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看看同济学弟设计的“小菜场上的家”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3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30.html#comments Sat, 20 Apr 2024 15:56:35 +0000

“这是同济大学的同学在公众号的第二篇投稿。这篇文是联系了他们班的粉丝寻求稿子,对方热情地帮我们在班级群里发布了邀稿信息,后续才有机会联系上李同学。在后续改进稿子的过程中,李也是十分耐心,不禁让人夸赞。之前在画图狗的读书团中也组织大家读了《小菜上的家》系列书籍,下方为回顾文”  —小印帆

李 特

1853246@tongji.edu.cn

同济大学(建筑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

作品曾入选包豪斯-同济设计基础教学展览

曾获上海杨行城市微更新设计竞赛最佳设计方案奖

福美基金会云龙乡村小学爱心浴室设计竞赛二等奖

作品入围IAAC 8th advanced architecture contest

上海中心旧城区面临着新未来。历史脉络的存续、土地价值的开发、亟待改善的住户生活条件、重新确立的城市更新原则,这些矛盾的彼此需要达成一个有策略的平衡。这是本设计探讨的重要问题。

▲实景拼贴

▲剖透视

▲模型照片

任务背景

“小菜场上的家”是同济实验班开展了十年的设计课题,即菜场-住宅综合体设计,住宅与市场在空间和流线上的相互影响是设计的难点。而十年间,时代的发展给市场和住宅两部分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住宅需要新的宅形方案满足新需求,菜市场的新模式(如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类型的电商)和传统菜市场需求的存亡也需要去思考,故而本次任务书新增了电商前置仓的功能要求。

今年的“小菜家”基地位于上海老城厢。这里是上海最早的县置所在。殖民地时期,这里是华人居住的“华界”。通过调研得知,基地的具体位置恰好位于上海县城县衙所在的位置。这是本次设计的史地维度。

▲设计任务书  王斌老师

前期调研

▲基地周边情况

老城厢内部住宅多为石库门里弄和新式里弄,住户自述宅院有百年历史。这些在上海最中心的地段保留着的漂亮的低层坡屋顶住宅,最初为外国人开发销售给江浙地区来沪商户的“房地产”,在经过了一代一代人交错的产权分置下,其完整的合理的空间被破碎为极限压缩的狭小户型,存在几户人家共用卫生间、厨房的情况,其中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弄堂内生活场景  作者自摄

目前,老城厢里弄区域即将完成动迁,就在调研的前几天里,动迁区域的住户全部搬走了,窗口、门洞用混凝土砌块封住,等待着将来的开发。大拆大建的旧模式已然难以为继,旧的空间又将怎样满足新需求,似乎还未可知。

*详见《住建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上海老城厢详细规划》

▲老城厢总图  基地周边动迁范围

这片历史积淀厚重而又寸金寸土、极具开发价值的地块即将迎来崭新的未来,历史脉络的存续、土地价值的开发、亟待改善的住户生活条件、重新确立的城市更新原则,这些矛盾的彼此需要达成一个有策略的平衡。

提出问题

家为谁而建?菜市场上的住宅被我们定义为至少有很大比例的社会保障住房。在对基地人口结构和住房产权的调研中我们得知,动迁区域住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如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城隍庙商圈的商贩等在此租住。由于工作限制,在区域动迁后这类人群仍然需要在附近另谋住处。

老城厢应该迎接什么,留下什么?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丰富的爬满常青藤的红砖立面、原有的城市空间的密度、里弄当中垂直方向的狭窄比例,能唤起关于生活场景的记忆。而新的社会住宅中的新生活应该在高密度下留有空隙。

▲保留建筑的立面

迭代过程

▲方案草模

草模阶段我设想了一个由柱列形成的空间网格,柱距取自周边保留建筑的模度。我认为文脉的传承并不在于形式的模仿(坡屋顶必要吗?),空间尺度的保留更为有效。住宅单元散乱地穿插于柱列中,留下的空隙供通风、采光之用。老师们认为这个的概念可以发展下去,并提示我注意容积率的要求。

▲户型平面1.0

推进阶段我把住宅的功能按照私密性和公共性将空间二分,使每一个单元成为完全通透和完全私密的两个空间。实体相互堆叠,透明体块相互错位以满足采光要求,创造一种三面打开的体验。

▲概念示意图

这个显然有些挑衅性的方案并没有被完全接受,一方面是因为老师们认为在家中即使是公共空间也不希望被人看到;另一方面是依靠别人家的透明空间来采光不合适。其中的开放性成为后续设计的基因被保留下来。老师提示我尝试创造可供住户活动的较大场地。

▲户型平面2.0  尝试留出居民活动空间

这一版本的方案尝试留出居民活动空间。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是柱列的逻辑似乎与箱体体块的逻辑并没有十分契合。老师提示我思考此时柱列的意义,或者找到有结构柱意义的空间。

▲工作模型

接下来的推进中,整体结构换成了核心筒挑板的形式,住宅里的各种功能围绕着核心筒展开。核心筒即柱列的变体,内部容纳住宅的卫生间、菜场摊位的小储藏室两种功能。向四周挑板是为了将转角完全打开。

▲户型平面3.0  核心筒结构

这一版设计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将每一户的核心筒放在角部,这样可以给被服务空间留出更大的面积,核心筒之间的整体结构强度允许向两侧挑出更多距离。

▲户型平面4.0  核心筒偏心布置

调整核心筒位置涉及到所有户型的调整,下面的菜场也同时受到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经过艰苦卓绝的反复尝试,最终达到了菜场、住宅的相互对位,保证了外部走廊、阳台,内部楼梯、功能分区之间关系的相对舒适,也达成了覆盖之下菜摊和走道尺度和比例的和谐。

最终成果

▲总平面图     ⬆ 北

将每一户的楼栋交错以保留空间结构和留出空隙。16户合租房,16户家庭房和20户宿舍型住房最终较为均质地分布在场地中,排布回应了场地外围东高西低的现状,同时面向保留建筑留出了一个居民活动的大空间。而1500平方米的菜场需要最有商业价值的一层沿街面和没有高差的方便的平层。于是1300平米的仓库隐藏在场地内部,成为居民活动空间的底座。

▲一层平面图     ⬆ 北

▲居民活动空间效果图  三面环绕住宅,向保留建筑打开

关于菜场的空间,有许多既有案例:

▲菜市场的剖面案例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解决方案是菜场的屋顶一半面积由住宅的底面解决,另外的一半面积由降低一些的伞形柱拼成。

▲菜市场的剖面策略示意图

伞形柱上种植树木,这样的构造解决了大平层菜场的采光通风问题,同时也给住宅之间比较小的孔隙增添绿意,树木在菜场中也能被感受。在菜场中两条主要的步行街用轻质阳光板坡顶覆盖。形成步行街的感觉,同时隔绝菜场的嘈杂。

▲菜场内部效果图

对于住宅的设计,老师强调要设身处地考虑具体使用人群和情境,并提出了一种范式:

对于有一对夫妻和老人孩子的家庭来说,老人更希望不必上下楼即可满足日常需求而住在一层;

对于合租房来说,所有卧室都在二层,起居空间在一层,更能减少不同住户间的相互打扰。

这样的需求对应的面积比例让我想到了一种拼合的可能。两种户型可以如图所示拼成三层。

▲户型拼合示意图  橙色代表一户成套房  蓝色代表一户合租房

对于电商交接区域,我认为这里的电瓶车往来固然会对居民和菜场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扰,但是也不能完全采取消极回避的策略。在屋檐和伞形柱覆盖之下,我用一堵矮墙限定交界区域的范围。矮墙曲折、凸出,侵占底层属于居民的小院子,凸出部分探出树冠,树冠覆盖着分隔的两个空间,以此稍作联系。

▲电商交接空间效果图

▲模型照片

这个设计在期末评图的时候引发了老师们关于廊道组织入户流线和塔式住宅的意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讨论,篇幅有限此处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移步我们班的公众号浏览。本文作为抛砖引玉,可以在班级公众号看到更多优秀的小菜家设计!

▲我们班的公众号

有趣的尾声

本次分享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希望切身体验建筑传播会对设计的解读会造成怎样的藏匿和偏差。整理文案的过程十分用力地把大量纷繁的信息梳理得尽量有逻辑,然而真实的设计过程其实充满了反复和跳跃。

下面的两张PPT对此有深刻的描述:

▲王珂老师《建筑设计概论》课上的一页PPT   2020.06

▲陈镌老师《建筑细部与材料》课上的一段内容   2021.04

反过来,在设计后的谈话里老师叮嘱我们要批判性地接收建筑设计的宣传文本,而探寻操作手法和形式策略背后真正的原因和价值。那么,聪明的你能否看破本篇设计介绍里的藏匿和偏差呢?!(大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4/04/53430.html/feed 0
同济建筑“改造天团”重塑工业遗迹:上海水泥厂惊艳蜕变,锦绣长卷尽秀毕设盛宴!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28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283.html#comments Tue, 11 May 2021 01:46:50 +0000  精彩大图开场 

_0 (5).jpg


请将手机旋转90度感受美到炸裂的画卷

_1 (5).jpg


 请将手机旋转90度感受美到炸裂的画卷 

_2 (7).jpg

嗨喽大家好呀!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2020年同济建筑系本科生毕业设计之——上海金山水泥厂区更新设计。首先整个课题组以气势恢宏的长卷吸引大家的目光,他们极强的整体性中又能凸显出各个单体设计的亮点。历史、生态、文化、社区、产业等等全方位的系统性城市设计为单体建筑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灰暗”的厂区在更融入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变得鲜艳起来。而这些更新改造又是十分地立足于实际,这得益于课题“真题假做”的特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程网上教学的转变,不得不说这样一个需要大量现场调研的课题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幸课题组的同学们克服了这个难题,还充分利用了线上展览的优势,在视频中展露了许多巧思~ (每个方案都附上了精美视频,欢迎点击播放!) 接下来请欣赏各式各样的筒仓、联合仓储厂房、预热塔回转炉、冷却机房们的“变形记”!


 上海金山水泥厂区更新设计 

指导老师:陈强   陈泳

甲方老师:胡红林  褚银菲

助教:周逸文  曾文靖

设计成员:

A组 – 柏樱 傅哲远 李佳臻 俞婕 张萍萍 赵梓含

B组 – 戴晓宁 顾家豪 刘蕾 薛思源 徐文豪 许易豪

按拼音排序


下文主要为A组同学作品介绍——

 GROWING FACTORY 生长工厂 

(感谢赵梓含同学撰稿)


 Ch. 0 

 疫情期间开展的特殊课题 

毕设选题结束的时候是2019年的最后几天,大家都兴冲冲地规划起了大学时代最后一个寒假的度假计划,毕竟这可能是大学五年的同学最后的一起长假旅行的机会。金山水泥厂改造选题的两位陈老师把我们拉到一个微信群里,老师布置了一下寒假的调研和阅读任务,大家寒暄了几句就开始了寒假漫长的潜水,等待开学到来。

然后1月末疫情突如其来。随着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来,我们不得不取消了原定的出行计划减少外出隔离在家。开学时间临近,群里收到疫情期间全程网上教学完成毕设的消息。一时间大家都有些错愕,一直以来都比较依赖近距离改图和小组讨论的设计课要更换成一种全新的形式,而对疫情未来发展情况的未知使我们不得不快速熟悉网上教学的节奏。

于是2020年寂静的春天,这场最特别的毕业设计拉开了帷幕。

_3 (2).jpg

△ 课题共12位同学,指导老师为陈强和陈泳两位老师,这是我们的课间截图

金山水泥厂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朱泾镇位于金山区“一城一带一圈”亭枫发展带的中间节点,位于落照湾北部核心区的万安水泥厂原名金山水泥厂,占地16.1公顷,西临朱平公路和花开海上生态园区,北临落照湾河湾景色,建厂已60余年,是上海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金山水泥厂已经卸任了原有的生产任务,为了适应存量规划需求,已然作为城市工业遗产的金山水泥厂需要迎来自己的置换再利用。

