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景观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森林秘境,人文雅居——重庆龙湖尘林间 / 成执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42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428.html#comments Fri, 20 Dec 2019 01:48:00 +0000 背山面水,藏峰聚气

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照母山星光大道旁,东侧紧邻星湖学校且与龙湖舜山府遥相呼应,对照一路之隔的重庆腹地照母山森林公园,创造绝佳的优质景观资源。合理利用原始地形,处理好横向交通关系成为整体设计的因素。在一块代表城市源起和根脉的土地上,人文与美学在此碰撞融合,以轻盈动感的流体语言在重庆这个自然之城诉说着未来人居环境新的可能。

区位图.jpg

▲ 区位图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5).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12).jpg

在庭院与园林造景上则嫁接圆明园中西融合的灵动与开阔姿态,现代审美提炼元素,以山水造境。规划讲究大庭小院,步移景异,叠山理水。

采用GPS苗木定位技术,移植约1000余株成熟乔木,把大自然的树木还原至园区。沿路红线退界至少10米,为园区打造沿街绿带。

总平面图.jpg

▲ 总平面图

▲  方案生成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8).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6).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10).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11).jpg

高墙秘境,归隐自然

从重庆山地建筑找寻依据,结合地形格局,从而意于“隐”的社区归属感,尘林间便是“隐于城”,进而打造“出可入世,入则隐心”的真正低密度社区。由于山城地势不同,处于西南方向高差相对较高,同时形成错落有致的地势角度,带来层次感。城市里,尘林间,极制森林秘境,让森林重回城市。

分析图.jpg

▲ 地形剖面图

入口大门约5米高,兼以黑白大理石,盛启森镜门第之仪。开放水景等简约现代设计,外围挡墙采用2+1+1隔离布局,自称高墙秘境,城嚣隔绝门外,身心回归森林秘境。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14).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16).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15).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13).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8).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4).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2).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2).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9).jpg

调整大小 三棱镜摄影 (3).jpg

空间尺度,删繁就简

立面设计以现代构成为基调,重视比例,对经典三段式的比例与尺度精准把控。承袭殿之轴线,三段式、水平向、挑檐,删繁就简,从而减少外立面对室内功能空间的阻碍和遮挡,提升舒适度。清晰明确的功能体块咬接,大体块的虚实对比,简洁明快而不失典雅。采用银色铝板和浅蓝玻璃的建筑材料,顶部造型简洁方正,提升了建筑的精气神。

立面生成.jpg

▲ 立面生成

立面手法分析.jpg

▲ 立面手法分析

用纯粹、干净的立面处理手法、辅以精致的细节把控。通过门头、屋顶、墙身、阳台、线脚等精细化设计,严控立面节点,最终的建筑立面呈现出一种儒雅又不失风骨的气质。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1).jpg

始于喧嚣,终归平静

尘林间的架空层把动静功能分区,通道的连接为居民提供人性化、高舒适性的理想生活。通过钢架与玻璃结合,打造内外通透的会客场所,将室外的森林景观与室内的陈列布置融合在一起。

不仅可以拥有公共的活动空间,更享受了半开放的邻里场所。加强了住宅内外部空间的连续性,使人更贴近自然。架空层作为城市空间和居住空间的链接,同时具有了人情味的自然空间,体会全龄化的共享社区。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9).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10).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11).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14).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15).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16).jpg

由于尘林间地块与邻近路面存在高差关系,大堂采用了双层设计。大堂顶部穿孔铝板以及配合树形投影设计,尽藏生活哲学,体验不可度量的生活仪式感。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13).jpg

调整大小 三像摄 陆彬 (12).jpg

尘林间户型拥有公区独立入户,墅级居家体验。270°观景卧室多功能可变性,得到灵活共用。大面宽飘窗设置,进一步提升房间空间感受。玄关超强收纳功能,餐客茶一体L厅,舒适共享空间;U型超大厨房,超长操作面,连通生活阳台。

110 ㎡户型平面图(套内).jpg

▲ 110 ㎡户型平面图(套内)

134 ㎡户型平面图(套内).jpg


▲ 134 ㎡户型平面图(套内)

158 ㎡户型平面图(套内).jpg

▲ 158 ㎡户型平面图(套内)

远离都市纷扰,以独特的现代手法展现在山林秘境之间。建筑序列井然,内外兼修,空间互相呼应而彼此共生。现代艺术的美消除了自然美的局限,因而它高于自然美,是美学圭臬。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重庆龙湖尘林间

地理位置:重庆市两江新区照母山星光大道旁

建筑面积:94793万平米

项目业主:重庆龙湖创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上海成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李杰

设计总监:徐鹏

设计团队:陈首都 李剑飞 崔凯伦 刘泽宇 邓文凯

施工图设计:水石设计

景观设计:JTL Studio Pte.Ltd.

