位于 Fortaleza 的 Damas 社区。其场地东西纵向延伸,尺寸约为 350m x 50m。场地的两个面朝向主要道路,于其南部还有三个横向通道。除了这些场地条件之外,该项目还处理了一些现存条件:当地社区的小教堂、将翻新并纳入学校项目的体育馆、以及一栋旧楼。学校的一部分已经在旧楼里运作,但应予拆除以建造新楼。

功能需求包括幼儿园教学区、基础教育区一和二、礼堂、课外活动区、自助餐厅,以及对原有体育馆的改造。因此,为了能够在现有条件下、按照功能需求和计划时间表实施该项目,该项目的设计从结构系统到窗户系统都适应合理化、模块化协调和建筑工业化的体系,优化工作流并缩短执行期限。此外,项目使用分阶段实施的策略。

第一阶段部分已经在场地最空旷的地方建成。通过场地西边的主要道路和其中一条横向道路可以进入这一部分。教学区二、课外活动区、自助餐厅、改造后的健身房和步道处于此阶段部分。 第二阶段部分仍处于设计阶段,除拆除原有结构外,还包括东部及其步道,该结构可以在第一部分工程建设的同时使用。 第一阶段部分的建筑不是作为孤立的体块分布,而是作为一个由构造逻辑和功能分布管理的系统。它的实施占据了土地上现有结构的空隙,合理布置功能,连接交通并引导人流。

教学楼占地面积较大,占据了通往西面的主要通道并形成入口。 从那里,人流被分配到空间的其他部分,服务通道从一个次级通道进一步向南。项目以一种多孔的方式嵌入场地,创造了内部庭院的空隙。打破结构网格的刚性角结构突出了入口。值得注意的是,与建筑空间同样重要的是创造的空隙空间。这些空隙承载了社交空间的功能,例如坡道所在的内部庭院,或场地北部广阔的线性公园。它们将学校综合体的不同部分连接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颜色也作为一个中心元素引入空间,有助于标记通道和竖向交通,并区分不同部分的功能。颜色在白色中性的在建筑体量和结构中充当向导,把建筑空间和视觉识别进行集成。金属结构从 1.2m 的模数开始设计以适应项目的局限性,克服了大跨度和重叠部分内部组装的挑战。水平遮阳板的二层表皮保护内部环境免受阳光直射,同时为建筑立面增添多样性。

项目实施了多种策略以提升环境舒适度。首先是在具有垂直和水平循环的环境中实现自然通风的可能性:建造的天井将植被带入建筑空间,改善空气湿度,窗户由水平固定的金属遮阳板保护。因此,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舒适空间、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通风,以及建筑空间和绿色社交区域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都保证了学生、教职员工的福祉。教室在两边的墙上都开设窗户,促进交叉通风的同时防止二氧化碳在室内积聚。


项目图纸

△基地示意图

△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体块分析图

△功能分区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Rede Arquitetos

项目年份: 2022

摄影师:Igor Ribeiro

厂家:  Deca, Docol, Neocom, Sherwin-Williams, Vão Livre Estruturas Metálicas

主创建筑师: Bruno Braga, Bruno Perdigão, Igor Ribeiro, Luiz Cattony

建筑师: Raquel Leite

实习生: Frederico Leite, Julia Brito, Maiara Lacerda

声学设计: Harmonia

空调系统: Comaru Engenharia do Ar

视觉传达设计: Nativo Estúdio de Design

混凝土结构设计: E3 Engenharia Estrutural

金属结构设计: Holanda Engenharia

建筑安装: Transitar Engenharia e Consultoria

预算控制: Ari Holanda Júnior Engenharia Diagnóstica

景观设计: Gerson Amaral

施工方: WR Engenharia

地点: 巴西,Fortaleza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6/52423.html/feed 0
绿谷艺术中心 /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40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408.html#comments Mon, 29 Aug 2022 12:58:50 +0000

绿谷艺术中心位于上海南站东侧的徐汇 CBD 中央公园东北端,设计愿景是为公共艺术活动探索一种多元交互的动态体验。这一桁架巨构地标为公园地面提供了连续通透的室内外架空空间,并通过上部的大坡道展厅链接起不同高度的功能区,激发自主性参与和跨事件的动态交流。