_4 (3).jpg

△ 本案场地与镇区、金山区关系

这次的毕设课题以上海市金山水泥厂为基地,延续工业厂区的生成语境与发展轨迹,植入公共文化活动,引入新兴创意产业,探索空间、文化、经济和生态转型互动关联的再生运作机制。设计充分考虑水泥厂建筑的独特空间特征和结构类型,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产业建筑及设施装置的创新活用方案,再续工业遗产的文化活力,让寂寥的水泥厂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复合功能街区,并编织于朱泾老镇活力再造的历史进程之中。

_5 (5).jpg

△ 工厂遗址公园区改造后俯瞰全貌

在毕设题目开始之前,我们12位同学都没有在以往的设计课里接触过过多的工业建筑设计或者改造内容。对于工厂建筑的印象,大多只有繁复阵列的钢架,锈迹斑斑的金属表皮,笨重的混凝土烟囱,塔吊下堆叠的各色集装箱和随时随地让一切建筑物轮廓显得朦胧的烟尘……总之,相较于大家熟悉的繁华城市环境,位于市郊的工厂区域建筑和城市肌理特征在初期调研阶段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新颖感和挑战性。停止生产的旧工厂仿佛一个废弃的城市秘境,废土上是粗野又不失秩序的美感。

无疑,疫情袭来让本就对工厂建筑不甚熟悉的我们的基地调研工作雪上加霜。在设计初期所有同学都是在完全脱离实地基地考察的状态下尽可能了解着这片我们并不熟悉的地块。课题中少数居住在上海的同学,在疫情稍微得到控制之后,尝试着去到现场调研,并通过了网络平台直播的方式给我们大概展示了现状。自始至终,线上通讯平台的利用给我们带来了远程工作的便利,在期间也发生了不少趣事。

_6 (4).jpg

△ 疫情期间的线上课堂与小组线上讨论,为设计课提供了独特的氛围

课题的分工按三个月时间总体分为两个阶段:

● 期中评图之前是城市设计阶段,分为AB两组为地块提出初步的城市设计策略,在期中之前将整个厂区做一个较为详尽的细化城市设计;

● 期中评图之后,六人小组将拆分成个人工作单位,每人负责一个较大的保留工厂建筑,在承接自己小组城市设计策略的基础上,对它进行建筑改造设计。

这个毕设选题在尺度上自城市大区规划至建筑细部构造,在合作上自12人整体到六人再到单人,非常考验我们的综合能力,放在这个为本科建筑学画上句号的阶段好像又十分应景。此外,本次毕设课题还有“真题假做”的特点,因为现实中的金山水泥厂区也是一个待改造园区。故而在课程过程中,来自甲方上海房地集团规划设计部的老师们也会参加每次的课程小结评图,并会同时为我们提供一些现有的调研资料。

围绕着这个选题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特殊,于是在这间小小的线上会议室里,金山水泥厂改造小组的工作坊正式运行了起来。


 Ch. 1 

 3周12人:4*3人小组的前期调研 

在寒假期间,我们已经以12人单位开始了基地的基本信息调研。感谢助教学姐提供的POI数据、大众点评数据和上海OSM路网设计,让我们得以有机会第一次尝试利用GIS的方式做基地分析,更加有依据更精确地锁定基地现存的功能缺失,为后期的城市设计功能分布做出了足够的铺垫。甲方老师们还详尽地为我们提供了现状部分照片以及周边状况照片;金山县的历史资料(甚至追述到清朝期间的历史);落照湾北部核心区功能定位综合报告等资料,让我们脱离实地的前期工作变得顺畅了不少。对题目的整体方向把控也逐渐变得清晰。

因为课题的地域研究范围大至落照湾北部片区,小至厂区内部各建筑运作系统,我们分为了4个三人小组,主要就大致四类问题展开分工调研(顺序由尺度大到小排列):

● 以落照湾北部片区为范围研究基地周边公共资源环境体系;

● 镇区-厂区历史文脉与文化;

● 工业建筑价值评价体系;

● 工业建筑特色空间与结构体系。

通过小组分工,这些复杂的基地基本资料被高效地组织并呈现出来。


01 基地存留问题发掘

 碎片-连接 

_7 (5).jpg

△ 在镇区尺度下的周边资源调研

_8 (4).jpg

△ 基地周边碎片化的公共绿地资源、自然水系资源、绿地资源

_9 (4).jpg

△ 基地周边带有拼贴感、魔幻感的自然资源与文化状态

从镇区的及基地周边的视角看金山水泥厂,不仅在自然环境条件上,我们的水泥厂面临着南北迥异的生态环境,就连在人文环境与文化资源上,基地周边也显示出各方向强烈的碎片化拼贴感这些碎片化问题主要来源于城镇风貌历史底蕴丰厚,但是文化个性模糊;而公园类景区各自独立且封闭,缺少联系镇区的开放空间;生态绿地缺乏整合联通,水网体系断裂且没有文化共鸣。

这些问题均昭示着我们需要在设计阶段,作为断裂体系的连接体,成为沟通镇区碎片化功能的桥梁。

 废弃-再生 

_10 (4).jpg

△ 结合数据资料进行周边功能分析(图源B组许易豪同学)

结合GIS数据分析得出,老镇区存在公共设施陈旧,就业支撑不足,文化特征模糊等问题,办公设施在分布上也比较零散,不够集中。产业结构较为落后,就业吸引力偏弱,居民外出就业率较大,职住不平衡。

但是结合餐饮等点评热度数据发现,当地仍具有一定的消费水平。由此可见,金山水泥厂区经过合理的改造,引入了适当的集中型办公及商业功能后,吸引大部分城中的游客到当地消费,能激发一定的当地消费潜力。

 _11 (3).jpg

△ 保留体系+引进功能+景观塑造:打造工厂遗址公园景观

上述基地调研,我们基本整理出了城市设计阶段的基地功能定位策划。结合办公、商业、文旅等复合型功能,兼顾居民与访客双方的需求,增加区域级公共服务设施,引入文化产业,实现生态、生活、生产的融合。

_12 (3).jpg

△ 工厂+的功能定位

在金山水泥厂完成改造之后,在未来将以“工厂+”的模式运营,化解镇区的疏离感与碎片化,整合利用周边的各种资源。

由此,我们总结出基地现有状况及周边建筑状况如下图。

_13 (4).jpg

△ 秀州塘、基地与周边镇区、绿化等的区位关系以及原基地内部功能分区


02 保留建筑评定

对于基地内部原有工厂建筑以及居住用及其他辅助功能建筑,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不会选择将它们全部暴力移除,尤其是厂区具有工业建筑特征的,结构保留状况仍然完好的工厂建筑,以及对厂区历史有见证作用的文化建筑。于是,对厂区内部的现存每一栋原有建筑,我们都进行了经济、文化、环保、文娱四大方面下共计16种指标下的评定,从这个评定表中严格挑选需要保留的原有工厂建筑,以便后期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改造。

下表为我们针对基地内建筑群按功能分类进行价值评定的表格,我们评定的建筑为:五号筒仓、预热塔、成品仓储、回转窑、熟料库、联合仓储、循环水池、堆场、调度筒仓、总理旧居、生活功能建筑群和服务功能设施共计12种待评定建筑群。而针对它们的评定标准有就业机会、河岸空间、安全性能、公共走廊、娱乐活动设施、历史文化延续、水质提升、新居空间营造等共计12种评定指标。

 _14 (3).jpg

△ 对保留后的基地建筑各方面评定数据的复盘表格

_15 (4).jpg

△ 此图反映了所有被保留建筑、道路、绿化的位置、体量以及现状照片的信息

前期调研资料一切就绪,我们随即步入了六人小组的城市应对改造策略的讨论中。


 Ch. 2 

 5.5周:2组*6人的城市设计阶段 

12人的课题组分为了A/B两个6人小组,各自就不同的主要城市设计策略向下开展了城市设计细化工作,我加入了A小组的研究中。在三月中旬到4月期中答辩之前,我们先是共同探讨了主要策略,再各自承包一个需要打造的功能区块。于是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将基地分割再重组的设计过程中工作着。

我们的逻辑最初很简单,简单到我们初期在思考它的时候都不免提出质疑:这个做法会不会太粗暴了一点?但是有时候,最简单直观的解决方式,就是城市改造问题中最有力的策略:

既然体系是断裂的,我们就为他们牵线;

既然文脉是碎片的,我们就把他们粘贴。

对于怎么使基地周边断裂的体系连接起来这个核心问题,经过前期草图阶段我们有了两个大致的方向。

 方案一 

“轴线-路径”:网格置入

第一个方向是在基地内部置入网格状的格线路径,结合原有的保留路径,形成一套全新的游览路线网格,使由南到北自入口到河岸边,由东到西自镇区到花开海上公园都得到有机结合。这个方案核心逻辑建立于“轴线-路径”,明显的优势在于南北向以及东西向轴线清晰,将“连接”这一抽象的概念有条理地排布在场地中。此外,新增的中部轴线“文化游览轴”以及“滨河景观轴”有机地结合了工厂遗址公园景观以及滨河水岸的自然景观。

_16 (4).jpg

△ 新轴线置入

 _17 (1).jpg

△ 方案一大致新功能分区

_18 (3).jpg

△ 新旧道路体系结合后主要游览路径

_19 (2).jpg

△ 新的水景及绿化游览体系

 方案二 

“路径-轴线”:建筑群兴趣打卡点串联的体系

在我们的案例调研阶段,老师们曾提出过厂区更新后,会为金山区提供一个新的游览打卡地这样一个愿景。于是第二个方向我们就用了一个自“兴趣点”到“游览轴线”的逻辑,试图先通过打造场地内保留建筑中较为有特色的景观带,再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新的游览路径。这一方案的优势在于充分考虑了重点景观驻留点的选址,考量了对水岸、工厂自身来说最具特色的游览方式,不至于使原本有趣的“打卡点”因人为轴线的置入而丧失活力。

_20 (1).jpg

△ 方案二逻辑:先打造重点景观再做路径串联

_21 (3).jpg

△ 工厂建筑原型与兴趣点的结合决定重点景观区域的选址及打造方向

方案二补足了方案一在系统性方面的缺失,方案一为方案二裨补了重点景观的缺漏。

 方案三 

方案二与方案一相辅相成

草图期间,我们的六人小组分为两个三人小组进行具体城市设计策略的探讨,探索出了两条推导方向正好相反的逻辑。而这两个方案的部分策略均得到了两位老师和组员们的肯定,于是在六人小组合并之后,我们将两个方案种最明显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最后的城市设计策略。至此,期中之前的六人分队正式从三人小组合并,开始了齐心协力的城市设计细化。

一条自东向西的文化轴线和一条自南向北的主入口轴线从基地正中心蔓延开来,这就是最早的策略。这个新植入的“十字轴”,和被保留的轴线形成了拆分基地为不同功能区的网格体系。而被新置入的河岸景观商业区与遗址公园区,被轴线串联起来。

_22 (1).jpg

△ 新增的十字轴线

新增的网格状轴线中,最为吸睛的是两条十字交叉的轴线,它们既是串联入口到江边、东岸至西岸的主要路径,也是串联所有保留建筑形成完整“遗址公园”与“水岸游廊”的重要轴线。

_23 (1).jpg

△ 保留体系整合

 _24 (2).jpg

△ 组织道路系统

 _25 (1).jpg

△ 整合体系之后形成的新园区建筑肌理

于是,改造后的功能区被排布出来,西到东有星级酒店、集中总部办公楼、工厂遗址公园、滨河商业街、商业综合体、剧场、展览馆等等多样的、丰富的功能,其间穿插着两条自东向西的游览轴线供访客游憩。

_26 (2).jpg

△ 改造后的功能分区与文化轴线位置

在基本策略确定之后,我们将工作重心放在三个主要部分:

A. 两条主要轴线(滨河景观轴,中部文化轴)的游览氛围营造;

B. 西面集中办公区、酒店区,东面商业街区和综合体的深化设计;

C. 工厂保留建筑片区的外观及景观塑造。

在进行这三个部分细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在每周的工作进度里小组内合并总平面和总模型两次,以防止分工工作脱离最开始集体制定的总体城市更新策略。这个6人合作方法是我们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协同工作模式,两位老师在整个城市设计过程中也在每个课堂节点认真地提出细节优化策略。于是在每位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并没有那么急迫地完成了中期评图前的完整城市设计成果。

