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街区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凸版印刷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 / 梵朴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7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71.html#comments Fri, 11 Aug 2023 16:06:28 +0000 近日,2023年第15届IAI全球设计奖公布了最终获奖结果,梵朴作品『凸版印刷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建筑方案设计』从全球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IAI全球设计建筑类”金奖GOLD WINNER的耀眼佳绩。

△凸版印刷工业区城市更新 ©梵朴设计

01 项目思考

为鼓励创意、创新,深圳市政府提出深圳未来将致力于成为中国的“设计之都”的构想。凸版印刷工业区位于深圳宝安区新安上川片区,临创业二路城市发展轴,南近前海,东靠留仙洞总部基地,同时紧邻地铁5号线洪浪北站。住宅区域与工业区交织,周边城市更新项目密集,周边景观资源视线大部分被遮挡,最近的绿地是大浪社区街角公园,面积仅为3500㎡。

△项目鸟瞰, ©梵朴设计

该设计旨在融入“山谷城市”概念,以“山、水、树、云”四种自然意向打造1+1+1>3的大社区生活理念,建设立体生态城市,为人们营造一个接近自然的场所。

△设计理念, ©梵朴设计

总体布局形态是社区理念的基础,三个不同性质的地块,围合成峰峦起伏的天际线,统一连续的商业流线,宛若流水般穿于山涧,景观无处不在,室内外空间彼此延伸,相互配套,山腰浮云翩跹,宛若置身于自然美妙的山谷中。

△体块生成, ©梵朴设计

02 建筑设计

打造地铁体验式商业典范

充分利用办公、居住、教育、活动中心等各种功能活动,结合地铁和公交站等交通人流,打造一个集人文、艺术、生态于一体的复合型活力商业街区。

△商业入口, ©梵朴设计

合零为整,将三个地块分散的商业指标,结合公共配套一起打造成3万平米规模的主题商圈;充分利用地铁、公交车站、幼儿园等各方面的公共人流,结合二层联系平台,形成一个清晰的商业动线,共同打造一个完善的商业慢行系统;利用下沉庭院、中庭、屋顶退台、二层连廊、室外绿化广场等公共活动区域,打造休闲立体的绿化场所,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为民众提供一个舒适、绿色、健康的活动场所,同时使有限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商业价值扩展;清晰的商业流线串联变化有序的室内外空间,让购物体验更加丰富。

△水平商业动线分析, ©梵朴设计

△节点分析, ©梵朴设计

△商业立面, ©梵朴设计

商业区域建筑形态提取山谷的线条进行拼接组合,形成富有韵律的动感形体,由此形成商业区域的立面形态。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梵朴设计

△沿街立面, ©梵朴设计

打造绿色舒适的个性化弹性办公典范

在高层办公建筑中,通过中庭和公共活动平台的设置离来提升整体绿量,将周边景观纳入建筑景层面,使立体绿化率达100%,打造自然舒适的办公环境。设计策略为低层花园式会议中心,融合生态元素,设计私密会谈空间;中层退台设计作为露台公园,形成绿色休闲区,容纳各项社交活动;顶层三层设计多层共享大厅,于空中俯瞰城市美景。同时,办公区域立面设计以层层退台形成了丰富的城市界面。

△体块生成, ©梵朴设计

△办公楼, ©梵朴设计

自然宜居的高端人文居住典范

△住宅, ©梵朴设计

住宅区域可将城市景色一览无余,实现了住区花园与景观视线的最大化。此外,建筑立面采用现代典雅的设计风格,通过经典的比例与考究的细节,体现出现代工艺之美,进一步彰显现代建筑品质。

△公寓体块生成, ©梵朴设计

公寓造型以退台形式叠落,避难层的空中花园,既是对周边景观的无形延展,又与办公的花园相连,可为住户提供活动和交流空间。

△鸟瞰图, ©梵朴设计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梵朴设计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凸版印刷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