景观施工:重庆吉盛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精装设计:深圳市朴悦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精装施工:重庆加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咨询:北京标高时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幕墙施工:福建省南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土建总包: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8年01月-2018年09月

竣工时间:2019年06月

项目摄影:三棱镜摄影、三像摄 陆彬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428.html/feed 4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造”的花园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07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074.html#comments Thu, 19 Jul 2018 08:37:37 +0000 由徐卫国教授领衔的清华大学( )-中南置地数字建筑研究中心,发明了“机器臂自动砌筑系统”,与国际国内现有砌砖系统不同,首次把机器臂自动砌砖与3D打印砂浆结合在一起,形成全自动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并在世界上首次把该系统运用于实际施工现场,建成一座“砖艺迷宫花园”。

花园鸟瞰图

砖艺迷宫

花园概览

自动砌筑系统改变了一般砌砖系统的抓砖方式、而是采取了由气泵控制的吸砖器吸砖的方法,可以用于砌筑富于变化排列的砖块砖墙而不至于碰撞;同时,砂浆打印可以更准确地将砂浆定位。


花园位置

砖艺迷宫花园位于冬奥砖艺小镇武家庄村(张家口市下花园定方水乡);由于村内拥有乡域唯一的砖厂,近年来武家庄的改造建设大面积使用了红砖作为建筑及装饰材料,因而成为全张家口市闻名的砖艺小镇;迷宫花园位于武家庄村的村头三角地,该花园建成后,成为村民休闲聚集的场所。

迷宫花园位于武家庄村的村头三角地,该花园建成后,成为村民休闲聚集的场所

花园中种植的竹子与红砖墙相得益彰

 

设计概念

迷宫花园为一直径13米的圆形用地,圆内三条蜿蜒曲折的砖墙不仅在平面上形成复杂连续的褶皱空间,并且砖墙在竖直方向上也采用曲面形态,加之砖墙的砖块细部砌筑也凹凸变化,因而它成为空间及视觉的双重迷宫;三条砖墙沿圆边的外侧空间用于种植竹子及草皮,其内侧空间则是居民活动的场地,中国传统阴和阳的相生相对性在这里以复杂性呈现。

1531985601445.jpg

设计概念

1531985601573.jpg

俯瞰花园

 

形态生成

迷宫花园的设计借助于数字生成技术,首先在犀牛软件里生成曲面形体,其形似飘逸的绸带,同时对曲面进行形态的优化,确认其符合空间流线和人体尺度的基本要求。接着将这一基础曲面导入参数化软件grasshopper中进行分析并布置砖块,首先提取基础曲面在各个高度上的曲线,作为每一行砖的基准线;再在基准线上分出各个砖块的间隔;上下层的砖块之间错位排列;最后通过参考线控制砖块产生垂直于曲线的前后错位,以生成砖墙凹凸渐变的肌理。

形态生成过程 


砌筑路径

生成砖墙模型后,设计团队结合搭建方式设计出机械臂运动轨迹,并使用KUKA|PRC将其导出为机械臂可识别的程序语句。机械臂的运动动作包括用真空吸盘取砖、在指定位置放砖、翻转机械臂前端、根据砖块排布在砖面上打印砂浆等几个操作,运动轨迹命令中整合了机械臂对气泵等外部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并经过避障设计。在程序中模拟后,由PRC导出程序用于机械臂执行,实现从数字模型到实际建造物的精确转化。

花园立面

自动砌筑系统生成的砖墙


砌筑模拟

该花园有两台机器臂同时工作进行砌筑,一台机器臂为KUKA KR210,臂长2.7米;另一台为KUKA KR120,臂长3.9米;为了更高效地发挥机器臂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了避免机器臂工作时产生碰撞,首先对机器臂的工作位置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整个花园使用这两台机器臂砌筑需要移动7次,对每个工作位的机器臂工作可以通过KUKA|PRC软件进行模拟。

砌筑模拟 


破坏试验

在试验阶段,还进行了砖墙破坏试验,验证其满足砖墙设计及施工规范。本墙体工程根据环境温度使用了不同类型的砂浆,其流动性和早强时间可满足3D打印成型方式的需求,并可满足冬季和夏季施工时的不同需求。砂浆使用了425#水泥,水灰比约为0.7,强度可达45MPa。在足期养护后,用沙袋进行了破坏冲击实验,强度满足花园使用要求。

破坏实验 


实际建造

实际建造过程包括施工放线、基础施工、墙体砌筑、绿化种植、以及地面铺装等阶段。施工放线使用了全站仪;基础施工时,用机器臂热线切割泡沫填充曲墙外侧绿化用地,该泡沫同时作为外模,花园的砖墙底部及活动场所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板厚30公分)。“机器臂自动砌筑系统”用于墙体的砌筑时至少需要两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位进行该系统的操作,另一位负责传递砂浆及砖块;机器臂的移动采用了叉车定位搬动,每次搬动后需要进行机器臂定位校准,以保证施工精度。墙体完工后,去除砖墙外侧地面的泡沫并填充种植土,进行竹子及草皮种植;同时进行花园砖墙内测活动场地的地面铺砌。

施工现场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造”的花园


清华大学( )-中南置地数字建筑联合研究中心
研发小组成员:徐卫国,高远,张志龄,孙晨炜,韩冬,林志鹏,罗丹,孙仕轩,程瑜飞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7/41074.html/fee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