自地面游览散步的打卡游客的视角,我们既重点打造了地景剖面上的起伏节奏感,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和景观的韵律感,增加游客不同层次的游览体验。在工厂遗址公园片区景观设计具有柔性的边界,增加了游客步行工厂建筑其间的探索乐趣;在基地东面的商业街区景观轴线的边界则较为利落,方便游客寻找兴趣点目的地。由遗留工业传送带和回转窑组成的二层游览系统增加了新的行走体验。

_27 (3).jpg

△ 总平面图、代表性剖面轴线以及细部的景观节点氛围塑造

在垂直景观上,由东面摩天轮、水塔,西面烟囱、龙门吊、冷却塔等较高的构筑物组成了丰富的工厂文化天际线,也增加了游客登高揽景的好去处。

_28 (3).jpg

△ 中期之前,新的金山厂区俯视:以入口轴线为界,西面的工厂建筑群拥有更自然柔性的路径,东面的商业与文化区排布逻辑清晰,沿秀州塘水岸的游览路径连续且具有层次感 

滨河景观轴和文化游览轴两条轴线几乎衔接编织了场地内所有的建筑群功能区,主要负责这两条轴线塑造的同学在每次“合图”小组会议之前都要把自己部分的模型和图纸与各功能区负责的同学进行沟通,这也是十分考验我们的合作能力的一件事。最终,以“工厂遗址公园”为塑造目标的我们,为金山水泥厂也塑造了同样一座具有工业与自然美感的城市公园。在游客漫步其中的时候,不仅能欣赏秀州塘水岸的自然风光,了解上海工业历史文化发展文脉,更能在工业建筑改造的文化建筑中自得其乐。

_29 (2).jpg

△ 滨河游览轴:自东向西分为滨河景观段、滨水乐园段和遗址公园三段进行景观塑造

化游览轴——我们在东西向打通被保留的联合仓储中段,使其形成一个贯通的东西向游览轴线,并对其中的历史建筑节点进行景观塑造,下图介绍了具体改造方向细则:

最东边小型商业区呼应了东岸镇区的小型建筑肌理,结合景观形成精致的景观商业区;

对于朱总理故居,修缮之后改造为文化展览馆;

前实验室办公楼修缮立面后将其用玻璃廊道连接形成景观节点;

在文化轴线中适当增加公共服务设施,诸如运动场馆;

联合仓储改造为社区文体中心,将中段打通以便轴线的连续;

西面的基地内部水景,我们将其打造为艺术水廊,打造结合水景的公共装置艺术展示场地。

_30 (3).jpg

对于新的金山水泥厂——“生长工厂”园区间值得驻足欣赏的景观角,我们将它们的文化艺术人文氛围融合自然景观一并表现出来。

首先是步入“生长工厂”所见:南部主入口场景,左面是改造为社区文化体育中心的联合仓储,右边是新增的剧院文化设施,中轴上我们保留了结构完整的筒仓作为纪念式景观。

_31 (2).jpg

滨河景观轴东段,我们设计了可供游客休憩观景的大草坡,南面与商业街以景观台阶的方式连接,在草坡上可以欣赏到滨河乐园中被保留的龙门吊景观塔和集装箱商业区,工业建筑的趣味景观和滨河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_32 (2).jpg

秀州塘上的游船缓缓驶过金山水泥厂遗址公园,船上的游客会看到我们在剖面上分为两层的滨水步道。这样的步道设计丰富了滨水景观层次,也丰富了游客的亲水活动体验。

_33 (2).jpg

在场地西侧,我们将原有的一条由秀州塘引入的内部水道拓宽成为景观河流,将两岸塑造成颇具活力的艺术、商业景观廊,在河岸散步,可以看到东面被保留的远方的钢结构塔楼。

_34 (1).jpg

自此,毕业设计的期中评图圆满在线上落下了帷幕,我们也开始步入了后面6周左右的建筑改造设计工作进程中。


 Ch. 3 

 6周-2*6*1人:单人的建筑改造设计阶段 

面对中期完成的城市设计阶段的总平面,我们开始了单人建筑改造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工业遗址建筑区域”进行空间特征研究,让保存下来的工业建筑特征与改造后功能有一定的适配度,以便之后的单人设计分工进行顺利。

于是我们第一步工作是对工业建筑空间特征进行建筑原型研究。对于工业建筑,我们首先将它们分为四种空间原型——棚屋(SHED),塔楼(TOWER),筒体(CYLINDER),廊道(CORRIDOR),然后将工业建筑中不同功能的建筑或构筑物,如筒仓、联合仓储、龙门吊等一一对应到一种或多种原型特征上。

_35 (1).jpg

在评价体系上,对于建筑空间原型,我们采用了纪念性,公共性以及人员驻留感三种指标评定;对于建筑和构筑物,我们的评定指标为它们的空间特征与公共空间、观演空间、展览空间、居住空间及运动空间的适配度,在图纸上用面积图表将他们直观表现在图上。

主要的改造策略有:1.景观重塑;2.功能置换与景观重塑并存。由此,对于我们基地中的“遗址公园”区域,我们依据他们的空间特征精准功能定位了它们的改造方向。

_36 (1).jpg

小组六个人各自认领了自己感兴趣的改造建筑空间。这对于这个区域,自东至西原本分别为东部4号大筒仓和循环水池、联合仓储、预热塔回转炉和冷却机房、包装筒仓、五号筒仓。对他们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之后,它们即将被改造为筒仓艺术展览馆、文化体育中心、水泥博物馆、城市礼堂以及筒仓特色酒店。由于联合仓储体量较大,我们将它南北部分交给两位同学一起改造。

分工完成,接下来的组内分工如下图:

_37 (1).jpg

(对于联合仓储,柏樱同学负责文化中心,李佳臻同学负责体育中心)

下面是我们的建筑单体改造策略介绍:(顺序自东至西)


 筒仓艺术展览中心 

赵梓含

_38 (1).jpg

视频欣赏

该建筑原有筒仓处在改造区最东面,改造后作为美术展览馆,它需要在承担一定的展览功能之外,组织筒仓与蓄水池,还要在入口中轴线上有所呼应处理。轴线的察觉与展览需求,使我首先意识到需要一个新的建筑体量介入,一个新的、处理轴线关系,又能与原有筒仓形式和谐呼应的形式语言。

 _40 (1).jpg

筒仓是纵向的筒体序列,而蓄水池又是扁平的原型空间,于是我将筒仓放倒过来,找到了“拱”。

_41 (1).jpg

以排列的拱形成的美术馆展览流线,让我立马联想到了康的金贝尔美术馆,而新旧承接的处理和展览馆轴线的处理又让我想到伦佐·皮亚诺的金贝尔美术馆新馆方案。于是在新馆的单体形式确定之后,我先进行了一段时间金贝尔美术馆新旧馆的案例学习,试图找到我的新馆方案灵感。

_42 (1).png

_43 (1).png

_44.jpg

前期的一些案例研究和自己的方案思考,记录了自的方案初期的一些策略思考。

于是,美术馆“三件套”——筒仓改造的展览馆,新馆季度画廊和蓄水池改造的会堂格局就此形成,接下来就是三个建筑空间氛围的塑造和平剖面细节。

 _45.jpg

氛围塑造根据展览功能不同以及游览方式不同,运用了不同的自然光和人工光线。

_46.jpg

筒仓展览馆,季度画廊和会堂各地相对独立又在一二层有所连接呼应,在公共区域根据筒体工业建筑空间的特征设置了颇具特色的书吧、接待处、商店等功能,在展厅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游客在看展时对筒体空间的探索欲与游览体验。

 _47.jpg

△ 各层平面,在表现上我们小组内统一了将保留下来的原有建筑结构用棕红色区分的方法

_48.jpg

△ 筒仓展览馆一层的书吧,可以看到天花板保留的筒仓底部倒斗

_49.jpg

△ 季度展廊一层的室内空间,其选材、光线氛围塑造与筒仓形成一定对比

_50.jpg

△ 会堂入口空间

有关空间的内部氛围,大部分是通过对光的塑造达成的,此处以会堂空间为例。

_51.gif

△ 会堂空间的光随一天日光变化而变化

会堂空间内部设计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当游客自南方主要入口步入会堂空间时,视线会立即被中心的水池与中心轴线上的天窗光线吸引。在会堂静坐冥想或是进行会议讲座时,观众会直观地通过天窗光线的缓缓变化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天窗投射下来的光好似一个随日光晃动的钟摆。

_52.gif

△ 新馆季度画廊的内部光线

_53.gif

△ 由入口步入季度画廊,路过通透的门厅,左边是筒仓展览馆,右边是新馆画廊

_54.jpg

△ 从主要剖面剖透视中可以感受到,游客不同的展览空间对光线的不同感知

筒仓艺术展览馆最终展板如下:

_55.jpg


 联合仓储文体中心 

柏樱 李佳臻

_56.jpg

视频欣赏

_58.jpg

联合仓储是整个遗址公园部分体量最大的建筑,而且就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它还扮演了衔接整个场地东西双向的桥梁的重要角色,故而最开始两位同学就分工为南北两个部分,合作塑造联合仓储两个部分——南部为文化中心,里面有书吧、社区图书馆、小型剧院等综合文化设施;北部为体育中心,里面有乒乓球、击剑、攀岩、篮球等各种丰富的体育功能场馆。中段为通透的交通庭院,丰富的空间体验把整个联合仓储的空间氛围活跃起来。

 _59.jpg

△ 功能体块构成分析

原有的联合仓储结构较为完整,所以两位同学对它们进行了保留,在确定了文化和体育部分大致的功能空间之后,需要将他们按照结构逻辑进行剖面设计。对文化中心,剧场空间是其间结构处理较为复杂的部分;而对于体育中心,顶部的篮球场则是重点。另外,在结构上还结合需要新增的纵向外挂交通空间。在对保留的钢结构进行研究之后,将新旧结构体系有条理地交织成为了工作重心。

_60.jpg

△ 新增交通空间与结构的关系

然后,开始对文体中心内部空间活力感的塑造,剧院、书吧、天光篮球场、中间的休憩庭院……一个极富社区生活活力的大型综合功能建筑逐渐被清晰地构成。回溯一下我们小组在城市设计阶段的功能定位,联合仓储的改造,成功地将外来游客与镇区居民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整个遗址公园的核心区域。

 _61.jpg

△ 文体中心在不同标高的平面,在不同的高度,文化和体育中心在南北向的互动均有不同

东西向开放的联合仓储中段,是一个视野通透景观良好的休闲大厅,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北面体育中心和南方文化中心的活跃氛围。

_62.jpg

文化中心的剧院可以每周安排不同场次的中小型演出,丰富镇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_63.jpg

体育中心顶层的天光篮球场,为社区休闲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的好去处。

_64.jpg

剧院的结构为改造过程中的新增部分,与原有结构有所区分的同时合理置入。

_65.jpg

体育中心不同的活动室处于不同的标高下平台,在满足运动功能的同时又创造了不同的观看关系。

_66.jpg

自与户外联通的入口公共空间进入文化中心,剧场置入的新结构被漆成较明艳的色彩,与原有联合仓储保留结构相互映衬。

_67.gif

在二层自文化中心路过通透的中庭连廊走向体育中心,可以感受到对岸活跃的运动氛围。

_68.gif

联合仓储·文体中心展板:

_69.jpg

_70.jpg


 水泥博物馆 

傅哲远

_71.jpg

视频欣赏

水泥博物馆在所有的待改造工业建筑中显得尤为特殊,因为与其说它是一栋待改造建筑,不如说它是一座由不同的工业构筑物组成的工业丛林。于是,对于这片“工业丛林”的改造,傅哲远同学选择用观赏路径置入的方式,将不同的、组织零散无序工业构筑物以游览路径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博物馆”游览路径。置身步道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工业构筑物独有的构造美感,还能了解到金山水泥厂这一在上海城市发展变迁之中重要的历史角色曾经的故事和风采。