建筑事务所/公司:深圳梵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所在地: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上城南区一期L6层LB601

建筑面积:19.66万平方米

项目地址: 深圳

主创建筑师: 王聪

效果图公司:梵朴(深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委托方: 深圳市宏正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8/52671.html/feed 0
山水之城·泰汶城市广场 / 简和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4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47.html#comments Fri, 07 Jul 2023 02:05:29 +0000

——从“制造一个场所”到“创造一段旅程”。

01 设计背景

泰安市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案位于泰山区综合服务中心片区,周边交通发达,住区及配套设施完善,却缺乏大型商业综合体。面对区域“打造文化休闲新热点”、“建设亲水观山宜居新城”的规划蓝图,亟需大型商业填补其业态空白。

02 项目挑战

项目基地北临泮河滨水景观带,南邻南关大街历史文化轴,历史人文与生态社区在这里聚集交织。基地被城市主干道分隔为东西两个地块,西侧地块占地约1.15万㎡,东侧地块占地约4.7万㎡,项目总体量26.7万平方米。

庞大的体量、复合的动能、分离的地块与较高的容积率,复杂的现状条件下,如何在平面和空间上多维串联,盘活整个地块,并实现业态互补?在相对紧凑的用地下,如何尽可能地为消费者打造更丰富的游逛体验,并充分表达销售商业的展示性?如何契合山水之城的在地性,为泰安量身打造独特的城市空间体验?

糅合各设计要素,并在商业效益、空间体验、使用功能与建筑美学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充分释放项目势能,成为项目的关键。

03 设计策略 · 复合型城市“第三空间”

面对诸多挑战,设计团队通过不同的产品定位,以盒子+街区+大商的多元复合型综合体,在两块基地打造差异化的城市空间。

东侧地块采用回字形购物中心+商业街区的布局形式,在商业价值最高的岱阳大街和青年路方向形成优质的城市展面,北侧滨河面层层退台,最大化景观资源的同时,也模糊了建筑室内外与生态环境的界线。

西侧“泰安里”地块以一个个box的体量拆解商业、办公和体育功能,通过跑道与跨街彩虹天桥与购物中心相连互动,共同打造公司与家之外的复合型城市“第三空间”,生态创新的“城市功能综合体”。

04 道路系统 · 开合有致 多维互联

设计团队希望项目不是一个封闭的购物场所,而是一个亲民开放、生态互动的公共空间。因此车库出入口紧靠城市道路,将车行道路对内部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用人行系统联通整个项目,使其真正成为民众的“城市客厅”。、

结合城市人流来向,团队在购物中心地块西北、西南角设置主入口广场,东北、东南角设次入口广场;在泰安里地块东北、东南角设商业街出入口。跨街彩虹天桥与各扶梯、室内外连通口一起,打造中高区特色空间,拉动高区人流。


尺度各异的步行系统在平面和垂直方向多维度联系起广场、商街、购物中心,使室内外购物空间、活动空间、景观绿化多维互联,游逛体验开合有致、灵动变化。

05 立面手法 · 山水画卷

为避免巨大建筑体量给城市和周边社区带来的压迫感,设计充分提取了泰安当地自然人文的意向并进行重组,以蜿蜒起伏山脉般的柔和曲线,削弱了建筑在各个街角和城市界面的对撞,展现出更亲和包容的形象。

在重峦叠嶂间,装饰性的线条顺势而下,如瀑布般气势滂沱,以力量和时尚中和了柔美之感。

滨水立面层层退台、层层变化,不仅柔化了体量感,予人登山的乐趣,也创造出丰富的室外露台空间,并将生态景观延伸到各个楼层。

商业街区与泰安里地块将传统的街、巷、院结合体块的穿插错落,不均质的坡屋顶以和谐的韵律布局,塑造了十分具有动感的氛围,使传统手法与现代时尚的购物中心与办公塔楼形成丰富又统一的整体。