建筑选址集中于场地东侧,主动避让沪闵高架和轨道交通一号线上方的用地,一方面在技术上减少了邻近地铁和高架建设的工程复杂性和基础沉降风险,另一方面在规划上保留了基地西侧的绿化完整性,使建筑成为一座绿荫环绕的艺术中心。从上海南站商务区方向蜿蜒而至的景观大道(下方为轨交 1 号线)是公园的主干。我们从这条景观轴延伸出一条立体的步行动线,它贯穿建筑内外,成为景观、结构空间和建筑形式的组织者。

公园的景观主体是多元化树种覆盖下的连绵草坡。景观大道在缓坡林地中行进,在东北端结束于一个由建筑和景观共同围合而成的露天剧场。作为连接上海南站和徐家汇的步行节点,这个露天剧场将艺术中心的公共性凝聚起来,成为景观大道的出发点。它的开放性使得从各个方向进入公园的人流都可以自由地观看或参与这里的露天演出,也可以藉由露天舞台背后的大堂进入建筑内部。

建筑主体是一个三角形的桁架环。它高低起伏,仅由西南角和东北角的V字形钢柱以及东南角的交通核三个位置支撑。东西两侧的桁架最大跨度达50-60米,实现了双向通透的底层大堂,保证了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从大堂开始的内部动线,将这种平面的连续性延伸到建筑的所有区域。由1:12缓坡道构成的展览空间沿着桁架环连续向上,为艺术家提供了引导性极强的展示空间和全新的创作可能。参观者可以选择自上而下或者相反方向的参观路线,并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步移景异的空间体验。

由坡道展厅所环绕的,是 500 座的报告厅及其上部的餐厅,以及首层的多功能大堂和咖啡厅。其中,报告厅地板的起坡藉由四根防屈曲支撑完成,他们沿东侧和南侧向东南角倾斜入地,在为建筑整体提供侧向力支撑的同时,构成了独特的 V 字形观众席。大堂里的发布会、坡道展厅里的艺术活动、以及报告厅里的 TED 讲座或小型演出,能够和大空间里的餐饮形成相互支撑和社交拓展。这种交互性一直延伸到展厅上部的坡道屋顶花园:从展厅东北端的舷梯或东南角的电梯可以抵达屋顶,在这样一个起伏的环状露台上散步或举办酒会,可以使人置身于开阔的城市风景中并眺望南站商务区壮丽的崭新天际线。通过漫步式的步行动线,这些多元化的活动被连续的空间串联起来,共同成就了这座建筑的互动式体验。

建筑在空间、结构、形式上三位一体。构成主副动线空间的桁架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通透中庭,在忠实反映内部体验的同时,也自然形成了艺术中心鲜明的外观。这个绿化公园内的三角环沿坡道在东南方翘起,顺着沪闵高架导向徐家汇,仿若一个“艺术风向标”。我们希望,这座由动线主导的建筑不仅能为上海南站地区提供一个视觉地标,更能以丰富的动态空间体验激发文化交流的活力,从而展现一座公共艺术中心的精神内涵。


项目信息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结构大样图

△分析图

△分析图

△流线示意图

△分析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面积 : 4562 m²

项目年份 : 2021

摄影师 :Z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设计团队 : 祝晓峰,庄鑫嘉, Pablo Gonzalez Riera、石圻、石延安、杜世刚、杜洁、杨韬辉

业主 : 上海万科

结构与机电设计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 : 易亚境源景观设计

地点 : 中国,上海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408.html/feed 0
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馆 / 大尺建筑+郭旭原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6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69.html#comments Sun, 27 Mar 2022 10:34:57 +0000 调整大小 1_dji-0898.jpg

漂浮感是建筑师对台北艺术大学建筑的初始设计概念。作为一个致力于新媒体和技术艺术的实验基地,该建筑由几个不同规模的“盒子”组成,它们是建筑主要的结构体系。除了表演、展览和讲座功能,这座技艺展馆还包括操作中心、办公室、演讲厅、实验室和工作室等区域。