为了将造型各异的工业构筑物有机结合,新增和改造出来的部分展示空间和交通空间。

_73.jpg

原来的筒体回转窑变为了博物馆内最具有游览特色的交通空间——“时空隧道”。

_74.jpg

以下为水泥博物馆代表性平面图,在东西方向廊道连接了联合仓储和城市礼堂,以便引入不同方向的游客。

_75.jpg

_76.jpg

桁架、管道、梁柱,丰富的构造在同一座工业博物馆中,成为吸引游客的工业景观。

_77.jpg

游览于水泥博物馆的“工业丛林”中,不同的展馆有不同的材料和结构特征。

_78.jpg

_79.jpg

_80.jpg

园内游览:

_81.gif

由回转窑改造的“时空隧道”,记录了金山水泥厂的历史故事。

_82.gif

水泥博物馆建筑群展板:

_83.jpg


 筒仓婚纱摄影工作室+城市礼堂 

张萍萍

_84.jpg

视频欣赏

筒仓空间除了其弧形的墙面令人充满探索欲,其筒体重复的序列感也带有强烈的仪式感与纪念性。所以,筒仓建筑与婚礼教堂、摄影工作室、大型景观餐厅等充满仪式感的功能场景适配度也非常高。所以这个原用于包装产品的筒仓和北部厂房让人联想到了与婚礼相关的改造方向。

_86.jpg

_87.jpg

为了将婚礼的婚纱摄影、举办、用餐等功能按婚礼仪式的进行顺序结合起来,首先将北部的工厂棚屋与南部筒仓做了连接。接下来的主要设计中心就放在了教堂场景、景观餐厅这些故事性和氛围感极强的空间中。

 _88.jpg

在塑造教堂空间时,天光是首先被考虑的元素。用切割的方法在筒仓中挖出一个能看到完整的八个筒体的中心空间,颇具韵律感的弧形墙面和天光投影,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婚礼殿堂,也为金山水泥厂提供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新商业模式。

 _89.jpg

△ 这是婚礼教堂空间场景,站在中心能看到天光与婚礼主持舞台形成的仪式感画面,宾客可以从不同高度的看台见证神圣的婚礼仪式

从平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北部餐厅与南部筒仓礼堂之间的连接关系。

_90.jpg

_91.jpg

剖面:反映出创造天光时的处理手法的结构。

_92.jpg

二层的婚纱摄影展示层,不同筒仓单元可以接待不同批次的消费人群。

_93.gif

三层的筒仓教堂,筒仓的弧形墙面空间形成了独特的教堂天光及室内氛围。

_94.gif

婚纱摄影馆展板:

_95.jpg


 筒仓特色酒店 

俞婕

_96.jpg

视频欣赏

近几年,民宿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居住模式,因为其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小众品味成为了游客“打卡”的新目标。民宿作为一种特色居住空间也成为了建筑改造的一个新的主流方向。而传统的酒店行业也受到“民宿风”影响,在建筑外观和内部居住空间特色上也开始疯狂发力。作为整个工业遗址公园最西面的五号筒仓,因为单独的同体之间间距较远,适合连接之后作为整体使用,俞婕同学选择将这一景观良好且颇具特色的筒体建筑改造为特色筒仓酒店。

首先是创造视野和景观良好的筒体建筑之间的连接平台,其中部的空间也可以作为酒店大堂和交通空间使用。

_98.jpg

在不同房型的处理上,因为筒体一共有三种尺寸,从大到小就变成了大型套房、小型标间和交通空间三种功能空间。

_99.jpg

△ 在标准平面上能看到不同的房型布置和中间交通空间的关系

对筒体建筑的不同利用,创造了筒仓酒店里不同的空间氛围,而向东面挑出的房间内窗口,可以使住客俯瞰东面的所有工厂建筑改造后的遗址公园全貌。

_100.jpg

通透的玻璃连廊衔接大型筒仓与中型筒仓两种不同的房型。

_101.gif

自东面的筒仓宾馆景观窗可以欣赏东面具有工业建筑美感的“遗址公园”全貌风景。

_102.gif

筒仓酒店展板:

_103.jpg


 “回到未来”的工厂 

“六人六色”的改造

建筑长卷 - 改造后的水泥厂区

请翻转屏幕观看~

_104.jpg

_105.jpg

从美术馆到博物馆,从体育中心到文化中心,展览、商业、居住、娱乐……在建筑单体改造阶段,我们小组六人一起在两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将原本废弃的工业建筑改造成了一座供镇区居民和城市游客共同游玩使用的大型遗址公园。

_106.jpg

△ 上:本次工业建筑改造的精神策略核心“遗址公园;下:”贝歇夫妇与他们的《无名建筑》系列摄影作品节选

在过去的百多年间,工业建筑并不被主流建筑学所认可,它们被漠视甚至遗弃,而贝歇夫妇通过他们四十余年的努力的摄影成果逐步的改变了西方建筑学领域对于工业建筑的看法,使得它们逐渐被接纳为社会文化遗产。

工业建筑的记忆在城市工业发展历史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这种记忆一旦遗失了,将和建筑的拆除以及工业分支的消失一样不可逆转。作为建筑师,对于工业建筑进行历史的保存的同时让它们具有更多新时代面向未来的意义,使得这些工业建筑成为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传承下去。  


 Ch.4 

 在毕业设计评图之后 

6月初我们匆匆迎来了线上评图。今年环境是如此的特殊,被沿用多年的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海报在今年也被设计成了“赛博风”。

在“赛博评图元年”毕业的我们,直到同城市打卡十四天资格已满,来到学校举行线下毕业典礼的同时,才见到一直以来共同工作、共同讨论方案的小组成员,见到一直以来活跃在线上会议室视窗的陈强和陈泳老师,我想这种感觉应该是2020毕业生绝无前例的独一份感受了吧。但当我们线下相聚的时候,一同合作奋斗三个月的回忆还是立即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_107.jpg

△“赛博化”的毕业设计线上公开答辩海报,因为没有了报告厅容量控制,最高的时候同时在线千人观看,线上时代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_108.jpg

△ 最终线下见面的老师同学

由于线上网课不便于实体模型制作,没有回溯过一遍手工模型制作应该变成了我们线上毕业设计的另一种“遗憾”了吧(笑)。于是今年的毕业设计我们全体选择了视频制作这一新的形式展示建筑内部的空间氛围。有的同学在视频里致敬了喜爱的电影的剪辑和配乐手法,有的同学在剪辑中穿插了自己去年建筑学习生涯中图纸和模型等的“小彩蛋”,也算是2020毕业对自己最后一次本科作品的献礼了吧。

 _109.jpg

△ 对于我来说是首次接触视频剪辑软件的乐趣

_110.jpg

△ 今年的毕设展板失去了C楼-1层展厅线下展览的机会,但我们仍然将六人小组的展板做成了连接的一体


 Ch.5 

 后记:写给2021 

a1.jpg

赵梓含

同济大学2020级毕业生

成长于重庆,所以性格里带着些朋克之都的基因。高密度城市生活空间与后工业时代遗址建筑对我仿佛有原生吸引力,所以毫不犹豫地首选了此次毕设主题团队。很高兴能和两位陈老师以及一群各有所长的同学们一起画上了我建筑本科生涯的句点。疫情彻底改变了我2020的计划,但也给了我更多意外的机会。



a2.jpg

柏樱

同济大学2020级毕业生

我们每个人正在旋涡中下沉,托起我们的身体使我们浮出水面的,是希望,是对生活的价值和我们努力的信念。


a3.jpg

李佳臻

同济大学2020级毕业生

不会摆pose的摄影师不是好的建筑师。



a4.jpg

张萍萍

同济大学2020级毕业生

电视剧十级爱好者,现在是一枚职场小白。毕设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在没有结婚经验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婚纱摄影馆,老师指导的时候也经常拿这个打趣。有突破,也有很多不足。无论未来在哪个领域,都会记得建筑曾带给我的感动。


a5.jpg

傅哲远

同济大学2020级毕业生

技术宅,古早动漫爱好者。象牙塔居住权即将到期,来不及道别便要被推向花花世界的小白。疫情将一切计划与对世界的看法改变,期间宅家和老师、伙伴们完成了毕业设计,也算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吧。


a7.jpg

俞婕

同济大学2020级毕业生

作为一名极其不务正业的建筑狗,很荣幸参与到了金山水泥厂这个课题并且拿到了唯一的筒仓酒店这个部分。

2020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在这一年里,因为不同的机会,复盘了多次这个特殊的毕业设计。而这个水泥厂改造方案也因为我们的复盘而日渐深化,每次重新梳理方案逻辑都会有新的研究发现。也感谢这次的公众号约稿,使我们又有机会重新研究这个让我们“分分合合”协同工作的方案。

毕业设计刚开始时的种种困难和遗憾,在最终都用不同的方式得以化解。因为各种不可抗原因断联的我们也终有一天会相见。

这篇文章的末尾写于2020年年底。最后,希望大家没有遗憾地挥别特殊的2020年,向2021勇敢而轻松地走去。


作者:赵梓含

编辑:侯苗苗


_117.png

关注 TransAxis设计坐标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5/49283.html/feed 1
同济建筑本科到底在学些什么 ?—— 同济学长本科回忆录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comments Thu, 21 Feb 2019 13:45:44 +0000

彦祖学长实在是一位十分优秀的人。

平日里,听闻他说过一些同济本科的教学方式,觉得颇有意思,于是萌生与他约稿的想法,满足一下你我他的好奇心。他欣然同意了,并且不出三日便把稿子甩给了我,还意外的内容丰富,质量极高,再现了同济本科的一整套教学模式。在这之前大概还没有对同济建筑教学这么完整的介绍把。彦祖学长平日里说学逗唱,没想到做起事来也认真得可怕啊。

文章内容包括了同济的教育思想,四年的教学安排,详尽记录了从瓦楞板椅子训练到最后的城市设计。

再次感谢彦祖学长满满干货的分享~

——前言

笔者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去年秋季开学后,继续就读本院硕士学位。受邀介绍一下自己本科的专业学习经历。菜鸡四年,静处三周,悟出些许体会。记于此文,不喜勿喷。

初识同济

对同济风格的认识,起于大一的一次松江方塔园旅行。王澍曾经这样评价方塔园内的何陋轩:我可以断定,它是全中国没有第二个能超过的伟大建筑。

我是王澍。最早我是在我们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资料室里,《建筑师》杂志上看到何陋轩的照片。当时非常惊讶,它是一种特别中国的感觉,击打着我!当时中国整个建筑业,还停留在“革命现实主义”、“革命历史主义”的阶段,像这样的建筑不可能出现的。

方塔园内的何陋轩

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在我所见到的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小品里,这个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它很高尚,却也很真实,很亲切。如果你有机会,去一次何陋轩,你也会在茶客的喧嚣声中,忘了这是一件载入建筑史的里程碑作品。

何陋轩是个喝茶打牌好去处

介于当时对建筑史的认知尚浅,我并不能很好地去阅读这个屋顶,但是依然能被一些有特色的细节所吸引。比如屋脊优美的弧线,四周舒展的出檐,虽然拙朴却舒服得很。更让我惊讶的是,支撑结构的柱子杆件,节点处都涂了黑漆,就怕你注意不到节点处的构造。这些节点密密麻麻,同时从人视点看去,又呈现出了一种秩序,足够让人震撼。

何陋轩的节点处都涂成了黑色

竹子接地的方式也很有意思,上面宏伟复杂的建筑一下子突然收到了一个点上,然后经过黑色节点的总结,居然变成了一个个巴掌大的点。这很像一个200斤大胖子,在不同层级的台阶上,踮着脚跳芭蕾舞。

柱子接地处构造

小时候也见过这种大屋檐的“古建筑”,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调皮”的“古建筑”,他使用了家乡只在厕所才会使用的茅草屋顶,但却在结构上有这么多心思。

当时的构造经费很少,建造何陋轩屋顶的材料是茅草

后来看到了节点图,又被震撼到了。如此飘逸恣肆的外表下,竟是这么严谨的一颗心!

偶然看到的节点构造图

冯纪忠先生与同济

何陋轩的设计师,就是同济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冯纪忠先生。先生早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前身——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后在奥地利留学深造。回国执教多年,不仅担任了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而且促成了学院的成立。

冯纪忠

插一句题外话,年轻时老爷子颜值不输如今当红小生。

老爷子还上过《时尚先生》杂志的封面,不信你看!