06 室内空间 · 可见 可达 可记忆

15室内策略.gif

在内部空间的营造上,设计团队延续外部的设计语汇,以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节奏,兼顾商业规律,有的放矢地重点打造特色空间,增强商铺的可见性、可达性,制造独特的人文记忆点,真正达到“留住人”的目的。

入口中庭突破传统入口的空间构造,以更具冲击力、仪式感的开放式垂直空间,使室内外视线互通,重重叠叠的退台,模拟山峦“巅峰”形态,将泰山的磅礴气势、雄伟奇特体现其中,也增强了内透的效果。

灵动的曲线营造了一种移步异景、若隐若现的“腾云”之感;密林的元素融入商场的各个角落,带来自然舒适、神秘奇幻的体验。

07 结语

日前,泰汶城市广场项目的工程建设已进入结顶阶段,预计将于24年6月正式开业。简和建筑多年深耕商业设计,不断迭代商业认知,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以打造更好地城市空间体验为己任,寻求更有生命力的创新商业空间。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泰汶城市广场项目

业主公司:山东泰汶实业有限公司

设计公司:筑森设计-简和事务所

设计时间:2022年4月16日

开业时间:2024年6月

建筑规模:26.7万㎡(吾悦广场地块23.5万㎡,泰安里地块3.2万㎡)

方案团队:严峰、吴晟、邢美玲、王天宇、王英帅、童彭、林少坤、李家彬 、吴亚婷、 余小琴

施工图设计:吴起凡、卢波、赵丽娟、郑琦、费霞、马攀、王旭明、孔林军、王智磊、刘杰

幕墙设计:刘书生、夏波、徐淼、阮潇

景观设计:马宾、李佳琳、李素馨、李娜、曹可鑫、陈美玲、刘东、徐静

室内设计:派沃设计

照明设计: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三色石环境艺术设计(苏州)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47.html/feed 0
古韵与新生,空间与群像:阜阳罍街 / 柏涛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2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27.html#comments Sat, 01 Jul 2023 13:18:12 +0000

阜阳罍街

从千年颍州的深邃文脉,到阜阳罍街的厚积薄发,将传统文化与时代脉搏完美融合,新潮元素的表达与传统文化承袭相融,展现千年阜阳的全新画卷。

阜阳,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具有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安徽三大枢纽之一。本案位于产业园中轴线上,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周边有彩蝶湖、芦桥沟、阜颖河等生态景观资源。

阜阳的最大特色在于人多、地广、格局大的城市框架,平原沃野,大河交汇的整体形态。本案以此作为空间特色塑造的始发点,结合集体记忆中的传统风貌,通过多派别建筑群像设计进行转译,打造出一个具有“差异性”与“地标性”形象的复合型社区。

△新&旧 的交融织补

△动&静 的空间序列

△光&色 的视觉焦点

罍街·颍州坊

罍街整体以北方京派风格为主,糅杂多地建筑风格(江南徽派,新中式,民国时期西洋建筑及现代建筑等)进行融合混搭,同时移植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展示地域文化,注重新与旧的交融织补,通过规划层面的空间梳理,不同风格的穿插塑造,景观流线的多元串联形成了既有中国传统风格又有民国时期西洋建筑风格的特点,创造出一条别具风格的特色商业街区。

△建筑风格分析

罍街以一条主要的路径贯穿街区,为保持商业街的肌理及空间尺度,将主街道宽度控制在6-7m之间,大多数商铺位于主路径上,支路径之间相对独立,由中间主街串联衔接罍街南-中心广场-罍街北三个区域,总长为500-600m。

商业街动线组织类型特点

1、整体空间格局清楚,秩序清晰,对消费者有着较好的游逛方向引导;

2、主动线可达性强,聚客能力强,沿主动线商铺效益高;

3、次动线提升了街区的“厚度”,增加了街区的游逛性;