科技与艺术展馆的设计源于两个平行的概念:一个是呼应台北教育大学的建筑传统和形式,另一个是将与校园内的其他空间相互联系,为艺术实验创造了一处崭新空间。

目前,大多数建筑都是对称结构,带有倾斜的屋顶和附在斜坡上的飞扶壁。在空间布局上,这些建筑通常有中庭或庭院。然而,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实验基地,新技艺展馆的设计体现了“当代”与“未来主义”精神。因此,它的设计脱离了传统风格,设计师将建筑变成悬浮在空中的“黑盒”和“灰盒”组成的主体,“黑盒”和“灰盒”空间被赋予了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内容,其外部空间,或者说是“黑盒子”的“表皮”,由坡道组成,既满足服务功能又作为自然通风通道存在。与此同时,“灰盒子”是未明确定义功能的空间,它们广阔的网状“皮肤”,使得光线自然渗透其间。

建筑位于校园主干道的尽头,这条主干道原本是一个通往体育游泳中心的广场,用于公共汽车的转站和停车。这个场地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活动,从这里可以俯瞰绵延数百英里的官渡平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设计师运用四座大型构架来托举巨大盒体,并在其下面营造出一处“雨棚空间”。这个空间不仅继续服务于原有的停车、车道转弯,以及作为体育和游泳中心的入口的功能,而且也有充足条件随时转变成一个可供艺术展览、学生活动和全民参与活动的聚集场所。连接该空间往上走的是一条蜿蜒路径,走在这条路上,时而与黑盒子并肩,时而绕着黑盒子四周漫步,直到你看到那片令人心旷神怡的、辽阔的官渡平原。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爆炸图

△细部剖面图

△细部剖面图

△细部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EHS ArchiLab, Hsuyuan Kuo Architects & Associates

面积 : 7825 7825平方米

项目年份 : 2021

摄影师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Shephotoerd

主创建筑师 : 郭旭原

建筑设计 : EHS ArchiLab, Hsuyuan Kuo Architects & Associates

地点 : 中国台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69.html/feed 0
坡道环绕建筑,鹄沼-Y之家/ KANIUE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2/5056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2/50563.html#comments Wed, 09 Feb 2022 15:59:37 +0000 调整大小 1_kugenumakaigan-002.jpg

鹄沼Y之家坐落在日本湘南地区的海边。它是一个有着简单结构的5层高住宅,其主要架构由混凝土和钢网框架构成,并有着一条长达150米、跨越6层的钢制坡道环绕着建筑。

15_kugenumakaigan-004.jpg

2_kugenumakaigan-021.jpg

当业主与建筑师第一次沟通时,业主就提出无论如何都希望可以到达房屋的最高点。因此,在考虑了业主本身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住在海边的决心后,建筑师决定为其打造一个引人注目、轻盈、大方的建筑,以此通过合适的设计手法,表达住户所期待的生活方式。

此外,该项目临近大海,而场地本身原有的建筑则在这样的环境下幸存下来。因此,建筑师认为“重新诞生”的建筑需要足够大胆。于是,他通过镀锌钢斜坡和与之相配的 1.5m高钢网栏杆,将建筑包裹了起来。而这一简单的斜坡既不是电梯也不是楼梯,因此在设计时,建筑师着重考量、确保了坡道的安全性。

这一简单的斜坡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诠释:虽然这一将内部向外拓展的空间可以从地面延伸至屋顶,但这一元素也让建筑的所有开口都需要是大型推拉窗,由此,在这样的设计下诞生的建筑则在上层空间中创造了复杂却流畅的内、外部连接。同时,坡道扩张了每一层楼板的范畴,并其周围构筑了阻挡阳光直射的“屋檐”。而钢网架扶手也兼具了安全性和隐私性:在保护坡道上行走的人们同时,也阻挡了来自地面街道的视线。

建筑整体以及内部的各个空间由同质的结构组成。在这样“单一”的框架下,每一层的空间都有着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征:一层和二层的空间较高,三层区域没有墙体,四层空间如隧道一样,五层区域则蕴含了东方美学。跨越6层的斜坡则在沿建筑上升时,将这些空间交织在一起,由此在平整、均匀布置的设计中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扭曲”。

同时,这个斜坡让住户可以看到建筑物的每个角落。通常,1.5米高的外墙会阻断围合空间内与外的视线联系,并会遮挡日益老化的结构,因此住户对房屋情况一无所知,而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也会进一步地缩短。但在鹄沼Y之家中,坡道在每一层始终位于视线范围内,因此在坡道上来来往往的住户可以清晰地看到、检查建筑各处。

在维修过程中,高层建筑往往需要搭建高脚手架,因此维护工作有着较高的成本。但是在鹄沼Y之家中,斜坡即是脚手架。而建筑师的设计目标就是创造这样一个简单且不复杂的架构,让业主在这样一栋建筑中生活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


项目图纸

10_kugenuma-y.jpg

△平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KANIUE

面积:102 m²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Koji Fujii, Nacasa&Partners Inc.