在长年执教的过程中,先生逐渐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花瓶式教育”,即教育不仅要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还要培养自由的创造思维。

学院赠与老爷子由学生制作的花瓶

在培育一名未来建筑师的过程中,能够将约束少的课程设计,和约束较多的课程,交替进行,最终培养一批能够“缜思畅想”的未来“同济系”建筑师。

老爷子手题“缜思畅想”

老爷子为新成立的学院题字“虎虎生气”,两个虎子写法不一,代表当时的建筑系和规划系 。

在冯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学院创始人思想的引导下,学院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自由民主的学术风气。在这里,学术地位、学术造诣、专业领域各不相同的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且受到公平的对待,当年c楼的竞赛即体现了这一点。所以有人说,这个学院杂、乱,笔者认为都不为过。换句话讲,这大概也是冯先生想要看到的学术景象吧。

 同济四年,从制作瓦楞纸板椅子到。。。

笔者所经历的同济建筑学本科教育,是一个不断收放的过程。

大一大二课程安排

「大一上学期」

在大一上学期,主要是针对形态设计和基本表达的训练。课程也主要以构成训练,线条、字体、色彩等设计表达训练,以及摄影、识图、测绘、画图、制作模型等建筑表达训练为主。内容看起来真的很碎,但是确确实实是本科四年里最丰富最欢乐的设计课了。用当时我的设计课老师话来讲,就叫做“给大学以前的我们补补课”。现在想想,真是那么一回事!

大一上学期课程安排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个学期的设计课,虽然体验了人生第一次的肝图通宵(那年我闰九月,我的两个生日都是在肝图中度过的),用评论庄子的“汪洋恣肆”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大概便是整个教学体系中,最“放”的环节了。老师说,做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玩的开心。那个学期确实过的很开心,至少到期末怒吃一“中”的时候,那时的我的确还能笑得出来。

第一个作业是制作瓦楞纸板椅子,其实我一直很纳闷同济为什么对瓦楞纸板一直有着如此之强的执念。。。

大家一起赶方案时候的样子

平面构成的作业:3.1415…,浓浓理工男癌晚期风格

某作业成果

课上也会进行一些所谓的“思维训练”。这些训练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是小茶室设计,一个是画一个立方体的影子(现已加入阿文豪华课程套餐)。还有两个训练到现在的项目,叫“一刀切”和“两刀切”,即提供一张15cm*15cm的黑卡纸,只允许剪一刀或两刀,然后进行重组,拼合出一个新的图案出来,当时大家真的是把“畅想”发挥到极致,限制之少,甚至有同学稍微多剪一点都没太在意。

“一刀切”和“两刀切”作业成果

“平立转换”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设计,通过这个设计,你可以初步培养从二维世界到三维设计的认识。

你需要根据马列维奇、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名画中,截取一个局部,做一个第三维度的设计,下面的图是笔者“蒙德里安”单元设计,在原有画作基础上,第三个维度里植入拱的元素,最终的设计手工模型。

下面是我的作业“康定斯基”单元 ,思路还是在原有画作基础上,将大笔画转译为大尖角,小笔画转译为在大体量之间穿行的空中折纸条。

作业“康定斯基”单元

“空间限定”则是另外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作业。经过前一个作业对三维体量的认识,这个作业旨在科学地引导你去认识,什么是建筑三维体量的本质,空间是怎么产生的这么几个问题。

你需要将6cm*25cm*5@5cm(具体尺寸可能记不太对了望谅解)的KT板,进行一些剪折打洞,并将弄下来的KT板再填回去,要求不能浪费也不能再添加,最终产生主从、序列、复合等等空间。

我做的是序列空间,通过一个标准单元板,折压,再相互嵌套,最终形成一个线性的复杂空间。


作业序列空间

“空间采集”设计又叫“超级家具”。在经历了对空间的科学系统的认识后,这个作业旨在培养我们对于具体的空间设计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即不同尺度不同空间限定方式,产生的空间能用来干什么,同时初步锻炼出一种调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我们需要行走在大街小巷,收集临街店铺或者“黑料”小摊(那时的赤峰路,夜半十点,小摊小贩出来和城管斗智斗勇,颇为壮观。。怀念当年的煎豆腐T-T),并且通过拍照方式记录下他们的空间和使用方式,当时为了允许拍照,瓜果蔬菜、生煎烤鱼…真的没少吃。

“超级家具”作业展示

“超级家具”作业展示

经历了这些设计训练,我们大概可以感受到,一个好的设计,必然遵循着“整一为美”的原则,即我们只能对我们的素材,进行一到两个大的操作,而不能太琐碎而没有重点,换句话讲,形态的控制能力,或者思维的控制能力,就体现在我们对于“连续性”“整体性”的理解上,体现在整体的秩序和局部的小趣味的把控上,体现在对重点突出和局部生动的把握上。

最后一个作业就是把“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测(chao)绘一遍,以培养读图识图绘图能力,顺便学了个剪视频。。那个视频,现在完全可上b站土味社区。

终于到了学期末,听过基础教研组一群老师群口相声说学逗唱之后,就算过年了。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lyb老师真的巨帅,宇宙级帅啊啊啊啊!

期末点评

等等,没完,好像还有个作业。。。

对,寒假作业。大过年的,冒着砭骨的寒风,去拍老家的历史街道视频,并且完成一套手绘和资料采集,以及一套图像日记。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哼!当然没有。

还有对自己家平面的测绘(通过这个作业我认识了身边的一群土蚝),并且给出改造设计意见,而且还有造价规定,多少我是真的记不得了,饶了我。这样的寒假,只配同济建院学生享受。(实锤劝退帖了。。)

下图为当时的历史街区实录作业,别问我字怎么写那么好的,都是在回家的路上,得知我吃“中”的消息时候,我就大概有种预感,未来的某一天,尚谷在向我招手。。。

历史街区实录作业

「大一下学期」

到了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日子就不像大一上学期那样,累的变本加厉!

大一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这个学期,教研组的老师们决定为我们思路清奇的猴头,戴上一道道紧箍咒。这是一个“收”的学期。

在大一上学期所谓“补课课程”狂轰乱炸之后,我们迎来了本科最烧脑的一个学期,即“探究空间和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将探究的成果落实在一个里弄空间改造设计上。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先做了一些预备工作,比如合院原型的调研学习,建筑和人的两方面关系(行为序列,空间联系),以及欢(hei)乐(lian)的里弄调研。

大一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挑战至今的设计叫“一个人的世界”和“两个人的空间”,让我现在做,都依旧做不好,更可怕的是,在我渐渐将他们忘却的时候,他们却又在大三的尾巴,大四的头,再令我快活了一次。

这两个作业即是要训练学生,对空间和人的行为序列之间的关系,以及当空间是为几类人服务时,空间如何体现人的关系,如何去服务与这种关系等。诚然,这种训练对于涉世未深的我们来说,真的不好理解,以至于很多同学在大四时候,还会把“关联性”理解成“行为”。

直到我重读《两小儿辩日》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后,我才对关联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想学好设计,先学好马基吧。而当你对这些哲学的东西了然于胸的时候。。。。。。

资料来源于网络

最后的作业是对里弄的调研和里弄设计,叫“生活在别处”,名字来源于米兰昆德拉的一部小说。首先,我们要实地去感受一下逼仄的里弄空间里居民生活的日常,比如楼板的隔音不好,导致张家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李家就听的明明白白;或者每天在同一个厨房里做饭,大姑大婶总会拌拌嘴之类的。这么一折腾,确实对我们理解空间与人的关系很有帮助。

然后,我们需要读一本发生在弄堂里的小说,如《上海生死劫》《繁花》《上海屋檐下》《色戒》等等,并且将主人公之间的关系通过你的设计体现出来,并且让空间服务与剧情的发展。最终培养我们对空间,和在里面使用空间的人之间关系的认识。

这是当时的一个优秀作业,一张图把里弄空间和生活的联系讲的活灵活现~

当然,和里弄设计同时进行的,还有赫赫有名的“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著了名的“同济大学祈雨节”,每年同济会召集全世界各地的人,用瓦楞纸,以一种我们外星人看不懂的古老的祭祀方式,祈求隔壁东海龙王的眷顾。

 「大二上学期」

经历过大一下学期的人,都会明白大二上学期的舒服。在接受过大一上学期的基础设计训练,大一下学期的对空间的认识之后,我们终于结束了不务正业的日子。

大二上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首先就是“建筑认知实习”,这个残酷程度仅次于军训的实习里,我们需要跟着老师,拿着小本本,头顶太阳,转建筑、跑地铁,然后钻他们的辅助用房和设备层,真正的,别人吹空调,我们吹空调外机。老师们妄图使用这么一种方式,在学建筑设计之前,让我们建立对于建筑的认识,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对“热舒适”的渴望,早已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相比之下,设计课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是真的,这个学期的设计课,我真的没有通宵画图。这个学期设计课,主要是要学习怎么设计建筑的空间形态。老师们把建筑形态生成分为“规则衍生”和“性能驱动”两种方式,所谓规则衍生,即你需要设定一套规则,以使形态由一些“基本形”一步步变出来,如我们所熟悉的“泰森多边形”“元胞自动机”等就是比较高端的规则衍生。

黑白转换就是当时的一个简单的作业

而“性能驱动”则主要是认为,建筑的空间形态是由具体的一些性质决定的,比如建筑的结构、建筑的功能、建筑的流线视线关系等等。

下面是一部分对苏州园林空间生成的研究。

接下来就是两个相应的设计。结合前面对于“规则衍生”和“性能驱动”两种空间生成方法的理解,综合运用于水平向度的建筑空间设计和竖直向度的建筑空间设计中。水平向度是一道基地位于拙政园中的题目,面积也不大,旨在训练园林生成原理和规则衍生相结合的能力。而竖直向度则是一道鼓励使用结构性能驱动来做设计的题目。

典型的结构性能驱动设计的实际案例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们就彻底地投入了建筑设计的怀抱。这个学期主要是一个长题,每一届都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的CAUP校友之家、CAUP评图中心等等,无论怎么整,都是CAUP的产业。

大二下学期建筑课程安排

 「高年级」

到了高年级主要就是对于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理解。尤其在建成环境板块,我们做了“城市综合体”“虹口港城市设计”“虹口港城市设计导则下的住区设计”以及我个人参与的“彩云深处的活力复兴:云南楚雄大姚重点街区城市设计”四个板块的城市设计,面积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名字也越来越长……收获也越来越多。

大三大四建筑课程安排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499.html/feed 15
别人家的毕设 | 2018同济大学建筑系本科生毕业展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82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825.html#comments Fri, 29 Jun 2018 14:35:55 +0000 六月,

除了大西瓜和冰阔落,

一年一度的

2018年同济大学建筑学毕业作品展

也不能错过啊!

先来看看毕设展的海报~

仔细一看,

毕业展三个字,

分别是 的A、B、C三座楼呢!

小编发现,这张海报有点眼熟??

emmmmm,似乎只是换了配色

不能到现场的小伙伴也不要放弃,

小编在开展的第一天

就早早抵达现场,

把照相机拍得慢慢的。

接下来就准备好

接受高清大图和小视频的轰炸吧!

想要获取更多同济毕业设计展高清照片资料的同学~在后台留言【2018同济毕业展】即可获得哦~


展出时间 

2018同济大学毕业设计展于C楼地下展厅展出,展出时间为:2018年6月20日-29日。想要现场看展的小伙伴萌可不要错过了时间哦~(*^▽^*)


毕设课题 

同济大学建筑系本次毕业设计包括14+2个课题:


答辩评委介绍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系主任,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课程客座教授及特邀评委

研究专长:建筑教育研究、中国当代本土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城市更新研究 

张佳晶

上海高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

吴长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都市建筑设计院院长。

李麟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袁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时代建筑》专栏编辑。

王海松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精彩分割!!!


现场

超燃视频,走个4G又怎样!

小编一大早就来到了c楼地下展厅,对着图纸和模型一顿猛拍,大家尽情欣赏~

仔细地看看模型,也做得非常精细~

导师们到达地下展厅,初审毕业设计~

专教里,在紧张讨论中的同学

贴图纸中

搬运模型中

评委老师欢快地等待答辩开始

怎么还不开始?袁峰老师选择静静等待。。。

就快开始了!院长叮嘱评分事项,再三强调评委老师们对每一份作品负责!