4、主动线与次动线相交的节点形成广场空间,丰富了街区空间体验感。

罍街北主入口为商业人流主要来源,此处镶嵌一片古墙,结合水景设计,正对主轴的位置设置一座移转而来且具有罍街标志性的传统古建,新与旧的融合,传统与现代时尚风格的碰撞,呈现出别具风格的建筑形态。

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将文化体验引入街区生活,形态迥异的建筑巧妙地彼此呼应,创造出极为丰富的建筑场所体验。

中心广场承接南北两街,是供游客休憩、赏景之处。整个广场建筑面积约4000㎡,设有牌坊及戏合,可依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举办各种节庆及户外娱乐活动。

置身中心街,周围新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或端庄理性、或优雅闲适、或现代简洁,不同风格建筑元素让街区更具历史韵味,尽显精致华美、富丽堂皇,在多元而包容中体会阜颍河塑形下的人文水城。

从合肥大道通过木拱廊桥,廊桥下的美人靠可随时坐下来,观景,交流,到达罍村广场,东角头有一棵移植的古树作为村口标志,古树旁即为南街入口。

通过规划层面的空间梳理,不同风格的塑造穿插,结合水天一色的景观资源,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风格又有民国时期西洋建筑风格的特点,创造一条别具风格的特色商业街区。

临水商业街整体规划格局清晰,由八条支巷连通中心街区,巷子宽度控制在4.5m左右。沿阜颍河岸向东延展而来,以院落穿起多组功能空间。中央形成开放庭院,可分可合,为多种经营模式提供可能。

河岸的美景,错落的平台,舒适的尺度,衬托出摩肩擦踵、熙熙攘攘这般具有浓浓烟火气的氛围。

罍街·堂前樾

居住区规划采取花园式小区设计,整体规划为南低北高,城市界面丰富,中心围合成超大组团庭院,东、西、南面尽享河景。居住区业态丰富,包含人才公寓、高层住宅、多层及小高层洋房、城市悦书房、幼儿园及底层商铺。

采用简洁时尚的现代立面风格,外立面建材使用真石漆材料,棕色、黄色、米黄色三种颜色的搭配,建筑立面层次丰富,整体色调偏暖,让人有温馨感。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阜阳罍街

项目位置:安徽阜阳

业主单位: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侯其明

设计团队:喻丽萍、黄晓峰、丁一川、黄明、应婷、张哲贤、魏宁娜、张明东

景观设计:深圳柏涛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黑森林设计股份公司

施工图设计:安徽寰宇建筑设计院

用地面积:12.09万 ㎡

总建筑面积:34.31万 ㎡


项目摄影:汪洋、陈桂明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527.html/feed 2
顺势而为的扭转:杭州东站花园国际 / goa大象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2/5205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2/52053.html#comments Fri, 17 Feb 2023 10:19:02 +0000

个性化的、不趋同的商办园区设计将利于城市空间多样性的实现。面对此类项目,我们总是鼓励找到场地独有的特质、场地与城市的专属关系密码,再从中生发完整的设计线索。     ——凌建    goa大象设计执行总裁&总建筑师

01 / 轨交枢纽旁的商务地标

杭州东站是中国高铁网“八横八纵”的关键节点,也是“亚洲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为打造以东站为中心的“国内一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杭州城东新城将发展150万㎡的商业矩阵集群,补齐板块商业发展劣势。东站花园国际位于枢纽东轴线一侧的重要路口,距离东站步行距离不足1000m,项目旨在成为串联城市活力环的活力点,为区域商务业态赋能。

△ 区位分析图

东站花园国际总用地面积约为2.4万㎡,总建筑面积约为13.7万㎡,聚合三幢花园式办公楼、一幢星级酒店和漫步式商业街区。场地内多业态复合让“商业”、“商务”与“商旅”良性互补、循环互动,形成独特的“商业商务生态链”。