厂家:Toto, YKK AP, Eurohouse, KKDS, T-form

主创建筑师:可见公一,植美雪

合作者:ASA, 铃木明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2/50563.html/feed 1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两江校区:消失的高密度校园 / gad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23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231.html#comments Sun, 21 Nov 2021 08:36:41 +0000 调整大小 gad-01shiromio studio.jpg

场地位于重庆市水土新城,竹溪河畔,临近云汉大道并与数条次干道相接,周边规划建设多个公园与沿河景观带,内有高地及溪谷,梯田式景观保存完好。但基地地形起伏较大,高差达47m;且校园用地面积约120,000㎡,建筑面积亦超过120,000㎡,如何平衡场地与体量是项目面临的首要挑战。

由于校内设初、高中部,共120个班,设计团队提出了“双校门”的解决方案。初中部从北侧山地正门进入,顺势下行;高中部从南侧谷地进入,依山上行,交汇于图书馆、食堂等共享功能,形成可分可合、便捷联动的交通流线。消防车道就高差沿建筑展开;无障碍坡道亦可顺势到达每一栋单体。

设计团队打破了平地思维,以山城建筑手法,于场地内由北向南、由高至低展开一张“魔毯”,将所有教学楼顺应等高线,灵动、错落地置于地势之中,一座高密度校园就神奇地消隐于自然环境。同时,场地内预留出植物生长空间,令建筑随时间呈有机变化。

教学楼均呈U形布置,开敞处面向沿河景观绿带;首层顺地势架空,将原始地貌纳入建筑单体,与内部空间形成联动。潺潺溪水萦绕在场地周边,但同时也会成为教学噪音,因此方案将食堂置于瀑布和溪谷旁入口广场地下,通过中庭引风,形成“观水而不废食”的场景。场地中央的图书馆亦顺应梯田走势,消隐于花海之中。依山就势的自由体态,层叠错落的生态绿谷,不仅最大限度地消解体量、减少土方,亦暗合“游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西大附中学风。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初中部标准层平面

△风雨操场观众厅一层平面

△风雨操场和篮球场二层平面

△食堂平面

△礼堂和食堂组合剖面

△图书馆组合剖面

△图书馆轴测示意

△整体轴测示意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两江校区

项目地点:重庆·两江新区·水土新城

详细地址: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云汉大道326号

项目类型:校园建筑

设计时间:2016.08-2018.05

建成时间:2020.09

项目规模:120100平米

设计单位:gad

项目总监:吴彦

项目主创:谭偲

完整团队成员

建筑:吴彦、谭偲、余杨、李琳、王灵艳、曹远行、郭鑫、曾思源、管雷宁、郭彧、杨建伟、徐士勇、王铮音、卢震、李敏、张路、李艳波、公衍伟

结构:杨卓兴、王连花、黄嘉、周波、舒启军、徐士杰、韩光、刘成欣、杨帆、孙广鑫、刘发钦、李涛、吕晓东、王华强、刘海洋、张希川

给排水:周逢源、赵丹、赖江涛、杨鹏、秦睿、崔俊芳、刁可德、陈建勇

暖通:夏继东、刘有智、杨胜利、刘元坤、刘争光、刘成、龚娇

电气:周兴悦、阳玉云、蔡长雨、隋媛媛、穆卫浩、冯龙生、周林、李盛、王煜团

其他参与者

室内设计: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建筑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gad青岛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筑景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成都·华艺匠人

业主: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摄影:shiromio studio,麒文摄影

结构手法:框架结构,门式钢结构,钢桁架屋面

建筑材料:饰面砂浆,仿木纹埃特板,U型玻璃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1/50231.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