开始了开始了!

听完同学们的陈述,老师们起来看图了~

袁烽老师吃手手沉思中。。。

曾群老师侧颜杀

评委老师围着模型观察中

刚结束答辩的同学,和自己的作品合照~


部分成果展示

1

冉庄改造规划暨—二里头遗址公园游客中心设计

2

山水实验—以游观体验为导向的旅游综合体设计

3

四川美院老校区周边城市更新

4

“桥社”—基于基础设施的城市建筑学

5

陆家嘴再实验

6

同济大学图书馆室内外环境改造设计

7

飞扶壁—拱券体系及其保护研究

8

新区针灸:上海杨浦区大桥街道沈阳路周边地块(微)更新


写在最后 

春秋代序,惶惶昨日。然而看到这一丝丝灵动的奇思妙想,一次次基于发现与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一个个以周遭生活为原点的细节关注,一幕幕激动心灵的创意表现,小谷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啦。

愿共捧一颗赤子之心,祝2018届毕业生设计之路越走越远。

最后再说一遍哦,此次毕业设计展览将于6月20日到29日,持续于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地下展厅展出。

节选的图文只是部分啦,而现场的展板更引深思。希望大家有时间又离得近的还是能前去现场,一起围观这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吧~

想要获取更多同济毕业设计展高清照片资料的同学~后台留言【2018同济毕业展】即可~

注:本文图片皆为同济尚谷设计教育工作人员拍摄,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发布使用。以上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图文编辑 | 木吉谷

视频后期 | 小谷

现场采访 | 小谷 木吉谷 

现场摄影 | 小谷 木吉谷

图片来源 | 2018年同济大学建筑学毕业作品展


感谢 UPro同济尚谷设计教育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sg-116

qrcode (2).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825.html/feed 22
建筑学报 | 童明 | 作为异托邦的江南园林 | 2017年12期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71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719.html#comments Sun, 07 Jan 2018 13:34:15 +0000  作为异托邦的江南园林

童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  概念:抽象中的围合空间

如今,“园林”已经成为了一种过度泛化的词语。无论在公共环境还是在家庭领域,所谓的“园林”,既可以用来指征人头攒动的城市公园,也可以用来表达幽深宁静的宅隙空庭,甚至独栋别墅四周的美式草坪;似乎在城市中,任何在图纸上被标注为绿色的用地或者在现实中被栽种了植物的环境,都有可能被称作为园林。

即便在专业性的研究领域,园林也日益成为一种兼蓄包容的概念,从新月沃地到尼罗河畔,从古典希腊到帝国罗马,园林的包容范畴可以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波斯的狩猎公园,从阿尔罕布拉的冷泉到莫卧尔皇室的园囿,从法国的规则花坛到英国的风景如画⋯⋯尽管它们无论从形式到内涵都存在着天壤之别,但无法精准、内涵贫乏的现代汉语只能采用“园林”二字一统了之。

然而另一方面,每当我们从专属层面使用园林这两个字词时,又感到它的真正所指并不宽泛。它们是如此特殊,必定不同于当今在笼统范畴中所指称的城市中的其他任何自然环境,甚至也不同于传统时期中的离宫御苑、伽蓝园庭、士夫墅院。

这种困惑的根源实质来自于园林意象的含糊性。如果采用童寯先生的解字,“園”就意味着在围墙内由屋宇、方池、林木、亭榭、土山、石峰等多种要素的集成,即便再大的园林,其构成也是由诸多此类要素,积多数庭院而成。

然而仅仅通过这一形式性的描述,尚且不能通达我们所谓那种“园林”的确切情境。起源于古日耳曼语的garden,意味着一个用于展示自然的闭合空间,起源于古波斯语的paradise(通常也被译作天堂),其前缀para更加意味着围合。拉丁语中用于围合植物的hortus,或者yard,或者court,这些词语其本意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一种围合空间(图1) 。

640.webp.jpg

▲ 1  围合是园林的一个普遍特征。这一收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埃及庭园模型可能是最为古老的园林景象。基督教世界经常使用的paradise大体上从波斯的原型中延伸而来,它既表达着一个封闭起来的自然空间,也表示着一个神圣化的世界,一个日臻完美的理想世界。

如果我们将经由人工围合而成的那种自然空间称作园林貌似毋庸置疑,但是与我们经常所要讨论的那种“园林”似乎又截然有别,因为它似乎已经被约定俗成地指向米芾所谓的“城市山林”,或者计成所谓的“别壶天地”(图2)。

640.webp.jpg

▲ 2  苏州,拥翠山庄。所谓山庄,也就是虎丘山麓丘坡上的一小块院落,但“拥翠”二字已经足以表述它的意象。

于是,这也就构成了园林研究的困难性。由于其概念外延的宽泛性,有关造园方法的讨论难以对焦,同时,也由于这一“园林”内涵非常特定的专属性,每当我们使用园林这个词语的时候,即便似乎早已稔熟于其中的具体含义,但是一旦深究起来,往往也会感到茫然失措。

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中,我们可以认为,在最为宽泛的层面上,园林是一种人工化的自然,围合性的空间既可以用于种植蔬果、圈养牲畜,也可以用来观赏风景、围猎寻欢。我们也可以更为确切地认为,园林可能起源于实用性,可以作为避暑、接待、悠游的地方,为日常生活提供闲暇调剂,但是在专属层面上,它却始终蕴含着某种特殊价值。

进而言之,园林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寻求某种目的的人工自然,也就是在某种与周遭相对隔离的封闭环境中,经由人工意念营造出来,去“逼真”地模拟自然、展示自然。这样一种意图是文化性的,如此而来的造园成果也就必然归结于它所从属的那个地域、历史与文化。

我们经常将这一“园林”称作为“中国园林”,但是这样的称谓仍然显得无比宽泛。从经常可以列举的案例来说,代表此类“园林”的精华实则多半聚于江南一隅,具体而言就是集中在苏州、无锡、扬州等地那十几座至今尚存的古典园林,我们只能习惯性地将其概括为江南园林。

大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南园林之所以在笼统宽泛的园林范畴中具有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必然是与它所属的地域文化相关的。这一带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物产丰盛,自然景色亦复优美。晋室南迁,宋廷南移,渡江人士促进此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夫贵游,风雅陶醉,追求清高自然,崇尚隐逸生活,从而沉淀出我们今日所能见到的园林实景。

然而,江南园林的特殊性并不能仅仅停留于地域文化这样模糊的判断,进而言之,这种特殊性应当来自于某种特定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如同一颗种子必然是要从相应土壤中生长而来那么自然,这意味着,对于江南园林的理解必定不会如同陶渊明所谓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那样简单,由此,针对它的营造也必定不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那样随意。

如果采用《园冶》中的分类方式,江南园林最为典型的场景就是计成所谓的城市地、傍宅地,进行营造难点就在于,需要在“不可园也”的市井环境中,开池浚壑,理石掇山,营造出一个“有若自然”的城市山林(图3)。

640.webp.jpg 

▲ 3  也是园,上海,近似于病态的叠石掇山,同样也来自于某种必然的自然理念。

这样也就相应导致目前许多造园实践中的困难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模仿江南园林的营建始终没有彻底中断过,如果从绝对数量上而言,当前四处兴建的各类楼盘、住区、院宅中所包含的园林必定远盛于康、乾时代,然而我们却再也营造不出半间沧浪亭,或者片段拙政园。

江南园林的衰退并不亚于某种地域文化的断裂,我们经常将这一状态归结为技术与工艺的缺失。同时我们也可以相应认为,正是由于那片文化土壤的枯竭,相应导致了传统造园技能的消退(图4)。

640.webp.jpg 

▲ 4  仇英(传),王氏拙政园图。世俗生活的融入,对于园林的本质意象带来了一定的遮蔽作用。

面对这样一种相互性的作用,任何单向性的方式似乎都难有作为,因为园林的营造并不取决于时代的富裕或贫瘠,也不在于造园过程中的斗巧或炫技。即使在非常困难的岁月里,袁枚修仓山随园,仅仅购以月俸,茨墙翦闽,易檐改涂;徐渭营青藤书屋,池不盈丈,藤不似虬;而司马光在独乐园所引用庄子的教诲,“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基本上也成为园林营造的一项准则。

我们甚至也可以认为,营园技艺的高下似乎也不完全是决定性的,即便熟练的匠人可以凭借“决石通泉,拔岭岩前”的操作手法,却也仍然难以实现张伦所谓的那种“庭起半丘半壑,听以目达心想”的造园意欲。正因如此,对于江南园林营建方式的追寻,脱离不开对于更加深刻层面的建构含义的探索。

2  图景:追忆中的园林情境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这段刊载于《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的简略文字,记述了简文帝司马昱在游览位于东晋建康的华林园时的一段随想,呈现了园林观赏的一幅生动场景,并且扼要地映透出“园林”这样一种典型化的情境。同时,这一情境也折射出司马昱这样一位典型的园林主人,以及他在面对这样一种场景时所具有的一种时空心境。尽管他所莅临的是一座所谓的御花园,从司马昱观览华林园的感慨中,我们仍然可以辨别出江南园林至今仍然需要表达的那种本质内涵。

1)翳然林水

地处鸡笼山麓的华林园,大致呈现出一种浓绿密布的荫蔽感觉,就如计成在“园说”一节中所描绘的“梧阴匝地,槐荫当庭”那样一幅舒适画面(图5);或者更为确切一些,就如姜质对于景阳山所进行的夸张描绘:“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能令风烟出入” 。在距离司马昱时代不远的北魏,属于张伦的私园基本上可以与司马昱所面对的图景相互衬映,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园林才可能呈现出那种更加凝重的视觉感受:“重岩复岭,嵚崟相属。深溪洞壑,逦迤连接。”

640.webp.jpg 

▲ 5  无锡寄畅园,涵碧亭。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

这样一座由吴宫旧园而来的东晋园林虽然难以考辨,然而其中载有同样命名为天渊池、景阳山的山水格局,却基本上被浓缩于南朝健康宫城的一隅角落,不禁令人联想起它在西晋洛阳城中同样被称作华林园的先世模板,以及后来在北魏时期经由蒋少游从南齐都城偷师而去的另外一个华林园。

2)鸟兽禽鱼

游乐的池鱼,简率的泥龟,庄周“观鱼之乐”与“曳尾涂中”的典故,使得观者与景物的偶遇产生了另一层面的意境,为司马昱眼前的图景带来了一种更加深层次的愉悦之感。

“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并非是鱼的观者能够切入到一群鲦鱼悠然自得的视角之中,同样,并非是龟的观者也能够体验到时间在生命中的缓慢流淌,我们可以将这称作为移情观赏(图6)。

640.webp.jpg 

▲ 6  董源(据传),溪岸图。画中前景是位于溪岸的一座水榭,一位学士身着乌帽长袍,斜侧椅上,与他的妻儿一起凭栏远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用网巾纹绘出的溪水波澜起伏,溪岸后侧的长松与乔木在风中瑟瑟不安。相比于此,学士与家人们安处于溪岸边的亭下,从而隐喻出在政治风暴中求安一隅的意象。

在这样一种景与情的联想中,鸟兽禽鱼与人物观者之间的距离瞬间就被溶解了,以至达成难分彼此的状态。所谓“自来亲人”的感言已经使得观者进入到一种超凡脱俗、寄情物外的情趣和境界,从而短暂地忘却当下那些令人心悸的烦琐事务,为身处政治漩涡的司马昱带来了极大的心灵慰藉。

3)濠濮间想

对于司马昱而言,这样一园的“翳然林水”,在密集繁杂、乖戾动荡的东晋宫廷中营造出一个别样天地,使他可以暂时性地逃避朝中那种如临深渊的险恶之感。面对着这样一种自然真景,观赏者所获得的不仅是那种“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的身体性舒适,更重要的则是相随而来的“似兴世故觉远,惟闻时事纷纷”的精神性释放。

临渊羡鱼,逍遥隐世,贵为天子的司马昱依然不能脱凡免俗。人世间的波澜与风险无所不在,在宫廷斗争的重压之下,只能够虚心逶迤,苟延残喘,从而与500多年前的庄周产生了息息相关的隔空交流。而这样一种感慨,距离我们今天又已经长达1700多年。