△ 夕阳下的花园国际

02 / 场地的极限挑战 

项目用地十分紧张。根据规划,地块限高50m并须满足3.5的容积率。以单栋建筑12层核算,建筑密度至少高达40%。同时,基地东北侧规划的居住区距离场地不足50m,新建办公楼需要较多退让以满足周边住区的日照需求。双重因素作用之下,可供建筑布局的场地环境已十分狭促。

△ 场地分析图

△ 场地俯视图

而在场地局限性的另一侧,是项目优越的区位所对应的对于形象和标志性的需求。场地南侧毗邻杭州东站视线主轴,北侧所临天城路是直通车站的主要道路之一。场地西北、西南成为重要的形象展示面,也参与构成杭州东站周边的城市天际线。

如何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创造出舒适宜人、小中见大的空间体验,在尊重城市界面完整性的基础上兼而满足地标性要求,是建筑师面临的挑战。

△ 花园国际街角

03 / 顺势而为的“扭转”

基地与正南北向存在37°的夹角,这一看似消极的因素恰恰成为建筑师解题的线索。方案首先根据功能需求沿城市道路布置体量,保证建筑容量及较好的贴线率;在此基础上,建筑师通过一个巧妙的“扭转”动作,将斜向布置的矩形楼栋扭为弯折形态,四条弯折线条继而构成“围而不堵”的“风车状”布局。

△ 形体生成分析图

这一独特的总图策略不仅完美满足容积率要求、东北侧日照要求、退界要求等苛刻条件,更在尊重城市界面完整性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个性的表达。因扭转而成环抱之势的楼宇相互呼应又各自独立,曲折灵动的内部空间给人以“自然峡谷”般的奇特体验。

△ “峡谷”景观

为规避对视影响,建筑师将核心筒布置于建筑中的相对消极空间——楼栋间距最近的转角处。为强化“峡谷”的空间层次,建筑师在3层、11层高度设计了局部退台,种植绿色植物,为办公人群提供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平台。

△ 园区底层空间

“扭转”后的建筑在场地四周留出尺度适宜的小型广场,具有强引导性的弧形界面展现出全然的开放姿态,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们从城市街道走进场地内部,或参与商业消费,或漫无目的地游走闲坐。

△ 内部行人视角

△ 办公楼入口

04 / 简洁而丰富

 杭州规定居住建筑100米范围内,朝向住宅的建筑立面禁止设置玻璃幕墙。结合造价等限制条件,建筑师在“窗墙体系”的基础之上构想立面设计。

△  建筑立面

最终的建筑立面体现了形式感与功能性的融合。结合弯弧体量的几何特征、隐藏开启扇的需求,建筑师采用横向铝板构件作为建筑立面的主要要素。为同时满足建筑不同朝向部位的差异性需求——西侧趋避西晒、南侧引入日照,建筑师对出挑的铝板构件做出三维扭转处理。

△ 铝板概念草图

东西侧高1.5m的梯形截面扭转渐变为南侧高0.5m的三角形截面,给人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观感。

△ 立面层次

△ 立面细节

整体立面简洁优雅而富于变化。站在城市街道观看,所有立面开启扇被隐藏于遮阳构件后,高性价比的窗墙体系仍然实现了近似于幕墙体系的品质感。

05 / 材料与细部 

项目采用氟碳喷涂的银白色穿孔铝板,铝板渐变收边处通过类似榫卯相扣的精细化节点确保建筑外观的精致度。玻璃颜色较深,透光率约为42%,反射率约为13%。在深色玻璃的映衬下,铝板的优雅、轻盈被表现到极致;而铝板的反射也让玻璃的色泽局部提亮,体现出层次感。建筑师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进行打样,确保从不同角度不同朝向观看材料,都能呈现细腻优雅的色彩色泽感受。

△ 细部光影变化

△ 铝板细节

△ 沿街立面

结语

依托杭州东站巨大的人流量和潜藏的商机,东站花园国际旨在塑造一座具有城市属性的开放式园区。建筑师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地标性,探索出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巧妙策略,为同类型的建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夜景鸟瞰