我们可以认为,有关园林的营造,这样一种情境仍然是基本的。1700多年前司马昱这一观赏园林的描绘是极具代表性的,同时又是意义深刻的,而这其中的深刻含义,基本上都被浓缩到言语之中的“会心处”。

正是这一所谓的会心处,指向了园林营造的深层本质,它既意味着视看与图景之间的应对性,也意味着心灵与物象之间的交流性,更意味着观者与观者之间的通感性。

3  意境:作为异托邦的江南园林

广袤的世界并不缺乏奇山妙水的自然环境,在人居密集的城市环境中营造出一方特殊的自然空间,此类意图在日常生活世界确实令人感到有些怪异。我们可以说,园林是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类空间”(anotherspace),进而令人联想到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谓的“异托邦”(Heterotopias)。

福柯将园林称为最古老的异托邦。在世界上多数的案例中,园林实体是在生活世界中经由围合、隔离所形成的一种微缩空间,然而它所企图呈现的,却是整个世界,一个象征着臻于完美的世界。

在这一相对隔离的环境里,某些不同于日常的生活秩序可以包容其中,这是一种对于烟尘的脱离、对于喧嚣的脱离、对于社会的脱离。然而另一方面,这一脱离又是相对的,一墙之隔使得园林主人能够在“卜居动静之间”,达到“不以山水为忘”的深层理念。

与那种在世界上并不真实存在的“乌托邦”不同,园林这类所谓的“异托邦”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按照华林园的模式,我们可以认为,江南园林如需实现预设中的效果,则应当具备以下的一些基本特征:

1)这一处所既是邻近的,又是遥远的

如果按照六朝建康的复原图,在这段文字中所谓的华林园应当就处在宫殿北侧的不远之处。司马昱的“不必在远”意味着这样一种别样的“异托邦”与壅塞的烦心事务仅有一壁之隔,山水世界与日常生活的辨分就处在恍惚之间。

在城市内核,深宫内院,“不必在远”就意味着这只可能是一种完全人工的自然,而不是天然存在的自然。即便这样的一幅画面本身并不特殊,但是由于它所矗立的那个地点,就足以显示出某种截然的特别之处。

正是需要呈现这样一种有些另异的特别之处,这一空间又需要是遥远的,尽管它与日常世界只是相隔数米,但是环绕闭合的高墙,幽狭曲折的路径使得通向它的过程十分漫长,从而使得“极远”的山川自然获得一种“极近”的身体触感,激发出一种身居轩冕之中而心有山林的气息。这一距离不仅是物理性的,而且也是心理性的。在从世俗生活的外在世界迈向封闭围合的内在自然的过程中,园林需要屏断、阻隔、蜿蜒,将观赏者带向遥遥不及的终点,以此平和心率呼吸,调理日常感受(图7)。

640.webp.jpg 

▲ 7  艺圃,浴鸥小院。高大的院墙并没有任何实用性的必要。为了分断某种空间上的连续感,仅以一孔月洞门,透露出背后所隐含的万千世界,从而诱发出司马昱那样的一种叹息。

2)这一处所既是捻熟的,又是陌生的

“不必在远”即揭示了空间距离的关系,同时也透露出某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意外之喜,这意味着司马昱在华林园中所拾获的感受,在其他地方必然也曾经历过。

园林空间并非如此需要差异化,即便是在当前所存的江南园林中,不仅主题之间大有雷同,而且内部的场景也多有重复,同样的曲径、危桥,同样的石窟、洞门,自然使人联想到中国山水画的捻熟程式。

但是进入园林的游览却是另外一种实际体验,即便曾经到访过多次,每当入园之际,观者都需不自觉地踌躇一下,即便园林所占据的场地并不宽阔,但从那一狭小门洞中所透露出来的空间和体量,也会蕴含着似乎无限的深度内容。在观者的眼前,即将出现的是一幅采用山石、溪水和垂柳所构成的画面。然而就是这样一些似曾相识的景致,程式化的内容,伴随着阴晴季节的轮回转换,伴随着游历停驻的不同心境,却也造就了可以无穷的意境,以至于观者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图8)。

640.webp.jpg

▲ 8  清光绪八旗奉直会馆图。居住与园林的相互渗透,却拉开了世俗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正是在一系列的断离、分隔之际,关于自然的营造,才能得以进行。

3)这一处所既是现实的,又是虚构的

作为一种脱离于日常秩序的另类空间,园林在本质上并非用以承载实用功能,同样,园林对于自然的描绘并不意味着“按它本来的样子”,因为翳然的山水在世界中并不稀见。园林的这一其他目的,是要去呈现一处真实的梦幻虚境、一个微缩的假想世界,并且,这种纯自然的景象需要能够唤起濠、濮间的臆想。

针对园林的观赏和理解需要借助高超的想象力,同时也不能缺乏文学性的追忆与描述。作为一种人工化的自然,园林建构了一个异托邦的场域,在似曾相识之间,打开了一个心灵互通的渠道。

在这样一种邻近与遥远之间、捻熟与陌生之间、现实与虚构的交替过程中,园林图景的观赏概念不仅涉及到抽象、到具体,而且也涉及到移情与会意,它所探讨的就是如何将一种给定的主题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投射到具体的空间里。

一墙之隔的园林,其意图就是需要将世俗还原到自然、将日常还原到本质,在喧嚣世俗之中,去表现某个其他场景中的高士、逸士或者隐士。但是这样一种建筑化的空间仍然在默认着一种无可逃避的人世生活,这也表明了中国文化并没有外在超越的追求,从而不离人世间。因此,为这些亭台廊榭所环绕着的自然并非漫无目的,而是需要借助这一自然的生机来唤醒生命的内在能量。

同时在这样一种艺术中,总是存在着某种针对自然中的形式及运动的亲近感和愉悦感,因而很显然,这种艺术只能在这样一些人的心中产生共鸣,即他们与外在自然的关系能够容纳这种愉悦及沉思。因此有关园林的观赏,经由具体的观赏对象、观赏视角、观赏方式、观赏情景,主人的特征也可以得到精准的呈现,获得相应的认同性(图9)。

640.webp.jpg

▲ 9  无锡寄畅园,七星桥。一墙之隔的园林,其意图就是需要将世俗还原到自然,将日常还原到本质。

无论在历史中还是现实中,园林在真实生活的等级规则制度之外打开了一片天地,如同雅集中的西园、流觞中的曲水,山水自然提供了一种朝向本源还原的诗性生活,可以让生命在此间栖居。在此,福柯的话语仍然适用,“从最初的古代文化开始,园林就是一种幸福的、普遍的异托邦。”

朱长文的“乐圃”、白居易的“池上”、沈存中的“梦溪”、苏舜钦的“沧浪”、司马光的“独乐”,这些仅与市井环境存有一墙之隔的园林“异托邦”,其意图所要装盛的就是只属于寂寞无声状态的渔隐、耕樵,只有在人迹罕至地方的行旅、问道。它们所要呈现的画面就有如范宽的溪山行旅、赵干的江行初雪、马麟的静听松风、倪瓒的秋亭嘉树、王蒙的巨区林屋等这些典型的山水画卷,在一种几乎撑满画幅的风景之角,微缩着某种令人难以察觉的蛰居、高隐⋯⋯

然而这样的一种图景一旦被移植到园林之中,那种景象性的画面就需要进行另外一种真实的表达。这既是诗意的栖居作为主要表现的场景,也是中国文化的避难式空间的打开。

“胡舍近方图远?得闲即消随兴携游”。引在这样一种视角中,我们经常说,园林是一种人工自然:它是一种能够隔除各种日常烦扰的自然,一种能够在各个角度、层面都能够如画的自然,是一种比纯粹自然更为理想的自然。这也意味着园林所装载的可以解释为一种人工化的自然物,或者自然化的人工物。它是一种经过拼贴虚化之后的自然,进而言之,我们可以将这样一种异托邦称之为“自然之再现。”

4  本质:一片再现化的自然

所谓的再现(representation),这一源自希腊的字词就是对于所视见、所记忆、所想象的事物的一种非语言化的、可视的表达,它更多用来指称二维性的绘画对于多维的世界所做出的一种主观性的操作。

将造园理解为一种再现,这就如同我们不会将传统的水墨山水简单地理解为写实性的风景画,而是一种面对山与水、树与木、鸟与鱼、风与雨的心灵交流,并且从运笔与触感的关系之中转换成为的绘画艺术。这是一种以皴法为表达的笔触,以交融为渲染的水墨所构成的山水画,这是一种与描绘对象似曾相像,但又有所不同的另一世界。

同样道理,江南园林虽然可以宜于池边垂钓、摆草弄花,以供园林主人每当扰于研学时,在园中“怡情养目,修身养性”,但是它的营造也不仅是因为距离、劳顿,也不完全是因为娱乐,放松精神。园林在此所要表现的并非是某种未经处理、未经反思的物体,而是与生命情感共感作为生命观照的对象,带有某种更加诗意境界的追求。

司马昱对于华林园的观赏,带有某种从未到过此处的陌生。在一瞬惊异之间,濠、濮间情油然而生,这就有若宗炳所谓的澄怀味象。一座园林的意义并不在于搬移,并不在于复制,它所需要产生的是一种感悟,是一种对话。它需要观者从中感悟饕餮自然所暗示的不可知的力量。

于是有关造园,如果说采用自然再现的方式来解释过于西方化,那么更为恰当的说法应当是宗炳的另外一个说法:含道暎物。

通过“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构成了邻近与遥远之间的碰撞、捻熟与陌生之间的碰撞、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碰撞。正是在这一角度中,我们可以认为,江南园林的营造实质上就是一种最为精湛、最为细腻的概念性建筑设计。

对于园林这样一种空间载体,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归纳:一座园林可以说是对于一种记忆的回忆。宗炳之所以“画象布色,构兹云岭”,其直接原因似乎在于“老之将至”,而“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郭熙那一“不下筵堂,坐穷泉壑”的念头,似乎也只是为了让观赏自然变得更加容易。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不去真实的自然山水,而只是面对一片人工林泉,这不完全是为了生活中的便利,而是为了与那真实的所指隔开一个意味深长的距离(图10)。

640.webp.jpg

▲ 10  仇英,金谷园。明朝对于晋朝的追忆与想象。

如果我们赞同绘画对于物体的描述并不完全是“按它本来的样子”去赋形,那么园林对于自然的模拟也不止于对于一片荫绿的培育,它更多意味着要去捕获一种朦胧之中的虚幻景象,而宗炳的“卧游”,则似乎带有着某种半梦半醒的状态,意味着当记忆在即将闪现出来时将其把握。它既可能来自于园林主人的某种特定的追索,也可能来自于某种集体记忆之类的共感。

一座园林可以说是对于一种期望的期待。无论园林起源于虚构中的“仙境”“天堂”,还是现实中的“壶隐”“残粒”,作为一种中国式的伊甸园,所谓的江南园林就是承载着人们对于某种无法抵达的“乌托邦”的向往。

由于那种无法企及性,人们总是愿意相信那些神秘的、虚幻的仙人就住在西方群山的最高顶峰之上,或者东方沧海的虚幻浮岛之中。秦皇汉武式的对于真实仙境的探寻仍然遥遥无期,需要极大的耐心与不懈的努力,然而与之不同,创造一个人工天堂则令人兴奋,甚至充满乐趣。

一座园林也可以说是对于一种本源的窥探。园林能够给观赏者所提供的幸福就在于,它为观赏者的内在体验创造了理想的观照场所,在这样的观照过程中,观者的有机生命力就通过移情而介入到空间对象中,而以一种不受遏制的方式充分展示开来。在如此看来,所谓园林的观赏,完完全全就是里普斯所谓的那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有如白乐天在庐山草堂中所体验的那样,“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所感受到的则是“物诱气随,外适内和”,随后的状态则是“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图11)。

640.webp.jpg 

▲ 11  马麟,静听松风图。听松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世界本源的窥探,在这样的观照过程中,观者的有机生命感就通过移情而介入到空间对象中。

在这样的基底层面上,我们可以说,江南园林在本质上既是宽泛的,又是精属的。它叠合了多重画面的图幅、景象,融汇了多重意图的反思、探究。它将东晋、后唐、南宋、晚明的一系列关联含糊的记忆、想像连接起来,将相互间不能并存的地点、空间拼贴成一个真实的地方。而正是这样一种拼贴,反映了江南营园过程中最为精深的地方。

我们可以认为:

在空间层面上,围合之中的林泉并非经由单一主题所构成,曲折蜿蜒的路径将一系列互不相干、主题各异的地点连接起来,将几个相互间不能并存的空间和场地并置为一个真实的地方。在一种尺度收放的过程中,园林只是附着在日常生活世界一角的最小空间,但同时包容的又是世界的全部。

在时间维度中,周边的界墙构成了一种相对的屏蔽,使得这一隅天地从周边的喧嚣中沉静下来,避开了那些短暂、琐碎、断裂与不稳定,一个具有时间的场所才可能积淀而来,这是一个久远与当下并置的空间,一个包含所有时间、所有时代、所有形式、所有爱好的愿望场所,构成了一种与“时间的积累”相关联的异托邦。

异托邦有创造一个幻象空间的作用,这个幻象空间显露出全部真实空间简直更加虚幻,显露出所有在其中人类生活被隔开的场所。创造另一个空间、另一个真实的,与我们的空间同样完美、同样细致、同样安排得很好的空间,这是混乱的,安排得不好的。

福柯的提示总是能够非常精准而且到位:异托邦总是必须有一个打开和关闭的系统,这个系统既将异托邦隔离开来,又使异托邦变得可以进入其中。而这样一种在空间与时间中的切换,使得作为异托邦的园林具有创造一种幻象空间的能力。

如果处在这样一种视角中,园林本身就意味着一个有关并置、隔离、缠绕的异质空间。与现实社会中那种被完全等级化、秩序化的空间不同,园林是一个现实与虚幻相兼容的世界,是一个邻近与遥远、当下与未来、封闭与开放、断裂与绵延相互交织的世界。在这样一种世界中,观者所能感受更多的就是,自己像一个连接一些点和使它的线束交织在一起的网,而非像一个经过时间成长起来的伟大生命。

这样的异托邦就如同一面镜子,使得进入其中的观者能够从这一面再现性的镜子中反观到自己。镜子像异托邦一样发挥作用,因为每当我们照镜子时,镜子使我们所占据的地方既绝对真实,就如同与围绕该地方的整个空间相接触;同时它又绝对不真实,因为为了使自己被感觉到,它必须通过这个虚拟的、在那边的空间点。而这样一面镜子,就是连接着每一个人的“自然”。

在此,我们也可以将这一“自然”(Nature)理解为“本质”(nature)。

于是透过“园林”这样一面镜子,质有而灵趣的自然山水,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这样想象中的圣人先贤为化身,从而带来了“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这样为代表性的时空游览。

通过福柯的解释,在这样一面镜子中,观者看到自己,但是这样一个“事实”只是展现于外表后面的不真实的空间里。“我”在“我”没有在的那边,一种阴影给“我”带来了自己的可见性,使“我”能够在那边看到我自己,而“我”并非在那边。

正是通过园林这面“镜子的乌托邦”,诸如司马昱这样的观者发现自己实际上并不在所在的地方,因为观者在园林之中看到了自己。如果从庄子“观鱼之乐”式的视看中,从这个所谓“镜子的乌托邦”另一端的虚拟空间的深处,同样也会有一束目光投向了观者自己,从而使得观者又回到了自己这边,并在身处的地方重新构成自己。

而这样的一种塑造过程,实现了一次触动。

我们可以说,江南园林对于自然的再现,本质上就是可以使人们在这类环境中的充满有机生命活力的形式中获得的快感,亦即对于自我生命活力的一种感知。换言之,人们对于一处景致的沉浸与玩味,实质上也是回到自身,是在体验生命活力的流淌,并由此获得精神愉悦。

同时,这样的有机性共感必然是在一种文化性的基础上达成的。“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人们可以在某种与他们自己的经验相似的东西中,促进对于自己的认识,从而“把自我转换到他人中”。

按照沃林格的说法,这就是一种有机体的合规律性,也就是在园林针对自然的再现性表达中,观者获得了某种与自身极相近的因素,而且这与其自身的生命感是紧密相联的。这种有机体的合规律性极其强烈地唤起了观者自身生命感的活动,从而默默地迸发出人类潜在的移情本能。

5  造园:一种本质性的难题

然而,一面镜子的隐喻所呈现的毕竟是一处乌托邦,一个有别于真实经验的虚幻场所。作为一种异托邦的江南园林,它与所谓乌托邦的实质差异之处就在于,它是需要真正建造起来的,而不仅停止于想象之间。

每当我们来到具体的造园层面,宽泛笼统的园林概念对于精确性的操作就会构成一种阻碍。就如江南园林,我们可以说,它的营造目的就在于通过模拟自然而几临幻境,以寄林泉之思。但是当今时代并不稀缺的造园实践却始终无法继承传统园林的特质内涵,最为精良的施工工艺也难以展现烟雨江南的那种难以言表的灵动生韵(图12)。

640.webp.jpg 

▲ 12  马远,设色山水册之三。与远景虚幻之中的山水进行互视感应,基本上也是一种比较程式化的内容,但也折射出在江南园林这一方市井之中的宏远视界。

我们经常指责当今的园林工程大多数都显得那么平庸、匠气,它们以空间构成的视觉方式勾画着园林,躁动中却丧失了那种内在的笔墨味道,殊不知童寯先生在1930年代的《江南园林志》中,就已经在感慨“富商巨贾恣意兴作”,进而推断,“清咸、同以后,东南园林久未恢复之元气,至是而有根本灭绝之虞。”

由此而发,我们甚至可以说,造园难题并不是一种时代性的问题,而是一种本质性的难题。自园林起始以来,造园之难可能就始终伴随着这项行为,或许这就是计成在《园冶》中所想表达的弦外之音:匠作之人的三分易为,能主之人的七分难传。

园林应当是能够带来某种文化沉思的深刻事物,造园之难既在于某种细腻的控制技术,更在于总体气息上的那种无意之意,那不是人为造作的生硬外表,而是无心之心的偶得,让自然妙化来天成。对于造园的探究并不完全是去恢复某种久已逝去的文化思绪,而是能够帮助我们跃入那种情境。

我们经常将园林的营造标准归结为“道法自然”,这也相应意味着,有关造园的讨论不仅是关于某种“技”的讨论,关于某种“术”的讨论,关于某种“法”的讨论,更重要的是关于某种“道”的讨论。

何谓“道法自然”?可以说,道法自然是人对于自身生存状态的终极访问。老子在《道德经》中将此归纳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一种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联与对话几乎成为了人存在于世间的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进而言之,这样一种基本关系也成为了造园的本质基础,是普遍性的人类营园的解释原因。

自古以来,园林在人类营造史中始终处在某种特殊位置,它并非日常世界里的生活必需,但是每个时代、每个地域都离不开园林。可以说,园林是人类与自然之间普遍存在的深层对话,也是地域文明的一种最高体现。与此同时,这样一种观念也决定着造园过程中的具体技法的合理性与否,就如郑元勋所谓,“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

我们可以采用宗炳的“含道暎物”来概述这样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论断,它既非常精准地触及到江南造园的根本之处,同时却也遮蔽着实质性的方法过程,因为这一笼统性的理解所导向的是有关造园艺术的整体意象,而并非具体造园环节中的操作途径。于是,概念泛化的现象不仅使得常规的话语带上了含糊性,阻碍着理解思考的精确性,实质上也阻碍着营造建构的精准化,使得有关造园方法的讨论经常是南辕北辙,难得要领。

于是,有关园林概念的精辨似乎只能在造园的过程中进行甄别。就如文人水墨的精髓在于看似随意的涂写之中,匠师营造的关键也在于写意般的鉴赏之中,看似信手拈来的点拨,其中却包含着精微的控制,余音难绝。因此,这里似乎就存在一种特殊的动态经验,它可以将含糊的意识观念与精确的手头操作这二者联系起来,而这一具有文化特性的动态经验却是难以言传。

尽管江南园林历史悠久、蕴意深厚,与同样渊博的山水绘画和诗词歌赋之间存有千丝万缕的整体性关联,但是关于它的营造,却始终处于松散无章,而有别于其他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计成之前的造园论述会被描述为“皆断锦孤云,不成系统”。

理性方法可以梳理,但文化事物缺乏逻辑。因此“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而郑元勋将此解释为:“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今天我们对于江南园林技艺的梳理已经十分艰难,通过那些所谓的“技艺”“业术”“法则”,如何使得所要呈现的景象从一种形似达到一种神似,则是造园过程中最为核心、最难理解的一个环节。因为江南园林的特殊性只存在于它的文化特征中,文化中的微妙差异性却是文字中难以理解和阐释的地方。

那种浸染着生命特性的动态经验是在某种原则认知之下进行的,而那种概念原则如果缺少了具体技法的支撑则又难以成立,于是这就似乎存在了一种循环论证。这就是老子所言的那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似乎那种动态经验一旦落实为文字,就与那种难以传达的原本精神失之千里。

即便我们今天拥有来自那个造园时代的《园冶》,郑元勋仍然表达了一种共识性的观点,“终恨无否之智巧不可传,而所传者只其成法,犹之乎未传也。”

一旦言说,哲学或思想方式的陈述就将面临着一个悖论式的情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高深莫测的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就一定不是道了。但是,思想不得不言说,它需要在可说与不可说之间去追踪“道”之道路。

“道”尽管是恍惚变化着,但是因为“道”之无所不在于无所在的双重性,“道”也会在不同的路径上显露出来。于是,造园难题并不在于主题上的重叠,重要的是在细节中的如何体现。所谓的“道”是人类共通的,但每个人的达到途径却是各不相同。

如此而言,我们可以将这解释为,如果造园操作中丧失了“道”,仅仅有“术”是难以成立的。艺术之为艺术,其目的并不仅仅是技术手法,不仅仅是一般的艺术活动,而是“技进乎道”的道术。那么,正是艺术之道路,可以让“道”更好地在这个悖论之中展开,即让所有显露的同时还保持非常道。

有关造园的讨论,其目的既在于技艺的传承与恢复,也在于重新恢复园林的内在品性。当代造园的根本问题在于:必须从对造园“技术”的学习以及自身传统文化技术的传承,穿越对于“技艺”的模仿与学习之后,走向“道化”之创造性的层面上来(图13)。

640.webp.jpg 

▲ 13  戴熙,拙政园图。这幅绘于晚清同治年间的拙政园图景,本应更加接近于当前现存拙政园的情形,但画面所表达的却是比明代文征明时期更加野趣的一种写意景色,但就这一意象性,传递出造园本质性的意欲。

如果园林有着对传统的继承,有着对当下生活品质的塑造,可以给出被世界所普遍分享的精神,这是审美“品性”的全面恢复:重新建立品鉴、品味与人品之间的内在关系,有着从能品到逸品各种审美品质的全面转换。这一品鉴的审美态度,有待于全面的恢复。

对于江南的山水园林而言,它既是地域性文化的特殊产物,但也渗透着人类营园的基本意图。如何辨别这种独特性,如何达到我们所指的江南园林概念的精确之处,这就需要突破词语中的含糊性,去到达园林意象的实质深处。与此同时,这样一种造园文化并不仅限于江南地区,它也是地域间文化交流的相应产物;江南园林也不应该是一种绝对的传统,它的基本理念与技法也始终在时间中进行着演化。

这样的一种动态图景就意味存在着某种内核,它需要不断地被翻译到特定的场地中,并且达到浑然天成。而这也正是对于我们当代建构行为的反思之处。

于是透过江南园林的营造,我们试图对自然和再现作出思考。这种有关造园的反思并不自以为要发明建构观念,甚或给建构活动制定规则。我们这种思想尝试根本不是从建筑艺术和技术方面来描述筑造的,而是要把江南园林纳入一切存在之物所属的那个领域中,以此来追踪一个人工自然的筑造。


  感谢 建筑学报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jianzhuxuebao

qrcode (3).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1/38719.html/feed 0