项目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杭州东站花园国际

项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业主:杭州花园股份经济合作社

建筑设计:goa大象设计

设计/竣工:2017 / 2022

总建筑面积:138,500㎡

图片版权:RudyKu、goa大象设计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2/52053.html/feed 1
Moc芯光里·苏州高铁新城复合商业街区 / 简和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0/5165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0/51652.html#comments Sat, 29 Oct 2022 15:10:52 +0000

楔子:基于TOD理念打造的苏州高铁新城,是京沪线上的门户。2016年9月,新城控股集团拿下苏州高铁新城总共27个地块,作为产城一体化开发的蓝本。本次介绍的12#、16#、17#、21#地块就是其中四个相邻的地块。

01 苏州高铁新城“南大门”

苏州高铁新城12#、16#、17#、21#地块坐落于高铁新城南北中央轴线南端,属于苏州高铁新城“一核三区,一轴三廊”中的“滨河生态区”, 北临中央景观公园,南临北泾河生态休闲区,是苏州高铁新城的“南大门”。



本项目包含四个地块,总用地面积4.5万㎡,总建筑面积28万㎡,其中12#地块为一栋150m超高层,是高铁新城中央公园和滨河景观两个城市天际线的重要节点。

△区位分析

作为区域产城融合开发的标杆,本地块综合了甲级办公、酒店、公寓、商业、幼儿园等多种业态于一体,是铁城产商住一体化TOD开发模式的践行。

02 城市设计破题与解题

设计团队首先对苏州北站城市设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高铁新城上位规划按照“小街区”,“密路网”的模式已将地块划分为4小小地块,并且通过城市设计导则对立面风貌,塔楼数量,贴线率等进行了严密的指引,以确保项目落地能呈现出整体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

05城市设计导则动图.gif

△城市设计导则

业主对本项目的定位为开放式商业街区,希望将本项目打造成24小时全龄段、多业态体验式街区,与西南侧24万平方米的相城吾悦广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也意味着原来城市设计导则中规划的“主楼+裙房”的常规模式不再适用于本项目的业态。如何在四个割裂的地块创造出连续的商业界面,打造尺度宜人,亲水活力的街巷空间,成为项目设计的关键点。

03 用“留白”创造可能性

06体块生成.gif

△体块生成

在对地块商业价值、客流来向、商业动线等多维度的考量之后,我们首先确定了塔楼与裙房的落位,将塔楼放在南侧沿河布置,在此基础上把商业裙房和主楼做了剥离:主楼下方保留适度进深的商业裙房,大部分商业沿北侧道路独立布置,面向北侧景观核心区。在保证商业界面最大化同时形成内部城市空间的“留白”,正如中国传统书画手法,“留白”的空间给商业活动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

四个地块之间通过内街退台和连廊,以及形体各异的跨街天桥,形成连续的500米的连续商业界面。街区内四个地块根据各自业态定位分为“童趣园”、“青春社”、“私享汇”以及“全家福”四个主题空间。不同主题通过音乐节律的故事线串联起来。节律主题来源于苏州的评弹艺术,以评弹中“说”、“噱”、“弹”、“唱”四种技巧,对应四个地块文教、娱乐、餐饮、生活服务的功能特征。

调整大小 07商业主题分析.jpg

△ 商业主题分析

04 峡谷:步行系统

商业体块依据地块的不规则形状,南北两侧建筑形成不同的夹角,商业空间也顺应这种变化,在内街形成自然的开合关系。商业沿内街层层退台,人仿佛在峡谷中穿行,在快与慢,流动与休憩之间切换自如。

调整大小 04.jpg

“廊”与“桥”是苏州文化的魂,本项目的三层连廊体系,在商业内街及地块之间形成十几座形态各异的连桥,成为项目的特色之一。形态各异,串联四个地块的过街廊桥是设计重点打造的节点,是“节律”变化中的“过门”,时而高亢奔放,就像门户广场的营造的华丽乐章,时而浅吟漫响,仿佛评弹古韵,诉不尽人间烟火。

05 车行系统

08动线分析.gif

△ 流线分析

本项目四个地块交通便利,四面临街。在机动车出入口和流线设计上,将车行出入口设置在次要道路上,尽可能减少对商业动线的干扰,同时将机动车坡道、办公、公寓、酒店落客区也沿外围设置,最大限度保证了内街纯人行交通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09河道与地库.gif

△ 河道与地库

地库设计也是本项目难点之一。四个分开的地块在地下一层被河道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地下二层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地库,同时与高铁新城其余地库之间相接。为了让四个地块之间视线畅通,联系便捷,在地块中间设置了快速路和人行通道。在滨水空间两侧设置下层广场,让人能从滨水广场进入地库。

调整大小 05.jpg

06 山水立面

本项目单体数量众多,塔楼形体,高度各异。为了能打造整体的城市形象,在立面设计上首先对立面形式语言进行了分组,主要分为四种立面类型:超高层和21#地块北楼作为地块东西两个至高点,采用竖线条的玻璃幕墙体系,其余塔楼和裙房采用横向线条的窗墙体系。

10立面形态动图.gif

地块南北两侧临水,水的主题被演化成三种形式用在三种立面上。12#地块超高层采用玻璃幕墙+竖向装饰铝板隐藏通风器的做法,折线铝板上下左右错动,如瀑布般落下,隐喻着“高山流水”。

调整大小 11塔楼线条分析.jpg

12塔楼线条分析2.gif

△ 塔楼线条分析

商业裙房采用凸形翻转弧形铝板线条,铝板层间变化丰富,宛如流淌在地面的涓涓细流;其余塔楼采用凹型线条弧形扭转作为变化段,与标准段结合部位形成层间错动,仿佛水中涟漪,缓缓绽开。

△ 裙房线条分析

铝板线条变化是幕墙完成度控制的难点,既要实现三维波动的效果,又要对变化的区间加以控制,实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我们将水平向变化段按照8400的模数控制,加上变化段位置层间的错动,整个立面完全“动”了起来。丝绸般的褶皱线条让建筑“柔和”起来,中和了玻璃幕墙和铝板的硬朗感,也符合苏州精致典雅的精神气质。

结语:本项目作为苏州高铁新城业态最复合的地块之一,受到了业主方及政府审批部门等多方的广泛关注。我们面对局限,打破固有思维,创新性地将四个地块用商业“整合”在一起,为苏州高铁新城创造出富有当地文化内涵的,有温度的城市空间,用我们的设计为城市赋能。


项目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苏州高铁新城12、16、17、21#地块设计

业主公司:新城控股沪苏大区苏州城市公司

设计公司:GEN简和工作室

建筑规模:28万㎡

设计团队:沈迎、付仲凯、逄忠辉、邹峰、苏书文、刘玉婧、王鹏、覃璐

施工图团队:朱鲜红、马丹、冷竹青、蒋露、张建新、陈蓓、毛海波、毛统斌、周志伟、李叶芃

园林设计: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幕墙设计研究院、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筑作视觉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0/51652.html/feed 1
老集市的味道,儿时记忆里的色彩:上海临港新城社区商业中心 / 上海中房建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64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642.html#comments Fri, 14 Jun 2019 06:11:30 +0000

▲ 鸟瞰

▲ 顶视

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周边先后建成7个住宅街坊,分成三块用地,分别是社区商业中心、商业街和酒店式公寓。设计从“集市”概念出发,创造一系列近人尺度的空间,把人流吸引、聚集到沿河两岸,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独一无二的购物体验。

区位图

▲ 鸟瞰

集市

我们将项目定为具有传统集市商业室间的现代社区生活中心,并希望充分挖掘地块潜力,利用小型商业建筑的聚集,创造一系列的自由的近人尺度的空间,完美体现“集市”的独特氛围,将住宅区的人们吸引到商业区。

c1_鸟瞰夜景.jpg

▲ 夜景鸟瞰

我们沿河设计了两个“小集市”,以一河两岸公共生活中心为出发点,体量较大的商业中心布置在西北侧,高低参差的踏步和绿化休闲广场及河道景观,好似集市的一座“小山丘”,成为河流和商业中心之间尺度亲切的过渡。

▲ 鸟瞰

▲ 北侧商业街

▲ 西北侧商业中心

▲ 西北侧商业中心

e4_酒店式公寓.jpg

▲ 东北侧酒店式公寓

东北侧分散设置了8栋1-3层的独立商铺,12层的酒店式公寓呈L形布置于东北角,与自由布置的小商业建筑围合出两条曲折的商业街和三个广场和角落,创造出自由、多变、亲切的空间感受。

▲ 东侧商业街

▲ 商业街入口

▲ 商业巷角

绿核

沿河的两个“小集市”由景观结合在了一起,也是项目的特别之处。两个三角形的景观广场,被一座桥相连,成为了整个地块的空间核心。在项目中,临水空间是非常宝贵和积极的公共活动空间,因此我们将建筑临水一面作为主要商业展示面。

f1_从河道看两侧.jpg

▲ 从河道看两侧

景观系统围绕三地块共同围合的两岸人行广场为核心节点,因地制宜利用建筑四周零散空间打造“毛细绿网”,步道也被刻意设计成了不规则的折线,使得商业零售空间移步易景,处处见绿。

▲ 商业中心前折线步道

▲ 商业中心前折线步道

氛围

商业流线设计充分体现项目“市集”这一核心思路,看似无组织、无规律、实则经过悉心的规划和设计。使市集之中每间铺位均有较好的市口和对外形象,让人漫步其中可以充分感受良好的空间尺度和商业氛围。

▲ 商业街入口夜景

▲ 商业街夜景

集市是由很多栋小房子组成的,每一栋房子,每一个店铺,每一个角落都与众不同,包括房子的高度,形状,颜色,以及屋面的坡度。这样的一些原始状态的房子成组随机的在河边放置,创造出丰富的内部空间,集市的内部因此形成了各种自由的街巷,角落和小广场。

▲ 北侧商业街夜景

▲ 商业内街夜景

外形设计采用现代的斜坡屋顶,突出独立的单栋小楼,形成小尺度的自然随性的感觉。墙身色彩以暖色调为主,采用涂料、砖、铝板等多种立面材料,形成丰富的材质、肌理变化,营造出各种不同时代建筑组合在一起、自然生长的感觉。

j1_商业内小广场.jpg

▲ 商业街内小广场

▲ 商业内街

设计图纸:

调整大小 24_01_总平面.jpg

▲ 总平面图

调整大小 25_04_酒店式公寓一层平面.jpg

▲ 酒店式公寓一层平面

调整大小 26_05_酒店式公寓二层平面.jpg

▲ 酒店式公寓二层平面

调整大小 27_03_酒店式公寓立面.jpg

▲ 酒店式公寓立面

调整大小 28_02_商业中心立面.jpg

▲ 商业中心立面

项目信息:

设计方:上海中房建筑设计

地址:经二路, 规划经一路, 夏栎路, 临港大道, 浦东新区, 上海, 中国

类别:购物中心

主创建筑师:陆臻、江海、Jorge Bressel Mateo

设计团队:董佳捷、商初阳、张文进、马腾、徐武、张立、贺娟、卫青、丁蕊、钱晓岚、张宇飞、王瑞、王翔、施晓海、魏晶鑫、吴栩怡、付艳刚、程漠淏、雍薇、安佳、宦杰、杨丹颖、何星、冯戴安、赵冬梅、郁圣雷

建筑面积:47353.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9

结构设计: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委托方:上海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摄影师:章勇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6/44642.html/fee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